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宋鞍角度看《赤道》
今天去看了电影《赤道》,起初是冲着预告片中,王学圻那句台词:“跟香港做对,就是跟中国做对。”去的。王学圻那个角色大体来说没令我失望。只是某些剧情上,这个角色铺垫不足,出场有些突兀。
就剧情而言,故事是不错,就是在叙述时给人感觉挺零碎,没有连起来。所以在我从王学圻饰演的宋鞍这个角色角度回忆剧情时总有些困难。
韩国一所武器工厂铀原料球(韩国能拥核?)失窃,同一时间一架韩国飞机在中国东北坠毁,军方手提装置神秘失踪,这意味着一枚超级武器就此诞生,并在香港交易。王学圻饰演的宋鞍是一个“掌控全局”的安全部门人员。他认为中国作为中央政府,首先要问责韩方为何安全部门会有如此严重疏漏。香港警察们一开始只以为抓住盗贼“赤道”就能完事,然而宋鞍看出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跨国盗窃销赃案,而是国家安全问题。因为交易商品特殊,买卖双方肯定有私人武装做保护——已经跟恐怖分子没什么区别了。
张学友饰演的肇志仁教授是香港此专案组顾问,一开始以香港的安全为由一直催促香港警方尽快将这危险的武器送回韩国。以众角色以及观众当时看到这一阶段剧情时的心理,都是支持肇教授的看法的。但是宋鞍却阻止了下来,并说出我在前面提到的理由。既然这危险的武器落入中方手中,中方有责任保护它的安全和香港市民的安全——当时遭到了肇教授和韩方的反对。观众也不理解:既然武器抢了回来,为何不马上交还韩国,还把这危险的东西留在香港呢?其实随着剧情的发展才知道,宋鞍考虑的是:如果这东西回到韩国,不好说这东西还能不能再“转”回来,何况对方还是跨国盗窃武装团伙,武器送到哪没有什么区别;其次,宋鞍认为这可能涉及恐怖主义(买方买这个武器做什么用,卖方为了拿到这武器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以目前香港、韩国的警力、特工等,完全不够用,不能保证在移交过程中不会出岔子,把武器送回去并不代表香港就安全了,而是一场与赤道团伙的战争。但是,简单的逻辑总是容易被接受。当宋鞍去找肇志仁,希望说服他并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想法时,肇志仁用“言论自由”把宋鞍顶了回去。我当时就呵呵了:我看到的电影中,“反派”总是团结一致,面对审讯宁死不屈,而“正派”却是内部矛盾不断,战友一个一个的倒下去。
而剧情的发展也印证了宋鞍的猜想——这也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满口“言论自由”和“仁义道德”的肇志仁不仅是香港警方的内奸,而且是真正的“赤道”:张震饰演的那个“赤道”只是个干活的。剧情演到这里时,我听到一些观众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可见一开始他们都没把宋鞍这个角色以及他的看法当回事。当宋鞍与真正的“赤道”在京都正式见面时,电影也结束了:这是要拍续集的节奏吗?或者就如字幕所说:“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表示电影到了高潮即结束?
总之,这是我的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香港的警匪、枪战、犯罪类电影。3D效果还不错。
2 ) 替李sir说两句
以下内容有剧透……
看到好多差评都提到对李sir单枪匹马去找坏人这种智商忽高忽低的行为不理解,觉得不合逻辑,我个人觉得铺垫的挺多挺好了,李sir算是几个人物里面性格刻画很到位的了。
从电影一开始,李sir就“不合程序”的将机密信息透露给顾问教授,他的笃定与其说是来自对教授的信任,不如说多少是自己的自负。毕竟是第一个任务就能逮捕了自己上司的人,他的自负来自对自己的能力和多年来的识人经验积累的信任。
李sir不是个完全按程序走的警察。很多角色都帮他这个性格铺垫了一把。比如第一次和韩方谈判后,来自大陆的领导生气的说李sir明明自己说案子没结束所有人不许离开情报中心,他自己却第一个走了,“什么危机小组,太不靠谱了”。
之后和美女打架,被美女胖揍一顿,直到后援及时赶到,美女才被拿下。李sir爬起来整整领子后第一件事是什么,是在众目睽睽,手下们的眼皮下,愤怒的上前去踹胖揍自己的美女两脚,才被手下们拦住:冷静啊!李sir大概不是冲动 ,他只是没有那么在乎程序罢了。所以才会在美女拽拽的逃跑后,一把拉住要追的手下同事:“一会儿看见她,不管程序开枪。”
李sir没那么正义,没那么在乎程序,所以拿坏人的小孙女荡秋千的照片去要挟坏人,他不是通常电影里刻画的那种正义的奋不顾身的原则性强到不肯变通的警察。
并且除了自负,还很有功利心,且不掩饰。不只一个人提醒他,你要一个人去打大boss?!你确定自己带主角光环吗这么冲动!?他拽拽得意的对着余文乐说,我要是猜中了,“你就坐我办公室”,言下之意就是,猜中了我可不就升官了嘛,你也升我的位子,所以放心让我去吧。
导演还担心解释不够,除了让他临死前在大boss面前炫耀一次自己的光辉历史,还明确的告诉大boss,我带这么少人来,不是怕来自北京的领导抢了我功劳嘛,我虽然是警察,能当领导也多少有点办公室政/治经验的嘛。最后借大boss的口也帮这个角色说两句:“你这个性格害死你”。
果然李sir没能让余文乐做自己办公室,只是贡献了自己电脑的文件夹。
所以以李sir的这种性格,自负心功利心下驱动的行动百密一疏的失败了不算太让人惊讶吧?
另外再说两句跟李sir无关的。
看到好多差评还提到张震的第一次交易的“不合逻辑”,觉得这么大的军火交易居然这么轻易的被线人知道时间地点,让警方轻易埋伏还居然在影片刚开场就抢回了遗失的武器,太不可理解了。
但其实这一点在电影中间,张震已经自己解释过这是他设的局了啊,可能好多人都忽略了这个信息点?
张震在武器被警方找回之后去找买方,告诉买方只有这个方法才能让警察们为了检查武器而启动武器,否则整个韩国也只有5个科学家能启动还要密码什么的,本来计划好好的,韩国人抢回武器,启动武器,关闭武器,军机运送武器回国,然后和影片开始一样,赤盗再用计划的什么方法让飞机掉下来,正如他结尾和大陆领导说的一样。谁知半路杀出大陆来的程咬金,让武器不能按计划运输回国反而滞留了香港。然后就有了后面赤盗用假装泄露的方法向韩国人“假意投诚”,最后大意的特工帅哥白白牺牲了……且不管这个故事说的圆不圆,至少导演还是花了笔墨解释的,并不是很多人说的张震莫名其妙的失了手。
在没做任何功课的情况下去看的电影,一个一个冒出来的大牌着实让我惊喜一连又一连。反正很意外看到这么多帅哥美女在大荧幕上枪战肉搏,各种肾上腺素飙升,无论是国际大格局还是紧张的氛围也都营造的不错。还见到了自从香港/回归之后就再没有演过TVB香港警察forever上司的保罗桑!粤语还是一如既往的流利的可爱蹩脚!电影整体很满意,是印象中的香港电影!
---------------------------------------------------------------------------------
6月11日补充:
看了大家评论,想补充和感慨几点,可能有点扯远了:
1 以前看过一个段子,大概内容说上帝让一对情侣石头剪子布,输了的要死掉,然后情侣商量决定一起出石头,结果男生最后出了布,女生出了剪刀,上帝笑了。
这个段子都居然能有很多解读:
实话说我第一反应的理解是这段子试图讲述一个无聊很闲的上帝,设计了一个可以检验真爱,识别虚伪爱人的游戏。段子里的女人有意牺牲反而捡回一条命。
然后却有解读说,其实男人是因为猜到了女人要出剪刀才出的布。
还有解读说,其实是女人猜到了男人要出布,所以除了剪刀。
还有各种其他解读,其实是女人猜到了男人猜到了女人猜到了……
上面的解读翻译到李sir身上就是:
李sir死了,因为瞳孔放大了,这是导演给的讯号。
李sir没死,瞳孔放大是导演为了故意诱导观众让观众以为他死了,结果第二部没死,surprise!
李sir死了,瞳孔放大是导演猜到观众会猜到导演是为了故意诱导观众让观众以为他死了,所以决定让他真的死掉制造surprise。
李sir……
罗嗦半天想说的是,其实有时候也可以就简单一点解读给出讯号的第一层讯息,不用太深绕吧?
2 就评论中看到的说法再继续跟大家讨论一下,纯属个人观点而已。
有评论说认为和余文乐那个角色的对话是李sir知道自己此去必死无疑,所以交代遗言。
我个人对这个观点表示困惑,因为必死无疑这种设定更加像武侠剧吧?一个大侠去决斗,就算是和心有灵犀的好基友决斗,可是出于某些江湖道义的原因,“必死无疑”。
但是李sir只是识破了一个罪犯的身份啊,对他来说还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物理老师而已,开心都还来不及,别说觉得必死了,就算觉得有一点点的风险,他都可以多调动兵马啊,明明有那么多人手却不用,就这么执意的一个人去赴死?!他图什么啊……因为心疼同事,不愿他们一起加班?!
而且,北京的领导都说了驻港部队都可以调动,这还能抓不住一个物理老师么,所以他如果愿意调动人手,绝对不需要感到必死无疑的交代遗言啊。之所以所做的事情有风险,完全因为他不肯调动人手,非要单枪匹马不合规矩的个人行动啊。
更何况,正常人识破了国际刑警找了多年都没找到的罪犯,对自己的破了大案开心都还来不及,为什么非要抱着跟罪犯同归于尽的心情啊?!这种必死心情好像应该配一个唯美的写意式的枪战,和电影的画风不太合吧?
所以我个人才解读成,他应该只是太聪明了,抱着赌一把的心情,一时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概忘记了张震和美女其实已经返回到教授那里,或者低估了他们的能力,最后无奈牺牲。
至于楼下有哥们儿问,李sir为什么要交代桌面的文件,从李sir的角度讲,他抱着赌一把的心态,不带人手去自然还是知道此去有风险的(只是这个风险一定程度上是自己制造给自己的),所以玩笑也好,认真也好,交代一下“身后事”很正常啊,这不需要解释吧。
从电影的角度讲,是为了后文北京的领导可以轻易找到赤盗,而做的小铺垫吧,告诉大家虽然危机小组的组长死掉了,但是危机小组的追查成果还在。
3 晕死,我闲的无聊写个评论没有收钱啊。
你们说我收钱我很伤心的,因为本来没有期待,被你们一说有种亏钱了的感觉……
3 ) 导演不是缺钱,这是缺德啊!!!
1、春秋百家争鸣,法家的杨朱凭着一句“一毛不拔”名留于史,张学友跟宋领导聊天那一段,教授觉得争断你一发以平香港治安,何乐而不为呢。教授想着今日你断我一发来救天下,明天你断我手足,后天就要为了天下来灭我全家了,当然一毛不拔。所以教授这边,铺垫的还行,反正我这种毛糙的观众一直看到韩国大叔的枪战时才醒悟。
2、开头很大气,韩国阿姨煽情的我都要哭了,一直担心虎头蛇尾来着,结果我担心的太多了,虎头还没虎完:这样能毁灭香港的杀伤力,真的就让那几个交易验身都忍不住劫色的买家吗,你逗我吧。余文乐换装好有架势,跟钢铁侠似的,但是换装丫只是换装啊,霸气换装完就漏了,毫无霸气的枪战,反面小弟死光然后头头头发锃亮的就骑着摩托闪亮登场,再跟韩国帅哥赛车,再就没有然后了。交易这场戏,让我后面一直没法入戏了好吧。
3、虽说冷静是当老大的必背技能,在这个靠干爹的世界反角有个冷静又霸气的干妈。说实话,这角色挺内地的,会做饭,属于那种老公失去联系十多年突然回来,先不跟老公说话而是去厨房去给老公煮一碗面,黄豆大的泪珠往面里滴,嗯,这种角色。张家辉这样帅气又有个性的督察,干妈站着不动你就真的也站着不动看着大妈啊,明显等着被人杀啊,我都看出来了啊督察,李sir。
4、这部电影因为张家辉抓女土匪那一场戏升华了,那场打斗太帅气了。肯定是他之前跟彭于晏演拳击电影演的经验,那几个锁、解锁的格斗动作,真的很nice啊。尤其是女匪被抓之后,他狗仗人势补了一脚,这真的太让我喜欢了。坏坏的流氓警察什么的哥最喜欢了。坏的有个性,流氓的有气质,牛。张家辉一直被勒脖子,勒了好几次,然后就被勒死了。他被勒死了我就来感觉了,觉得导演牛逼啊,马丁上身啊,主角死光的节奏啊,让谁灭boss呢。肯定余文乐,毕竟不能就真只让他换个衣服撒。结果我勒个去,导演太任性,原来他压根没想着填坑,死了就死了,死了咱结局,导演太任性了。
5、宋总这位人走带茶杯的领导,到哪都找人谈一谈的领导,演的很好啊,可惜没秃顶+啤酒肚了。到末尾我吓一跳,想着导演不会是火影粉丝学鸣人口盾,最后跟赤道谈一谈,做做思想工作,就把赤道招到靡下当公务员了吧。导演不会这么没节操吧,结果导演更没节操,连这样的结尾都不给我啊!!!!!坑啊!!!!!大坑啊!!!!!
6、很久没看学友大哥正经演电影了,都忘了他除了唱歌好,电影也演的这么棒了。
7、看过张震演的很多电影,今天终于看着他笑了,明显被老板逼的,笑的好可怕。尤其是给干嘛买的那种健胃消食片,管那叫胃药?这电影韩语、英语、普通话,却没一个人说粤语。其他人还好,反正导演马丁上身,死就死呗,但是北京来的专家也太走过场了吧,虽然只露一面,可那群演也太应付了,领导,宋总,您不管一管,您也不找导演谈一谈?
导演,你不是缺钱,你是缺德啊!!!!!!挖这么大坑!!!!!!
剧情两星,张家辉角色加一星,其他一群明星减一星,导演烂尾减到他下一部电影啊!!!!!!
4 ) 《赤道》影评——一次罗曼司式警匪片的观影体验 (有剧透,慎入)
在写这篇影评之前,我特意去看了一下,本片在豆瓣的评分是6.1分,在格瓦拉的评分是6.6分,在猫眼的评分是6.6分。对比起来,我认为,某些“爱情片”的粉丝们实在不应该再对于低分抱怨太多,因为观众们显然对于“去电影院看电影不就图个轻松娱乐”这样的片子宽容得多。
当然,电影是面向大众的消费品,也就是说,它从立项决定开拍起就已经选好了特定消费目标。《赤道》所面对的观影群体,当然绝对不可能“哪怕喜欢的明星在电影中站90分钟都觉得值回了票价”,也不仅仅只要讲清楚了一个故事,没有大的逻辑纰漏,没有明显的价值观扭曲,就会令观众感觉到满意和赞肯的。
警匪片作为香港电影中已经相当成熟的一种电影类型,一来方方面面已经被数量庞大的前作描绘殆尽,可挖掘的内容已经不多,对于观众来说缺乏必要的新鲜感;二来香港警匪片的整体质量几十年来也已经被提高到一个很可观的水平,再加上本片导演《寒战》的珠玉在前,愿意走进影院观看本片的观众大多抱有很高的心理预期。因此如若本片没有给观众带来“情节曲折合理、人物刻画生动、场面火爆、悬念跌出”等观影效果,巨大的心里落差必将导致观众的报复性评价。
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说明《赤道》被不公平打分了,我只是觉得,要拍一部得分6以上警匪片,远远比拍一部同样得分的“青春”或是“爱情”片要艰难许多。
在我的印象中,香港警匪片最擅长以小见大,大多喜欢从低层警务人员或级别较低的一线执行人员的视角出发,着力于正邪双方交锋现场火爆场面的描绘,以及暗地里背叛与反背叛等智力谋划方面的角力,来展现正反双方的斗智斗勇。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要么体现普通人的正义感,要么展示香港警力及警务制度的完善性,从而给观众带来一种道德认同感或是对于政府相关部门的信任和安全感。
从本片的剧情内容和拍摄手法看,本片一边想要延续港式警匪片那种脚踏实地、贴近社会现实的剑拔弩张、紧张刺激,一边又想摆脱港式警匪片格局和视野较小的桎梏。
国际头号通缉犯“赤道”从韩国盗窃了一种新型武器(DC8)的铀原料球和手提装置,并把这件超级武器带到了香港准备进行地下武器交易。此事一时间激起千层浪,香港方面、中国大陆、韩国、美国以及中东等等各股正邪势力纷纷将目光锁定香港,并将香港作为国际外交关系角力的战场。由张家辉饰演的重案组李sir作为解决此次事件的危机小组组长,找到身为物理核泄漏专家的肇志仁教授(张学友 饰),请他作为顾问对此事进行协助。而韩国方面为了找回丢失的武器,派出了情报院专家崔民浩(池珍熙 饰)、以及优秀特工朴宇哲(崔始源饰)前往香港参与到此次事件的解决当中。尖沙咀剿匪行动成功截获了丢失的DC8,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危机终于解除,就要将武器交由崔民浩带回韩国时,中国大陆的情报安全高级官员宋鞍(王学圻 饰)突然出现,阻止了香港方面要将DC8交给韩国带走的计划,将DC8强行留在了香港。香港、大陆、韩国、美国、中东,正派以及反派,警察以及匪徒,全部围绕着这个超级武器,展开了武力以及智力上的较量……
本片从一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失窃说起,掺杂进韩国、中国大陆、香港、美国乃至中东等等各股国际势力的角力,这就意味着,普通的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已经满足不了导演的野心了。风云际会、波诡云谲的国际政治舞台才是导演理想中的电影背景。
从各个重要人物的登场,几个国家、多个地点的转换,以及开场近半个小时令观众摸不着边的故设悬念的台词便可以看出,导演仿佛时刻在向观众展示:我格局大,我立意高,我很国际化,并且我的剧情错综复杂三句两句说不清楚……
果然到最终,导演也没有将他们心目中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给讲清楚。我所指的没讲清楚,并不是说观众看不懂这个故事,而是,导演的功力始终还没有深厚到能将他们心目中那个瞬息万变、风起云涌的国际政治战场成功地树立在观众面前。观众所看到的,是几乎通篇故作高深、点到即止的对话,是刻意营造的大格局场面,是人物略显拉风做状的出场方式。
质量上乘的港式警匪片中,基本没有愚蠢弱势的反派角色,正反双方往往势均力敌,在一系列极具戏剧张力和视觉冲击的斗智斗勇中让观众看得无比地紧张刺激酣畅淋漓。
本片中也有一个牛逼的反派——赤道。赤道被设定为能成功潜入日本皇宫盗走天皇宝物并且成功组织策划多项震惊世界的军火交易的反派大boss,在电影中则必须有一个能与之相对抗的正方人物或者力量,这个故事的走向才能精彩纷呈、吸引观众。然而很遗憾的是,本片对于反派大boss赤道的塑造可以称得上差强人意,而对于正派力量的塑造则明显有些失败了。
从人物的设定和剧情的走向看,由张家辉所率领的香港警务力量以及由池珍熙所代表的韩国方面的力量,都不可能成为这个唯一能与赤道抗衡的正派力量,这两方在影片中更多地只是充当执行人员的身份,有点像是赤道身边的两个信使,是赤道的左膀右臂,但却不能替代赤道本人。而真正能与赤道相抗衡的,是代表着大陆力量的宋总(王学圻饰演)。这点从宋总每次出场的极力造势,以及实力派演员王学圻努力给人物所添加的强大气场就可以看出。这个宋总一出现,就给了危机小组的人强烈的压迫感和震慑力(似乎怕观众看不懂,导演特意通过教授的口表达出了危机小组的成员在宋总到来前后的转变),但是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压迫感和震慑力只停留在了表面。整部影片几乎没有展现宋总(也就是中国大陆)强大能力的有力情节出现,一开始不带武器专家,到事态发展到紧急时候想着要从北京调专家了,却又让这批属于国家顶尖人才的武器专家被轻轻松松地团灭了,这些情节更是证明了宋总一方的愚蠢和不明智。而剧本分配给宋总的台词更是单薄和故作高深得令人发指,无论李sir甚至观众如何不理解他那莫名其妙的行为,他全程都是一副“我不说”“我就是不说”“你级别太低了,我怎么可能跟你说”的样子,叫人又是莫名,又是气愤。
不过,虽然对于本片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和遗憾,但是在我看来本片在整个五一档甚至15年至今的所有国产影片中,都算是一缕清风了。
全片除了个别群众演员,几乎没有任何演员的演技拖后腿。每个演员都将各自分配到的台词、戏份发挥得诚意十足,并尽可能地在剧本范围内展现角色应有的魅力。
片中掺杂了大量韩国演员的戏份,但是却没有给整部片子造成撕裂和违和的感觉。几名韩国演员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有我很喜欢的《传闻中的七公主》的雪七,有《蓝色生死恋》中恩熙的妈妈。池珍熙实力派演员就不用说了。至于崔始源,我想要特别说一下。在中韩文化处于蜜月期的现在,几乎半数电影中加入了韩国人的身影,比如《露水红颜》郑智薰、《第三种爱情》宋承宪、《爱我就陪我看电影》金范等,而除《赤道》以外,崔始源也在年初的《天将雄师》中扮演过重要配角。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崔始源是原韩国人气团体SJ的成员,妥妥的人气偶像明星毋庸置疑,而他现在所走的路线,却让人感觉到,他是在努力摆脱偶像包袱,在向一名真正的演员进发。虽然只是担任配角,但在《天将雄师》以及《赤道》这样的影片中担任重要配角,并且还能分配到不少打戏、和不少中国实力派影星对戏,这样的经历对于他来说是大有益处的。他和池珍熙两人在片中的表演,想必能消减不少中国观众对韩国演员固有的娘炮印象。如果他能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从偶像小生彻底转型为银幕硬汉,他的演艺生涯才会更加长久。
至于张家辉张学友的表现,我个人还是觉得很满意的,两人的演技看得出来完全可以负荷住各自的角色,倒是张震这次让我有小小的失望,无功无过无惊喜的感觉,其实我觉得他可以表现得更好。
其实在影片开头尖沙咀的一场场面火爆、节奏明快的警匪枪战戏后,我心里一直在隐隐期待着,导演能把《赤道》拍成一部罗曼司式的警匪片。
英国小说家戴维洛奇在他的小说《小世界》中借一个角色之口说出,对比史诗与悲剧,罗曼斯有着不同的结构方式,它不只有一个高潮,而是有许多高潮,文本的愉悦一次接着一次,一旦主人公命运中的一个危机解除,新的危机又会出现,一旦上一个谜题解开,又会出现一个新的谜题,一旦一个冒险结束,新的冒险又重新开始,最伟大和最典型的罗曼司,通常没有结局,它们只在作家耗尽了精力的时候才结束。
在观影《赤道》时,也有这么点罗曼司的意思。
一开始香港面临足以整个毁灭的危机,到尖沙咀一场激烈的警匪枪战,夺回了DC8并且韩国专家开启了安全模式后,观众终于得以松口气。然而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冒险也还远远没有停止。宋总的出现,将这个足以毁灭香港的大危机又留了下来,观众的心随即又悬了起来;李彦明前往澳门抓住了赤道的信使之一,最后在押解前往交易时又被其跑掉;DC8发生了危险的核泄漏,却又由崔民浩亲口确认泄露只是教授帮助他们将DC8顺利送回韩国的障眼法;崔民浩带着DC8来到码头以为终于能顺利送回韩国时,却又发现中了诡计,被赤道派人伏击,不仅抢去了DC8还搭上了特工朴宇哲一条命……观众的心就这么跟着情节起起伏伏,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却又立刻被情势的急转直下绷紧了神经。这种观影体验在片末时得到了再一次的加强:宋总在日本京东的列车上找到了赤道,并坐到了他的对面,告诉他,他的两名信使已经被抓了,而他,也难逃被抓的命运。当观众以为终是邪不压正的时候,赤道则气定神闲笑笑,以启动DC8要挟宋鞍放了他。
“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导演告诉观众,跟赤道的战争这才刚刚开始……
虽然因为导演的能力以及剧本的质量问题,本片在追求格局高大的时候丢失了一些能真正牵引人心的东西,悬念的设置和情节的转折显得浅显、刻意了些,但是能看得出导演在警匪片这一已趋成熟稳定的类型片上寻求突破的努力和诚意。
希望两位优秀的导演,能够继往开来,传承港式警匪片的优点,开创警匪片的新局面。我想,广大警匪片爱好者也会抱着期望,走进影院继续给予支持。
最后,国产3D正属于并将很长一段时间属于鸡肋一般的存在。
5 ) 没那么简单
(原来早上写的那一篇发布成功了,因为当时显示系统繁忙,没有成功,又兴致勃勃写了一篇。。)
如果你还没去看:
这部电影的评分不只这个分数,至少相比起水军簇拥而起的众多大陆烂片。
看到微博和豆瓣的评价,多是觉得剧情散乱,导演故作深沉等等的,还说香港电影已死。好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有很多人觉得《有一个地方。。。》《左耳》这些片子是难得一见的好片子咧,张学友教授都说了,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言论自由。
也许有一份观众是抱有对《寒战》更高的期望去,觉得失望,觉得就像是看了好久好久的激战场面,然后说,战争不过刚刚开始呢。
可是,电影不需要那么平铺直述,不余需要每个人看到每一个镜头心里都呼之欲出:哦,是这样啊的吧?以前一个和一个挚友看一部雷翻天的电视剧的时候,她就耐心跟我说,之所以这个男主角一次又一次地解释我们心知肚明听了都要翻白眼的话,是因为我们的妈妈婆婆看不懂啊。
《赤道》的剧情设置、人物设定、场面恢宏真实度都是要给一个大大的赞的。你看了预告片看了百度百科的话,会觉得,哦,不过是一部说三方怎么合作把武器夺回来,不过是一部颜值都好高,不过是一部与其他的谍战片相差无几,不过是一部看完场景很惊讶但是转头就忘了剧情的香港电影嘛!
但是绝对不是啊!百度百科介绍的赤道不是啊他呀!!剧情哪里有这么简单了?当中涉及那么复杂的国际利益,想想都觉得那么真实,美国、韩国、中国大陆、还有中国香港之间的关系,政治层面“因为你的职务水平没达到有些事情没法告诉你”的道不清楚的大心思,韩国、香港、大陆三方各个队伍的小心思,观众都要从人物的对话、眼神,一些细节的展现去猜,谁是赤道?
枪战的场面没有让人失望,香港电影在方面是强项。第一幕在尖沙咀的枪战,是让观众做好心理准备;但是后来那一幕在海旁,因为始料未及,池珍熙和崔始源和张震他们的对峙,看得人心惊肉颤啊。还有影片接近最后,文咏珊突然出现的那一刻,简直肾上腺素飙升,噢,如果你看了几千几百部很厉害的电影,也许你是无感了。
演员的演技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都是老戏骨,连新人文咏珊(虽然也拍过好几部电影了)的身手和眼神都让人拍手叫好,果然是和baby转型最成功的两位嫩模始祖,后来香港那些前仆后继的嫩模,嗯,基本有种row in row死在沙滩上的即视感。电影影评人说香港一直低估了张学友的演技,确实啊,昨晚我都听到有观众问,张学友都可以凭这部戏提名影帝了呀?
说着说着就泄露好多剧情,以前我喜欢先来看评价再去看电影,因为我也是智商堪忧。。不过现在觉得还是先看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第二遍呀,好电影还是值得贡献票房的!说到这里,还是想吐槽一下,看三遍这个电影都好过贡献票房给何以吧?哎,现在我也看不懂这些所谓的“音乐MV剪辑成一部所谓的电影”了,也许是我老了,我是中学生的时候好像也是脑残粉。。。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我觉得电影里有好多好多疑点,比如说池珍熙。
他居然没死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如果这放在一部雷剧里倒是可以理解,好人永远不死。但是这不是啊,好人基本都死光了呀,死到都让人疑惑续集要找谁来拍呀?
第二是他出发前妻子给他塞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什么电影没有交代啊?这是个线索吧。他收过两张纸条,张学友那张比较明显,就是引他们到海旁,但是妻子那一张肯定也是说明了什么呀?
池珍熙的形象也是很正面很正直的一个人,那么会不会最不像坏人的是坏人的设定,他也是利益集团里面的一个呢?
还有王学圻。
大学说他的表演有违和感,有点夸张,说话让人发笑,好像是专门穿插进去为了赢大陆票房为了通过审查的。一开始我也这么觉得,好像大陆这一方插一脚进来没必要?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呀,这真的不是像百度百科说的一个简单的夺取武器的故事,这当中涉及几国的利益,外交不是在每晚7点的CCTV新闻里说领导人去哪里访问那么简单地事情啊,韩国制造这么惊人的武器,美国能没反应?美国是怎么对待伊朗伊拉克朝鲜这些或真实或疑似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的呀?以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交易现场在香港,当然要管啦,当然要进行外交层面的斡旋了。王学圻说的就是真的呀,有好多东西也没法解释给你听,当中拍到的大陆和香港的矛盾其实也反映了两地某些价值观的不同,虽然一部电影篇幅有限,加上有审查的限制,肯定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了,但是从架构设置和表达的社会意义看,至少还挺真实的。王学圻最后在京都出现的时候,那一大堆来自不同种族的保镖,嗯,好有型啊。和张学友的对话,讲到了影片要表达的很重要的一个点,信任,赤道的利益集团里有信任,而这三地的正直代表的小组有吗?大家各怀鬼胎嘛。
我还真是看TVB和香港电影长大的一代,小时候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看TVB啊,噢,那时ATV还放很多很棒的电视剧。也许我真的有很重的香港情节,我觉得香港电影绝对没死,《赤道》比好些只有场面没有让人记得住剧情的好莱坞大片还要赞。
6 ) 真是太无聊了
虽然本文看起来很像骂街。
但我内心还是很文明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好看的电影都是相似的,不好看的电影各有各的烂处。”
本以为我的烂片之旅在苏州已经结束了,但是在一个声称被本片严重伤害的朋友的热情邀请下,抱着嫉恶如仇、伸张正义的心情,我还是来看了《赤道》。
而且她居然在隔壁看《闯入者》。事实证明,不需要看何以,不需要看教主和佟大为对戏,也能知道什么叫“天堂地狱一念之间”。
当我走出电影院时,看着UME对面的麦当劳,内心一片萧瑟。因为赤道这部电影,实在是太无聊了,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槽点,就只是很无聊。
无聊无聊无聊无聊无聊无聊。
如果真的有什么值得吐槽的话,可能是在开场五分钟前我才发现,这居然是一部3D电影。这就意味着,我连玩手机都不方便,因为戴着3D眼镜看手机屏幕是花的。可是这么无聊的电影不玩手机还能干什么。我就只能在空荡荡的一排座位上寂寞地伸伸懒腰、踢踢腿、掰掰手腕,然后向后面一排提前离场的情侣决绝的背影热情地招手,虽然他们并没有看到我。
真的是太无聊了。
香港警匪片发展到现在,好像已经很成熟了。我们知道早期的港片格局都是很小的,讲一个弹丸之地几个人的爱恨情仇;后来就越来越大片化了,比如说《无间道》,完全是港版教父的感觉;再比如说《黑社会》,讲人性讲政治,好像格调更高了。
气球越吹越大,是不是不小心就吹炸了。于是今天我们就迎来了警匪片史诗的终极版,超级大片《赤道》,也就是说,史诗中的史诗,为史诗而史诗,除了史诗什么都没有讲,整部电影都散发着“老子是史诗”的史诗气息。别的电影都在讲故事(包括何以),只有《赤道》这部电影,一百二十分钟,就讲了一堆设定。史诗的设定,超牛逼。我们的武器破坏力有多强,我们的探员有多厉害,我们的案子有多惊险,我们的阴谋有多么逆天,你不敢相信,这些居然都是用对话讲出来的。
我不知道别的导演会怎么拍,反正赤道这部电影,可以直接改编成舞台剧,比舞台剧还舞台剧,一点实干精神都没有,全都是念台词念出来的,脸都没认完,片子居然就拍完了。
说到认脸这个问题,在本片的一众大牌演员中,我觉得演得最好的就是王学圻。
他非常精准地把握了一个合拍片中应该出现而且为港人所喜闻乐见的党员应有的丑恶嘴脸,故弄玄虚,满口官腔,明明什么都没干,就是到处找人聊天,出门还总带一堆小弟,比黑社会还黑社会,天下老子最牛逼。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人物形象竟然很丰满,简直呼之欲出,不符合一部干巴巴的设定电影的画风。这不仅仅是因为王学圻演技好,而且因为他身负重任,他就是《赤道》这部电影的形象代言人,读懂了他,你就读懂了赤道。
其他人就没有这么丰满的形象了,也没有什么角色定位,全片都是一副被狗日了的样子。
很多人提到看这部电影是为了男神张震。张震被狗日了,这就算了;最悲伤的是,作为全片英语台词最多的亚洲演员,他的英语水平就跟我们十八线县城的高中生一样,发音生硬,句子连不起来,一说英语整张脸就好像打过针一样僵,嘴巴都讲歪了。男神这么接地气固然让人欣慰,但听说张震是每拍完一部电影都要满点一项技能的大神,这么多年了,英语竟然还是这么烂,说明男神拍戏很不完整,他从来没有拍过这样一部国际范儿史诗大片。所以让我们祝福他拍完赤道后,六级可以过五百。
与张震的十八线口语水平相比,我敏锐地注意到崔始源的英语很好。但他不幸在语言方面没什么发挥(都怪那个中韩翻译器,which probably is 全片最高科技的产品,比毫无出场机会的核武器都要更高端一点,因为后者只是一个虚张声势的小盒子),相反在被狗日了的演绎上可谓登峰造极。作为韩国重量级保镖,他机智、勇武、蓄势待发,每一块肌肉都写着”被狗日了“。全片最恐怖的一个镜头,就是他抱着小伙伴池珍熙没死的尸体(为什么没死还是尸体呢,好奇怪哦)痛哭后,猛然发现敌人就在身后。
那一刻,他双眼瞪得巨大,以堪比卡带的速度缓缓回头,仿佛站在身后的不是张震和文咏珊,而是一条狗。
说到文咏珊,如果你最近也看了其他的港片,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香港好像没什么女演员了,电影里随处可见的都是整容脸。具体到本片中,年轻如王学圻的女助手,黄脸婆如澳门卖军火的餐厅女老板,甚至龙套到匆匆一瞥的爆炸案女记者,卧槽,居然都是整容脸,而且都有同款伏地魔扁平鼻。所以全片看下来,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文咏珊,真的好漂亮,虽然她也是一副被狗日了的表情。
此外,文咏珊还贡献了本片为数不多的打戏。
作为一部无聊的设定电影,基本没什么地方是需要真打的,枪战就靠开枪的火花闪瞎你,反正3D嘛不闪白不闪;打戏就靠镜头晃死你。晃晃晃晃晃,摄像机这么晃,演员就是站着不动看起来也好带感啊。牛逼。
但并不是说本片的动作设计就毫无可取之处。可能它没什么看点,但它却意味深长。首先,它是很有科普意义的。在全片最经典里的追逐戏里,文咏珊先用力地踢了张家辉的裆,他战斗力一秒变负,痛苦倒地;然后她自己的报应也来了,跑着跑着被车撞了,看着卧槽还挺疼,但她居然,马上,爬起来,继续跑。从这个被踢档和被车撞的对比中,我们学到了一个重要的生理知识。
其次,它对剧情还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还是说文咏珊和张家辉对打这一段(因为可能也找不到另外一段了),虽然张家辉也一脸被狗日了,但是不得不说,其实是很有深意,很有铺垫的。他和文咏珊打架打不过,你猜他怎么反败为胜,他痛咬了她大腿一口。牙口好胃口好。这一招绝杀搞定了文咏珊,他乘胜追击,又给了她最后的致命一击!狠狠地照着她的裆部踢了一脚。我觉得张家辉可能是天蝎座的。
不过,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所以最后机智的张警官虽然揭穿了大反派的身份,单枪匹马闯入贼窝,但还是被那个他屡次伤害的女人勒死了。什么仇什么怨。他死前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不该打女人”(这句话竟然不是文咏珊自己说的)。这一段剧情设计之精巧、教育意义之深刻实在出乎我意料。
相比之下,最后大反派身份的反转就有些相形见绌了。虽然说在这么一部无聊的电影里,本来也没有人会在意反派到底是张震、张学友还是张家辉(为什么都姓张)。反正都一样无聊,是谁不是看。而最重要的是,此处的反转,就好像看一本第一人称的本格推理,最后发现凶手竟然是“我”,他妈的,整个就是坑爹。那些剧情闪回,难道真的显示出什么重要伏笔吗,没有啊。所以说,闪不闪有什么区别,导演是不是什么致命魔术一级恐惧万能钥匙看多了,不闪不牛逼,不闪不能高智商。呵呵。
总之,这就是一部无聊的电影。吐槽来吐槽去,其实也没什么好吐槽的,就是很无聊而已。看着那么多角色、那么多条线的剧情,竟然一条线都没有撑起来,不知道每个人在七讲八讲些什么。大家可能演着演着也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就都是被狗日了。我左思右想,也不知道这部电影拍出来是干什么的。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因为太无聊了,所以竟然成了一个未解之谜。听起来还不无聊了。这是得多无聊啊。
两三星之间。除了张震的反派,整部影片亮点不多,张震让人记住,也更多来外形,其实跟角色也没那么大关系。导演野心很大,但有些力不能及,格局虽然做的很大,实际上故事又很小。尤其是,在调动各方面的线索时,并没有太好的办法,既是有枪战、动作、阴谋、危机、反转,却又都没利用好,反而看得很累。
这是要拍新无间道的节奏。另外有个,嗯,口误,王学圻说,我要出国。然后,到了香港。嗯。
首先我一直觉得梁陆拍的就是中等水平传统港产警匪片,之所以受捧大概也是因为如今HK连最中规中矩的警匪片都越来越少了;其次我深深觉得本片除了明面上黑了韩国智商外,也借王学圻老师装腔作势的演技暗黑了我D;最后表扬下以震哥为首的型男盛宴,以及又型又索的文咏珊(同是嫩模,甩某baby十条街)
3.3星。1.张震帅到爆炸。2.比寒战有新意但整体没寒战好看。3.每个人都很努力地想要让片子硬起来。。。结果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说了一句“sorry,我不行”。4.片子过长,剪成90分钟正好。5.王学圻老师不适合港片。
和《毒战》一样,是一部事件性的动作片、用在人物塑造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情感因素严重缺席,全程冷静,嗜血成性。我喜欢影片出色的动作场面和和那种什么角色都能死的干净利落,但是却为它的智商感到捉急,最后的反转影片过半就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
配乐的你出来 保证打死你!
这么说吧。即使我非常特别喜欢余文乐与崔始源欧巴,再加上很拼的张家辉以及张震等,这部电影给三星,都已经是严重有失偏颇了。“罄竹难书”,槽点满满。但是,我仍然推荐大家一看,颜值还蛮高呢。但推理控慎看,会觉得智商被侮辱。
兩小時的預告片 看完有種被耍了的感覺 。導演不厚道 生氣了。
其实,看完挺失望的。有格局,没格调,有野心,没掌控,硬着没射就软了,其实挺阳痿的片子。故事讲着讲着就完全底气不足了,结尾不得不用一句战争刚刚开始来收尾。看这片子,感觉张震一直怒刷存在感,警察蠢蠢的,被反派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张学友的揭秘不错,但很多细节说不过去。反派卧底也太多了。
下了好大一盘棋,看完了才告诉我刚刚开始,尼玛
我靠!导演你《寒战》的坑都没填完呢,还拿整部《赤道》来为《赤道2》做铺垫?!多条线索处理得这么失败,悬念设置也水到爆,空有一副国际合作高大上架势,就为了告诉观众:顶撞中央官员的就是坏蛋,香港警察傻X,韩国情报人员无能!放映结束,全场爆粗此起彼伏,真特么前所未见!3/10
我裤子都脱了,你就让我看个预告片?前戏还俩小时!
我发现了剧中最帅瞎我的人,叫那什么张...余...崔...文咏珊!
有趣 梁陆组合的片子 无论寒战还是赤道 那种似乎必须要续集才能解释清楚的态度 其实反而是必要的 当然前提是真正能解释清楚前因后果 而不是由一两篇影评来把故事补完、说圆 王学圻这样的角色有点意思 想要做出一种大陆与香港之间意识形态和思想冲突的感觉 可惜终究是港片 对大陆的理解依旧太过刻板
简直是一堆青春片中的一股清流
看到张震就想打五分,我就是这么有原则。
影院看成片,更看得見兩位導演的誠意。兩人還會為直升機全景畫面丟了一格這種事生氣一晚,也真是萌。內地宣傳完全可以用「竟然過審了!」來作為噱頭嘛,保守啊…
你们太小瞧张震了。拍《赤壁》,为演孙权他熟读三国;拍《建党伟业》,他又把民国史熟记于心;拍《深海寻人》,他考到了PADI潜水执照;拍《吴清源》,他的围棋已能压制专业三段;《一代宗师》杀青,他拿了全国八极拳冠军;《聂隐娘》拍完,他学会了近身剑术。。。咦,听说最近他要演通缉犯了?
韩国专家出场一个个帅的留鼻血 中国专家一出场脸上写着我是贪官..
我的四星是 Janice Man 和 張震的, Janice Man的剪刀腳,要夾爆張家輝的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