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弹子》我认为是一部杰作!首先它的核心就是出自一个不寻常的家庭!两个弟弟和两个成年的兄长!都围绕着爸爸的理发店!一路上所做的决定,无论是对两个年幼的男孩,还是那些男孩必须做的决定,都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这就是真正的魅力所在。再加上那些绝美拍摄场景、出色的道具和汽车等等,以及出色的拍摄才能,你就拥有了精彩的历史电影体验。
这部电影 应该就是为了法国经历二战,这一切都非常真实,有一些出色的刻画,有不可预知的曲折和灾难,伟大的品格同样适用于敌人和好人。影片中那么多紧张的时刻,当然,两个男孩的青春和纯真放大了这种紧张,同时两个男孩之间的关系也很感人。你可能并不会觉得这部电影里有什么是被迫或虚假的内容或历史上的不准确信息。当然,同时也在微观的世界里,这一定代表了德国占领法国的真实经历。因此我觉得《一袋弹子》,应该是喜欢历史的电影迷们,必看的一部电影!
另外 两点
One •《一袋弹子》可能是四五部没有任何画框此类的电影之一,而这些画框可以被称为赝品。这部电影的结尾,制作也是如此的精心,但同时也不知为何,这部电影会成为2017冷门之一。摄影美的不能再美,艺术指导也美的不能再美,我是极为喜欢影片中的调色,绝美无论的调色盘啊!哈哈!另外,以不寻常的方式,把20世纪40年代初被占领法国的气氛,带到了生活中。
Two • 这其二,就是它的音乐,我不知道到听了多少遍,况且,我又是如此喜爱这类BGN,从此类悲伤的音乐当中,则更能表达出此时人们的思想感受,以及我们在观影时,作为观众的思想感受。真希望哪一天我能与他们的音效团队合作一把!
剧本,更是一块宝石啊,他对时间的处理,极为精湛。其角色呢:很少看到一部电影有这么多边缘人物,每个演员都被选的非常百分之九十九 ,更不用说试验主角的小男孩了,估计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才能看到另一个孩子扮演如此复杂的角色。其实对于我而言,很少看关于儿童的电影,上次看还是《雨果》这部电影,但是它的剧情剧本方面,完全没有《一袋弹子》这么精彩,当然有人会说标签不一样,但同属儿童片不是吗?《雨果》我是完全奔摄影和调色去的,毕竟,它拿下了84届奥斯卡的最佳视觉效果,哈哈!
不过,其实也还是有缺点的,个人认为,如果加入一些战场内容,与其以家庭为背景的前提下相结合,更是锦上添花。
没想到法国儿童,同样是是玩弹珠,而且支撑了一个苦难的童年!
二战题材电影,刚刚看过“波斯语者”,又看了这部“一袋弹珠”,同样是儿童、青年人的视角,同样是真实故事改编,同样令人回味反思。
一家人为了躲避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分批逃离巴黎,最小的哥俩一起,经历各种磨难最终回到巴黎,一家团圆(爸爸不在了)。遇到很多好人,也最后回馈了帮助他们的人。
为什么选弹珠这个象征,一个是童心折射,另一个是代表星星,当一个人离去天上就回出现一个星星。最终爸爸的离去,就好像那个弹珠,留在屏幕上,留在天上和儿子心中!
这个战争片没有激烈的炮火,没有宏大的场面,但是成千上万犹太人家庭的幸福美满瞬间就会被击碎……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原本玩弹珠年纪的男孩和哥哥为活命被父亲安排离家,历经磨难,他们勇敢机智,当然也遇到无数好人的帮助……躲过多场劫难,终于等到巴黎解放回家的真实故事。
看后感觉小小年纪没被纳粹恐吓吓倒,特别父亲用打耳光模拟纳粹的淫威!让人感到阵阵寒意!他们每一次逃脱魔掌都让我舒一口气!
影片也有温情的片段比如一家人嬉笑打闹在床上,在海边,小男孩打工给妈妈买小提琴🎻做生日礼物,妈妈拉曲子要爸爸诗朗诵,他和心爱的女孩聊天,他辛勤卖报纸……可是美妙的时刻总被纳粹的怀疑盘问打断,对比他们,今天的我们无论遇到什么都要战胜,都要像他们学习,坚强隐忍……等待黎明来临!
影片最后,当压抑很久的人们要用同样方式殴打折磨房东时,他站在桌子上,勇敢说出他是犹太人,宽容地帮助房东一家。
回到巴黎后,久别重逢的喜悦很快被爸爸的失踪冲散,那个挚爱的爸爸教会他们如何闯过难关,如何生存下来……
印象最深的是两兄弟被德国人抓去证明自己是否是犹太人的那段戏。在医生给他们做完检查后,我想侯森医生心里已经确认他们是犹太人了,但仍然在试探着让他们亲口说出自己的身份,但小乔瑟夫的一句话让侯森医生改变了选择,他说:“不管你是不是犹太人,你应该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事。”医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中他一定是犹豫过的,不论国籍,医生的使命都是救死扶伤,但在那段日子里,每天都有数百条人命断送在他的手上,但就那一次,医生选择了善良,选择救下他们两兄弟,但不幸的是那也是最后一次,后来医生也随着被确认了身份的犹太人被一起送到了集中营。在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的那段时期,选择帮助犹太人的德国人也是要惩罚的,所有在意识形态上与当时德国的主流思想相悖都完全不被允许的。
后来在乔瑟夫脑膜炎好转后,医生还给他那颗被一只抓在手心的弹子球,医生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活下来了,他把活着的机会让给了他们两个,他为自己曾经断送他人生命的行为而感到难过,或许他是想要赎罪,或只是一念之差的冲动,但就是那一份善良,给了乔瑟夫和哥哥两人活下去的希望。医生对乔瑟夫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再见,乔瑟夫”。没有给乔瑟夫说话的机会医生和其他犹太人就一起被送走了。在神父将他俩救下之后,乔瑟夫在离别之时,特意跑去对神父说了一句“神父,再见,”,这一句话是小乔瑟夫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感谢,也是一个约定,当他可以选择时,他也愿意选择善良。
小男孩乔和哥哥遵照父亲的吩咐,在纳粹开始抓捕犹太人之前,从巴黎逃往相对安全的自由区尼斯。一路上,两兄弟接连遭受磨难,又不停地被救赎。很幸运地给一个并不是骗子的向导,带领下来到自由区。
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然而纳粹似乎无处不在,大家再一次四散开来……再一次的逃亡,躲躲藏藏,直到纳粹灭亡,大家回到巴黎的理发店,只是父亲永远不在了。
《一袋弹子》像是快节奏的流水账,通过植入哲理性的语言,使得影片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实际上,以纳粹虐待犹太人为背景的电影题材,在看完《波斯语课》之后就想感慨一番了。要说编剧和节奏拿捏以及思想深度,《波斯语课》或许还要更胜一筹,因为它讲述了一个人通过机智的筹谋,躲过无数次灭顶之灾,最终活了下来,而且那个颇有“深谋远略”的纳粹军官厨师并未逃脱应有的惩罚……
一直都在关注二战题材,以为那是人性中善与恶的终极对决。最不能明白的是,被誉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对于纳粹的迫害,始终都是那么“无动于衷”吗?
犹太人集体被驱逐进集中营,饱受非人待遇,以近乎赶尽灭绝的方式屠杀……是他们高估了人性:以为人不可能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还是他们都在自以为是地规避风险,导致被集中灭亡——反正都是死,他们为何不反抗?
像《辛德勒名单》只是等待被救赎;《美丽人生》也只是在集中营里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勇敢……难道他们犹太人只有自我和家庭,就不会为了正义和大义挺身而出吗?
我想,应该会有人在反抗,积极地正面对抗,哪怕最后是光荣牺牲。就好像梅尔吉布森《勇敢的心》那样,为什么没有看到类似的电影故事?
类型片里算小清新了,没有用苦难换取眼泪,更多是温暖的情感和人性的思考。但所达到的动人效果确实一样的。#2017BJIFF#
从孩童的视角,讲述从美好明媚艳阳天到黑云压城城欲摧,一路逃亡的公路片,着重于温情,叙事有些平缓。
第14届法国电影展西安站看的影片,意外非常优秀。叙事流畅、景色优美、镜头灵巧、细节足料、感情细腻。虽然剧情是简单的犹太家族坎坷逃难,配合战争创伤二战背景,纳粹的暴虐与刁难,与一路上热心的人物,形成强烈的对比,结尾“我是犹太人”一幕呼应全文,很能打动人心。
法国MAS-38式9毫米冲锋枪,美军P-38“闪电”式战斗机,一个二战故事背景的非军事题材电影,却在小众的道具上如此认真,足以让你国各种抗日神剧汗颜到渣!
我们是阿尔及利亚人,所以我们有割包皮,不管你是不是犹太人,你该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事。
怀念意大利占领nice的时候融洽的一起打牌。
前面用力太猛... 导致后面变得相对平淡舒缓,少了点冲突。 影片三观很正,仿佛是在营销法国政府的论调。很多的符号暗示,潜移默化的灌输... 4星
3.5 就像坐在电影院里看了一丝不苟三集成套的法国迷你剧,平实温吞水。即便暗藏了几个以往没看到过的二战表述,基本还是包围在主旋律的框架里。视角开得小,很容易就做到言之有物,也没往苦大仇深的路子上走。
为了保命而必须说谎的时代,纳粹恐怖统治下的善与恶。
确实如同很多人说的,毕竟涉及了三年左右的时光,对于十来岁的孩子而已正是巨变的年纪,从头演到尾让我有点出戏的感觉。片子是改编真人真事,并且有一个七十年代的版本,对于我来说,这部17年的电影是自己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
大部分太平淡。结尾男孩为了救心上人的家人,跳上桌子为对方作证,高呼“我是犹太人,他们藏了一个犹太人”,那段戏还挺强烈,但这对父子的确是德国人的附庸(译为附敌分子而非叛徒),儿子还枪杀过抵抗运动成员。战争胜利后是彻底清算叛徒还是宽容处理呢?
即使是二战犹太人逃亡的故事,法国人都能拍出一种自然清淡的克制感,不狗血,不胡乱煽情,不煽动民族主义。
犹太人一直命运不好,所以这个民族危机意识很强。索罗斯(那个金融大鳄)的父亲提前预知了危险,早早就带着家族跑了。而他传递给孩子的也是生存意识、风险意识。或许这也为什么犹太人多为富人,我相信他们有些根植在民族性里的特点正在帮助他们。其中一点就是对风险的敏感。
门外阴影,抵抗枪决;车中苹果神父,林里追捕引路;一袋弹子换掉了六角星,一头名为希特勒的猪;为拯救被清算的一家,高呼丢失的身份。挺不错的,就是煽情有点过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以小儿子Jo的视角讲述一家犹太人二战逃难的故事,节奏把握很好,煽情点到为止,小演员演技可。片末Jo站在桌子上大呼“我是犹太人”是全片的一次大爆发。PS,算Happy Ending,Jo和妈妈、3个哥哥巴黎大团聚,但核心人物爸爸死于集中营。旁边的人都看哭了。
从青少年的视角切入战争,是一种弹塑性更大的类型,更像鸡蛋和墙的二元对立。可以残酷如《自己去看》,可以涅槃如《明天会更好》,可以灰暗如《感化院》,也可以乖张如《小兵张嘎》。无论如何,请战争远离孩子,请别把成人的失败传导。
清算法奸的部分过于真实
这部电影真该放给所有德国的新纳粹主义者看。
看完听见后排小孩问妈妈:“Maman, pourquoi tu pleures?”"Qu‘’est-ce qu'il y a?"看见巴黎解放的消息传遍小城还是感动。
3.7 开年法语片领头羊,制作走心,连特效也很质优。没看过原小说,没看过老版片子,故事本身感染力很高,全厅哭成一片。主角全家高颜值,哦不,所有演员颜值都不差,妈的连来理发的德国士兵都是帅的,而且全片为渲染感情时不时来个卡头大特写光晕效果慢镜头,快赶上dolan了,微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