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其实你不懂TA的心
有很多人提起April和Frank的生活就是Jack和Rose在泰坦尼克之后活下来的版本。这个提法很有意思,因为这预示着,再惊世骇俗的爱情终究也是要在柴米油盐中沉淀的。
最开始两人有个难忘的开头,然后被周围的人们说成是不平凡的情侣——实际上他们也是这样认为自己的,可是终于有天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跟其他乏味的情侣并没什么不同。这甚至是每一对情侣的通病,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自己的爱人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们一起经历的一切都是绝无仅有的。他们以为自己会拥有一个非同寻常的过程和结局,他们以为在别人那里行不通的在自己这里不会不可能。但人人都是特别的,事实上除了你自己之外,还有谁会愿意关注你们的"特别"呢?别人赞扬一句你很特别,与恭维你的外貌或者厨艺,又有什么实质区别呢?
没有一个女人愿意认为自己的男人是带着一副怂样的孬种。在他廉价的衬衫西服里面,裹着的可能是来自B612号星球的小王子,偷偷拯救地球的超人,甚至是处于潜伏期的梵高或者肖邦。April也一样,她说Frank的才华被压抑在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中,她叫他不要看轻自己,她说你可以在巴黎找到你真正喜欢的东西。而当Frank有了升职机遇的时候,他开始对一起去巴黎的念头动摇了。这是无可厚非的事,与去巴黎找寻一个未知的梦想相比,被领导青睐并得到升职是更能在短期内产生满足感的自我实现。
很多姐妹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你在自顾自的畅想未来的时候突然发现男人其实在躲闪回避。女人喜欢想像,而男人害怕被想像。但是女人愿意思考未来,并不是真的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想象替男人安排一切,而是想让他知道在她的未来里是给他预留了空间的。女人希望男人能够说出娶她的话,也并不是真的就要非你不嫁,只不过是需要男人给自己一个有可能看到的希冀。这有多可笑?为什么没人肯直接说出口,我此刻希望我的未来里面住着你,或者说,虽然我不知道未来怎么样,但是现在你是我最想与之共度余生的人。这只不过是一句情话,谁会把它当承诺来信?就算是句承诺,你为什么不肯把它当情话来听来说?而你们宁可选择什么都不说,只是各怀鬼胎地试探彼此,这就是现代人的爱情。
精神病人John,我认为是本片中最重要的配角。他听说April和Frank的巴黎计划时表示出肯定的态度,跟其他人的怀疑和质问截然不同,但是,正常人眼中的非正常变成了非正常人眼中的正常,这有多么讽刺呢?他第二次出现时,April和Frank各自有了婚外情。John问及巴黎计划被搁置的原因Frank说的是钱,John说钱一向是个合适的借口但从来不是真正的理由。这话说的深得我心。对,Frank就是不想走了。而April歇斯底里的要去巴黎包括后来自杀式的流产也不过是因无法顺利实现文艺女青年向平庸女中年转型试图逃避而已。想到这里,这片子狠狠地朝我脑门开了一枪,脑浆迸裂,血花四溅。
这片子是没有对错是非的。它讲的只不过是一个选择而已,也就是Frank在海边说的,option。有人选择习惯,有人选择改变习惯。怎样都是一生,随你怎么选。只是千万别试图读懂谁的心,并且明白也永远不会有人读懂你的心。这是外星人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首歌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正因为读不懂,所以才不会厌倦;读懂了,你就会像结尾的老头子一样面对喋喋不休的老太婆关掉助听器了。
leo和kate的这次合作令我欣喜非常。我喜欢他们符合自己年龄的真实——我嘴贱,忍不住要提起我特别受不了妖精级的明星,对外宣传单身和定期整容除皱使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做着万人瞩目的偶像,一口一个“我们男生我们女生”地装着嫩这真让我反胃。而这部片子里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时间之神在他们身上的眷顾,kate的抬头纹和leo的肥下巴,没有它们,这部片子一文不值。
看到还有人说两人吵架的地方演的太过,我对此持反对态度。从小到大,我见过很多场夫妻吵架,比起他们的表现,kate和leo的表演还真是中规中矩的多。小时候从第一次目睹爸爸妈妈吵架时起我就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吵架。我做到了。虽然很多人说,情侣不吵架肯定就会有问题无法解决,但比起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更在意吵架可能带来的伤害。我不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反正也不过是我的一种选择而已。
翻出我博客里去年的一段话,是在徐家汇教堂偶遇一场婚礼之后写的,放在这里很合适。“结婚不是宣布两个人的爱情此生不渝,也不是终极幸福的开始,而是两个人觉得彼此有共同分析问题的耐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制造问题的创造力,并且认为两人能够在生生不息的问题轮回中保持过下去的信心。爱情在婚姻里,是起营造气氛作用的;而责任,才是维系的那一个。”
婚姻,一定要是一场建立在理智基础上的疯狂。
2 ) 生活的真相是羊肉卷
翻开5年前的日记,再看看现在的,发现5年来书写的内容大抵相同:都是现实生活的苦闷,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想要改变逃离的冲动。虽然这5年,我已经从北走到南,离开学校走进社会,换过几次工作了。
所以,《革命之路》这样的电影果然不能轻易碰,因为生活的有些真相,好比一只脆弱的气球,被这么轻轻一扎就破了,而内里其实空空如也。就像电影里那个疯子数学家说的:大多数人都身处空虚之中,只是很少人有看清真相的勇气。
不凑巧的是,我还是看了这片子。导致随后看金球奖颁奖典礼,当温丝莱特因为《革命之路》获得影后在台上手足无措时,我的心却在《革命之路》的配乐里,瞬间荡到谷底,觉得这生活真了无生趣。
金球奖上介绍《革命之路》的嘉宾说这是个探讨中年夫妇婚姻的电影,说导演希望这片子可以让所有的夫妇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显然这个理解浅了,片中APRIL面对日复一日没有激情的生活,所衍生的逃离欲望,不仅适合中年夫妇,也适合所有在庸常生活里日复一日的人们。
只是逃离的出口又是什么呢?没有方向的APRIL在丈夫一张旧日的照片里找到希望——去巴黎。去巴黎让丈夫找寻理想,而自己来工作养家,仿佛这就是表达爱情和感谢的最恰当方式。去巴黎,仿佛空气就不一样了,每一个分子都带着甜味,只要身处其中,就不再感到绝望。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居然也说动了frank。是啊,去巴黎,就能摆脱每日穿西装戴礼貌,手拿公文包从家到车站,再到公司小隔间这条已经发霉的轨迹;去巴黎,或许就真的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吧?
有那么一会儿,我还真希望他们去成了。因为那证明生活总还可以任性一次,即便最后的结果不如人意,怎么说去了,就代表尝试了。
可生活并不是那样。一个意外的孩子,一次意外的升迁。是安稳还是冒险,在frank内心的天平上摇摆,终于幻想还是败下阵来。可将所有希望系在巴黎梦上的APRIL却无法接受生活仍将毫无改变的事实,她争吵、和丈夫的好友纵情,她想杀掉肚里的婴儿……
结果呢?当她对frank失控尖叫,冲向树林,说她不想说话,她需要想一想时,我相信直到天都黑了,她依然没有得到答案。她和所有想要逃离此刻生活的人一样,只是知道这生活必须改变了,再这样下去就快窒息了,但如何改变才会让生活真的好起来?相信没有多少人知道。
最终APRIL只是做了一个必须改变的举动,杀掉肚里的孩子。至于这个举动会指向生活的何种改变,她却再也没机会知道了,因为一切都超出了掌控,她赔上的是生命。
整部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镜头,并不是两个主角的争吵和痛苦。却是结尾时,那两对夫妇对维勒夫妇的谈论。身为维勒夫妇好朋友的DAVID,在屋子外对妻子说,我们不要再谈论他们了好么?妻子说好的,然后两人亲吻拥抱着,回到屋子里面对新来的邻居。不谈论,便好像那真相从未被捅破,他们就可以继续配合着欺骗自己,继续努力维持面似美好的生活。
而曾经无比喜欢维勒夫妇的房屋经纪人,却瞬间转变了嘴脸,曾经是年轻的优秀的维勒夫妇如今在她嘴里变成了有点古怪的。只是那些喋喋不休被她的丈夫消音了。他们将继续一起生活直到老死,当然也会继续说很多话,那些字句却不会再有意义。只是伪善生活表面那层漂亮的瓷砖而已。
当画面隐去,开始出字幕的时候,我迅速的将电影关掉了。就连那音乐都不能负荷,像沉重的鼓点一下下敲在心上。我对朋友说,这电影太让人绝望。他说:还好我没看,明天还要去吃小肥羊呢。对我来说生活的真相就是一盘盘的羊肉卷。想那么多干嘛?
是啊,想那么多干嘛。不小心窥见了下真相,却还是要继续生活。那么就为了羊肉卷吧,为了早餐的牛奶玉米片,为了冬天后的春天,哪怕是要欺骗自己,却只要快乐就好。
3 ) Jack是死是活都是一个悲剧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本小说的结尾:
后来奥斯卡金像奖揭晓。“铁达尼号”囊括最佳影片等11项大奖。
但是Rose并没有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连老Rose也是一样……与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擦身而过。
原来在电影里悲惨的,在人生中也未必不倒霉。
而现实生活中的Jack,到底应不应该对Rose“Never let go”呢?……
也许他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那只美丽的咖啡色蝴蝶……永远在他心中翩翩飞舞着……
那时我正在上中学,眼角没有鱼尾纹,身边没有女朋友,每天想做的事情就是逃课去球场上练习跳投,最喜欢的书是《从罚球到扣篮》和《第一次亲密接触》,最喜欢的电影,则是《铁达尼号》。
十年的时光就像风吹麦浪一样过去,一个青涩的少年改变了,Jack和Rose也改变了,当我看到芳华渐失的Kate Winslet 在《Revolutionary Road》中展露出她那“深邃”的抬头纹之时,我确信,她获奖的时候到了。
凭着在《The Reader》和《Revolutionary Road》中的精彩演出,Kate Winslet 接连斩获金球奖最佳女配和最佳女主角奖,并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冲击着第81届奥斯卡的后冠,而日渐发福的Leonardo DiCaprio则早已脱去了青春偶像的外衣,剪短的头发不再飘逸,脂肪堆积的下巴不再俊俏,连饰演的角色也不再梦幻了···好吧,他已经完全蜕变成了现实中的"Jack"。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两位不再年轻的银幕情侣一步步地打破我们的迷梦,将十年前的那部爱情史诗肢解得支离破碎,永恒的爱情只存在于一瞬间,而“海洋之心”也终究不能停留人间,JACK死了,这是一个悲剧,JACK活下来,也依然是个悲剧。差别只是在这:前者带给人感动和流连,后者则带给人恐惧。
而后者才是真实。
影片开头,餐馆夜间收银员弗兰克(Leonardo DiCaprio)和怀着演员梦的文艺女青年爱波(Kate Winslet)相遇,电光火石,一拍即合。10分钟之内他们已然成为了一对熟络彼此的夫妇,之后的剧情完全可以用《公民凯恩》那著名的两分半钟一带而过:全景镜头开场,春夏秋冬四个早餐场景接踵而至,弗兰克和爱波的婚姻实质上同凯恩和艾米丽的没有多少不同,然后我们跳到了影片最精彩的段落:
婚姻将死,爱情将逝,生活圈已经牢牢钳制住了自己,一切都波澜不惊而毫无激情,是选择于绝望的空虚中自我催眠还是勇敢寻求改变?
爱波选择了后者,方向正确,道路却很错误。她以为自己同丈夫搬去了巴黎这段婚姻就不会死了,爱情就能保鲜了,生活就变充实了,不复有绝望的空虚了?这是一种偏执狂般的迷信:就算他们去了巴黎,在度过最初的蜜月期后,他们很快就会回复到原先的状态,那么他们是否还要继续搬到别的地方:慕尼黑、威尼斯或者上海?这是一段永无休止的旅程。
爱波和弗兰克或许是自私的一对,但绝不极端。两人合而为一的境界是不可能实现的,况且也不必如此。舍己为人是需要冲动的,过了短暂的热恋时期,你再指望JAKE为你而死那就绝对是痴人说梦。有人说《Revolutionary Road》的悲剧是来源于无法交流而产生的悲剧,这有几分道理,但我看来,它的悲剧性更多地来源于爱情本身的不可持久性以及对不可持久爱情的迷信。如果再深入地发掘下去,你则会发现:人类空虚无聊的日常生活状态是怎样一步步吞噬你的生命的。
空虚无聊就是我们绝大部分的生活常态,只要活着就谁也无法彻底摆脱,无论你是凯恩还是爱波或弗兰克。这是一种绝症,人们只能通过采取某种手段来缓解它,却始终无法根治它,直到有一天你的生命消逝,就像爱波那样。
痛苦越强烈,我们愈能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所以我们唯有彼此伤害,我们不伤害彼此就会落入空虚的漩涡,而快乐则永远转瞬即逝。这是升职、迁移和性交都不能改变的处境,这一点爱波应当比丈夫体会得更为深刻。
当弗兰克失去伴侣后绝望地奔跑在夜幕下的革命路上,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伴侣,还有自己能够掌控生活的证明。而我们这些影像之外的人则对人性的信心进一步丧失:垂涎于邻居家娇妻的平庸男子薛伯和她矫饰丑陋的配偶,市侩的房东吉明斯夫人和她那可笑的一家。
我们看不到众人的怜悯和同情,我们看到了薛伯的怅然若失,这种怅然若失最主要的成分不过是对一段艳情的流连;我们看到了代替威勒夫妇的新邻居的到来,不过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更令人心灰意冷的是:
那位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疯子约翰(至少他还愿意畅所直言,尽管他也不是什么好心人)
的母亲——吉明斯夫人。
她曾经在威勒夫妇一下火车时就看出他们是“不寻常的一对客户”,并且将革命路上最漂亮的小屋租住给他们,而把克劳福路上的那些“拖车屋”留给水电工木工那些所谓的“小人物”,但在威勒夫妇搬走后她却说出了以下的话:
这小房子很难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威勒夫妇)让房子的价值大减,变形的窗框、潮湿的地窖、墙上到处是蜡笔的痕迹、门把上还有家具上肮脏的污迹。
此时听她说话的人却已关闭了助听器,镜头缓缓推到她丈夫的脸上,那对凝视的小眼睛里似乎一种异样的东西在流淌······
4 ) 交流的无用性----《革命之路》
Sam Mendes在经历了不太成功的怀旧黑帮和中东版全金属外壳之后,再一次直面中年危机和婚姻问题。有人说《革命之路》就好比《泰坦尼克》中的Jack和Rose在现实中生活,从而将曾经美好的爱情和梦想一点一点的摧毁的过程。然而,故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也并不是关于梦想被现实泯灭的悲剧。《革命之路》中的悲剧并不是现实的问题,而恰恰是夫妻两人内在的对梦想的一种幻想。然而,当Leonard饰演的丈夫在现实工作用渐渐将梦想转变成事业上的成功的时候,困在生活中的Kate饰演的Hosewife却希望能够挣脱所有的束缚展开另外一种生活。
因此,夫妻两人性格的强势和期望的差异造成了悲剧的产生。不仅如此,导演试图在通过两位主演充满激情,甚至有些过火的表演中寻找某种潜在的,非个性化的因素,这种因素并不仅仅是男女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差别,而是一种更加普遍性的共同点。面对“生活在巴黎”这个不切实际的狂想,Frank曾经欣然同意,并向邻居、同事和朋友宣布放弃工作的意图,然而当一个晋升机会出现的时候,他面对现实生活/物质生活所展现的巨大诱惑力和稳定感,不得不选择放弃原有的想法,这是自私的表现,是丈夫为了自己而谋划更卓越的未来。然而生活在梦想中的妻子,却始终执着于那个充满孩子气的想法。不能否认,这个“放弃一切,远赴巴黎,重新生活”的想法确实不够成熟,也许这和妻子始终安于家庭,时而参加话剧演出的身份有关。她没有切身体会到进入社会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承受的压力,以及需要面对的阻挠。她所执着的幻想,是她自我释放的最后机会,她是自私的,因此她甚至选择杀死腹中的胎儿。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就算承担着婚姻责任的夫妻也并不例外。April曾对Frank说“你只是让我陷入生活的圈套,让我感受你所让我感受的”,这一点恰恰说明了依靠婚姻相依为命的夫妻,每个人都希望对方能够为了自己而活。
但是,如果你认为Sam Mendes通过这个故事只是为了说明人在婚姻中所展现的自私性,那么你就将错过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在April由于自行堕胎而去世之后,Frank离开了Revolutionary Road,接着则是描写两个邻居对待Weels一家的看法。当那个需要助听器才能听到妻子讲话的老人渐渐关掉了助听器,而远离妻子的夸夸其谈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导演试图在影片中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交流或者语言的不可靠性。回想电影刚刚开始,Frank开车带April回家,停在半路而发生争执;还有电影高潮部分,Frank总是试图通过talk解决问题,而April则始终期望他能够leave her alone。当人们期望拯救自己的婚姻的时候,总是试图通过交流的途径发现问题的所在。然而,《革命之路》则否定了交流的意义,当两个人无法在一段婚姻中做出牺牲而达成某种平衡的时候,当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希望两个人的生活能够按照一个人的意愿发展的时候,交流只能够变成辩解和争执,语言只能够成为自私的各种借口和责备。因此,与其争吵不休,不如冷静一下,选择彼此想要的生活。于是,April冷静的思考之后,转天早晨可以平静的面对丈夫,做出自己的决定,尽管这个决定最终以死亡为终结。
5 ) 你给我的拥抱是习惯么
“我们不能通过逃避生活来获得安宁,伦纳德。”这是电影[时时刻刻]里伍尔夫对丈夫说的话。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逃避生活也并不一定就能获得安宁。生活永远无处不在。
萨姆门•德斯的电影看过三部, [美国美人][锅盖头]以及这部[革命之路]。
我喜欢说他的电影里没有希望。或者换种说法,在他的电影里我找不到意义。
婚姻,战争,爱情都是如此疲软的名词。时间过去后,我们除了狼狈不堪之外,慨叹显得那么多余。
迪卡普里奥•莱昂纳多和凯特•温丝莱特十年之后的再次合作。十年前,他在泰坦尼克号上深情款款的对她说,你跳我也跳。十年之后,他在客厅,在公路,在无所不在的场所里与她争吵。他搬出一个男人的追求,他说出一个女人的妇道。但其实谁都知道,我们所执着的不过在给生活找一个借口。这个借口让你继续忍受生活,忍受得信誓旦旦。他们把这个叫做智慧。
他说巴黎是他的梦中城市,他说那里的人活的很有精神和这里完全不一样。
他在一个濒临绝望的女人面前谈他的理想,谈他对现实生活的诸多不满。仿佛这样才像个忍辱负重该被珍惜的男人。
也许有天静下心来你会想到,你并不是厌恶现实生活,而是厌恶现实生活不够推崇你。
理想不算清白,梦想也并非追求。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是不是爱情有一天都会变成这样。拥抱变成习惯,亲吻只是寂寞。结婚多年有各自的婚外性行为。在某天下午看着对方的脸,突然发现已经没有任何形式的爱情了。没有嫉妒,没有思念,没有任何可以让彼此牵连的东西。巴黎才真正的开始变得很遥远。
但其实疲软并不是来自于生活本身,而是来自于创造生活的自己。
大多数时候也并非没有选择,或者因为胆怯,大多因为私心,也统统把妥协推给非人为的力量。然后做出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
如果拥抱到最后都成了习惯和落寞的话,不如不要拥抱而是放手吧。只怕放手之后又将跌入下一个让人疲软的拥抱。反反复复如同嚼蜡。
然后突然记起来泰坦尼克号里杰克对露丝说的话,他说,获得这张船票是我一生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好事情,我很感激,露丝,我很感激。
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就是这样吧,你能在睡醒的时候握住一个人的手,然后看着窗外见亮的天空,默默的在心里说,我很感激。
6 ) 生活在别处
不久前,有一个在北京工作的美国记者,和我聊到中国的“剩女”现象。她居然在专门研究这个话题,访谈了很多人家。连她这个老外都注意到,“剩女”问题,很多是父母逼出来的。父母怕自己的女儿嫁不掉,或是儿子娶不成亲,所以四处张罗。
这又何苦?亨利·大卫·梭罗曾言:大部分人过着默默而绝望的生活,带着心中尚存的歌谣,走进坟墓。(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and go to the grave with the song still in them.) 默默而绝望的婚姻,可能比当剩女打光棍更为惨烈。
这种绝望,有时候是会造成悲剧的。青年演员白静,被丈夫扎死,其夫随后自杀。 此后,我们州一个在外人看来是模范夫妻的家庭里,29岁丈夫杀死了妻子和女儿,自己跑到拉斯维加斯一旅馆自杀身亡。
《革命之歌》就好比是用故事的方式,重述了梭罗的那句话。当初在《泰坦尼克号》里完美搭档凯特·温斯莱特和里昂纳多·迪卡皮奥即便双双幸存,如愿配对,婚后是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革命之歌》仿佛就是《泰坦尼克号》改变了结局后的续集。我在微博上建议未婚青年不要看,这跟少不看水浒一个道理 —— 不要年纪轻轻,就被这样的作品看得失去志气,怀疑爱情,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还未登台,就颓然离场。有朋友回复,建议已婚青年也不要看。七年之痒、危机四伏的中年夫妇更不要去看,否则更会怀疑人生。
这样一来,此片的目标观众是把女儿、儿子急着往婚姻里头赶的老头老太。真的,好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是一部关于婚姻的恐怖片。真正的恐怖片发生地不是在古堡或是森林,而是在你熟悉的环境里,好叫你去对号入座。片中的弗兰克和爱波的生活让很多人看了不寒而栗:他们是一中产,有两个孩子,住在郊区一个漂亮的房子里。他们的家在一个叫 “革命之路”的街道上,生活平静得一趟死水。当年《泰坦尼克》里的美女已经成了黄脸婆,她想当演员的梦想破灭了,做着家庭主妇。丈夫做着一份自己不大喜欢的销售工作,其实也不过是接父亲的班,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一天,爱波突然想起丈夫参战时曾经喜欢的巴黎,于是突发奇想,说动丈夫准备一家一起搬去巴黎。
孰料生活充满讽刺,就在弗兰克准备辞职的时候,有人看出了他的能耐,给了他一份更为吸引人的工作。他动心了,找借口不去巴黎了。薪水多了,但不过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继续过绝望的生活。
除了婚姻之外,更可怕的,是电影搅动了人灵魂最深的幽暗: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片子中的爱波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女儿,事实上也未必喜欢自己的儿子,孩子似乎只是一种累赘。周国平作品《妞妞》中说过的一些父母,生孩子不过是给自己投资,这种人是不配当父母的。电影中的弗兰克说爱波不过是“女人的空壳”。只不过如此空壳一样的父母,有一些还不承认自己内心深处对子女、或是个别子女的冷漠,而试图将其转嫁到他人身上,好叫他人代他受过,把他的内疚感打发掉。把账算到他人头上,会让他们得到片刻的平安。假如没有了爱,仅仅靠内疚、责任这些东西来经营的婚姻家庭,实在不如独善其身。
诚然,人生的繁华会退去,归入恒久忍耐。这时候的婚姻兵分两路,一路是认命,不再过多言语,接受自己得到的一切,并试图把对方变成自己的朋友。我在美国看到很多老夫妻,号称对方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或者我们中国人说的“老伴”,这也不错。片中爱波和弗兰克夫妇的好友米利夫妇,最终就这样对生活妥协。而带助听器的老夫妇,应对的方法是关掉助听器,拒绝聆听,等于是过一天是一天。美国好多中国夫妇,好不容易熬到绿卡之后,发现所谓的美国梦其实一无所有,无法继续面对再无指望的生活,于是一方离开,去海归。名义上有很多是事业发展,但恕我像片中约翰那样直言,很多人其实是要逃避无奈、无趣的生活。这倒也是一个解决的办法。说不定鲍威尔将军并不是开玩笑。他说他和老妻之所以婚姻能保持快五十年,关键是他长期在外。距离好歹还能保持一点温情。
另一路,则陷入慢性的相互毁灭,这才是更要命的下场。很多人把这种绝望,轻描淡写地说成是“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片中有个高智商的数学博士 —— 疯子约翰,一语道破天机:空洞的生活很多人都可以承受,但是直面绝望,真得有种的人才能做到。或许这个疯子是平庸世道上唯一的清醒之人,他本来看到了这对夫妇的卓尔不群,打破中产阶层对于幸福人生的各种迂腐界定。无奈最终弗兰克打了退堂鼓,这连疯子都承受不了,崩溃了。疯子大不了回精神病院。而爱波面对的,则是走也不能走,留也不能留的无边的绝望。
小说或者电影有时候就这么可怕,它们不提供答案:我们只是被带到这绝望的边缘,听着相互回应的一代一代的叹息。
如果杰克当年爬上了木版,他和露丝现在就是这副德兴。
在选角上暗示是对于泰坦尼克号的一种暗讽 结尾很能够看出耶茨的调调 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空虚的表象 是由一群“不同”的人们看穿的 珊农演的疯子 自始至终维持观点上的统一 而如果用理性的观点来看待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雷的计划 风险自不必提 甚至可分析出凯特悲剧的一系列心因 另一面想 却完全可以理解
看到谁给了一句评论:“婚姻的后来由女人的一厢情愿和男人的充耳不闻组成”,大概就是我自己的理解了,婚姻的革命能否胜利,就看你怎么去承受与忍让。但要记住: everyday is another day !
一个文艺女青年的痛苦与挣扎。比大刀阔斧改变生活更需要勇气的,是接受日复一日的平淡,承认自己并没有什么优越之处。
恐怖片
话要对那个愿意听又听得懂你的人说才有用
莱昂纳多还是很傻逼,kate winslet真是从the reader才开始发现她演技很棒
如果杰克当年爬上了木版,他和露丝现在就是这副德性
这不是我看过最好的电影,但却是我恋爱中每感悲伤失落彷徨的时候第一时间浮现在脑子里的电影。它告诉我生活不是两个人的扶持相爱,而是真正的让人毛骨悚然的孤独,是从里到外的自私残忍,是这么靠近这么靠近,都不能完全拥有对方的一种深深地绝望和无奈,在夜半透着冷,让人寒心刺骨。
she is a man
【在女主和疯PHD身上看到自己。【结尾太狠了——deaf husband lives longer.“婚姻的后来由女人的一厢情愿和男人的充耳不闻组成。”【TALK在各执一词时便是争吵。【巴黎,也TMD一样。无处可逃。
你无法不去想,10年以后,Jack和Rose过上如此平凡而普通的生活。电影平淡如水,透露的却是刀刃般的锋利。中年发福的小李子和消瘦迟暮的温丝莱特,奉献了两次极致的争吵,看两位飚戏简直爽得不行。婚姻的本质触目惊心,两个人不断地互相折磨争吵,暗涌下脉脉温情都殆尽,最后人工堕胎简直给婚姻判死刑。
得用多少无脑喜剧才能冲淡它带来的压抑和无望啊!!!!我要看部长换换脑子!!
1、女性对生活的触觉敏锐感是无法逃避亦无法说服的,对日复一日生活的视而不见最终只会窒息自己;2、巴黎的梦是一个变化,当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改变上时,坚韧又脆弱;3、kate演得真好,女性在追求幸福中左顾右盼直至不自由毋宁死;4、帅哥为什么要放弃做偶像派?5、结局很小说,很喜欢,后来发现真的是小说改编;6、描述的并非现代吧,然而这种桎梏却生生世世繁衍下去;7、有这样的妻子多幸福吧,因她心灵从未干涸;8、男人真的是鲁莽又不知足的动物么?
夫妻、情侣请谨慎观看
十一年后的杰克和露丝啊...如果杰克那时候没有挂在海里的话...现在他和露丝会不会是这样呢...?...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十年间两位主角的演技进步不少啊...但依然还是那么有火花...他们两位之间的彪戏让人看的非常过瘾...邻居还有神经病人等配角的表演也可以用精彩来形容...故事来说依然是Sam Mendes先生中意的那种美国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调调...说实话...有点审美疲劳...而且这部节奏也稍显拖沓...最重要的是我并不是太喜欢片中人物的价值倾向...
He fucked a girl, and she fucked a man. They loved each other, and they hurted each other. Being happy needs to fool and blind yourself, do you wanna to die or live in a whole big lie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現實,夢想,現實,夢想... 我第一眼看見你,便知道你與眾不同。問題是,像你這麼不安份的理想主義者,要麼癲狂,要麼死去,要麼痛苦終老。
原来只有疯子才能说出我们的真心话
我们拒绝“生活在别处”,我们又拒绝“生活在此处”;我们拒绝落空,我们又拒绝尝试;我们拒绝放弃,我们又拒绝责任;我们拒绝对话,我们又拒绝正视;我们拒绝别人,我们也拒绝自己。我们拥有生命,我们拥有工作,我们拥有爱情,我们拥有一个“目的地”,但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们都突然想不起这些事情的意义。就在此时,你问我为何不说话,我看着你,不知道如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