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七武士》对电影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部电影在多个领域被改编,除了好莱坞的两次改编,我还看过一部科幻题材的日本动画片也改编自这部巨作。除此之外,更别提其对大量影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好莱坞对《七武士》的改编最为有趣,背景设在西部,牛仔置换了武士,拓荒者们替代了农民,1960年改了一次还不够,就在2016年又来了一次,这实在是有趣的事情。
好莱坞的两次《七武士》改编,阵容都不差,2016年版的《豪勇七蛟龙》更是让丹泽尔 华盛顿领衔,继《被解放的姜戈》后,黑人再度在西部片中成为主角。在我看来,《七武士》的叙事本身,确实是很对好莱坞口味的架构,也与商业电影非常兼容。在黑泽明版的《七武士》中,抛开他试图表现的主题,整个故事结构也是如今很多电影大片的经典结构。
1.英雄主义:这是一种人类历史上,永恒的具有感召力的精神力量,无论人类电影发展过程中,如何现代、后现代解构,这种古典主义的情怀依然撩人。一帮落魄的武士,勇敢的面对强悍的敌人,以自己的牺牲保全一方水土的宁静,当然,他们的动机似乎不纯,但是这恰恰是该剧本另一个优势。
2.不完美的英雄战胜自我:高大全的银幕审美,如今已经式微,它会产生出于观众的距离感,不易激发共鸣。而早在《七武士》中,黑泽明镜头下的武士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陷,三船敏郎扮演的菊千代可谓其中代表。是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那是神仙,克服自身的贪念与懦弱的英雄才是人间的英雄。这批人聚拢的初衷似乎只是为了佣金,但是在权衡收益成本后,依然挺立战斗的,那就是英雄。这样的气质实在太对美国文化的胃口,从职业到商界,从战场到宇宙,美国电影中,一个个大小人物总能突破自我,达到自己能力的另一个境界,这就是英雄。
3.小人物的勇敢:《七武士》中,尽管七位武士堪称被侵害村庄的拯救者和超级英雄,但是本片却有一种更接地气的感召力的,有些电影,英雄出场后,凡人退下,常常是英雄与恶势力直接对抗。而《七武士》体现的是,英雄们对小人物内心勇气的激发,一帮看起来笨拙的村民,颤颤巍巍的也成为了与恶势力作斗争的战士。而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真正唤起自我利益的确认,成为自己的主人,正如片尾幸存武士意味深长的台词“我们还是输了,真正赢的是农民”。
4.群戏的丰富:七位武士的角色树立,不但是让影片两边的对决显得更加平衡,更增强了影片厚度。七个人,特长各异,性格各异,无论其外部冲突,还是内部冲突,都会让影片容易四处迸发火花,让影片更加精彩丰富。这一点,在如今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中,有着突出的体现,“群殴”已经是美国此类电影的主基调,对于观众来说,老看一个人一招一式也腻味,一下子批发些英雄技能表演,自然更加痛快。而其中涉及的戏剧冲突也更加精彩,生活中,独处或许有益个人思考,但是电影上独角戏可没那么容易演绎,所以就是汤姆汉克斯演《荒岛余生》也要整个排球来“对手戏”啊。
5.单线剧情:“俗套!”,这是很多人看到一些电影对“简单”剧情的评价,事实上,设计精巧的剧情固然令人击掌,但是很多时候,一些电影并不是摆在剧情线索的“俗套”,而是表现方式和沿着线索推动过程中内容的单薄。《七武士》之所以成为影史杰作,原因并不在于其剧情多么艰深或者讨巧,基本上就是一条线索按顺序走下去,没有多么复杂的切换,没有特别的闪回,更没有分段剧情、环形结构。但是,在单线的剧情下,黑泽明却安排了性格鲜明的角色,此起彼伏的戏剧冲突,更别说还有充满历史时代厚重角度的思考和深度。所以,《七武士》是影视名作中,让人“容易看懂”的一部,从主线到一些细节设计,简直就是一个经典的故事模板,商业电影参照使用扩展也可以得心应手。
而美国人将《七武士》的故事设定在西部,也算是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致敬。如同武士时代一样,西部牛仔也已经是一段逝去的时代的注脚,也同武士一样,是一个秩序失范时代的无根群体。在2016年版的《神勇七蛟龙》中,我们看到的还是熟悉的《七武士》经典故事推进模式,即小人物面对外来强势力量侵夺土地家园的威胁,在另一派强势力量帮助下,鼓起勇气与之对抗。在对《七武士》剧情架构的移植和与西部片特色的嫁接上,导演做的还是非常出色的,比如,西部时代的宗教、矿业便融入到影片中,让影片充满了美国味。
此外,对于反面角色,这个版本做了加强,说白了就是哥们“废话”更多,试图呈现一种如今美国电影中比较“吃香”的富于神经质气质的反派形象。不过在我看来,这个角色可能出于演员表现问题,以及反派缺乏足够的与正面人物直接的冲突铺垫,这样的神经质塑造,显得有些单薄,有些自嗨,有些出戏。
整部影片还是好看的,《七武士》剧情上的诸多优点都被这个版本很好的体现出来,特别几位牛仔,也是个性鲜明,什么鬼都有。不过,这方面也有调整,比如,多了美国式的插科打诨,玩世不恭风格的角色,但是类似原作菊千代那样有些“二”的莽撞角色似乎找不到对标。尽管我们不能要求一部《七武士》的改编电影也体现原作的深度,但是这部《豪勇七蛟龙》也确实只是在剧情架构上致敬了《七武士》,它发力于讲好一个精彩的西部电影动作片的故事,除此之外似乎也没啥太多想法。甚至,整部电影的节奏都很不够西部片,它节奏极快,最后的决战场面,更是成了重武器和爆炸的表演场,好像迈克尔贝在这里友情导演了一把,缺乏西部片的那种稳重与气氛,最后的场面浩大的更像一部美国南北战争电影。
在致敬经典这方面,昆汀塔斯蒂诺致敬传统西部片的《被解放的姜戈》就不同,他加入了自己的诸多特色符号和趣味,但是整个节奏却依然让人感觉很西部片。所以,《神勇七蛟龙》还算是部好看的电影,丹泽尔华盛顿的老道表演也让影片增色不少,但是毕竟挂了直接翻拍《七武士》的名头,所以被观众用《七武士》的标准拿来审视一番也是不以导演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儿。未来,不知直接打《七武士》翻拍的电影还会有多少,但是我们知道,这部经典的精髓必将继续在更多影人的作品中渗透和流淌。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aboutfilms
(本文同步獨家刊登於ViewMovie,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不管怎麼看,《絕地7騎士》(The Magnificent Seven)上映五天至今的迴響之冷之淡,都是叫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這可是今年一次最大的驚喜、一場近年好萊塢變不出新把戲的翻拍潮最好的意外,一部勝過原作太多的新片,還是一部重新復興西部片傳統的野心之作──關於槍戰美學的傳統。
注意是:這種復興與它的原作《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Seven,1960)及續集《豪勇七蛟龍歸來》(Return of the Seven,1966)一點關係也沒有。這兩部電影雖以西部為背景,卻已與古典時代的西部片式槍戰所離甚遠;重點是,它的槍戰拍的實在是不怎樣。
當然,這是非戰之罪。槍戰即調度,是導演功課的一環,而要與本片原作的原作:日本片《七武士》(七人の侍,1954)一拚導演功課的高下,根本是自找死路。那可是一部集天時(東寶片廠全盛期)地利(默許預算超支)人和(電影天皇黑澤明創作力最鼎盛的時期)下的A級片中的A級片。跟這種電影一拼佈景、排場或調度的恢弘,難度不比7個槍手殺光200個保鑣簡單。事實上,在《七武士》數十次的改編作中,從美國版的《豪勇七蛟龍》與《豪勇七蛟龍歸來》、香港版的《戰神攤》(1973)、《忠義群英》(1989)、電視動畫版的《Samurai 7》(2004)、去年屎屁尿版的《荒唐六蛟龍》(The Ridiculous 6,2015),一直到沒冠名但深受影響的臺灣版《策馬入林》(1984),也都不以導演能力見長,改在劇本與情節上下功夫。
《絕地7騎士》卻不然,它選擇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拍攝策略,放棄了劇本的深化,改從美學與槍戰的角度上,試圖超越「翻拍」與「七武士改編」的框架,成為一部真正的西部電影。
我說的新意並不是指故事,儘管劇本確實也有弦外之音。舊版的《豪勇七蛟龍》起於七個美國白人前往墨西哥殺當地土霸,《絕地7騎士》則修改為七個只有國籍相同的多元民族(多了黑人亞洲人印地安人墨西哥人等)對抗美國本土的白人財閥,顯然更為政治正確了些;反派老闆柏格在在開幕戲於教堂那一席「資本主義才是美國真正的信仰,不遷地就給我死」的演講透露了全片是公平原則與資本鴨霸的二元對抗,或許也傳遞了要與《七武士》區隔的意思,因為農民不可能離開土地,開拓民卻可以。(有些部落客連說這麼白的訊息都讀不出,通篇影評嚷嚷這次翻拍無新意,真替他們的智商堪憂!)
然而七個槍手的戰鬥方式,才是全片最欲深掘的美學展演。
想必許多觀眾感覺地到,《絕地7騎士》儘管構圖、節奏都極為明快,唯獨槍戰場景一到,便會出現一種復古的剪接方式──「一正拍、一反拍」的剪接法。甚麼是一正拍一反拍?即一人出招(正拍開槍或丟擲的瞬間),一人中招(反拍擊中敵人的結果),反跳其中沒有間幕,正反拍中完全沒有多餘的纏鬥,剪接速度即故事中具體的物理速度,未中的攻擊則不會多補一帖反拍呈現,極端簡潔,極端快速。
全片使用這種剪接法的頻率,近乎到達強迫症的地步。不僅在最混亂的騎馬對決始終嚴守,就連弓箭、小刀、大砲與格林機槍這些武器,也通通在兩拍的反跳中解決交峙,頂多是被刀與箭刺中的敵人會多出幾秒鐘的反拍呈現流血倒地的反應、格林機槍的流彈會出現幾倆幕命中的建築。敵我雙方都以一正拍一反拍交戰的結果,是故事彷彿人人都是神槍手,加以極度加速,近乎一秒一幕的高速剪接,建立了全片快又清脆的節奏。
乍看之下,這並不是甚麼特別突出的影像形式,跟近來張揚真打實打的港片太片與電腦CG用上癮的漫威大片一比,只是普普通通的商業拍攝。然而不然。假使對影史略解,便會發現這是多麼弔詭的組合──因為「一正拍,一反拍」正是西部片在二十世紀初,甚至是影史上最悠久的一種對於槍戰的拍法;而且,就像西部片的命運一樣,此法早已過時。
在電影一百年的歷史中,觀眾對電影中的「打鬥」的口味,無疑是朝越來越長、速度越來越快、場地越來越大的方向發展,且一去而不復返。西部片是影史上最早的電影類型,一正拍一反拍則作為牛仔槍戰的直觀拍法,隨之成為最早的槍戰傳統。然而二戰後崛起的戰爭片,瞬間就以其排場宏大的大軍對峙場面,讓西部牛仔的互射顯得有如兒戲。於是乎,轉型後的西部片──超西部片(sur-western)諸作,不是乾脆與戰爭片合流拍出有槍鬥也有戰爭的片如《西部開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1962),就是在槍戰中拉長正拍(開槍神情)與反拍(中槍姿態)的時間,填補開槍到中槍間的空白,試圖塑造出有來有往的纏鬥感。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日落黃沙》(The Wild Bunch,1969)後半一戰中,如何將中槍者噴灑血漿嘶吼的死前一瞬以慢動作拉到無可復加之長的境地。換言之,打戲得要增長,否則觀眾不會滿足。
同樣的歷史進程也在遠東上演。1940年開始,日本的劍戟片素來以一刀斃殺、瞬間勝負、這種吉川英治謂之「虛空之劍」的風格見長。然而當1980年代,香港功夫片在成龍、袁和平等七小福武師的手上開創出結合花腔雜耍與繁複套路的肢體奇觀後,日本電影反過來接受了這種打法。2003年,北野武重新將1963年的《座頭市物語》改編成《盲劍客》,他非常乾脆的捨棄了劍戟片式的一刀必殺(這可是座頭市系列原先的賣點!),改以功夫片式的花式搏擊為風格依歸,觀眾也不以為意,這足見視聽語言的逆流。
這種進程在二十一世紀的終點,就是高速剪接的氾濫。導演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於2006年發過一次憂心語「剪接快得太過頭」,他也說中。《神鬼認證》以降,好萊塢大片的打鬥時間已經非常之長,得用演員之間手腳肘拐的局部特寫充數之際,導演調度便無可避免只能仰賴加速蒙太奇(accelerated montage),把幕數大增好讓畫面越切越快,然後用這種高度剪接製造劇中人好似身手敏銳的錯覺與氛圍。高速剪接隨著A級電影與mv的傳播成為主流,連當年抱怨的昆丁也不得不屈從,拍了一部每次開槍都要播放慢動作滿足觀眾快感的現代西部片《八惡人》(The Hateful Eight,2015)。
講古結束,《絕地7騎士》這樣一部電影問世的不尋常意義,也就於此顯見。
為什麼《絕地7騎士》的槍戰戲想要謹守一正拍一反拍這種過時的拍法?假若從二十世紀初期「一正拍一反拍」讓打鬥瞬間結束的極端精簡,到今天「高速剪接」讓打鬥時間無限拉長的極端繁複,是一趟無法逆向的觀眾口味的變化進程,無謂復古又有何目的?
因為此片真正了解西部片的美學真諦。
一件逐漸被觀眾也被好萊塢遺忘的事物是:一正拍一反拍之所以曾是西部片的正統美學,乃因它不只是一種剪接技巧,還是一種精神的象徵,甚至是類型的起源。
與一般觀眾的常識相違,並非是有了西部片所以有了槍戰,而是有了槍戰才有了西部片。西部片的影像美學,很大一部分是在摸索如何拍攝火槍與槍戰的過程中建立的──當火槍這種道具成為西部電影的必備道具時,就出現了符合火槍一擊一殺的物理特性的剪接:一正拍一反拍。當一正拍一反拍成為西部電影的主流剪接時,便出現了主人翁在正反拍構成的槍鬥中要顯有無比魅力必備的前提:靈敏神準的開槍技術。當神槍手成為西部電影主人翁的主流前提時,便出現了將神槍手的個性英雄化了的傾向。最好的槍手,往往具備能轉瞬間扣下板機的果斷,與迎接神秘敵人瞄準自己的勇氣,而果斷與勇氣正是風靡世界的西部英雄(如《關山飛渡》(Stagecoach,1939)的煒恩)最常見的性格描寫,正拍與反拍的美學也在這一批西部片的風潮中逐漸成熟。
換言之,儘管西部片常常與牛仔、馬車、美國、荒野與拓荒這些東西作聯想(但這些在十九世紀的西部民謠就已廣傳,不需等到二十世紀的西部片),西部片的核心美學卻是火槍,是火槍的物理特性被戲劇「內化」成精神層次的進程,尤之武俠小說的武學路數、劍豪小說的人劍如一。西部片傳統中最推崇的一種境界──敢向未知大陸開拓的勇氣,與西部片最娛樂的一種特徵──敢與未知敵人槍戰的武藝,密不可分;槍法在西部片不只是一種設定,更是主人翁的另一個靈魂。
最偉大的西部英雄,就是一把擬人化的火槍,他一打開版機就必定要擊發,就像他一出口要守護某人某地便寧死不屈;而一正拍一反拍這種最接近火槍現實特性的剪接法,也就順理成章成了這種英雄的必備陪襯。正拍反拍的兩幕構成不僅僅是特寫了武器(子彈)然後呈現傷人的速度,也特寫出了槍手之間鬥志高低的的精神具現。每一次的正拍都是「因,迅速接續的反拍則是「果」,誰能在生死一瞬的關頭下達更大的決心,勝負就早已注定,多餘的「過程」(子彈飛行的時間)於現實於精神皆說不通。
唯獨在西部片這種電影類型中,一正拍一反拍才具備了如此帶有宏觀的意義──既是手槍互射最純粹的拍法,也是槍手如何決定勝負的精神。這便是西部片曾經摸索出的王道,在超西部片發展中卻逐漸被淘汰了的,兼具形而上與形而下的電影美學。
《絕地7騎士》的超然出色,就在於它不僅重新復興這種古典美學的傳統,還試圖完成這種美學的現代化,建構一場又一場爽快而意義非凡的槍戰場面。
這是一部絕傳統的西部片式電影。原版《豪勇七蛟龍》那種在超西部片與劍戟片翻拍間游移不定的立場直接被跳過了,一口氣回歸到更古老、更全盛的《關山飛渡》那個年代的一正拍一反拍傳統。七位戰士的例不虛發,就是他們強韌意志的展現;晚安羅比修因為心障而屢屢就不能扣板機,更是一正拍一反拍所謂槍如其人的具現。
這種剪接的統一還有另一層意涵,即對「西部」(西部片、西部精神)可以跨文化跨地域的肯定。全片出現了六種武器(手槍,弓箭,小刀,炸藥,火炮與格林機槍),卻通通被當成「槍」來處理,以一正拍一反拍的節奏來剪;全片出場了七個不同種族的槍手,卻沒有亞裔明星參演不可免的功夫表演,連印地安人間唯一一場近戰對決都迅速了當,這七個人都被當成槍手,敵人也是。這是一種宣告,宣告七個不同民族的這些人拿著不同的武器,最終卻都以牛仔開槍的方式在戰鬥,代表他們歸屬於超越民族隔閡的大西部,身心皆是。
然而這種宣告並不武斷,還很細膩。晚安羅比修的例子在前面已提,比利與瑞德的每次反拍總是比其他人更長,因為小刀與弓箭射傷人後,敵人總得有一段失血與倒地的時間才會真正死去而法拉第擅長的詐騙戰法(假裝變魔術來吸引敵人目光)則是在正拍上顯現,每次正拍的變牌都是超近景特寫,卻沒有把關鍵的槍枝位置拍出,隨即就拉法第已經拿到槍還扣好板機的反拍,把戲外觀眾也「騙」了進去,這是細節上的細膩。
而將一正拍一反拍的內在美學發揮到最極致的,必是片尾的高潮:主角群與反派柏格在教堂的最後對決。
在這場教堂決戰裏,出現了全片第一次的特例:山姆與艾瑪開槍射向柏格,槍枝卻沒有在正拍中入鏡,敵人也沒有在反拍中死去。這是主角群第一次打人卻沒打死人,假如不計混亂的馬戰與刻意不殺的示威。山姆接連開槍,柏格被逼到逃進教堂,觀眾卻只聞槍響未見手槍,山姆握槍的手被半身景給遮擋在銀幕下方了。
為什麼?假若看過《血戰七強盜》(Seven Men from Now,1956,一部超容易與《豪勇七蛟龍》搞混的西部片),記得片中弔詭的槍戰:永遠看不到男主角怎麼開槍打死敵人,彷彿他的身手太快了,快到攝影機的正拍也跟不上,就不難懂《絕地7騎士》這樣拍的意義──因為這明示了山姆的心理狀態:他壓根就沒有殺意,他打從一開始就是要一點一滴折磨仇人柏格。他是全片最正氣凜然的西部警長,但逢仇人當前, 他不再是個英雄而是復仇的惡魔,他遮蔽了自己的光明面,所以他的英雄精神之化身「手槍」不得與此時的他同時入鏡,沒有正拍只有反拍的特寫更反映了他無心用槍手的方式(果斷開槍迅速殺人)來代替對仇家的凌遲,一如他的臉孔突然被教堂的黑影壟罩一般。
這場最終決戰,就在這種「破例」──正拍反拍的隱藏、宣告英雄並非無暇──中宣告結束,是一場贏得慘烈的驪歌。
極端古老的「一正拍與一反拍」,與極度現代的「高速剪接」,如果能以一種簡潔的形式結合,是否會有一番新的面貌?《絕地7騎士》的野心也就在此。
而且,我認為它成功了。儘管上映時間仍然太短,但至今為止多數觀眾的抱怨點都在是劇本乏味與角色動機的蒼白上打轉,卻沒有多少人抱怨影像風格的陳腐,我想已經是一種答案。甚至大膽地說,某些二流影評(就不指名道姓了)毫無道理的批評此片沒有新意的主因,是否正是因為《絕地7騎士》這樣的復「古」太創「新」了,一口氣從2016年重新跳回眾人陌生的1940年代早期西部片,連《豪勇七蛟龍》與《七武士》一干翻拍的時代都跳過了,反而讓那些那些抱怨此片不夠原作(這當然是強人所難!)卻又說不出道理的二流影評看不懂了,沒法發現這是比近年任何翻拍都更厲害,一翻就翻回古典根源的嘗試?
遽聞,好萊塢已經決定下一部的西部片翻拍將是《日正當中》(High noon,1952),一部超西部片的代表之作。就像《七武士》這一系列翻拍的命運一樣,掛名此作翻拍的續集、電視劇與致敬,沒有一部口碑過得去的,究竟有沒有人能把這則已經圓潤到完美的片子翻出新花樣,實在叫人質疑。然而,現在我樂觀其成了;畢竟,如果連《豪勇七蛟龍》都能在五十年後綻放全新的復古光輝,還有甚麼事情是不能期待的呢?
為了一個高於世俗的理想,或者就是一個脫離世俗的想法,付出最寶貴的東西,又怎麼樣?
又或者說“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人活一生,說容易,也可以說不容易,但是壯麗地活一次,也就不枉活這一回。
另外,這部電影,或者電影史上的“Seven系列”,也告訴我,就算到了突出個人的創造性的AI時代,團隊依然是成事的必要,領導人和團隊成員之間的志趣相投(對脾氣、心血聯繫)依然是比特和原子時代里珍貴又必要的淳樸世俗。
八个字:酣畅淋漓,快意人生。影评里面有很多说这部电影人物角色的背景动机不够深入,显得剧本肤浅无力。我想问,一个侠客要讲什么背景?他们沧桑的脸,写完愤世嫉俗的眼神和凌厉的身手就是最好的诠释! 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若不是为了区分七姣龙,我看叫“Nobody 无名”就得了,无名就是对侠客最大的尊重。难道你们不知道,游离法律之外的正义系统只能地下模式? 显然电影在轻于角色描摹而重于枪法美感,一种古典主义的西部枪战美学拍摄手法再次在导演的手里复兴,这种拍摄手法带来的一个最明显的观感就是干脆利落,节奏明快,而且潜意识被一个事实震惊:用枪之人之手艺娴熟,勇敢果决!如此般,英雄配好枪,怎能不酣畅淋漓?详细西部枪法美学史可以见豆瓣一个叫“焚纸楼”的老兄写的影评,鄙人在此班门弄斧了。讲技术层面可能让大家见笑了,但是还是可以聊聊演技滴,Ethan Hawk 和他的角色依然是那么迷人,他的电影,总是一张脸似乎写满了他一生的故事。华盛顿和星爵的表现就麻麻地了,就是耍耍酷嘛。至于西部片里的女性角色和女性演员,其实都是很值得回味的,就这部片来讲,海莉演出了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汉, 也算一姣!
很久没有看那么舒服的西部枪战片了 剧情和言论不说 当男主角进第一次进酒吧那三枪打的帅爆炸了 李秉宪刀法牛逼 眼神到位 星爵牺牲那刻反派帮他点烟致意! 这都是多么热血汉子的情节!很多现代电影里缺少了!
看完刚想关闭 片尾曲竟然是80年代著名万宝路香烟广告曲 妈的!牛逼到流泪!
不说正确,看电影还惦记着政治正确的人,你累不累啊,还看啥看?大家都说人物塑造不够丰富,但是我认为2小时多的片子能够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这里只说我理解的人物状况。
山姆肯定要先说,很多人都说他为了私仇扯着正义的旗子教唆一帮豪杰去干一件傻事。其实,在他和goodnight对话的时候,就暗示了,这一次也许就是私仇,只是到底有多大的仇恨,最后才被揭开,这怎么能说烂尾呢?另外,难道就没有人怀疑他的身份么?真的是7州巡抚?还是只是赏金猎人?所以,这么一个角色,绝对是可以有阴暗面的。
星爵真的很亮,很多人看不清为啥后面飞得他去完成最后的献祭,我们看看几个片段:他被双枪兄弟劫持的时候,杀了哥哥,没杀弟弟,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哥哥动了他的枪,他太有原则了,动了他的枪的人都得死。所以,他欠山脉的马钱,所以要一起去。星爵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角色,自恋,执着,嗜酒。正常的人如果看到酒就离不开,一定有很多伤心事,一定会在某个时刻生无所恋也要耀眼夺目!所以最后由他去完成悲壮的绝杀!
墨西哥人,去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山姆说这样就不再接他的悬赏。这是一个正常人看上去很奇怪的理由,然而他是被悬赏的疯子,因为他和死人一起睡,理由就是死人不会吵醒他。嘿嘿,这样的角色,凭着山姆那句话肯定会一起走,因为他要看看山姆凭什么可以追杀自己。
霍恩,他的出场就告诉了他的作风,我要拿回我的东西。而且他屠杀过200多个印第安人,并且要割头皮。而在大决战阶段,他不断的祷告,说明他不是那种变态杀人狂,而且曾经的历史让他非常的矛盾。记得他说过自己的妻儿么?他说很短暂的时候,是非常的平和和幸福的,所以他的故事很深,而在这个时候,一个中年妇女给他缝补了衣服,这个女人并不知道他的历史,在七个人里面选择了霍恩,说明霍恩本身吐露着善...最后死在印第安酋长手里,看到最后释怀的笑了么?也许外国人不谈因果报应,但是这种循环他们应该以另外一种形式理解的,所以被射中的时候表情从愤怒到不屈到释怀,这都是有心路的。
说完霍恩,其实应该说red harvese,很多人不理解这样一个印第安人为啥会加入队伍,仅仅是因为政治正确?其实不然,他的一出场就说明了问题:看到一个印第安人带着武器,就一定会看到一群印第安人包围你,而red出场的时候,就一个人,真的一个人,说明他被孤立了。这种孤立两种情况,他被抛弃或者他抛弃集体,这个不需要深究。他加入团队或许只是他想出去看看,因为他一直没有融入,吃饭时候的嫌弃,开玩笑的僵硬,知道最后他用英语说饿了,这才是真的融入,或许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而最后手刃自己所不齿的另外一个酋长,恰恰证明他想找一个真正的自己,他也找到了!
比利不用多说,亚裔的坚韧,容忍,忠诚都有,他认可了goodnight,就会一直追随,而且坚信最后goodnight会回来。
goodnight真的要好好研究,很多人不理解他走而复回,其实是正常的。goodnight可以说是为名所困最典型的例子。内战成名,而且他很享受,因为在帮比利收钱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而又为自己的作为忏悔,导致无法开枪杀人。最让我触动的是,让他给农民示范射击,我真的以为他浪得虚名或者心理障碍,没想到竟然如此之猛!他走是因为他知道山姆的事情和自己的心理,他回来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活于名下,最终要给自己一个选择死在哪里的权利!
这个团队的组建因为看似随机的队员的性格反而变成了必然!也因此才有让人血脉喷张的种种场面。
最后说说很多人说近似烂尾的结局吧,我反而觉得不是烂尾,本来我以为会用教堂的钟把伯格压死,后面演到伯格说就算你把我杀死也释放不了你的仇恨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看见恶魔》,真的恶人在临死前是不会忏悔的,所以女主出现了,不需要忏悔,只要结束。阿门!
被昆汀带坏了口味只觉得这部叙事平淡人物无趣。然而没想到有生之年会ship上李秉宪xEthan Hawke, 都不说了我要去ao3等文。
教科书般的政治正确。另,上次我看见有人把这样的酒壶当信物,是在《烈焰焚币》里。
保卫战处理不错,高出预期。另外要强调的是,西部片还是得看大银幕。
纠结半天还是给了4星,除了一直以来美版人物塑造不足的通病以外,结尾的大战还真是比老版好得多。个人还是觉得在搞政治正确,黑人领头还拉了亚洲人墨西哥人和印第安土著,而且台词一直在强调人种……唯一不喜欢的就是很多地方有点太耍帅了,整个一西部时尚T台秀……片尾曲和结尾动画好评!!!
肉帕这个戏路是定型了,他还会在多少片子里演这种风骚胖萌的嘴炮大可爱?我竟爱上了一个胖子我也是没料到。红收获的两个涂装太好看,那个战斗款的黑口罩超美!至于晚安和比利,我的天,导演你行不行?临死前从唇边滚落的是爱人的昵称Goody……
看完后真的好想骑着马,在西部的阳光下也来个自拍美颜大侧逆....摄影真心美爆,除了人物性格短板,中间拖拉外,整体还不错...另外,真的好想和星爵玩马震...
goodnight sir!就知道你是有故事的sir!片还行,摄影赞,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什么的!但凭什么把ethan整死!
太好莱坞了,不够西部
尽管满眼都是华丽灿烂的新鲜拍摄手法和炫目的(马术)特技表演,但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些不经意间一闪而过的致敬老牌西部片的拍法,太酷了!
人物形象的塑造缺失否认不了这是近几年精品西部片的事实。最后的小镇大杀场应该是西部片里有史以来最大的动作场景了吧。
擦 这么好看的电影你们打7.4 天理何在!简直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电影!动作戏干脆!男人味井喷!气氛酝酿一绝!生气!骑马挺进矿井的那段man到爆血!!
孔雀出场3分钟领盒饭,导演你咋想的?出来我们谈谈。忘掉《七武士》,就是个不错看的纯西部片,最大亮点就是:都TM给我帅呆了!别说开枪骑马掷飞刀了,连走路抽烟玩牌闲打屁都帅。文戏部分的台词写得也吼痛快啊,加上绝赞的摄影,总之就是酣畅淋漓的一个荷尔蒙片儿。
教堂起火后,博格不允许众人救火。背景里有一个群演偷偷打了一桶水,左看右看悄悄溜向教堂。这种小细节很多,所以愿意多打一颗星。伊桑不要太沧桑啊……
西部乱世,人手一枪。拉帮结伙,干死豪强。一个半小时铺垫,实力凹造型的西部片。星爵小公主真~风~骚~!
现代社会的快切镜头节奏和插科打诨不适合拍严肃西部片。黄金三镖客,正午,这些片子永远无法超越了。除了华盛顿其他人动机不明,角色也不丰满。唯一的女人胸太露。总之,不够震撼。
一届由女性召集,黑人领导,亚裔墨西哥裔原住民代表参与的美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摄影还真不错,迷恋侧逆,确实好看(是[阿凡达]的摄影啊),还有点扒莱昂内。片子不能说差,这么多人物难免写得都是套路,场面做得也算仔细。但政治正确得令人恶心,黑命贵不说,最后剩下女人黑人老墨印第安,去死去死的是白人(包括伊桑霍克和星爵哦)和亚裔……真尼玛想骂人了。
黑人要有,亚裔要有,墨西哥裔要有,原住民要有,并且弱势族群的代表的还不能死,这个时代的电影艺术,简直就是妥协的产物,中国需要广电审核,西方需要政治正确。后之览者,必将以此为笑谈。
人物塑造和老版一样弱,但是他妈的爽呀!这哪是西部《七武士》简直是西部《十三刺客》~场面爽到没话说!
美版《七武士》,枪战戏挺过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