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主要围绕4连的两场狙击战展开,呈现的战斗细节十分丰富。虽然面临兵力不足,无法确定敌人进攻方向等众多不利因素,但苏军依然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的做了充分准备。战斗打响前,指导员利用木材造出坦克模型,让战士们反复练习如何用燃烧瓶攻击坦克,而在之后的战斗中,很多德军坦克正是被这样摧毁的。狭窄曲折的“之”字形战壕,配置了防空洞、白色伪装网,本人虽对此是个门外汉,但也能看出导演在还原真实的战场环境上是下了功夫的。德军进攻前的炮火准备、空中侦察,进攻、撤退时的步坦协同,显得章法有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其作为对手的强悍。苏军的防守反击也不是无脑的突突突,而是展现出了许多直接交火背后的细节准备,如在敌人炮火袭来时两人合力将重机枪转移进入掩体,炮火一停立马又将重机枪部署在射击阵位,而且这些镜头出现了不止一次;操作反坦克枪时主副射手装弹与射击的相互配合;在利用火炮阻击德军坦克时观察手向炮兵通报各项射击参数以及选用的弹种,并大喊“相信我的观察结果”,在第一轮炮击结束后根据观察修订参数;战斗间隙马拉板车将伤员与死者不断送向后方。战斗结束后,4连仅有6人幸存,没有胜利的喜悦,也没有死亡的悲怆,面对自己创造的奇迹,幸存者显得平静而淡然,或许是见惯了太多生死。或许正如他们所说吧,这就是战争呢。
鬼鬼祟祟地行军和跌倒。那大家都为什么突突突呢?为了祖国。哪个祖国?“为了俄罗斯”,“为了哈萨克斯坦”,那为什么不为乌克兰呢?电影里乌语台词比俄语的都多呢。成王败寇,拍的还是挺不错的,至于真假已经没有必要去研究了。以我血肉之躯,挡你钢铁洪流。俄国人的战争片就像俄国一般冷冽。绝对算是主旋律了。没有手撕鬼子却也差不多意思……
这几天被老毛子种蛊了…看完了此片后顿觉比长津湖好看800倍,开画的前三十分钟,从白雪皑皑的宁静村庄,战士们的打闹,各种话痨,村里老人默默的凝视,深夜作战会议中连营长们各个纠成倒八字的浓眉,缭绕的烟雾和低沉却斩钉截铁的嗓音,旁敲侧击地渲染足足为此后的大战作实了铺垫,而我知道开头越轻松过程就会有多虐。德军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工程兵的指引下,坦克群熄火,大部队安营扎寨。
拂晓,在德军侦察机引导下,第一轮炮火精准地覆盖了俄军精心伪装的假炮兵阵地,随后由四辆轻型坦克带领冲锋,德军发动了第一次小规模的试探进攻,红军显然做了精心的布防,在重火力(后方榴弹炮以及侧翼反坦克炮)的支持下,红军步兵轻松配合击毁先导的四辆坦克并清除了周围的德军散兵,己方仅6人受伤无一阵亡,当德军撤退时,我观影的心情稍微明快一些,而后,经过校正俄军阵地坐标,成吨的炮弹准确地倾泻在俄军的战壕以及炮兵阵地上,真的是生死由命,连建制直接被减员到28名战士的排建制,炮声刚停,对面又轰隆开来了9辆坦克以及至少一个连步坦协同的步兵,在后面的阵地战中,导演详细地描绘了红军战士利用地利,使用有限的反坦克器械,手榴弹和燃烧瓶,采用灵活多样的三人小组战术创造的近战奇迹,一个个鲜活的战士个体,蓝眼睛,黑眼睛,高鼻梁,塌鼻梁,没有国产抗日剧的神话,也没有好莱坞大片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主角光环,俄罗斯人,哈萨克斯坦人,乌克兰人在阿拉木图的某个不知名村庄前,为了保卫莫斯科而拼尽最后一颗子弹,在他们身前,倒下了至少100多具德国人的尸体还有十四辆废铜烂铁。傲慢的德国人付出了不可承受的巨大代价并不得不实行了战略迂回,战争场景里的最后一个画面中,最后幸存的六名战士肩并肩地站在硝烟和夕阳里,残阳似血,逆光中他们仿佛幻化成不可摧毁的钢铁城墙…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转到了战后竖立在战场原址的六尊巨大的战士雕像,汉白玉象征着来之不易的和平,冲锋枪和坚毅的眼神则道尽了红军将士的坚韧,勇敢和毫无畏惧。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观影总结:1、这是一部众筹电影,众筹范围遍及全球,片末15分钟长的演职员表即是证明。众筹资金虽然仅有200万美元,而影片在战争场面、视听效果上让人感觉不到只有这么少的资金投入;2、影片取材于二战中的一场战役,虽然该广为传颂的英雄事迹存在着部分夸大虚构的嫌疑,但影片呈现出来的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精神是整个卫国战争中爱国主义精神的提炼和浓缩,依旧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3、影片真实地还原了那场战役中双方的坦克、大炮、反坦克步枪、酒精燃烧瓶等武器,苏军的阵地布置、战术运用等方面的许多细节很写实、很严谨,受到了军迷们的肯定;4、片中的战士们不再是空洞的人为的英雄形象,而是有血有肉的真人。他们不仅有牺牲精神,还会开玩笑、会有分歧争论、会害怕恐惧;中亚的哈萨克战士与俄罗斯战士对祖国观念的不尽相同,笃信宗教的战士在开战前的偷偷忏悔,还有坚信机关枪能打下敌机的鲁莽和执著。
坦克太傻了。
很不错的二战战例片,写事写人,细节丰富,节奏掌控有致。听说是三万多人集资再加上政府部门支持拍摄的,不易啊!
绝对算是主旋律了。没有手撕鬼子却也差不多意思……但为何让我看得流泪满面?28张脸中,好几个都是亚洲脸孔。这些脸孔都是鞑靼人,哈萨克人……他们都在说:我们的背后是莫斯科!我们的背后是什么?
狙击接力,履带掩埋,肉身近战坦克莫洛托夫加手雷,视死如归装刺刀,三粒子弹保平安;开战前后口水多过茶,聊聊温泉关和七武士,聊聊多民族多信仰的俄罗斯国族认同;火炮压制不忘战壕座谈会,假装没说过上帝保佑,假装援军就在身后,自己都不相信咋就活到了最后,操心后人如何买账;但战争戏真是拍得过于扎实,硬桥硬马不煽情,好看
前半段话痨又沉闷,后半段突突突走过场,结尾的莫名奇妙。。。
完整的阵地战战斗调度场面,爆点和中弹的剪辑逻辑。配乐略诡异。俄罗斯冬天真不是打仗的地方。但这个名字该改成哈萨克人保卫莫斯科吧。
民間集資不易,一群非俄羅斯人沒有多少受足夠訓練和合適裝備就被趕牲口般上了屠宰場並死在不是自己故鄉的土地上,洗地電影獨立連6.6分,這部電影值得比它更高的分數,那位戰鬥前偷偷懺悔的士兵也是亮點。
前20分钟还是不错的,拍完炮击过后的阵地我还以为是部好片子,结果还是失望了。宣传色彩太浓,德军完全是靶子,坦克皮薄馅大,反坦克步枪可以击穿正面装甲,德国步兵不会开枪,一挺重机枪简直成了喀秋莎,德军打两波就撤了,手雷和燃烧瓶也被过分夸大,总之仅比抗日神剧真实一点,也就一点点。
无意发现个众筹的片子还没字幕,好奇的点开结果愣是看完了!故事也许是假的,但剧中的红军战士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是真的。新年看的第一部片子,潘菲洛夫28勇士,惊喜。
8月29日电影频道佳片有约。俄国版抗德神剧,俄国版《八佰》。只不过抵抗的只有28位苏联动员兵。电视台编排这期节目,显然是为了与当下热映的《八佰》比较、呼应。
怎么会有人在战壕里讲道理…
苏方剧本就是拿步兵反坦克战例改编的,德方则根本没有剧本一群匪兵乙。看在众筹电影能拍成这样的份上,礼节性给个四星。
四星,历史或许有争议,预算少也没关系,但只要用心细致,一样能拍出不俗的效果。“我们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参与众筹的哥们儿们没白花钱。
战斗拍的挺仔细的,包括战场火力布置,机枪手和反坦克狙击手转移阵地之类的。话说单兵、班级、排、连、营级的作战技术从来都没电影好好表现过。成本原因看起来像是小小的阻击战,德军只有四门大炮、十来辆坦克几百人的规模。加一星也是因为小成本和众筹操作……
在片尾致谢名单里找到了记己的名字!我为安东汉过化!我为盖紧氪过金!
五星,真实,朴实,考据,没有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大发威力的武器,死得平平凡凡。希望世界和平,不要再有战争。
以我血肉之躯,挡你钢铁洪流。俄国人的战争片就像俄国一般冷冽。
改编自日本电影《七武士》
影评笑尿
5星全篇没一句废台词和废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