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看了小成本爱情片。一星给花絮,一星给寺庙。看的一头雾水,女主去医院造一个假名字,然后难以寻找到爱人,全程寻爱人的故事。希望有能力的导游去接这一故事,多好的故事,拉垮成这把样子。幸好没有去电影院,浪费两小时。无法用言语形容了,爱情片不爱看,讲真的,还不如自己去看纪录片来的震撼人心
想起汶川,眼前会浮现一些画面,黑白的,是那三天里的。畅畅在重庆读书时,班里有来自汶川的同学,她从来不提起那年那月那日,她的小学,她的同学,都绝口不提。那段日子里所有的看见与情绪,都被掩埋得极好,至少让她看起来和大家一样。我是在畅畅的描述里意识到原来不去碰触才是最大的善良。《一百零八》回避了正面灾难,选取了什邡罗汉寺这个庇护所,讲述了一百零八个震后新生命在这里诞生的故事。
这个题材非常完美,展现了这片土地承受着无数的生命流逝之后,又迎来了新生命,让人们看到了生机。更深层次来说,方外之地的方外之人在灾难面前放下了所有的清规戒律,全心救助生命,以佛家的大爱之心扶持弱小,满满的正能量。寺庙的主持素全法师说“见死不救”才是忌讳,这一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从地震的第二天到八月份,总共有108个孩子在罗汉寺里出生,他们被称为罗汉娃。这样的真实事件,无疑是文学再创作中的亮点,势必给予观众心灵上巨大震撼。2021年5月15日,汶川地震13周年际,该片公映。
我们总说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还原当时,让人共情。用胶片讲述罗汉娃的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的慈悲与坚韧,真心以为这片子能拍出灾难片的新高度,毕竟这次的切入点着实美好。然而,我看到的是一个与108位罗汉娃关系不大的爱情故事!罗汉娃这段汇集了人性之美的经历,在片中居然沦为了背景!全片的主线就是往死里作的女主角寻找失散爱人的过程。我不知道这样的剧本怎么就过了审?还大摇大摆地在事件真实的发生地什邡拍摄。如果说拍摄时动用的四千名当地居民,在拍摄的当下被扒拉开了伤口,那么,这部公映后的电影,直接是往人伤口里撒了盐。
我不知道导演兼编剧是本着怎样的出发点来创作的,是觉得真实的事件不足以煸情,还是觉得加点狗血才能吸引观众?罗汉寺僧人的博爱天下,妇幼保健院医生护士的尽忠职守,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灾民的自我复健,新生命在绝境中带给人们的希望......这些难道都不足够成为影片的主题吗?非要把焦点聚到所谓的爱情小我故事上,宁可舍弃了这些大我的素材,舍弃了可歌可泣的人性之美。国产影视编剧上的短板,由来已久,是真的没有人肯静下心来,脚踏着地,呼吸着自然风,去观察世间百态,真正反映社会现状。
这是我有史以来看过的最无法忍受的影片。因为它打着记录那个特殊时段真实故事的旗号,征用了四千名当地人作群演,扯进了当年奔赴灾区的自愿者,却硬生生地拍出了披着灾难片外衣的言情故事。当导演企图用女主与爱人之间历经灾难依然心系彼此的深情来打动观众时,我心底一片冰凉。全片的高光时刻是结局之后的彩蛋,记录了十岁的罗汉娃,他们每年都会回到罗汉寺来过生日,他们都知道罗汉寺是他们的出生地。孩子们真诚的笑脸,活泼的自我介绍,让我看到那年罗汉寺的功德无量。
想到曾有四千多位什邡人民参与了本片的表演,不惜自曝伤口,奉上一星。另外一星是送给片尾彩蛋的。
2021.7.5于福州
首先看这部电影的原因是故事发生在自己的家乡,108个新生儿的故事在本地也是人尽皆知。观影前抱着本片是否可以良好呈现家乡故事的疑问走进影院,但结果让人失望。 有网友说导演对于电影艺术有误会也不无道理。影片叙事上尽管是直接铺陈的手法也让观众感受不到故事的流畅。女主的感情线作为线索在导演拍摄下丝毫没有让人共情,恋爱细节的蒙太奇也让观众感受很碎很散,可以感受一下《谁先爱上他的》蒙太奇运用的流畅感与逻辑感。影片描写方式无力,人在天灾前的无力,寺庙主持做下收留决定的纠结无奈等,都缺乏对比无法让感情十分深刻,每个人物的变化都缺少铺垫,每个群像人物出场也十分突兀。影片主题不明确,接收不到片名"108"想表达的感情。想看同类型片可以看《海啸奇迹》。 最后全片让人感动的地方只有因为实地采景让人唤起的家乡记忆。
有幸参加了北影节线上展映,观赏了这部电影。
《一百零八》讲的故事很平凡也很震撼。汶川大地震期间,一个医院被毁,医生护士们保护着一众孕妇来到罗汉寺寻求庇护。僧人为了吃肉的孕妇,特地破戒,收容了众人。在大家的帮助下,孕妇们共平安产下108名婴儿,被称为108罗汉娃。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也采用了实景拍摄,吴京等演员参与演出。整体上,影片的风格较为平实,没有过多追求摄影技巧的表达。
看完影片,我为如此的事迹而感动,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一百零八》这部影片中,有一些东西是缺失的。
影片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向观众展现这个感人的事迹。但观看完影片,我却没有捕捉到其中的内核。换句话说,我只看到了一个对事件的描述,看到了一众人的付出,但我没有看到影片重点想要表达的东西。
私以为,孕妇和僧人是绝佳的启示者,或是一种精神的传递者。是的,片中的人物个个视死如归,孕妇最后成功生产。然后呢?如此便结尾了。那么,究竟这个事件揭示了什么?是生的宝贵,还是死的可怕?亦或是生死的距离之近?都没有。有人说,这不是观众的事情吗?
确实,从影片中体验到什么,是观众决定的事情。但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的一系列事件并没有一个让人产生思考的点。原因很简单,人物过于脸谱化。这是长久存在的一个问题。在表现灾难的影视作品中,似乎已经产生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比如一对闹矛盾的夫妻,一个带头冲锋的普通人,一群人的坚强斗争……
这样的叙事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这不能抓住观众。我在观看过程中,注意到有观众在评论区留言:“电影太散了。”确实,平铺直叙、情节松散,正是这种叙事模式所带来的弊端。
另一个弊端则是:这样的叙事通常会着重渲染影片的悲情,重视故事内容的讲述,而忽视了人物间深层关系的刻画和内涵上的提升。婴儿和地震,孕妇和僧侣,是两对相互对立的事物,由此可以生发对新生和死亡、世俗和宗教等象征意义的探讨。而影片止步于对事件的整体表现,在这一块上有所欠缺。
总体上看,影片《一百零八》是一部合格的电影,但仍然缺了一些东西。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这种情况将逐步改善,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将步入全新的阶段。
5月15日院线上映的小成本电影《一百零八》拿下3115万票房,但口碑却一路下滑,目前评分已经到达了5.2分的不及格水准。
近几年,一些讲述历史内容的电影,用代表人数的数字作为电影片名,无论是抗战题材的《八佰》还是纪录电影《二十二》,看到这个数字,甚至就能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一百零八》也采用了数字作为电影名的形式,这个数字代表的是五一二大地震之后,撤到罗汉寺的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在寺院接生下来的新生命的数字。数字结合罗汉寺,刚好契合了一百零八罗汉的寓意,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然而这部电影的内容,却配不上电影名字给到的这样一个大气磅礴的情景,因为故事的切口选择的太小了。
《一百零八》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的是五一二地震之后,什邡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护送医院孕妇到罗汉寺避难,并成功帮助孕产妇并接生了一百零八个孩子的故事。
从故事内容来看,无论是从寺院角度入手,还是从医护人员入手去讲这个故事,或者双线并进,从如何在震后面对各种条件上的困难,如何展现出震区人民自救的顽强生命力,都能够发掘出更多让人感动的素材,也能更加真实地还原当时震区之中的人民的生命状态。
但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脉络,由不同的导演拍摄也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主题和格局,《一百零八》这个无论从方方面面去看,都可以拍得立意深刻且荡气回肠让人感动的故事,偏偏选择了格局最小的爱情线。
在震区医护人员接生一百零八新生儿的背景之上,《一百零八》主要讲述了一对因为闹矛盾而已经到了分手边缘、想要打掉孩子的情侣,在突然遭遇五一二大地震之后,经历了相互寻找,在艰难的条件下将孩子生下来的故事。
导演应该是想借着女主角肖兰的眼睛,来呈现出震后罗汉寺抗震的众生相,但因为提取出来的爱情这条线太过单薄,也造成在最具宏大叙事角度的抗震内容着墨实在太少,更多是代入了肖兰陷入爱情之中的角色,小情小爱表现太多。
其实在电影呈现出来的故事框架之中,失去了女儿的院长坚持工作在一线,一向忌讳血光的罗汉寺僧众打开寺门接纳一众孕妇,半路大出血拦车的产妇家庭遭遇的债务危机以及如何寻回生活的勇气,失散孩子的家人苦苦寻找到自己孩子时的感动,众多的故事线每一条拓展开来,都是一个真实且生动甚至让人潸然泪下又能寻回力量的好内容,而这些故事又因为抗震这个主题天然可以串联在一起。
然而在电影之中,这些让人感动的点,导演全部采用了浮光掠影的叙述方式,十分潦草地跳过。
甚至在片尾花絮的时候讲到的,在震后的第一个晚上,罗汉寺僧众排成人墙,冒雨坚持守护完成了第一例的接生,只是看了当时真是状况的几个简单画面,就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
也这些内容相比,电影关于爱情故事仔细描摹,更是落入下乘,因为在地震面前,生命的逝去和新生命的到来,让电影制作方安排的在震区男女主角之间一次次地寻找和错过,甚至有点矫情的爱情变得更加轻浮。
但就是这样轻浮的爱情故事,直接让在罗汉寺被接生的一百零八个孩子成为一个噱头,堂而皇之地做了一个虚浮爱情故事的背景板,在有众多叙事可能的情况下,偏偏选择了格局最小的那一条路,想来实在是让人感到可惜。
甚至有评论说到,片尾几分钟的真实花絮内容带来的感动,都比108分钟(又一个刻意契合的数字)电影带来的要多。
所以,用这样一个取巧的方式,给灾难套上一层爱情的外衣,原本一个在抗震过程中互帮互助的内核,变成了爱情内核,用贾冰的话来说就是小了,格局有点太小了。
问一下导演,08年有细支的烟吗?5.25地震的6.1就搞演出真是这样的?肖兰和陆地都有电话,两个爱人之间都没记得电话号码吗?还要满世界的找人,这是编剧没脑子还是导演没脑子,看过幕后制作,街上地震那场戏说是专门设计了地震装置导演亲自设计,几秒钟的镜头,地震是那样的吗,傻子也能看出来假啊导演。
丝路电影节福州首映,导演水平太差,本来这么好的真实故事,结果用男女主角的狗血爱情故事线彻底破坏故事的本身。小成本小制作,这个导演之前也没拍过电影,所里能力真的很弱。吴京确实是唯一的亮点,演的就是自己很真实,泪奔!但出场时间就一分钟。整体给2颗星,全部都给京哥。至于影片,费尽心机也难掩各方面的不足!
有些人物的出现让人觉得是为了让他们出现而出现,部分人的台词真的很刻意。和老陈聊天,觉得如果让《我和我的祖国》某一个导演来拍都绝对更宏大深刻吧。ps影片开始女主的丧让我以为男主已经死了,但????我以为结尾还会补充说明……结果?突如其来的结尾
北京国际电影节"线上影展""独家放映"单元的《一百零八》好不容易抢到票,看完后。嗯。。。这导演对电影艺术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人物特别标签化、情感没有个铺垫直接煽情、没什么镜头语言而还过度的使用配乐渲染还把低频调的那么高。在说说细节化的东西,例如一个孕妇差点难产,而说话状态比播音员还有气质?最重要的叙事也没有在108个孩子主题上,特别散还有很多没必要的情节。剪辑节奏上也毫无时间感、空间感。我不能说这部电影因为以汶川地震为题材就委婉的评价,更是因为想要拍这种题材,要比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需要更大的责任感。所以我打分的话肯定更低,一颗星。希望导演能重视导演责任这一点!
抛开男女主感情线地震相关的画面还是很触动结尾的彩蛋很感动
这个故事要拍好,得平衡好人定胜天的精神和佛教元素,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教,显然导演没这个水平,拍成了灾难煽情的大路货,还不如片尾几分钟的纪录片花絮更有震撼力
北京电影节线上展映。看得出来是用心的,值得肯定。但拍摄手法和剧本都显得苍白老套,节奏和配乐比较粗糙,有种零几年的既视感。看到一个小时提前退出了。Ps:其实这个题材是很不错的,但影片的叙事却显得多而杂,并且为了煽情强加上了爱情线,这样反而无法烘托生命的宏大性,使得格局小了。
真實事件感不感人是一回事,電影拍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堆砌滥用的配乐与主次不分的情感线抹杀掉影片的真实底色,也让其观感无可避免的电视剧化。有些段落之生硬刻意甚至像极了家里老人钟情的CCTV8,沉浸其中只能获得徒有其表的感动。那些弹幕刷“泪崩”的,你们的眼泪未免也太过廉价了。
真实事件感不感人是一回事,电影拍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改编不是乱编,怀旧不是陈旧,动情不是煽情
故事是感人的,电影一般。感觉导演想强调一切(僧人、医护、每一个脆弱的小家庭)结果最后哪一个都没能突出
跟108有什么关系……
三星鼓励,故事是好故事,但是拍的不太好。
浪费五块钱的电影票和俩小时女主长得好像小时候欺负过我的那个臭矮子尖嘴猴腮
每一个娃娃落地,就串上一颗佛珠。一百零八个娃娃,恰好就是一串圆满。故事值3颗星
北影节在线影展。冲这题材和灾难记忆勉强给7分。切题失败,重点是罗汉寺僧众、妇产医务人员以及各方努力,才有汶川地震时期这108个新生儿的平安降生。而导演把焦点,设置到一对不具备引起普适共情的男女身上,很多时候直接撕裂电影的完整性。这个题材就是有一种普渡众生的意味在,才显得可贵,如果从小沙弥、小护士的视角出发,去叙述这样一段故事,我认为都比既有设定好得多。叙事也失败,散且乱,失去详略得当的节奏,就是把吴京搬出来都不好使。唯二泪点,一是戏台上老夫妻表演时得知儿子还活着(尽管这段表演也不懂见好就收),一是片尾。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预告片花和花絮里的原型人物访谈,基本把本片所有值得看的点都包含了。作为主线的地震爱情故事充满了导演的自我感动,看着叫人膈应。妇幼保健院院长表演令人印象颇深,本该作为主角的罗汉寺僧众完全沦为了点缀的背景板,实在可惜。
本来如实拍就足够震撼的故事,偏要加个作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女主占据大半剧情
顶流故事,一流诚意,二流剧本,三流编导。真实故事满分!
为什么一定要拍成爱情片呢?… 好好拍罗汉寺的故事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