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剧圈大乱。
旧的神剧纷纷陨落,新的神剧纷纷崛起。
可惜,还没神几天,就神秘消失。
还好,它还能看——
《第22条军规》
导演是乔治·克鲁尼。剧主拍胸脯保证,这绝对是他导演职业生涯的史上最佳。
不长,六集。
剧情、画面、音乐,都写着七个大字:“浓缩的就是精华”。
第22条军规(Catch-22)——
英语俗语,指代那些只能吃哑巴亏的,带有欺骗性质的暗黑规则。
这条军规实际上并不存在,是出自美国小说家约瑟夫·海勒在同名小说中的虚构。
二战爆发后,海勒应征入伍,在地中海科西嘉岛的美国空军基地担任轰炸手。
和后来他出版的《第22条军规》小说的主人公约塞连一样,海勒在意大利和法国上空,执行了多到不合常理的飞行任务。
作为一部出版于1961年的战争题材小说,《第22条军规》歌颂英勇不稀奇,反对战争,也不稀奇。
偏偏《第22条军规》跳出战争本身,以喜写悲,用一个黑色的笑话,暗示了一个更大的黑色笑话。
它荒诞到不应该存在,却又无处不在。
这,就很微妙。
在剧里,这种荒诞喜剧的风格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第22条军规,不再是那条著名的“疯子可以免除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的著名悖论。
而是渗透到每一处、每一刻,决定着一个个普通人的悲喜、命运、生死。
荒诞感,逐层升级。
一开始,你会发笑。
到最后,只觉得细思极恐。
来,开扒。
二战期间,美国服兵役、选择兵种的理由有很多种。
我们的主人公约塞连,一个信奉个人自由,对权威充满了不信任的美国青年,选择空军的理由实诚而悲观——他不想死。
空军的战前训练时间,是所有兵种当中最长的。
约塞连满心以为,等到训练结束,战争可能也会跟着结束。
他打定主意,做一个合理规避危险,在保全小命的情况下有条件宣扬美国精神的士兵。
抱着这种心思,约塞连自然无法融入军营里热火朝天的爱国氛围。
特别是,当他的训练军官还是个傻缺的情况下。
约塞连的训练军官,一个只考虑自己履历好看,不考虑士兵身体状况,甚至训练方案可能性的傻缺官僚。
第一条“22条军规”,就是在一个毫无意义的阅兵式前,被他气急败坏地吼出来的:
“这一切是我的错吗?我不会惩罚对我说实话的人。”
当一个层级比你高的人,在气头上说这种话,傻子才会当真。
他哪里是在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不过是在维护自己的权威和自尊。
刚入伍的年轻小伙子,还是缺乏社会斗争经验。
还真有实心眼的“傻”孩子,站出来就事论事。
军官脸都气紫了,傻孩子下场可想而知,不太舒服。
约塞连的脑子,就清楚得多了。
他看得很清楚。军官就是个虐待狂。
权力是X药,能让好人变疯狂,更何况是落到了疯子手上。
小到一个训练军营,大到战争,都是如此。
你和官僚讲事实,他们和你讲感受。
你和官僚聊权利,他们和你聊奉献。
鸡同鸭讲,他人即地狱。
约塞连的训练结束了,战争还在继续。
他被派往意大利。
此时德军已经败退,美国空军不需要面对德国空军的炮火,但地面抵抗力量还很强。
每次上天,都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
刚刚在地上聊过天、吵过架的战友,下一秒就可能在你面前,变成一块血肉糊糊。
在异国他乡,每天面对这样的地狱,心理能正常才怪。
“第22条军规”的重头戏,来了。
军规规定,飞满25次,就能退伍。
但它也同时规定,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能回国。
不幸,但又必然地,约塞连再次摊上一个傻缺上级。
这些躲在军营,不需面对生命危险的官僚,权力越大,脑子越猪。
批评士兵没投炸弹,连自己手里的航拍照片是梵蒂冈都不知道。
士兵牺牲了,军官说,我必须鼓励一下剩下的人,让大家知道自己的牺牲不会白费,这样吧,今晚我请大家吃冰淇淋。
面对一场几乎必死的战役,约塞连走投无路,半夜溜进作战室移动了轰炸线。
军官看到后,不求甚解地以为天降友军把敌人消灭了,单枪匹马,乐乐呵呵,去征收当地建筑。
征收建筑?还不是一为军功,二为享乐。
结果呢,一推门,看到一屋子纳粹官兵。
全剧最大蠢货,就这样失踪了。
士兵一直在死亡。
军官为了战绩,不顾士兵精神状态,没有原则地增加飞行次数,从25加到55。
好友,纷纷死去。
只来得见一面的新战友,死去。
约塞连疯了,他用尽一切办法想要回家——
病假,被驳回。
其中就包括那条著名的,“疯子可以免除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
私自移动轰炸线这种疯事他也干了,搭上大领导一条命,却只拖延了几天。
疯狂做任务,试图跑赢拍脑袋决策者增加任务的速度,也试过了。
“手续”这词的微妙之处就在于,只要你的文件还在那双有决定权的“手”上,有何种“后续”都是超出控制的。
约塞连提交了50次任务的手续,上级赶在盖章前宣布,任务数提高到55。
渐渐地,约塞连心如死灰。
整个美国空军营,也变成了一座疯人院。
有人因为名叫“少校”就被授予少校军衔,有人因为犯错被升为上尉。
有人干脆放弃任务,贿赂上级开军用飞机在整个欧洲大陆干贸易,成立了巨大的贸易帝国,甚至把德国加为股东好友。
有人开着飞机和战友玩闹,玩着玩着就把战友撞成了一堆糊糊,自己也撞山赴死。
活着的人,却还必须继续面对,那些荒谬、无意义、不近人情的束缚。
说到底,那些毫无预期的死亡,应该算在谁头上呢?
是疯子杀了他们。
但又是谁在纵容着疯狂?
是熟视无睹者,是唱赞歌者。
A paradox,a lie.
Anyone who wants to get out of combat duties isn't really crazy. ——Catch-22 It specifies that a concern for one's own safety in face of danger,real and immediate,is a process of a rational mind. Orr's crazy,and therefore,he can get out of flying combat missions.All he has to do is ask.But,as soon as he asks,he's no longer crazy.And so,he has to fly more missions. Orr would be crazy to wanna fly more missions and sane if he didn't.But if he's sane,he has to fly them.If he flies them,then he's crazy.And so,he doesn't have to.But if he doesn't want to,then he's sane and so he has to.
开局自报家门的许多面孔,一次次游泳中身影逐渐减少。被指错路行李未拆即打酱油的新side gunner,趴在飞机窗外鲜血淋漓的Dunbar。25次任务返家,新长官上任,延长至30次。贿赂长官饮食,经商无孔不入的推销员杂务官。episode 1结束,黑色荒谬的战争基调已然reveal。
无论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不可实现性,还是Major Major Major因为名字被升为major,上司滥用权利进行压榨,以及迈洛的左右逢源,利用战争经济发财,世界整体的构建都是荒谬,充满了悖论。 所有的好友尽数死去,裸奔也许是他最后的反抗,只剩下被一次次磨平后的失望和疯狂,束缚在沉重的枷锁下,奔赴未知死生的征程,眼里没有了畏惧,也没有了希望。 以战争为背景,超越战争的主题,更多是对于荒谬又疯狂的世界的痛斥,而这样的世界,不只是在战争中才有的,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一场悖论。 战争中不只是英勇无畏的人,还有许多普普通通,只想活下来回家的人。不只是牺牲者才值得歌颂,可是这样的赞歌,也再挽不回牺牲者,却给活着的人枷锁,不断的无谓死亡。本人的理解尚且浅薄,缺乏阅历和人文历史。
相信大部分人听说过美式黑色幽默,或者阅读过这本小说。这部美剧相对还原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讽刺了美国的官僚主义,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美国军队,浓郁的美系嘲讽。
整部剧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些常见的熟悉人物和场景,精明溜须拍马的司务长、自私自利的长官、心胸狭窄的将军、理想主义者、头脑不清楚的队友、走错报道队伍当天就牺牲的新兵、改了一次又一次的无止境的飞行任务、走到哪里淫乱到哪里的美国大兵、解放欧洲之旅其实也是一场美国人的地狱之旅,战争到了最后其实不分好坏,只不过最后彻底丧失的是人性。士兵成为了毫无怨言地杀人机器,服从、绝对地服从。领导者彰显出的是绝对的极权主义 、掌控欲。整部剧在改编之后,其实都在嘲讽美国的人自我民主、虚假的繁荣。
美国的民主仍然不是对所有人的民主,美国梦也不过是资本家们的梦,不是穷人、底层的梦。而这第二十二条军规,正是对美国政权根基的嘲讽。士兵们这次飞回来,下次再飞可能就不一定能再回来了,战场上只有滚滚浓烟,和残缺的尸体。飞满25次,任务并没有完成,而是一趟又一趟的在叠加,战争固然残酷,然而这种不断食言的行为只是让形式主义直接走向了美式极端,得到的是人心的尽失。所以,二战结束后的美国大兵趾高气昂的来到了朝鲜战场,等待他们的不是法兰西的女人、不是法式大餐、而是地狱。当二战的胜利者、正义者成为侵略者的时候,战争天平会慢慢的倾斜。所以朝鲜战争美国失败了、越南战争美国失败了、所有的先进武器、炮火压制都难以抵挡美国政客、资本家的勾肩搭背、所以那时的美国反战情绪高涨、面对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无尽的热带雨林、等待他们的不是地雷就是子弹。
所以曾经的越南也是正义的一方,直到他们入侵红色高棉,妄图称霸东南亚,接受苏联的好处来遏制中国,他的身份同时做了转换,身份转换恰恰向世界表明了哪一方是正义的、哪一方是邪恶的,所以中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恰恰证明了这种理论。当中国的士兵攻下一处处堡垒、仓库,里面是中国人援助越南的粮食、大米。没错,越南人用我们援助的物资来对付我们,曾经我们是朋友,现在我们是敌人。不知道在那个物资紧缺,刚刚历经文革的新中国在如此艰难的时候还要打一场战争是多么的困难,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并且最终在道义上、战果上都取得了胜利,虽然这胜利来之不易。
战争只会把人拉向无尽的泥潭和深渊,无论是什么军规其实都是服务于某些人的,无论这条规定看起来多美完美,其实玩弄的都是在打这场战争的人,一旦将自己置于非正义的一方,很难再赢回主动权。
约塞连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轰炸兵。他目睹着一个个伙伴走上战场,失去生命,来来去去去去来来。他厌倦了无谓的战争,在权力的压迫下苦苦挣扎,尝试了种种办法却最终走向崩溃。 荣耀与梦想,是引驴向前走的萝卜。正如台词提到的,如果每个国家的士兵,都是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理想而战斗。那么战争又到底是什么?和其他人相比,约塞连似乎并不那么轻易会被这萝卜打动。但在被授予十字勋章的时候,他也明显流露出极复杂的表情。长官为空军们送行时的壮行,与所谓的绿色管制区搭配起来,生命的代价与利益的的重量交织,权力的逻辑如此荒谬,权力的谎言如此令人作呕。
或许从约塞连向权力妥协,决定鼓足干劲儿一口气冲完随意变动的目标时,他就已经疯了。从反抗到适应,逐渐走向迎合。在脱下军装赤身裸体后,米洛曾问他,你是在反抗吗?他说并不是。
因此也会思考,他脱下这制服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一次次窥见死亡的恐惧?一次次尝试无果的绝望?一次次被权力捉弄的厌倦? 军服已经被鲜血染得透透了,就像他的人生,无论接下来如何走向,都背负了太多沉重的东西。 脱下了军服后,他反而不再尝试逃跑了。剧集尾声,光着身子的轰炸兵被锁链锁在他的岗位上,表情空洞喃喃重复着扔炸弹的话语。
正如约塞连曾对牧师说过的,只有疯掉的人才会愿意上飞机。然而疯掉的人不可能自己提出逃开。不再试图逃离,脱下军服继续轰炸工作的他只是被权力彻底压碎了,完全崩溃了而已。
《第二十二条军规》 hulu迷你剧 反战题材 喜剧 看到全剧终出现在屏幕上,百感交集。 看第一集的时候,相当轻松愉悦。熏黄色调配合 jazz充满意式风情(这里要给BGM加鸡腿),这也是吸引我的一大原因,此外战争题材迷你剧标以喜剧标签让我有着开始看的原动力。看着看着,也会发现恰是这黑色幽默将这一反战题材剧集的沉重冲淡了些。 主角YOYO和一众美好肉体的登场,让我带着半腐的心情开始看剧,然而剧情走向总是猝不及防。一级退堂鼓表演艺术家YOYO开始装病,企图申请退伍回家。然而军规不可,这就涉及到美军第二十二条军规,大意是只有疯子才可以免飞行,但必须得自己提出申请,但自己提出申请本身,意味着是在理想状态下做的决定,反证申请者本人不是疯子,那就得继续完成飞行任务。 从第一集到第六集,随着飞行任务从25次渐增加到55次(以上),男主想尽办法装病躲进战地医院,并企图说服医生开具伤病证明以申请退伍。 在一次执行飞行任务途中,弹片划过男主双腿间,裆部大量出血差点命根不保,然而男主想要借此退伍的企图也最终被扼杀。 摧毁男主心里防线的除了不断累加的飞行mission,还有朋友的接连殉职。故事情节不断升级发展,随着第四集nately的离开,男主情绪出现了极大波动。如果说前三集男主表现出来的给人的直观感受是crowded,那么后三集表现出来的是desperate. 到了第六集,是高潮也是结束。上轰炸机前,男主和新军飞行员打了个招呼,上机后,还特意提醒他不必坐舱尾(nately死于舱尾),坐机翼旁观察即可,然而事与愿违,飞机被打穿左翼,弹火穿透机翼直达身体。男主亲眼看着这一十八岁的生命逝于眼前,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终被击垮。男主彻底崩溃。他的制服被血染,下飞机后,男主便以全裸姿态示人,直到场景最后,依旧如此。对他来说,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无论是旁人的眼光,还是飞行十字勋章象征的荣誉。 现在脑子里还是男主的咆哮,声嘶力竭,绝望崩溃。不再挣扎了,就这样下去吧,任务永无止境,只管飞行。战争输赢,或生或死,都没那么重要了。投弹 投弹 投弹,只管投弹,只管指令。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是反传统类型的战争剧,无论是冲着配乐、色调,还是男主的睫毛、肉体,都是值得一看的。 晚安。
主线索上的道具和功能性很强,编织得很细密的一部戏,一些表面看起来娱乐、非现实到无脑的展示,其实都有埋雷在里头:故作轻松的老派爵士乐,是剧情黑化后的怀旧对比元素;海滩游泳肉体展示,是男主发疯裸奔的伏笔。还有很多闲笔,例如老鸨、小女孩、阿拉伯商人、罗马街巷,则带点文学趣味,蛮值得品味。
台词一句比一句搞笑,军规一条比一条流氓,事情一件比一件荒唐,上司一位比一位混蛋,战友死得一个比一个惨,优优一集比一集崩溃,退伍之日一天比一天遥远……
看着真的特别难受,感谢hulu拍了一部好剧,黄黄的色调非常复古,结局也是让人深感无奈。麦洛真是生意精!
Hot white guys in uniform reenacting the literary classic? Sign me up!
一直为老乔而期盼着 没想到整了一部神剧出来 整部剧同时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和对人性的拷问 不仅仅是针对战争了 人生世代都是这样充满了残酷和无常 悠悠这个角色也是神了 细琢磨他真是又衰又烦人 但是偏偏长得(从颜值到身材到无辜的小表情到理不直气还壮的各种言论)一副让人讨厌不起来的样子 除了老乔自己的部分特别是开头有些许的浮夸其他地方的黑色幽默都恰到好处 每一次争辩都很有反思性 真好 迷妹的全然满足和大惊喜
规则即圈套。yoyo幸运地活过每次任务,但身边兄弟接连牺牲,又不断有新的年轻人热情地去送死,目睹公报私仇,利益交换,伟德体育最新网站崩塌,这里是逃不出的监狱,如此逼疯一个士兵。
约赛连之国。删掉暗讽军工复合体的支线后,就成了一部平庸的喜剧作品。
(9/10)全程黑色幽默,但看完后却是一阵悲凉。作为美军拥有无上道德感的二战,在作者笔下美军军营却充斥着各种荒诞和对人格尊严的一再践踏,对战争吹捧得最起劲的,永远都不是真正在最前线冒着生命危险的人,慷慨激昂的军官也许实际上连作战地图都没搞清,而强奸民女的美军士兵也可以拿“爱国”当挡箭牌。事实上《22条军规》就是改编自作者本人的经历,在二战时执行了60次飞行任务的他,笔下的战争并不是什么战狼的精神,而是无数次的生离死别……我不认为每部二战片,都必须去表现其他国家人的痛苦(这与我当年的《批评再见萤火虫》观点不同),但很多日本二战片都只是强调主人公想“活下去”,却没有思考主人公被军官逼着去参加战争的荒谬性,而《22条军规》则是严肃地讲述主人公悲剧命运背后的原因,这让主人公想“活下去”这一点显得更为沉重。
这些年来和科恩兄弟合作过的人,真正学会了科恩的含蓄内敛爆发力强的黑色幽默形式,同时有足够的才华展示出来,克鲁尼算一个。片子以人物为中心,刻画上非常到位,人物都有爬升空间,以剧情片的方式展开,但在表达上却是喜剧处理,演员挑的真好,表演上实在是强,没有找纯喜剧演员以避免处理方式过于轻佻,鼓励演员的喜剧处理,使每个角色都洋溢着令人忍俊不禁的喜感,但并不完全依赖表演来完成段子,比如House医生误入敌占区那段我简直笑晕过去,House进楼之前很自然地把纳粹旗扯下来,这个动作细节设计加上House问路方式的多次伏笔都展示出编剧很强的幽默感。克鲁尼带着那副搞笑眼神成功还原逃狱三王油画般的摄影,只不过这回不需要费力做后期胶片数字转录咯
没想到是黑色幽默剧 (哎 克鲁尼也老了(看完E06又从头看了一遍,没看过小说的我总算get了很多隐晦的小点,比如aarfy早就打人主意,yoyo的性伴侣是克鲁尼角色老婆……真心感觉编排已经很好了,相信小说还有更丰富的情节,迫不及待想看小说!(催生了我发觉自己读书太少的感慨)很喜欢“Me,happy happy happy and die”每一个人都好好看,感慨他们逐渐的“离开”,望着帐篷里空荡荡的床铺还有没打开的行李,我觉得我也会疯…画面 音乐很棒,非常抓人以及引导观众情绪进入,我愿意一直看着男孩子们打篮球,海里嬉戏,就像yoyo的“天堂”!投弹手Dunbar被炸飞到挡风玻璃上,飞行员Clevinger的XXXmaid号被击落,Kid Sampson被McWatt失手螺旋桨绞死,M引咎自杀,爱上“图书管理员”准备号求婚定居的尾枪手Nately被击落,希望驾驶员Orr真的飞到了瑞典!TAT
“对个人来讲,如果有谁让你去死,去牺牲,无论以何种名义,那么他就是你的敌人。”
E01 看完一个角色也没记住
行进到最后一集,正如瘫坐的Yossarian,再次感受到这个故事所折射出的讽刺与荒诞。在那个英雄主义和官僚当道冲天的年代,战争题材的孤胆精英仿佛如同笑谈,而更关于一群小人物“只想要活下去”的现世谈。悲凉与现实交织,癫狂与绝望不清。虽然还没有完全搞定原著和电影,但最大的感觉是电视剧利用篇幅的优势做出了有效的延伸,也多少舍弃了很招牌的幽默;所以也算无功无过的一次改编吧。But #mybae#Christopher Abbott is legit cuuute. 他给这个角色注入了不少细致的情感转折,仿佛真正的成为了“他”。和各位高手对招也是毫不逊色,迷你剧视帝给我冲呀~
原著小说是披着二战皮的反战小说,但前B-25轰炸机投弹手的原著作者约瑟夫·海勒表示这非美国陆军航空军轰炸机机组形象。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形容这些“蓝天上的兄弟连”既是民主主义者又是超人。故事核心源于一个被大众忽略的事实:二战陆航空勤阵亡率远高于散兵坑中的步兵,对德轰炸历时5年阵亡7.9万名陆航空勤。对德战略轰炸成功践行了“空中国防论”,但代价是在轰炸战略优化过程中轰炸机部队蒙受了最高达10%的损失率。剧组分别从加州名机航空博物馆与俄亥俄州三态战机博物馆借调了两架B-25J和专业二战飞机空勤团队到意大利撒丁岛拍摄。海勒曾在第12航空队第340轰炸机大队第488轰炸机中队服役,剧集虚构了第256轰炸机中队。为了营造视觉的年代感,剧集画面特加入了16毫米摄影机的颗粒感。
最后一集yoyo的表情,跟我上班的绝望心情是一样的。
太好玩了吧
我怎么没有Milo这样的好朋友,给我股份带我飞哈哈
你想逃脱命运,你是最想下船的那个人,结果,你却是最后站在甲板上看着船沉没的人。战争和时间最可怕之处不是夺去你的生命,而是一个一个把你身边的人带走,直到剩你一个。
So sad,so sad......
80岁老爷爷做的二战沙盘模型,优美好看细节精准但是非常无聊。最适合拍原著疯狂内核的导演要么科恩兄弟要么昆汀,克鲁尼好歹也是跟科恩混过的人,怎么自己上手就搞成了意大利风光片?本片海报,广告宣传和预告都比正片贴近原著,建议还是看原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