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天皇

    战争片美国2012

    主演:汤米·李·琼斯  马修·福克斯  初音映莉子  西田敏行  桃井薰  伊武雅刀  

    导演:彼得·韦柏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天皇 剧照 NO.1天皇 剧照 NO.2天皇 剧照 NO.3天皇 剧照 NO.4天皇 剧照 NO.5天皇 剧照 NO.6天皇 剧照 NO.13天皇 剧照 NO.14天皇 剧照 NO.15天皇 剧照 NO.16天皇 剧照 NO.17天皇 剧照 NO.18天皇 剧照 NO.19天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08:38

    详细剧情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震惊世界的毁灭性打击终结了那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战争。在此之后,菲勒斯将军(马修·福克斯 Matthew Fox 饰)随同麦克阿瑟(汤米·李·琼斯 Tommy Lee Jones 饰)飞抵日本,处理战后事宜。美军先后将29名日本高官指为战犯并予以逮捕,而对天皇裕仁的处理方面却令他们备感棘手。考虑到菲勒斯对日本的熟悉程度,麦克阿瑟命令他在十天之内就裕仁对战局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深知天皇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稍有不慎便会引起连锁反应。为此菲勒斯慎重以对,尽可能地去理清神化面纱后一个东方男子的人生轨迹。与此同时,他渴望找到曾有过短暂交往的女孩彩(初音映莉子 饰)。  短暂的十天异国之旅,决定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命运的重要时刻……

     长篇影评

     1 ) 第一次写影评

      对于日本的文化,我从小就很感兴趣,所以一接触到与日本有关的电影还是比较兴奋的。记得在这个学期开始看了部《武士》的电影,也是日美合拍的。可以看出,日美在文化交流方面还是挺出色的。主要讲的是日本人面对美国的殖民侵略,所表现出来的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如《天皇》里面一个副首相说的,所认识的日本通过表面的,也就是现代化的一面,另一面是它内在的一面,就是他的文化。
      武士的忠诚,的的确确是令人佩服,天皇的权威和神一样的地位,也让中国人有共鸣之处。日本文化移植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一部分,并把它保留和发展下来,形成了展现世人的日本文化。炫丽的和服,复古的建筑,尊师重道,这就是日本。如果把日本这个国家比喻成一个武士,那么他从古至今只效忠过两个主人。一个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世界级强国——大唐,另一个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级强国——美国。日本人很善于学习,也很重视传统。当然,它也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疯狂的殖民侵略,是永远磨灭不了的罪状。
      倘若美国对天皇实行了绞刑,那么日本在当时国内必将大乱。苏联的势力也必将渗透进入日本。今日的日本也许没有这样的成就,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信奉共产主义的日本会是怎么样的?今日中国不也各地在复苏着民族主义吗?羁绊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一个保留着封建帝王的日本,不也是亚洲最民主的国家吗?我们中国也是民主国家呵呵。依稀记得日本第一位访问中国的首相,田中角荣先生是,毛泽东送给他一套《资治通鉴》,并且跟他说,不要相信论语那一套。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中国这个谋略社会从很多方面上来说,已经开始在民族主义方面向日本一样有类似的情节。希望中日两国能够互相学习,毕竟在日本国土丢下原子弹的是美国。

      

     2 ) 题目就叫回天皇吧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当然不假思索地会希望裕仁天皇能被送上军事法庭,为他做出的种种血腥、邪恶的决策而接受公平、 正义的审判。当时,众多二战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乃至日本国内都存在这一想法。
          但最终,裕仁天皇和整个皇室都逃过一劫。起初,我想说是“侥幸”,可转念一想,政治与人类的发展其实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它们的真实面貌不应有太多的传奇色彩与个人情感。它们应该是博弈与妥协、利益与权力、欺诈与掠夺。裕仁天皇不可能心血来潮地就决定去和麦克阿瑟会晤;麦克阿瑟也绝对不仅因为与裕仁天皇的一次见面,就做出足已改变日本命运的一个决定;华盛顿最终的谋划,也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所以,虽然,我并没有太过深入地了解这一史实,但我认为这一切是一场双方经过反复思量、多次谈判,才得来的政治斗争的果实。美国当然不愿意日本会变成和德国一样的局面,全面的军事管制也不会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天皇自然不愿意被送上法庭,也不愿意看见君主制被推翻。双方利益有冲突,但不乏相近之处。所以才会有天皇和整个皇族的保留,共产主义也没有全面渗入日本。
          政治从来都不是风花雪月的事,而是参与者利益的冲突、协调、对抗与妥协。

     3 ) 我见过的最无耻的洗白

    这片最关键,最无耻的洗白逻辑,就是反复强调:天皇是结束战争的人,所以天皇是爱好和平的人,所以不该受到清算。

    等于说:

    B以为自己能打赢,就先动手要打死A,结果A太过强壮,B反被A暴揍,B眼看自己就要被A抽死了,大喊:“A爸爸,饶命”,A便饶了B。

    结果最后B反说自己是和平主义者,是爱好和平的。。。理由就是自己先喊“A爸爸,饶命”的,,所以自己才是结束这场打斗的人。

    当真是我见过的最无耻的洗白啊!

     4 ) 创新的美国?贤良的日本?放荡的中国?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我在很久之前就想说了。在看《社交网络》的时候,出现在舞会上的中国女留学生简直就像两个妓女,当然这两个女演员也长了一张西方人认为的典型的中国女人的脸,在中国人看这两个人很明显不漂亮,眼睛那么小,皮肤那么黑,还花了浓妆,但是西方人确实就喜欢这种脸(我都不想说是东方脸,因为日常生活中我都不经常见到这种脸,反而在美国电影里见了最多),行为放荡,衣着暴露。但是日本女性的脸相反都是干干净净,比如本片中的女主角,或者《金刚狼2》里的大小姐,这些日本女性简直就是中国古典女性的完美升级,她们拥有一切古典女性的优点,贤良淑德,但同时她们也拥有进步的思想,努力抗争命运的不公同时也敢于“适度”的表现自己。

    我不知道这是由于中国在国外的留学生确实是放荡成性还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所以西方人都带上了有色眼镜。

    下面再说说这部片中的美国,导演是想塑造一个随和,敢作敢当的铁血军人形象的麦克阿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整个国家。比如麦克阿瑟在被告知“不可与天皇发生眼神或身体接触”后仍然直视天皇并执意握手,这就是告诉世人:没有意义的礼节不需要遵守。那么什么礼节是有意义的呢?答:美国人的礼节。因为在麦克阿瑟和天皇会面的镜头结束之后,菲勒斯将军走出屋子后享受了一次标准的美军士兵对上级军官的执枪礼。

    所以这片子给了三分,因为他仅存的一点被添油加醋改编过的历史。虽然这历史已经严重扭曲,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出一点端倪。

     5 ) 战争猛兽被囚禁了,却留下了一把打开铁笼的钥匙!

    日本侵略了大半个环太平洋地区,最终却只付出了被两颗原子弹轰炸的代价。战后又在美国“对抗赤色浪潮”的战略意图下成为亚洲的桥头堡和前进基地,从而开启了民主化进程和现代化重建之路。这是对中国最大的不公!没有中国战场艰苦卓绝的对抗和消耗,日本人不会被美国人轻易打败。然后战后的日本,却对中国没有丝毫愧疚之心。被称为“日本第一高塔”的“八纮一宇”塔,至今还伫立在宫崎县西北60米高的丘陵之上。(这座塔的设计和用心就是天皇统治全世界。)被称为“小靖国神社”的兴亚观音院,里面的兴亚观音像至今还受到日本民众的供奉与参拜。(“兴亚观音院”是日本二战甲级战犯松井石根为纪念日本发动的所谓“圣战”的战犯以及其他牺牲者而设立的。)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谁?就是裕仁天皇!这部片子刻意美化了裕仁的形象,把裕仁塑造成无意的参与者,事实上,裕仁才是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

    让我们回顾历史。

    1932年5月,致力于避免中日战争的日本首相犬养毅被军人暗杀,此后,日本举国进入军国主义时代,开启了战争机器。从此,亚洲一片血雨腥风。

    时至今日,日本史学家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就当年日本的政治转型提出了三个理由:

    其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对日本的压迫、尤其是美国的压迫。

    美国主张废除日英同盟、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海军主力舰的吨位、废除石井/蓝辛协定、限制日本在满蒙的特殊权益、制定排日的移民法案等,给日本的前途投下阴影。

    其二,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经济排挤。

    随着工业化的跃进,日本日益需要从海外进口物资和向海外开辟市场,但欧美国家纷纷高筑关税壁垒保护自身产业,面临人口过剩、资源贫乏、资金不足的日本,逐渐被从世界市场上排挤出去,生存从根本上受到了威胁。

    其三,中国的排日运动。

    认为中国收复国家权利的运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自决运动相结合,矛头直指日本,排日政策同时为中国提供了统一国家的手段,抵制日货运动弥漫中国,发展到了叫喊要收复旅顺大连和南满铁路的地步,终于酿成满洲事变的爆发。

    这就是服部卓四郎在《大东亚战争全史》中提出的日本转向法西斯的缘由。

    核心其实就一句话:都是别人的错。

    侵略别的国家,占领别国土地,屠杀别国人民,掠夺别国财富,不但不应由日本负责,日本自己还满肚子牢骚、满内心委屈、满脑袋不服。至于日本应负什么责任?一点儿也没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珍珠港”事变竟然都是别人的不是,没有日本的不是。

    这样的书竟然被选定为日本的教科书,看来还不仅仅是用岛国国民性的狭隘来解释那样简单。如果早些把这些堂堂正正的法西斯理由、战争理由炮制出来,当年的日本为什么还要无条件投降呢?

    日本现在年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为日本的战争受害者搞和平祈祷,却从来不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死难的中国人、朝鲜人、菲律宾人、马来西亚人、印度尼西亚人、越南人、泰国人、缅甸人这些战争受害者的和平祈祷。只记住两颗原子弹,只记住自己受了原子弹之害,忘掉当年雪片一样支持法西斯分子的信件,忘掉主动愿意嫁给他们的姑娘,忘掉剁下来泡在酒精里的那些手指,忘掉当年张灯结彩、扶老携幼为其军队攻城夺地而欢呼、游行、庆祝,能够总结出真正应该铭记的教训吗?如果仅仅祈祷把和平和生存留给自己而不在乎别人的死亡和苦难,甚至还要删改教科书中的有关记载,甚至再编纂那些满纸谎言的所谓“教科书”,军国主义真的能够在日本根绝吗?我们也有一些“胸中有数(各种各样的统计数字)、目中无人(国民特质、思维习性)”的学者,认为日本转向法西斯的原因虽然在内部,却主要是少数军人不满现状所致。认为1921年华盛顿九国会议后,日本开始实行裁军,军费由1921年的7.3亿日元下降为1930年的5亿日元以下,减幅达40%,引起军人的强烈不满。“对于职业军人来说,除了军事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特长,裁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此外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军队是最光荣的职业。但裁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事院校,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军服者进入。裁军给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东郭先生一样善良的学者又为对方想出一条多么绝妙的出路:军费削减竟然也成了转向法西斯的理由。前者说转向法西斯不是日本的选择而是美、英、中迫使日本作出的选择,后者说即使是日本的选择,也是日本军人的选择而不是日本民族和日本国家的选择。

    法西斯禾苗为什么在日本长得如此茁壮、如此疯狂?其土壤在哪里?养分是什么?根须在何处?仅仅是少数坏分子蒙蔽了广大人民群众?

    以少壮军官为主的日本昭和军阀集团的疯狂,根源于日本社会情绪的疯狂。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热血青年。都想用热血开辟出一条理想的前进道路。但一个人会走入误区,一代人也会走入误区,甚至包括一个民族。导致整个国家转向法西斯的责任,绝不能仅仅归结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的几个甲级战犯。当俄国的热血青年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实现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国的热血青年推翻了爱新觉罗王朝,实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并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后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日本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1926年12月25日,当北伐军正在中国大地摧枯拉朽、莫斯科的斯大林与托洛茨基正就中国革命问题争辩不已的时候,日本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裕仁即位,改元“昭和”。由此开始了一场以少壮军人为前导、以清除腐败为旗号、将整个日本拖入法西斯深渊的“昭和维新”运动。

    这伙少壮军人也是日本的热血青年。他们对日本现存社会充满了批判。但他们批判的武器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法西斯主义。

    这些少壮派军人逐渐掌握了日本这台战争机器的控制权,进而将战火烧向了整个亚洲,而直接培植、间接支持少壮军官们的,就是躲在幕后的裕仁天皇。从河本大作到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无法无天的少壮军官们不是参加过宫内的大学寮、就是反长州藩的驻外武官集团,基本都是日本法西斯组织一夕会或樱会的成员。而这些组织,都或明或暗地受到了天皇的支持和资助。

    天皇乐意与他年龄相仿的这些年轻军官在前面打头阵,却不用承担他们失误的责任。所以表面上一切都由参谋们越权直接指挥部队进行,实际一切早已规定停当了。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在美国主导下,制定了永久性的《和平宪法》,在其制约下,日本的军事战略由“对外扩张”变为“被动防御”,军队进行整编,武装力量以自卫队的形式存在,武装规模和编制被大幅压缩,日本的军事安全由美国负责保护。“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潮暗自涌动,右翼势力沉渣泛起,变为“普通国家”的思想称为日本主流思想,从“安全保障厅”到“防卫厅”,再到“防卫省”;从《国防基本方针》的通过到《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出台,日本军事战略一步步从“专守防卫”向“海外进攻型”转变和调整。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日军军国主义的幽灵并没有随着二战的战败而灭亡,而是正在悄悄复苏,并逐渐挣脱战后宪法的制约!日本的军政要员,其父辈均是二战中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实力派人物,日本的右翼势力,从来没有忏悔,更不会自然消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日本还会继续像军国主义道路愈行愈远,中日间终将一战!

     6 ) 假如裕仁走上绞刑架

    1945年的8月,日本投降,美军占领日本。在麦克阿瑟将军带领的美国占领军的治理之下,日本脱胎换骨,迅速从战争的失败中恢复过来,走上了现代民主国家之路。美国影片《天皇》,叙述的即是这段历史。

    影片围绕着界定裕仁在战争中的作用,来探讨天皇制度的存废,以及战后日本应如何重建政治体制。这是一个不错的题材,也是历史的关键节点,背景足够宏大,且细节很丰富,又有着秘辛内幕,应该是个抓人眼球的影片。可惜,电影拍得懒洋洋,显得有气无力。整个故事叙述得很不吸引人,电影中加上的一条爱情副线显得非常多余。

    虽然电影不好看,不过倒让我有了一个恶毒的想法:假如当初美军将裕仁天皇送上绞刑架,那又会怎么样?日本战后的历史甚或世界的历史会改写吗?差不多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有这样的判断,麦克阿瑟将军不追究裕仁的战争罪责,并继续保留了天皇制度,这个决定是相当英明的,它确定了日本战后的平稳过渡,让日本成为一个民主国家。此部电影更是对此进行了大肆的渲染,并将裕仁的形象拔高,认为他最终阻止了军队决一死战,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无疑,天皇制度的保留,对于日本来说,应该是最佳选择。日本后来的发展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战后,日本未经过大的政治动荡,很平衡地进行了过渡,让日本能够迅速地从战败中恢复过来。这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对于裕仁的免责,实际是从法理上,对于整个日本国家的免责。裕仁作为国家元首,未被定为战犯,而是将挑起战争的责任,归罪为所谓的军国主义者的擅自妄为。日本作为战败国应负的责任消失了,只是几个军人政客承担了全部的责任。他们虽被处以绞刑,却被全体国民视为自我牺牲的英雄。所以靖国神社一直到战后几十年,仍然成为一个让各方纠缠不休的问题。

    日本在战后并非如德国那样被多国占领,而是由美国独家占领,通过麦克阿瑟的众多努力,日本迅速地转型,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当然,民主成为日本政治的基石,对于全球特别是周边国家来说,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在短时期内消除了威胁。但日本战后未经深刻反省,也未经历如战败后德国那样的苦境,政治上立即走上常轨,经济上也迅速起飞,也让其国民未能意识到国家及人民在战争中应承担的责任,反倒认为挑起一场错误的战争,对于国家与民众来说,并不会有多少损失。

    美国战后为何不杀裕仁,电影《天皇》中也做了很多的描述。本来,从美国本土的政治家及外交家的角度看,让裕仁成为战犯是理所当然的,就如德国战后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一样。这样也能迅速地确立美国在日本的地位,让日本尽快走上民主之路。但麦克阿瑟将军接受了周边谋士的看法,认为日本是个独特的国家,有着自己悠久文化及传统,天皇制度即是这个文化及传统的核心。如果除掉天皇,会让日本动荡不已,引起日本人对于西方及美国的仇视,导致美军占领的失败。电影中的主角菲勒斯将军就是如此看法,而整部电影的故事,就是他通过对日本日本政客及军人的调查,来证实这一点。其实,从电影的叙述来看,这种调查的过程是不必要的,因为在调查之前,结论就早已做出了。

    菲勒斯将军是个日本通,当然也是个日本文化的崇拜者。他在日本呆过许多年,并有一个日本女友。为了这个离散的女友,他甚至利用手中的职权,让美军的轰炸机绕过了女友所在的城市。他一直认为,日本是个独特的国家,美国这个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对日本这个有着二千年历史的国家,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尊重态度。不能用美国这种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国家的观点,去看待日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从电影看,他的调查亦是感情从事。他到日本来的目的,似乎就只是为了寻找女友的下落。当他在酒馆里被退伍日本兵欺负之后,他写下自己的报告,认为天皇是战争的罪人。不过,当天皇的亲信向他讲述关于暗杀天皇的天方夜谭的故事时,他又立即判定天皇是终止战争的伟人,并会对战后日本的稳定做出贡献。

    当麦克阿瑟将军准备面见裕仁时,菲勒斯竟然听从日方提出的条件,向麦克阿瑟表达了关于双方会面的种种禁忌,如不能直视天皇的眼睛,不能与天皇握手,等等,因为日本是个独特的文化,这是他们的规矩,而美国也必须遵守这种规矩。在菲勒斯的眼里,日本并非作为战败国,而天皇更不是战犯,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必须给予他必要的尊敬。好在麦克阿瑟将军是个老江湖,手段老辣,对于这些条件不置可否,但在具体见面时,则毫不在意地去破坏掉种种禁忌,让这些无理的要求流于空谈。但麦氏最终还是同意了菲勒斯的意见,未将裕仁定为战犯,并保留了天皇制度。从他的角度来说,这是保持日本平稳的最佳办法,也是他作为日本美国占领军司令的最好选择。日本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麦克阿瑟是个老道的政治家。

    但裕仁真的就杀不得吗?天皇制度就真的无法废除吗?日本文化就真的那么独特,日本的历史就真的只有那么一种写法吗?当然,历史无法假设,但历史的潮流却是存在的。真实发生的历史,并非就是最为合理的历史。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有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果,就认为当时其他的选择就是一种坏的选择。如果麦克阿瑟真的将裕仁当成战犯,整个世界的历史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日本同样也不会陷于动荡之中,也一定会走上民主之路。这是一种历史的潮流,也是历史的必然。也许日本的转型没有这么的顺利,也许日本的崛起也不会这么快。预言裕仁走上绞刑架,就会激起日本人的的反抗之心,会让局面变得难以控制的想法,只是想当然耳。德国就是例子,清算了罪行,让国民明确了责任,反而能放下历史的包袱,轻松地前行。将裕仁送上绞刑架,历史依然还是按照其既有的轨道运行,日本也许会有些波澜,但却不会改变现有的状态。

    日本则相反,罪行未得到清算,国民应负的责任亦未得以明确,所以,对于战争的历史,日本国民并未有深刻的反省,反是倍觉委屈,认为自己才是战争的受害者。对于战争的罪犯,不是怀着鄙夷之心,而是感恩戴德地供奉起来。最近,网上流传一个视频,是一个德国游客见到日本人在靖国神社的作为之后,愤而责问,说如果在德国这样做是犯罪。结果竟遭到在场日本人的围攻。对于当时战犯的不同处理方法,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观,也决定着两国民众不同的心态。不能不说,麦克阿瑟当时的决定,让当时复杂的局势变得简单一些,但也留下了一个很大的历史尾巴,到如今还让周围各国,卷入到这种争论不休之中。

    日本文化既不独特,更不特殊,它只是世界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遵循人类社会共通的原则,是它的责任,也是世界各个不同文化与民族的共同责任。对于战犯的追究,在德国可以实行的,在日本也一样可以,不能因为它是所谓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国度,就能够以其特殊性,来抗拒普通的规矩。更不能因为所谓的为了所谓的稳定,而将本来是罪犯的人奉为神明,依然享受元首的荣光。裕仁不上绞刑架,实际上是给日本国民一个强烈的信号,日本本身是没有战争责任的,日本的领袖及政府也没有,有罪的只是几个军人,日本也是受害者。因此,那几个被吊死的战犯,就能安居神社的祀位上,享受着日本国民不绝于缕的香火了。

     短评

    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讲了个文艺故事,看完有一种把小时代里的男主们换成了十大元帅的感觉

    7分钟前
  • 小亮
  • 还行
  • 赤裸裸的洗白啊

    12分钟前
  • 打小就贼低调
  • 还行
  • 驯养成美帝的走狗还是灭了呢?嗯,想想还是驯养起来比较有益吧。。

    16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还行
  • 日本人的逻辑就是天皇第一,征服者第二。

    19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 完完全全的个人回忆录,私密与大视角两线皆不得法,相当沉闷的一个半小时。好久不见Matthew Fox。被西田敏行的英语吓了一跳,虽然口音重但也比演翻译的演员讲得好,爷爷们都深藏不露啊......

    2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 标签里竟然没有Matthew Fox,搞错没,他是第一主角!脑残粉表示抗议!

    25分钟前
  • 瑞尔
  • 还行
  • 感想不多。。

    26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较差
  • 值得肯定的是从人道主义反战的角度切入,在弘扬美国价值观的同时,也不失对战败国尊严的尊重,贯穿的爱情线是向往古典东方的西方男人对东方女性美好的幻想,不过女主角确有恬美的古典韵味。不过深受战争伤害的中国却缺席对战犯的审判这一事实的确会让国人受伤。

    27分钟前
  • 冉笛
  • 还行
  • 聽了一遍,只能說感覺與愛情線無關, 看過後再寫影評。

    31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 看看还不错。

    34分钟前
  • 路过蜻蜓
  • 还行
  • 睽之用大矣!

    36分钟前
  • 空羽
  • 还行
  • 「看電影補歷史,這是我喜歡電影的一個原因。至於這部電影所講的歷史是否有失偏頗,至少給我提供了一個切入點,讓我去鑽研。就故事而言,片中的愛情在戰爭面前,太勉強、太脆弱、太站不住腳。」

    41分钟前
  • 孫悟周&周六
  • 推荐
  • 豆瓣评论超少,严重怀疑大量影评被豆瓣雪藏。片子还是很好看的,但男女爱情有些违和。

    46分钟前
  • 身后的足迹
  • 推荐
  • 拍的什么玩艺儿。这种文艺小清新的抒情调调二十年前都不新鲜,现在看更是陈腐。

    51分钟前
  • 冷兵器的残泽
  • 较差
  • 美日同盟的由来

    56分钟前
  • 大浦洞二号
  • 推荐
  • 'we are the occupying power, but we must be seen as the liberators, not conquers'

    1小时前
  • vampire
  • 力荐
  • 男一毁在脸上。政治就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日本上映了吗?

    1小时前
  • 大白臉WC15
  • 还行
  • 6/10。充满了美国改造世界的战胜者书写,天皇是日本的立国之本和民族象征,保留天皇制是战败后日本人的最大诉求,影片随意由一个准将决定天皇的生死,转而强调美国对日本重建发挥的作用,消解了日本人因效忠天皇而选择投降的历史主动性。叙事缺乏亮点,以爱情经历,与准将调查日本各大政要以取证天皇是否发动战争的主线相协调,爱情线俗套而多余,调查任务又没有追究天皇的责任,保护天皇取决于和平占领的目的。情节的呼应设计不新鲜,通过向准将丢石头的学生和小饭馆里投花生的普通民众,表明民间对占领军的敌意,只能通过天皇来牵制整个国家。也就狂热的士兵搜寻玉音一幕猩红色的戏剧化用光,比较有特点。

    1小时前
  • 火娃
  • 还行
  • 冷门神片!天皇对战争是否该负责是此片切入角。因为天皇没说战败,所以我们没败;因为投原子弹的是美国,所以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不反省;说我们侵略中国菲律宾,我们那也是从其他侵略者手里抢的,它们没罪,我们更没罪——看了此片,你们就会明白这些神逻辑的出处啦!

    1小时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 虽然知道结果,看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1小时前
  • R先生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