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很多太空和宇宙探险题材的电影,都是虚构的故事:外星生物、克隆人、地外探索任务等,科幻成分较多。而"Frist Man"是一个(太空领域的)传记电影,这就决定了他本质上是真实性、历史性的。这包括各个阶段剪入的历史资料画面,还有Armstrong夫妇与孩子、同事之间的关系和往来,还有由Armstrong的儿子们提供并收入电影的、他在登月行动离家之前和他们交流的记忆片段。很多地方能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个人命运与社会、个人命运与人类历史的丝丝缕缕的关系,从Armstrong一个人,折射出了这么多个面向。
这是昨天看完后的观感,18年上映的时候,在巴黎Les Halles的电影院里看的,刚从国内飞回来,居然困得全程昏睡偶尔惊醒,只记得零零星星的片段,譬如一开始,Armstrong开着六十年代的航天飞机X-15升空的过程,那个跟随着飞机剧烈抖动的操作盘上快要掉出来的按钮们,印象太深刻;还有当Jan在厨房里,儿子拿着个布条跑过来向她拼命一挥,她深吸一口气回头要找儿子算账的镜头。
当我们提到太空电影时,首先想到的标签,往往是科幻故事、英雄主义和探索精神,但很少真正地关注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但这种情况,自奥斯卡级别的《地心引力》之后开始逐渐改观,《火星救援》就在重视人文关怀的同时还对技术本身保持了很高的关注,《隐藏人物》更是直接把镜头对准了默默无闻的少数族裔科技工作者们。
而奥斯卡影帝西恩·潘在今年带来的剧集《火星先驱》,与达米恩·查泽雷和瑞恩·高斯林的新片《登月第一人》,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类似的纪实风格,将历史性大事件的核心主角,从《世界末日》式的缺陷英雄形象重新降格为人,同时又不像《星际穿越》一样煽情过度,而是事无巨细地展示剧中角色如何在生活中的不同身份之间取舍和做出牺牲。两台反高潮的太空戏剧,都不约而同地把真正的航天内容,放在了故事的最后,而几乎将故事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家庭和个人抉择上——当个人命运与人类命运相互交叉时,任何选择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与达米恩·查泽雷的前作《爆裂鼓手》类似,《登月第一人》偏向自然主义的表演和叙事风格,不仅为故事和人物本身提升了可信度,更为观众带来了自恰的叙事空间,降低了观察角度——甚至能得到近似第一人称的体验——从而大幅提升了代入感。这与好莱坞之前,对太空电影奇观化和娱乐化的表现,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与《火星先驱》类似,《登月第一人》有一种植根于60年代的,脱离意识形态之争,没有被稀奇古怪的政治诉求所污染的黄金精神。
在传统的太空电影中,往往在有意或无意中通过去人格化和英雄化,拒绝承认宇航员也有正常人的情感,更不用说去讨论它们了。而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宇航员作为一项职业,所要面对的生理和心理风险——尤其是后者——这不仅仅是能够凭借勇气或意志就能一言蔽之的事情。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和编剧乔希·辛格(《聚焦》《华盛顿邮报》)眼中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并没有放弃作为父亲和丈夫的身份,从而让电影能够与观众之间建立真正的情感共鸣。在达米恩·查泽雷的多年合作伙伴,摄影莱纳斯·桑德格伦的镜头,就像《美国狙击手》的做法那样,始终保持在尼尔·阿姆斯特朗的主观面:无论是在NASA听简报,还是给儿子读睡前故事,与妻子冷战,都能够更好地传递他的彷徨和不知所措。这些强烈的个人感受,目的就是让观众跟随深受大男子主义困扰的尼尔·阿姆斯特朗一起,感受到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冲击力。
即便《登月第一人》更加近似一部历史心理剧,但电影仍然在飞行的模拟体验上实现了自《地心引力》以来的一次飞跃。与后者对3D的超凡运用不同,前者并没有太多画面上的技巧,而是更加专注于让观众进入尼尔·阿姆斯特朗的身体之中,从而感受到在几个G的加速度下,从事看似简单的活动,其实要面对怎样的惊人考验。
而达米恩·查泽雷提升代入感的另一个做法,就是对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环境的精确重述。除了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在之前的太空电影中(如《阿波罗13号》)被忽视的内容——比如在电影中段,可以看到许多非裔美国研究者们(《隐藏人物》)认为,预算高昂的阿波罗计划是在转移公众对当时如火如荼的平权运动的注意。而持有类似观点的并不局限在少数族裔群体中。同时,在片中的电视节目中,也暗示了越战引起的抗议活动,这种不安和动荡的情绪能够渗入故事中,让《登月第一人》在氛围的把握上,要比其他反映美国太空计划的电影更加真实——排在前面的,几乎只剩下HBO的迷你剧集《从地球到月球》了——后者的地位,几乎可以类比于《兄弟连》之于二战题材影视作品了。
达米恩·查泽雷是一个非常注重角色内心体验的导演,这在《爆裂鼓手》上已经有过了非常清晰的展示。而像瑞恩·高斯林和克莱尔·福伊这样,表演风格内敛的演员,也让剧本能够在没有对话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传达角色的深层情感——尤其是夜深人静之后的恐惧与孤独感。
而与《爆裂鼓手》的另一类似之处,就是对悲剧和失败的重新解构:所有的牺牲,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自我净化,在迎来成功之前,去除不完美的因素。这种带有强迫症风格的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在J·K·西蒙斯的演绎下有着令人恐惧的压迫力,而在瑞恩·高斯林和一代又一代的NASA人的努力下,象征着人类在踏往未知的道路上反复自省,所必须承担的坚韧意志——尽管它能摧毁一个人的生活,尽管它对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似乎是毫无意义的。
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说:“我们需要在这里失败,所以我们才不会失败。”
这才是先驱者们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
《第一人》并不是一部充满着如许探索宇宙精神的电影,所以不用期待它多么波澜壮阔,一波三折。电影也没有多么渲染国家大义的主旋律或是美苏之间如火如荼的太空竞赛,肯尼迪的演讲只是电影里的惊鸿一瞥,苏联的种种进展也不过是整部电影背景里的一个杂音。
这只是关于阿姆斯特朗登月的一部记录性质的电影,关于阿姆斯特朗为了登月而忍受的,付出的,还有失去的。
他有着一双一直望向月球的眼睛,正是那份执念让他成为了宇宙的先驱。可是,与此同时,他忍受着失去女儿,失去战友的苦痛,与家人,与世界慢慢产生距离,终于,当他触碰到月球那一刻,他已离家如此之远,以至于看不见来路了。
这是一部悲剧。
1.触碰天际的个人传记
《登月第一人》在描写阿姆斯特朗的生活训练之外,选取了几个在他登月准备进程中重要的事件节点着重进行了描写。这部电影如同美国有些媒体所质疑的那样,它将整部影片的重心聚焦到了尼尔和家人,朋友身边,所以主旋律的意味倒是很淡,不过这是导演在对这个大事件进行演绎中刻意选择的侧重点。整部影片看下来,悲剧的意味反倒是浓重一些。
影片的开头应该就是阿姆斯特朗的X-15飞行试验,那个时候的阿姆斯特朗还是一个试飞员。(X-15是一种火箭动力的飞行器,最高飞行高度可以到达大气层边缘)开头那一段,其实很有星际穿越开头的感觉,不过两个片子的风格和气质则有着极大的差异,毕竟《第一人》不是科幻片,所以全片被笼络在一种迷蒙而低画质的氛围之中,让人感觉仿佛真的回到了1960年代的美国一般。
而影片除了阿波罗11号的登月之外,另一个着重描写的部分就是阿姆斯特朗参与的双子座(Gemini)8号任务。这次任务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轨道飞行器的对接,不过之后对接后的飞船姿态失去控制,不得不提前使用返回系统调整姿态,虽然保住了两人的性命,却也让这次任务提前结束。
在影片中这段的笔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甚至超过了阿波罗11号任务,全程极为克制地用镜头展现舱外的状况,绝大部分都是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在载人飞船内的所作所为与视角,甚至你很难看到整个宇宙或是地球,因为你只能通过一个狭小的舷窗去观察。
这段中也大量插入了阿姆斯特朗妻子珍妮特的担忧与控制室内工作人员的关注,多角度的协同推进使得这部分剧情成为了全片的高光点之一。
另一个重要的节点便是阿波罗1号在测试时的起火事故,三名机组人员无一幸免,该事在nasa航天史作为极其重要的教训,帮助改进了之后的几代火箭。如在片中阿姆斯特朗所言,现在出了问题,之后在太空才能不出问题。只是可惜这次的问题是用几名优秀的航天员作为代价的。
当然,本片的重头戏自然是登月,事实上,相比于双子星8号,登月反倒是波澜不惊,这段着重于登月之路与月球上阿姆斯特朗的沉思,返程倒是极少描述。正像我所说的,去月球的路,没有太多波折,然而归途,他重返地球的经历,却远不止地月之间38万公里的行程。
本片的结尾倒是很有意思,以first man为题,便不再赘述他成功之后的种种,尚在隔离期与妻子见上一面作为收尾,配合我后面要提到的,倒也是有趣的谢幕。
2.那串并不存在的手链
亲情,是本片的另一个着重点。
阿姆斯特朗最爱的,是他的女儿凯伦。
可是凯伦小小年纪就得了脑瘤,漫长的治疗只能让她痛苦地苟活着,最终,凯伦还是死于了并发的肺炎。
凯伦的手链,成了阿姆斯特朗对女儿最后的留念,他为了成为宇航员而拼命训练,只能偶尔回家和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相伴。
在他登月临走之前,他甚至都不愿意和儿子们做最后的道别,只是坐在那里,像一个发言人似的回答他们的问题,你会回来么?我只能告诉你数字。你会回来么?我试试吧。
然而,他把自己女儿的手链带上了太空,扔入了东环形山中,这是他对女儿最后的一点怀念。
这,只是电影里的描述。那串手链,大概并不可能被带上月球,而他对女儿的那份怀念却绝对是真的。我在想,如果阿姆斯特朗当年真的带着女儿的遗物上了太空,他是会让女儿的记忆永远安静地躺在月球呢?还是让这遗物化作女儿的记忆永远留在身边。
只可惜,逝者如斯,我们再也不能追问他一切的真相了。那串手链,真实也罢,虚假也罢,在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漫步的那几个小时之中,他一定曾回想过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爱人,亲人,还有那个不幸的女儿。
孩子,爸爸登上月球了。
3.登月,永世的隔离
只可惜,对女儿的追忆,在片中是阿姆斯特朗留给大家关于亲情最深的印象。
更多的时候,他是一个内向,又沉默寡言的人,他有着自己的野心,有着很多思绪,但大多时候,却只是保持沉默。
他如此向往着月球,片中不止一次出现他拿着望远镜看向月亮的镜头,那是一种狂热,也是他坚定地活下去,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的支柱。
就比如,他并不比同伴身体更好,于是那些高难度的平衡训练,他要做过一次,再来一次。
然而,对于月球的向往和恐惧,对于工作的狂热和认真,却成为了他和家人的膈膜。他爱着他的家人,不过因为工作的缘故,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于是当他告别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
我在想,他在临走之前的态度,究竟是什么意思。那种冷漠,究竟是因为长期无法照料的疏远,还是知道自己可能一去不回,所以刻意地保持着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无论如何,他的这种态度都让人感到一种心酸,曾经那个和孩子闹在一起的大人,如今竟不敢与孩子告别...
而影片结尾,阿姆斯特朗夫妇隔着玻璃无言的相望,更是蕴着一些忧伤。
因为,登月之后,他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阿姆斯特朗了。
真实的阿姆斯特朗,登月后应酬不断,更加疏忽了妻子和孩子们的照料,于是两人最终在1991年离婚。这段最终分崩离析的爱情,就像是影片里的那层玻璃,透明,却如此决绝。
4.鸣叫的螺丝钉,月球的第一眼
电影里面,我最喜欢的三个镜头/场景。
第一个自然是火箭发射的场景。我很喜欢火箭发射,星际穿越,王立宇宙军,甚至是秒速五厘米里面种子岛的发射,都是充满着极尽的力量与浪漫,每一次火箭的发射,就是人们探索太空的脚步又向前走了一步,而在这部电影中,全片都在尽力去呈现真实,所以这个发射没有那么美丽,却更加震撼。
第二个,是电影中数次出现的,在飞船起飞时鸣叫的螺丝钉。那大概是一种飞船的铆钉在受到周围船体部分形变的挤压后,摩擦出的声响。这个声音,让我如同宇航员一样,瞬间充满了对太空的恐惧。
你们的性命,就在这小小的螺丝钉之上,它的弯曲,它的变形,对于广袤的宇宙无足轻重,然而却是你的一生。一个人究竟是需要多大的热忱,才会走上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
第三个,是登月舱打开那一瞬间,从狭小的舱体跃出的镜头。
那个镜头,让我沉醉良久,我知道那些宇航员们为之奋斗的究竟是什么了,那是一种从逼狭的世界探头看向更大世界的一个视角,你知道,未知是如此广袤,所以无论经历了多少困难,只要得见那一眼,便足矣。
5.何言你心伤
影片里,高司令和芙伊展现出了相当棒的演技,高司令的悲伤,沉默,腼腆,很合适地锲入了阿姆斯特朗这个形象之中,在他失去女儿后哭泣的那段表演,感人至深。
而马上就要成为新的龙纹身女孩的芙伊,也是非常抢戏,和丈夫阿姆斯特朗逐渐的疏离感刻画得入骨三分。
我记得电影中有一段的镜头,绕着两人旋转,一会儿在阿姆斯特朗脸上,一会儿又在詹妮特脸上,每次的切换,那镜头就会模糊一个瞬间,我们看不清两个人的脸,就像他们不会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
而最后,当两人被玻璃窗分开,我多么想让阿姆斯特朗说那么一句,我爱你,然而他一句话也不说,以为仅仅一个亲吻的动作就是最好的,可是这远远不够,远远不够,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并不比妻子操持家务,独自抚养淘气的孩子更重,或许登月有无数的荣耀,然而荣耀光彩的背后,是否是更无尽的空虚。
詹妮特,在媒体的灯光面前强做出欢颜,但她知道,这些人终将夺去他熟悉的丈夫。
阿姆斯特朗,他也知道他会载入史册,不过他面对这个世界,都像是在月球上戴着那个反光的头盔一样,谁也看不清他的内心。只有当他怀念女儿时,某一瞬间他才会卸下伪装。
然而镜头里,那个扔向环形山谷底的手链越来越远,如此模糊,最后被黑暗吞噬。
阿姆斯特朗,也留在了月球,孤独一人,找不到回来的路了。
2018年颁奖季又来了,伴随着铺天盖地的小年和唏嘘声。可能几部最佳影片单加起来,还比不上一部最佳外语片的质量。不过在众多的颁奖季作里,小玄儿还是有着自己的好莱坞五佳:
《登月第一人》
《湮灭》
《遗传厄运》
《银湖之底》
《黑色党徒》
今天特别想分享的
是这部达米恩·查泽雷的新片
《登月第一人》
很多人觉得《爆裂鼓手》看着太疼了,又不喜欢男主角;《爱乐之城》又太浪漫,不喜欢石头姐;那我觉得这部《登月第一人》——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给出的新作品,完全是不同的类型,而且是我看过的,最动人,最有诚意的真人传记电影。
大家常说喜欢悲情英雄,那么这部《登月第一人》真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你很难想象,故事的主人公,竟然是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这样一位载入史册的宇航员,怎么会如此的痛苦与悲伤?
初看片名《登月第一人》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但是在IMAX大银幕和高清资源的二刷下,令人依然想三刷、四刷。这部电影与最近的政治正确话题没有任何联系,作为人物传记,毫不炫技,没有《史蒂夫·乔布斯》的盛气凌人,也没有《至暗时刻》那么沉闷,《登月第一人》有着独一无二的审美与气质。
1. 电影导演的音乐品味
实在是在太重要了!
如果你问我2018年哪部电影原声最值得收藏,虽然奥斯卡的最佳原声配乐提名还没公布,但是我会选择《登月第一人》。回想一下《星际穿越》和《地心引力》,越是科幻片,越是需要音乐来引领观众的想象力,扩展无限的视觉空间,让观众体会到,身临其境,面对浩瀚宇宙的内心旋律。
这部《登月第一人》的配乐,从微小的旋律,到登月的史诗一刻,每个环节的音效和配乐都完美至极!人类的登月,不就是一首真正的月光圆舞曲么?只不过是用科技和生命谱写而成。在那一刻,人类的文明在宇宙中化为一道光,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实现了人类长久以来的一个梦。
甚至没有语言可以形容那种,场景气氛与配乐的恰到好处。月球的打开方式,导演找到了,而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达米恩·查泽雷和他最亲密的配乐伙伴贾斯汀·赫维兹,也是第三次合作了。凭借《爱乐之城》贾斯汀·赫维兹已经获得了小金人,这次的发挥更是令人惊艳!
2.这不是美国的登月计划
而是属于阿姆斯特朗内心旅程
这部电影从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真人传记改编而来,就注定电影的轻政治背景,重人物情感的方向。生活中阿姆斯特朗的独孤、伤感、沉稳、果断。最重要的是,他少言寡语。与孩子,甚至是妻子,都有着渐疏渐离的状态,所以影片中大量的人物状态,是透过镜头中的孤单身影和配乐氛围来表达的。
电影中,我们将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登月第一人,其实我们也从未真正认识他。从影片开篇,危险的零重力飞行测试,到小女儿患脑瘤去世,阿姆斯特朗的悲伤就开始在影片中蔓延,这样的悲情贯穿了整部电影。随着登月计划的进行,宇航员的葬礼一个接着一个。本应该是影片高潮的阿波罗11号的升空,竟然被导演处理成了一场葬礼的送行。这种悲壮的渲染,更加合理也更加高级,令观众从全新的角度去观看这场所谓人类的壮举。
在电影里,你看不到任何主旋律的渲染,强国的炫耀,只有一个沉默寡言的阿姆斯特朗,走在一条漫长又黑暗的道路上,直达月球——那个跟他一样,孤独、寂寞、寒冷的地方。他才最终放下了心结,达到了内心的平静。
登月之后,影片也没有表现那些,插国旗与总统通话等等大家都已经熟知的情节。而是回到了阿姆斯特朗与女儿的回忆,作为一个父亲,阿姆斯特朗总是怀着深深的遗憾与悲痛。
影片甚至在的登月这个何其重要的人类历史时刻里,加入了虚幻的情节,阿姆斯特朗将女儿的遗物,丢入月球坑中,并且留下了一滴眼泪。这件事成为了阿姆斯特朗登月的唯一,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3. 《登月第一人》从头到尾,
都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
在登月任务完成后,阿姆斯特朗回到了地球,住在隔离间与妻子透过玻璃窗,重新开始了触碰,建立情感关系,这一刻他才最终完成了人物弧光。
也就是说,这个讲述登月的电影,其实讲述的是阿姆斯特朗个人的心路历程。从一个痛失儿女的父亲,孤独的男人,如何重归家庭的故事。
如果说这部电影主旋律的话,它讲述的是美国最经典的主旋律——家庭。
4. 这是我见过的
最不帅的高司令
因为要饰演阿姆斯特朗,高司令这次剃了小平头,贴近人物角色。也将是你看到过的最平凡的高司令,他没有了《亡命驾驶》的酷劲儿,也没有《爱乐之城》里的浪漫眼神,而是近乎没有了表情,板着一张脸,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与妻子和家人的互动,是影片中少有的温馨时刻。
导演将大量的家庭场景,都还原了家庭录影带的画面质感与拍摄方式。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观众,感受更真实的生活片段。
家庭戏里被处理的最美的,应该就是这场月光下的夫妻共舞了,窗外的月光和室内的灯光,正好形成了冷暖的对比,剪影部分也恰到好处,展现了两个心灵的彼此靠近。
5. 这个男人
完全不是英雄人设
而是最寡淡无趣的那个
从冷战的开始,在美苏航天计划的竞赛中,阿姆斯特朗就只是一个平凡的工程师。应聘宇航员的挑战和工作,也是他离开家,逃避女儿去世的救命稻草。
对于阿姆斯特朗来说,新的生活刚刚开始,马上就被一个个宇航员去世的噩耗打碎。随着五位宇航员的去世,阿波罗计划的一次次搁浅。一场场葬礼,让阿姆斯特朗再次陷入崩溃的边缘。当阿姆斯特朗成为了阿波罗11号的指挥官,他的担心与焦虑除了完成任务,还有如何面对他的家人。
无论是政治还是时局的压力,影片中这些人类疯狂建造的庞然大物,在画面中不断的给到观众同样的心理压迫。
影片中的一首《Whitey on the moon》把民间的抗议和NASA的赶工交叉剪辑,将矛盾推向了制高点。这种音乐+剧情冲突的对比,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导演简直是天才的不得了。
阿姆斯特朗就是那个,踏着无数宇航员的肩膀,最终走向月球的人。他不是登月的首发团队,却是一个沉稳的接球手。
观众将看到他毫无喜悦地走向土星五号。导演的镜头里,再次出现狭窄的三人驾驶仓,冰冷的架构,密闭的环境,每次电影里出现这个画面,都令人想起死刑犯即将坐上的电椅一样的冷峻气氛。当他终于站上了月球,他需要面对的还是他自己,他需要解决的,还是他的个人问题。
当阿姆斯特朗从月球返回地球,他真正要完成的,是回到自己的家人身边,重建联系。这也是影片试图传递的最私人,最个人的内心旅程。阿姆斯特朗内心的悲伤,被导演传递的淋漓尽致,观众从观影的前10分钟开始,就被沉重的气氛笼罩,对角色的移情最终在登上月球时,达到高潮。
这部《登月第一人》是我今年看到的,无论从剧本还是拍摄,配乐,道具,后期等等完成度上,诚意最高,惊喜最多,也是最喜欢的一部好莱坞电影。电影借助人类登月的壮举,试图摊开在观众眼前的,是关于生命的重量。
无论是阿姆斯特朗的女儿,还是同事;无论是死于疾病,还是执行任务;对于阿姆斯特朗来说,这些生命的离去,没有轻重,都是沉痛的打击。即便他登上了月球,他需要面对的,还是关于自我的问题。阿姆斯特朗作为宇航员,作为父亲,作为丈夫......
从这一部电影开始,彻底被达米恩·查泽雷圈粉。如果你也看了,欢迎一起分享感受。
撰文小玄儿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我忘了在哪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讲宇航员是怎么选人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特质是,他们比平常人更不容易感到紧张。作为一个挑战人类极限的人类,而且需要做很多之前无人做过的挑战,这个特质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尼尔·阿姆斯特朗无疑就是这样的人,影片在第一个镜头中就已经阐述得明明白白:即使在女儿罹患癌症、心烦意乱的前提下,他仍然可以把出故障的试飞飞机安全开回地面。这,也是他之后被选为宇航员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一特质使得电影分外难拍,也是这部电影并不出彩的原因:他们也许比平常人具有更少的感情。冷静到了一定程度,也许会和无情难以割舍,在外人看来,也许是冷酷。
纵观阿姆斯特朗的人生,几乎没有任何弯路,就是一个完美的NASA宇航员形象。中西部中产阶级家庭出身,工科大学生,打过韩战,当过试飞员,在NASA期间多次完美完成任务,登月后成为大学工程学教授,活到82岁,因为心脏病而逝世。这么一个平淡无奇的人生,几乎没有什么拍成电影的冲突,除了女儿因脑癌夭折之外。所以在电影里,导演把它放大了,甚至让高斯林带着女儿的手链上了月球。但其实这对看过纪录片和传记的我来说,并没有太大说服力。在他心中,完成任务是第一位的,他所处的历史位置不允许他出任何差错,任何可能的风险都要被减到最低。所以,在静海上的那个情节虽然感动,但我并不觉得真实。如果有感情,我觉得他有的也是那种大爱,即对国家的热爱与对神的崇敬,在六十年代那种狂热的冷战氛围中可能会显得更加真实。但如果这样拍,个人的那条线就只能完全摈弃,就和导演想表达的命题大相径庭了。
瑞恩·高斯林希望用刻板的面部表情和机械的动作来表达阿姆斯特朗近乎无情的冷静这一特质。这位查泽雷的御用演员实在是太不像阿姆斯特朗了——他们的面相几乎完全相反——所以他觉得也许只能用神情和气质来模拟。但事实上,如果你看过今年新出的登月纪录片《阿波罗11号》(我也写了影评在这里),你就会发现真正的阿姆斯特朗并不是面无表情,在进火箭之前最紧张的时刻,他甚至还对镜头露出了微笑。他并不是一个严肃的人,他也会和队友开玩笑;也就是说,他的冷静并不浮于表面,而是在他那比平常人跳动得慢的心脏里,在一次次从容完成危险任务的结果里,而这是很难用电影的手法来表现的。
所以即使这是部讲故事的剧情片,我仍然更喜欢看今年的《阿波罗11号》,因为对于这一无与伦比的伟大人类历史事件,只要用剪辑得当的、真实的镜头砸过来,就足以形成对观众排山倒海的震撼。人类的感情在这件事情前是渺小的;也许一个充满情感的故事很感人,但我只要看看宇航员慢慢穿上厚重的宇航服,冲天而起的火焰,巨大的轰鸣,控制室内紧张到无法呼吸的气氛,就能得到更大的刺激。如果需要情感,那就加上宇航员在返航途中朗诵的那段圣经。在这件事情上,任何文艺创作都不如真实来得更好。
电影氛围塑造是内敛的,富有时代特色。从影片的视像风格可以看出,胶片风格,色调灰沉。特意营造出时代的特色。
纵观全片,人物性格描绘和心理筑建尤为明显。电影抓住尼尔第一视觉讲述故事,围绕尼尔家庭描写他的生活,进而一步突出生活与事业相互的影响。
由于遭遇了许多的不幸,尼尔(Ryan Gosling饰)深邃而忧郁的眼神尤其动容,尚且不论演员是否贴切阿姆斯特朗本人,RG就很适合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当他飞上宇宙时,恍然间不再悲伤,也许是旷大的空间使人释然,再压抑,也会变得渺小。
登月计划,尼尔承受着旁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既有国家荣誉,也有个人原因。而且每一次的测试都将是踏上生命的旅程,同时,舆论压力,责任则更重。
而电影恰恰通过尼尔的惶恐、担忧、害怕、紧崩的情绪,营造出在阿波罗登月计划前夕沉重压抑的状态,透过画像呈现出来。
当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降落到月球,准备完各种装备,跟接着打开了舱门,配乐停止,那一刻的沉寂,令人窒息。
就如同经历万难,柳暗花明,感受到的不是狂欢,而是肃然起敬。我们无法体验登月者的心情,那是独属他们的感觉,也足以令我们对无知的领域感到敬畏,也更加向往,更有憧憬。
'期待着电影能够在国内院线上映 电影的格调虽深沉但有内涵 值得一看'
影片气氛非常隐忍和克制,甚至有些沉重,但却很对我的胃口。
阿姆斯特朗的三次飞行任务,都刻意强化了座舱内的憋仄、拥挤和压抑。镜头在狭小的空间里转换,与此同时,是无休止的震颤、浓重的喘息、金属摩擦的异响和舱外飞溅的火光。观众亦彷佛一同置身于这个黑暗与颤抖的斗室之内,感受着孤独,感受着痛苦,感受着恐惧。
飞向太空,对于我等看客来说只是一场秀。但对于太空人,却是一次赌上生死的未知旅程,杨利伟也曾在升空过程中遭遇共振濒临死亡。在双子星任务火箭升空一段,影片的视角锁定在太空舱内,表现形式极具灾难片风格,进入太空后两人相视一笑,分明是一场劫后余生。第一次看时口不能言,第二次便忍不住流下泪来。我们都知道,成为一名英雄很难;而现在我们看到了,成为一名英雄很难。
太空的辽阔、壮丽、深邃和宁静,无论看多少次都仍然让人沉醉。土星升空和鹰号着陆的两个大场面音乐出色。尤其是着陆过程中“警报-目光-月面”的剪辑和BGM共同营造的紧张感,看到人呼吸停滞。打开舱门一刻万籁具寂,月球上的画面引人入胜。
已经数不清全片给了阿姆斯特朗的眼睛多少个镜头,从最初的游移,到沉稳,到在黑暗中也依然闪着坚毅的光。这部影片重点不是“登月”,而是“人”。月球上苍茫寂静,只有阿姆斯特朗回望地球的孤独身影。在那个无人注视地方,他不再是一个英雄,而只是一个父亲。喜欢结尾一幕,没有话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8分,181220@北京
今天周日,本来打算去邻近的AMC电影院看lady gaga的新片A Star Is Born,但是惊喜的发现居然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达米恩查泽雷的新片,First Man(登月第一人)居然也上映了,作为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场电影,之前对其早有所耳闻,可是无奈票都卖光了,所以只好打车去了另外一家AMC,两个多小时目不转睛地看完了这部电影,心里五味杂陈。
达米恩查泽雷大概是那种你每次看他电影之前,都会满怀期待的那种导演。今年33岁的达米恩年少有为,2014年的他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爆裂鼓手(Whiplash),这部电影我整整看了三遍,直到今天我依旧忘不了它给我带来的冲击;之后是爱乐之城(La la land),差一点捧到奥斯卡最佳电影,不过我一直坚信这个头衔一直离查泽雷不远,今天看完这部登月第一人,我感觉到这部电影绝对有机会拿到明年的Best Picture.
电影站在人类历史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的角度,重现了登月整个过程。作为达米恩的好搭档,瑞恩高斯林在电影中扮演阿姆斯特朗本人,克莱尔芙伊则扮演阿姆斯特朗的妻子Janet. 与其说电影本身是站在阿姆斯特朗的角度叙述,不如说是站在阿姆斯特朗家庭的角度。作为一部传记片,家庭,亲情永远都是一块儿好的材料去雕刻琢磨,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从电影开始,就用影像交代了阿姆斯特朗年幼身患癌症的女儿,Karen. 她在整部电影中都是一个象征,当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表面,将手里带有Karen名字的prayer手环扔到月球上时,我感觉到整个电影院一片寂静,我也没控制住眼泪。
一部好的传记片不能大的篡改历史事实,但也不能缺少元素与象征,这部电影里阿姆斯特朗的女儿Karen就是一个象征。去年十二月上映的I,Tonya似乎在这方面也没输,它强调了Tonya畸形的童年,只不过在后半段略微乏力。而这部很多人期待已久的登月第一人上映两天在IMDb上的分数也降到了7.7,豆瓣上现在也只有7.9,大大低于查泽雷的平均水平。问题是出在哪里了呢?
大部分人认为这部电影缺乏惊喜,的确这部电影确实让我略微失望。当我们看着电影中的阿姆斯特朗站在阿波罗里时我们知道他会活下来;当阿姆斯特朗的妻子跑去失去丈夫的邻居时,看到的只是一个面容憔悴的,刚失去丈夫的妻子。我们总是希望在电影里期待一些Unexpected stuffs,不过作为对于人类历史登月第一人的尊重,这部电影几乎完全按照Jame.R.Hansen为阿姆斯特朗写的传记,First Man:The Life of Neil A.Armstrong改编。而电影里对于原型的还原也恰到好处。
虽然电影的剧情是大概按照人人都知道历史推进的,但是里面还是有一些有意思的元素(毕竟是查泽雷啊!)。当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上时,这时穿插进来了一些阿姆斯特朗和家人,妻子,儿子,女儿(Karen)的片段,他们在河边郊游,阳光刺眼夺目。小Karen趴在阿姆斯特朗的肩上,指着黄昏中的月亮,这是镜头突然转换到月球表面,只有孤零零的阿姆斯特朗一人,他站在那里,在月球表面,这个人类从存在的那一天起就崇拜神往的地方,它距离我们永远不可及,但这一刻,那一刻,阿姆斯特朗在上面,在它的表面,一切都凝固了,一切都停下来了。
电影的结局同样令人动人,阿姆斯特朗回地球之后,因为害怕带有外星病毒而要隔离一个月,他的妻子Janet隔着玻璃深情地望着他,他们动人地望着对方,电影就此嘎然而止。其实说一些题外话,现实中,阿姆斯特朗返回地球之后,因为名气变大而变得孤僻,常常望着Karen的旧照片发呆,人生不是电影,最让人难过的是,1994年,阿姆斯特朗和生活了38年的妻子Janet离婚了,几年后又和一位叫做Carol Held Knight的女人结婚了。
2012年8月25日,载入人类历史的阿姆斯特朗与世长辞,对于他,这一次一切又凝固了,不同于在月球表面那一次,这一次,一切永远的凝固了。
我给这部电影打5星/5星,电影本身4颗星,然而在登月四十多年后,阿姆斯特朗逝世后5年还能看到这样一部如此高质量的传记片,我觉得它值得五颗星。因为前两部音乐电影而成名的查泽雷这一次在配乐上也没有让人失望,下面是Spotify上这部电影的配乐Playlist,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下:
最后谢谢您的阅读,欢迎大家关注我写杂文的公众号:Andysspace,本人目前17岁,正在美国读高中。
沙泽勒提供了同版本故事的最人性化approach 感谢老搭档配乐和调色师全程保驾护航 月球的尘土压到最灰暗 记忆才鲜活
很喜欢导演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反个人英雄主义,反类型处理都很有追求,比如说本来应该是全片最高的登月时刻,变成了IMAX版的宽画幅,导演却选择了消声处理,剩下了阿姆斯特朗一个人站在无声的月球上,把小女儿的手链留在了那里,这个父亲形象瞬间变得让人感动,理解了这个人物之前偏执的性格。没有戏剧性的高潮或者煽情,只有一个角色的内心流露。达米恩·查泽雷在拿了奥斯卡之后,竟然还没有放飞自我,可能只要还是拿好莱坞主流制片公司的钱,就很难彻底的飞起来吧,不过这种反类型的处理方式已经开始朝着独立范儿的文艺电影方向前进了。
模拟登月的主观镜头晃得我口吐白沫!中规中矩的传记电影,跟惊艳的处女作相比感觉导演退步了,但一些小细节还是很抓人。看完印象最深刻的:一是大气的配乐,二是高司令逆天的眼睫毛刷...
3.5 电影找到了巧妙的切入点来讲述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依然四平八稳,缺少惊喜。尤其是本该在登月时造成的追思女儿的情感高潮,由于电影前半段的铺垫太少,还被突兀的几幕闪回打散,导致并未喷涌而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着实可惜。然而,依然要感谢《第一人》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人类历史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因为如肯尼迪所说:“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
喜欢这部胜过鼓手和拉拉地。失去女儿的尼尔一直陷在一个悲怆的黑洞洞空间里,对家人朋友来说他就是个难以接近的遥远星球。女儿死前因化疗呕吐,他从训练机下来也吐得搜肠刮肚。他曾为女儿唱,“我看到月亮月亮看到我,透过老橡树枝叶,请让那照到我的光也照着我爱的人。”每次测试失败、思念难抑,他都仰头看月亮。痛苦能留在月亮上吗?等跨出那人类一大步,尼尔扔掉女儿遗物,能跨出从心之死地返回生地的一步么?人类已经征服月地之间的距离,但面对生和死、疏远心灵之间的距离,仍无计可施。喜欢的几段:1. 离家前夜,他被妻子逼迫坐下来跟两个儿子告别,但场面一点不温馨,反而僵硬尴尬,他回答儿子问题的口吻全是官方式的,跟之前记者招待会一样;2.最高潮的登月,所有声音隐去;3.隔离末期夫妻相见,没有狂喜,相对无言,手指落在玻璃上一个轻吻。
航天电影本质都是灾难片,《地心引力》已经把这个逻辑演示得很清楚,所以《第一个人》说到底也就是《最后一个人》,有关这场劫后余生之旅,查泽雷在视听上呈现得已足够精彩。但我们都知道,影片没有办法去回避阿姆斯特朗他的内在情感和社会关系,但作为一个历史符号,一个意识形态焦点,一个无法担负起过度饱和的表征而不可避免的“俗套人”——他竟然也是个“人”。伦理关系表述对全片真正伤害是搅乱了灾难片节奏和力度——试想《地心引力》要是给观众不断插入地球上情感和营救会多么愚蠢。也许,这是本片题材一个天然内在矛盾,也是一部电影想获得受众所必须要做出的牺牲。
去到离家最远的方位,却来到离女儿最近的地方。成为星球上最尊崇的人类,也成为宇宙间最孤单的男人。登月这一小步延伸人类探索的疆域,也拓宽一个男孩的视野。释放全部人类的想象,也愈合一个男人的创伤。登月的感受无法传递给任何人,失亲的悲伤也无法和任何人共享。跨过星河的距离,仰望死,回望生。
3.5 做对了很多也做错了很多。从很私人的角度来讲登月,出色的音效设计、手持摄影和大量主观视角尽量缩短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使得那些成功或失败的任务都拍得惊心动魄特别抓人,但又在情感表达时显得过犹不及,最后的煽情大招也落入俗套。而通过加入家庭和社会的视角展现对这项任务的反思,增添了层次感但也一定程度削弱了情感内核的力量。应该能拿到不少奥斯卡技术奖项提名,音效摄影配乐剪辑都很好。
一部“反英雄主义”电影,讲述一个草根为了国家的面子工程经历了女儿夭折、好友遇难、家人反对、公众质疑等种种困难后,因为运气好而偶然成功的故事。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只是抱着必死的心理去执行任务,结果一不小心活了下来,又一不小心成了名垂影史的伟人。在那个充满太空狂热的年代,太空竞赛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科学意义。NASA知道三位宇航员可能有去无回,甚至提前为他们写好了遗书。然而他侥幸活了下来。站在月球表面上,家人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他眼前。他终于拿出女儿的手链,缓缓扔进陨石坑,和过去挥手告别,转身拥抱新生。对女儿的思念化作屡屡柔情,弥漫在月球大地上,他终于放下牵挂和执念,和自己握手言和,这一幕绝对是年度最震撼瞬间之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没有拍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插国旗的镜头,比某部举国旗、晒护照的电影克制不少。
好想石头姐来演高司令的妻子,结尾隔着玻璃也有一股暖意,期待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个片子不是怪光陆离的科幻片,更不是眼花缭乱太空灾难片,是遵循历史事件本身,围绕家庭和个人展开的登月故事,人命第一,家庭第一,情感第一,登月倒像是小事,事无巨细的日常生活细节,踏出第一步的心理体验,看似他为美利坚,为全人类登月,说到底只是为家里人登月,只为这超越太空的远距离的牵挂。
不敢相信这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的导演之手,80%的平庸戏,是靠配乐、摄影、剪辑和音效都挽救不回的…最后月球表面的空镜头加分,让人思索我们可能一直忽略的问题,像一面镜子看到自己。
脱离了音乐歌舞片的沙泽勒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电影的主角还是跟他前面几作类似,为了梦想与追求的男人执意继续甚至一意孤行,不惜伤害家人与普通人的幸福。这或放在一个虚构的普通人身上可以说得通,但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的宇航员,完全脱离社会大环境和政治讨论专注个人内心的讲法只会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扁平(他对女儿的爱也会显得更加突兀)。终究,他不是在做一个普通人会去做的事啊。在两个多小时后,这个伟大的登月第一人形象,观众很难有更多的认识,他还是一个陌生的、甚至难以理解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疯狂的手持镜头试图贴近主角的内心世界就显得非常晕了。登月段落还不错,音效总体也不错,就是配乐感觉像是拉拉兰弃曲重编…
除了音效【剪辑】以外,其它没有任何惊喜的地方,高司令让人捉急的演技对人物本来就浅薄的个人感情内核毫无助益和提升,NASA和家庭生活也完全脱节,人物都没啥精气神,过目即忘。除了公关奥斯卡,完全没有拍的必要。
特别漂亮:大量手持近景超近景,胶片颗粒极其明显,色调复古,在舷窗外、在喷射器分离之间,在登月舱打开的一瞬间声音戛然而止以及太空华尔兹竟然有看2001的错觉。特别真实:胶片的确还原出六十年代的太空技术的简陋粗糙,从飞行器试飞到测试再到阿波罗11号,对发射时颠簸、失控时的离心力以及月球地表是浸入试的描绘。细节和手法能看出导演的野心:三五个镜头交代丧女初试搬迁,干净利落;测试飞行入舱苍蝇和安全带失灵的细节都真实又压抑;丧礼和陨石坑中闪现的女儿的身影饱含深情。
登月之后的一个小动作,给这片加分不少,也是感动瞬间。整部电影还是挺风格化的,手持加特写,以及复古的影像。尤其是,这仍没有聚焦事件,而是放在了人物上,也会让叙事更散。不过最后整个的登月过程,还是相当沉稳大气。
A / 依然是拒绝对观众给出单一答案的Damien Chazelle。假如说前两部展现的更偏向于理想现实二元间的摇摆与模糊,这次制度、社会与家庭更多层的撕裂则完全处于隐伏状态。而真正的突破在于,这种混沌的克制之下,影像与声音纯粹的心理摄取能力被如此肆意地释放了出来。一个被太空斑驳光影切割震颤的Neil居然完全抽离于这个好莱坞架构以一种仿佛超验的贯彻的姿态,惶然、阴郁而又不乏理想主义浪漫与悲情地直冲寰宇,“降临”并“重叠”于我如月球表面般空茫一片的脑海中。私人Chazelle最佳。/ 二刷:阿姆斯特朗的《死囚越狱》。月球,不过是人类最大的镜面而已。
从爱乐到爱月,这是高司令的一小步,却是他演技提升的一大步。
弦乐美好,制服性感,调色暖人,不出意外、采分点全有的优秀命题作文,优等生。是我NASA女孩的porn。要批判大国题材的建议别进电影院。
脱离了爵士乐的Chazelle依然不可小觑(又出现了whip pan!),两场太空任务成功让人绷紧神经,IMAX月球行走相当震撼。整体算是压抑版《太空先锋》,手持+胶片让年代感立现且提升代入感,Claire Foy戏份不多但场场出彩,不过其他配角仍然不够丰满,对女儿羁绊拍的也很生硬
将人类历史上如此重大的事件拍成了格局如此之“小”的一部电影,无关乎那“一大步”,只关乎这“一小步”。一个夹杂在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甚至是摧残下的普通人,被国家和时代推上了人生的风口浪尖,犹豫与执著,痛苦与忍受,空虚与释怀,剧作赋予阿姆斯特朗身上的复杂性彻底打开了本片的视野,不再拘泥于太空奇观和主旋律俗套,你甚至可以认为电影最终的情绪落脚点是怀疑和消极的,这在登月后的电视新闻与隔窗相望两场戏达到顶峰,世界只记得你在月球上的光芒,没人关心你在地球上的牺牲,巨大的付出到头来只是服务于政治斗争,丢在天外的悲伤依然自己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