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街市”,你脑海中第一时间会想起什么?
是妈妈紧握着的温暖的手,是湿漉漉又脏兮兮的地面,是靠近鱼档时扑面而来的鱼腥味,还是灯光下红彤彤的猪肉?
提起“街市”时,总有那么几个画面或者几种味道浮现在眼前。
大型连锁超市拔地而起,却始终撼动不了普通街市的地位:
比起超市里包装好的蔬菜鲜肉,许多父母一辈也还是选择到街市里,一边挑挑拣拣一边和摊主杀价,就算是便宜了一块几毛也乐得眉开眼笑。
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我们年纪太小的时候,只能看到街市的脏乱差;长大后又抗拒正视街市的地位和功能。许多人看不到的是,街市那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街市里有什么?论斤数买卖的店铺,诸如烧腊档和豆腐档,都嫌弃每次只买几块钱东西的顾客,但是豆腐档老板还是愿意接受两块钱的生意——因为那一点点豆腐是用来煲粥给小孩子吃的;
烧腊档老板搭着主持人的肩膀,一边嫌弃那些只买十几块钱甚至几块钱的顾客,一边表示会照顾老人家的特殊情况,因为老人家没有太多钱也没有太大胃口;
经营了六十几年的面条厂从未易手,头发花白的老板在镜头前承诺:若有顾客拿着三十年前、早就不再流通的面券过来兑换,他也会点头,因为这是诚信问题。
第一代甚至第二代第三代的顾客,即使移居海外也依然是回头客。老板长情,于是顾客也长情。
以上的情景全都出自综艺节目《街市游乐团》。
从2016年的第一辑,到今年7月份的双马篇,《街坊游乐团》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范围从香港出发,途径澳门来到马来西亚。
澳门的红街市,就有一个十分著名的猪肉档。卖猪肉卖到街知巷闻,离不开老板和老板娘对于卖猪肉的态度。从老板谢先生的祖辈开始算起,这个家族已经卖了81年的猪肉。
当一门生意延续了这么久,顾客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成功因素。能够到街市里买菜的顾客,大多是周边的街坊,长年累月地光顾,已经从单纯的买卖关系,成为可以聊上几句的老熟人。
城市节奏越来越快,有不少顾客都是白天上班傍晚买菜,有时候会没有时间腌制猪肉,于是老板娘热心地提供“腌肉”服务,在档口备好一大袋生粉,随时为熟客提供服务。
主持人麦长青笑称他们“卖猪肉卖到上晒岸”。
确实,老板和老板娘依靠着这一门生意供子女到海外留学,如今子女都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而夫妻俩也不时出国旅游。
卖猪肉,其实已经不再是生意,而是一门兴趣。
老板谢先生深知,儿女都有海归的经历,未来不会接受这个祖辈上延续了八十一年的“猪肉佬”身份。
他说未来不会有退休的打算,只要条件允许,会将猪肉档经营下去。
老一辈总是有这一种义无反顾的心态,即使后继无人,也不会灰心放弃——尽管未来早已注定,但也会以一人之力撑起现在;人情味和传承精神,最易放弃也最难割断。
红街市旁边的龙华茶楼,老板德哥就比谢先生幸运一些。
龙华茶楼已经有五十几年的历史,澳门地少人少,时光在这个小岛上似乎流淌得尤其慢,而龙华茶楼里也与当年没什么不同,墙上有裱好的水墨画,窗旁挂着鸟笼。
龙华茶楼的德哥说话语调慢悠悠的,但原来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地主。由于当年父辈在香港时与林贝聿嘉一家颇有渊源,因此机缘巧合下低价收购了这片地块,成为了大地主。
成为大地主的德哥,也没有急吼吼地就要搞地产、搞发展,依然不紧不慢地经营着这个茶楼。
澳门人少,茶楼一天里最多卖出去8-10只皮脆肉滑的白切鸡,但德哥也不着急,依然从旁边的红街市里采购最新鲜的食材,做最好的菜式。
而作为小地主的德哥的儿子,竟然也出人意料地愿意继承父亲的衣钵。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这位第三代接班人懂得,金钱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传统、历史和家族,有时更需要年轻一代传承下去。
红街市后面还有一条义字街,被称为澳门“通菜街”,贴地又亲民。
来这条街上光顾的大多是熟客,如果顾客觉得手上拿着的大袋小袋太重,还可以先寄存在摊档里,等到回家前再取走。
菜档的老板娘娟姐坦言,在这条街上做生意的根本是诚实。因为来来往往都是街坊,每个摊档也是做街坊生意,倘若不够诚实根本无法立足。
不仅商贩和顾客关系好,就连商贩之间也会互相帮助,“同行如敌国”这个词在这里并不通用。
比如这一家没有顾客想要的肉菜,那么档主会将顾客介绍到另一个同类摊档里,有钱一起赚。
这样自发形成的“行规”,并不是明文规定可以比得上的。
很多时候,规范经营行为只能通过条例规定和道德感约束而形成;像是义字街这样,完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形成默认的条规,几乎世上少见。
跟着《街市游乐团》的脚步,从澳门去到马来西亚,会发现街市里的人情味几乎不变。朴实的笑脸和热情的招呼声,并没有因为地域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用一捆菜和几斤猪肉联系起来的人情,或许就是街市真正的魅力所在。
好好睇,好好食。未来去大马前再好好温习遍,相信这些开了几十年的小铺仲等得
香港纪录片的人情味无可取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