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小见大,一个士兵的Romance
主角一开始就预感到宿命般的战死,以小见大,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感受整个庞大的作战计划,画面和叙事充满诗意,处处有着大与小的对比,飞机象征国家机器和死神,古代遗迹,还有与世隔绝情况下男主角抛弃原来的其他关系,只有女主角在他的幻想里则象守护他的天使化身。
既是一个士兵的罗曼史,也是庞大计划的缩影。里面大量的装备描写也适合当作纪录片看
2 ) 《就这么---结束了》
二战英伦,小城中产之子托马斯.贝道斯!受命赴军营,艰苦训练,终成合格现役士兵!
时值诺曼底登陆前期,军队在岛国四处转悠(火车、汽车载着士兵前进再前进,配的歌曲真有意思,也很好听!)。
最后他们终于从一个驻地前往港口,登上运输舰,一夜航行终于看见硝烟笼罩的诺曼底岸线;转移至登陆艇,前进前进。
舱门打开,冲~~~嗖!一颗子弹击中主人公托马斯.贝道斯的额头!
他over了!对了,他完了,故事呢?主人公都完了,还有什么故事啊!
这就是本片,就这么---结束了!
请问,难道真实的战士,不是很多就这么结束了吗?
英雄?洞穿数孔仍击毙顽敌的,那都是主旋律或者美国大兵!
本片摄制与1975年,胶片还是黑白的!
因为采用了大量真实纪录片耨和到故事中,从而使得影片真实感及场面感非常恢宏!
片中还开了本人的眼界,那些奇怪、有效的登陆装备,扫雷、破障装备,我之前都未见过!
在故事叙述上,导演采用了倒序手法,但同时混搭插叙、夹议、意识流、闪回等等,在21世纪看来都是大导演采用的手法!
其实,无论您采用什么手法,或者故弄玄虚地将故事拆解地七零八落,似乎充满了学院派和达达主义味道,最后
~~~嗖!一颗子弹击中额头!《就这么---结束了》
对了,本片由斯图尔特·库珀 ,获得那时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影片,之后更是被很多导演作为二战参考作品来借鉴!
因此,我甚至在本片中看见某些苏联80年代影片的影子!尤其是主人公独立放送心情的背景画面!
3 ) 希望不要有战争
英军士兵托马斯.贝道斯很倒霉,老是犯错误被发现,上司让他填遗嘱表格,他说干什么用呢?上司反问:你说干什么用呢?最后登陆前预见了自己的死亡,结尾处挺惨烈的,年轻的生命变成了一具具尸体
D-day之英国乡村青年新兵版,拉练了没多久被扔到了去往前线的路上,还未踏上正式的战场——朱诺海滩——就迷迷糊糊的被爆头成炮灰.可见当时有多缺老兵.电影+纪实(大英帝国战争博物馆的资料片),洗练稳重,比美版The Longest Day的主旋律好看.
从没看过这么文艺的战争片,据说还是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影片。
【A-】又一意外惊喜。仅80分钟的战争片真是空前绝后了,却在80分钟内十分完整且成熟,可见导演的掌控。最难得的是居然将战争片拍出了复古的感觉,有一种古典的优雅感和厚重感。将战争和个人完全剥离成两个部分也是独有的做法了,而两部分的内核又仍然相通,互相衬托,用战争来反衬个人,用个人来突出战争;而战争场面甚至直接用真实史料,使得尽管很少的战争戏仍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而史料与戏份甚至融合到了难以分辨的程度。更厉害的是在战争片中居然还加入了不少意识流的片段,全片都没有任何故意强调战争的残酷性却有一种窒息压抑感。剪辑和配乐也都极其惊艳。
拍不起正面战争画面拿资料录像滥竽充数。就这破玩意儿,近半个世纪前的《西线无战事》都能甩它几条大街。
3.5;战地记录与虚构剧情的融合,剪辑居功甚伟;凸显战争残酷的影片数不胜数,但虚实结合的手法还是值得称道的。“无聊死还是战死,有什么区别?”上战场之前的家信无异于谶语,悲哀而心酸。
4.5 牛逼!电影眼和库里肖夫缝合地实在天衣无缝,无限惆怅的诗意,无以复加的伤感传递细腻离别的姿态。这部能看到金熊多年后赞扬马利克战争诗篇的光荣传承,实在太赞!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Long time passing。【前半段是现实主义,后半段变浪漫主义,闪回的部分镜头唯美,配乐非常经典。】
看到第10分鐘就已經感覺Beddows快要哭了。。。小白進軍營 D Day preparation。。(Brian Stirner長得很萌很innocent,聲音也很好聽,跟Samuel Barnett有點像。。@眼科
小兵所经历的诺曼底,结束在冲锋前一秒,既不壮烈也不热血,等他的人还在默默地等。
被应招的新兵刚上战场上啥也没干,然后突然就死了,死的就像一只蝼蚁,战争的残酷无情展现无疑。ps:他扔掉信的时候内心难受极了吧。。。
如此优雅细腻的战争纪录片。我不愿意把它看成剧情片,只是从一个人的角度记录诺曼底登陆,甚至每个幻觉都记录下来
我很好奇这导演为何只有这一部名作~~
开场便非常亮眼,个体的生活与轰炸机的翻滚形成两条平行的轨迹,从火车上入眠起,战争正式开始侵入他的梦境。中段略有些乏善可陈,甚至有些像大学生军训实录。但爱情戏十分之好,舞会上的邂逅展现出难得的羞涩纯净,后来的殓尸般的告别仪式庄严浪漫之余,也几乎是明示了男主角的命运。历史影像的引入使得本片更加厚重,也演示了个体叙事是如何被真实的历史所吞没的。
50/100,我寻思都1975年了还在有人玩苏联二三十年代那一套,除了真实材料的再编织,其他像是在故弄玄虚,宏观历史交叉微观虚构,但想讲的无非还是战争反思那一套,或许有那么零星的情感闪动,总之83min都嫌长。
【2.5】特别过时,除了真实材料的再编织,其他像在故弄玄虚,宏观历史交叉微观虚构,但想讲的无非还是战争反思那一套,或许有那么零星的情感闪动,总之83分钟都嫌长。
以一個年輕人上戰場犧牲前的生活剪影,交錯戰爭的紀錄影片,從個體經驗的深入描寫,反映D-Day灘頭上死去眾人的普遍性(年輕即死,甚至還沒上戰場就滅了)。眼睛大特寫。
影响了之后的战争片风格,许多镜头来自真实资料,产生出伪记录片的写实效果,令人震撼。
①以一个新兵的视角展示了诺曼底登陆前的英军行动②出师未捷身先死,他来了,他走了,一个讨厌战争的人注定会被战争优先淘汰③把史上最大的海上登陆作战拍得如此文艺与诗性也是一种另类的风格,不过也更容易使观众代入角色体会战争
8.3 战争的残酷需要的是逼近真实的还原吗?那恐怕无人能出斯皮尔伯格之右。然而这部同样有关诺曼底登陆的电影,直接拿来了真实的军备战斗影像。在这里,飞机俯冲鸟瞰镜头漂亮至极,爆炸时火花气浪绚烂无比,废墟残垣竟也极具美感。电影从来都是在追求真实的同时逃避真实。另一方面展现的是一名普通年轻士兵的苦乐生活,失焦虚影、幻梦闪回加上蒙太奇更显得战争残酷。但事实上,我们又不为主角感到揪心,虽然死亡的压迫一直存在,但过程一直流露出清新气味。有段戏份印象深刻,在影院被女性搭讪,电影中动作自己反复播放起来,希特勒仿佛成为一名喜剧演员。还有那首插曲也很好听。
【B+】很怪异的一部战争电影,其结构怪异到让人无法准确定义。结构上,全片被非常刻意明显的划分成了两个部分:大视角的战争与个人的自我独白。最让人琢磨不透的是,大视角的战争部分几乎全部都是由真实的历史纪录影像所组成的,而且除了结尾部分几乎没有加入任何“角色”的出场。这就让本片几乎成为了一部纪录片性质的历史臆想剧,但主角部分的配乐、剪辑与意识流却又让“电影”保持其主导地位。而结尾细想之后,才恍然大悟。这部电影,以及主角,和他的死亡所真正代表的,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牺牲普遍性。他们是为了胜利而捐献身躯的壮士,是为了国家奋勇而出的英雄,但同时也是伤亡记录上的一串数字,担架上一个破损的躯壳。在子弹击中的那一刹那,他们所有的记忆、经历与价值都会化为一个无聊的名字,和官方口中必要的牺牲,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