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门锁》上映。而颇为有趣的一个对照是,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的高热度与上映后口碑的滑铁卢形成了鲜明对比。
许多影迷批评电影刻意消费性别话题,对独居女性安全的关注也流于表面。主创们或许不会想到,自己前期那些看点满满且话题度十足的宣传最后会成为看完电影的观众们不满的重要源头。
如同许多评论所指出的,《门锁》前期通过对各种涉及“独居女性”社会新闻的采用,来展现电影的社会关注,并且也恰恰是这个与当下许多生活在城市中的独居群体密切相关的话题,引起许多人的好奇和期待而选择买票走进电影院。然而当他们看完电影走出影院,心里装满的却是一种被欺骗的不满和愤怒,于是我们便在豆瓣电影中看到言辞激烈的观众,指责制作方颇具欺骗性的前期宣传,以及电影在剧情、故事逻辑、人物形象和类型上的种种问题。
本文借由这部电影,剖析了城市空间的性别属性,以及其中充斥的来自男性、性别制度的目光凝视。正是这些结构性的、系统性的因素,造成了女性在城市空间中所感受到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可能悄无声息,却又无处不在。
撰文| 重木
近日热映的《门锁》改编自韩国2018年的同名电影,而后者又改编自2011年西班牙一部叫《当你熟睡》的电影。
《当你熟睡》是一部典型的悬疑惊悚片,以偷窥者的视角讲述一个大楼管理员对丰姿绰约的女住客的偷窥,在这其中,独居女性只是构成故事的元素之一。而2018年韩国的改编则把叙述视角转向城市独居女性,并且把整个故事的惊悚和悬疑都建立在其被偷窥和跟踪的过程中,而电影的核心关注点也落在当下城市独居女性群体可能遭遇的不安全上。别克导演改编的《门锁》继承了韩国的改编模式,电影前半段也主要围绕着白百何扮演的女主角方卉的独居生活展开。
如许多评论所指出的,别克的《门锁》在前半段是成功的,尤其是他通过运镜、灯光与配乐所营造出的传统“一惊一乍”恐怖片氛围,成功地让观众被电影企图展现的现代城市独居女性的生活环境所影响。在这部分,方卉的生活及其周边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是能够让观众信服且产生共鸣的,尤其诸如那些陈旧的小区群租房、管理不善的大楼以及独居女性下班后走在城市道路上或是在黑灯瞎火小区里的场景,都会让我们似曾相识。也恰恰是这部分的“写实”以及气氛的营造,让我们对电影的后半部分产生期待。
然而伴随着故事的发展,电影便开始出现滑铁卢般的翻转。
尤其是类型片元素的过分加强,导致前半部的“写实”彻底被推翻,走向了四不像的类型混合片。导演在此处对电影的处理本身或许无可厚非,但让观众不满的除了觉得被前期宣传所欺骗,还有一种利用“独居女性”这一话题作为噱头,不仅未对其进行合格的处理和展现,反而通过“碰瓷”这一话题进行消费。于是在这一鱼与熊掌都想要的巨大野心下,引起观众的反感和批评。
这其实也恰恰是许多观众觉得可惜的地方,因为《门锁》所关注和企图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和许多观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就如《门锁》前期宣传海报中罗列了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女性被跟踪、猥亵或是受到伤害的新闻,这些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恶劣行为与犯罪,牵涉出许多需要被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独居女性的生活和安全。
无论是西班牙的《当你睡熟》还是中韩两版《门锁》,故事的惊悚都涉及以下几个主要元素——城市、女性和独居。因此问题首先便是:为什么城市开始变得不安全了?为什么生活在城市中的女性遭遇的不安全和威胁比男性更多?
回答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但在其背后牵涉许多更复杂的原因,也恰恰是在这里,《门锁》不仅未能关注而且过分轻描淡写地总结着造成独居女性不安全的原因。在《门锁》中,女主角方卉似乎自带“吸引危险”体质,导致出现在她周围的男性几乎都有问题,如嘴脸凶恶的租房中介、沉默诡异的大楼保安、猥琐油腻的老板以及一个变态偷窥凶手……这样一种人物设定或许是电影创作者的自由,但却缺乏说服力,也让许多观众认为是制作方有意在蹭性别话题热度。
在韩版《门锁》中,女主碰到的男性大都看着正常,而非如别克版中每个人都把“我猥琐/危险/有嫌疑”写在脸上。这种类型化的人物处理大大削弱了故事的可信度,同时也忽略了韩版这一设定背后所牵扯出的更复杂与现实的问题,即现代城市中的危险来源之一正是那些看似正常的陌生人,而非那些一眼就被看穿的面具人物。而陌生人也只会存在于现代城市,它是现代城市崛起后最典型的区别于传统乡村的特征之一。
在孔飞力的《叫魂》中,他便指出,正是那些四处游荡的陌生人对传统熟人乡村社会造成威胁,而陌生人是属于城市的。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对那些日常中出现的普通人感到一种不安,如快递员、邻居、路人和维修工……并不是说他们就是坏人,而是这种陌生让我们不得不时时保持警惕。围绕在方卉周围的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都“恶相”鲜明,这也使得我们对方卉过于迟钝或是许多不合理的行为感到迷茫。
现代城市的陌生性在很大程度上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有限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和机会,而这也恰恰是城市得以扩张和繁荣的原因。但与此同时,在这些被设计规整且功能性区分严格的城市中,我们也会因为陌生而引起危险和不安全感。在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她反对包豪斯式功能明确、科学的城市规划思想,而是强调城市自身的塑造和形成,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会根据他们自身的生活习惯和身体感知来创造城市空间。
在书中,雅各布斯也提到城市和道路安全问题。在她看来,恰恰是一种小社群或共同体的形成,才会让陌生的城市空间变得更加安全,因为总有眼睛在盯着马路或是小区内发生的事情。如今,这些眼睛变成了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但却似乎依旧未能让人们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在《门锁》中,方卉小区的许多监控摄像头都只是摆设,其实早就坏了。
而这种陌生性对生活在城市中的男女往往造成不同的影响。在新闻中反复出现的被骚扰、跟踪或侵犯的受害者里往往都是女性居多,而施害者几乎都是男性。在美国社会学家米切尔·邓奈尔的《人行道王国》中,他便发现,行走在路上和城市中的女性往往会遭到来自男性更多的目光注视和骚扰。无论是那些道路还是整个城市空间,它们从根本上是存在性别特质的,即如列斐伏尔所指出的,这些空间并非中立的,而是被各种因素——如性别、阶级、社会地位和种族等——所塑造。
现代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创造出的城市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男性特质,而诸如道路、小区或是公司等这些公共空间更是充满了男性目光,因为从一开始被安置在家庭内部的女性就被禁止把城市公共空间当作她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当女性开始出现在城市的马路上,她们很快便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和风景。
在《门锁》中,我们便能看到各种目光的出现,而其中一大部分都来自男性。不知是导演有意还是无意,《门锁》里的摄像头本身就常常充当着观看/偷窥主体——不仅是那些男性角色的,还有导演本身——而那些独居女性则成为被凝视的对象。也正是通过这种目光的注视,我们作为观众便能立刻感受到不安以及危险的临近。也正是在这里,《门锁》成功地营造出了那种弥散的、几乎是日常的被凝视和偷窥的恐怖氛围,展现出现代城市空间和性别制度间的密切关系。
许多男观众对《门锁》中把所有男性都塑造得猥琐阴险表示不满,认为是制作方故意制造性别对立,制造噱头。在某种程度上,《门锁》内的男性角色其实更像是编剧对日常生活和新闻中的诸多男性形象的典型化处理,集中到一起展现。但由此导致的问题便是,方卉的遭遇似乎只是因为运气太坏,遇到了几个变态,一旦他们被处理了,她的生活就会变好或是恢复原样。然而真实的情况或许更复杂,即造成方卉处境的并非仅仅是这几个猥琐男人,他们只是一个更加制度化和结构中的一部分。《门锁》在这里显得力不从心,它并未真正地理解像方卉这样的独居女性之所以会处在一种几乎是普遍的安全感缺失状态中的原因。
正是因为城市空间具有主流的性别属性,导致女性能够通过她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身体真实地感受到一种来自外部的压力和目光。这种感受时常是无声的,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惶惶不安,并且几乎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无形却真实存在。
对于这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许多男性几乎无法感同身受和体验,因为他们在大多数的城市空间中都不会遭到他人目光的观察和凝视。美国喜剧演员路易.C.K曾对他的男性观众说,你们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女人对那些在路上冲她们吹口哨、说荤话的男人厌恶又恐惧,但你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此刻身在监狱中,当有一群男狱友也对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就会理解女人们的心情。
许多男性不会察觉到他们所处的城市空间为其赋予的特权,但对女性或是其他边缘群体来说,他们却会清晰地感知到空间所具有的排斥性,以及潜藏的危险。社会学家魏伟在其《公开:当代成都“同志”空间的形成和变迁》中便指出,创造一个安全的、属于自己/群体的空间是性少数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生活以及获得权益的基础。我们在许多剧中看到的一个典型场景便是:一群男性在路上堵截、调戏独行的女人,或是围堵伤害那些穿着夸张或是行为不符合主流男性形象和气质的性少数个体……这些空间本身的性质除了为这些恶劣行为提供了实施的场所,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或是保护了这些行为。雅各布斯认为,他人的目光可以监督和约束那些发生在路上的不法行为,然而她或许忽视了这些空间和目光本身就分享着相似的意识形态。
当路上的目光看到穿着暴露的女孩被骚扰或侵犯时,他们或许也认为女孩就应该穿得保守些,被伤害完全是她们咎由自取;而对于那些布满街道、小区和各种空间的监控摄像头,看似能够保障安全,但更多情况下它们起到的是一种恐吓与警戒作用。然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还得弄清楚这些监控摄像头背后的目光是谁?就如在《门锁》中范丞丞扮演的保安,他通过那些监控能够对小区里的房客生活了如指掌,而在西班牙和韩国版中,最后的凶手都是保安。这些保安不仅未能履行其原本应该保护住户安全的责任,反而成为更轻而易举监视和伤害住户的凶手。
在《门锁》中,凶手在方卉房间里安装微型摄像头,对其生活作息一清二楚。方卉就像是那个被安置在圆形监狱中的犯人,完全暴露在监视者的视野中。电影中的这一情节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如女子入住酒店却发现房间里藏着多个微型摄像头。随着科技发展,原本以为能够带来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最终沦为噩梦,各种摄像头、摄影机和设备为传统偷窥者的目光赋予了更隐秘、更全面也更具威胁性的技术支持。方卉或许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自己房间里被安装了那么多微型摄像头,然而这样的新闻却层出不穷地被曝出来。
这些《门锁》都有所涉及,但最终也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掠过,未能更加深入去探索。在悬浮的情境和失真的逻辑下,它过分沉迷于耸人听闻的惊悚渲染,而遗忘了导致这些现象背后的结构性成因。而当它面对这些问题时,其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是荒诞的,尤其是在展现方卉得知这一切之后而忍无可忍爆发时,“你以为我怕你吗”的反复质问里所可能蕴含的东西必定是肤浅的,更像是一种口号式的宣泄,企图混淆电影本身在此处的无能和匮乏。
在网上有许多关于独居女性防身的安全措施指南,其中不少便出现在《门锁》中,如摆牙刷、警惕跟踪、擦除指纹和买男性衣服……这些看似荒唐的措施在很多时候恰恰是在给不知该怎么办的独居女性们,提供了一个至少是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做到的方法,以此来安抚自身那些无声的、不知该往何处宣泄的不安和恐慌。而这些令人无奈的自保措施不正是在不停地提醒着我们以及整个社会去关注和改善这些问题的信号吗?《门锁》原本有机会对其助力,但最终却在其别有所想的野心侵扰下错失良机,而在许多观众对此的愤怒和惋惜里或许也掺杂着这样的情绪。
陌生带来紧张和不安,而陌生的目光里更是充满权力的阴影。在《门锁》中,谁看谁以及谁能够看、谁被看背后都潜藏着未点明的权力关系,这些关系一方面看似“非暴力”,但另一方面却更具威胁和危害性。除此之外,《门锁》里的暴力频发,也再次让我们看到存在于男女两性间的自然体力的差异,自始至终都是那个无声无息的性别制度的奠基石,即使文明如此,男性依旧习以为常地通过体力上的暴力优势来侵害、威胁和控制女性。当方卉在最后挥舞着棍子面对凶手时,凶手说了一句点明真相的话——“你看你还像个女人吗?”——“像个女人”这一律令便是使整个性别制度以及其意识形态得以运作的基本动力。
恰恰是《门锁》过分的野心,使得它把存在于众多女性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问题都一股脑儿地放了进去,才让我们能在大银幕上直视许多在平日里因为太近而看不清的问题。但造成这些问题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个更普遍的结构性缺陷,它们就如房间里的大象般时常被我们忽视。通过《门锁》不那么成功的一锅乱炖,我们或许更惊悚地意识到,那些在日常里的诸多小事,最终已经形成一张密密的网,把我们笼罩在其中。需要人们警觉的是,这些都并非个别的、孤立的现象,不是某个倒霉人的意外和不幸,而是一个更加系统和普遍性的问题。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重木;编辑:走走;校对:赵琳。题图来自电影《门锁》(2021)。
前半段悬疑氛围渲染得很好,节奏恰好的推进且不故弄玄虚,很喜欢,但后半段就落入俗套主旨不明,直接崩掉。
终于get到白百合的美和演技,那种畏畏缩缩,绝望无助的代入感很强,眼神的变化,身体的颤抖,恐惧到咳嗽快呕吐的细节也好评,给小曼打电话的地方差点跟着哭了。白客其实可以再极致和疯狂一些,这个变态还差一点儿感觉。范丞丞演技在线,小吴的戏份点到即止,交代不清,但真的很帅,每次一出场就引起一阵小躁动,多放几场打戏或者多和女主有些互动会更好。总之要么坏到极致,要么就正面给人一点温暖,编剧刻画人物还差点儿火候。
影片的最后,方卉声嘶力竭反抗,被凶手冷漠的回应,“你这样还像个女人吗?”比暴力更暴击。女人啊,你要温柔漂亮乖乖听话,你要找个男人当靠山,你要忍气吞声知进退,你要收敛低调保平安,你独居家里要放男人的东西,你外卖不要写真实性别…..对女人的要求永远只有更多,极度讽刺的是,最后杀掉男人的还是男人。
看完电影大家无一例外的说,女人要保护自己,要有勇气,要小心翼翼,却很少说男人别惹事,管好自己,犯罪要承担法律责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现实。
这是一部会有缺陷的电影,但值得去看,像白百何说的,关注也是一种力量。三星,加一星给白百何和范丞丞。
(最后,直呼范丞丞多拍电影,这张脸就应该焊在大银幕上,能让人心动一万次。)
《门锁》是结构叙事与立意并进的影片。影片层层递进的悬疑气氛与情节推进让我在看的时候忍不住屏息,但看完回味时害怕消退,进而产生的是义愤与感动,对独居女性面临的这种困境感同身受,也钦佩女性彼此扶持的力量与勇气。 影片开头的引子就极为触目惊心,家里本该是最安全的私密空间,却让人充满疑虑和恐慌,昏暗的光线,女生压抑的肢体语言,紧张急促的背景音乐都让人屏息以待,就在我们以为可能一切都是女生的想象时,她的怀疑以最糟糕的方式得到印证。随之视角一转,和煦的清晨,白百何饰演的方卉听到了女生的新闻,也暗喻了她接下来的遭遇。 电影的悬疑气氛和环环相扣的紧张感塑造得极好,不同的场景之间都衔接起来,展示出方卉的生活是如何发生变化,并置身于越来越大的危难中。如同片头的女生,方卉注意到家里物品摆放的细节有问题,进而产生怀疑。与此同时,她生活中出现的男性对她似有不一般的企图,神秘莫测的大楼保安、居心不良的公司领导、暴力胁迫她的房屋中介,以及看着温文尔雅的宠物医生。 导演用相同的细节连接起这些看似彼此互不关联的场景,比如密码锁被反复按错,要关门却被对方挡住,对方卉来说,这些巧合更加重了她内心的恐惧,也让我们被导演的障眼法所迷惑。方卉的怀疑最初就是个男性的影子,随着情节展开,他的样子不断具体化,甚至在方卉家中洗漱、过夜,影片堆叠的恐惧感已来到顶峰,不知道对方是谁、目的何在,只能拼劲全力防备的压抑感是最让人害怕的。 作为一个悬疑故事来说,这部电影无疑是很出色的,但在悬疑中,导演对女性独居问题的思考也是很深刻的。影片开头的女生为了保护自己,买了门楔子,但讽刺的是正是这个门楔子阻挡了她逃生的脚步。方卉一个人生活,为了避免有心人的注意,她在家中摆放了男人的鞋子,并挂了很多男性的衣物,但她的努力在恶意面前不值一提。她们没有注意安全吗?不是。她们已经足够小心,但她们的安全仍然得不到保障。 不管独居与否,大多数女性都有一种情境式的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对自身安全和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扎根于脑海深处,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心底就会警铃大响,提醒我们,现在可能不安全。这不是我们假想出来的恐惧,而是从自己和其他女性的共同经历中得到的深刻体悟。 电影中的惊悚一幕是门外有人乱按密码,一遍遍的“密码错误”让方卉神经紧绷,恐惧门背后未知的危险与恶意。我也有相似的经历,不同的是我家的锁是普通的锁,我听到的是有钥匙插进去不断转动的声音,当时还只是晚上六七点,我直接打开了门,外面站着一个陌生男子,他结结巴巴地解释他上错楼层了,然后飞快逃走了。激愤过后想想实在后怕,如果他不是逃走,而是意图行凶呢?自此后我不再随便开门,家里内部多安装了一道锁,并且一个人在家时把钥匙插在门上。 女性对安全的意识极为敏锐,各种事例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一旦放松警惕,我们可能面临什么危险。我从不在外面喝醉,也避免太晚回家,有时工作到很晚,打车回家的路上我会和朋友或家人通电话,让她们知道我大概还有几点到家,同时也注意着司机的行驶方向。朋友和我讲述她在电梯里的惊吓一刻,和她一起进电梯的男子等到她按下楼层才跟着按下,那一刻她已经想了种种可能性,盘算着电梯出来后的路线和时间,所幸最终安全到家了。这不是女性的神经过敏,而是我们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量,可就算我们改变行为方式,仍然无法规避风险。 这也是电影展现的另一面,女性自身的努力无法改变她们在权力、体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可能被男性强加的恶意。公司领导可以用工作胁迫方卉,甚至把她出席饭局当成是对性侵犯的默认。隐身多时的罪犯把方卉圈禁在自己的假想中,一旦她脱离自己的剧本,就是背叛,甚至在方卉最后用木棍与他搏斗后,还在以男性视角对方卉品头论足。其中一位男性似乎暗中保护方卉,但当好意被强加于身上后,这就不再是善意。 可女性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有性侵犯或骚扰发生后的焦虑和压力,受害者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自己的创伤经历,并被视为是她们的过错,这是多么可笑的想法! 相比起女性所承受的无端恶意,她们彼此扶持,勇敢摆脱阴影的力量尤为感人。有一个很打动人的小细节是电影中用的一首歌,原先来自闺蜜间的暖心分享,但一变为男性变奏后,就多了诡谲的气氛,并暗喻犯罪与暴力,在最后闺蜜听到这首歌仍然心悸,方卉却调高音量,她选择不接受恶意,勇敢面对生活。 电影《门锁》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就是想通过主创团队的力量,通过影片的艺术形式,让独居女性的安全问题得到更多关注。我真的希望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安全感,独自闯荡世界,尽情生活!
1. 这部电影其实暗戳戳在讽刺我朝,自诩经济进步,其实就连都市里的大部分人都用不起电。反正看电影的时候因为画面太黑大部分时间我在看自己,看完电影人已瞎(不是被自己帅瞎的),我那盏用了几年的5瓦小台灯是那么明亮。恐怖氛围营造全靠不开灯,本现代人代入无能。
2. 女主凭一己之力,集齐了七颗龙珠。她身边围绕着那么多朵奇妙的男子,而她竟毫无察觉,美而不自知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3. 你说女性独居有没有较大风险或者危险?有。但这部片子里的女主遇到那么多危险,为啥总给人一种“你XX!你XX!”(XX=活该)的感觉?但凡逻辑自洽一点,但凡女主稍微带点脑子在身上,也不至于在床底下发现corpse放声大叫的时候我居然能笑出声。明明给警察发了餐厅定位,想办法留在人来人往的餐厅不香吗,非吓得笔直往人少的地方跑,然后还上嫌疑犯的车跟嫌犯独处。面对谁都是一副“这位刁民一定是想害朕”的表情,但你猜怎么着,哎我就是不走,也不躲,我就要在这里,在你们身边,每天战战兢兢疑神疑鬼的生活实在是太刺激了。
4. 大boss就是大boss,疯跑被车猛撞,没有事🤷🏻♀️。然后又被女主开大卡猛撞,没有事🤷🏻♀️。车の伤害无效,twice🤷🏻♀️。
给我看无语了,这样好的题材,这样好的演员(白客白百何算不错了),给我拍成这个烂样!打着关注独居女性安全的招牌恰烂钱!
我以为是讲1个孤身在外打工的女生遭遇到的日常危险,没想到啊没想到,危险是危险了,一点也不日常!作为艺术作品我允许你增加各种巧合增加故事性,但我不允许你全是巧合!
姐妹们,能想象吗,女主角身边全是变态。好,就算他是把所有危险集中在一人身上了,都危险成这样了,女主角一点自保意识都没有诶?他把女主角设置成笨蛋,堂而皇之演绎受害者有罪论,好让所有人接受女主角遭遇不测都是她自己的问题!
什么是女性才能共情女性的时刻?是走夜路听到一点动静就加快步伐,包里必备报警器辣椒水甚至小型甩棍。是家里家外装监控,回家第一件事先开灯,检查窗户柜子床底。是打的要给朋友家人发送车牌号和实时定位,是手机设置紧急联系人,编辑好短信随时准备发送给110。诚然,女主角在家里放了男生衣服鞋子,也和朋友约了救命暗号,但这些全部浮于表面,她像个心大的男人一样对着危险说算了。
有人试图开她房门,她算了;奇怪保安跟踪她,她算了;上司多次骚扰并且强奸未遂,她算了;对面有人偷窥,甚至有人就在她家里,她也算了。这就是男人想象中的女人吗?啊?她在吃饭时意识到对面可能是变态杀人犯,第一时间给公安发了位置,然后她跑了。她不呆在人多的餐厅里,非要一个人去货运电梯,被变态堵了之后还上了他的车。每一步都精准踩雷,牛啊编剧。
下面更厉害了,变态有个超大的仓库,跟交警指挥中心似的全是监控。一人打三个黑社会的保安居然不是变态对手,被他吊了起来。变态咔一下按机关,女主闺蜜凭空出现在地上,原本在地上的保安凭空消失。他召唤恶狗攻击女主闺蜜,女主不得已大声求他,他咔一下按机关,闺蜜又掉进地下室了(。
我觉得变态这个金手指是不是开得有点大?他被女主开货车撞飞了,爬起来,嘿,一点事没有。警察被他用铁棍锤了一下脑袋就失去了战斗力,他被女主用同把铁棍连抡三下脑袋,嘿,一点事没有。虽然我要是女主我就把车压他身上再下车,但我得帮女主说句公道话,正常人谁能想到撞飞的人还能站起来打架?又不是超级英雄!
总而言之,姐妹们听我一句劝,别看。
文/梦里诗书
现代城市女性独居问题的切入与伊始出色的悬疑渲染,其实赋予了本土化的《门锁》以颇为出色的代入感,但遗憾的是电影并未能随着剧情的展开引人入胜 ,不胜枚举的逻辑硬伤,刻意的声效滥用,以及莫名演变为警匪片的套路结局,都使电影对现代城市女性安全的聚焦,在最终看来不过只是浅尝即止。
《门锁》并不是一部原创电影,它的构思来源于西班牙电影《当你熟睡》,韩国同名电影将原片的加害者视角改成了被害者视角,加入了更多的惊悚元素,但同样的作为小成本电影,这部电影很多细节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其本身并没有一个严谨的剧情架构。这次的《门锁》则正翻拍于此。作为对原有电影的第三次加工,这部新作在内容上仅只是加入了一些本土化的改编,规避了韩版可能存在的审核风险。
如此程度的改编,使电影不但没有保留原作的精髓,故事反而越发变得套路化。《门锁》唯一的可取之处仅在于,其如韩版一样在开始通过一定的氛围渲染,使观众能感受到白百何饰演的独居女性,一个人在家中面对诡异事件那种忐忑不安的精神状态,但随着真凶逐渐展露,一如韩版中为了悬疑而悬疑的做作,整个故事也逐渐变得支离破碎,完全用巧合推进叙事,对男性角色想当然的塑造,使这个故事从真实变得荒诞。
改编后的《门锁》也未能规避惊悚烂片的共性,对声效的滥用,在观影过程中很明显能感受到导演不知道该如何制造新的惊悚,所以不断在重复惊悚声效,刻意为之地制造恐怖镜头,这种方式或许能给人以一过式的惊悚体验,但这些行为并不能为电影扩宽深度,无意义的惊悚使电影很明显将精力放在了人为制作悬疑上,却忽视了主题的提炼。
在自以为是的惊悚之后,电影并没能回归到女性安全的主题,后段剧情走向俨然从一部室内惊悚片又变成了一部动作警匪片,与前段氛围完全割裂的演绎,既破坏了整体风格,也使电影滑入了平庸的泥沼,在故事的最后,真相其实已然不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悬念,哭笑不得的尴尬才是,其结局分明就是为了国产化而量身定做的,乏善可陈的套路与伊始出色的悬疑,使人恍若看了两部截然不同的电影。
面对一部被数次改编的作品,如何在原作的基础上让人看到更多新鲜的元素,如何更好地去夯实剧情,才是一部电影改编的真正意义,韩版尚且知道要融入自己新的视角,而这次的《门锁》,则只是让人看到了创作者被锁住的思维。
我看更像是为了毁那首歌而拍的片。
作为女性观众,再加一颗星!白百何真的是很好的演员,越来越喜欢她了。电影前半段的恐怖氛围真的营造得非常够,我整个人都吓到缩在椅子里了。有些男性角色演绎的细节也是真的特恶心、毛骨悚然。虽然后面白客这个罪犯有点强得太夸张了,不过整体不错。就是一个点,朋友们,大晚上听到声响不是先开灯吗?为什么电影里都喜欢关着灯就去检查(虽然是为了恐怖),但打开灯真的会感觉好一点🙏
后面真的是抗日神剧
虽然选取了韩版的女性角度来叙述,整体观感比韩版要更好。开场的悬疑感和惊悚感更强,中介这条线比骚扰的客户更合理,一直到餐厅和工厂戏之前,合理性和悬疑性都做得很不错。各个男性凝视拍得都很惊悚,演员表现得都不错,白客范丞丞都很惊喜。最后还有点女性力量的意味,本来还可以往上推一把“女权”,又适可而止了。感觉白姐可能会翻红!
我想问问白姐 回家就不能先开灯吗
如果最后那一枪是中国好闺蜜开的就更好了
看完就是后悔,非常后悔!(btw,朋友请我看的)电影不应该叫《门锁》,应该叫《关于我是个没有任何自保能力且没有什么安全和法制意识的傻子,然后被身边的男变态盯上了这件事》。打着关注女性安全的旗号,把关于女性安全的社会新闻集合起来,再安排一个大变态和若干个小变态,中间穿插了一点girl helps girl的情节,以及原生家庭的黑锅,最后配上无能的警察、毫无自保能力的女主角,搞一些气氛十足的音乐和没有什么必要的慢镜头。好家伙,元素齐活儿了。女主角真的是个智力正常的现代女性吧,啊?是吗?从头到尾,唯一展现了她智商的地方就是在家里挂了男性衣服、门口摆了男性鞋子,然而有什么用呢?按理说她不是毫无安全意识的,结果后面都是啥?也就是拍电影了,这要是现实生活中早都被弄死了。这电影没必要,真的没必要哈。
本质还是一部以犯罪惊悚为卖点的类型片,但最后突然话锋一转,开始硬扣独居女性安全话题,就使得这部影片非常奇怪,也难怪很多人吐槽本片刻意消费独居女性话题,因为转得太硬了,这不是剧情必需,是营销必需。相比西班牙版,更多源自韩版,又因为怕剧透的原因,对关键角色做了变化。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保安完全失去了意义,这人完全没有行为动机,很多做法也莫名其妙。而白客,在演员表排第二,前半部分却基本没戏份,这个暗示过于明显了吧。至于最后一段剧情,最大的感受就是鸡飞狗跳,完全拍疯了,反派突然变身麦克尔·麦尔斯,女主也变女战士,也是很硬来了。
功力还是太差了,后半程真的看不下去。关注独居女性安全……竟然成了卖点和噱头。
真的难看,抛开剧情上各种逻辑硬伤,刻意的惊悚片段太多了,导演又太过依赖声效,重复雷同的惊悚声效,重复使用的我要我们在一起,呈现的效果就是听见雷鸣不见电闪,看得很乏,没有辅以大尺度的画面,还想复制粘贴韩版?表演着实没什么问题,就连范丞丞都比致命愿望好很多,双白更不用说了。总体看来,比原版当你熟睡时差太远了。
开头是有望成为性别对立标杆之作的惊悚心理片(五百标配一惊一乍),奈何没撑过半小时就回到了拳拳带特效总也打不死没男人不行的泡菜味老套路上(虽然自称改编自西班牙《Sleep Tight》),一看动作指导果然……可惜了白百何这好演员
想要破,又不敢破的太过,所以最后那一枪对于“你哪里还像个女人”的反击,还是得由代表着法制、权利和力量的男警官来开,未免还是有些保守了。如果换作是小曼,哪怕是那个女警察来开,我觉得立意都会比现在迈得更远些。从类型的角度来看,惊悚氛围营造得还算过关,但是随着谜底的揭晓,后小半程有些失控,反派的人物背景和动机刻画也弱了些。不过,我现在立刻马上就想看白姐演一部好莱坞式的那种大女主反杀片,屠遍天下臭男人的那种,一定很爽。至于白客,演技还是尴尬了点。在那些不需要太多表情波澜的戏份时,他还能够交差,但是高潮戏份一旦需要情绪的大起大落,他又立马王大锤上身了,只能说还得再磨砺。
不仅是翻拍而且还请了演技烂的爱豆当男二……那个范什么的太可怕了,活人演出了AI换脸的感觉,请所有爱豆远离演戏谢谢
后面如果能把类型元素做得再极致一些,就好了。导演是有这个能力了。范丞丞竟然比白客能看,也是没想到
凶手真是无敌铁金刚,被人暴打被车撞了被棒球棍爆锤都能爬起来反杀,你有这功夫能去隔壁铁道英雄消灭一下日寇吗Ps:我不是很懂,范丞丞能干过三个肌肉大汉,白客能干过范丞丞,白百合能干过白客……这个电影武力值他到底是怎么排序的?
最大的bug就是在餐厅为什么要跑?还要选人少的货梯?
一部改编自改编自2011年西班牙《当你熟睡》的2018年韩国《门锁》的2021年国产电影 #指路
关注独居女性这个弱势群体是好的,但影片将女主塑造的不是弱势而是弱智,匪夷所思的找死行为难以让人同情,而让人反感。女主身边的男性几乎全员变态,单一且刻意。警察和很多镜头一样很废。开始是节奏失调,张弛无度,但剧情在惊悚中带着搞笑,还能看得下去,后半程完全破功,如坐针毡。
前半部是复制韩版,后半部是原创网大。《长津湖》配乐都没这激越(
拍了半部像样的电影,前面的氛围营造、悬念设置都还不错,但也有一些不合逻辑的故弄玄虚,比如保安小吴,跳得太太太明显,脸上写着“你们快觉得我是坏人”。自从发现尸体之后,电影就开始崩掉了,后面拍出了网大的感觉,反派立不起来,多来点原生家庭创伤的内容啊,基本就靠白客口述出来了。最后的决战更是无力吐槽,从警察到反派到主角,没一个在状态的,很儿戏。若不是关注独居女性权益的主题加分,这就是一部大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