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了些无解
与其说是惊悚片,更是悬疑片。如果不太明白当时的政治背景,就会有些丈二和尚般。影片的精彩处是不断地让人带着疑问看(哪怕是对4人背景的铺陈也会不断假想,为什么会这样,接下来会怎样)。
细节的处理上很到位,尤其是实景拍摄很赞,仿佛视觉冲击感也会更强烈。包括声效的处理,挺有戛然而止的意味。小场景的由远及近,让思绪打个小盹再重新紧张。
不足)仿佛有不少无效信息无助于对影片的理解,尤其脸盲效果明显。前半部分的铺陈或许可以精简些,那么在结尾处对某些国家的讽刺便可以深刻些。
最后那段舞是为何?
2 ) 70年代的颠峰
像小李的《荒野猎人》;风格粗砺、对白稀疏、人物关系交代也简略,前半部分......差点没有坚持下去。后面一个小时....可以说是70年代惊险片的巅峰。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好细节,把握好节奏。就是一个传世的作品;大陆为什么净是些空壳电影。除了点明星什么也看不到。电影是文学艺术产生商品。没有文艺什么都不是
3 ) Friedkin 9/26/2014 HFA映后交流。
1. 7、80年代的好莱坞和片商和导演们不会预知到观众会喜欢哪种影片。不像今天投入上亿制作一些穿着斗篷带着面具有俊男美女的系列影片。因为片商知道这些片子必然大赚。那时他自己全然无法预料到观众看到影片后的反应。因此曾搞过一些试映。关于试映。比利怀德曾经给他讲过一个故事。在拍摄完成Ninotchka之后。作为编剧的比利怀德与导演刘别谦一同驱车前往某试映会。会后刘别谦在归途车内翻看preview card.其中一张让刘别谦当即爆笑。比利怀德后来将这张卡片裱进画框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卡片上写道。这是我看过最好笑的一部影片。实在是太好玩儿了。我甚至都尿在了我女友的手上。
2. Cruising这部片子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且受到启发而制作出来的。导演本人曾经于70年代在NYU医学部拍摄纪录片。期间一位名叫Paul的戴耳环嬉皮装扮的医疗工作者给导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那是在医院中很少会有工作人员打扮成那种样子。五年后的某天他在看杂志是发现了封面上的照片十分熟悉。拍着脑袋一想。这不是当年NYU那个Paul吗。翻开杂志一看。竟是关于杀人碎尸案的案件报道。Paul作为凶手已经被逮捕归案。震惊之余Friedkin很想亲自去找Paul了解一下行凶事件始末。于是联系律师。前往监狱与Paul时隔五年再次见面。见面Paul说的第一句话便是问Friedkin“最近电影拍的怎么样?”而Friedkin问Paul之前五宗命案的细节时。Paul平静的回答道。“我只记得第一次了。后面几次不是磕了药就是烂醉。实在回忆不起来了。”
3. 拍电影曾经救过人命。Friedkin老家在芝加哥。高中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而是直接开始工作。大概20岁出头的时候已经在芝加哥电视台工作。与其他同龄人相反。Friedkin反感一切party。却在某当地名媛几次三番的邀请下终于前往了一次当地的名流舞会。席间他只端着酒杯躲在墙角。后来与同样站在一边的一位牧师聊了起来。Friedkin问那牧师在哪家教堂工作。牧师回答说自己并没有教堂。而是在监狱里面为临刑的犯人做祷告。Friedkin于是问他有没有遇到过哪位死刑犯在他看来是无辜的。牧师立即回答说现在监狱里就管着一位黑人死刑犯。无论在他还是监狱负责人看来都是无辜的。实乃被警方严刑逼供才不得认罪的。然而牧师并不认为Friedkin能够做些什么因为即使最高法院也已经两次驳回上诉。于是带着强烈的好奇心Friedkin拎着摄像机(16毫米)前往监狱。上下打点。得到了与那黑人囚犯面对面访问的机会。影片制成后Friedkin把片子放给典狱长和州长。州长看过后对Friedkin表示祝贺。说这是一部很棒的影片。他决定赦免黑人囚犯的死刑改为终生监禁。然后在36年之后黑人囚犯由于良好的狱中表现得到释放。Friedkin与那黑人大叔至今保持者联系。这部他的处女作纪录片已经于去年公映。
4. 其实在拍摄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几项大奖的《法国贩毒网》之前。Friedkin从未看过一部巴斯特基顿电影。他在之后一口气连看了七部巴斯特基顿。并感叹道。幸亏先拍了法国贩毒网。否则绝不会有勇气再去拍出自己脑中那些chasing scene桥段。因为与基顿的那些追逐戏比起来自己的想法简直弱爆。这也就像画画和谱曲一样。如果看过伦勃朗的人像。自己就再难拿起画笔。如果听过贝多芬。那在想写出一个音符都很难。因为你就满脑子都是这些大师的痕迹了。
5. Friedkin坦言Sorcerer这部影片受到Costa Gavras的名作<Z>的深远影响--无论是纪实风格拍摄故事片的手法。还是剪辑以及音乐上的运用。
6. Friedkin最喜欢的影片是公民凯恩。深爱米高梅系列音乐片。以及比利怀德的喜剧。
7. Friedkin有望接拍时下“神剧”True Detective新一季中的若干集。
8. 在胶片与数字化的抉择中79岁的Friedkin毫不犹豫的站在digital这一边。且坚称如果当时就有CGI高科技他绝对会把自己片中所有那些惊悚元素都换成CGI。他本人一点都不怀念35mm胶片的时代。
虽然个人总体上对于这部翻拍片持肯定态度。但还是想发句牢骚:处理卡车过河、绳桥乱摆这场戏时,导演或许太过兴奋投入,以至忘记了本片最最根本一个故事设定前提——那车里的硝酸甘油是很容易爆炸的!
虽然加入个人故事,但人物关系不如原作讲得多,修复版的色彩好鲜艳,彩色的自然风光真是美得惊人,吊桥戏好厉害,那个年代都怎么拍的。。
9 2013年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暨修复版首映式。弗里德金的拍摄手法是顶级的,教科书式的镜头语言。其实直到最后一分钟还留存疑问,很多人诟病故事讲得不够清楚,但正是这样的手法吸引我保持注意力到最后一秒。
巴解革命党少年郎土法炸弹开路忙,摩萨德老头专职暗杀南美逃亡纳粹对付几个游击队也湿湿碎,巴黎落难破产富豪念叨老婆最后一天送的手表,新泽西古惑仔终于跳了《恐惧的代价》中没跳成的舞,只听落幕酒馆枪声……载入影史的暴雨过桥一段,多少启发了几年后赫尔佐格拍《陆上行舟》?个人感觉这版翻拍比原版更有趣
弗莱德金出色的翻拍,前半段的铺垫比克鲁佐版本更为精炼紧凑,后半段由Tangerine Dream电音加持的惊险动作戏魔性十足,吊桥戏简直惊艳,可惜在人物关系刻画和悬念设置上却差了一截。两个版本各有优点都很喜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_iNKeXMX7w
勉强及格。比不上恐惧的代价和天使之翼,前后各一个小时结构简单,铺垫部分的剪辑很成问题,既和后面无大关联也没立起来人物,配合古板的运镜催眠(当然这种镜头表现爆炸和动乱是合格的全景方式),后半段主要是暴雨索桥和炸拦路树两段,各有侧重。整体上弗里德金处理的非常保守。逃生中有段着魔般镜头
《荒野猎人》这个拍摄团队都不容易,这部电影拍摄团队的艰苦程度,就连《荒野猎人》团队都要喊声前辈,故事一般,就是拼!
虽是翻拍克鲁佐旧作,却强化了政治意图。四人不容己国,又活在一个无政府国度。影片粉饰了美国的拉美政策,70年代CIA外国领导人暗杀行动及智力政变曾广受非议,只有弗雷德金为其辩护。主角所得酬金只是一张不敢兑现的支票和一张身份证,犹如美国在拉美得不偿失一样,是导演替美国叫屈的含蓄辩词。
弗里德金的硬核冒险片,硬核到看着都觉得疼。
剪切太随性跳跃,转场仓促造成剧情交代稍含糊的同时,又打乱节奏。商业大片再朝商业化方向翻拍的结果就是热热闹闹看个响。所谓影史留名的风雨烂桥破卡车,好像也没想象中的震撼。三星半,总体而言比原版差了不止一点,人物塑造的深度立体、剧情如过山车般蓄力悬空陡冲、细节丰富有趣等等都不如原版耐赏堪回味。。。
紧张程度不比前作,拉美特色环境还有爆破挺有二下子
应该是《恐惧的代价》为基础的翻拍演绎,依然是七十年代流行的硬派色彩。
相对于恐惧的代价,行路中的一些情节更加精彩(如卡车过吊桥),冷门佳作。
还是比《恐惧的代价》要弱,铺垫文戏虽精简但有逻辑断线,后面的“运输危险品驾驶操作实况”的难关设置也大体相似,但少了原版的狠心倾轧和乐极生悲;不过也有自己的独特:载入影史的暴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吊桥戏,四位摊上事的陌生人的临时组局比老版的因穷出手和互相认识更有张力,政治性描写也更显著。
疯狂刺激肾上腺素攀升的一枚利器。屈指可数的温情时刻都在预告着人物马上要迎来的死亡。
克鲁佐当年用一部《恐惧的代价》造就了自己的大师地位,达到了希区柯克的地位,而24年后的这部翻拍不光是他剧情和风险平衡点的复刻,而是在技巧发展下加入宏达场面和时代诉求的商业大片。
美利坚雄性荷尔蒙大片,男人不得不看的一佰部生命经典。
7.9/10。①四个逃犯为了丰厚报酬而载着大量极易爆炸的硝酸甘油开往目的地的中途的各种惊险冒险(最终只有男主生还)。②视听素质优秀;实景拍摄;许多局部特写的运用犀利精准;颇具南美/雨林风味的的高水平摄影;暴雨过吊桥那段处理(剪辑调度等)地好。③作为传统故事片:1、前段的铺垫让整体叙事较拖;2、整体上角色的表演/塑造比较无趣。合起来扣1分。
7/10,恐惧的代价70年代版,因为加上了太多佐料,搞得人心烦,反而不如原作来得震撼,到终点那段也拍得不好,过桥一段拍得极其惊悚,却总觉得差了些什么。与其看这个,不如看原作了,和载入电影史册的原作比,这个整体降低了两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