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是历史片的历史片
昨天电影票要到期,去看了阿汤哥主演的《行动目标希特勒》。强烈向大家推荐这部片子。
说实话选这部片子是因为实在找不到什么片子看,纯当消磨时间。但影片开始没多久就把我吸引住了,情节非常紧凑,但是不像好莱坞大片的风格,有点历史片的感决。虽然我们早就知道了这段历史的结局,但是整部片子,都让人不自觉地感觉到紧张,完全被情节的发展所吸引。看完之后,让人深深感到历史的残忍,不胜唏嘘!
2 ) 观看中途的随想
看到中间的时候……从影片想到当年中国有志人士秘密刺杀袁世凯(也是用炸药)想到荆轲刺秦王(跟班慌张的眼神)想到官僚机构害死人(行动电话打了半天)……= =
不过影片的第二次刺杀还是很紧张的~通过主人公离开的身影和会议场面的不断交切营造的紧张感,以及爆炸前的一系列小事件(如包倒下)使得观众的心悬到了一定的高度,不断在心理忐忑“天啊,要炸了要炸了”“会爆炸么?”“来得及离开么?”……不知道别人感觉如何,至少这是我近来看过的类似的片子中紧张感营造得最好的片段~
但是个人军事方面的概念着实是个小白……外加影片翻译貌似有点问题……这个行动的实施细则没有看懂……这也是我最近看《空之境界》、《魍魉之匣》时的感受……(个人知识面真是局限得很啊……T T)
3 ) 元首也会拉屎的
《刺杀希特勒》(Valkyire)在特技电影盛行的年代里,做到的一个起码的扣人心弦。虽然前后有两个迥异的结点,但是通过各种反反复复的手法,片子过渡得极其自然。
结点一,能不能杀死希特勒。这是一个很技术的问题。这里面涉及了炸药如何选择,如何防止,如何接近希特勒。
更复杂的是,在施陶芬贝格(汤姆克鲁斯饰)执行任务的那天,发生了众多意向不到的情况:希姆莱和戈林均未到场;墨索里尼来访,使得开会时间仓促,加上施陶芬贝格因为负伤只剩下三根手指,直接导致匆忙之中丢弃了一枚炸弹;夏天太热,开会地点从封闭而更具有杀伤性的碉堡转成了开放式的小楼;桌子板太厚;一个军官挪动了装着炸弹的皮包。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世界永远比我们想象地要混沌。
这些细节都源于历史故事本身的厚度,而电影也没有糟蹋这绝好的材料,却使之打包、升华,每一步都抓住了我的心跳。好像我本来就不知道希特勒是怎么死的、好像小时候靠读二战史学英语的我不知道什么是“七月密谋”,而是抛却记忆,全身心的把自己埋入电影的语言中。让我一次次感慨,唉呀,为什么没有考虑到可能不再碉堡开会,为什么没有考虑到施陶芬贝格的手指?为什么没有多搞几次实地演练?
电影的本质是它的形式,它的形式的终极目的就是欺骗并且让你主动寻求欺骗。这里,我心甘情愿地被欺骗,心甘情愿地以为自己已经来到1944年夏的“狼穴”。从这点看,电影是成功的。他做到了好电影基本的标准。
----------------------------------------------------------------------------
但是,很快,我们已经知道,杀不杀死希特勒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这就是结点二,可不可以让全德意志人民相信希特勒已经死了。也就是说,希特勒死不死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心。如果希特勒的确死了,那么就让人相信他是被希姆莱杀害;如果希特勒没有死,那就占领电台广播,铺天盖地地宣传元首已死,然后抢住有利地形,让他再死一回。
到这里,片子也依然一波三折,能量毫不减半。比如,本来需要接替预备军以控制柏林的奥尔布莱希特将军临阵畏缩,表示如果不能确定希特勒生死便不可以行动,让人猛捏了一把冷汗。施陶芬贝格夺权之后发布信息的每一次传递,都是我心中的一次心理历险:电报中枢的人会不会觉得电报有诈?预备军的统帅会不会拒绝合作?可以看到,在许多人物对话之前,影片留下了许多空白的时间,增加了悬疑成分。
最大的悬疑是,当我发现整个陆军部都在施陶芬贝格手下召集,当我看到党卫军总部被攻陷,政府各部门被包围,柏林一个个重要地盘都被政变者夺入手中时,当我看到似乎全德国都已经相信施陶芬贝格的故事版本时,我历史常识又突然撞了回来。不,历史不是这样的,希特勒没有死!政变失败了!
那么是什么地方出错了?哪里?在哪里?我一瞬间真的是慌张了,屏住了呼吸。我的历史常识也在这里停摆 -- 因为我已经记不得了 -- 而静静地等待电影带给我答案。
这个出错的几分钟是极具戏剧性的。
这几分钟是真的,还是杜撰的,还有待我一会儿去查证,现在我仅仅想记下我可能转瞬即逝的想法。
在这一幕中,执行逮捕命令的军官来到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官邸。我们看到戈培尔其实做好的死的准备,舌间已经果藏了一枚氰化物(柏林沦陷的时候他也真的是这样自杀的)。当军官进入房间的时候,戈培尔也接通了一台电话。这位演说与欺骗能力相比希特勒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部长先生,此时异常镇静。他的声音阴冷,甚至威严,
"少校,你忠诚于国家社会主义么?"
少校有点尴尬地轻咳一声,“是的,长官”
戈培尔把话筒递给他。戈培尔的眼睛似乎有魔力,少校自愿地走了过来,接过话筒。
“这是爱莫少校,请讲。Hello?”
“你听得出来我是谁吧”
少校正襟失色。
“是。是元首!”
元首还活着,他只是受了些皮肉伤,听力受到了些许影响。但他竟然还活着!就好象《教父》里老柯良昂身中六枪依然残喘一般震撼。
同样,这里的关键已经不是元首有没有死了。如果这位爱莫少校是施陶芬贝格的圈子里的人,和他们有共同的理想,他此时也定会置之不理。他说一句,“据我所知,元首已经死了,你是骗子。”他会挂上电话,立即逮捕戈培尔。
事实上,片子通过各种眼神以及寥寥几句台词。留下许多暗示,表明这位军官似乎真的会这样做。而且,事实上,还可以相信,德意志帝国也有许许多多被纳粹党压在身下的铁血军人也可能或多或少地想这样做。事实上,许许多多德意志人民都或多或少地能意识到阿道夫的疯狂正在把整个民族拖入深渊。事实上,可以相信,任何一个生活在弥漫的谎言和假象下的人 – 无论在一个密不透风高压政权下,还是在一个全包全容、几乎无懈可击、物质与表象至上的资本主义文化下的人 – 都有想站起来反抗的哪怕那一瞬间。
但是,风险往往太大。更重要的是,你甚至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何谈反抗呢?
施陶芬贝格的暗杀行动,并不是出于什么世界和平的考虑,而是德意志民族的利益,正是希特勒口口声声想保护的,正是希特勒自己的权力来源。施陶芬贝格伯爵传统的普鲁士贵族,是德意志的军人。他的想法很简单。帝国建立在沙石之上,表面的繁荣,表面的强大,但这都是靠谎言堆积起来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兵败如山倒。
这就是真相。
真相是清楚的。真相是永远在理的。真相是每个人都有潜力相信的。可是让人接受真相。太难了。
《刺杀希特勒》向我们再次展示在人类社会里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不是真相,也不是枪炮,是人心。
希特勒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国家社会主义是一部伟岸的艺术作品,它由复杂的仪式、声色、符号、信仰构建的致密网络。于是第一时间,人们并不会去想,希特勒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人们会想,希特勒是“元首”。
“元首”,就是一个核心符号。每个人都知道元首也是个人,每个人都知道元首有喜怒爱乐,每个人都知道元首也要拉屎。但是,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明目张胆地说,“元首也需要拉屎的!”
因为元首就是这个宏大艺术作品的核心。他此时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符号。每一个人都认得这个符号本身的价值。因此它就是真的,它将拥有权力。
这个终极的道理他其实也是懂的。早在电影开始之初,施陶芬贝格就对暗杀计划充满怀疑,对圈子里的极端理想主义者心存蔑视。希特勒死了,有用么?只是他想出这个可以嫁祸党卫军、名正言顺启动战备状态的全盘夺权计划时,他才决定开始行动。在影片中我们也能看出,他本人也是一个城府极深、很会说话的人。和其他一些角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个终极道理就是,在一个谎言弥漫的世界里,只有真相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你想讲述一个真相,你只能用另一个谎言,一个更精心编织、功力更深、分贝更高的谎言,才能让受骗的人惊醒。
--------------------------------------------------------
元首通过电话告诉少校,让他竭尽全力,铲除叛徒。值得注意的是,与少校对话的并不是元首本人,而是通过听筒传来的元首的声音,好似幽灵一般。电话挂断后,少校两眼迷茫,好似入邪一般。戈培尔的声音更加威严,好似神殿一般。
“你听到他说的了,元首要活捉那些叛徒。”
就在这一刻,夺下陆军部,夺下党卫军,夺下柏林大街小巷,身后有无数支持者(有约五千人因为“七月密谋”而被处决)的施陶芬贝格注定要失败了。他没能割断戈培尔的喉咙,他没能铲平宣传部,他没能夺下电台、广播、电报和各种通讯网络。他也没能认真学习毛选,或者认真学习企业营销战略。不是因为他杀死不了希特勒,而是他没能赶走希特勒的幽灵。
4 ) 《目标希特勒》观后感:信息畅通与执行力的重要性
昨天陪老婆看电影,《目标希特勒》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028647/据说是德国版的山寨版,不过这个山寨版做得确实不错,也据说,是因为大牌的气场强大所致。
看到豆瓣里很多豆油都在讨论刺杀为什么不成功,其实我觉得,重点不在刺杀的结果,而在于刺杀行动本身。如果把整件事情看成一个项目来操作的话,项目的简单流程是这样:
取得希特勒的领导权──>进而与诸国和谈──>避免杀戮
和谈和避免杀戮才是项目的目的,而刺杀希特勒仅仅是取得他领导权的一种方式而已。
事实上,整件事情失败的原因在于关键的两点:
1.那位将军没有及时派出军队,拖延了三个小时,导致盖世太保的头头及时与希特勒联系上;
2.没有取得信息传输中心的控制权。
第一个问题是执行力的不够,没有选对人,或者其实在整个实施团队中,除了别有所图的政客,在事情开始前,没有人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导致在执行力上大打折扣。包括阿汤哥演的主角,鼓舞他的更多是对战争的厌恶,身处其中的厌恶,而不是博大的悲天悯人的胸怀,这一点,很真实,很深得我心。
第二个问题是整体布局的问题,也就是前期策划,也许时代的不同,没有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如果取得信息中心的控制权,那么即使希特勒没死,即使没有及时派出军队,事情的主动权仍然在刺杀者一方,通过信息中心,可以控制更多的人。我比较纳闷的是,军队派出后,主角能够意识到迅速占领电台的重要性,为什么在筹划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信息中心这个节点呢?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还是比较好看的,我欣赏其中的人性的真实,以及国体政体清晰分开的清楚概念。
5 ) 层面很多,回味无穷
跟踪这片子几个月有余。先前的几个有趣的消息,什么阿汤哥的UA公司要破产,急需一部叫座片子来救济啊,什么为了保证美国票房,把原定的主演“纳粹专业户“Kretschmann换成五短身材的阿汤啊,什么为了做宣传,不惜把Stauffenberg的照片按着阿汤哥的英俊面孔PS啊,还有美国人民因为阿汤哥的scientology对其冷嘲热讽....种种令人尴尬的消息,实在让我对这片子的效果担忧。
影片
但Bryan Singer毕竟是讲故事的第一高手。他大概最擅长讲一个时间线比较短的惊险故事,所以这个发生在一天内的刺杀希特勒计划,让他讲的绘声绘色,有张有弛,着实过瘾。
讲这个故事其实很困难:人人都知道希特勒没死,大多历史迷也都知道从技术角度讲,他为什么没被炸死。如何把这个众所周知的事情讲述得让人喘不过气来,Singer的功力果然不一般。影评到底是主观的东西。对我而言,精彩之处在于烘托气氛的手法,细节的处理,和整个影片统一的冷静客观的“军法“( Martial)风格。
从烘托气氛讲,每次看现代二战电影,总有种老照片复活过来的感觉。但和Der Untergang的复活不一样,这次“复活“颇有些美国风范:那郁郁葱葱的东普鲁士森林,镜头从半空中划过,活似美国的弗基尼亚;那人流穿行但井井有条的柏林指挥部,皮靴在光洁的地板上踏出性命攸关的节奏,活似中情局;那在机场,“狼穴“和柏林严阵以待的卫队,和“石破天惊“中的海豹特种兵整装待发时的震撼有的一拼。而在党卫队总部门口那如森林海洋般的飘飘万字红旗,简直是革命浪漫主义大爆发,强迫观众接受这样诱惑而危险的视觉冲击,和隐藏其后的怂恿。导演镜头下的纳粹德国,突然向观众展现了这架战争机器的迷人魅力 (虽然此时的德国在东西夹攻下狼狈不堪)。
加上片头那段毛骨悚然的铮铮誓言,陌生的语言造成魔咒般效应,我猜Singer真的处心积虑把这种魅力作为卖点。没办法,这种铁血军国的魅力无穷,无怪乎过不了几年就成长出新一代炮灰。
细节当然有很多。Singer最成功的,莫过于利用细节解释了这个故事的内涵背景,而且面面俱到,也没有令人感到拖沓。对于密谋者的政治立场,导演试图用“穿军服还是穿西装“的细节来解释。对于Stauffenberg的挣扎,导演用了一个没有顶,对天空敞开心扉的壮阔天主教堂来表现。对于底层德国军官的立场,导演用了几个小人物的短暂镜头。其中有接到电报后泪如雨下的秘书,看着Stauffenberg匆匆离去,一脸困惑的司机,还有看到顶头上司的纳粹礼,立刻恍然大悟的副官... Singer用了隐讳的手法,阐述道,即使希特勒死了,结束二战的路途也不会一帆风顺。
从Stauffenberg的最后一次挥别妻子起,整个影片就挥手告别残留的一点温情,告别了由“女武神“这个词带来的一丝浪漫和感动,开始白描这一场干净利索的军事行动。政治家们可以高喊消灭恶魔,给德国争来最后一丝尊严和自由。他们可以争论,此刻的刺杀的实际意义到底有多大。但落实到执行上,还是需要几个军人来沾染些血腥才能成事。
历史
回味密谋行动的背景,不觉有些悲哀。你可以看到,虽然密谋的一方计划结束战争,停止迫害犹太人(感谢好莱坞,这字眼简直成了定义红脸白脸的关键字),使得千万德国人不再受一个疯子的折磨。但追根到底,这是军队和政党之间的斗争;这是老贵族和纳粹新贵之间的斗争。这些名字上多担待着“冯“这一高贵字眼,毕业于骑兵学校的军政要人们,有没有想过,懵懂的德国老百姓,大概不会领你们的情吧?
咱们也来个厚颜无耻,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事后诸葛: 首先密谋者忽略了底层军官,甚至那个柏林“京兆尹“对希特勒的忠心耿耿。即使希特勒被炸死了,等慌乱过后,在前线的官兵这么一琢磨,咦?怎么感觉像“又”被自己人在背后捅了一刀的感觉呢?一战的委屈重演了!当然,即使大家真的接受了现实,一心一意认定希特勒是个王八蛋,那么提着他的脑袋去和盟军谈判,也不会有什么理想结果。美国人肯定要扶植完全忠于美国的傀儡政府,不会让以密谋者为首的德高望重的老贵族坐稳总理府。英国人已经被折腾得灯枯油竭,一肚子苦水怨气没得找人出呢,不会让德国这么轻易“谈判投降“。总而言之,即使希特勒死了,新政府在谈判桌上也不会得到什么利益,闹不好还会在东线跟斯大林在纠缠几年,死伤更多炮灰。美国人出钱,欧洲人出肉;真要是谈判成功,就可以省略雅尔塔,直接进入北约华约时代,说不定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田,就改建在波兰。这是他们的敌人决定的,和德国人无关。
再说了,据说希姆莱对刺杀是睁只眼闭只眼,等着趁乱窜权作新德国的元首呢。这么一来,Stauffenberg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英雄,背后是无数黑暗中的炯炯巨眼,包括命运女神对德国前途的仲裁。但是,至少他最实际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世界人民看到,德国人还是有自己的理念和历史责任感的,不是一帮没头苍蝇,更不是机器。对于英雄们而言,刺杀希特勒,是一篇宣言而已。
知其不可为而为止,执著总是英雄们最感人的品质之一。(虽然要论执著,丧心病狂的小胡子独占鳌头)
国防军因为其历史立场原因,也保持了这种奇特的“闭眼“态度。普鲁士军队不参政的传统,被羽翼足够丰满的希特勒改成了“要么你是我的朋友,要么是我的敌人“的新教条。隆美尔选择了旧规则,被希特勒干掉了。Keitel选择了新规则,被盟军干掉了。如此看来,还是古德里安,龙德施泰德这些人有城府,因为后者虽然也想发牢骚,但他拖到战争的最后一刻,才开始放倔词。那个时候希特勒已经顾不上他了。
包装
这片子里的演员真是一道盛宴,有无数英伦老戏骨,德国型男和金发正太。老戏骨们无论演狡诈也好,懦弱也好,心惊胆战大义凌然种种,都让人觉得那岁月的风霜,眼角的皱纹,在讲述着超越银幕的故事。我是附庸风雅:看到一堆老头儿团团乱转,我一个劲儿称赞:你看人家狼狈得多么有风度...
德国型男有进口两只,其中演过8次纳粹的Kretschmann是裸着上身出场的,毛色俱佳。另外一个Berkel也在Der Untergung里人气飙升。如果让这两个继续纳粹下去,后果不堪设想。金发正太是招引女性观众的杀手锏之一,大都一脸未脱童稚的无辜,尤其配上笔挺的军服,杀伤力胜过那颗没完成任务的炸弹。强力推荐给赏花人士。
不幸的是,“靓汤“是这里面最不入眼的,也是导演Singer最成功的筹划。剧本给了阿汤哥很多聚光灯,但Singer很聪明的没有选择一枝独秀,而是成功塑造了一组群像。波澜壮阔的历史题材,本应该采用多层面而有机的表现方式,而不是把镜头对准好莱坞的一张老脸。唯一可惜的,就是由于时间限制,导演必须在开头5分钟内表明Stauffenberg的立场。于是Stauffenberg迫不及待的蹦出了“保护更多生命,结束战争“的高大全口号,不免让人觉得突兀。
这片子塑造的最艺术,最成功的形象,却是非希特勒莫数。元首大人出场不多,而且很少露正脸。但每次出场都有乌云压顶,风云变色的烘托,比黑勋爵还黑勋爵:音乐因此而揪心,谈话因此而沉寂,银幕转入深色调,黑压压一片金属光泽的皮大衣....唉,你不得不承认,第一次出场,那伙跟班儿的真他妈的帅死了。
为了找个好结尾,从谢苗诺夫同志那里抄来一点文字。据好事者分析,谢苗诺夫同志是KGB一员,提审柏林的战犯比盟军那方更方便些。如果KGB都看不透,那世上真没什么人能看透了。
“如果从形式逻辑的观点分析密谋者们在夺权企图中的失败,那么显然,还应该作三点说明:第一,这与德国人的民族性格有关,对他们来说,命令即是宗教。已拟定好的”Valkyrie”命令(该命令允许军队把政权夺到自己手中)尚未下达。第二,反对独裁者的密谋只有在所有参加者都准备为自己的理想献出生命的情况下才能 实现。将军密谋的参加者们远不是每个人都象他们起来反对的那个人那样狂热。最后,第三,若要在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统治的国家里实现密谋,只有那些熟悉 这一机构全部隐秘的人才能做到。但是将军们却认为:作为”国中之国”的军队可以决定一切。这是他们的失算。军队与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之间准备多年的厮 杀是以军队的失败而告终的。“
6 ) 这样的刺杀,很和谐
片子下载有一段时间了,昨天才看。看完后第一感觉是,这种刺杀太小儿科了。
第一,能带一包炸弹,必定能带两包或者3、4包,又或者干脆带别的,手枪,手雷什么,反正大把机会接触到希特勒,只要往嘴里或怀里一塞,OVER。
第二,关键是主角施陶芬贝格想全身而退,也有可能想为自己谋一份福利,这种刺杀,不成功是正常,成功了才叫反常。
仔细想想,施陶芬贝格被塑造成了一个想改变德国的人,避免德国走入被打败或占领后的惨境,而即使失败了,也“向世界证明,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是希特勒”。而仅仅杀掉希特勒也许容易,但为了达到与盟军停战、向盟军投降之目的,需要更多,包括合法合理的夺取政权,取得军队的信任或者有足够的威信能指挥所有德国军队。
这促使施陶芬贝格想到了利用Valkyrie这个希特勒本人制订的计划。这是一个为了确保即使发生政变、希特勒政权也一时不会倒塌的计划。如果对之稍作改变,再将那些可执行此计划的人煽动过来,就可以将此计划引导至完全相反的用处。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希特勒必须先死掉。
所以我们看到:
第一,这些计划来计划去的人手上没有枪,没有炮。有一些权但无法直接指挥到大批军队。
第二,参与计划的人很多,角色齐全,什么官什么爵都分好了,只要计划成功,立马上位执政。而事实上直接做刺杀希特勒这件事的人,只有2个 ,主角和副官。
第三,而这两个刺杀希特勒的人并未抱有杀身成仁之心,也可能无法抱有,因为事实上施陶芬贝格是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棋子,重要到这种地步:他不单要杀掉希特勒,还要不尘不染的全身而退,回来后再指挥整个夺权行动。
可以想像的是,没有人能做到这样,也没有人应该做到这样!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所以这个必然失败的计划不单未能完成施陶芬贝格个人和德意志民族的救赎,也为剧中所刻画的英雄形象留下了一些阴影——如果施陶芬贝格抱着必死之心,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向东方文明学习、了解一下究竟何谓刺杀艺术;又如果此计划参与者们都如他一般坚定,那么,也许世界历史没什么变化,但德国的战后历史将完全改变。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当然,现在坐在电脑面前一边打字一边看着女儿在旁边嬉戏的我,也许根本无法理解65年前的其时其景。处于Internet时代的人们被极度丰富的信息资讯天天泡着,久了就难免看轻很多人很多事,会觉得有些事不过尔尔,有些人可以随意嘻笑辱骂。
所以,就当是戏言吧。
根据真实历史改编,此话不假,咱在《第三帝国的灭亡》里瞧得其中玄妙,看来这电影的说教就忍受一下吧,真正应该讨论的民族性问题有点含糊,不喜欢
多好的素材,拍的这么好莱坞式稀烂......
汤哥的制服虽然诱惑,但是腿真好短啊……(妈的和这个电影有关系么)
德国人,策划一次暗杀如交响乐般庞大,只可惜没有事先把执行部队和通讯渠道的头头拉拢过来,结果这两人奉命行事坏了全局。但说回来,阴谋只能限制在小圈子里,何况当时的大环境,即便小圈子都不坚定,难怪会失败。
only watched the first twenty-six minutes
可以用来学习如何干事。。。
阿汤哥信科学教后果然傻了,然后导演大概也是个二逼,使得整部片子成功俱备了一种傻不叽叽不知所谓的诡异气质
战争和政治实在太恐怖。
《行动目标希特勒》这部电影里的一群人,篡权夺位的意思绝对大过反抗纳粹、拥抱正义,小汤死的时候可以喊:“德意志万岁!”为什么当初不选择充当人体炸弹?
太他妈好看了。。。
操着流利英语的德国鬼子 看着真别扭
★★★半 ~ !
唯一的亮点是刺杀结束后的有秩序的反叛行动,为人民起义、恐怖组织提供了良好的教材。
悲剧了
政治事件有时候就是瞬息万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两小时的片长做得再好,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份“压缩饼干”。对历史有兴趣的,建议先读《第三帝国的兴亡》以助于消化。
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电影院看,很幸福。
6/10。可以删去30分钟,举黄牌和枪决几幕硬生生搞成了主旋律。本以为剧情会纠结于策划行刺的过程,没料到两方通讯战和继续控制柏林的打算对我这种历史盲而言还有点张力,只是叛变结局已成事实的情况下,再玩简单的事件铺陈毫无悬念。应该重点放在主角暗杀失败后的心理,妻子停车吻别的闪回简短但感人。
历史没有假如,也往往没有真相
靓汤的电影,即便内容不好,也算饱了眼福。比起条理性,逻辑性,节奏性,视觉听觉性,更喜欢同期的《黑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