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战争史上,演绎过无数精彩绝伦的战略计谋,“肉馅行动”就是其中之一。今年五月,由科林·费尔斯主演的《绞肉行动》,就是以此为原型,讲述了二战期间盟军的一次堪称完美的战术欺骗。
1943年初,随着战征逐渐转向胜势,盟军决定反击欧洲战场,他们选择在西西里岛登陆(就是《西西里美丽传说》的西西里岛)。
但希特勒和他手下的军事天才们自然不会无视如此至关重要的战略地点,德意联军在这个面积仅有2.5万平方公里的小岛上,部署了十三个主战师和1400多架战机,总兵力达到360000人,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由此看,盟军要想攻占西西里岛,真是势必登天。盟军有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萨丁岛。那如何才能让德军相信盟军放弃西西里岛,转而进攻萨丁岛呢?于是,一向以刻板绅士著称的英国人策划了名为“肉馅行动”的战略欺骗计划。
军情六处找到了一名刚刚因肺炎去世的病人,给他安排了一个“英军联合计划司令部——威廉·马丁少校”的身份。
众所周知,英国人向来以严谨著称,从马丁上校的出生、成长、择校、就业、婚姻直到死亡,以科林费尔斯为首的情报人员可谓是费尽心机。
影片中科林扮演的情报官埃文和简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里,始终在演绎马丁上校的生平,他是如何与自己的未婚妻相遇、约会的夜晚吃了哪一家餐厅、送她回家时是不是下了雨等等。情报人员还在他上衣兜里塞进了银行透支单、催款信、未婚妻写给他的情书,购买订婚戒指的账单以及两张伦敦剧院看电影的票根。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在他手上用手铐靠了一密码箱,里面装入了盟军要登陆撒丁岛的假情报,一切准备就绪。
1943年4月30日,英国的六翼天使号潜艇在西班牙海域释放了威廉·马丁上校的遗体,尸体被打捞上岸,作为暗中支持德国的西班牙,必然没有忽略将如此重要的情报。
当然德国的情报机关也不是吃干饭的,在获取情报后,开展了一系列侦查工作,例如出动了潜伏在伦敦的间谍调查马丁上校的身份、侧面核对盟军进攻计划等。
盟军对此也开展了一系列迷惑行动,例如为马丁上校举办了级别不低的葬礼、安排双面间谍从其他渠道泄露登陆撒丁岛、再送上一具先头部队士兵尸体等等。
事都做到这样了,希特勒也没理由再去怀疑。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实施了登陆作战,此时德意联军的防守重心早已转移到了撒丁岛。盟军顺利占领了意大利,并由此吹响了反攻欧洲战场的号角。
《绞肉行动》算是比较完整的交代了这次作战行动,但影片的重点大多数放在了对马丁上校身份的包装上,其中加入了埃文、简和查尔斯三位情报官的感情纠葛,导致影片的历史意义有所下降,这也是本片评分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我始终认为,一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它为能后人带来什么样的意义,《绞肉行动》就是这样的作品,它为黑暗的战争中带来了一线光明,为沉闷的工作里带来了一条捷报。所以在影片结尾,即便已经知道“绞肉行动”大获成功,还是在电报缓慢地敲出胜利的消息时激动到热泪盈眶。
《绞肉行动》是一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的英国电影,其历史性质极为惊心动魄,但影片整体情节比较拖沓混乱,是一部资深影迷练眼的“做功课”必看影片。
电影讲述了在二战期间的一次重大特务行动,故事发生在英国海军极其复杂的战斗环境中,让观众有机会体验到当时残酷的战争景象。电影富有过程感和历史遗留的深切感悟,使得它充满了可观的情感深度,它足以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二战中参与其中的士兵们的牺牲和英雄主义。
剧中穿插的男主沾花捻草情节比较多,但非常鸡肋,但再现了英国绅士风度,有情有义但不动手动脚,愿打不愿挨,各走各的路,也是间谍工作特殊的情商。 虽然影片技术上有很多不足,但由于它对二战期间未被广为关注的重大行动表现的深切感悟,使得这部电影凝聚了强悍的历史意义。影片的描述也非常鲜活,完美地表现了战场的枪炮声和残酷的死亡场面。 《绞肉行动》缺乏出色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像是一部纪录片,室内对话太多,间谍专业术语也很难懂,想拍出巨作,但剧本单薄,剪辑杂乱,效果非常不尽人意,与同类二战影片相比是比较牵强的影片。
整片节奏应该是快的,但情节并没有很丰满,原因在于更多注重在细节上。开头部分入戏得比较慢是一大败笔,人物交代上确实不太容易让观众迅速理解,但这样做其实也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你想认真看的话完全没有问题。说到感情戏部分,我的意见是,第一遍观影跟着电影走,虽然有的人天生不喜欢感情线,但是肯定比工业糖精好上千百倍,战争背景下的无名奉献者的人性体验是不错的,一具尸体所象征的意义,尤其在赋予了爱情——却是战争中最珍贵、最稀缺,又是本就是最普遍、而求之不得的感情——中,得到了升华,带给战争中的人们,这些无名奉献者的底层感情不可忽视。导演编剧确实让一些深层的感情流动做的还算不错。第二遍再看,肯定就是商业原因加上感情戏的逻辑问题,这两个人是怎么会发生这种悸动的?不是不可以,但确实有些老套——如果塑造一些除了工作以外的生活中的人物特点,可能显得更加合情合理。感情线我认为还是及格的。所以在看这部电影,谍战确实没咋润色好,当个商业成分高的半文艺片就好,这样会带带来更好的艺术享受,毕竟英国味、节奏感都不错。
海外评分87,65,评价都不算多,这样参考性前一个就大点。
虽说本片展现的是二战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欺敌行动始末,但在我看来本片是有妇之夫精神出轨的最好案例。
Motagu能够吸引Jean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他有过跟女性相处的经验,这是Cholmondeley所缺乏的。Motagu展现出来的绅士、周到和Jean展现出来的适然、灵动都别具风情。但是有妇之夫还是按捺不住自己逐步发起攻势了,这是我对脸叔饰演的Motagu最厌恶的一段。结婚证上有一个感觉还爱着,又对身边的女同事表达着真情。真是大猪蹄子!气死我了!
还是Jean的这两句话让我破防了:While my life may not look like much to you, I have made my own way, alone.她还把脏水泼在自己身上来体面指出Motagu的轻浮。自尊心强的单身女性就这样,自己骂自己好过别人骂自己。
其实我非常想看到他们俩最终走到一起,就像现实中我所期望的。但结局还是分道扬镳了——男人的事业蒸蒸日上,与结婚证上的人重修旧好;女人则要背负压力,打破原本平静的生活重新出发。所以无论怎样,有妇之夫出个轨都是不会亏本的。
这片子看得人郁闷,恨得咬牙切齿,调整一下说说剧情以外的东西:刚开始各种角色出场,节奏太快看得懵,历史背景在会议上被提及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但如果是要讲行动,那Motagu一开始的婚姻状况篇幅太多了;如果是要讲Motagu这个角色,那Cholmondeley的戏份又分配太多。所以我觉得本片没有把行动本身和Motagu的人物线分配好,只能给6.5分。
柯林叔一如既往帅炸,双排扣军装大衣哇塞…
剧情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二战时期一个迷惑德军掩盖盟军意大利西西里登陆的秘密行动。主线当然就是这次行动,策划、招募、审批、落实、后续跟踪。(不得不说剧里面英国驻西班牙大使/情报部长堪称本剧超级交际花,魅力无边,男女通杀,从政府部门前台到三面间谍都是他的裤下臣。🤣)
另一条线则是集中在这个秘密行动组的四个主要角色之间幽微的关系上。其实这条线主要是凸显人性的多面性,以及无名英雄的人性弱点。
但这两条线比重差不多但节奏上差太多,以至于我在看的时候一会儿觉得也太紧绷了吧然后又出现台词间停顿感情复杂难辨的段落,从而失去整体的节奏感找不到高潮部分。
不能说特别棒但英国味儿挺足。比如早上八点喝一杯之类的。😉
——————
题外话:我惯例坐到大部分演职员表都过了才起来,就发现出口旁有三人。按照一般情况电影结束了还聚集在出口干嘛?我走近发现三人应该是一起来的,其中一个男士非常用力推着出口那扇门旁边的墙。😅我怀抱着疑惑的心情在三人的目光中推开了出口的门,说:“难道不是这个门?”
扶着门回头一看,两个女孩子笑喷,那个推墙的男的笑得蹲在地上捂住脸。然后我们鱼贯而出他们三个人在门口笑得说不出话来。我开玩笑问:“刚刚是在找哈利波特的隐形入口吗?” 那个男士一直捂住脸:“我不知道哈哈哈哈!” 估计会成为他一辈子的黑历史。🤣🤣🤣🤣
2022.07.05
1943年,盟军为打破希特勒对欧洲被占领地区的统治,扭转盟军在欧洲战场上一直损兵折将的颓势,制定了一个大规款的登陆行动。所谓兵不厌诈,为了保证行动的成功,情报部门设计了一个骗局,叫做“绞肉行动”,用一具携带虚假机密的尸体误导德军,骗过希特勒,使其相信盟军的下一个目标是希腊。希特勒中计后,盟军突然登陆了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这是希特勒的软肋,歼灭近20万德军,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为打开欧洲战场的胜利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部电影在谍战这条主线的贯穿下,交织着蒙塔古和亲共的弟弟之间的亲情、蒙塔古和查尔斯之间的友情、蒙塔古和琴之间爱情的纠葛,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
英国情报官员伊文·蒙塔古中校(科林·费尔斯 饰)和空军上尉查尔斯·乔姆利(马修·麦克费登 饰)被安排在一起,共同谋划这个“绞肉行动”。首先是挑选合适的尸体,要求也不胖也不瘦。接着编造履历,从起名字开始,兵种、职务、制服,业余生活,感情经历等等,有点像搞创作,严丝合缝,不能有一点破绽。
空军上尉查尔斯·乔姆利看上了一个女同事,在电影院和人家套近乎,借着找照片的机会假公济私的进一步接近女同事琴,更把女同事琴也拉进了“绞肉行动”中来,这样他们可以朝夕相处,名正言顺的一起进行好玩的“编故事”。就这样一个叫威廉·马丁少校的人被编造出来。
给“马丁少校”拍照成了一道难题,死尸咋都拍不出活人的感觉。酒吧里寻来寻去也没有结果,正当一筹莫展时,琴新交的男友,罗杰·迪尔伯恩中士,一个美国大兵的到来让大家眼前一亮,这也太像了马丁少校了,不过也太TM的晦气了,拿美国人开涮,这部电影够损的。马丁少校口袋里那封奈将军写的信让蒙塔古中校犯了难为,连改了14稿戈弗雷上将都没通过,最后还是奈将军亲自写了一封才过关。
两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四个人开香槟庆祝,作为消遣琴给大家读了帕姆写给马丁少校的情书,尽管知道是假的,但是都被信中内容勾勒出的美好回忆和憧憬所打动,此时此刻,他们又何尝不是这般感受?
再周密的计划,实施中都离不开机缘巧合的运气,这个“欺骗”计划一波三折,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首先是尸体落入西班牙海军手中,当地验尸官偏偏死了,临时验尸官是个博士和病理学家,专门研究溺水身亡案例的专家,负责处理此事的西班牙海军法官偏偏又是一个反纳粹分子,让英国大使馆的海军专员直接把打捞上来的公文包取走,幸亏英国海军专员随机应变,亦以应对,这场戏才没有演砸。
英国和驻西班牙大使馆像真的搞丢了绝密文件一样,电话电报你来我往,不亦乐乎,英国谍报人员大卫上校牺牲色相,做了两次鸭子。重新回到英国的公文包经过检验发现文件被打开过,可以肯定有人读过信。
好运气时刻相伴,德国人终于上钩了,德军开始从西西里岛往希腊调兵。不想节外生枝,琴在家里却遇到了大麻烦,俱乐部里的服务生特迪突然出现在琴家里,拿着那张假扮帕姆的照片,逼问事情的原委,威逼之下,琴只好如实交代,“绞肉行动”暴露了。
最让英国人郁闷的是什么人获取了情报他们一无所知,英国首相坚持按计划进行,西西里岛登陆行动在战战兢兢中进行,结果大获成功。“绞肉行动”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如今被誉为是欺敌行动史上最精彩的篇章。
没太看懂,在电影院昏昏欲睡了。好笑的是那位驻西班牙大使(?为了这个计划他实在是付出了太多😅
感情戏其实可以没有。
真实故事是传奇,这部片拍得却很平庸,一平到底,颇有催眠功能。脸书的发挥也平稳,双男主设定,几段嘴炮戏毫无亮点。历史军事迷可以看看,整体不推荐
唯一的败笔可能就是感情戏分 很喜欢佩内洛普老阿姨的声音
感情戏真的是无聊且不必要 不如多给两个男主一点chemistry来的好嘛 毕竟一部电影聚齐了两位Mr.Darcy what are the odds!
居然把所谓"欺敌行动史上最精彩的篇章"拍成了这么一场油腻不堪、莫名其妙的三角恋。I may vomit too, literally
感情戏真的拉低了50%的好感,千万不要去看国语配音版
最精彩的的部分在简介。
在这个题材之下,感情戏并不是不能有,但如今这个比重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干扰到了主线剧情。而说德国内部的反希特勒人士会主动帮助盟军散布假情报,那肯定也是天大的误解。
对于这段历史并不陌生,但影片参杂的感情戏比重太大,让原本可以很紧凑题材令人看着有些乏味,西班牙的几场戏略显猥琐,全片2个多小时也没拍出大战在即的紧迫感和防谍保密的危机感。。。脸叔倒是富态不少~
3.5。拍得非常「正统」,包括表演、调度、音乐等。大主题,小切口。时间比想象中长,由很多小反转撑起来,奇怪明明有很多反转却还是觉得整体很平。更多的触动来自电影之外,无法共情任何一方,甚至也很难为计谋成功而喝彩…愚蠢的人类为何永远无法停止战争。
惊心动魄。
有点过于老派+平铺直叙了,爱情线对这个故事的伤害其实并没那么大,只是缺乏明显的起伏,所以看起来比较一马平川,不是特别抓人。
在爱奇艺观看 买了电子券还会有一步显示检票观影的仪式感 被关在家里的人好怀念电影院!!脸叔hot as always
你岛全明星阵容的主旋律片,本以为会闷但竟然很有趣。凯莉麦当劳姐姐越来越美了非常🉑
中规中矩毫无亮点
两代达西同台,我找了半天另外一个达西在哪里?哎,直到被提醒“歪芙,明星也会老,不是那时候的样子”,哈哈哈,哎嘛,哎嘛,不就进在眼前。确实拍的过于正经!这大概就是英国主旋律题材电影了。有一丢丢失望!
基本叙事都做不好了。我还是去看老版。
就像是战争背景下的剧本会,每一个主角在为一具尸体编造的故事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很多台词都非常精彩,虽然不是一部典型的谍战片,但是角色的互动和情节的发展都非常吸引人,没有用大起大落的情节却把故事讲得流畅好看,修改信件的情节简直要笑死我了。
①我怀疑全片除了两代达西以外的男性角色全都在写小说②原来Q部门是真实存在的吗?伊恩弗莱明拿起有机关的手表那一幕我会心一笑……③伊恩弗莱明,真有你的,别人紧锣密鼓搞秘密工作,你在旁边写洞洞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