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成年人麻木心灵的一份珍贵礼物
这个春节带着孩子在大连度过。奥林匹克广场对面新开了一家“华纳-万达国际影城”,刚刚开业,人不多,环境不错,带着儿子在那里看了一部华纳兄弟公司的新电影《极地特快》(the Polar Express),印象很深刻。故事讲述在圣诞前期的平安夜,当一个将信将疑的小男孩搭上一辆通往北极的列车后,一路上的奇遇使他渐渐地意识到只要心中有信念,生活的希望和美好的幻想将不再是空中楼阁。
我们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渐渐丢弃了我们童年时心灵中最纯真的东西,我们习惯于冷酷的现实,不再相信纯洁、善良、奇迹和完美,反而认为那都是年幼的虚幻和幼稚。我们能从主角小男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时幼稚的心里曾经第一次产生怀疑的刹那,正是在那一刻,我们清晰地意识到成长将意味着永远地失去一些美妙和无形的东西,尽管它们无法触摸,但绝对能够感受得到。《极地特快》要描绘的正是那个时刻,那个天真无邪与成熟事故的分岔口。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选择,一边是将自己的心门紧闭,另一边则是学会信念其实没有年龄和条条框框的限制。
正像列车员在小男孩回程的车票上打上的“Believe”,这部电影更像是送给成年人麻木心灵的一份礼物。当然,象我这样容易被好莱坞垃圾感动的小资们更容易在那一刻热泪盈眶。而有着坚定信念的鄙视资本主义文化入侵的同志们当然仍旧是百毒不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由小女孩和小男孩合唱的主题歌非常之好听,后来才知道这首歌获得了本届金球奖的最佳原创歌曲奖。
我得承认最初吸引我的的确是影片的强大阵容。曾经合作过《阿甘正传》和《荒岛余生》的奥斯卡奖得主汤姆·汉克斯和导演罗伯特·赞米基斯此次再度携手。相信你看到影片中的列车员一定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他就是以汤姆·汉克斯为模特创作的,而且由他亲自配音。克里斯·范·艾尔斯伯格执笔的小人书原著的中文版也将于近期出版。
虽然我对影片的制作技术等环节一向不屑一顾,但也不得不叹服这部影片令人叹为观止的电脑动画技术。影片的人物和图景采取仿油画的效果,一切像是梦境,又惊人地清晰和真实,给人以美仑美奂的感觉。索尼图形图像运作公司麾下的五度奥斯卡奖得主肯·瑞尔斯顿和曾获2000年奥斯卡奖提名的杰罗姆·陈,运用图像运作公司推出的最新式动作捕捉系统-表演捕捉,将这个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通过栩栩如生的电脑动画展现给观众。这项革命性的技术使得演员的真人表演通过电脑得以精确地反映在数字化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上。导演罗伯特·赞米基斯不无得意地说,“那些图像有一种超凡的品质,介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真切得抓住了一个难眠的平安夜的神秘感。”
2 ) 上帝保佑美国
《美女和野兽》是打动过我的,这个也是。
我的理解不是童心的问题。当然,童心也没问题。我还觉得是个信仰的问题。打动我的是信仰的力量。信仰使人向善,知道珍惜什么,知道人生什么最值得我们去追随,面对死亡也可以无惧。在美国电影中,葬礼总是庄重和优美的,死者肉体回归了自然,灵魂前往上帝的怀抱。多数死亡不显得悲戚,而仅是伤感,这似乎也与印第安人的生死观有一点的联系。当然,我不懂,就这感觉吧。
在这部电影中,信仰甚至是有高潮的,与性爱无异。
美国确实是个清教徒国家。他们对待上帝的态度单纯,以至固执。所以美国曾经有个科幻片,说美国后来成了个清教徒的极权国家,具体名字忘了,演员是《教父》里的军师汤姆。总之,美国人不像欧洲人,欧洲人对上帝一幅艰苦或苦难的认知态度,基于此,上帝不仅不能拯救他们,有时还要折磨他们。美国人似乎一切都建立在对上帝矢志不移的笃信基础上。因此,上帝只能保佑美国。
3 ) 极地特快的业余影评
在西方世界,信仰的力量伴随着人们走过了数千个春秋,时至今日,宗教在西方的人文社会中所占有的分量依然十分重要。与中国不同,在西方,如果你没有任何信仰,反而会成为社会中的极少数,普遍的观念认为,生而为人,如果没有了信仰的支撑,就与缺少了真实灵魂的空洞驱壳并无二致。
而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正如宗教的意义已经超脱于上帝创造人类的概念一样,圣诞节的意义也不仅仅停留于基督耶稣的生日这么狭窄的含义,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对于信仰的指代,是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上帝福音之下的信念的体现。圣诞节对于西方的价值,就如同春节对于中国一样重要,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并且没有“之一”,人们在这天相互表达所能达到的最大善意,亲人在这天彼此相聚,对于成年人,这是颇有深意的一个日子,而对于孩子们,也必然是几乎和生日一样最开心的日子,仅仅是因为在这一天能收到自己最想要的礼物。
大人们年复一年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平安夜的钟声刚过,圣诞老人就将赶着驯鹿从遥远的北极出发,挨家挨户从烟囱进入家中,把孩子们的圣诞礼物放进挂在壁炉上的袜子里。孩子们也一岁又一岁地相信着这个美好的童年谎言,但随着年岁渐长,纯真的童心慢慢被现实世界磨灭,取而代之的是更理性的思维与更成熟的心智,其实说得现实一些,这是一种被生活剥夺了一切童年幻想的无奈。
本片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个站在稚趣与长大的路口的男孩,对于过去这么多年的圣诞节期待,他渐渐感到童年的美好幻想似乎只是大人们善意的谎言,圣诞节和任何一个普通的日子一样,没有圣诞老人,也没有奇迹发生。而在今年的圣诞节,迷茫困惑的他却被一场奇异的“梦”重新拉回了那个美丽的谎言中。在平安夜大雪纷飞的夜晚,半梦半醒之间一列隆隆作响的火车停在自己家门前,据列车长说这是一列“极地特快”,将在今晚载着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前往北极,去见圣诞老人。其实,这列火车并非自身那简单的车轮与车厢,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对于圣诞的信念,而自认为已经长大的小主角早已对圣诞节传说有所怀疑,又怎么会相信世上有这样一列极地特快。当列车长邀请他上车时,小男孩没有接受,反而下意识后退了几步,此时的他依然徘徊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摇摆不定。而正如观众们所预期的那样,片刻的思考后男孩终于决定迈出相信的一步,登上火车,但恐怕就连他自己都无法肯定,是否真的相信了这一切。
路途中的奇幻经历是本片极为有趣的一段过场,令人印象深刻。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一个看似无关紧要实则贯穿旅途始末的角色——车顶流浪汉。他的存在无论对于小男孩还是屏幕外的观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以揣摩的迷,也是因为他,小男孩才得以在一连串的危机中险象环生,同样因为他,极地特快才能平安地到达目的地北极。有人认为他是生活在列车上的善良鬼魂,但以我的理解来看,这是上帝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人们身边,冥冥之中保护着这列载满纯真品格的列车,以及这些“被选中”的孩子。
当最终到达北极,精灵与圣诞老人真切地站在自己眼前时,小男孩的内心深处依旧充斥着对所见一切的怀疑,在列车上时他曾想醒来一次,此刻又何尝不是呢。而这个时候,包括结尾部分小男孩回到家中时,影片对于铃铛的描写可谓是全片的点睛之笔,把一切失去的童真与圣诞精神的信念,通过声音投射进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铃铛中。至于那个“今年送出的第一份圣诞礼物”,小男孩选择的远远不止一个铃铛这么简单,铃铛的意义在此时已经变得无比厚重,它代表着一个人对童年纯真时光的留念,以及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
看到这里,本片的意义已经不止于一部圣诞电影对如今圣诞精神的传达。“圣诞”在这时已经升华为一个泛指的概念,这是人们对于早已失去的童心的怀念,是对人生中那些美丽谎言的赞颂,是对曾今纯洁如冰的心灵的呼唤。甚至小男孩也不再止于这个角色本身,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全片中关于小主角的名字始终不曾提及,毕竟名字只能局限于一个人,但没有名字,却能代表着世界上每一个像他一样的孩子。
当最终小男孩结束了北极之旅,列车回到家门前,下车时列车长对他说:“其实这列火车开往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登上这列火车”。而看完本片,我们都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深意,那些愿望中美好的事物存不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相信它们的存在。同样的,我们大可不必纠结小男孩刚刚经历的这一切是不是一场梦,那已经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已经从中唤回了自己即将逝去的童真,我们又何必继续抱着现实的心态去对这一切的真实与否刨根问底。
最后补充一点关于剧情之外的花絮。本片是一部由纯电脑动画制作的电影,在当时开创性地使用了最先进的“真人面部表情捕捉技术”来实现影片中角色们那栩栩如生的脸部表情,让本片的视觉效果大大领先于同时代的几乎所有同类电影。另外,影片那极度细腻逼真的画面与细节处理,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都是非常完美的,很难想象这是一部15年前的动画电影。
4 ) 《极地特快》--- 你相信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吗?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吗?当然了,这个圣诞老人对我来说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像是过年,那样意义深刻。我可是长大了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圣诞节的,然后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平安夜的,大家就开始跟风,然后平安夜各自送苹果,以为这样的行为是走在时代前列,其实我们都只是时代洪流当中的一个小喽啰。
这个电影当中是有很多个小问题的。首先,这个极地特快,怎么到小男孩家门口的时候响的那么大声,然后小男孩的父母还不醒呢?睡得那么死吗?还是说只有被邀请的人才能够听到极地特快的响声。
还有第二个问题,小男孩在车顶遇上了一个人,而且这个人对于极地特快的各种信息非常了解,他还知道到了哪个时候会出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还会突然出现,还会再救人,这就是鬼一样的存在。“你相信有圣诞老人吗?”“那你相信有鬼吗?”他相信有圣诞老人,但是却不相信有鬼。
电影的整个色调很有趣,就是让人看完之后有一种恐怖片的感觉,音乐也很奇特,加上音乐之后 就更加像是恐怖片了。所以这部分类是动画的美国电影,到底是给哪个阶段的小孩子看的呢?我和小孩子一起看的电影,看电影的时候他极力拒绝看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有点吓人,所以这部电影还能定位成儿童电影吗?
还有就是最大的bug,电影的时间问题,整部电影在极地特快向前行驶的时候一直在说:只剩下五分钟,然后等他们历险完毕,回到广场上的时候,还是距离圣诞节开始的时候有5分钟。电影中的小精灵,小精灵也长得很诡异,小精灵连翅膀都没有,也不会飞。
然后我搜索了一下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ok ,fine 。他拍的电影大多数都是恐怖片,这样的话我就可以理解这部电影的基调了,他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正常的电影是不一样的,非常好。
电影中最好听的就是这首曲子了《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我觉得没有这首曲子,这部电影就真的没什么看的了,虽然他在讲述人生的童真,但是我一点也没有体会到,我看完之后就是觉得这部电影很吓人,一点开心的情绪都没有。
5 ) 车票上的启示
童心和纯真自然是《极地特快》想要表现的,就像圣诞的铃声成年人已经不再能聆听到。除此之外,一趟旅途始终都会是是一个成长的故事。
故事中的四个孩子,两个犹豫不决的男孩(姑且一个叫小男孩,一个叫小小男孩吧),一个乐于助人的女孩,还有一个能说出1931年制造的火车信息的万事通。旅途从每个人车票剪出的两个字母开始,到回程时列车长为每个孩子剪出完整的词语,每个人车票上的单词代表了每个人的收获和成长。
万事通和小女孩上车时车票的两个字母都是“LE”,但在回程时,万事通得到是“LEARN”,一开始他按住了R,急不可待地说LEAN是啥意思?而在发现是LEARN后说“我错了”,什么都懂的孩子开始学会了要学习。而小女孩收获的是“LEAD”,在旅途中,无论是偷偷为小小男孩准备热牛奶,列车紧急停车后为小男孩申辩,以及在“When christmas come to town”的歌声中和小小男孩的合唱给以信心,都表现出了一位敢于承担的领导者的气质。
先上车的主人公小男孩,以及之后上车的小小男孩,两人虽然都同样带着疑惑,直到火车启动才攀爬上车,但两人在返程时拿到的车票的词语却完全不同。
小小男孩更多的表现是孤独,一个人在单独一节车厢,可以看小小男孩在歌曲中唱的部分:
I guess that Santa's busy
Cause he's never come around
All the things I've heard about
But never really seen
他在旅途中最大的收获是朋友,他的车票上的单词是唯一一个会神奇变化的,从DEPEND ON到RELY ON,再到COUNT ON,都是让他能信任朋友,依赖朋友。
至于我们的主人公小男孩,是一个敢于挑战,也敢于承担的孩子,但面临成长的困惑,此时需要的是“BELIEVE”,信仰,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信仰,信仰能让人保持一份初始之心,不至于像我们长大后仍充满那么多的疑惑。
6 ) 大火车
这是部很容易让人抓住主题的影片。当初圣诞期间在美国各大影院上映,它的教育意义可见一斑。国内的贺岁篇动用的常是名角加上名导,美国人则愿意用动画人物娱乐大众。尽管你在看见这些人物的造型时可能已经预设了他的人物原型,但毋须认真。动画就是动画,好像贯穿影片始终的大火车,轰隆轰隆驶到你面前的既可以是梦想的开始,也是现实的开始。
一个满腹怀疑的男孩对成人装摸作样的圣诞节预备不屑一顾。一辆开往北极的列车在深夜把他接去。车上的孩子从各处而来,怀着不同的心思,等着列车接了最后一个孩子直往北极。一路的极地飞车,穿山破冰,他们到了那个世界的尽头。四处洋溢的圣诞气氛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而不信圣诞的孩子听不见这里的铃声,于是在眼见的一切不期然地临到时,孩子从心里呼求,我要相信。信就得看见,他成了圣诞节得着礼物的第一个孩子。带着这份相信,在回到家中后,他看见了那个遗忘在圣诞国度的礼物。那个只有相信的人才听得见铃声的圣诞铃铛。
故事充满了圣诞精神,相信你就会看见。这是在宗教中很重要的一步,为在许多寻求中不敢迈步的人指明了一条道路。而我一直觉得美国的动画片不是给孩子看的,特别是在影片中那些忽明忽暗的角色,好像那个在车厢顶部煮咖啡烤火的男人,似乎导演本身。在所弘扬的精神背后自己却躲在寒风中表达着孤立的立场。
对于孩子,我无法告诉她/他要相信圣诞节,但我愿意告诉她/他火车和关于火车的故事。
做的真是不错!很温暖,很适合学龄前儿童看~貌似真的感受到圣诞的气氛了。。20071223 with 小方//每年圣诞节都会看一遍的片子……我好想看3D版啊……本来有机会去看xland的,遗憾啊……2010-6-22//silent night once more~看到结尾的铃铛还是那么感动~20211224
信则有,不信则无。无高潮,不过35-40分钟那段冰上行车的小高潮不错——可以和小马王中小马躲避脱轨火车追赶有一拼,前面道具是火车插销,后面道具是黑妞车票。此外,本片有贯穿全篇的道具——火车票,前面的检票,中间车票失而复得,以及结尾的检票。PS:18-22分钟那段车票历险和阿甘中的羽毛有一拼
为原声和配音多给一星。(汤姆·汉克斯脑残粉症状)那几首歌真好听!
如果是我小时候看肯定刺激死了
汤姆·汉克斯,你可真厉害!一人饰演五个角色(列车长、圣诞老人、吝啬鬼、Hero Boy)!—— 1.欧美拍摄讲述关于圣诞节故事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我们中国与春节直接相关的电影却并不多见;2.那张车票的奇异旅程让我联想到同是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的《阿甘正传》里面的那根羽毛;3.此前还想等圣诞节前后再放映(但这几年时间都没对上),晚上和姐姐、小外甥、外甥女观看《佛兰德斯的狗》,故事最后刚好讲到圣诞节,就索性也和他们看下多年未重温的《极地特快》了。 -2019.03.02
说教成分略浓。
这是一部相信梦的电影。最后见到圣诞老人的驯鹿起飞真的很开心啊————感激在最后时刻,我的3D眼睛终于能看了。
all the dream for chirldren,once lost would be found...最爱的电影之一
杂糅的这一把风格…… 一会儿奇幻,一会儿温情,时而印第安纳琼斯,骤然又变成了宝莱坞。零四年片子出来的时候还在读中学,英语老师给大家安排每天上课前找同学唱英语歌,我和小伙伴选的就是这首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一转眼,都要十年了。
音乐有点像剪刀手爱德华里的。If you just believe,为什么每次关于梦想关于相信的电影都让人想哭。
When Christams comes to town,因为这首歌才看的影片,实在精彩,满足了我对圣诞节的所有美好幻想。今年圣诞节准备再看一遍。相信,是一件及其幸福的事~
典型的合家欢电影。我感觉这个片子最大的看点应该是采用了当年尚不普遍的3D技术吧,十五年前在影院看一场这样的3D影片一定是视觉上的享受。
好吧,其实极地特快就是世界上最爽的云霄飞车,而北极就是一个礼物加工厂...大爱火车头!
高一圣诞节班里放的。结尾大赞,慢慢地我们都老了,簌簌泪下。
许多人都有过童年,但很多人渐渐遗忘了,渐渐不懂得什么是童真,也不相信曾经的童话。其实童话并不是虚有的,它是一种艺术,大家都知道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然而却常常忘记为什么艺术会成为人类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的本质。艺术,是让我们以美好的样式记住曾经悟得的冷酷真理。
非常脱离小孩子的小孩动画
几乎每年圣诞节前后都要观看一次,每次看到结尾处都会一如既往地感动,在心里默念“I believe”人越长大 失去的童真就越多 只能一次次地在电影中重温美好,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保留内心的纯真。很喜欢电影中的这句台词“车开往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上不上这辆车”。
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百听不厌的主题曲
自从“阿甘正传”的那根羽毛后罗伯特·泽米吉斯就沉迷在技术里面了,这种全动作捕捉CG真是又贵又没必要(人脸能正常些吗?)剧情有点无聊...
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这么多年换了几台电脑几个随身听,这首歌一直留着。情节有点平淡,但画面确实很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