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等待黎明》观后
先上图:
日本人真是处心积虑
阿男是从小有精神病吗,间歇性疯癫,需要用鸦片,鸦片确实有镇静的作用。
日本人打来了,进入香港,两位男生的思想就这样受到巨大冲击,一边是本地人趁乱打劫,一边是日本人泯灭人性,残酷迫害中国人。
教中国孩子从小唱日本歌,学日语,奴化教育,真的是让人心痛。
英国女孩太垃圾了,小小年纪就等级分明,要求阿飞磕头。
楼南光客串的角色太搞笑了,被黄克强吓怕了。
阿飞舍卒保车,虽然黄克强耳朵炸坏了,但是命保住了。
来香港的外省人,时刻想着打回去,因为他们就是被日本人欺负离开老家。
黄克强族谱都在,世世代代守在此地,他自己一开始也是非常不愿意离开香港,可见中国人安土重迁。
日本人来了,走了的人算是逃难了,没走的会受到日本人的奴役,一部分人甚至做了汉奸。
2 ) 等待黎明
影片阵容强劲,周润发,万梓良,叶童,石坚,秦沛,午马。这是发哥演的电影中第一部成功之作,也凭此片中的角色拿到了他演艺生涯中的第一和第二个影帝头衔。
1984年,发哥、万子正年轻,当时处于冉冉上升的时候,光了膀子都有一身精壮的肌肉。我惊奇的发现这两个八十年代香港影视圈最红的演员,那种坏坏的笑容竟有几分神似,或许从他们演艺生涯的得意之作中也可以看出两人气质上的某种相近。万梓良九十年代发福后就堕落了,尽出些负面新闻,当年可是仅次于发哥的电视剧之王,力压声名赫赫的五虎将而高踞无线一哥之位多年。这部片里万子隐藏起了他的奸猾,或者是他那时还没有积累到《江湖情》、《流氓大亨》里的深度,演的是毛头小子的形象,讲义气,敢拼命,没心机,我觉得他更适合《上海滩》里的丁力的角色,吕良伟在戏的后半段的表现总感觉没力度。
奇怪二十年前的片子怎么能拍的那么好,我不相信这是自己对老港片的偏爱带来的错觉。这个不太出名的导演梁普智手法真是不错,三个主角之间的微妙感情,乱世中的种种动荡艰辛都表现的很生动,依稀让我想起《美国往事》之类的风格。墙外孩子们在模仿日本兵砍人的游戏,墙内美丽的花园里是真的日本兵在屠杀,片中随处可见这类很让人震撼的情景,虽然有的地方设计的粗糙仓促了一些。
发哥和万子两个都是能疯的人,半夜拎着抢来的米,喝得醉醺醺的沿街撒尿,一路嚎着“恶人自有恶人磨”,一直闹到叶童的家外面,高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好姑娘”。我最喜欢看这样的情节,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年轻人寻找着简单的快乐,纵情的欢笑,让人感受到黑暗中暖暖的希望之光。还有叶童在万子的门外偷看自己喜欢的两个男人说话,看着发哥拿着咸鱼和篮子比划着憧憬去旧金山淘金,屋里屋外的人眼睛都在闪闪发亮,还有三人在码头边游泳嬉戏,波光粼粼,以及结尾时并肩站在船头迎接日出东升的朝霞的情景,都让人感动和温暖。
3 ) 这是真的豪华大餐了。
这个阵容,演技已经溢出了。
谷峰,老邵氏演员的演技魁首。周润发,双周一成时代的霸主。叶童,万梓良,香港电影演技派代表人物,叶童更是香港第一个双料金像奖影后。还有于倩秦沛石坚午马楼南光这些大绿叶。
这么个顶配阵容,但凡导演不自己乱跳,都能保证气场不散,而导演并没有给自己加戏,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来处理,就像对顶级食材没有过度的烹饪,正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新浪潮的先行者,80年代的梁普智正是他最巅峰的时候,三角关系映射了社会大势,更由社会见人性,野心相当大。而这部电影的味道也和他的好友严浩味道很接近。
过瘾。
看看梁普智后来在好莱坞拍的恐怖电影,唏嘘。
4 ) 好片
人性 ,青春 ,希望 ,反抗 , 命运 , 归宿
所谓的家国情怀在小人物身上的折射 , 如此动人.
最后感谢毛教员,让我们永远不用再经历这样的生活.
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
5 ) 活在梦里的4个人,不要醒来
在一个普通不长不短的下午,想找个老电影打发时间。一部84年的电影引起了我的注意。万梓良,发哥,叶梓童主演的<等待黎明》,却给我带来了惊喜。战争题材的电影视角可大可小,我认为导演把握的恰到好处。通过3个年轻人贯穿影片的友情爱情展现了在40年代的香港混乱背景的光辉的人性。这里爱情和友情一样伟大。万梓良饰演的黄克强很市井,非常仗义,挺正直,却有点莽撞,在爱情面前显得有点稚嫩不够勇敢。叶梓童演的大小姐非常大气,非常勇敢,在爱情与友情面前犹豫不决。发哥演的叶剑飞勇敢,睿智隐忍,为了友情可以牺牲爱情,甚至生命,是个完美的人的化身。3个人物都刻画的非常成功。美中不足的是我认为结尾处在3人在船桅处迎接黎明结局意境与画面都非常美。最后发哥和日本人同归于尽有点狗尾续貂。是的,发哥的出现,让大小姐明白了爱情,如若不出现相信大小姐会和黄克强在一起,但没必要最后让发哥消失再一次去加工和美化他的人设。就算他们3人一起去了金山,阿飞和大小姐也会发乎于情而止于礼。在逃离香港的黑夜里的船上阿飞把睡梦中的大小姐推向啊强的肢体语言说明了一切。
电影中最经典也附有争议的一幕发生在阿飞把阿强救回来,大小姐用烟来帮阿强止痛的时候。在烟雾迷离里,大小姐用嘴巴把烟吹入阿强的嘴里,发哥把阿飞矛盾的心情刻画的十分成功。既难过又欣慰的心情。在迷离的梦境里,阿强感觉到了大小姐在他身边,在苦难煎熬的日子里感到幸福而不愿醒来。同样不愿醒来的还有大小姐与阿飞,这里把他们的隐晦的爱变成画面,在阿飞拒而相拥后的两人紧紧的热吻在一起。黄克强在梦里喃喃道出;不要那么快醒来。令人动容而唯美。在乐视看电影的时候,屏幕弹幕弹出的字眼很有意思;我不喜欢这个女的`~太贱了,这个女人。诸如此类的话。我想说发出这样字眼的朋友们你们的生活体验可能不够。你们只看出了发哥对爱情的割舍,却没看出大小姐对爱情与友情的权衡。退一万步说,就算大小姐选择了爱情,又有谁能说她是错呢。
另外电影里的小人物的刻画也是非常成功的,甚至值得深思。石坚演大小姐的父亲代表了攀炎附势那一类人,在依附强权而鱼肉百姓,嫁女考虑的不是女儿的幸福而是自己的利益。警长更是衣冠禽兽的代表,在没有法制的时候比侵略者更懂得吃人。午马的乡绅更以吃人为乐。外省人头子表现了有血有肉的,重情重义的中国人。里面的小人物真实反应了当年战争年代各色人的样貌。
里面的电影语言也挺耐人寻味。‘穷就穷啊,顶硬上啊。’‘恶人自有恶人磨啊’。包括喝醉酒了阿飞与阿强穷开心唱着戏曲,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好姑娘都非常让人动容。
很高兴在当年港片里,这部电影没有过多的娱乐的拍。虽然有些地方略显粗糙,可拍出的效果却非常美妙。相比如今动不动就大制作没有内涵的片子,等待黎明取胜不少。在如今电影市场火爆却佳片难求的时代,我更愿意活在那个年代的梦里。
6 ) 明亮的青春
其实整个片子都很平实,没有繁复的镜头语言,没有故作深沉的台词,乱世中的青春,罢工,城市的沦陷,遭遇强暴,三角恋,逃亡,放到今天这情节绝对被整的无比的故做沧桑与不知所云,可是导演只是就这么娓娓道来,只用几组简单的镜头就把青春的明亮与无畏表达了出来。
最喜欢的一个是阿强和阿飞在屋里讨论去旧金山,外面是大雨,阿兰靠着墙壁在门外悄悄地听,会意地笑,最后三个人一起在大笑着淋雨,阿兰抬起头对着满天的雨说我才十八岁,我的人生才刚开始!;一个是最后阿飞放弃回内地跳进海里,三个人在码头边的水里,我们三个在一起,不分开!夕阳映的一片金黄,明亮的笑声.....
要去金山,要离开这儿,对命运若无抵抗,只有被折磨。童年时竟然看过这么悲怆的电影,某些部分形成了我的价值观。
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山者之一,本片可算得上是梁普智的创作高峰,从日占前的华洋杂处开始讲起,到惨烈的三年零八个月,难得有直面那段历史的电影。面对战争要如何生存下去,当年逃来HK的人又要为了同一个原因逃回去,命运如浮萍一般,能活下来的都是侥幸。黎明象征希望,可主角们总是在无止境的等待当中,发哥的角色为了生计想要离开,叶童的角色为了自由想要离开,我可太明白被困在一个地方无法走脱的感觉了。真看到黎明的那一刻,命运有眷顾他们吗?每一位演员表演得都很好,都该拿提名;剧作上船舱中小女孩一幕、后面砍头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午马那个角色一句话便把当时的村霸汉奸讲得入木三分。居然看到了青春逼人的万梓良,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叶童,被强X之后的那一场戏处理得太难得了,发哥的表演反而没什么惊喜。
这部电影好像有个名字叫《香港1941》,然后我不当心看成是1941的电影......想想不可能......影片中对金山的向往,让我想起《双城故事》
强只是比飞早认识男,然男与飞却最终谁都没能跨越这道边缘,或者二者死其一是唯一能接受的结果。傻瓜男,我们都愿意给你幸福,只是你会和谁在一起?
演技爆掉的片。万梓良周润发双男主加上当时已经是影后(她出道就拿奖,差不多就影后出道)的叶童,以及老戏骨石坚谷峰,金牌绿叶午马,真的是高手过招精彩纷呈。如果我是女主,我会选阿强。真是不懂为什么香港电影圈好像不是很喜欢万梓良,在我心中华人男演员里万梓良的演技可以排入前三。
虽然用了日军占领香港这个大时代背景,其实格局依然很小。重点是三个人物之前的关系,对于时代本身展现不多。
发哥又不顾一切的走了。。 万梓良猥琐到极点!!!
气氛很诡异很恐怖,叶童好难看好恐怖,音乐好迷幻好恐怖,剧情好纠结好恐怖。嘉禾也终于排出sb的恐怖效果了。最后主角们没有帮忙拯救香港却自己逃了?不符合一般电影的套路吧。其实还是结尾的说话最搞笑,“两个男人的故事”,直接点名了此片的“基”调,其实周润发一直喜欢的不是叶童,而是万梓良。
这些天写《明月几时有》的文,写完才又找到一部描绘那个“黑暗岁月”的电影,可惜未能补上。当年的他们真的是嫩得恍惚啊,而这剧情,也还是很有故事的,找机会看全先。
非常象是纵横四海的前身,比纵横四海有些地方更高级
其实发哥有颗文艺心,拍电影也是先文艺后商业的。发哥拿到第一个影帝,还是这部84年的文艺片,在台湾。本色出演,还唱大戏。
第一次看这部老电影。我惊诧的不是表演剧情,而是那个时代的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自然的生存状态。看看现在只剩下道具和制作的电影……看看我们生活的社会……
周润发、万梓良、叶童演出的早期香港电影,水准还是很高的,“影片含蓄地从三人的情感中反映了中英港微妙的三角关系。周润发、万梓良和叶童演技精湛,加上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摄影,展示出了一幕充满时代气息的平民史诗。”风格比较写实,画面也较为古朴。
午马演了小配角,而且还有石坚……发哥演的很好。。。
071016有的时候觉得港、台、陆三地有点革命精神的反而是香港人(181213)重看,不记得结局,也许因为发哥是不死的。倾城三角恋,美术很好.九龙皇帝和小孩子的砍头游戏交叉很好。耳朵点炮、口喂鸦片原来是这部。发哥就万子很英雄本色了,最后当叶剑飞拉响手榴弹我想到他也客串过郁达夫。谷峰也说了胜利再见。叶童的角色叫育男,却很男孩子气,阿男。现在也就新浪潮导演认真在拍抗战而不是“打日本人”的强国梦了(表白Ann)
当年的制作人如今都不知去向了,但这却是第一部开始喜欢周润发演技的电影。。。
这题材可大可小,把握的恰到好处。从叶童的角色来讨论整部电影,她首先以场外叙述者出场,再以自己的头痛症发作从故事中登场,这样有效的盘桓在两位男主之间,观众知道他们三人有关系,但实质上关系还并没有揭晓,这是编剧的技巧。叶童饰演的育男是被数层关系关联的对象,她的戏发挥不大,但演好了就是作用,且以她为基点反射回去。第一次要远走没有走成那场戏,叶童演得真好,那是一个大全景,她仅仅就靠步态和身体的重心诠释出了那份焦急又无奈,叶童全片都是这样一个风格的表演,像是生演,因为充满原始的力量感,不掺杂技巧的狡猾,所以即使作为一个被动的女性角色,可以不以性的形象稳坐铁三角,形成一个不错的三人情谊,他们三人前期是冲动与热情,后期就是坚定的理念,人物不需要年月,只需要事件,就在其间完成了。
周润发还是那么无邪的气质,真是爱死了!包括平时讨厌的万梓良都很不一样,还有本来在我心中永远定性为男性许仙的叶童,在本片里居然也娇俏可人起来。不用周润发的牺牲,本片也一直弥漫着悲剧性。唉,沦陷的时代啊~~~经典的台词,与片名交相辉映:那晚的月色很美,而我只盼望黎明赶快来临……
1984年港片,记录一段兵荒乱世的坎坷岁月。在战火纷飞的时局上搭配三角恋的乱世情仇爱恋,借助于旁白,一种古典的历史叙事手法恍然穿插。叙事是粗糙的,剧情上单纯为渲染悲壮的情绪冲击有诸多的不合理处,比如日本军官和三人的冲突到最后被近乎无脑弄死,周润发这个角色样板式地被塑造成了一个牺牲自我的英雄主义的高尚人物,观众是很容易被感动的,当然,这也是这种家国文艺片的必然。周润发首次金马封帝之作,也可见万梓良演技何其霸道,或者说就一直很是锋芒毕露。7.5
发哥与午马室内的对戏张力十足,但在日本军官刀下的特写,却有不断发力的表情动作,虽然不算差,但这不是发哥最好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