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流的电影一流的情怀
来说说电单车。
狄龙导演处女作,还是倪匡的剧本。这些已经成名的老家伙,写少年时的状态与生活,总有过家家闹着玩的感觉。以电单车做主线,当然也可以有象征意味,写底层少年的上下求索,但将理想与信仰系于具体而微的事物,毕竟还是太过空洞薄弱,叫人难以信服。
又或者只是抒发对美好事物的渴求,赞美少年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可剧情又实在散碎简陋。那样的日子自己过起来还勉强——至少不会看破红尘吧;但看别人也如此过着,总是叫人昏昏欲睡。
所谓的世态炎凉,不过是些人性的小瑕疵——市井小人物的恶,总是首要为着自己的利益打算,再坏也有限。就像张爱那句名言,可虱子多了虽然恼人,总不会伤筋动骨。
代表恶势力的高利贷者,靠凶狠嘴脸行走江湖,结果竟如此不堪一击——胜利来得实在太突然了,我不过是倒了杯水的功夫,他已经跪地求饶。有个按倒龙哥抽血的片段倒值得提一下,因为也算虐得颇为新颖,以及暧昧——难为编剧想出如此空前绝后的桥段,看着那一瓶番茄汁,我实在是胃口大开,这算是浇汁小鲜肉吗?
所以,最后的高潮戏只能交给大boss准岳父,可是他对于少年最严厉的压制,也不过是基于一段伤心往事。让人想不原谅都不行。倒是那个带宋达去借高利贷的同事居心叵测,可是呢,竟然又主动地改恶从善了。只是,这种善也还是面目模糊吱吱唔唔的。
不过宋达又何尝在乎,恶既软弱得不能影响他,善也空洞得不能引导他。
当然,肯定全是剧本的错。——少年虽以对抗姿态出现于世界之前,但这种对抗又完全无力可着。需要反抗的事物如此弱小,反抗者的力量与勇气从何体现?结果,连反抗都成为不必要;所以,连人物存在都成为不必要。
当然,如果原本就是为着最终同世界讲和,就不能把两方对峙的局面弄得太难看——不然怎么收场咧,难道再来一场盘肠大战?
所以,注定是个三流的电影,花痴是够了——其实花痴也不太够,狄龙果然是不太在意自己的美貌啊——却难以入心,更别提长久停留。倒是属于导演狄龙的一些情节片段有如散珠,虽然未被串起,但总有耀人眼目之处。
比如打输了回家和小狗亲吻,与枯坐在停车场的吴宇森视线交流,还有那些喜剧小元素——等等,女朋友中间是换人了吗?看来是全民呼声啊,衣服可以脱,恋爱绝不能好好谈。其实武侠圈应该和文艺圈好好聊一聊,取点儿真经。不能一谈恋爱就是刺马范儿,逼得龙哥往M的路上越走越远。
提电单车少不得要提后生——被称为狄龙的半自传体影片,后生明显有情得多。初看后生,觉得是一部典型的人格分裂之作。小姜在狄龙的镜头前,演绎的是狄龙的过往人生,展现的却是少年姜大卫的全部风情。
但骨与血毕竟是狄龙的——但其实又有什么分别呢,他们就是最完美的少年。
两部双生(!非特指)片并看,互相印证,可以强化许多未言明的概念。细细体味一下,就可以看出狄龙将目光投向哪里,以及他内心浓重的忧患意识与不安全感,还有他擦干身上的血迹,向主流文化与价值观靠拢的企图。
少年当然要进入世界,但世界总是恶意重重,在少年充满热血的时候给以打击。而包围着少年的人群暗影幢幢,善意相助总是包裹着祸心,唯一的目的是将少年完全毁灭。两部电影予人以同样的印象。当然,最后也都是大团圆的结局,少年同他们曾反抗过的世界握手言和。
其实少年们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反抗什么,但他们表现得仿佛能感觉到它的存在,隐隐约约,遮盖了其他所有。结合狄龙的出身背景看,这样的危机意识实在有迹可循。还没得到时已经不安,完全在手后更加忧虑。难怪人人都说狄龙克己甚——我已将所有外扩的自己缩至最小,你还能拿走什么。
远离张彻的热血少年以及楚原的完全大侠,狄龙用他细致而有情的镜头,记录了时代缝隙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那些小情小爱的生活,因离我们自己的生活太近,而充满烟火之气。有人喜欢有人不喜。但让人难以忽略的是,因为出身底层,以及内心先天的情怀,使狄龙在看向那些人与事时总怀有一份悲悯。而这份悲悯在经岁月沉淀后,还给人到中年的狄龙——
一双极为动人心魄的眼睛!
是的,没有之一。
2 ) 把迷惘抛在外面,把勇气和信念拿出来———评《电单车》
《电单车》这部电影,我看了一遍,还会再看一遍,抱着一种投入的热情,细细体会狄龙的理想主义和实用主张。
看姜大卫导的片子,觉得他很商业,片子很吸引人,但缺乏真正担负社会责任感的勇气,是眼花缭乱、色彩鲜艳的大杂烩,没半点真心,比如那部《猫头鹰》,看的热闹,看的欢乐,但是,正如连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都有人会评价说:“过于调侃和揶揄就流于油滑”,姜大卫的作品恰恰是这样,他让我们欢笑,却不能让我们肃然起敬。
看狄龙导的片子,你会觉得他有一种朴实的文艺范儿,像一个社会思想活动家,具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用力的想让人体会他的认真。
这两个人的气质和处事态度真的不一样,如果拿一个我欣赏的导演姜文来与他俩作比较,实际上,姜大卫像外在的姜文,狄龙像内在的姜文。
我一点也不觉得有人说的狄龙有自虐的变态倾向。他眼里的社会是真实的社会现实,不是洋娃娃,不是棒棒糖,但也不是狂洒鲜血和盘肠大战,不是美好而肤浅的感受,也不是走进死胡同一刀毙命的刺激与残酷。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狄龙的价值取向,他嫉恶如仇,他柔肠百转,他一片赤子之心,他其实是一个简单到黑白分明的人,但同时具有自我解嘲的能力。
《电单车》充满厚重浓郁的生活气息,里面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上流社会人种,全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接地气的人,房东房客,暴走族阿飞,小偷,放高利贷的,助纣为虐的黑医生,武馆朋友,只顾赚钱没有人情味的车行老板,自保其身的同事,拒载的出租车司机,街上见车就罚还一本正经宣布为“二十四小时为民服务”的警察,就是这些警察,等到市民的车子真正被偷掉了,却迟迟不作为,办事效率极低,交通状况糟糕,动不动就堵车~~~~这就是生活,社会百态不就是这个样子吗?还有路边夜晚搭个架子就睡的水果摊贩,街道的顽童,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无不显露了狄龙对市井小人物的包容、同情和理解,连可恶的小偷形象他都设计了大奸二傻三卖肉这样的组合,是他深深的悲悯情怀吧,是他的切身体会吧。
宋达这个人物,聪明、单纯、傻气、心地善良,时不时迸发思想的火花,洋溢着快乐的生命意趣。他与小狗亲热地接吻(热爱小动物的人都是善良的人),他会为拥有一辆电单车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加班挣外快,省吃俭用,拼命存钱,甚至借高利贷,被物质主义的女友抛弃,车子被偷后不懈努力的寻找,寻觅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女朋友~~~等等等等,什么都是自己踏踏实实挣来的,无论在哪个时代,这些人和事都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们。狄龙用一双细致入微的眼睛,为我们观察和呈现了这一切,看他的电影,会感受到许多细碎的小烦恼,也同样能体会出许多细碎的小欢乐。
狄龙的出身并不算好,他过早的目睹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过早的积蓄了许多受伤害的记忆,那些心里的苦,折磨着他,激励着他,他不逃避,只是努力向成功的目标大步迈进,这其中循序渐进的努力少了一分都不可以,他不能像姜大卫一样,把不思进取美其名曰为洒脱,把对人生的逃避和慵懒掩藏在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那些艰难与充满焦虑的日子他放不下,就让它们成为尖锐的钉子,让自己变成一块强大的磁石。
片子虽好,仍有硬伤,有些叙事脉络不清,比如宋达和玉梅的感情发展,一带而过,含糊其辞;
还有一些镜头中出现的群众演员,比如吴宇森,他坐在车场里一堆脏旧凌乱的零件边,一言不发,与宋达无任何交集,看不出他这种出现有多大的意义,狄龙居然还给了他一个特写!当宋达悲愤的向警察发牢骚:“等,车子被偷了一个月了,还要等下去~~~~”时,吴宇森也充当着人肉背景,这倒有点意思了,当时现实中的吴宇森怀才不遇,不也在等待机会吗?总觉得狄龙有拉人一把的嫌疑~~~还有那个在酒吧替宋达点烟的女酱油,完全多余,砍掉了也不影响影片的完整性。
据说倪匡编剧这部影片时很敷衍,所以,我相信很多枝枝丫丫的小细节,不是出现在倪匡笔下,而是狄龙自己加上去的,有的加的好,比如某些喜剧片段;有的,如女酱油类的,是因为狄龙本身的经历,导致他对于弱小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同情心,时不时爱心泛滥,借着做导演的机会,拉这人一把,提那人一下的,让人家露露脸,挣点零花钱,但对于影片的整体性,没有任何用处。
其实,狄龙的心很热,也很软~~~
生活就要朴实诚恳,《电单车》是一部朴实无华的片子,是一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片子,它教人抛弃迷惘,用生活的勇气和信念,想一步走一步。看厌了那些哗众取宠的所谓大手笔大制作的轰炸神经的金属片,这样温馨朴素的老片子,我喜欢!
3 ) 和《后生》是AB面,和《吸毒者》也是AB面
狄龙开镜导演的第一部片子应该是《后生》,但从上映信息看,似乎最后是由《电单车》抢闸先映。狄龙参与了《后生》的编剧,而且对剧本的形成可能有很大影响;《电单车》的编剧倒是只有倪匡,但我怀疑很有点量身定制的意思,因为这两个剧本实在透露出一些很相似的东西。
1,很强烈的忧患和危机意识。《电单车》里的高利贷者对应《后生》里的黑帮老大,都是青年为达成美好愿望而不得已对其求助但最后却一步一步反过来被其制约和毁灭的力量。青年本来是好的,却似乎处在一个恶势力环伺的世界里,而且这恶势力几乎是有预谋有步骤的要将他毁灭。
2,肩负不可推卸的保护的责任,但这责任常常是难以负荷的。《电单车》里需要保护的是电单车,但终于还是被偷了,《后生》里要保护的是家人,但母亲终于还是被杀了。
3,对女人的概念模糊而空洞,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女人是令人失望的。《电单车》里的前女友代表了一类女人,形同脑残,唯一标识就是对物质的条件反射式的兴趣,新女友代表了另一类女人,形同天使,但内涵更加空洞。《后生》里的女人一开始是遥远的美好的梦中情人,虽然美好,却也空无一物,因为根本就没有接触,然后很快就会发现那是个让人失望的坏女人,可以大笑三声从此从记忆中抹掉,然后就再也不用和女人有什么纠葛了。
4,青年最后需要同世界和解。《电单车》里青年战胜了高利贷者所代表的极恶势力,但他对于由无处不在的小偷、拒绝载客的出租车司机、办事低效的警方等等所代表的正常但绝不美好的社会是没有真正冲突的,同他那个坚决拒斥电单车的岳父大人也必须无条件和解。《后生》里,狄龙客串的大哥是主动去做了警察,姜大卫演的误入邪道的小弟则蹦蹦跳跳去自首。
当然,和《后生》比,《电单车》把“求而不得”写得更详细。
再把《吸毒者》加进来做对比,我几乎要相信狄龙对于受虐有不小的兴趣了,当然,《吸毒者》是姜大卫导演,我不清楚开篇毒发的段落狄龙有没有表示过反对,但……如果真的极反感,似乎不会拍出这么长这么重口味的戏来吧,毕竟以他们当时的境况,狄龙未必完全没有发表意见和意见被部分采纳的地位。反过来看《后生》,在自传性的姜大卫身上出现过被虐的段落,而在《电单车》里,更让人瞠目结舌:狄龙被虐到被强摁住抽血的地步。
《电单车》有一个让人觉得纳闷的细节,是一开场没多久,狄龙对和他亲热的女友的身体接触的逃避。从剧本来看这一段实在有些莫名其妙,因为即使他要说明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始终是电单车而非女人,都似乎没有加上这个细节的必要,因为这根本不是互相冲突也不是能互相反衬的两个问题。
高帅富饰演男屌丝
后半段剧情基本用猜的就可以了,也算让狄龙导演一把试试手。
虽然理想化,但有生活,有小人物的苦闷和喜悦,剧情也算通畅。
狄龙导演处女作,生活气息很浓,而且整体节奏是偏欢快喜剧的,看着狄龙为了凑钱买车节食、加班、借高利贷、没钱还债被抽血很是心疼,但是看见他因为拥有一辆电单车开心得像个小孩又很高兴。身边的同事、上级、女友、好友对他都很包容关心,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会有电影里阳光积极的狄龙吧。结尾狄龙为了女友而放弃了电单车,代表是告别过去,变得成熟有责任心了吧。
在腾讯看的发现被剪了一段,然后去找来看发现是被抽血的一段,就很迷,各种喷洒番茄酱的镜头都可以播,为什么抽血要被删……觉得此片非常有警示教育意义,放到现在依然适用,年轻人要警惕消费主义啊,高利贷不可借啊。全程看得很揪心,比封俊杰被腰斩还揪心,比赵无忌天煞孤星还揪心,我就受不了这种现实主义虐心。全剧最甜的小狗狗,羡慕可以每天亲亲龙哥/9.29在aqy二刷发现没有剪抽血的情节,就更迷了,所以买了剧每个平台还自己加工一下的?重新看一遍之后决定加一星打成五星,就觉得没有哪里不好,而且满满的龙哥看得真爽!!!另外剧中龙哥那个朋友真是真爱啊!!!!
汗,竟然是个很大喜剧成分的电影,狄龙也还是专心当导演的好,程可为也年轻过
有点像《偷自行车的人》,不过人家买车是为了维持生计,宋达买车是为了生活方便,最后老丈人一句话历经千难万险得来的车就进冷宫了。讽刺、搞笑,很丰富。
你们年轻人不要过度消费。。。。囧吴惊鸿一瞥,李海生扮偷车贼。。
故事简单,但是写了不少人物,飞车党,高利贷客,同事,警察,骑电单车玩的小孩,半夜睡车棚的流浪汉,还有只露两次面的车行老板,一幅人生百态
想不到居然是喜剧片。狄龙导演的电影,后生也好,电单车也好,都体现出对青年人的关怀。主角总是卑微但心怀美好的青年人,无意间误入歧途,最后逐渐清醒,浪子回头。这何尝不是对青年人的警醒与亏欠呢?它不是青春残酷电影,因为它总是饱含光明与希望。龙哥应该也是个积极乐观的人吧。
狄龙自导自演之作。情节虎头蛇尾,前半段现实主义色彩浓厚,略带喜剧性,后半段一路崩坏、乱七八糟。描摹小市民的生活偶有妙笔,生动有趣,但是电影各部分前后联系牵强,个人表演风格也不统一(比如石天永远漫画风),看来狄龙还是缺乏导演天赋,至少是经验。总之一边看一边觉得他其实很不认同张彻对他们的英雄化定位,他对自己的认知就是普通底层上班族,也完全没想把自己往帅了拍(这部片他自己看上去经常狼狈憔悴,我甚至怀疑他并不觉得自己帅),而且还直接调侃了张彻对他的脱衣执念——在一场打斗戏当中,他的角色本来想脱外套,结果对方光膀子来了,比他还壮,于是他急急忙忙把衣服又穿起来了。不知道张彻的弟子怎么回事,一个个在恶搞邵氏套路方面都是行家。
看着许达被抽血真的挺心疼的,你拿他作少爷卖给富婆不好吗?还有程可太后年轻时也挺美的
飞车党盛行的年代,有一台电单车可了不得,小职员宋达为了能买一台,借了高利贷还得再打份工,不料车还让人偷了,找车误工,还不起钱,生活停摆,好在宋达功夫不错,要债的偷车的一顿拳脚,李海生和石天搭档的偷车贼,是影片少有的笑点。
呜呜呜,倪匡这个挨千刀写的什么破剧本:扒龙龙的衣、露龙龙的肉、偷龙龙的车、抽龙龙的血、揍龙龙的身…导演偏还是个自虐狂!害我的椰子心恶狠狠地发作抽搐了一把。其实这部戏里龙龙的美貌不及在张彻电影里那般光芒夺目,耀眼绝伦。灰塌塌黑扑扑的苦逼青年,但还是看得出他真是个励志进取的好好先生。
想摆脱颜狗属性的可以看看,这个主角除了帅真是一无是处。
狄龙其实完全具有做一个好导演的潜质
恶补了这么多邵氏的片子,没想到最喜欢狄龙的居然是这一部很少人提及的电单车,宋达简直就是狄龙本人,心又热又软,又好搞笑,三观正,套用一句恶俗的话,最热爱生活的人是看到了生活的千疮百孔,依然热爱。我喜欢狄龙这样的人,文艺但是朴素,热血确又温情,有理想又脚踏实地。延伸的说,电单车有功夫喜剧的样子了,可惜狄龙没在功夫喜剧的脉络上走下去,不然可能会更辉煌。
听说是卖萌卖到抽血的地步,看了下果然。。阿龙真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好青年啊,有动作有喜剧有爱情(这个勉强了点。。)又反思一些社会问题,而且还是个积极向上的故事,配乐也很好听。只是明明高富帅气质硬演屌丝很让人心疼啊。。。
导演自黑得很欢乐。帅小伙讲话都多些人听,但有可能光盯着看都听不到他说话。另一个难受的是到底要不要打戏解决问题?主角武力值开挂问题解决了,但光明结局有些不伦不类。要么直接荒诞,要么直面现实,中间的道路还是要探索。
城乡结合部版龙伯,他这么神经大条又不懂得怜香惜玉还挺穷,为啥还是有妹子喜欢呢,因为好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