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想起了张志新
很自然的,我想起了那个年代的张志新,她们都是不屈的斗士,但张志新比贞德还要悲惨,至少上帝还曾经站在贞德一边,至少贞德还能向神父告解,至少贞德还被像模像样地审判,而张志新有吗?张志新心中的上帝在哪里?张志新又向谁去告解?讽刺的是张志新所处年代的文明已经比贞德那时推进了500多年,却为何还是那样?这样的悲哀在看完电影后真是无以复加.
2 ) 你看到的是你想看见的——《圣女贞德》
近段时间,将珍藏的吕克·贝松作品集翻检出来研究,再次被《圣女贞德》震撼。以前喜欢它,喜欢贞德振臂高呼“Follow me”时体内血液奔涌的感觉。现在再看这场景,虽然仍忍不住血往上涌,观影的同时,却融入了对生活更多的思考。想得最多的,是影片第三部分,对贞德信仰的审判。
吕克·贝松没有简单的陈述和罗列贞德的事迹,事实上,对于这位在法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而言,无论你讲故事的技巧多么娴熟,如果不另辟蹊径,就会落入那些陈词滥调的俗套。所以,吕克·贝松选取从分析贞德的心理入手,努力探寻引发贞德行为的诱因,并通过片中撒旦之口告诉我们:“你看到的不是事实,贞德,而是你想看见的东西。”
片子的前半部分,大量的铺陈,都在引导观众逐渐进入后面的审判,不单是贞德接受宗教法庭的审判,更是在贞德与撒旦的对话中,凸现贞德对自己灵魂的审判与救赎。
那个年幼醇和的虔诚教徒,因目睹姐姐为保护自己惨遭蹂躏、惨死英军铁蹄下的惨状,而将仇恨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体内,一如风雨交加的夜晚,在教堂的圣殿下饮尽的鲜血。
人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尤其在深陷囫囵的时候。刚开始接受审判的贞德,一直坚信自己是上帝的使者,自己在幻觉中感受到的“风”、“会响的云”、“舞(牵着上帝的手一起跳舞)”、“草地上的剑”……等等神迹,都是上帝对自己的召唤。直至撒旦质问贞德:“没错,每件事都有无数的原因,为何只选一个?”并列举“草地上的剑”出现的多种可能性。在众多的可能性当中,贞德偏偏要相信那是上帝送给她抗击英军的正义之剑。“你看到的不是事实,贞德,而是你想看见的东西。”
紧接着,撒旦又一个质问:“爱我的人跟我来!你哪里就提到上帝了?”“你是为自己而战,以你的名义。”贞德痛苦地回应着:“我从不认为自相残杀会带来和平,只有杀光英国人才能带来和平”。这虚弱的辩解,将贞德内心的仇恨暴露无遗。信念的基石被彻底击垮,所以,贞德在火刑架前犹疑着签了字。
我们又看见了撒旦,一脸蔑视:“你签名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对你而言,他是个谎言,是个幻象,最后是你遗弃了上帝。”
痛苦绝望的贞德,临死前只能在心底默默地忏悔,她要拯救自己的灵魂:“上帝,我犯了很多罪。我看到许多神迹,都是我想看见的。我作战…出于报复和绝望,我是人们所相信的一切,他们可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师出有名。”
“我看到许多神迹,都是我想看见的。”这便是吕克·贝松揭示的人性的弱点,心理学上称自我暗示。人一旦被某种情绪控制的时候,便只喜欢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再用这带有强烈个人偏好的暗示,不断佐证自己的自我暗示,从而获得情绪的满足与宣泄。
喜欢某个人或事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不断强化,不断放大,最终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愤怒、仇恨或者怀疑,我们又会不断地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在偏执于愤怒、仇恨的情结里,让暂时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
现实中比比皆是。狂热的宗教迷信者,凡事喜欢求签问卦算、信奉风水命运者,陷入爱情中的人们,利令智昏者……不胜枚举,在旁人嘲笑他们痴、癫、傻、陷入迷途的时候,他们仍然执着于自己眼睛看见的所谓事实,只因为——那是他们想看见的。
佛说:“放下我执。”我想,这是在劝解我们摆脱主观意念的影响,以客观的心态看待周遭的人和事,不张狂、不委顿。只是,这样的一种境界,非常人能及,要不,怎么会有“知人者明,自知者智”的古训呢?跳出自己的主观臆想,何其艰难!
“他们可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师出有名。”成人做事,都希望师出有名,好象不如此就不会心安理得。什么时候,我们完全按照内心的本意,而不是以什么堂皇的名义,或许,我们就能看见眼睛看见的事实以外的东西,看见事物的本质,而不仅仅是我们想看见的东西。
3 ) 愿上帝宽恕吕克贝松
鬼使神差的 在看完《天国王朝》之后忽然想要重温一下英法战争的历史
而更加鬼使神差的是
隐约听说吕克贝松的这部《圣女贞德》是首选
二话不说 淘碟
= = =
封面
短发的乔沃维奇龇牙咧嘴 够派
顿时感觉非看不可
毕竟生化危机里性感的乔沃维奇绝对惊艳的让人死去活来
而短发的她想必肯定别有一番风味
= =
可是越看感觉越不对
我不是不明白 贞德本身和宗教之间的融通性
可是不管从哪个角度看
这个贞德怎么都像是一个嗜血的精神病患者
难道导演所要极力打造的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形象?
尤其是经由乔美女那一双传神的大眼睛
散发出来的恐惧也好 凶残也罢
那蓝莹莹的光里面我怎么丝毫感受不到我主基督的伟大与淡定?
= =
我承认我看电影总是很不得要领
尤其是这样一部史诗的战争片
只是 至少在我看来
完全没有必要把贞德自始至终塑造的这么恍惚吧
所以每当听到那句熟悉的Yield for the King of Heaven
我感觉到的不是伟大的宗教力量
而是骨子里的惊悚
而且越到后面越惊悚
一群贞德的部队冲上去
甚至让我嗅到了生化危机里僵尸的味道
= =
不 贞德不该是这样的
我熟悉的贞德是那个即便临死都要双手合十 颂圣母之名的 宽容的小姑娘
而不是这个 总彷徨 总不安的乔美女
当然 可能吕克贝松想到了
作为一个仅有19岁的小姑娘
不安和彷徨时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
可是谁让她是贞德呢?
既然她可以扭转战局 可以挽救国家
那让她更加从容不迫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 =
总之 这个贞德并非我所希望看到的
可能乔娃演的更像一个农家妇女
更贴合贞德的形象
尤其是她略带沙哑的声音
喊起来还真是颇具穿透力
可是我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儿
= = =
“你是否觉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
“如果没有的话,希望上帝能赐与我;
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给予我。”
这样的贞德才更加动人
虽然可能并不真实
但既然她本身就宛如一个传说
所谓的真实又有什么必要呢?
4 )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贞德
两年前就看过贞德这部片子,当时看的迷迷瞪瞪、似懂非懂的。因为要参加电影讨论,所以前两天找来又看了一遍。这阵子在听丑丑老师的治疗师培训班,所以就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一下。按照现象学疗法的思想观念,我们在了解一个人物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
个人经历时三点:(经历相对概括)
² 情绪,情绪激动首先要缓解下来
² 听对话是否逻辑,是否前后连贯
² 听特殊的提法
描述具体事件的时候关注两点:(某件事情是具体的。)
² 看他在事件里关注什么。
² 在这个事件里他是怎么做的?他是用什么形式去做的?
有了这个大体的轮廓,我们很容易就看到,在贞德的人生经历里,教堂和上帝她重要的关注点,甚至可以说,她的生命就是浸染在教堂和上帝之间度过的。影片开篇,出现贞德与神父的对话,她一天要去教堂两三次,为了将爸爸的鞋子赠送给穷僧侣这样的小事情,寻求得到耶稣的宽恕。
神父:“如果我们一天到晚要求宽恕,就会一辈子呆在教堂里。”
贞德:“这样不好嘛?”
神父:“不是,可是……”
神父:“你父母怎样?她们好吗?”
贞德:“她们很好。”
神父:“你姐姐还是你最好的朋友吗?”
贞德:“是的。”
神父:“你跟小伙伴怎么样?”
贞德:“我常常跟她们一起玩。”
神父:“一切听来都很好,那——你为什么总到这里来?”
贞德:“我在这里觉得很安全,我可以跟他说话。”
神父:“他?”
贞德:“我试着跟他说话,不过大多都是他在讲话。”
神父:“他是谁?”
贞德:“他从来不说自己的名字。”
神父:“那他长什么样子?”
贞德:“他很美。”
神父:“他对你说了什么?”
贞德:“他说,我一定要乖,要帮助每一个人,要照顾好自己。”
从这段对话里面,我们得知,贞德虽然也跟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她的行为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频繁的去教堂,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宁愿一辈子都呆在教堂里。这是跟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需要关注。一般而言,一个人去教堂,往往是寻求上帝祈福(中国人通常是求财求子求升官之类,呵呵),要么是罪孽深重、寻求宽恕(外国人在这点上比较热衷)。对贞德而言,去教堂寻求宽恕的成分居多,所谓“告解”大概就是忏悔的意思吧。换句话说,贞德是一个罪感很深的人,或者说她的内在有一个很严格的超我。“我一定乖,要帮助每一个人,要照顾好自己。”这句话我们大抵可以理解为她内心超我的声音。当神父问她既然一切都不错,你为什么还总来教堂是,贞德回答,“我在这里觉得很安全”。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是不是可以说她的内在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呢?如果生活本身就已经很完美很放松了,内在有很强大的力量,或许就不需要去到教堂里,来获得安全感或者说是安宁的感受了吧。后面打仗的时候,贞德也是带着一批神父在身边,随时都需要告解。
第二件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事件,就是混战中,她姐姐凯瑟琳将藏身之处让给了贞德,而自己却因此被英军奸杀了。贞德从缝隙里目睹了奸杀的整个过程,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伤事件。我们在前面贞德与神父的对话中,也了解到一点,姐姐凯瑟琳是贞德最好的朋友。本来那个死去的人应该是自己,但是现在,最好的朋友死了,剩下自己,活着。面对这样的惨状,除了对英军残暴行为的愤怒以外,贞德作为一个被拯救者,一个幸存者,恐怕还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自身存在问题。“为什么上帝选中了我?为什么让我活着?”(听说很多攻打越南的美国大兵,因为在战场上目睹战友死亡,而自己还能活着,回到自己的国家。心理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自身存在的困惑,)一旦有了这个问题萦绕在心,这时的贞德就不能够依然向过往一样,自由自在的按照平常人的生活过了,她必须要去做些什么,来证明自己活着是有理由的,有价值的,因为上帝赋予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当一个人内在的存在不是很完满的时候,就从外在去获取自身的价值,通常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做些什么,另一个是拥有些什么。我们大多人都是通过经营一份事业,或者成为一个好的咨询师,或者拥有财富,拥有美满的家庭等方式来实现,但是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被填满。因为我们的方向错了。这也是众生皆苦的原因吧。)从这个层面来说,贞德率兵打仗的大义行为,只不过是为了解决自身存在价值的问题。影片中有一幕,战争胜利了,尸横遍野,双方伤亡惨重。有一个法国士兵想杀掉一个俘虏,取下他的牙齿给自己换上,当时贞德制止了他,说,“你不能为了牙齿而杀人。”其实,这句话说的恰恰是她自己。她为了解决自己的自身存在问题,为了平息内心的不安,借着上帝的名义,进行了大规模杀戮,犯下了深重的罪孽。
第三点我想谈的是关于贞德的力量源泉。看看贞德自身的条件,1、乡下女人;2、不识字;3、不会武功。我们很难相信,一个这样没有文才武略的人可以带兵打仗,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皇帝的亲信大臣觉得这样的人,不靠谱,建议查理王子不要见她的原因。但是事情的结果是,贞德引领军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不得不让人震惊。为什么?为什么她取得了胜利?当然,我们说赶走英国侵略者,迎合了当时法国人的民心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的历史书也经常出现揭竿而起,一呼百应这样的情况记载。这不是我要阐述的主题,我重点关注的是,一个女子,不识字也不会武功的条件下,如何拥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向国王请求率兵,并且还能真的领兵打仗。这涉及到防御机制的问题,我认为,贞德是采取了向强者认同和偶像崇拜的方式获得了力量。首先,她把自己看成是上帝的使者,大家都知道,上帝是拥有无上力量的人。那么我,贞德,作为上帝的使者,当然拥有巨大的能量。我们看贞德在与英军交战之前,都是以高高在上的口吻,让人写劝降书的方式对话的。(当时我还觉得很可笑,明显是法国军队占下风,被英军占领了地盘,她还让人写劝降书。一般而言是自己能耐很强,兵临城下的人才让对方投降的嘛。)通过对上帝认同的方式,让贞德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另一方面,她通过上帝之口赋予查理王子国王的称号(当时还没能登基),通过表现对国王的崇拜,而获得了货真价实的一支军队。在贞德的眼里,当时除了上帝和查理王子,所有的人都没看在眼里,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除了通过向上帝认同这种方式来获得力量以外,愤怒也给了贞德巨大的力量。我们看贞德的表情,影片开始是平和的面孔,以及在草地上欢跳,但只自从姐姐凯瑟琳被埋葬那一幕之后,我们看贞德的眼神,都是被愤怒填满的。尤其是在战争的时候,她完全丧失了理性,用癫狂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粗暴的剪头发,不讲究任何作战策略,一个劲往前冲。我们说当一个人被愤怒填满的时候,她就变成了原子弹。(铀235元素裂变,给广岛带去的杀伤力是非常强大的。)
第四点,感触很深的一点是丑丑老师教的,我们在跟病人对话的时候,要采取具体化的策略。也就是回到案发现场,关注病人当时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样的感受。电影中神父在审判贞德的时候,由于贞德的能言善辩,好几个神父都拿她没办法,败下阵来。最后有一个神父,一句话就抓住了她的要害,他问“当时你手上拿着什么,你做了什么?”我们看到贞德一下子就慌乱了,因为当时她手上拿着剑,而且她将剑不断的挥舞。就算拿着旗帜,我们说旗帜也是攻击性的一个象征。上帝是提倡爱敌人的,贞德作为上帝的使者,怎么能够拿着剑不断杀戮呢?所以最后贞德认罪了。那个黑衣人,其实是她内心真实的声音。一个人即便疯狂了,但是在她疯狂停止下来的间隙里,还是能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的。当贞德听从了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认罪了,在熊熊大火之中,她得到了救赎,成为真正的圣女。魔鬼与天使的转变就在一念之间。
5 ) 贞德为什么被追封为圣女?仅仅因为她是女英雄么?或者因为她是纯洁的处女?
14世纪爆发的英法战争超过百年
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少女贞德
带兵打仗拯救了法国
然而,登基后的法国国王查理
却把贞德交给了英国人并被执行火刑
这听起来是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关于圣女贞德的电影被拍成了好几版
从最早的麦德莱叶 1928 年的默片
《圣女贞德的激情》
到 1962 年罗伯特·布烈松的
《圣女贞德的审判》
贞德一直是一个超级女英雄的形象
而在99年的这部 《圣女贞德》里
吕克贝松塑造了一个普通的贞德
给我们带来人性的新的思考
他并没有照搬圣女贞德的真实记录
而是呈现出贞德信仰背后的故事
贞德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女孩
她从小就有点与众不同
她不爱布娃娃也不爱捉迷藏
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
每天跑到教堂里做忏悔
这是她与其他小伙伴的不同之处
这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一个非常善良执着的小女孩
她不仅天天跑教堂
并且还有一个大人们看不到的小伙伴
并认为那就是上帝
导演用几个镜头表现了
少女贞德
对忏悔这件事情的执着
这是一个还没有接触社会的农家少女
最初接触的是真善美的宗教
她并不知道这个世界
有她不为人知的阴暗面
然而,英国人的侵略
毁掉了她本该美好的童年
她取代了亲姐姐的藏身之处
被亲姐姐藏在了门里面
而就是这个举动
导致她亲姐姐
惨遭英国人的强暴和杀戮
贞德在那一刻
被植入了仇恨的种子
她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变成了一个不会笑的小女孩儿
她不明白为什么美丽善良的姐姐
会遭此厄运,要替她死
教主安慰她说
或许上帝给了她更重要的使命
从那之后
贞德的神迹和幻想就开始了
先是一把从天而降的剑
然后就是各种梦境和神迹显现
比如她看到了查理加冕
她坚定法国不会亡
她去找到皇太子查理
并要求给她一支军队
她要带兵打仗等等
贞德虽然只有十几岁
但她不是空想家,并马上付诸行动
在这里,导演贝松用一场戏
巧妙得表达了查利态度的转变
他用别人假扮自己的方式
来看贞德能不能认出他来
导演在这场戏的处理
用了一个贞德痴痴的表情
和双腿跪地抱住国王那种
期盼已久的喜极而泣
来表现出那种虔诚的基督教徒形象
皇室贵族们从一开始对贞德的怀疑
到后来的信任和愿赌服输的状态
很难想象
但正是由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女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
在她最美好的童年
遭遇了毁灭性的伤害
才从此走上了复仇的道路
但同时她也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哪怕战争上的东西她一窍不通
大家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任凭这个没文化的农家女孩儿
带着一只军队,去打仗
这既是一种信仰的力量
也是这一种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
注意,贞德做的第一件事情
是找人给英军写了一份劝降书
一般劝降书都是强者给弱者写的
可当时的形势
法国的兵力是不能与英军相提并论的
但就凭借着这股冲劲
贞德在中箭的情况下
还能顽强的奇迹般的活下来
原本以为查理加冕
法国收复失地
已经是很圆满的结局了
但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突转”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了
可以用和平手段解决
但贞德对英军的怒火并没有完全消退
查理成为国王之后
也不再需要贞德了
在查理登基时的那一刻
镜头从贞德欣慰的面孔
突转到巴黎之战中的狼狈
最终她陷入了政治陷阱
查理对贞德要军队开战打趣说
“你怎么那么残忍
要知道外交手段要文明得多也实惠得多。”
其实她的同伴战友
也曾不止一次劝她该回家了
而太后对贞德的不识时务
给想了一个阴招
把贞德交给了英国人
这样既保全了国王的颜面
又把贞德这个锋芒毕露的少女给办了
这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大臣
也应了那句老话
狡兔死走狗烹
一个令人伤心的故事摆在面前
马列维奇饰演的查理
表演的很到位
他得知岳母的诡计
先是诧异,再是反对
最后迎合且心怀不安
又表现出一丝无毒不丈夫的可恶面孔
之前看圣女贞德一直为她鸣不平
为什么查理那么没良心,那么坏
可是以查理的角度来看
能和平解决的事情
为什么要战争呢?
吕克贝松没有像常人一样
完全站在贞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而是主角贞德被出去了光环
让人重新进行思考
这是电影的可贵之处
贞德为什么会被称作圣女?
只是因为她是个不怕死的女英雄?
还是因为她致死都是处女?
显然都不是
对于法国来说
贞德出现后才使历史上的法兰西人
第一次有了民族、国家的神圣感
之前的几百年
甚至上千年的法国人都是
散沙式地各自活在一个个小城邦里
根本没有民族国家的观念
这一点才是贞德后来
被称为法兰西圣女的重要原因
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在于最后
贞德和内心的那个神秘声音
反复辩解
她突然反思到之前的一个个神迹
并把他们用现实的种种可能性还原
那个声音说
你看到的不是事实
贞德,而是你想看见的东西
你是为自己而战,以你的名义
人性是个不能直视的东西
制造奇迹或者灾难
又或者某种神秘的力量
贞德作为一个英雄
也包含普通人的缺点
而不是一个扁平的偶像
比如,她是一个不识字的文盲
又比如她很小的时候就有信仰
并强调人格中的“超我”
甚至她很有可能由于过分追求完美
患有轻微的精神分裂症
只是她目睹英军入侵的悲剧
使她的幻想变得严重
还有,她经常和上帝对话
这种神秘的记载
也都符合当时关于她的为数不多的资料
她鼓舞士兵高喊的不是爱上帝
而是 “所有爱我的人,跟我来! ”
对于拯救法兰西
贞德攻陷要塞,收复奥尔良
进攻巴黎发动一次次战役
不仅仅是为了要拯救法兰西
同时也是要发泄自己内心深处
埋藏多年对英国人的仇恨
在这个过程中
她利用了神迹的不朽
击退了英军
将查理送上了王位
最终她被绑在柱子上
神父要她签名认错
承认自己归顺上帝那一刻
内心的那个声音痛切地说:
“最终是你抛弃了他,贞德。”
贞德意识到了自己复仇的私心
必定要用鲜血来偿还
又加上英军对她恨之入骨的捉弄
比如给她穿男人衣服,说她是异端
所以最终贞德甘愿来承担
这场猛烈的烈火
成为真正忏悔的圣女
左岸文青,编剧影评人,ACI心理咨询师
洞察人心的犀利写作者
个人公众号:左岸文青(ID:zuoanwenqing)
小助手微信:solar_qing
往期精彩之 8½ Criticism:
皮囊还是灵魂?——《歌剧魅影》告诉你
为什么男神往往落入凡人之手?
一个陌生的女人,一个薄情的男人
爱情的保质期
一次邂逅,千年追寻,只为见你一面
一部拍给男人的电影
基努里维斯最男神的时光
溥仪——从“龙”到“人”的一生
一部男主全程沉默,女主只有两句台词的电影
杀手还是警察?全智贤最惊艳的作品
如果老师让你把书上的废话撕掉
云端的《Her》是你吗?
爱,想象和自欺欺人
6 ) 谁的圣女,谁的贞德
圣女贞德在她死后不久就被迅速淡忘,直到大革命法兰西民族主义高炽,才发掘记忆重新发明历史。然而好玩的是,不仅法兰西人视贞德为民族英雄,部分英格兰人也同样认定这位奥尔良少女是英格兰人的民族英雄,我忘了是丘吉尔还是麦考莱说过,贞德与其说是法国人的圣女,毋宁是英国人的圣女才对。
如果我们梳理历史,不难发现第一次英法百年战争法国人固然获得胜利,却是以中央政府高度集权为代价取得的。查理七世加深了从中世纪后期卡佩诸王开始,建立专制王权的路径依赖,打压地方自治,破坏传统特权,百年战争的胜利留给法国人除了民族自豪以外,更多的是一个更加专制和高税负的政府,绝对主义君主制度将困扰法兰西人民接下来的两百多年,并成为法国人提高生活水平的最大阻碍——法国总人口长期是英国人的四倍左右,人均GDP与生活水平可能不到后者的一半,印象里要到二战因为战争破坏的缘故才追平。
而对于英国来说,百年战争的失败比胜利更有意义,如果英王征服了法国,那么他完全可以依靠在法国获得的资源破坏英国的成宪和自由,法国未必比英格兰更富庶,其人口却超过西班牙与奥地利的总和,是欧洲第一等的大国。早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英国国会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经常给英王拖后腿,每当英王在战场上获得大捷,急需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时,负责给钱的国会就变得拖拖拉拉,避免国王做大,破坏英国内部的势力均衡。
在百年战争以后,英国就彻底放弃在欧陆获得土地,转而向海外扩张,赢得殖民地,爱尔兰是英国人新国策的第一个牺牲品。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取消常备军,也就是陆军,岛国的特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决定了精锐的海军和自发的民兵就可以自保,陆军反倒能镇压对专制政府的反抗,因此长期被视为自由的敌人,而海军上了岸就未必了。另一方面,这使得英国不必牵扯进大陆的争霸中,免除常备军的负担,又可以施展离岸平衡的政策,获得外交上的主动。
因此,一些英国人以为领导法国获得胜利的贞德是英格兰人的圣女,而不是法国人的圣女。
不过严格来说,他们是将贞德在百年战争当中起到的作用给夸大了,贞德主要起到了在法国接连惨败后凝聚起法国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真正的胜负手其实是百年战争获益最大的勃艮第公爵好人菲利普,如果不是菲利普背弃了与英国人的盟约,转而与法王合作,法国绝对不可能赢得胜利。
历史的真实与诗性的真实毕竟不是一回事。
又:虽然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里将贞德黑成妖女,不过另一位大戏剧家萧伯纳写了本《圣女贞德》黑了回去。
丘吉尔在《英语民族史》里这样看待贞德”贞德远远超出普通人之上,在千年里无人能与她相媲美。关于她的审讯记录提供给我们的细节,经过数百年光阴的消蚀仍跃然纸上。我们每一代人都可以根据她的言语对她作出公断。她完美的体现了人类本性的善良和勇敢。不可征服的勇气、无限丰富的感情、单纯者的美德、正直人的智慧,这一切都在她身上放出了光彩。她解放了养育自己的土地,因此赢得了光荣。每个军人都应该读一下她的故事,思索一下这个真正的军事家的言论和行动。她虽然没有学过战争艺术,却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在各种形势下揭示了制胜的诀窍”
如果可能,写一篇英国人对贞德的观念史会是很有事情的事情。但是,我今天下午要回家,嗷嗷嗷嗷!
《夫人》(The Lady)是吕克·贝松执导的第11部真人电影,这位“法兰西的斯皮尔伯格”曾说过只导10部电影就Hold住,从此当个专心的制片人,这回破例出山,想必有点“一雪前耻”的意思。显然,在《圣女贞德》之后再拍活一个“女神”传奇,成为贝导的当务之急。
Milla Jovovich演得真烂,简直侮辱了贞德,建议去看德莱叶或者布列松版本....
片长过长,略感拖沓。别的地方做的还不错,向我们展现了疯狂、勇敢而又愚蠢的贞德,法国国王的愚蠢无能懒惰自私,以及其他人的各种疯狂。还是那句话,所有的宗教一开始都是指引人们崇尚真善美,但最终都沦为了统治者们禁锢百姓的思想的枷锁。贞德的悲剧也是所有忠诚的战士和疯狂的宗教徒的悲剧。
她对上帝充满热爱,她经历过一场刻骨铭心的变故,她以无以的伦比的激情,唤醒了法国民众抵抗英军的斗志。所以,她依然是圣女贞德。在她将死之时,她的肉体经受着火的煎熬而扭曲,她的灵魂却坚强无比,她的眼里见到了上帝的光芒。
成功了才行,不成功那你就是神经病
吕克-贝松说:“我喜欢电影的结尾。 贞德历尽艰苦后感悟到命运的飘忽,但她接受命运的安排,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五百年来,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因此我希望借此片让她回归独立的身份。”
我不了解那段历史,就这样看了,贞德应该就是一个神婆,在菜市口被烧死差不多也是咎由自取的。抛开历史,电影很不错,通过两个突兀的跨越来呈现一个少女变成神婆,又脱离神婆身份,回归到普通人的蜕变过程,各种绚丽场景应接不暇,但贞德却被勾画的很清晰。
记得是很久以前看的一部电影,当时觉得特别史诗,可能也是因为更早之前没看过同类型的,找个机会再重温一下
天哪 法国人把圣女拍成了神棍+精神病 让人情何以堪 简直是张角大仙啊 私下我小人之心想:导演是教徒或者是怕得罪了教徒,把烧死贞德的责任同教会撇清了,搞得像滑稽戏。 总的来说本片不值得收藏
法国人对于贞德有点执念,正如敝国有刘胡兰,这些早熟的孩子啊,每每让我想起知堂反对过分消费孩子,这些都让我不安。吕克·贝松的贞德大概是第41个了,他在手记上写道:贞德是我们的精神之源,在她的信念和纯真之间捕捉到的东西,又在她的时代里失去,正像我们在自己的时代里失去一样。难道人类的思想必得沿着如此曲折的道路,才能发现隐藏在邪恶背后的善良吗?鲁迅说要救救孩子,很多时候发觉是孩子一次次将那些与世界相约瓦全的大人拯救出来,用他们的纯真、善良、果敢,拯救通常都是从一次失败的婚姻开始。
吕克·贝松:“我喜欢电影的结尾。 贞德历尽艰苦后感悟到命运的飘忽,但她接受命运的安排,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五百年来,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因此我希望借此片让她回归独立的身份。”由神性-魔性-人性三部曲,吕克·贝松完成了贞德的形象还原工程。
為什麼講英語,為什麼戰爭場面比三國還落後,為什麼到碟三才開始有看頭,為什麼Milla Jovovich在Luc Besson的電影裡總是精神錯亂,因為這樣他們才離婚麼
我不知道该对贞德说什么
尽管米拉·乔沃维奇异常糟糕,在很多时候把贞德诠释得更像一个极易发怒的女神棍,但电影仍然在出色的把控下让肾上腺激素一波接着一波地侵袭着观众。影片的剪辑十分有力,战斗中表现出了能让灵魂激荡的勇气和精神,最后的忏悔也颇耐人寻味,而每个危在旦夕的国家都需要一个刘胡兰。
好几次被贞德咆哮的脸吓到了。。。
等Dustin Hoffman等到快俩小时了才出来……在宗教信仰方面的讨论触及个毛皮电影又结束了,前面的大部分观感就是一个发疯的贞德……两星半
又名: 圣女贞德的故事 /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 圣女贞德导演: 卢 贝松 (Luc Besson)主演: Milla Jovovich / Dustin Hoffman / Faye Dunaway上映年度: 1999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imdb链接: tt0151137
贝松版的贞德,虽然有一些史实性错误,仍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史诗片。前半部分稍显凌乱,后半部渐入佳境,对贞德的心理描写很出彩,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conscience揭露出不少信徒都难以避免的思想盲点和隐匿的罪性。战争场面可圈可点,但审判部分有走马观花之感,不及布列松和德莱叶版。(8.3/10)
前半段很郁闷,可以快进看。从审判开始,贞德的形象才真实深邃起来。最后告解的贞德同第五元素中浏览人类暴行的丽露是同一形象,她是人性的旁观者,而非神性的信使。
流过泪的电影...太年轻 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