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男人的罩门
小时候在路边撒尿,经常有小伙伴喊:小心别叫小丫看着了,叫小丫看了就不值钱了。小丫在我们方言里是指小姑娘。当时很纯洁,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让小丫看。后来看了《鹰爪铁布衫》恍然大悟:我靠,原来那两颗鸡蛋就是我们男人的罩门。如果让小姑娘知道了,伸手一捏,我们就完蛋了。
除了捏蛋传奇,《鹰爪铁布衫》还让我模模糊糊地接触了一句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现在再看,记住的却是萧如风的一句山歌: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2 ) 《鹰爪铁布衫》:男人与性的初体验
【影评】《鹰爪铁布衫》:40年前的电影打样男人气概
其实表现暴力很简单,只要表现出一个男性的行为来,这就是暴力,无论这个男性他有什么不可理喻的嗜好,只要他是男人,他就是暴力的体现者!但这世界上还有几个男人?
―――韩兮
说起这部影片一定能够令七十年代的人产生共鸣,其影响力恐怕比《少林寺》还要更早一些,更最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所有暴力的直接体现,虽然它不血腥也不变态,但对于当时还年少的我来说,这部影片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
抛开电影本身,先谈谈那个最为经典的画面,就是破气门之时被捏碎的两个鸡蛋,事隔二十多年后,在电脑上并没有看到那黄灿灿的极富动感与色彩的吸引力了,但却勾起我对那种破碎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来自于剧情中男人命根的毁灭,要知道当时观看此片的时候,正是本人对自己生理特征刚刚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这个关于性的最初认识便是以这种极其辉煌又极其脆弱的形式完结了。于是,我义无返顿地知道了男人最致命的弱点,那便是命根,命根是如此容易被伤害,而伤害了命根也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命根伤害最大的问题是生命的问题而不是关于性福的问题。虽然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但命根与生命的等同性恐怕是无法抹去了。尤其对于男人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于是便产生了太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以及失去性功能还有什么意义等形而上的思考。这个镜头以其形象的喻体将我幼小的心灵震撼了!其暴力美学直达生理机能,而不仅仅是血浆等渲染的那种的由于文化载体而形成的生理反应。
其次一个镜头是关于萧如风的腿,举火烧天式的金鸡独立,感到只有超人才能做到的,却在银幕上被这个男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强势的威严,可以蔑视一切敌人,比起那个厉害的鹰爪功不知要强上多少倍。造型,仅仅是一个造型就透出如此威风的如此胜利血性的精神,这是许多影片根本无法达到的。而这举腿的动作从另一方面而言则是将男人命根完全展现的过程,其嚣张程度可见一斑了。于是,萧如风是条汉子,比沈岳更是个男人,虽然沈岳已经很有气度了。
镜头说完了便是功夫,“鹰爪功”“铁布衫”“金钟罩”“铁指寸金”这四个名词完全成为词典类的,其实笔者由于个人喜好对这些词早有耳闻,但“铁指寸金”则成为此片中最有代表性的,直到现在,笔者还不知道是否真有这种功夫存在?也不知这种功夫是不是铁布衫的克星,更不知道是否有缩阴缩阳的功夫?但这无关紧要,紧要的是铁指寸金中的变化,以掌为形,以指为剑,以拳收关,一气呵成,这种变换对于我来说是极具诗意的,当鹰爪功只知一味的胡抡,铁布衫只知摆出造型的时候,唯有铁指寸金才是真正的美学,它的变换是那么简单却又是那么实用,从柔到刚,从克制到爆发,从弱到强,整个出手到击打的过程都是如此的富有美感,这才是爆力的最高境界,比起蛮力的乱砍,血腥的喷涌不知要强上多少倍。想起“深山藏古寺”那幅名画,一个挑水和尚便是意境,同样的,铁指寸金,手掌的变动便是意境,其力量是无以伦比的。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影片中铁布衫多次不惧刀枪的镜头是对铁指寸金威力的反衬,正因为这种反衬才更显出铁指寸金的威力所在。
这是一部男人戏,虽然有英雄救美的情节,也有美人芳心暗许的暗示,但整部影片却是血脉贲张的。萧如风多次赤膊展示的力量,不用特写,只是一个中近景就令笔者的荷尔蒙分泌多出了一倍,男人正该如此,虽然现在赘肉横生,但对那种力量与线条集合的肌肉还是心生羡慕的,这与性取向无关,只是一种男人的暗示,尤其对于当时身体羸弱的我来说,这种暗示简直就是标杆。
其实萧如风的肌肉并不算完美,而这种不完美的缺失感却恰恰令许多人,尤其当时胖子并不很多的时候的许多人能够追求一下,苍白中带有一种坚定。所说的男人戏当然不是仅凭肌肉能够体显的,还有萧如风与沈岳的表演,现在看来是呆板的,但却显现出一种英武之气,这是那几个白发老头以及三怪胡风都不具备的,这种英武之气无论从神态,行动还是说话的语气中都能够体显出来,也只有这种英武之气才是必胜的法宝。所以萧如风长得并不好看,但比起那些中性的超男们不知要强上多少倍。此时不禁有些感叹,二十年的光阴,审美的标准坠落如斯!
除了那些掷地有声的台词,除了那些目空一切的神态,以及那些始终笔挺的身躯,更具有男性感则是萧如风与沈岳之间的友谊。这种友情是英雄惜英雄,好汉见好汉的友情,是同一个理想下的相互交情,是心与心的莫名相泣,同样也是只有男人之间才会产生的友情。这种友情不是靠言语废话来表明的,而是依靠拳头,从敌对到联手,只有拳头,从一诺千金的气度到生死与共的坚持,这种友谊是最可敬的。
暴力其实有时并不是靠血浆以及残忍体现出来的,而是一种刚阳之气,一种威风凛凛的造型,当这种造型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将要发生什么都是可能的,并且为可能发生的事情会感到莫名的兴奋,这才是真正的暴力。美与不美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暴力的精神,虽然这个观念可能陈旧了,但这充满了男性荷尔蒙的影片的确令笔者不敢忘怀,估计也很难忘怀!
韩兮
2007-10-30于通州
3 ) 两个鸡蛋 =_+
每个人在童年的生活圈子,总是多姿多彩的。
我们那块儿小时候会有一大群的孩子跟着几个70后的屁股跑,早期的很多课堂外、家庭外的教育都来自于他们那里。给我记忆最深的应该是:一天晚上、二人上床、三更半夜、四处无人......这样的早期朦胧的性教育。
铁链枪、滚铁环、水管枪、……..很多都是他们传给我们的,但是很可惜.我们80后注定是在一个特殊的承上启下年龄段。很多60、70前辈留给我们的玩乐游戏在我们手里没有发扬光大。国家的计划生育造就了我们这代独身子女普遍动嘴能力超强,而动手能力呢?
当然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更高级更新鲜的玩具所代替。但是对于从小没能独立的去完成一件那样充满智慧的玩艺儿,会让偶很不爽。我一直想着,当我的孩子看见我们小时候的玩艺儿充满好奇,我会很自豪的说:你老爸我从小就是做这些球艺儿的高手!这时我会希望我的孩子眼里流露出向往和羡慕。
小时候的黑白电视机里放个故事片会让人激动老半天。呼朋唤友,喊大街似的拉看客。让更多人分享影视带来的欢乐。以前很多时候性格很单纯,环境有点封闭。生活中的娱乐方式很单一。武侠片带给我们的感觉,不是能用震撼这样的词来形容的。只要是男生,都想做里面的主人公。女孩子呢,也有这种念头吗?是想变成男人做主角呢,还是想做女主角?寄希望武侠梦来发泄内心的某些个人主义。
一只手捏破了两个鸡蛋,这是当时故事上一个片段。导演用象征的手法。诠释了男人的那两个蛋蛋破裂时的情形。这是我记忆里最深的几个武术招式之一。 鹰爪铁布衫,偶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那块孩子帮的带头大哥之一,为了看这部片子下午第一节课没去。要知道在我们那个崇尚学习至上的年代,迟到、逃课意味着什么。他当时上小学五年级,偶还是记得很清。
“贾家的老三啊,中午看电视,下午逃学了,老师让他妈去学校了”
“不是说第一节课没去嘛”
“是啊,现在的孩子啊,不得了,唉…….”
我上小学一年级,下午放学后,听见附近邻居的言语.
当时的我的感觉就是,大孩子就是厉害啊。
我很激动的一溜小跑的找到我们的这位带头大哥。眼神中带着不可思议。 然后很迫切的让他给我讲解我中午未完成的情节,眼神中当然一贯是带着小孩子对大孩子似的崇拜。还有对电影中武侠情怀的无限憧憬。
..................
带头大哥带着自豪骄傲的表情对我说道:“你知道吧,那两个鸡蛋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蛋蛋也抽搐了几下。”
我很不相信的点了点头。
“你知道他捏的是什么? 就是你的蛋包子!”带头大哥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我很坏坏的笑了笑。
.................
年代确实很久远了,画面感和视听感受只能停留在这些片面或者自己撮合的只言片语了。
用了一大段好像不着边的话,来铺前奏,引出了一段很久很久的印象。我在回忆时,也在尽情的享受着无尽的回忆带来的快乐。
待会儿找 鹰爪铁布衫 再来LOOKLOOK......:)
4 ) 【影评】侠之大者的正解
“侠”这个字被我真正地认识并了解,是长大之后的事。小时候看过很多武侠打斗剧,但始终不能清晰明了“侠”所谓何者,以及“侠”之真意本色等等。及至长大,再看过一些古装剧后,对“侠”的理解就超然多了,甚至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侠”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与品行素养也都是每个人该修炼的。
侠之大者如金庸古龙笔下塑造的众多英雄豪杰,其中尤以金庸笔端塑造的郭靖、乔峰等角色对我们影响最大。侠之大者往往具有忧国忧民、为国献身的大精神境界,这些都可以在诸多武侠剧中看得端倪。因此,从我们幼时起,便对“侠”充满敬仰与幻想。
影视剧中的“侠”常常是被经典化的,或是有意打造出的完美形象以教化感染世人,宣扬传播一种利于统治或相吻于正统道义及社会人格的观念,我们也乐得接受这种改造,乐道于记住并传颂这些“侠”的故事。
《鹰爪铁布衫》是一部老电影了,这是属于我们小时候的经典故事。但十几年过去,再拾起来看,还是会被故事感染,也许这是一些具有特别意味的故事的魅力所在。
《鹰爪铁布衫》讲述的是明朝时代的故事。在政权摇摇欲坠的时代,大明刑部尚书心生贪念,欲夺皇权,因此为扫清障碍,设计陷害一心保国的刘公公,后将此事嫁祸于刘公公身边的得力干将朝勇将军肖如风,又从地方抽调刑部高手沈乐追捕肖如风,遂演绎出的一部情节悬疑多变,节奏紧凑环环相扣的故事。
这是一个充满阴谋诡计的故事。沈乐本是国家栋梁之材,无奈长久被刑部尚书利用,所幸者他最后终于拨云见日,扫清迷雾而获悉了背后的真相。并与肖如风联手铲除国贼刑部郑尚书。
在这个故事中,有两位真正的“侠”者。第一位就是被嫁祸,搞的声名败丧的肖如风。肖如风身上有诸多可爱可敬的品质:忠君爱国、爱憎分明、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讲究义气、知恩图报等等。他身蒙不白冤屈,却全力追捕真凶,为视己如子的刘公公报仇;有感于沈乐正直君子,他便以诚相待,定下三日之期捉拿真凶,即使最后没捉到也会赴约,宁肯被沈乐绑缚复命;追捕刺杀刘公公凶手胡龙时,认识石氏姐弟,在他们遭受欺凌时出手相助;沈乐多次有恩于自己,最后亲赴虎狼之窝相助他,铲除幕后虎狼郑尚书。这诸多优良品质汇于一身,不由使人肃然起敬。
另一位“侠”是中军(官职)沈乐,他起初被混淆视听,蒙蔽心灵,遂为查明真相,为丧命的国之梁柱刘公公报仇而追捕肖如风。但他的君子之风实在令人起敬,抓到肖如风后,对肖平等礼待;在对方被小人横空劈来一刀时挺身拦挡;鉴于肖的赤诚,便允诺他三日期限捉拿凶手胡龙;最后从蛛丝马迹获知杀害刘公公的幕后真凶另有其人时,大度释放肖如风;为使悬案水落石出,宁肯独身亲赴龙潭虎穴的侠士之风之胆略等等,都是非有大勇大智大德所不能完成的。沈乐虽不似肖如风平易可爱,但一心为国为公的献身精神,却也是值得人们倍加崇敬的。
<图片1>
除了这两位“侠”对我内心的振荡外,故事中也有柔美平静的一些元素。肖如风一路追捕杀死刘公公的胡龙,偶然路过石氏家门,向他们讨碗水喝。当石氏姐弟遭受地头蛇的欺凌时,他出手相助。目睹了这一切的姐姐石娘内心对肖起了景仰和爱慕之情,迫于错综复杂的现实横祸,无奈只能眼瞅着爱慕的人被抓走。欣慰的是,故事结局,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料想肖大哥与石氏姐弟一定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图片2>
故事有多式多样,然以正邪两方间的明争暗斗作为情节的故事不胜枚举。往往在每个故事中,都预先为我们定好了正邪的派别集团和身份角色,即使事实中究竟谁代表正义谁代表恶邪却不是一言以蔽之的事,但我们这些观众读者们也乐得站在故事设定的正义一方摇旗助威,有时还会磨牙霍霍地想痛杀恶邪以图快意。
这个故事也向人们揭示了一个千载都难跌破的“真理”:邪不胜正。除了这邪恶终于被正义迅风疾扫外,我们也看得清楚,像胡龙这样作为棋子被人利用的人,终不会得到好下场。于是我们在这积年累月的正义压倒邪恶的快意中一扫前霾,仰天大笑。
总之,这些“侠”一直感染着我们。细细思量,他们身上有太多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并躬身实践的。
5 )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
那天,偶心血来潮.想去看小时候看的两个电影:在video.baidu.com 上搜索 鹰爪铁布衫 和阮氏三兄弟,结果只找到 鹰爪铁布衫 比较喜欢演
肖如风的那个演员,功夫看上去.比较真.看着自己多年前的电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受.时光飞失......
有喜欢这部片子的人,可以交流一下啊.
6 ) 回头看—70年代的代表作武打片
这部影片只比我晚半年问世,如果纵观70年代武打片的话,此片无论从音乐、武打设计、剧情上来看都足以领先当时武打片5-8年,当然从现在的角度看当然乏善可陈,不过我印象最深的是86年或者87年的某个星期六晚上刚播放完新闻联播,中央电视一台马上播的此片,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我认识的最大牌的居然是元彪,当时武打片武功最高的无一例外都是白发老头,那个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和他师兄差别真的不大啊
重温此片终于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原来是铁指寸劲不是铁指寸金啊,那时我才上小学呢
70年代的武打片往往一言不合就开打,打了半天说一句话歇一会,然后再打,此风格的最近一次应用是《风云2》,惨败不用说,当时的武打全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谁会买你电脑设计的帐啊;现在的武打片则是说的没完没了,和你摆事实讲道理,能不打就不打,要打也是秒杀为主。
此片武功最高的应该是最终boss,防御100-100,你刀刀烈火也白扯,可惜该boss脑子太笨,每次都要炫耀武功,先让你痛打一番,找到你的气门,然后在正式和你打,那气门也不算难找,想不到该话儿还兼顾呼吸功能,真是好辛苦,不过boss也将铁布衫练到最高的“缩阳入腹”的境界,可惜被人道破“玉枕穴”奥秘,最终惨死,主角往往都是一群单挑一个,还要搞阴谋诡计才能得逞,高手寂寞啊。
如果是我要练气门,我就练在脚底板上,除非你在鹅卵石路上和我打!......如果我穿上李宁透气的运动鞋的话.......呵呵,我打。
怎么会没标过的,这不可能。。。
跟我爹在电影院看的,还记得那个鸡蛋破了的镜头……
老电影总有老电影的味道。
这应该是我这辈子看的第一个电影,居然是学校里面组织集体看的。那一捏,至今记忆犹新。
影片结尾处回马枪设计的相当精彩,电影院内观众无不惊骇!黄正利 功夫漂亮!
缩蛋~捏蛋~炸蛋!
元彪……哈哈,真逗
比较早期的功夫片,打斗场景写实,比较暴力血腥,有好莱坞B级片的味道。堪称香港电影中的精良cuit片。
1989年左右,故乡,露天电影场。
为了一手抓烂俩鸡蛋我当年还专门练过呢……
估计女主家里的钱都拿去买水缸了,练武之人的成本,BGM还行但很刺耳,男主是我看过的动作片里外形最路人的一位,跟龙套没区别,黄正利依旧很有boss气场
武术指导:袁和平、徐虾
记得最清楚的是把蛋捏碎。
蛋疼菊紧命呜呼。
小时候看的,没啥印象了。
刻骨铭心的两个鸡蛋
袁八爷应该没露脸,徐蝦真是缺乏存在感的武指
一场围绕着“银幕暴力”展开的风云对话中昆汀与德帕尔玛在两项议题上达成高度共识:一、观众(应该特指北美观众)对高度暴力过分关注却忽视了影片其他风格元素特别是几乎等量的幽默;二、电影需要提供一个让观众牢记难忘反复讨论的特色桥段,昆汀认为疤面煞星中是电锯而落水狗中是割耳……铁布衫这场戏不仅在第二点上表现尤为突出,真正做到了剧情都忘仅记蛋碎,同时又释放了让全世界观众都绝对不容忽视的超级幽默。它在暴力的最高潮处突然完全回避了暴力画面实录(当然也没法实录),却没有因此而破坏高潮,反而用想象和比喻提供了更大的高潮!……说到底,东方武侠功夫的写意风格可以最大程度消解暴力本身的残忍和丑陋,哪怕真到了一个必须残忍的高潮点,也能用跳脱故事体外的奇趣比喻去回避真实并维系高潮!好莱坞式暴力即使昆汀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邵氏功夫确实了得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