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回忆到昔日时光,老友的书桌上放着一个头骨和一朵玫瑰。这让我想起《旧地重游》里面查尔斯掷重金买的头骨,上面刻着“我也曾有过田园牧歌的生活”。
我看完了原著小说来补剧场版。小说看的云里雾里,比我的课本还要难懂。语言与思维的思辨固然是伊藤计划一直的话题,但是后面的展开未免太绕了,以及圆城塔可能对引用经典人物有执念,所有有名有姓的人基本都是用典。当我看到瑞德巴特勒从遍地瓦砾的亚特兰大辗转到这场旅行中,看到哈达莉改名成了艾琳,看到光照派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出来背锅(甚至翻译还用了“人类补完计划”这个词),看到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该译名沿用《差分机》)实现质能转换,甚至凭空造出了新娘,就连书中对the one 的称呼“初代”都让我觉得十分别扭。所以剧场版的不同展开,可以说是松了一口气。 剧场版的重要背景是华生和Friday的约定。这样为寻找笔记设了一个相当合理的前提。开头Friday从椅子上站起来,摇摇晃晃地摔进华生怀里,华生没有明显的失望,只是拿出笔,说愿它成为你的灵魂。在大里化学,华生只犹豫了一下就解析了笔记,拦着伯纳比毁掉笔记的时候说“他马上就要有灵魂了”,这里才露出他的执念有多么根深蒂固。在下水道避难所里,Friday无穷杀意中艰难生存的一点点“意识”,那支笔,简直就是灰暗真实中唯一一点亮光啊,看到这里我可能都露出微笑了。在伦敦面对实体化语言和the one,华生沿着主角路线阻止了the one,在语言崩解意识消散的时刻,the one抓住华生意欲将他推开,这如真似幻的场景中出现了一双手,彻底推开了the one。看着Friday 明亮的双眸和依然褪色的头发,华生的惊喜,以及其他复杂情感我可以有些共情,当然也包括醒来后确认Friday的第一眼,华生没显得很失望,但就这种意料之中的失败,才最让人丧气。
说来,弗兰肯斯坦创造生命,后来人想要复活全死者,都是“愚蠢人类的自负”,自以为可以掌控灵魂生命,以及在此基础上为生命(或者只是人类生命)创造和谐。明确的是,完美和谐与人类意志不能共存,人类意志简直像层出不穷的bug,所以和谐追求需要抹杀意志。最终追逐笔记的都是想操控意识,为了毁灭也好,为了证明什么也好,都是想从那片原初混沌中找到可操作定义。要站在某些角度上说,这样的追求付出了世界范围内多少惨痛代价当然是理直气壮的批判,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为他们辩解。技术可能是有自己的脚步的,今人不发现,明天也会有人发现(这是剧场版的台词还是书里面的话我也分不清了),当“人们”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优越,自然不会去关注它背后的牺牲(和《虐杀器官》的道理一样)。说M决定为全人类补完是极度自负,那么代表人类批判他和the one(以及华生)难道就不自负吗?从Lilin散落为无数个体之后,多个个体的声音只有更愚蠢更狭窄更自私,说什么“这个世界”“所有人类”不就是主观上消解了人类意识的多态性吗?
之前看书和剧场版的时候都只关注了剧情,后来看到评论才反应到圆城塔-伊藤计划和Friday-华生的映射。这样看来圆城塔的思念也够沉重,只是…文风不适合我。
结尾哈达莉有了“灵魂”,是弗兰肯斯坦新娘的遗迹,那么照理说Friday留下的就应该是the one的痕迹,后来苏醒过来的,是个从旅行中初生的灵魂装在Friday的套子里,不是华生心心念念的旧友吧。华生最后问,我能看见你吗?我能听见你说话吗?和之前问Friday无数遍的问题一样。既然生者的眼睛看不见你,生者的语言无法传达,那我也去另一种语言的土地就好了。看到这儿,相信华生是在完成对卡拉马佐夫的承诺中找到了一丝安慰吧。
剧场版两个小时,删去了小说中一些人物和情节(我觉得挺合理),却比小说更让我唏嘘。它更多的描述了关于执念和约定的故事,探寻的渴望,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倒涉及很少。下水道里的Friday,没有语言也捕捉到了意识。
最后:上一个听到细谷佳正的角色是《No.6》的老鼠,这次配华生也很合适呢,藏起来的温柔和不张扬的气概。Friday的声优很辛苦吧。在开伯尔山口跋涉时候的配乐很好听。画风精致,虽然Friday稍显柔弱过头以及为什么尸者连头发都褪色了,但是华生的勾勒还是帅气无匹。
所有尸者,也都曾有过田园牧歌的生活。
写这个纯属是因为看到很多短评和评论对这剧场版的误解(当然我的理解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如果看到这部剧场版评分这么低(725人,7.6分,2016.02.28),不知道要不要看好,给你一个建议:如果看,请不要快进,请好好留意字幕中对剧情或人物解析的备注。如果不想听片尾曲,可以选择跳过,但请在1小时57分继续播放,那里有 星期五 的独白及后续的一些“剧情”。 剧场版 不算太复杂,当然这里得感谢一下 SumiSora&CASO 字幕组的备注了。 【这个剧场版的结局到底是啥?】 先看一下 星期五 的独白吧。 下面是剧场版中1小时57分开始 星期五 的独白(字幕组提供的,未作任何修改): 华生博士 我的笔尖划下如此文字 他已经不再出现在这个平原 他把手印封印在自己脑中 另一种语言的大地 遗忘掉了那段旅程 而我……我要寻求 我到底有自己的意识吗 而我……我要回答 这份意识是何时诞生的 还是会诞生在将来的时光 我所知道的 还十分有限 华生博士 我还有许多话想要向你述说 我作为物质化的文字存在于此 此时此刻我能如此存续 都是亏了你 要是能实现的话 至少有一句话 想要说给你听 愿这句话语化作物质 为你留下的故事 带来新的生命 谢谢 独白完毕后,出现了一段场景:4年后的伦敦,华生被两个人追杀,翻过围墙后,福尔摩斯驾驶着马车而来,华生上车后,马车飞奔而去,后面一辆马车紧随其后。伯纳比(就是那个类似保护华生的男人)问机器人偶华生现在怎么了,她说:“一如既往,他和新的伙伴一起,在伦敦东奔西走。”镜头转向一副望远镜,原来是 星期五 看看着华生东奔西跑的模样,星期五呲地一声,却没笑在脸上。全剧完。 概述的语言一般哈,先说了上面这段也是为了那些没看的人儿。在 Blu-ray「屍者の帝国」完全生産限定版 スペシャルブックレット (后面有)中有解释,但这里说说自己的看法: 【最终,华生将手记的内容封印在自己的身体里,华生离去。为了能让华生“复活”,星期五选择用文字,他笔下的世界是尸者的世界(人物的眼瞳都是失去光泽的,除了机器人偶哈达莉),那里的华生成为了私人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助手。哈达莉则化名艾琳·艾德勒。星期五 通过小说的形式让华生的灵魂延续。】
后续(2018.03.17)
附上来自下方评论处 小伙伴 牧十_ 的看法,牧十 看了小说,比我这个只看了剧场版的来说,解读会更贴近~
我看完了小说,其实不是的,这不是星期五笔下的世界,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华生的尸者化过程与以往的不同,他是使用巴别塔的碎片(虽然动画删掉了关于巴别塔的描写,改成用维克多之书),所以最后的结果也无人知晓。通过星期五的叙述来看,华生失去了过去的记忆,与M的弟弟(序言中提到M的弟弟是一个顾问侦探,肯定就是阿福嘛!激动!)一起进入了新的冒险。所以星期五所说的华生出于另一个平原,是指原来的华生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星期五想找回原来的华生。看起来这里可以直接接上《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故事了,Friday说不定可以化身为莫瑞亚提哦。 星期五所说的“希望语言化作实体”,那句希望的话即是“谢谢”,他真的很感谢华生带着他之前的冒险。语言总轻飘飘的,会随风消逝,实体的话更加有分量且长久吧。其实在书里的世界观中“语言”就是可以实体化的。不过这部分动画没讲清楚啊,所以解释起来好麻烦。
附: 以下1~16点引用来源:Blu-ray「屍者の帝国」完全生産限定版 スペシャルブックレット pp.8-11 翻译:ssnake(百度百科也有这个) 1. 尸者技术 通过给失去灵素的尸体安装虚拟灵素,使其能够复生以执行特定的行动的技术。由维克多·弗兰肯斯坦于约一百年前确立。通过安装特定的插件可以使尸者能够执行具体工作。在1878年的今天,尸者已经作为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而尸者技术则受国家控制。所有尸体都需要编上识别编号,尸者技术的个人运用则被禁止。 2. 华生与星期五 华生曾与星期五一同,致力于证明灵魂存在的实验。可是壮志未酬,星期五就病倒了。那时,华生与星期五相约:作为尸者复活的星期五,要是能够再度获得灵魂,会用钢笔向华生送出暗号。华生的名字来自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系列小说;而星期五则是丹尼尔·迪福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的人物。 3. 大博弈(Great Game) 指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争夺中亚霸权的战略冲突,词源是国际象棋中的博弈。英俄两国均广泛以间谍活动为中心开展谍报战。沃尔辛厄姆机构是大英帝国的谍报机构,其名源自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建立秘密警察系统的政治家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 4. 伦敦 大英帝国的首都。1878年正值维多利亚时代,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将大英帝国推向最高峰。作中,尸者技术是帝国繁荣昌盛的基础之一。 此外,政府所有的巨大分析机「查尔斯·巴贝奇」位于伦敦塔内。原伦敦大学医学生的华生作为特务前往的,则是英国殖民地英属印度帝国的孟买。 5. 英属印度帝国~伽师 华生在孟买与英国陆军军官伯纳比汇合。现实中的伯纳比出生于1842年,1875年冬季开始骑马访问位于现乌兹别克斯坦附近的希瓦汗国并著书《希瓦骑行记》。他们从维多利亚车站乘火车前往卡拉奇,再乘船沿印度河逆流而上,在那里与俄国特务尼古拉·克拉索托金接触。在开伯尔山口的战斗中,能看到指挥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的布朗将军的身姿。 6. 尸件(Necroware) 尸者化的操作顺序是:①获得尸体。②切开延髓,将灵素注入机深深插入其中。灵素注入机以碳锌电池(剧中的12年前,1866年由法国科学家勒克朗谢发明)为电源,通过打孔卡读卡器写入控制系统。③根据尸者的使用目的,在控制系统上安装工作需要的插件。控制系统、插件等控制尸者活动的软件,统称为尸件。 7. 新型尸者(Global Entrainment) 让尸者像生者一般活动的四肢控制技术。虽然其内幕曾一度不明郎,但卡拉马佐夫通过向生者强行写入虚拟灵素使其尸者化的方法将其实现。尸者技术有三个基本原则:①禁止制造无法与生者相区别的尸者。②禁止制造超越生者能力的尸者。③禁止向生者写入灵素。卡拉马佐夫的研究触犯了第三原则。 8. 阿列克塞·卡拉马佐夫 卡拉马佐夫通过鸦片和音乐的力量,让生者进入变性意识状态(即催眠状态,让人拥有全知全能感、幸福感等的特殊的精神状态)实现向生者写入虚拟灵素。卡拉马佐夫的名字来自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尼古拉也来自同一小说。又及,向尼古拉注入虚拟灵素的场景中,操作分析机的留胡须的尸者,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长子,德米特里。 9. 东京 明治12年(1879年),刚刚结束明治维新的日本。华生一行在日本桥附近的相扑巡演会场上与帝国陆军军官山泽静吾相遇,一同前往大里化学回收起藏匿的《维克多手记》。大里化学的名字来自以日本为舞台的电影《007之雷霆谷》中登场的企业。虽然华生得到并让星期五解析了手记,但其后突然出现的The One夺走了手记。同时,华生被生物兵器尸者感染了霍乱。 10. 山泽静吾 原萨摩藩士。明治维新后加入陆军,1877年作为观战武官派赴俄土战争,并参加普列文要塞一战。剧中观看相扑时,本人亦提及这件事。又及,山泽当时看到俄军陷入苦战,不假思索地加入了战斗,成为一段趣闻。其与尸者作战时的喝声被称为「猿啼」。 11. 维克多手记 记载有一百年前,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制造最初的尸者The One时的记录。只有The One拥有灵魂的秘密,据信也记载在其中。其实际是由多张打孔卡组成的,需要通过分析机来解读。在大里化学华生让星期五解析了手记。其结果,在旧金山的暗渠里星期五的灵魂得以苏醒。但是,手记也在大里化学被The One夺走。 12. 美国·旧金山 华生在去往美国的里士满号上与哈达莉·莉莉丝重逢。哈达莉是美国前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的秘书。格兰特现在与民间军工企业合作在世界各地宣传尸者技术。格兰特的名字源自真实的美国总统。在旧金山,The One利用分析机「保罗·班扬」施放出手记的力量,发出特殊的声波让尸者失控。在这混乱之中,星期五一瞬之间灵魂得以恢复。 13. 鹦鹉螺号 从英国俘获,经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改造后的潜艇「USS鹦鹉螺号」。哈达莉·莉莉丝也是爱迪生所制造的人型机器人。哈达莉是维利耶·德·阿达姆科幻小说《未来夏娃》中登场的人型机器人的名字。莉莉丝是犹太教传说中的女性恶魔,同时也是在夏娃之前的「最初的女性」。爱迪生的原型当然是被称为门罗帕克的魔术师的发明家。 14. M与The One M试图通过让尸者失控,触发人们进入变性意识状态,以强制写入尸件进行尸者化。他认为,如果人类不存在意识,那么就不会有争端。在鹦鹉螺号上,华生在星期五耳中塞入了降噪器,所以星期五不会失控。 The One的目的,则是复活封印在维克多大脑中的「新娘」的灵魂。The One打算以哈达莉作为复活以后灵魂的容器,而The One自己的灵魂则移动到星期五体内。 15. 分析机 列强均各自设置有分析机,以进行尸件的更新等运算。The One的台词中提及的「八大分析机」是与大英帝国的「查尔斯·巴贝奇」相连接的奥丁、伊凡、波尔·班扬、格兰·拿破仑、山姆大叔、克里希那、女娲、黄帝。查尔斯·巴贝奇这一名字来自设计出史上第一台可编程计算机的同名数学家。 16. 当一切结束后 华生使用灵素注入机把《维克多手记》的内容封印在自己的脑中。同时,失去了追寻手记的旅程中的所有回忆。4年之后,华生成为了私人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助手。哈达莉则化名艾琳·艾德勒(《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短篇小说《波希米亚丑闻》中登场的人物 )。星期五或许已经获得了意识,怀着对华生的思念,远远眺望他的身姿,脸上隐约浮现出微笑。
本作探讨的主题实际上是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点。即:现代文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无条件信奉催生了以机械复制为内在逻辑、工具理性为表象的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的实用逻辑构成了本作的主线,代表工业文明的诸多名著(福尔摩斯、鲁宾逊漂流记、科学怪人、鹦鹉螺号等)以充实的形象在德里达式的互文技巧下形成交织,构建了世界观的宏大叙事。
暗线则是揭示人的实在的哑谜(这个是原作者伊藤计划的神来之笔,也是这部作品封神出彩之处)(有陀思妥耶斯斯基的克拉马佐夫兄弟与地下室手札、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西游or奥德修斯的取经与回归之旅,这些探讨人性的线索以事件或物件的方式隐晦地形成了一个串联)。
暗线其实很有意思,这是一个西方向东方的取经之路,这个经在距离上远离西方工业文明(借鉴了西游记),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札般不为其所容,更如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般晦涩难懂。这条路的实质是从工业文明的实用理性召唤多元社会的人文关怀,是存在先于本质,语言的多义性与个体间的异质性。
这是我所理解的伊藤计划的原意。
按照这个逻辑,剧情必然且只能是:人文主义暗线抬头、手札必须得到解密,主角必须要在工业社会召回前工业时代的人文精神,纠正这个错误的时间线,最终通过轮回转换到现实世界。这部剧作最终成为一部来自于工业文明的史前史,收藏于图书馆的某个角落。
然而这个续写者在华生取经归来之后似乎就完全脱离了伊藤计划原定的框架,莫名其妙地塞了一些新世纪福音战士乱七八糟的剧情,导致最终逻辑混乱,也没把剧情圆上。
本作本来是一颗明珠,可惜被续写者糟蹋了。
人设好看场景漂亮,故事不知在讲什么
最後又是福爾摩斯!! 補記3年前看大銀幕....
在sv家看的~
卡拉马佐夫三兄弟跑阿富汗建立缺失自由意志的丧尸乌托邦也就罢了;一百多年过去了,科学怪人还执着于找老婆,有意思吗?华生医生你对基友那么痴情,彩蛋里的福尔摩斯知道吗?还是女终结者火焰喷射器艾琳比较可爱……维多利亚时期奇幻小说大杂烩同人作品;探讨语言学?拉倒吧
两个小时的电影我足足看了四个小时,中间无数次被里面愚蠢中二矫情的片段给恶心到暂停,MB如果不是为了看花泽香菜配的大胸美人,我干嘛看你俩这傻的不行的人尸搞基啊???至于故事,特么不就是人工智能超级电脑变成蒸汽朋克的那一套,再加上俗套不行的丧尸围城?絮絮叨叨一整部愣是啥玩意也讲不清,滚
日本为啥总喜欢把一些二三流作家捧那么高?这种硬件投入的水平,就找不到好一点的剧本了么?
1、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怎么这个年代还这么猖獗? 2、Duncan MacDougall的灵魂重量理论,数据样本从少的可怜,没有可重复性,这理论还能猖獗到这个年代也是醉了 3、前面还挺带感的,自从毛子死了后剧情走向开始乱成狗,不是观众智商问题,是剧情呈现问题。
剧情无力 全程搞基 画面可以给满分 音乐可以给90分 制作组怎么不多花点钱做炽天使……
6.5分。作画和BGM绝对都是良心之作啊,看得出是花了大价钱的。可是。。。可是。。。。这故事是什么鬼!!!你说死基佬(这不是骂人)也就算了,这找人,抓人,然后机械降神出来个THE ONE,然后M抢戏但被THE ONE反杀找老婆,这都什么和什么啊?平白浪费了让人不明觉厉的背景设计啊~~
场景和BGM都是顶级,无可挑剔。世界观和设定是很赞的,可惜伊藤只写完了序章,所以原作本质上是円城塔的作品。而剧场版又不同于原作,不仅剧情大幅改编(副主角的存在和主角的动机都是原创),人物性格也相差较大。两个小时要塞下那么多东西,显得开场宏大结局匆忙。完整的伊藤还是要等另外两部。
結尾基得可愛
程序猿也要当死灵法师 前半挺热闹的 很多文学梗 各种名画构图 伏尔加河上的僵尸 后半强行环游世界就一片混乱了 男猪为了给基友续命害死那么多人真是神烦 最后搭上自己也是no zuo no die
这作画是真心强,赞到无可挑剔,可一览众山小了。剧情前期十分有看点,环环相扣 毫无尿点,可惜结局烂尾,硬生生把科幻变成了魔幻。故事中的人物似乎便是映射着死去的伊藤计划和接续其遗作圆城塔。
设定说明不足,剧情删节过多,很多人物登场了一瞬间,以为会是伏笔,却再没出现过。画大力气描写了从孟买出发的路程,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却像瞬移一样无缝发生,无关剧情的话给个字幕也好啊,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据原著党的小伙伴说,剧场版和小说有很多初入,那只能认为是剧场版的质量问题了。
设定不错,逻辑堪忧。
理念不新,画风尚可,打发时间的作品吧。
青……青龙不死,血衣重生!(?
故事背景和画质满分,超好看,就是故事越到结尾剧情就越玄幻.. 故事也比较虐心,依然是非常喜欢这类末世片题材(类似甲铁城)的动画。
真是我很喜欢的电影类型。蒸汽时代的大背景下,搞出了生化人和机器人是否有灵魂的问题,又弄出了蒸汽与电子时代的混搭版,够乱,但是我很喜欢。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真的联想到了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所谓的“云计算”,其实逐渐在把我们向“集体中心智慧,个体行尸走肉”的方向发展。
厉害了,把阿弗(兰肯斯坦)写成了阿福(尔摩斯)前传。与其说蒸汽朋克,不如说僵尸朋克啊。有3D转描,但用到僵尸身上的卡顿感恰到好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