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讽刺喜剧。
好莱坞自己讽刺自己,还挺到位的。
主演Tim Robbins,曾出演《肖申克的救赎》,演技在线。配角也都不是一般人,包括胡皮-戈德堡这样的奥斯卡奖得主。
共有65位明星跑龙套,雪儿、布鲁斯-威利斯、茱莉娅-罗伯茨、安迪-麦克道威尔等自己出演自己,苏珊-萨兰登等出镜,甚至都没有名字,不过就像电影中那场群星聚会一样,“脸就是名片,用不着身份证”。
聚会请柬上明确说明衣着要求“White or black",雪儿还是穿了一身红色礼服,先讽刺了一下演艺界的特立独行。而现实生活中,雪儿从来没穿过红色。
希区柯克在本片中以照片形式出现在墙上。
此外还有大量电影海报。
台词中也调侃了许多电影。如一个自称是Joe Gillis的人打电话找米尔。
米尔: Never heard of him. Anybody know who Joe Gillis is? 【从没听过这人。谁认识?】
Levison: He's a character William Holden played in "Sunset Boulevard." The writer killed by a movie star. 【Joe Gillis是威廉-霍顿在《日落大道》里的角色。那部电影说的是一个电影明星谋杀了一个编剧。】
米尔开始笑: Oh, that guy. Last week he said he was Charles Foster Kane. A week before that it was Rhett Butler. 【啊哈,那个人啊,上周电话里他说他是Charles Foster Kane(《公民凯恩》),上上周自称Rhett Butler(《乱世佳人》)。】
是我这个年龄的人喜欢的电影,都是熟脸,说的也大多都是看过的电影,颇有怀旧之功能。对那个年代的电影不熟悉的年轻人大概不会喜欢。倒也合理,如果有一部五六十年代影星合拍的类似电影,我看着大概也会打哈欠。
影片讽刺了电影制作的套路。蒂姆-罗宾斯饰演的Mill负责审读剧本,每年大约要听五万个故事,从中选出十二个,有潜力有希望成为好电影的。疲劳轰炸下,对电影是否能够卖座已经有了成熟的公式,比如在下面这段对话中,Mill枪毙了一个故事。
米尔:It lacked certain elements that we need to market a film successfully.【这个故事缺乏市场成功的元素。】
琼: What elements?【什么元素?】
米尔:Suspense, laughter, violence. Hope, heart, nudity, sex. Happy endings. Mainly happy endings.【悬疑、搞笑、暴力。希望、内心。裸露、性。大团圆结局。尤其是大团圆的结局。】
琼:What about reality?【那现实性呢?】
因为每年都要枪毙无以计数的剧本,米尔树敌无数。他不断收到恐吓信。慌张之下,米尔错杀了编剧David,并与David的女朋友June慢慢产生感情,最后不但逃脱法网,还与June喜结良缘。这也算是happy ending了。影片米尔听到的最后一个剧本就是他自己的这个故事,包含了他在上面这段对话中列举的所有成功因素——Suspense, laughter, violence. Hope, heart, nudity, sex. Happy endings。
在影片中提到了另外一个剧本中:检察官最后没能救下自己心上人的性命。几个人信誓旦旦,不用明星,只用有才华的人,坚持悲剧结尾。而最终成片中,检察官是布鲁斯-威利斯演的,心上人是茱莉娅-罗伯茨,紧急关头他还是救出了她。
现实中,《大卫-戈尔的一生》就是一部因悲剧结尾而票房惨败的电影。确实挺讽刺。
不公式不成活啊。
结尾米尔回到家中见到June,两人的对话与公式电影中一模一样:
June/Julia Roberts: What took you so long?
Mill/Willis: Traffic is a bitch.
这种片中片,movie in a movie,看了会心一笑。June的姓和她的其他台词也都是Laughter的来源,如:
June: I don't go to movies.
Mill: Why not?
June: Life is too short.
影片开始长达7分47秒的长镜头,其他评论说的够多了,我的建议还是有机会的话亲自去看一眼。
九零年代诞生的这部《大玩家》更能证明好莱坞的强大体系,电影尽可能包含了:悬疑、笑料、暴力、希望、爱心、裸露、性以及快乐的结局的诸多元素。这些元素经电影主角格里芬之口说出,也道出了好莱坞电影的结局为何如此千篇一律的原因。格里芬是负责审核一个剧本是否有潜力要对其立项的人,也就是说一部电影是否进入拍摄计划得获得他的许可才行,也因此如果剧本缺乏以上的这些元素,他都有理由将其无情地刷掉。故事在格里芬接连收到神秘卡片时开始走向失控,他找到一位曾经被他婉拒的编剧,他确信这就是不断寄恐吓信件的人。然后意外发生了,格里芬失手杀死了他。作为一部有“爱心”的电影,当然要安排一次救赎,在格里芬被凶杀案所困扰的时候遇到了两位编剧,他们说了一个故事:一位检察官在调查一桩命案时怀疑凶手是死者的妻子,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与该女子陷入了爱河,但无奈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她,在他痛苦万分地将该女子送进毒气室处决的时候,他发现那位丈夫并没有死,可惜为时已晚他已亲手杀死了这位爱人。那两位编剧再三强调“坚决不用大明星”与“一定要以悲剧结尾”,格里芬也鬼使神差地头一次认可了这一非“快乐结局”的剧本。他把剧本推荐给了拉瑞,一位刚从福克斯跳槽来的制片人,拉瑞觉得这个剧本很有前途,并承诺绝对不用大明星也绝不修改结局。这里还有个很有趣的场景与之后的剧情形成对应:一位秘书告诉拉瑞这是她所听过的最棒的剧本……一年后,制片厂相关人员们正在看那部检察官杀错人的戏的毛片,我们看到扮演那位妻子的是朱莉娅·罗伯茨,当她走进毒气室时、当毒气被打开时,似乎一切都在按照最初的剧本走,但是这时扮演检察官的布鲁斯·威利斯出现了!敲碎了毒气室的玻璃救出了爱人,字幕打出,电影完。这个反转不仅让戏里负责改编剧本的邦妮惊讶也让作为观众的我惊讶,看着之前一直以求真正直的形象出现的拉瑞露出狡黠满意的笑容,看着那位秘书说的“你拍了部了不起的电影,拉瑞”,看着那位始终坚持“不用大明星”“悲剧结尾”的编剧得意的眼神,这才恍然大悟,一个精妙至极的结尾,这才是好莱坞。最后的最后,电影给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格里芬开这车来到自己的豪宅,接到了一个探讨剧本的电话,这回他听到了一个与他的经历一模一样的故事,为了自己今后的幸福生活不受打扰他希望这个故事有个快乐的结局……如果你从这个角度看,就能体会制片人的苦衷,或许能够理解如此多的快乐结局的来由了。整部电影就成了替好莱坞制片人们的一次极具讽刺意味的“申辩”,而作为“正面形象”的格里芬得以逃脱法律制裁,显然也是一个标准的好莱坞式结局。不知道《大玩家》是不是第一部这样拍的电影,但这部电影的出现一定又一次丰富了好莱坞的拍片公式表。
中国的《醒世恒言》中有句谚语:君子报仇,直待三年(或已不念旧恶),小人报仇,只在眼前。对于曾经被「好莱坞」驱逐,现在又被其邀请进《高斯福庄园》的「新贵」奥特曼来说,九十年代似乎正是他「报仇雪恨」的黄金年代。当然了,这与艺术家将「只待三年」理解为「十年不晚」有很大关系。
群英荟萃的「好莱坞」显然是一个令「人」又爱(爽)又恨(凡)的地方。启用一个「电影明星」两次,导演想要提醒我们的是,展现「娱乐圈乱象」的《银色·性·男女》与披露「名流心态」的《大玩家》是需要「连连看」的姊妹篇。依照暗示不难发现,这里的「制片人」与那边的「警察」是同一个人。
这种「同构性」似乎也为手握权柄而能以《蜘蛛的策略》网络资本(贤)和技术(士)的「总编剧」藐视神圣日常,甚至践踏神圣人性的行为树立了「合法性」解释:既然整个行业不把人当人看,作为这个权力结构里的「高层网管」也只能按照这一「潜规则」办事。
事实上,这位男性导演已经通过作品多次强调「贵圈」的「蓄水池」形态。而女性导演则用更加危险的《沼泽》来形容它。主动抑或被动落入「圈套」的「追星男女」部分被这一具有「造星」功能的「子宫」孕育、生产和操纵,部分则自我异化成了这一弱肉强食世界里的冷血动物——从这角度看,这部以《偷自行车的人》为「行业标杆」来影射「职业道德」危机和「艺术与商业」之争的心理惊悚作品还真有一种「奥特曼打小怪兽(希胖)」的即视感。
从唤醒自己的角度看,导演的「头脑风暴」成功了——那部与「现实性」呈现出「断舍离」倾向的转型期作品获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勋章,从引导「吃瓜群众」和启蒙「从业者」的角度讲,他的「地震」似乎也不好说失败——毕竟,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俗话说,酒乱性,色迷人。
以艺术家之手导商业之作的《大玩家》这次不是「落网」了,而是「退网」了。
群戏大师Altman,开场一个长镜头带过就让人看得瞠目结舌,90年代的好莱坞真是出了不少类似影片,各种黑,黑政府、黑媒体,当然最多的还是黑好莱坞,在这种自我解构和自我嘲讽之中,对于观众来讲,对好莱坞制片厂和明星制度都会有了或深或浅的了解,至于拍片过程,相信导演和主创们也会非常乐在其中。
讲述好莱坞制片的故事,很多当年的大明星来捧场客串。除了开头长达8分钟的长镜头外,没什么看头。不喜欢更多影评,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bluesliver
作为最后一个见到David的人,Griffin成了警方的嫌疑人,更让他恐惧的是,他还是收到匿名的恐吓信,甚至在他的车上发现了一条蛇......接下来,Griffin该怎么玩这个游戏
奥特曼的调度和群戏真的是无出其右,一出辛辣的讽刺故事,阵容实在强劲,连打酱油的都是大牌!
开场的长镜头是怎么做到的啊,厉害!难道就真的一个吊臂晃来晃去。。?故事其实是悬疑片里面混了点黑色幽默,制片厂办公室墙上各种海报真是有意思。哈哈,好莱坞里的人自己的人生也过得跟电影似的。以及,数不尽的酱油们!
我看的第一部罗伯特奥特曼作品。又想文艺又想商业,结果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还挺炫技,不知道这是不是为了契合影片主题),这是否是奥特曼的既定风格?我也不知道,反正这片我是横竖都喜欢不起来
领教奥特曼一个镜头,胜看五百部片子~~看了一个小时只看到第8分钟,沉醉于开场8分钟情不自禁一遍遍倒回去重看~~还真是新鲜的体验~~
很棒的群戏,导演用长镜头深刻记录一众乱世佳人的命运,娓娓道来。
前半段写实,后半段剧情,看到Tim Robbins那张脸总是自动代入越狱剧情。。。囧。对好莱坞制片业的讽刺挺有趣,玩的究竟是电影还是电影人?客串配置太华丽了啊,还有很多好片没看过,得加油恶补了!
长镜头开场长镜头床戏蒂姆罗宾斯一瞬露鸟一堆熟脸一堆戏讽and a fuck‘in ending。that's the reality。别错过。
悬疑,暴力,明星,裸体,性欲,快乐结局
真正的Reality是:好莱坞在92年从五万个电话中千挑万选了一个叫“大玩家”的本子,导演从来不商业,制片人也没涉案,更不是幸福结局,却获了大奖。……这就是以电影形式自我反讽揭弊电影圈的循环悖论――如果问题属实,那本片为何会被允许问世?火热新闻表明:真要控诉制片,跳出圈外发推特!
不是很喜欢这种群戏
开场长镜着实惊艳,不愧群像多线高手,穿堂入室、行云流水的镜头穿梭,串起人物关系,调度功力惊人。对好莱坞式大片极尽讽谑之能事——但凡拥有悬疑、惊悚、性爱、裸体、HE结局的影片,才能踏准观众心理、票房大卖;在这个圆融到滴水不漏的工业体系里,编剧作为奠定影片的核心要素,故事梗概的贩卖亦成为一门高级营销艺术,鱼龙混杂的电影贩子们各显神通,各种内幕黑得有趣又隐秘。「蛇」作为诱惑符号出现并不新鲜,更高级的安排则是出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幻象,包括警察反常行为仿若是男主混乱而焦虑的脑海情绪投射;戏中戏的结尾处理非常反讽,而最后一个故事点子既有解构性,亦不乏黑色幽默;各种海报与剧情有互文作用。
一开头就用一个超级长镜头介绍各人物真是糟透了,是在炫技么?这10来分钟,一下子来这么多人,看的我云里雾里的,早没了兴致,特别是俩女的非要一起讲话,啰里吧嗦的,不知道在讲什么,哪还有心思兴趣看下去啊。
开头那一段悬疑的序幕神赞,百看不厌。M打死蛇之后来到June家,地上是一幅曲蛇将M团团围住的画,鲜红的苹果在一旁。沙漠别墅一场,另有男女赤身裸体游入仙境之中。伊甸原罪是内核,弄罪近娱便是玩家。Altman镜头之冷,到最后也没有释放观众的呼吸,玩家在一息中蛇魅般钻游,更加冷酷,自由自在。
一向擅长多线索多人物的奥尔特曼用一个超级长镜头介绍各人物真是帅透了。对好莱坞的讽刺,各种大牌客串。点点滴滴的各种坏。
3.5 可能是翻译的版本不好,又或者是不喜欢这种风格,两个小时的片三次在前20分钟看不下去,两次睡着……对男主玩的“高级游戏”高明在哪里也不是很理解。不过开头的长镜头技巧很好。
奥特曼野心勃勃的回勇之作,获戛纳最佳导演&影帝。1.关于制片人与编剧间的紧张关系,一边对好莱坞电影业自嘲、戏仿与解构,一边通过片中片与本片的大团圆结局认可、固化了业界传统。影片本身亦符合主角总结的成功必要元素:“悬疑、笑料、暴力、希望、情感、裸露、性及快乐结局”。2.片头8分运动长镜调度完美,是奥特曼典型手法:摇移跟拍与变焦推拉结合,流畅串起群像,又及时聚焦到细节。长镜以[大玩家]场记板起首,此后更借角色之口批评过度剪辑,自比[历劫佳人]。3.众明星客串,电影海报(希胖、普雷明格,及多部冷门黑色片)参与叙事,或预表或反讽,最有力道的是两人刚确认“没有好莱坞结局”,关门后即露出[Hollywood Story]海报。4.最让我震悚的是苏珊·萨兰登的唯一镜头,竟预言到[死囚漫步]。5.终未现身的幕后恐吓人与无用明信片。(9.0/10)
7.0/10。风流韵事+编剧风云+美满结局,这就是好莱坞的故事!大牌客串的还真不少。叙事比较拖踏,扣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