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跟生。
格外敏感的字眼,甚至是禁忌。
但“中国人从来不愿在镜头前谈论死亡”这样的话,剧主还是开不了口。
那就抹煞了一套纪录片的功劳——
《人间世》。
当时条姐说,死亡的话题就应该多谈。
谈得多了,自然就脱敏了。
剧主也想跟大家多聊一聊。
并且,这次我们“退一步”。
语气退一步,不再那么悲伤;
状态退一步,不再直面那么血淋淋的生死。
而是夹在“生”和“死”之间的。
衰老。
多大算“老”?
官方数据,75岁以上。
60岁到74岁的,算是年轻老人。
而在不远的未来,全球60岁以上的人口将会由2015年的9亿人上升到2050年的20亿人。
“长命百岁”不再罕见。
叔叔阿姨们要挑战的目标,是120岁。
也是这套纪录片名字的由来。
人口老龄的担子,压在老中青三代人的肩上。
节目组也有心。
特地找来了TVB三代当红主持人结伴同行。
得到的,是来自不同年龄层次的观感。
第一站,他们来到了台湾。
全世界老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就像这轮海滩边的暮色。
为更深入地了解老人,“中年组”的主持人方东升走近敬老院。
有多近?
加入护工的培训,用道具还原老年人的生存状态。
用方东升自己的话说:
体味“死路”。
坐上轮椅,手脚紧紧用胶带缚住,模拟中风老人被绑的生活;
眼睛被眼罩覆盖,模拟老人视力退化的状态;
面粉、味噌、热乌龙茶调制出“特质酱料”,洒进纸尿裤,贴身穿上。
模拟老人排泄失禁的状态。
全副武装。
没过大半个小时,就已经有人坚持不住。
默默忍受的护工们,又面临新的挑战——
在黑暗中被推来推去,模拟老人在不知情地情况下被转移的状态。
3个小时过去,束缚解开。
有些敏感的女孩子,已经崩溃得流下了泪水。
主持人沉重又疲惫的地对着镜头说:
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次体验。对于老人来说,这是残忍的“体罚”。
残忍,又无休无止。
为了驱散这份阴霾,你看到人们的努力。
台湾建成最大的一家养生文化村,果园、泳池、发廊、佛堂,一应俱全。
这样的伊甸园,全世界也很难找得到。
在这里,老人们是快乐的。
92岁的爷爷,满面红光地挥舞着乒乓球拍。
98岁的奶奶,坐在电脑前用功地学着flash动画。
就算进不到园区中来,在家也能享受到服务。
洗澡,有专业的团队。
细致到绝不戴手套的肌肤触碰。
聊天解闷,也有专业的团队。
细致到为了防止老伴吃醋,特地同时和二老沟通。
精致地养老。
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幸运。
但,硬币总有正反两面。
在日本,《楢山节考》里“放逐老人”的悲惨传说依旧在都市里流转。
贫困的老人,被贴上“下流”的标签。
不是辱骂。
而是一种生活质量的表述。
甚至不是老人自己所能改变的。
一个辛勤工作一生的老人,很有可能就在某件重大的意外打击后,沦为“下流”。
那么“下流”如何逆流?
靠科技。
东京拥有全亚洲规模最大的护理用品展销会,每年推出2万件新品。
有给老人设计的,也有给护工设计的。
而护工,可以由政府进行资助。
靠就业。
你没看错。
日本街头,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身影,活跃在各个行业。
为了赚多少钱?
也不见得。
澎湃的物欲,已经被岁月打磨得所剩无几。
但说到工作,老人们脸上的笑容始终散不去。
那是被需要的快乐。
那是他们的社会价值所在。
发现了没有?
这套纪录片,要聊的绝不仅是老人的生理需求。
更重要的,是心理需求。
它试图驱散阴霾,抹开云雾,把阳光照进来。
然后,由衷地提出这个问题:
老人们究竟想要什么?
是体面。
体面地生。
锻炼、爱美,不再只是年轻人的特权。
就像日本举办的“美魔女大赛”,参赛年龄下限设置在35岁。
而在台上风姿绰约的美人们,都自信地说出自己年龄。
体面地死。
平静地,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
就像琼瑶阿姨所说的——
我希望我是那个火花,燃烧到落地为止。
面对不能自理的老人,我们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面对尚有行动力的老人,我们给他们就业的机会,给他们健体的器材。
给他们一双强力的扶手。
老人,先而为人,“老”只是特质。
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也有自己的价值。
所以,敬老院不应该是庇护所,而是老人在人生后半段继续学习的课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居高临下式的“关爱”,很容易把老人的脆弱和敏感打得七零八落。
幸好,节目组都给捡起来了。
新鲜又独到的视角。
这部《长命百二岁》凭借这个,拿到了9.5分的高分。
但背后,却还只有百余人看到过。
看到这个,剧主就知道,自己的责任到了。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片中方东升对着年长的八爷所说的——
我不会催你,岁月才有资格催人。
如果说,人生的下半场是一个下山的过程。
那么,就让我们做你们下山的导游吧。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日本和韩国的生活模式,健康、美和充实应该成为我们终生的追求,人最怕的是丧失与这个世界的衔接,人还活着,却选择被这个世界所抛弃,多么遗憾。
同时,仗着年轻总是会觉得来日方长,死亡离我们以及家人很远。所以可以很任性、很自我。殊不知,宽恕、和解以及爱是等不及的。死亡教育的缺失并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知道如何看待死才能更好的活着。
格局很大的节目,用亲民的视角讲了很尖锐的问题
去巴马真的没什么必要,当时已经有香港人住大陆养老院,没有去看很可惜
方东升的有趣,是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有点宅男的feel,用很深情磁性的声音说着一些人生道理或者金句,不过纪录片内容也是非常值得一看,但是方东升真的是一大亮点!!
香港想上天堂的Amy婆婆,台湾有人情味的助浴师,JP的赌场老人院,韩国的濒死体验,新加坡的百万步激励…真的很喜欢这档节目的理念,同埋老中青三人组的搭档
1&2. 台湾;3. 巴马县;4&5&6. 日本;7&8. 韩国;9. 新加坡;10. 香港
和我妈一起看的。我妈还说她有朋友在巴马买了房子,可是那边也日渐商业化。
用相对轻松的语气讲社会现实,是警醒也是人文关怀。
台湾篇最有触动。韩国的贫富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
韩国老年社会比一般发达国家有三高:贫穷率高(近半长者处于贫穷状态),就业率(因为贫穷被逼重投职场),自杀率(每日平均12个老人自杀)
看了这集的纪录片,你就比较清楚自己的未来和老年生活!
我们学的不仅仅是模式更是观念
最后Amy实在太感人了
方东昇真是无线台的男神,梗王,风格很轻松但内容发人深省,居然没多少人看
高龄社会下,养老服务(无论是社区照顾还是院舍照顾)成为一大趋势。节目组访问多个国家或地区探讨不同的养老方式,让观众增广见闻之余更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下半场。PS: 方东升真是无线金句王。
意外的有趣,用轻松风趣的视角去探寻各地不同的老龄生活和应对养老问题的解决方法
从寻人记过来,这个团队真的好棒。好感动也很感触,不害怕老去和死亡,提前思考如何走过人生最后一段路…有钱当然可以过得好一点,但是人老了除了基础生活,如何快乐和创造价值也很重要。这除了跟人的心态有关系,跟社会观念和政策也有很大联系。新加坡真的太完善了!
方东升不愧是从TVB新闻主播开始就是我的男神(花名"方don't升”),主持资讯类的节目也非常有看头,文案写得也不错。面对“老”问题,日本和台湾都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反正每个人都会老,随缘吧
非常非常具有前瞻性及深刻的节目,还有方东昇的主持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同样是大东亚,华语区的长者似乎活得要好一些,狮城是家长制,日本是做到死,韩国是唯一一个提及自杀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