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治下不谈感情,真做得到么?
此片最吸引我的地方,与其说是两个男人或者三个男人之间的较量,倒不如说是一个女人的悲剧。沉着冷静、杀人如麻的李芳熙是朝鲜特种部队调教出的最出色的杀手之一,潜入韩国制造了多起暗杀事件,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她甚至整了容潜伏在刘特工身边。然而,她那尘封多年的感情竟然苏醒,爱上了这个不该爱的男人,并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李芳熙不是此片的绝对主角,就连电影海报上也只是刘特工和朴长官分站两旁的对决姿态,但她内心的丰富与挣扎却着实令人心痛。她如何自导自演与爱人的相识,又如何成功俘获他的心,我们只是从她死后爱人向组织的坦白才得晓一二,电影对她的正面刻画太少,却毫不吝啬的给予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当我们发现那个所谓的李明贤就是李芳熙的真相逐渐明朗化的时候,才发觉原来摆在她面前的是人生中最为痛苦的抉择:爱情的忠诚与信仰的忠诚之间只能二选其一——选择前者,就意味着背叛国家,必须为战友的死负责;选择后者,结束的不仅是爱情本身,更有爱人的生命。于是,具有狙击特长的她第一次犹豫了,没能痛下杀手杀死爱人,第二次她仍然犹豫了,为救训练她的长官而受伤。于是,若不是朴长官制止,濒临崩溃的她早已吞枪自尽,一了百了。
故事的最后,面对拿着枪指向她的爱人,她毅然地将枪瞄准了袭击目标,如愿死在了爱人手下。强忍被枪击的冲击与剧痛,她踉跄着直至不支倒下,千言万语化作深情凝望,没有埋怨,只剩下幽怨的不舍与无限的抱歉。而那一刻,她的爱人读懂了吗?
颤抖着眼见她倒下的刘特工,难以想象听到她手机的留言时是怎样复杂的情绪。她在夹缝中为自己设计了完美的结局,她的爱是如此真切,却有如此痛彻心肺。
他清楚地了解她的为人,她本是个善良的人,否则他们不会如此相爱,而真李明贤对她的叙述更证明了一切。真假李明贤曾经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虽然整成李明贤的样子并利用李明贤的护照和身份合法进入韩国对李明贤来说并没有任何损失,但李芳熙在临走前却说了“对不起”,可见她有多愧疚,又有多珍惜这份纯洁如雪的友谊。一个穷凶极恶的人会这么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不错,她背叛了他,他最好的朋友李特工也间接因她而死,然而,他仍以九头蛇的比喻为她开脱,坚持正是朝鲜半岛的分裂才造成了她的悲剧人生。他果如李芳熙生前所说“这个世界上唯一懂她的人”,毫无疑问他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
“和你在一起,我不是李芳熙也不是李明贤,而是我自己”李芳熙的自白一直回荡在耳边。是的,她死了,算是彻底解脱了,可他的爱人怎么办?在一对接吻鱼中一条离开了另一条也活不了,而她所留给爱人的无尽伤痛则必将伴随他走完余生。即便心碎了一地,坚强的他一定会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但是除了回忆,除了毛衣,只剩下远在济州岛的真正的李明贤。看着李明贤纯真灿烂的笑容,听着李芳熙最爱的歌曲,在刘特工的心中根本不可能有时过境迁的时候。此时的镜头缓缓拉远,抒情的歌声,平静的海面,抚慰着死者的安宁,道不尽生者的感慨与思念。。。
或许,或间谍或复仇打入敌人内部,却意外的假戏真做爱上了敌人或仇人或他们的下一代,这样俗套的剧情我们看得再多不过,所以在影片揭晓李明贤即李芳熙这个真相之前我们就已基本猜到,但这些并不能抹煞这部影片所给予我的感动。
虽说李芳熙这个角色最是赚人同情感慨,又是作为韩朝分裂的牺牲者,本是体现影片主旨的绝对主角,导演姜帝圭给予女主角的戏份却不够,这才使得三位韩国实力派男演员的互飚演技显得更有看头。但是整体看来,三人似乎都有些保留的感觉,剧情的设计反而没能达到预期的飚戏的火花效果。单个来看,当然,比起宋康昊和第一次看到的韩石圭,我毫不掩饰对崔岷植的偏爱,坚毅、偏执而视死如归的朴长官由他演绎游刃有余,但与《老男人》中的角色比起来要单薄得多,缺乏张力和震撼力,可见影片给予演员的发挥有限,这点比较令我失望。
朝鲜战争及朝鲜半岛分裂的题材给了韩国人充分挖掘的空间,《JSA共同警备区》、《欢迎来到东莫村》以及姜帝圭的另一佳作《太极旗飘扬》都是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敏感的政治背景下人性的复杂与挣扎。此片虽然从表现力等方面来说不及之前提到的三部影片,但作为半岛分裂50年的纪念影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为商业影片注入人文情怀树立了成功案例。
2 ) 从一部电影管窥韩国电影的发轫
韩国电影史若干重要事件
20世纪初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韩国民主化浪潮爆发,韩国优秀电影的标准从七十年代的“符合国策的电影”到八十年代的“具备艺术性并能给予观众感触的电影”。
1984年,新《电影法》修订并于次年颁布,电影制作重获自由。
八十年代之后,意识形态限制逐步解除,九十年代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题材和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九十年代开始,大企业开始涉足电影业,资本进入进一步推动了电影的发展。
1993年文人政府上台,政府开始大力扶持电影业,一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一方面促成了釜山电影节的举办,口号是“开放性,走向世界”。九十年代,韩国电影向着全面市场化迈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9年,金大中将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作为韩国的经济复苏动力,将电影定位为核心产业,加大政策力度鼓励资本进入。
1999年的《生死谍变》便是韩国商业电影走向成熟的作品,它尚带有强烈的模仿痕迹,仍然显得稚嫩,但是一个完整的市场主导的制片人负责制的“大片”。
它使用了韩国最具知名度的演员,韩石圭、崔岷植、宋康昊、金允珍、黄政民等;
它是非常典型的类型片,包括了意识形态对抗、动作、爱情、暴力等因素;
它的制作、发行并成功公映,吸引了620万名观众,打败《泰坦尼克号》(417万人次),使韩国国内观众纪录由100万人次进入到600万人次时代(当年的电影总观众数为2172万人次),韩国电影自此能与好莱坞电影直接抗衡;
之后,韩国电影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由1999年的39.7%逐年上升,直到2003年的53.5%,到2004年的59.3%,能够彻底跟进口电影相抗衡。从90年代末到2004年,韩国电影可以说是席卷了整个亚洲,商业电影大获成功,各大电影节也脱颖而出。
韩国电影发力,与九十年代的韩国商业电影逐步成熟有关,1999年的生死谍变,便是一部典型的精心准备的作品。之后,市场的繁荣拉动了电影业的高速发展,非常快速地提高了韩国商业电影的品质,并使得电影策划、制作和发行向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PS
今天回过头再慢慢地去看《生死谍变》这部作品,或许仍然可以看到当年刻意模仿的痕迹,故事虽然“毫无道理”、“破绽百出”,但剧本结构相当成熟,将宏大的叙事中穿插着个人叙事,民族的分裂也与个人感情的分裂巧妙地结合,虽然老套,但是大家爱看呀。
3 ) 如果生命(爱情)只是一场碎梦!
《生死谍变》这部电影,我大概寻找了有5年的时间。就像寻找那所谓的“爱情”一样,断断续续,无边无际。
“有一种鱼叫接吻鱼,它们总是成双成对的生活,如果其中一只突然死去的话,另外一只也活不下去了。”
这是(明贤)曾对(柳忠源)说过的那段话。他们躺在温暖的小屋里,甜蜜的回忆着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还有一个月他们就要结婚了。当时窗外下着浪漫的小雨,而他们所说的(接吻鱼)在精美的鱼缸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可是谁也想不到,在不久的某一天,(柳忠源)竟然亲手开枪杀死了(明贤)。
电影的最开始,残酷的特工训练场面,加上紧张急奏的配乐,很容易让人想起好莱钨的那部《魔鬼女大兵》,不过是残酷版的。虽然整个过程时间不长,但是“像疯狗一样残杀被绑在木桩上发抖的战俘;和战俘比赛组装枪械,谁慢谁就死”等等诸如此类的死亡训练,却拍得格外的让人印象深刻。还有一个比较难忘的,就是(方武英)递给(明贤)的馒头那个镜头,说不出的感动。
其实,整个电影的剧情是荒谬的,一个和自己同床的女人竟然就是自己怎样也抓不到的间谍,这样听来有点可笑。但是整个电影的情感主线却是痛苦的。自己爱的人,就是自己要抓的人。当(柳忠源)知道这个真相后,我不知道他是否有考虑过,如果在必要的时刻,我真的能够开枪杀死自己心爱的女人吗?只是电影的结尾,(柳忠源)还是迅速的朝(明贤)痛苦的开了那一枪,那时,他根本就不知道,(明贤)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
两个人的爱情在一个人的使命里,就真的这么脆弱吗?
电影里最让我惊心动魄的两个只有(柳忠源)和(明贤)出现的场面,一个是(柳忠源)追踪(李芳熙)回家,才发现原来头号间谍女杀手(李芳熙)就是自己心爱的(明贤)。那时他的心情真的难受得无法形容。一个是(柳忠源)和(明贤)在体育场里拼命的奔跑,一个准备拦下对方,另外一个却只想完成自己最后的使命。只是最后,两个只能活一个。
“她很好玩,吃饭的时候手总是在抖,早上醒来你会发现,她竟然躲在床底下睡觉。”
医院里的那个长得和(明贤)很像的女孩是这样对(柳忠源)说的,他们安静的坐在长椅上,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蔚蓝纯静的大海。这一定是死去的(明贤)多么渴望的镜头。
有时我想,其实(明贤)是故意朝总统的车开枪的,她已经准备好就这样死去了。因为,她的秘密已经被揭露了,她也无法在和(柳忠源)一起继续生活下去,而她也已经厌倦无法预测明天的特工生涯。可惜她没想到,朝自己开枪的竟然会是自己最爱的(柳忠源)。
在整个电影里,(明贤)的故事其实只说了一点点。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在(柳忠源)开枪了以后,她痛苦的惊讶的回过了头,她是否在想:为什么开枪的是他?难道这一切就是她所盼望的吗?宿命在一切开始之前是否就已安排好了?
死在自己爱人的枪下,是幸福?是痛苦?还是无奈?
如果我是(柳忠源),当我知道(明贤)的真相时,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带她离开这个可怕的是非之地,我一定会不顾一切的保护她,我一定会替她挡别人的子弹。只是这些,是我在这次爱情失败了以后,才想到的。人总是是失去以后才会成熟。
(明贤)真的离开了,永远的离开了。(柳忠源)该怎样继续自己的生活呢?和医院的那个女孩在一起吗?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吗?还是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他是否也希望,一切重新开始,在那个认识(明贤)的那一天,永远也不要去那个鱼店,永远也不要认识(明贤),或许,两个人的人生又是另外的一个走向了。或许,他也不会朝(明贤)开那痛苦的一枪。或许,已没有或许了。
希望在一起的两个人永远都不要分开。
因为,分开以后,我们就像接吻鱼一样,孤独的死去。
4 ) 请一枪爆头
谍战片最大的卖点,应该是悬疑。换句话说,不在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但很遗憾,本片最大的卖点,也就是冷酷无情杀手明姬和温柔卖鱼少女,其实是一个人。
可惜,因为明姬之后一直没有给正常特写,都是细节描述,我很不争气的在影片开始前10分钟就把这个人设猜中了。
可能是故事的年代过于久远,而之前在我印象中这部片子的评论又如此强势
导致了我几乎误判了这么多年。
这个故事里,逢枪战必晃镜,晃得虚无缥缈令人心烦。
故事中为了让窃听变得有意义,居然特别安排了看起来憨厚的怪人每周三去清理鱼缸。
作为韩国最牛的部门(虽然没具体说怎么牛,连他们大boss最倚重的这两个人,并说,你们是我们部门最优秀的两名特工了)居然因为某个人的原因,购买了这么多的鱼缸和鱼,而且没有任何的管理机制。这,正常么。
这难道是为了证明人脉关系在ZF部门的重要性么。
崔特工,幸好你女友是卖鱼的,如果是卖飞机的,他还不赚翻了?当然,我只是为了说明,所有系统战线上,都可能是经由这种渠道被腐化的。
某些人吹捧的女主在两个角色之间的摇摆,我也完全没有看到。
在2年时间内,杀人机器的蜕变表现的实在是太突兀了。虽然按照心理学表示,相貌可以使人变化
但她在片头中所表现的自残式的自虐和之后的种种温存,都和演技毫无关联。可能大家都更注重那些在杀与不杀之间歇斯底里的转述吧。
第一大反派朴少爷可能是这个片子里面的唯一亮点了。
我甚至揣测他因为国家大义而自我阉割了对明姬的爱恋,这种暧昧情绪在他们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中充斥着难以磨灭的印痕。
另外,作为令人痛苦的结局,我奉劝那些大反派们
不要再和看上去气喘吁吁的正派人做任何的口舌之辨了,那都是无意义的,10分钟之后爆炸的CTX,你非要用五分钟大义觉迷
然后被人家再冲进来把你全歼,你高兴是么?
下次,我跪求你直接一枪爆头吧。谢谢。
5 ) 如果只能选一部韩国电影
这是一部在韩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据说它刷新了泰坦尼克在韩国本土票房的记录, 从某种意义上, 它养成了韩国电影观众进影院观影的习惯, 这有点类似于国产电影有冯小刚, 而韩国电影的拐点就是这部生死谍变. 这也是我开始看韩国电影的第一部影片, 现在回头看看, 发现它的成功几乎是一种必然,这部电影聚集了太多日后红得发紫, 举足轻重的好演员崔岷植, 韩石圭,宋康浩, 随便谁放在现如今拍部片子, 都可以坐等青龙奖提名, 何况还有那位他日勇闯好莱坞走得最远的韩国美人.
故事缜密, 节奏感强, 演员和导演都非常出色, 它很棒, 很多年前我没有错过, 希望你也不会
6 ) 国仇,大爱
把两个人的爱情放在国仇家恨这个大背景下,似乎什么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为了这个目的,一切个人利益都是可以牺牲的。
金明姬看来是真的爱着崔相焕,要不在结尾也不会有那段录音。可是,却是什么力量促使她在最后灯熄灭之后还毅然的举起枪冲向主席台?是头脑中祖国统一大业的驱使?是前二十年身体和心理的历练?真的是一种信仰、还是只是成了长这么大心里唯一的目标,致使习惯使然?
又是什么驱使崔相焕在最后时刻开枪打死她?国家利益,朋友的死,还是因为欺骗?如果他知道她怀了他的孩子,他还会不会开那一枪?开枪之后,还会不会毅然决然的回头?
我时常想,要是在熄灯时她放下枪,然后隐姓埋名和他生活一辈子,或者就让警察抓住她,这样的结局会不会更好一点?
结尾她冲着总统的座驾开枪倒是可以想象。在那种情况下,那也是她唯一的选择。三番两次的没有射出第三颗子弹,注定她不会冲着他开枪。唯一的结局,就是明明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完成任务,还是宁愿死在他的枪下。
三个影帝一起飙戏,崔岷植饰演反派,深入刻骨。韩石圭穿上西装,风度不减,偶尔眼神犀利。宋康昊却是配戏。最让人难忘的是大钟影后金允珍,修成正果之后第一部片子就尽显影后风采。
这部对于韩国电影来说可以称为转折点的救市电影,讲诉南北韩的纷争。在今天的形势下看来,愈加精彩。
勉强四星。可看看。
动作场面不赖,情感刻画不够深,不过有被感动一下,看完更加欣赏宋康昊了,他真是演技派啊~
世纪末的韩影,随着“韩流”袭来,这一指大众媒介为了描述韩国流行文化进入亚洲各地的概念。本片极具好莱坞风格,振兴韩国电影产业,打破泰坦尼克号的记录(学生向老师教出的漂亮作业—好莱坞叙事)。自此,韩影崛起,刷新票房历史新纪录,开始横扫亚洲全球。
相当韩式样板戏呀~
打着“大片”的招牌大都令人失望。把情报处负责人塑造成个傻蛋,匪夷所思。
1999年工会录像厅。
很火爆的一部谍战片,只是片中的爱情剧实在有够庸俗无聊,不但肥皂之极,也使得谁是内奸失去了悬念。还有主角与BOSS的决战也俗得可以,这个BOSS又犯了诸多BOSS会犯的“老毛病”,就是不好好地干掉主角,反而拖拖拉拉,废话一大堆,最后被主角漂亮来了个大逆转,嗨,被干掉也有够活该的~
大片该有的都有了,没有明显的漏洞,很不错
人物关系纠结但老套,场景冲击力不足以完全震撼。
间谍
韩国冯小刚
片子整体大约相当于九十年代初的一般港片,只是因为预算可能高点而显得格局比较大,叙事和情感段落都很薄弱,街头枪战学盗火线学得很幼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这部到太极旗飘扬,姜帝圭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这点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B】有点明白为什么当年在韩国这片票房能跟《泰坦尼克号》相抗衡了,原来人家二十年前就拍出了属于他们的“战狼”。整体风格就是上世纪港式枪战+好莱坞主旋律的杂糅,外加蹩脚粗糙的手持摄影。不过可能也是因为这片太过套路了,我反而觉得很有意思....PS:韩石圭、宋康昊和金允珍都很亮眼,但风头全给崔岷植一人压了下去....
棒子YY……
真是部细腻的谍战片 谁说这不是非典型韩国片啊完全扯淡 想来想去这片成为里程碑的原因大概无外乎借了南北话题然后又是三大演技派 不过我觉得应该给个机会让朝鲜人也拍一部 这样才公平 否则凭什么倒下的是他们
里程碑之所以是里程碑,因為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轉變,並非那今天的審美觀評論這部電影多麼精彩
统一 ..开玩乐
豆瓣居然只有这么点儿人看过这个电影?韩国电影复兴的功臣啊
里程碑
大学在放映室看的片。第一次看到韩国电影有了好莱坞风范的小惊讶,深感我们太落后了。那是好多年好多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