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我在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现在零零星星的记着一些片段。其中印象最深的镜头,不是那个克拉拉被火焰喷射器烧焦的尸体,也不是小女孩逃跑时,被从背后射击丧生,也不是最后于连用火焰喷射器射融化镜面,将杀人不眨眼的德国军官活活烧死,而是当他埋伏在矮墙边,准备伏击一个从悬崖上降落的德国士兵时,当他瞄准了目标,准备扣动扳机之前,脑海中回响起他的挚爱的妻子克拉拉的莺声细语,她说要为他生个儿子,之后他才扣动了扳机,打死了那个德国兵。
这个情节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但究竟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到现在,我看到这个镜头,依然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失去家人。失去孩子,而他们又遭到了那样残忍的折磨,于连心中的仇恨有多么巨大,恐怕没有经历过灾难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他在向这个德国兵射击时,那个德国兵是没有武装的,两手空空的从一条绳子上下滑,他是一个青年,是一个母亲的儿子,也可能是一个女人的丈夫,也可能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来到这里,野兽一般的,干出了那丧尽天良的暴行。他们必须要被惩罚。
这部电影,在于连的爱与恨的交替中,完成了对他的那个被暴行摧毁的幸福生活的描述和展示,这使得观影者的感受在冰与火之间震荡,和于连一起经历着痛苦与欢乐。每当他要杀掉一个或几个敌人时,他的妻子,他的女儿,他们幸福的过去,就会浮现在他的眼前,残酷的现实,血腥的战斗,和温馨的你情我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战争的残酷。而更加残酷的是,无论复仇的结果是什么,幸福都不会再回来了。
在影片结尾,当他理所当然的以妻子的名义邀请朋友做客之后,他突然醒悟,这一切都已经不存在了时,他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是对泯灭人性的战争的控诉!
虽然已经看过无数遍,碰到央视重播,忍不住还是刷了一遍。情节不说了,经典的法国孤胆英雄复仇片,经典上译国配实在让人入胜。罗密施耐德和菲利普诺瓦雷的表现无懈可击。前几天正好看了菲利普主演的邮差和天堂电影院,印象深刻。想当年,老枪也是荧屏常客,片中火焰喷射器火烧女主角前段让我实在难忘。
“你的手能创造奇迹”,医生的手能化腐朽为神奇,叙里安的母亲曾经饱含深情与骄傲地对要去做手术的儿子说过。 但是当亲眼见到被送去乡下避难的母女二人被害的尸首,当整个村子被溃退的残余德国小分队所血洗,当你所爱的人们被残虐致死,这双手也做了我们都一致认为该做的。家园被毁,那么就亲手血刃仇人吧。 叙里安利用对乡间城堡的地理熟悉度,拿着父亲留下的一支双管猎枪行动了。他是个大个子,行动却灵活巧妙。整个复仇行动在曾有过甜蜜情境的乡间城堡、在他的痛苦隐忍与对家人的追思之中展开,其间的那些对敌人的杀戮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些杀戮根本无从挽回逝去的所有。但总要做些什么吧,叙里安是个务实的人,为了一个人完成复仇,他甚至骗走了曾路过村子可以提出支援的游击队,他所作的只是他的即时反应,事后他什么也没有说。巨大的痛苦是发不出声音的。 克拉拉是被德国人的火焰枪烧死的,叙里安最后透过古堡房间的双面镜举起同一把火焰枪歼灭最后一个敌人。那透过镜子后面喷射出的复仇之火,照亮了破镜而出的叙里安,也让他亲手毁掉了这个充满美好回忆、同时又是埋藏了无尽痛苦的地方。 一个人,一杆枪,一段深情,一个美好的家,倾其所有,尽其所能。他的确捍卫了它们,创造了奇迹。 p.s 小时候第一次看此片,很震惊于罗密的死法。所以幼小的心灵中一直觉得怎么样都不能去乡下啊,哪怕那里有城堡也不行。
如何在法国人投降之前占领巴黎,一直是一个非常困扰德国人的问题。所以千万别被战斗双方的国籍所欺骗,《老枪》不是战争片,战争是两个国家的事,《老枪》讲的是复仇。
与东方国家相比,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都要弱得多。影片中男主在一家医院里和德国人共事。战争对于他的影响仅仅在于被破坏的平静生活,他既不仇恨侵略者,也无意于提枪保卫祖国,即使是与纳粹发生冲突也只是出于身为医生的人道主义关怀。他对德军抓人有不满,但在被以家人的安全威胁后,又很快妥协。他的妻子克拉拉在归家途中尚有闲心带上玛菲尔,可见他们对战争是没有概念的,对德军也没什么仇恨的情绪。
这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之中,是不可想象的,它不符合我们的逻辑思维。敌人十恶不赦,伤者皆英雄,救人只能救共产党;逃难是仓惶窘迫的,让人分不出额外的悲悯和同情;至于投降,那是不可能的。舍小生而为大义,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才值得称颂。
而这一版的配音也很有问题。满片的鬼子、共党、游击队,极具中国特色的身份划分,表现出一种意识形态特征。事实上,我们国家在对国外文艺作品的引进中都采取了各种手段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加工,包括选材、删减、配音以及评论引导等。这部影片的中文配音就是以中国人的逻辑去想法国人,它强化了民族矛盾,突出了反战主题,用言语织就出一张爱国主义教育的网,复仇因此强化为敌我矛盾鲜明的战争。
然而就电影本身而言,这种意识形态并不是显性的,我们只需要看一个细节即可知晓:于连被德军发现后又将其反杀,险险逃出,路遇本国士兵,他非但没有向他们求助,反而隐瞒事实,设计留下,以伺复仇之机。可见在于连心中,他是为妻女复仇,为家人而战,而非为国奉献。从本质上说,《老枪》是爱情片呐。
“记得小萍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电影中大量运用的闪回镜头很好地诠释了何谓睹物思人,何谓景存人亡。片中,于连在妻女被德军残忍杀害后前后九次回忆起与她们曾经幸福快乐的生活:教堂里美丽的容颜、擦窗时对未来的幻想、聚会上无故的悲伤和嫉妒、庆祝女儿获奖的欢喜、灌香肠的热闹、对孩子的期待、等待晚归妻子的焦躁、初见的惊艳、初夜求婚的浪漫以及夏日里一家三口骑车时的笑颜。色调温暖,音乐柔美,最寻常的喜怒哀乐恰恰是最能慰藉人心的记忆。
至于配乐,这部影片的视听相当合拍,和家人在一起时是暖调、轻快的音乐、舒缓的节奏;切到战争场景就是冷调、阴森的配乐或者无声(沉默也是一种声音)以及紧张的快节奏,整体的感觉非常和谐,不出彩,也不突兀。
这里主要谈谈开头和结尾。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其实是一样的:用短短几分钟无台词的画面结合一段活泼的音乐简洁利落地展现了一幅和睦美好的生活画,是非常经典的电影桥段,也是影片中生离死别的惨剧的反面。电影里,一家三口骑着自行车缓缓驶来,身边还跟着一条狗。悠长的管乐仿佛尚未褪尽的夜色;首次出现的钢琴旋律做了一个小节的简单重复,如同将将清醒的早晨,睡眼朦胧,慵懒地舒展身子;之后的钢琴旋律亦是如此,预示着一个美好的晴日。画面中,人物越来越近,管弦乐的旋律也发生了变化,整体基调变得明朗起来,最后的黑夜褪去了,钢琴的旋律开始跳跃,在轻快的琴键中,电影开始了,也结束了。开头与结尾相同的景别,相同的摄像机运动,相同的剪辑,相同的配乐,当然还有相同的美好。只不过开头在短暂的停顿之后,主人公一家继续行驶在路上,直到最后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打断了这份美好。结尾,于连在朋友车中,似乎还没有接受家人离去的事实。电影在人物越来越接近时戛然而止,那一刻也就成为了定格在刚刚完成复仇的主人公心中永恒的幸福。
总体而言,《老枪》真的足够老,受制于时代,算不上一部多高明的电影。但导演在一些细节上的处理还是值得称道的。比如于连从衣柜中拿出一件白衬衫,用力撕成两半,取其中一半擦枪,旋转、擦拭,看着手中的衣裳,动作越来越慢,回忆开始了。借一物事勾连时空,脑海中的哀乐与眼下的悲戚惨烈遥相对照,情感的浓度成倍叠加,感染力也大大增强。再举一例,德军自悬崖上方攀绳而下,尚未过半便被对面匆匆赶来的于连发现,他举起枪准备射杀绳上青年,忽的犹豫起来,拿枪的手渐垂,枪口也有了坠落的趋势。这时,他耳边响起了妻子的声音“于连,你不是早想要个孩子吗?要生个儿子就叫他戴维特吧。”他霎时果决起来,举枪,“砰”。从怀疑到坚定,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一句话来达成,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也在这一细节中得到了呈现。
但其实可以更高明,不妨看看昆汀在《无耻混蛋》中对闪现镜头的运用:德军军官向另一位军官介绍死者身份,突然插入的闪现镜头继续了他尚未说完的内容,同时又从侧面交代了他们的死因,更重要的是这个镜头把这个章节和前面三个章节联起来了。镜头是电影的语言,应当字字珠玑,兼具艺术性和文学性。
有的片子几十年之后再看还是一样出色,这个片子不属于这个行列。
我只记得火焰喷射器大炼活人,在我幼小的心目中留下了如梅超风狂笑般的无法磨灭的印象!干,万恶的不分级制度。
经典译制片怀旧系列之《老枪》,1981年,由上海译制片厂配音的版本正式在内地公映,成为一代观众的经典回忆,并由此带动了八十年代的译制片黄金岁月。。区别于当时国内观众看过的二战电影,影片并没有像传统战争片那样,花费大量的篇幅去描绘正面战场的硝烟弥漫,而是把视角缩小到一个家庭内部,讲述了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一个热爱家庭的医生丈夫,为了替妻子和女儿复仇,只身消灭了一群凶残的德军侵略者,这样的情节设计本身就颇具戏剧性,同时编剧把故事设定在战争即将结束,希望曙光即将到来的时刻,更加凸显了这场复仇悲剧的残酷性。
一个戴近视眼镜、中年发福、身为外科医生的男人,因心爱的女人与女儿死在纳粹手下,单枪匹马剿杀了这支纳粹小分队!冷静复仇后,那双含泪深情的眼。最刺激的镜头莫过于火焰喷射器下人瞬间化为焦炭。(开头结尾两处都用到的三人单车镜头,不免让我想起影片Un amour à taire也有同样安排)
真是良心好片子,前面铺垫不急不躁,节奏掌控很不错,没有陷入价值观的左右,剧情展示也很立体。不解的是,男主在开枪前,显露出了极其出色的军事素质,化身孤胆英雄,布下套路与陷阱,而非横冲直撞。可是在打掉机枪手后一路撤退,又拿掉了老百姓怯懦的遮羞布,尤其洗脸一段,简直是bug+光环。8
老枪这个电影就是从文学升华为文化的范本。德军流寇血洗村庄,在教堂杀人已沦为禽兽,他们被一杆从教堂阁楼取出的老枪爆头、在教堂连接城堡的地窖通道内逐一被摔死、被水淹、被火烧,复仇的火焰从镜子的背面扑面而来,犹如受到上帝的惩罚。经过这一役,于连进化为向巨人投出石块的大卫王,老枪从一管生锈的古早猎枪升级为复仇之剑。于连对妻儿的思念让爱与恨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并通过对复仇场所和仪式化死亡方式的选择,让这场地道战没有仅仅停留在报仇雪恨和反法西斯电影的层面,这就是一部电影能否被称之为文化的关键。
十几年前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尾巴,对火焰喷射器烧人的镜头印象深刻,多年后我终于在PPS上完整看完。那个古堡太适合打游击了,漂亮的女主人被纳粹烧焦,看完还是多少有点心理不适感……
很经典的法国电影。。Philippe Noiret 是完美丈夫完美父亲。。Romy Schneider 演妻子。。很感人。。
我记得这部电影在我小时候非常有名,原来女主角还是《茜茜公主》的扮演者。四十年前的电影了,现在还是觉得好看。一个人的地道战啊,家仇国恨,男主角只想独自一个人默默报仇。片子不时穿插着男女主人公以往的甜蜜幸福爱恋,看了真是让人心酸落泪。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早的硬汉杀手形象,其实就是第一滴血的雏形。
安利可擅长的”为了所爱的人“的故事,睹物思人的桥段加上施奈德的美貌,更缠绵悱恻。在古堡的戏设计得相当漂亮,节奏,空间处理,以及很巧妙地把战时的民族仇恨转换成了丧妻之后的心痛和怀念,削减了血腥味。ps,看的原版,有机会再看看毕克老师和丁建华老师配音的版本
“现在的局势很不好 马上要打仗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嫁给我好吗?”
小时候看电影会在记忆中留存片段,如今重看那片段完全不符电影,没想到电影空间如此狭窄,而记忆力是整片战场,插叙回忆的方法生硬老旧,配音也没有想象中的有神,陆续看了两周了。2012年3月30日。
依旧是央6佳片有约,最近电影频道每天都会播放老片子,倒不是说他们多么经典好看,但是熟悉的上译配音是真让人怀念。这部片子关于二战,没放在战争的大场面,而是聚焦在一个小村庄上的一场复仇,回忆与现实交织,屠杀的场面太揪心可怕,复仇的过程中,苏联人赶来了,他选择沉默不语,然后继续一个人解决掉参与屠杀的德军。这个仇,他必须自己报,但是仇真的报了,他就解脱了吗,妻子和女儿再也不会回来了。
首尾对应基本上快是那个时代类型片的标志了。老上海译制片厂翻译的经典在现在看来声音表演的痕迹太过浓厚,如今看来确实是潮流已逝的问题了。故事套路数见不鲜,主角就是打不死的小强,跟吴宇森的枪战片类近,但场面总是不够精彩华伦,介于怀想与现时之间,个别地处穿插得太过生硬,磕磕绊绊,差强中意
小时候在央视上看过很多遍,印象最深的就是两次使用火焰喷射器的情节。第一次是纳粹用火焰喷射器烧死男主角的妻子和孩子,第二次是影片最后男主角用火焰喷射器从外面烧墙,直到把屋子里那个杀他妻子和孩子的纳粹军官烧死。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火焰喷射器这种武器。很多年以后才知道扮演男主角妻子的演员就是扮演茜茜公主的演员。
火枪喷人的镜头给小时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小时候和爸爸一起看的 被汽油烧死的那段吓到了
医生拿起枪来杀纳粹。被屠杀妻子女儿的丈夫失去了理智,只身要全部杀死所有的敌人。最终他烧死了烧死他妻子的长官。经典法国电影。
人生中第一部法国电影,虽然题材立意以及表演算不上惊世骇俗,但很多镜头经过这么多年,依然清晰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