1 ) 一九八三年,穿透中国银幕的幽灵
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前两天终于有幸在学校看了这个片子,俏佳人版的VCD,效果不大好。十三年前的拍的片子,如今看来,厚重迫人之气犹在。
在豆瓣上。《黄土地》,411人看过。《一个和八个》,只有62人看过。如果没有最近《一个和八个》同名话剧上演,我想看的人会更少。
事情大略经过是这样的:
1982年,刚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军钊、张艺谋、肖风、何群,怀着郁闷的心情被发配去了广西电影制片厂,远似天边。四人在一起整天就是琢磨着出人头地,于是他们组成了青年摄制小组。1983年,小组的第一部作品《一个和八个》公映,当银幕被那颗诡异的子弹划破的刹那,人们纷纷呼喊:一个幽灵诞生了。
戴锦华老师说:这是第五代第一次集体作业,被公认为第五代开山之作。其形式上的革新性超过其内容。也有人认为影片以一种“过度表达的形式”对经典革命叙事加以“破坏性重述”,并以一种“自辩、自指式的陈述”讲述了一个关于“冤屈”与“忠诚”的主体,其内在意识形态在表达一种对主流“臣属的姿态”。
(很好,戴老师说的很高深嘛。我没听明白。)
1983年,正值中国社会现代化改革进程不断深化阶段,传统的中国与西方全面接触后给人民思想产生震荡。人们逐渐意识到:党风建设在整个社会架构和文化重建中所占分量之重,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沉默下猛烈动摇。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一个和八个》的剧本取材于郭小川同名诗歌,沿用了其基本框架和叙述,然而后部编剧对于战争冲突做了淡化,使之产生了一种全新命题——关于“人”的疑问。整个影片突出“人”,显然是受李泽厚“人的哲学”和苏联解冻时期电影《雁南飞》《第四十一》等战争反思片的影响。他们的描述对象超越了具体的“人”而直面人性,从“人”去看历史,从而去追问其根源性。在整个第五代影片中,将人性抽象化具体化真实化,超越“阶级精神”和“民族情感”成为其基础语调。这种与历史书“唱反调”的精神在当时社会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本片在宁夏镇北堡实景拍摄,后遭遇多方人士诟病虚假,因日本侵华并未曾到过宁夏。《一个和八个》在成片过程中遭遇困难重重:公映送审半年,共修改107处。公映三年后,收回拷贝重新剪辑发行。虽然某些原始结局我们看不到,但对于现在的版本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底下暗自感情的激烈和汹涌的力量。
在第五代以前,绝大部分导演沿袭巴赞之“现实主义渐进线”学说,受传统“影戏”影响较深,注重情节架构和人物关系,对于视听语言则几乎降为自然状态,对于电影本体认识不足,造成“电影味儿”的缺失。而《一个和八个》在电影造型和构图上不啻为一次强烈的暴叛,其一反传统的观念,大胆运用不完整构图,给中国电影带来一次美学巨变。
整个影片更大是归功于摄影张艺谋对于影像风格的坚持。他说:“《一个和八个》就是针对当时那种造作的、娘娘腔式的电影的反抗。它的思想内涵不见得有多深刻,故事叙述也不那么独到,人物塑造也不那么突出,但就以那么拍电影来造反!”虽然在第四代导演张暖忻的《沙鸥》和壮壮等人的儿童片《红象》中曾有意识尝试过此类构图,但都是在运动状态中的。而作为一种电影造型,静态的不完整构图给影片带来一种独到的美学意义。于是我们看到如同黑白版画般线条分明如刀刻的却隐藏在黑暗中难以辨认的人物的脸。大量封闭的环境中,如地窖,用广角镜头拍摄,用碾子等物品做前景,占据画面近三分之二,背景多为平面,使人看上去失去空间感且造成让人窒息的挤压感。这种压抑不光影片中人物的心境反映,更是第五代刻意营造的一种内心盘旋的氛围。通过造型语言,将人物情感直接化为视觉形象。反观之后的第五代作品如《黄土地》、《红高粱》等片的造型特征,都不折不扣从此沿袭而来。
《一个和八个》在第五代有意识的反对“学院派”墨守成规的拍片方式和缺乏个性匮于个体意识的文化内涵。八十年代初毕业第五代是在电影学院里看费里尼、安东尼奥尼、戈达尔长大的。这种当时被称为“野路子”拍法的《一个和八个》是年轻的第五代追求个性张扬个性的结果。影片中所构筑的每一个土匪的倒下都是一个“人”的再生。这种超越简单“阶级善恶论”的个体价值的再现,是中国电影史上革命叙事第一次突围。在以往革命电影中十恶不赦的坏人第一次在银幕上呈现人性本身复杂的力量,还原了更为符合人性的真实面目。虽然以现在的审美趣味来看,影片细节粗糙或者某些表演过于偏激。但在其表演意识及视听语言上的突破创新已经足够我们记取的了。
2 ) 一个和八个
根据郭小川的长诗《一个和八个》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提供了一种特殊的人物关系——八路军教导员王金因受叛徒诬陷而蒙受冤屈,与八个罪犯关押在一起;一种特殊的规定情景——在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他们都即将被处死。通过王金和八个罪犯在生死关头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性格撞击,表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献身精神。
3 ) 无题
陈道明年轻时候是不是立志当一个偶像派的,后来不小心才走上了演技派的道路?夕阳中的背影高仓健十足,可惜不怎么会演戏。好几个演员都觉得眼熟,怎么豆瓣没有资料。
前半部分还不错,尤其第一场戏有美感(体现了过去电影注重男性力与美的纯爷们儿风格),虽然是抗日战争主旋律背景,但是人物、心理的塑造还有点警匪无间道的感觉,演员表演也不错,不出戏(陈道明除外)。然而后面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正三观路线,看得有点烦了,太长。
因为知道是张艺谋摄影,所以特意注意了一下(虽然什么都不懂),感觉有点乱,有的地方不错,但是有时候有点故弄玄虚,好像意义不大。
其实我本来不是来看这个电影的。
4 ) 中国人,冲啊!
今天下午在老师那里看了这部影片。从学校回家的路上,影片中的细节一直徘徊在我的脑海中。这部20多年前的影片被称为中国电影的转折,从这部电影开始,第五代导演登上了中国电影的舞台。而这部电影,注定会被之后的中国电影人铭记。
电影讲述的故事很简单明了。抗战时期,押着9个犯人的连队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络。随着敌情的越发紧急,部队带着犯人们转移变得困难。最后,部队无法避免与日军的交火,于是战士们都冲上了前线,而看管犯人的战士也在部队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去支援战斗。这时的犯人们,没有逃跑,而是拿起了武器,冲上去加入了战斗……
大概的故事就是这样,让我感到震撼的几个镜头,有:
——战士们为了拉开两个打架的犯人追到一个地方,突然间所有人都沉默了。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坑里比刚才更多的死去的中国平民。所有人静静地伫立在坑前。只有一个犯人不住地咳嗽……
——许科长把王指导员叫了出来,问他谁能证明他是被诬陷的时候,王指导员立刻说出五团的三营营长。但当他听到“他已经牺牲了”这句话时,他没有说话而是长时间的沉默。此时的画面像是定格了,给我们留下的是他静止的背影。
——在战斗前夕,许科长正在犹豫是否要处决犯人时,其实是被诬陷的王指导员默默地走到了边上,准备接受死刑。当他见到许科长和战士们迟迟没有开枪,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把子弹省下来打鬼子吧。”意思是他可以接受被砍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影片很大胆的运用了许多不完整的构图。例如极不平衡、极不协调等甚至是“错误”的构图;可是这些构图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可以说镜头中的矛盾恰恰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矛盾,镜头中的冲突恰恰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冲突。冷暗的色调表现了压抑的气氛。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中出现的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中国人的面孔,在化妆和灯光下的镜头中,冷峻的面容被表现的如同雕塑一般。
想提到最后的镜头——王指导员背着许科长,伫立在地平线上,久久地凝望着远方……
P.S. 这些文字有感而发,说不上是评论……刚才到豆瓣来看看有没有对于这部重要的电影的评论,居然没有。于是产生的自己写一篇的念头,算是抛砖引玉吧,呵呵。
5 ) 简析《一个和八个》中的影像造型作用
《一个和八个》(1984)被誉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在这部由张军钊导演,张艺谋、肖风摄影的影片中,版画般的黑白对比,大量静止长镜头与大胆运用局部画面的不完整构图,一改中国内地战争片雄壮高昂的乐观主义基调,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呈现为一段呼唤人性的深沉而又悲壮的历史。
可以看出,《一个和八个》是一部忽视人物性格的清晰脉络和故事情节的因果链条,讲究造型思维和观念更新的战争片。在影片中,无论是农家烤烟房里的横条,还是铁桶一样的砖窑;无论是结实的碾盘,还是牲口房菜肴;无论是村边草垛,还是路外斜坡;无论是荒寂的旷野,还是无垠的天空,都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景,而且是作为影片表情达意的元素,直接参与到剧本之中。在这里,“环境”跟演员一样以特定的造型本分扮演着自己独特的角色。
影片摄影师张艺谋、肖风在其摄影阐述中写道:在压抑了许久之后,要强调豁然开朗的视觉感受。无论是导演还是摄影,都特别强调影片的造型思维和观念更新,这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造型意识发展及其嬗变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以往新中国创建时期的战争片中,往往强调场面的宏大,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等等因素条件,而不拘泥与个人内心的感情,个人往往消解在善必胜恶的历史洪流之中。在此之中,政治正确往往被可以强调,比如共产党的应勇、高大、勇猛、智慧等特点,而地方则被描写为有诸多性格缺陷的人物,诸如:盲目自大、鼠目寸光、胆小怕事等等。在影片《南征北战》(1952,成荫)中,就刻意强调了影片的史诗性。影片以恢弘的气势和壮阔的场面表现我华东部队在七战大捷之后,大踏步后退山东以灵活机动的战略要术,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南北夹击的妄想,赢得重大胜利。为了再现当年的战争场面,影片调用大量部队和群众,编导人员也大多具有长期部队生活经验等等。然而在影片《一个和八个》当中,从平片名我们就可以看到影片并没有特别史诗性的场面,反而将镜头焦点主要对准片中主要人物,不仅如此,片中仅有的战争场面还是在许科长带领大部队被日军围追堵截,进退两难之时,被他们先前俘虏的老土匪和“叛徒”王指导却纷纷拿起大刀和敌人浴血奋战的场面。当王指导员分离喊出那句:“中国人冲啊”的时候,此时画面采用升格镜头,同时伴随着画外音乐的响起,雄壮且富有节奏的音乐伴随着慢镜头画面,渲染着影片气氛和调动起观众情绪。而在电影中其他众多场景片段中,导演则着力刻画他们九人——一个王指导与八个老土匪以及许科长和卫生员之间的情感活动、内心挣扎,部队的群体性生活场面以及作战画面被有意识的隐藏,而这也是电影公映前后影片收到质疑的主要原因。
在影片《一个和八个》之后,这种注重影片造型功能的表现手段在第五代其他导演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张艺谋的诸多作品。在《红高粱》(1987)为了表达热烈的情感,舒展的生命活力,影片让红色成为色彩主调,造成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情绪冲击力。尤其是在拍摄高粱的每一个画面时,更是将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与漫天飞舞的高粱并置在一起。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根据苏童晓说《妻妾成群》改编,张艺谋在影片拍摄时,画面显示了原著小说并没有呈现的灯笼形象,“灯笼”这一中国固有的传统物件,往往在封建时期大户人家结婚时使用,在影片中却成为主人公命运相关的象征物件。通过虚构的挂灯、点灯、吹灯、封灯等民俗仪式,将封建中国寓言式形象展现在银幕上,并对残酷的民族文化及人的劣根性展开尖锐批判。在影片中高墙大院自始至终都是按照祖传的规矩来操作压抑性灵的场所,在全封闭的建筑空间,验证的几何形建筑条理,人成为被宅院及文化框定的生灵。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影片《一个和八个》的视觉造型开创性使用,的确在中国电影史的影像表现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它也的确称得上第五代的开山之作。
参考《中国电影史》(李少白)
6 ) 评《一个和八个》
1983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一代电影人,他们被人们称为“第五代"在现在看来,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的众多有名的导演及演员汇集一堂,迈出了中国电影改革的第一步。而承载起那样多的期望的影片,就是《一个和八个》
整部影片是以抗战的局部缩影,以八路军和八个罪犯在遭遇鬼子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从厌恶到理解 再到佩服,最后成为不朽的英雄为主线而展开的。
在影片的最开头,昏黑的视角,画面模糊,模棱两可的一个个人影,给人一种压抑的情感基调,不由得想知道,他们是谁,在做什么。在渐渐光明的画面中,可见的一个个棱角分明的脸庞,都充满了阳刚之气,喜欢这一类的女生们应该会很高兴。他们都被束起了双手,还有人在昏黑的夜晚想要逃走,哦,他们是罪犯,八个这样的罪犯。那么另一个又是谁啊。随着影片的进程,最终确定了那另外一个就是八路军的军官,职责就是带着已与大部队脱离的同志找回大部队,顺便看守这些犯人。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在行军的过程中,他们路过了一个村庄,一个已近疯狂的村民将这些热血男儿们心中的恨意释放,看着这些死去的乡亲,他们都是”中国人“,是我们的同胞,是我们的亲人,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的国土之上。将士们双目含泪,一个停滞的全景,将这一情感完美的释放。
在遭遇鬼子的时候,前赴后继的八路军,英勇的冲上去与之生死相搏,寥寥无几的生还者,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悲伤。就在这时,那八个虽为罪犯,但是他们更是”中国人“奋不顾生的偷向,不会生还的战场。他们没有皱一下眉头,因为他们还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在整部影片中,摄制的光线与色彩运用的无比完美,他好像用这些表达出了影片本该表达的一切元素。张艺谋在最开头,给与那些罪犯的,以及一切的一切都是压抑的,中近景,找不到任何令人舒畅的镜头元素,随着影片的发展,镜头也随着故事的不断深入而改变,全景的多次运用也改变了好些的情感基调。在最后的那几个大全景下,他们的身影就像是英雄的不朽的雕像,令人为之起敬。
这样的一部影片,尽管故事不够新颖,情节不够奇特,细节处理的不够细致,但是那一美遮百丑的影片镜头的运用,光线与色彩的完美结合。在那个年代开创了先河,是第一部敢于做螃蟹的影片。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可载入史册的关键性一步,也为日后第五代导演取得惊世的成果埋下了伏笔。
影片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八个罪犯被关住时,在他们回忆刚才所目睹的乡亲们的尸体时,王指导员感叹,且悲愤的,中国人啊。令人为之心触。在影片最后哪个大远景下,王指导员扶着那个科长,在落日的映衬下,光彩夺目,这就是八路军军啊。
在那个年代,出现这样的一部影片,不由得让人为之惊叹。尽管在画面与细节上,有很多瑕疵,可是那是技术所限制的,相信在今后一定会有更加经典的影片出现,这个毋庸置疑。
太黑了啥都看不清 男声低吟很沉重。。。我还是滚我的蛋吧
国产战争片补遗。时代性的资源限制往往会逼出影像的表现力极限,而这极限首先由“字里行间”而直达导演的审美与控制力。本片选择了战争的一个不常见的侧面,取材落点小且贴近个人,群戏设定考验着人设的立与变。剪影、纯色、天压人等摄影风格非常张艺谋了,甚至超越了导演对影片的引导。陈道明毫无存在感,魏宗万也没用好,都是演员让位于导演的一例。总体来看,这更像是摄制团体尤其张艺谋的练级之作。表现力让位于控制力,7-
摄影果然是老谋子啊!!跟黄土地里的风格一模一样啊我去!!那种形式主义的作风还是给这样的剧增添了点黑色幽默的= =
在那个中国电影刚复苏的年代,这种凛冽而生猛的视听语言对电影界确实是一种涤荡,造型艺术虽然别开生面,但价值观依旧是跪舔式的主流之态,几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初到人才匮乏的西影厂,因而有了直接担纲的机遇,小试牛刀时还略为放不开思想教育的枷锁,但这已昭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708资料馆
第五代开山作,名不虚传。雕塑一般静默的人物,造型性突出,黑白逆光拍摄,极端倾斜不对称构图,人物都在对角线,山沟,或是小点,画外音,画外空间,声画不对位,特写两极镜头,特写与大远景来回切换摄影,构图,声音,非常的突出,也就是视听语言非常的突出,and张艺谋非常的突出,在一个和八个,黄土地里,张艺谋的作者性其实还更强一些#第一部资料馆,氛围很好
绝对的化神奇为腐朽。老谋子的摄影比较突出。陶泽如、陈道明、谢园当年都超嫩超帅。
土匪问:“老王,怎么打?”然后扛着门框就冲了出去,emo还用了升格镜头,配上悲壮BGM,我一时不知该哭还是该笑。很多怼脸大特写,还有不少前景遮挡镜头,大荧幕看真难为这些演员,好些在别的抗战电影也有出演。一句“老子,中国人!”看得泪目。#BJIFF2023No. 1横店王府井
“他们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是根据郭小川倍受争议的同名长诗改编的电影《一个和八个》。这部作品虽然因为审查问题,被删节修改了107处之多,但今天看来仍然力透银幕:雕刻般的人物造型,昏暗险峻的影像与构图,大段的寂静配合低沉的男声哼唱,使这部革命战争影片获得了纪念碑式的庄严与凝重。”
意识形态上确实比较主旋律,试图用个体英雄主义来同化他人思想,并且多次用特写塑造正义凛然之感,政治目的显然是达到了。不过更让本片载入中影史的是老谋子的摄影,压迫感的构图加上破败的环境赋予了本片独特的气质,一种绚烂的壮烈感,后面的《黄土地》也是有迹可循。
7/10。对人物缺乏准确的把握致使主题升华的意图未能实现,王金对囚犯的教育太概念化、软弱无力,特别是土匪恨不得杀掉八路军逃出去继续抢劫,八路军无言对着光秃的环境、烧剩的房架子和跑向镜头纵深的发疯村民,更不愿意与一伙汉奸、土匪并肩作战,单凭自发性激起恶棍的爱国心其转变过于生硬,结尾势单力薄的瘦烟鬼为守护战地女神打响的枪,突发神威打死一群鬼子,胜得不切实际,两位八路军互相支撑着形成一个‘‘人’’的场面固然感人,隐喻犯人黑黝黝的灵魂被洗净重新做人,但也是简单地直陈意义。许多手法具有反传统的光芒,开头将近十分钟看不见完整的人,只听见黑暗中摸索的人影发出动静,淡化了逃狱戏的悬念,然后王金要反映自己的情况,乱哄哄中一束光打下来,房子垂着一根捆犯人的绳子,重铸了狭窄黑暗的内景中精神和肉体被扭曲的人性状况。
一个给八个洗脑...
第五代开山之作。中近景静态构图,特写如雕塑般的人物造型,充斥着强硬阳刚的男性荷尔蒙气息,也不掩盖其明显的激进革命和统战思想,更重要的前提是作为明显的宣传的样板(跪舔),但在当时居然还是被批判了。构图明显是《黄土地》的先行性,人物常在画框边缘或者对角线,摄影太有力道,看得出张艺谋早期的作者性。8.2
发现除了众所周知的视听语言的革命性,亦有电影史上的延续性。如战争片和“革命样板戏电影”的痕迹:1.“三突出”原则,仰角度拍摄英雄人物。2.强调英雄人物身体的物质性和雕塑感,masculinity。其他如大远景与大特写突然剪切、残缺/不规则构图及突然爆发的原始能量,今日看来仍独特。
第五代电影美学的建立,张艺谋的摄影处女作。镜头聚焦于土匪、逃兵、投毒犯、奸细和一个被误认为叛徒的八路军指导员这些长期以来处于配角的人物,以一种不规则的构图和黑白大反差的影像风格,叙述这些身陷囹圄、面容丑陋但大多数还保留着一腔血性的男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走完了灵魂和精神净化的历程,以此昭示民间历史话语的活力和价值所在。结尾跳接镜头,巨大的冲击力。
第五代发轫之作,电影有前卫的自我表达在其中,但也有不少粗糙的地方
#资料馆#为了看结局果然是和谐版;地平线压得够低,西部片地貌很奇观,老谋子摄影出彩;鬼子说日语好评;道明叔年轻时气场没那么强但仍是男神;后期配的话剧腔台词太捉鸡;主旋律得都看不下去了。
一个和八个——张艺谋、张军钊、何群、谢园、陈道明、魏宗万、陶泽如、肖风、赵小锐
大陆#600. 第五代开山作。啊原来[黄土地]的一部分构图原来是从这儿来的啊(确乎可以把归到凯爷头上的摘出来一些)。确实有影像太强导致叙事节奏不统一的问题,拍得很漂亮的剪影、特写以及各种奇怪构图(压边、压角、半张脸等等)实在是太出挑以至于抢戏了。剧作确实也是弱了些。啊陈道明当年真的好帅啊!
http://www.56.com/w41/play_album-aid-10511108_vid-NTQzMDU5MDQ.html
女卫生员叫那一声你快点回来,大爷,听到之后那个演员的表演真好,那细微的动作真是绝了,镜头别出心裁地使用了后背的拍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