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谍从1996年的第一部到现在2018的第六部,转眼就是22年!完全是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深受其影响,致使如今培养了一大批从小树立间谍梦的青年(包括我在内),虽然长大后我们都会慢慢发现,年少时的间谍梦是那么不切实际,也逐渐将他淡忘于我们的生活,也或许你还会有那么一些遗憾,但转念一想,我们的确不能像阿汤哥那样飞檐走壁,威猛打斗,但是一路与《碟中谍》系列走过,它带给我们的青春记忆,带给我们的惊险刺激就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而对于我们来说,陪伴便是对它最长情的告白。
接下来就梳理一下从第一部到第五部的所有剧情吧!免得又嫌麻烦的从头温习。当然,对于经典,再看几遍都不会嫌腻。
《碟中谍1》
故事梗概:
伊森(阿汤哥)在中情局暗中进行的一次清查卧底行动中被吉姆(沃特)和其队友克鲁格(让.雷诺)、克莱尔(艾曼纽)栽赃,为了揪出正真在窃取中情局成员名单的特工,伊森在被中情局通缉情况下,征召队员,将计就计,自己和团队去到中情局总部夺取特工名单,联系买家。
最终,在交易中找出了背叛前团队的人,正是自己以为已经死去的吉姆和在自己现在团队中的克鲁格和克莱尔!经过一系列曲折之后,伊森也洗刷清白,顺便找到了打算情报成员名单的幕后买家。
精彩片段:
最佳黑科技技:
《碟中谍2》
故事梗概:
一位脑抽博士无聊研究出一种新型病毒(附带抗体),但却被假扮伊森(阿汤哥)保护博士的肖恩(多格雷.斯科特)劫机抢走。伊森接到新任务,要求他带回病毒样本。因此他又召集了一个特工团队,第一部的黑客大师卢瑟(文.瑞姆斯)再次回归。不同的是,为了成功接近肖恩,得到更多情报,伊森“睡服”了肖恩的前女友奈雅(桑迪.牛顿)让她加入。
最终经过奈雅这个卧底,他们搜集到了有关情报但奈雅也暴露了自己身份,情急之下还不幸让自己染上了病毒(咋就没点好事呢?)。然后在肖恩与一个制药厂老板在秘密基地做交易时,被成功潜入的伊森抢走病毒,一系列生死对决后,伊森毁灭了病毒,杀死了肖恩,救了奈雅。
精彩片段:
最佳黑科技:
《碟中谍3》
故事梗概:
一切都是因为一只“兔子脚”。
伊森的得意学徒林德塞(凯利.拉塞尔)在调查一起以欧文(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为首正在黑市交易“兔脚”的过程中暴露了身份,伊森和他的老战友卢瑟(文.瑞姆斯)和新团队成员前去营救,至于结果就很尴尬了,微型定时炸弹不按套路计时,提前在林德塞脑子里爆了。伊森火了,这仇必须报,也为了继续完成她未完成的任务,又开始上演了他的拿手好戏。
然而,费尽心机,欧文好不容易被抓,结果却在半路被劫,而伊森通过林德塞留下的情报,发现了IMF高层有内鬼。必然地,得知内幕的伊森惨遭通缉。就在这时——还是没转机……
祸不单行,伊森还没满月的妻子朱莉亚(米歇尔.莫娜汉)被欧文抓去,要挟他交出“兔脚”以换取她的性命。于是,伊森又和他的团队去抢“兔脚”,成功后,伊森带着“兔脚”找到了欧文,还经历了“与朱丽亚情感”的考验,鼻子里也被注射进了微型定时炸弹,仅仅是为了检验“兔子脚”的真假!但是这些当然无法阻止伊森逃跑,在班吉(西蒙.佩吉)的协助下,伊森找到了朱莉亚,也通过电击疗法关闭了脑子里的微型炸弹。
最终,欧文和真正的IMF内鬼——马斯格雷夫(比利.克鲁德普)也被杀死。“兔脚”落到了IMF手里,朱丽亚重回伊森怀抱。
精彩片段:
最佳黑科技:
影片亮点:
相比前两部,碟3融入了政治斗争和阴谋论使得故事更加波折和精彩。
小吐槽:《碟中谍3》又名——美食的俘虏/美食大冒险
《碟中谍4》
故事梗概:
一名叫莫洛(蕾雅.赛杜)的杀手,为了一小袋“碎玻璃”的报酬,杀死了一位IMF的特工,夺取了他刚到手的俄国核弹发射密码。一名叫刻伯特(迈克尔.恩奎斯特)的俄国人,夺取了克里姆林宫的核弹发射器,想要通过核战争重塑“世界和平”(像这种人一般都是童年受过刺激的,导致脑子……),顺便引爆了克林姆林宫(这个创意我超喜欢),把这一切嫁祸给恰巧去执行任务的伊森(阿汤哥),成功挑起了美俄矛盾。迫于政界压力,IMF解散,伊森和他的小组(值得注意勃兰特(杰瑞米.雷纳))不得不靠自己行动。
得到莫洛要和刻伯特在迪拜哈利法塔酒店进行交易的情报,经过一招“移花接木”的巧妙掉包后——任务失败了。之后伊森和他的团队又得知,刻伯特要去孟买打劫卫星!(看看人家多牛!)把握住了这次最后机会,伊森和他的团队成功阻止了落在西雅图(为什么不是华盛顿)的一颗……核弹……也帮助美国政府洗清嫌疑,还阻止了世界末日。
经彩片段:
伊森在828米高的哈利法塔酒店完成以上动作后表示:恐高?要命?这是不存在的。
最佳黑科技:
影片亮点:
当一部电影出现“核弹”“俄罗斯”这两个关键词时,那么恭喜你,你看到的是真正带有浓厚美国味儿的片子。(这是当年古巴导弹危机把美苏吓得精神紧张的后遗症)班吉(佩吉.西蒙)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后勤技术保障特工,同时他也肩负搞笑这个任务,让电影对话充满了更多幽默气氛。
小吐槽:其实细心点的人能发现,即使美国证明了与这次危机无关,但身为美国特工的伊森仍在俄国暴露了身份,被俄国追捕特工好心送医院也就算了,而他最后还居然能安全回国!
《碟中谍5》
故事梗概:
一名叫莱恩(肖恩.哈里斯)的前军情六处特工叛变,私自组成了个辛迪加集团,专门招收各国间谍,深入政府内部进行破坏性活动。表面上很牛逼,实际上说白了,就是个没有营业许可证,还缺钱的恐怖组织。其实,“辛迪加”是英国政府之前的一个计划,为了支持这个计划,有24亿英镑的钱存在一个只有首相能解锁的加密文件里,文件数据又在一个看管严密的数据库里。所以,莱恩利用了伊莎和伊森帮他盗取了这份数据。
另一边,由于碟3克林姆林宫的被炸事件影响严重,IMF也被CIA起诉,组织解散,伊森(阿汤哥)被通缉。但是恰恰这时,伊森通过一系列事件得知了辛迪加组织的存在,只得孤身奋战,搜集情报。一边是忙的死去活来,寄世界命运于其身的伊森,一边是坚信伊森有重度幻想症的CIA。但值得庆幸的是伊森的老朋友们:班吉(佩吉.西蒙),勃兰特(杰瑞米.雷纳),卢瑟(文.瑞姆斯)也被伊森拖下了水,最佳四人组集齐。可是每部都要有一个女特工,所以,伊莎(丽贝卡.弗格森)出现了——她被军情六处安插在莱恩身边,暗中帮助伊森多次脱困。由于目标一致,伊莎开始和伊森合作,一同盗取了辛迪加的资金加密文件,可是却又背叛伊森,把文件交给军情六处——这时才发现她被利用了。一怒之下,她迷茫了……
正在这时班吉被莱恩抓走,要挟伊森用解密后的文件——辛迪加计划启动资金来换班吉性命。不得已,伊森绑架了英国首相,解密了文件,顺便在CIA部长面前解释清了辛迪加组织的来龙去脉。
然后伊森在与莱恩交易时,展现心机,成功解救了班吉。而伊莎最后时刻还是决定帮助伊森。最终,莱恩被活捉,CIA部长一高兴,又请求恢复了IFM。
精彩片段:
对于阿汤哥的车技我只想说:在他眼里不论是哪都是平坦大道。
最帅的汤哥还是骑着特斯拉飙车的时候:
最佳黑科技:
影片亮点:
碟5中的阿汤哥突破了更多的体能和身体极限,亲自完成了许多极端困难的镜头,带给了影片震撼的特技表演,用心制作,口碑自然不差。
小吐槽:是男人看完了都会莫名觉得自己肾虚。(紧张到一手的汗😂)
《碟中谍6》
故事梗概:
莱恩(肖恩.哈里斯)被政府逮后,辛迪加组织剩余成员改名自称:使徒。一个名叫拉克的人意淫了份什么毁灭世界之类的宣言,要与使徒们联手,得到钚弹,弄点破坏。伊森(阿汤哥)和他的团队(班吉(西蒙.佩吉)卢瑟(文·瑞姆斯))想抢在他们之前得到钚弹,可是被人阴了一波,交易失败。然后他们又略施小计,从一位和拉克有过交往的丹麦核武器专家身上得到有关钚弹的情报。 情报指出,拉克要和黑寡妇他姐妹——白寡妇(凡妮莎·柯比)钚弹中间商进行交易,CIA不信任不可能任务小组,安插了卡维尔(奥古斯特.沃克)在伊森身边。伊森成功潜入交易地点,杀死并扮演假拉克。这个过程中,伊莎(丽贝卡·弗格森)又再次出现。 虽然获得了白寡妇的信任,然而,交易的条件并非那么简单:虽然伊森已经得到一颗钚弹,但是他必须救出莱恩以换取另外两颗钚弹。当然,伊森随机应变,自己反绑架了莱恩,更牛逼的是,他居然还能再次说服白寡妇,吃醋的白寡妇要让伊森交出伊莎,还强吻了阿汤哥(赚了)。 随后,阿汤哥劝说伊莎不要参与,由于军情六处担心莱恩损害英国国家利益,交给伊莎最后的任务是将他杀死。 绑架莱恩后,这波影帝级团队上演了一出好戏,揭露出卡维尔的真实身份——真正的拉克。乐极生悲,长官艾伦(亚历克·鲍德温)牺牲,卡维尔和莱恩双双被救。 突如其来的打击伊森团队见多了,伊莎再次加入,一行人重振旗鼓,通过莱恩身上的跟踪器来到克什米尔(都是老司机了)。在这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伊森的老婆/女朋友?朱丽娅(米歇尔·莫娜汉),再一个就是拯救阿三和巴铁。一系列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过程后,任务成功。
精彩片段:
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难怪迈考利会感慨道:“《碟中谍6》的有趣之处在于在拍摄之前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它是什么样的,所以最恐怖的就是答应拍《碟中谍》。”
最佳黑科技:
小吐槽:
莱恩表示:我的脖子是和你们有仇吧!
本人表示:堪比毛利小五郎的强大颈椎!
从碟1到碟6,列举了那么多的黑科技,但是最为实用的,也是每集必须出面的,肯定是“人脸面具”了,它的存在可谓是实实在在地帮了伊森和他的团队许多大忙:
第一部:帮助伊森识破了吉姆的身份。
第二部:关键时刻帮助伊森掉包反派,成功夺取病毒及抗体。
第三部:帮助伊森抓获欧文。
第四部:帮助伊森潜入克林姆林宫。
第五部:帮助伊森揭露了“辛迪加计划”。
第六部:揭露了卡维尔的真实幕后身份。
而作为特工必备物品,它的制作过程也在不断升级:
碟3中的人脸面具制作:
碟4中的人脸面具制作:
碟5中的人脸面具制作:
碟6人脸面具制作
通过碟中谍前五部电影,我也总结了下,如果你还是对“特工梦想”念念不忘,那么你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迅速换装,高强演技,顺手牵羊,近身格斗(敢杀人也是必须的),耐打耐踹,三秒撬锁,多国语言,高、低空跳伞,跟踪,反跟踪,多种枪械使用及组装,脑子里装满知识(化学尤为重要),各种环境下都能攀爬,所有交通工具的驾驶,迅速利用周围物体转化为自己的工具,可承受高强度体能消耗运动,临场应变能力和取舍能力。最后,“感情”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额,差不多就这么点……(😓……)
然而,作为一般中国人,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到大学,一共14年,可是……
就拿伊森来说,光是电影里面讲出来的语言就可以知道他会:汉语,英语,俄语,意大利语,乌克兰语。还不算推测会的语言。(按去过的国家都会讲其语言来算,他还会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和法语)所以…
碟中系列每部都可以算作美国大片,那么从碟1到碟6,一共耗资多少?去过哪些地方呢?
第一部:成本8千万,票房4亿5千万。
第二部:成本1亿3千万,票房5亿4千万。
第三部:成本1亿5千万,票房接近4亿。
第四部:成本1亿4千5百万,票房接近7亿。
第五部:成本1亿5千万,票房接近7亿。
第六部:成本1亿8千万,票房接近8亿。
所以,从1到6一共耗资接近8亿!大片就是大片,抛去成本,五部赚到的接近32亿!。(注意:都是dollar)可想而知间谍系列电影在全球的市场之广大。包括近几年很受好评的《王牌特工》和一直被奉为经典的《007》系列、《谍影重重》系列,哪怕就是动画片像《卑鄙的我》。间谍这个故事系列很是卖座,尤其是它带感的格斗招式加上各种新奇的高科技,都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元素。
至于取景地,碟中谍系列更是以其宏大的全球视角带我们进行了一次环球旅游,也顺便帮阿汤哥实现了他从小的梦想。以下是碟中谍1—6主要的,有名的场景:
第一部:捷克——布拉格——布拉格城堡、查理大桥、布拉格老城广场。
第二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死马点州立国家公园。
第三部:中国——上海——陆家嘴、城隍庙、外滩。中国——浙江——西塘古镇。
第四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哈利法塔、朱美拉扎比尔宫殿酒店(虽然影片说的在孟买)
第五部:维也纳——斯蒂芬大教堂、霍夫堡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维也纳城市公园 英国——伦敦——国会大厦、大笨钟、伦敦塔桥、海德公园。 摩洛哥——乌达雅堡、哈桑二世清真寺、马拉可喀什高速公路。
第六部:法国——巴黎——凯旋门,大皇宫,圣马丁运河。 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新西兰——格林诺奇·里斯河谷 挪威——布道岩
从碟1到碟6贯穿始终的幕后大佬是谁?我觉得是——丹尼.艾夫曼创作的那段在影片开始伴随着火线燃烧的旋律加上电子摇滚元素的融入,让这曲音乐节奏紧凑又激情亢奋——mission:impossible ,每个关键时刻它的出现,已然不觉地成为了碟中谍系列电影里的经典象征之一。
至于在《碟中谍》系列里,在我看来,政府说过最帅的话——“你将自己决定是否执行此次任务,如果你不幸被捕或殉职,政府不会承认知情”。
做过最帅的事——无论你在哪个国家,都会有那么几小商店/电话亭可以直通IFM总部、领取和交代新任务。(该消息也会在5秒后自动损毁)
《碟中谍》系列总评:
值得注意的是,碟中谍1—5是每部都是不同的导演来执导的。碟1:布莱恩·德·帕尔玛。碟2:吴宇森。碟3:J·J·艾布拉姆斯。碟4:布拉德.伯德。碟5:克里斯托夫.迈考利。但是《碟中谍》系列电影却都有相似的特点:通过细密波折的情节发展,紧促连贯的叙事,炫酷有力的动作画面,惊险刺激的特技表演,强烈立体的感官冲击,让观众们全身每个毛孔都沉静其中。
伊森的每一次任务都充满惊险与未知,都是人类对于极限的挑战,超越想象,突破认知,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汤姆克鲁斯凭借着他的毅力和胆量在《碟中谍》系列电影里,给观众们留下了一段段经典的银幕记忆。其实,渐渐地我们不难发现,阿汤哥和伊森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完成了重合,因为你完全可以在他们其中一人的身上看到另一人的身影,他们都有着那些相同的精神和气质。
眼看如今《碟中谍6》就快在中国上映,而这时的阿汤哥也已年近60,这不禁让我唏嘘《碟中谍》系列能走到今天,除了本身过硬的制作,就是靠汤姆克鲁斯用汗,用血,用伤换来的,从34岁到56岁,凭借这份信念,让《碟中谍》系列电影成就了谍战动作电影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这一切的一切都实属不易。
本人汤哥20年真爱粉,但不喜动作片所以MI系列都没好好看过。今年初春时候我朋友目击到汤哥在圣保罗大教堂拍外景,急得我那天午休就冒着风雨往圣保罗跑可惜只看到保姆车没看到人。然后电影院里看到的预告片把我一下圈粉,回来恶补了前五部确实帅出天际。
7月底上映后在伦敦一刷Picadilly Vue杜比4K普通厅,感觉有点小;然后去二刷Finchley O2 Vuextreme杜比4K宽屏厅,感觉还是不够爽...二刷的时候感到前半有些拖沓得想睡,但是后半开始就节奏加快了,尤其在伦敦我公司附近的楼顶上一路狂奔,还有结尾明明知道他们会做到的还是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眼睛都不敢眨。Fallout这名字起得虽不吉利,但是完成得相当精彩,没看出MI系列丝毫走下坡路的迹象,是无论家人还是朋友都可以一起观看消遣的娱乐大片。有条件的话建议一刷直接杜比4K IMAX,因为咱们中年社畜两个半小时看下来真的很累,二刷不如在家自己拖进度看喜欢的部分了。3D英国人不爱看所以场次很少,我也不爱看,所以看2D就好了。
说回电影本身,咱们MIF豪华套餐还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汤哥帅,佩吉萌,卢瑟暖,妹子美(当然大家在此基础上还都特别能干),附送巴黎伦敦新西兰绝佳风景(最后决战是在挪威峡湾拍的)。打戏自不用说,感情戏这次也相当细腻了,把前妻和现任的关系处理得很妥。此外又贡献了一个一流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模范案例,就是我不要微管理你怎么完成的,只要把目标设置好,信任团队各自发挥能动性去完成就好。
现在影评和宣番很多,大家都知道汤哥这个高跳低开就拍了一百多次,不要替身自己打来打去蹦来蹦去的。其实汤哥从碟1开始就是制片人,本可以像很多大腕那样随便露露脸躺着数钱就得了,然而这个实诚人从第一部拼到了第六部......为自己不断刷新代表作的同时也为特工系列电影不断创造了新的高度,真不是一般的职业精神。还好他对市场痛点也抓得特别准,最后都是名利双收良性循环,每次没白拼命。
我都不记得阿汤哥还有什么体能技巧尚未展示过,但这次你会看到他依然在跳楼、跳伞、扒飞机、爬绳子、在直升机上表演体操、攀岩、飚车,还在屋顶上狂奔了好几里。如果你没有搜索,真的不会相信他已经56岁了!
当然他不是完美的,就算体能超强,他差点在厕所里被打垮,好在不是孤身一人,而是有一个团队,而且这个团队里这次居然有四个了不得的女性。没有听错,四个!这也是本片另外一个优势:与时俱进、男女平衡。虽然碟中谍已经拍了六集,故事套路都很像(执行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但最终都成功完成),男主角也没换,但它却一直在根据时代的需求变化。如果你觉得本片的卖点是大超加阿汤,你就错了。整个片子看完,大家一定会发现,几个配角的戏份相当,亮点平均,就算是再小的配角都有闪光的地方,各自都留下深刻印象。且最终给人的感受是:阿汤哥的角色伊森在这一次终于有了最满意的团队。
影片的宣传片剪得很好,既给观众看到了几个精彩画面,又没有把所有亮点拿出。如果你喜欢那场在巴黎的追车戏,正片要比预告里更长;如果你喜欢强人锁男的洗手间打斗戏,正片这个段落也依然有未曝光的内容。
此前,阿汤哥在cinemacon 重点展示了他与亨利从飞机上跳下那场戏,甚至一个一个动作讲述如何拍摄的。而今从正片看来这个片段确实拍摄得非常真实,为捕捉那落日时的余辉,随着镜头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用心。
不过这居然不是最精彩的一场戏。本片最新亮点是直升机追逐加攀岩,片尾的15分钟让你感受到争分夺秒的紧张和刺激,能听到影院内的观众随着每个惊险镜头惊呼。
对我来说,以上这些虽然优秀,但令人拍手叫绝的还是剧本中设置的几个转折和惊喜。前面说过,这类片子的故事都很套路化,你知道会有什么结局,但居然过程中还是能玩出花样,估计大部分的观众都会在本片中至少被骗两次,而且还会心甘情愿地为其鼓掌。
开头十分钟相当精彩,不要错过。
从目前来看,这个系列是好莱坞少有越拍越好的,不仅创意尚未枯竭,阿汤哥看上去一点不显老,再拍个两、三部都是没问题的。另一方面,本片与去年的《木乃伊》对比也能得出一个结果:阿汤哥并没有过气,他也没有不努力,他的电影是否受欢迎还是剧本最重要。
《碟中谍6:全面瓦解》上映,同事老金去看了首映场。
回来聊观影感受,老金说:片子挺好,看得郁闷。
巴塞君一口AD钙奶喷他一身。
听说过烂片把人看睡着的,没听过豆瓣8.3分的好片把人看郁闷的。
8.3分什么概念?
同期上映的动作片《蚁人2》只有7.5分,上个月的《摩天营救》只有6.5分。
首映日砍下近2亿票房,观影人次490万;口碑爆棚,被誉为「系列最佳」、「年度最佳」……随着周末到来,《碟中谍6》必将掀起刷屏狂潮,近半个月无片可看的禁咒终于破了。
碟中谍6:全面瓦解
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
导演: 克里斯托弗·麦奎里 主演: 汤姆·克鲁斯 / 亨利·卡维尔 / 文·瑞姆斯 / 西蒙·佩吉 / 丽贝卡·弗格森
老金一脸抑郁,实习生小齐却来了劲,巴巴的跑来问我:
碟中谍这仨字,到底啥意思呀?
话音刚落,周围同事纷纷看向本巴,眼中透出贼亮的光。
别误会,他们才没求知若渴。这帮人啊,都盼着我在实习生面前出丑呢。
偏偏,这是一道送分题。
生于1996年的小齐,恰好跟《碟中谍》第一部同龄。
这部原名《Mission:Impossible》的电影,本该译成《不可能的任务》。后来发行方觉得,太像撒贝宁的《挑战不可能》,所以随便改名叫碟中谍……
小齐听罢,香肩一抖,扭头就走。(没错小齐是个妹纸)
妹子你回来!我好好说还不行么……
其实特别简单——
「碟」就是碟片,「谍」就是间谍,「碟中谍」的字面意思就是「碟片里的间谍」,意在强调「间谍特工」这个题材。
如果按谐音读成「谍中谍」,意思就是「间谍中的间谍」,暗指电影中各种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起码的信任都没有,爱情走到尽头终究要分手,世界上哪有天长地久……
还没说完,小齐抬手一指,本巴赶紧闭嘴。
为了在讨妹子欢心给实习生上课,巴塞君又厚着脸皮继续科普。
其实早在1966年,美剧《Mission:Impossible》就曾热播一时。
大陆翻译成《虎胆妙算》,我就笑笑不说话……
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美颜相机的年代,美剧没什么大场面,吸引观众主要靠叙事悬念。
1996年翻拍电影的时候,大配角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让·雷诺,主角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阿汤哥」汤姆·克鲁斯。
阿汤哥饰演的伊森,是IMF(不可能任务情报署)的特工。
这个组织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叛变。
没错,IMF经常有人叛变,所谓「间谍中的间谍」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部,上司叛变;第二部,同事叛变;第三部,又一个上司叛变……发展到现在,连超人本人都叛变了。
除了角色叛变,影片风格也没事儿就变。
第一部导演帕尔马被誉为「美国的希区柯克」,擅长悬疑叙事,很贴原版美剧的风格。
第二部导演吴宇森……
直接把评分降到了7.1,各种追车、各种枪战、各种爆炸……标准的吴式暴力美学。
第三部,美剧《迷失》的导演J·J·艾布拉姆斯转战大银幕,以「大量手持拍摄+多机位剪辑」的方式,营造出空前的感官刺激。
第四部导演布拉德·伯德,是《超人总动员》、《美食总动员》的动画导演。
他把皮克斯动画的想象力、流畅度,成功移植到碟中谍,效果非凡。
其中,克里姆林宫大爆炸、超级风暴、攀爬迪拜塔,让这部影片成为系列内最宏大的一部。
再加上各式各样的高科技装置,生动感人的情感羁绊,可以说是碟中谍的巅峰。
第五部,《明日边缘》的编剧麦考利接下导筒,不小心把片子拍成了纯爆米花爽片。
丽贝卡·弗格森的一对美腿,也得以闻名遐迩......
于是影迷们怀念第四部,期盼第六部,批判第五部……足足熬了三年。
三年后的今天,第六部终于来了,却没再更换导演。
老碟迷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电影院,结果……
好看死了!!!(快点给「好看」上坟)
两部间的剧情、人物衔接紧凑,主题也得以深挖,看来不换导演真的是明智之举。
第五部好容易被抓起来的大反派索罗门·莱恩,在第六部前半段被人救出。
然后就开始玩儿核弹。
阿汤哥因不忍队友被杀,亲手弄丢了核弹原料。
一名优秀的特工,本该冷血,为了任务不择手段,死几个人根本不叫事儿。
但阿汤哥偏偏重视友情、重视爱情,重视每一个人的命。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的命,一百万人的命,哪个重要?
随着故事发展,这个主题被不断拷问。
朋友、老情人、前妻,甚至路边撞见的巴黎小女警,都是阿汤哥的珍视之人,他不忍心看任何一个生命逝去。
最终,IMF没叛变的女上司说,阿汤哥是对的。
「正因为你珍视每个人的生命,世界才需要碟中谍小组。」
评价这部新作,用酣畅淋漓、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一波三折等各种溢美之词,都不为过。
这次拿下全系列最高分,实至名归,掌声鼓励。
小齐假装听懂、频频点头,老金却闷在一旁唉声叹气。
原来,老金是「中年危机综合征」晚期,本来想看阿汤哥的笑话,希望见到《金蝉脱壳2》史泰龙的那种英雄迟暮、晚节不保。
没成想,生于1962年,已经56岁「高龄」的汤姆·克鲁斯,依然能打能跑,风采不减当年。
最让老金受不了的,是阿汤哥逆天的外形——
都说小鲜肉拍戏用绿幕,你们可知阿汤哥的镜头都是实拍?
注意,本巴所说的「实拍」,包括所有玩儿命的惊险镜头。
以第六部的高空跳伞为例,观众看到的画面是酱婶儿的——
实拍画面真的就是酱婶儿的——
这种名叫「HALO」的跳伞方式,特点是超高空跳伞、超低空开伞,非常危险。
原本HALO是特种空军的战术动作,用来躲避侦查、秘密潜入敌境。虽然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但都是用电脑特效来完成。
只有阿汤哥,不要命的实拍HALO,而且拍了106次!!!
不仅如此,他还真的会开直升机。
真的会在高空爬吊索——
真的会骑摩托车满街乱窜——
电影里那些随时可能要人命的镜头,全是阿汤哥一遍遍实拍出来的,没掺半点假。
说到这儿,几个同事想起来,第四部攀爬迪拜塔——
第五部徒手扒飞机——
甚至追溯到第一部的破窗而出——
也全都是实拍的!
无论多么危险,只要镜头需要阿汤哥露脸,他就会义无反顾的顶上去。
虽然有时候真的会“顶到”。
影片的特技指导韦德-伊斯特伍德曾说:“拍特技其实可以走捷径,不用那么危险。但是,汤姆不喜欢走捷径的方式,他认为那些捷径会导致自己脱离角色、有损演技。”
这份敬业,这份执着,这份自律,让老金十分惭愧。
还没到40岁,老金已是大腹便便、贪吃懒动的中年油腻男。而我们这些同事,多半也是体脂超标、熬夜成性的亚健康人群。
平时没感觉,但看到阿汤哥又帅又拼命,大家忽然感到很不是滋味。
他都56岁了,怎么比二三十岁的我们还硬朗?
有人说,人家是大明星,保养得好,团队照顾到位,所以才那么厉害。
其实,并不是。
一个人如果贪图舒服,无论之前有多帅,「全面瓦解」就是一转眼的事儿——
遥想阿汤当年,小鲜肉一枚,完全可以走流量、抠绿幕、唱skr、赚快钱。
但是他偏不要命,真枪实干20年。
在电影里,不滥杀无辜;在电影外,不贪图享乐。
这样的汤姆·克鲁斯,才是真正的全民偶像。
这样的「努力」,才算人生的动力。
「自律令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得更高级。也正是自律,令我们获得更自由的人生。」 ——康德
首发于@“影探”ttyingtan
二刷了《碟中谍6》,又熬夜重刷了系列的前5部。
“《碟中谍6》是系列最佳”的评价毋庸置疑。
系列电影越拍越烂是常态,但碟6却逆着来。
烂番茄一开局就高达93%,本以为又是北美媒体自嗨,没想到新鲜率不降反升,而且观众评价也挺高(89%)。
从93%升到97%(331新鲜10烂),也是头一次见。
开头“梦中的婚礼”虽然有点让人跳戏。
但却正是这个片段以及伊森和茱莉亚的戏份拍出了整个系列的灵魂。
跳到《异形:契约》:
取景地和雷老爷子(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契约》一样(都怕异形和大卫来搅局)
跳到《复仇者联盟3》:
核弹爆炸阿汤哥灰飞烟灭的那一刻,还以为是灭霸打了个响指:
特工界有三大金刚:詹姆斯·邦德(007系列)、伊森·亨特(碟中谍系列)、杰森·伯恩(谍影重重系列)。
杰森·伯恩虽是后辈,探长却最喜欢,因为它是第一个把人物拍出灵魂的电影。
至于《碟中谍6》到底拍出了怎样的灵魂,秋裤慢慢给你道来。
《碟中谍6》对粉丝和普通观众都不友好。
因为它不是一部单纯的动作爆米花,而是需要你思考。
它不仅有新人物的出现,还有第三部和第五部中的旧人物突然冒出来,脸盲的最惨,总是不停的问:“他/她是谁?”
美国的碟中谍IMF(Mission Impossible Force)小组核心成员有3个:
伊森·亨特(Ethan Hunt,汤姆·克鲁斯饰)
他是世界女人都想嫁的特工。
路瑟·史提奇尔(Luther Stickell,文·瑞姆斯饰)
他是世界最顶级的黑客。
班吉·邓恩(Banji Dunn,西蒙·佩吉饰)
他是话痨+影帝+技术支持。
旧人物出现了4位:
1. 所罗门·连恩(Solomon Lane)
大反派,《碟中谍5》中建立辛迪加恐怖组织被IMF抓获
他本是前英国特工,后怪体制无能而成为辛迪加组织幕后老大。
他冷酷无情,心狠手辣,所有智谋都用在了制造恐怖事件上,试图摧毁世界建立新的体系。
辛迪加(syndicate,本意为垄断组织形式之一):英国军情六处前处长未经首相同意,招募各地流落或假死特工构建的组织,后来失控。
2. 伊尔莎·浮士德(ILsa Faust)
英国军情六处特工
她是英国军情六处的特工,在所罗门身边潜伏两年,罪行累累。
她身手不凡,坚强独立,但一直被迫无奈上演“无间道”,她只想脱身情报组织,洗清罪名,远走高飞。
《碟中谍5》中她惊艳亮相,对伊森充满好感,也屡次救下伊森(估计内心已经爱上了伊森)。
在探长看来,她就是个准IMF成员,甚至是伊森的准妻子。
3. 茱莉亚(Julia)
伊森最爱的前妻(和伊尔莎真的好像,脸盲党很无语吧)
茱莉亚是伊森心中最重要的人,她在《碟中谍3》中出现,是个医生。
她和伊森曾一度的结婚,给伊森带来短暂的幸福。
但她也是伊森的软肋,坏人总抓她来威胁伊森。
于是,伊森和她离婚,并帮助她从世界上消失。
《碟中谍4》中,鹰眼杰瑞米·雷纳饰演的特工威廉曾被派去保护她,但伊森设计了她的假死。
4. 艾伦·汉利(Alan Hunley)
美国中情局CIA主管,IMF小组后援老大
他在《碟中谍5》中首次出现,本是个戾气很重的CIA主管,质疑IMF小组独立的存在和破格的行动方式。
但在辛迪加组织事件中,他对IMF小组黑转粉。
《碟中谍6》中重要的新人有3个:
1. 艾丽卡·史隆(Erica Sloan)
美国中情局CIA新老大,精明强势,还有点贱
左为史隆
2. 安格斯·沃克Angust Walker)
史隆得力干将,人狠话不多,执行任务能杀的绝不放过,他被硬塞进IMF小组
(总觉得他是被封印的超人,身边的伊森是个行走的氪星石)
3.白寡妇(White Widow)
就是个假、大、空,表面上是慈善家,背地里倒腾情报和洗钱,在政府和黑道间牟利
出场的独白中,她说自己的母亲叫麦克斯Max,是个喜欢矛盾的人。
大概,她母亲就是《碟中谍1》中的反派麦克斯。
还有个新人是他哥哥,基本就是个智障(这一家子日子过得真是丰富多彩)。
还有个新人叫尼尔斯博士,是造核弹的,出场就被IMF黑了,你懂,不多说了。
《碟中谍6》人物有点复杂,但故事能用一句话概括:
一群人抢3个蛋蛋。
俄罗斯的便携式核武器“钚蛋”(探长喜欢这么叫,bu,四声,放射性元素)被盗,利用它,恐怖组织能分分钟造出3个核弹。
而它的爆炸量相当于二战爆炸量的总和,世界再次危在旦夕。
钚蛋落入辛迪加组织手中,IMF小组要找回钚蛋,但CIA新老大新官上任三把火,硬加给IMF小组一个眼线——沃克。
于是,沃克加入了IMF的寻蛋之旅。
CIA女老大:给老娘盯好他们
这时情报显示,白寡妇要在巴黎的酒店跟一个神秘人会面,来交易钚蛋。
这个人叫约翰·拉克John Lark(英语中John Doe是男无名氏的意思,暗示John Lark是个……)。
IMF小组在酒店的厕所抓住了这个约翰·拉克。
厕所里两个硬汉和拉克的肉搏大战很是精彩:
三个男人打得正纠缠不清,一个美女忽然走错厕所。
她就是英国的军情六处安插在所罗门·连恩身边两年的卧底特工伊尔莎。
她的目的是干掉索罗么·连恩,因为这个男人知道太多关于英国的黑料。
伊尔莎一边搅局,一边保护伊森(暗恋伊森这么明显)。
封印了真的约翰·拉克,伊森假扮他勾搭上了白寡妇。
白寡妇却要他解救出辛迪加的老大所罗门·连恩才能交出钚蛋……
《碟中谍6》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紧张,这来源于系列一贯的写实风格(不用替身)。
而在碟6中,你能看到多款阿汤哥:
>>>跳伞的阿汤哥
影片开头的“HALO”跳伞就把探长惊到了,这竟然是个一镜到底的长镜头!
HALO的全程是High altitude low open,高跳低开,是个军事专业术语。
即在25000英尺高空(约7620米)跳下,2000英尺(约609米)打开降落伞,雷达不会探测到。
而且,这个从机舱到酒店楼顶长达2分30秒的长镜头全程实景拍摄。
为了捕捉3分钟的最佳日落画面,阿汤哥亲自跳伞106次。
>>>开摩托的阿汤哥
英国伦敦的公路追逐探长觉得比《速度与激情》系列都要刺激!
凯旋门的摩托追逐让人看的惊心动魄:
这种刺激的感觉源自街头紧贴地面的低拍镜头,路面以及车辆的冲击感更加强烈。
导演说这是受到1976年短片《约会》的启发。
这技术,阿汤哥确定不入伙速度与激情系列?
>>>奔跑的阿汤哥
《谍影重重》中伯恩曾说过:我能全速跑上800米手都不会抖。
这是一个特工的自我修养。
戏里的伊森亦是如此,然而,看阿汤哥奔跑的速度,又怎么能相信今年他已经56岁了。
楼顶的一跃,阿汤哥依旧不用替身,谁料脚踝受伤。
医生说这要修养10个月才可以复拍,但4个月后,阿汤哥就回到了片场。
片中能能看到伊森跳过去之后一瘸一拐的站起来,那是因为,现实中阿汤哥真的受了伤。
56岁,对常人来说本是个在家上网看电视的年纪,他却在伦敦的屋顶跳来跳去。
这样的实拍,这样的受伤,大银幕上看着真实刺激,银幕之下却让人心疼。
下个水就喊冷,破个皮就上微博热搜的小鲜肉,这就是你们和国际巨星的距离,也是国产电影和好莱坞大片的距离。
>>>打架的阿汤哥
这种日常,探长就不多说了,只是希望能少受点伤。
>>>攀岩的阿汤哥
片尾的攀岩戏故事里发生在克什米尔,实际上是在挪威的一个悬崖上拍的。
依旧是实拍,看的人不敢大喘气。
有观众质疑伊森怎么什么都会,那么陡的悬崖都能爬上去。
作为世界最著名的特工,攀岩对他来说不过是小儿科。
>>>开直升机的阿汤哥(不是开飞机的舒克)
片尾伊森说自己搞到一架直升机时,就连IMF小组的人都惊叹:
你tm的还会开直升机???
阿汤哥真的会,为了拍好这段戏,阿汤哥学了一年半。
最后的戏是在新西兰拍摄,依旧全程实拍。
人就挂直升机边上开着拍,危险系数9.99999。
连饰演沃克的大超亨利·卡维尔都说,每次拍摄前,都想跟阿汤哥告个别。
《碟中谍6》为什么能这么惊险刺激,答案就在最后的直升机戏里。
实打实的跳抓直升机,随便一个脱手就会坠地。
比起特效做出来的效果,实景拍摄带来的震撼是无法比拟的。
在真实的环境中,人物脸上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是真实而紧张的。
哪一下没抓好,真的就往下掉,就算有保险,还是非常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坐在电影院,隔着屏幕都能手心看出汗。
作为男主,伊森不是开挂,而是真的用生命作为赌注。
说实话,007之类谍战特工片看了那么多,能记住剧情的寥寥无几。
一般的影片只是炫技,真正好的电影能记住剧情,不是因为主角有什么样的技能,而是我们记住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影片开头,伊森为了救队友,而丢掉了钚蛋。
CIA主管说,这就是你骨子里最大的缺陷,但也正因如此,我才更相信你,愿跟你工作,因为我知道,在任何时候你都不会放弃我。
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拥有普世的大爱,又有着细腻的小爱。
伊森就是这样,他不仅顾忌着千万人的性命,更顾忌着他身边每一个人的性命。
片中IMF刚刚摆脱众多警察的追捕,街头遭遇一女警。
女警中枪,他们本应该逃跑,伊森却帮女警按住伤口,呼叫救援,还安慰她说你会没事的。
最后进行拆弹,基本等于自杀,有去无回。
路瑟告诉伊尔莎,你应该离开,因为伊森在乎她。
路瑟说,伊森曾深爱过两个女人。
第二部中的伊森和西部世界中的“梅芙”相爱。
第三部里就没再出现,这部是系列bug,估计被无视了。
路瑟暗示其实在暗示伊森也爱上了伊尔莎。
而另一个女人,就是茱莉亚。
伊森曾经远离喧嚣,和茱莉亚结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但路瑟告诉他,我们这种人不可能拥有爱情。
伊森不信,还说茱莉亚让他找回美好生活的感觉。
结果坏人用茱莉亚威胁他,在他面前打死了假的茱莉亚。
不知情的伊森留下眼泪,这也是整个系列中,伊森唯一一次流下眼泪。
伊森曾向往过普通、美好的生活。
他说:如果茱莉亚被杀,我也不想活了。
他身份暴露,还曾对茱莉亚说:
“我只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
可后来,茱莉亚突然就消失了。
那是他忽然明白,自己真的无法拥有最普通的爱情,所以他只能离开,并在不远的地方默默守护着心爱的人。
看着她幸福的样子,自己只能远远看着,而永远都无法和她分享。
《碟中谍6》片尾,茱莉亚和伊森重逢,她说“因为知道有你的存在,我才能睡得安稳。”
“你守护着世界,但是,谁来守护你?”
这就是伊森的灵魂,一个同时爱着千万人,又爱着每一个人,更深爱着一个女人的孤独的灵魂。
他就像《黑暗骑士》中的蝙蝠侠,黑暗的高谭市和世界永远都需要正义,他也就永远都无法摘下面具成为普通人。
所以瑞秋(蝙蝠侠的女友)没有选择他。
他也像极了《谍影重重》中的杰森·伯恩,身上扛着和平与正义,却失去了拥有宁静和爱情的权利。
在《碟中谍6》中,探长不仅看到了伊森的外表,看到伊森的技能,更能看到他的灵魂。
而他的灵魂,可能就是英雄的定义。
▼撩一撩
微信群“电影情报局”持续呼唤你,最新电影资讯、资源、猜图游戏,畅撩电影和人森,组团看电影,一起来。
继总局、阿斯加德分局、霍格沃兹分局、妈惹法克局、哥谭市分局,阿尔法宇宙分局之后,京海市分局成立了!
速速扫码入群,群二维码持续更新(2023年5月10日前有效)!
因为人数多无法扫码,请加秋裤微信moviekit拉你入群。
务必记住进群暗号:“我总是带着伞”
热门精选
这部是我去电影院看第二部想要睡觉的电影,现在都8012年了,为什么美国要拍这种片子?还不如去看碟中谍5!
全程对话废话啰里八嗦地占了百分之60,就给我拍了在巴黎大街上毫无激情的追车。全场最精彩不过10分钟:就是最后直升机坠毁在雪山的缝隙里,还有顺便拍了一下巴黎大皇宫的夜场是多嗨。就没了。我给1分。
说一下剧情,基本没啥悬念,就是男主为了救队友弄掉了几个“硬核”(记不住叫啥了)然后中间来了个坏特工,和男主一起去找一个叫“拉克”的人。男主打不过“拉克”,女主开抢杀了“拉克”。男主假冒拉克,和中间人谈判,使出计谋救出了恐怖组织大BOSS(避免劫狱途中大量警察死亡)坏特工诬陷男主,男主和队友揭穿坏特工,发生混战,队长死了。然后男主团队去了男主前妻的医疗营那里,男主追上直升飞机抢了发射器拆了电池,阻止了大BOSS的“硬核”的发射拯救世界。
对了,中间还穿插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女中间人,吻了一下男主(除了前面出场逼迫一下男主救出大BOSS,后面没屁用,除了结局露了脸)
我就是去我家楼下的电影院看的首映回来的,好评那么多不是托吗?我的天!你们到底有没有认真看?诶,那么多烂片来捞票房真的是够了,毁我汤姆克鲁斯男神。观众认真点行吗?
噢,对了,如果有人想吹“啊,这追车,这直升机坠毁,这动作,真的很好看啊”我说了,真的精华不超过10分钟。看电影无数,这些追车片段比不过速度与激情,直升机射击比不过无数拍直升机上用枪射击与追逐的电影。要是放在2000年实在好看,可是8012年了,比他精彩的多得数不胜数。就连网上放几个跑酷的片段真的也比阿汤哥跑酷要帅(虽然他年龄大了,可是不能成为不够精彩的理由啊)
这部电影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把精彩的片段拉长,反而将大部分时间给了无聊的片段。并且精彩的片段也比不过别的电影。更搞笑的是现在8012年了,人们只看情怀不看水平,真是可叹!
其间我与我左边右边的人共计打了不下十个哈欠。。无聊的片段实在太多太多了。您实在觉得好看,慢走不送。我作为一个花钱在电影院憋着看那么久,还不能快进的观众,有评价的权利!您要觉得好看你可以去电影院包场(手动再见)
老子当反派,一定弄个遥控炸弹一按就炸,才不搞什么倒计时让你们拆!
阿汤哥演的伊森太完美了,以至于白寡妇这个角色被衬托的特别好,她第一眼望过去眼神里就充满了想上伊森的情欲🤣。不得不说IMF的任务一次比一次变态,阿汤哥快60的身体不知道下一步还扛不扛得住(另外按照往常惯例这部里他居然不是长发真的惊了),朱莉亚回归太煽情。
这一集,几位女性真是太棒了,包括巴黎的那位小女警。班治和路德的老梗玩得很遛,笑到牙疼。有这样的team,阿汤哥就算七十岁都nothing impossible。阿汤哥的跑跳爬,还有无死角的驾驶技术,是越来越牛逼了。这第6集,不是全面瓦解,是全面巩固。
大超亨利·卡维尔雕塑一般的容颜和身材让我在影院里原地发情,当场想被Fxxk成烟花Boom Shakalaka在天上飞...#不看IMAX,都不叫看过#
CIA和MI6都不知道中国有个网站,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年度最佳动作电影及最值得看IMAX的电影,高空跳伞和直升机段落在IMAX实拍下观感好到炸,虽说节奏不如《谍4》般行云流水,但胜在延续《谍5》故事品质基础上,把主角们置身更危险的困境,更疯狂的玩命,已然使影片迈向系列新的巅峰,但也由于系列目前过于依赖这些疯狂壮举,如果哪天阿汤哥拼不动了,系列就彻底完了。btw最后的15分钟炸弹倒数整整有25分钟长真的不是穿帮?预告片提前剧透反转也是很不爽。8.5/10
两个最满意的点都有友邻说了:一个是充分关照并释放取景地的地域甚至场景气质,这年头甭想在其他满世界跑的系列电影里找到这么有生命力的“背景板”了;一个是前所未有地强调下降乖讹,而这些乖讹的出现几乎都要归因于Ethan Hunt的愈发老态或愈发善感,籍此形成的是化情怀为信念、由方法论信任到价值观认可的主题递进链条,非常精彩。文本和视听上虽然没做出新意,但不妨碍野心和诚意却是空前大,能清晰看到在以“拍出最有人情味、最值回票价、最集大成的碟中谍”为设计脉络,完成度也确实无限逼近初衷,奈何麦奎里导演确实文戏水平有限,收尾要能有第四部一半漂亮就是我的独尊系列最佳了,现在只能并列。一言蔽之:之于工业是比诺兰更直观的实拍之光,之于观众能代表电影的生理体验之光。祝这个系列长青,隔三差五出来教其他商业片做人。
一度為Simon Pegg操碎了心
3.5 铁人三十八项冠军阿汤哥,部部电影跑下来确实会有种“连汤姆克鲁斯都跑不过汤姆克鲁斯”的感觉。说实话连看几部,每次他们要执行什么mission 是不是impossible已经完全记不清了,其实只要总结一下好人坏人和时好时坏的人就行,然后看看肉搏场面。而这部的动作戏确实是挺有想象力的,雪山直升机追逐战不错,相比之下是否砍掉一些前面的,缩短一些不是更紧凑吗。如果这个城市风光跑酷系列一定要继续拍下去,我希望丽贝卡弗格森可以当主角!她真的有魅力
5>1>4=6>3>>>>>>>>>>>>>>>>>>>>>>>>>>>>>>>>>>>>>>>>>>>>>>>>>>>>>>>>2
故事情节老腔老调玩不出什么花头。但不用CG特效、绿幕抠图、替身假演的阿汤哥真的是太拼了:HALO跳伞是真的,厕所格斗是真的,房顶摔断腿是真的,摩托车撞上人甩出去是真的,直升机吊绳上摔下去是真的,克什米尔悬崖徒手攀岩是真的 #职业精神真心服气#
只想简单说,在其他谍战动作系列越来越简单粗暴蠢时,碟中谍系列却越战越勇,更加成熟严肃。
最近的特工片都在用“消灭人口”做恐怖分子求世界和平做文章(劫难越大越和平),碟6与其他特工片的区别是,一直强调也越来越讲求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比前几部更严肃、写实,伊森的人物性格也更深入—关注每个人。剧作上,用一起事件推动另一起新事件,带来新发展,虽然片长近两个半钟,但节奏感良好,布光尤其值得称道。片中有很多双数的东西——双雄对峙,两个心爱的女人,伊森做了两场梦,两次换脸计,两场空中戏(跳伞和直升机),两场飞车戏,两场卡缝戏(汽车卡墙缝和直升机卡山缝),同时拆两个鋅核等等。
阿汤哥凭借《碟中谍6》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镜头下真正做到HALO跳伞(超高空跳伞,超低空开伞)的演员。 HALO是从25000英尺(7620米)的高空跳伞,在2000英尺(609.6米)以下的低空开伞。这是一种用于躲过侦查、秘密潜入外国境内的空军跳伞技术,常被军方的特种部队使用,在阿汤哥之前从未有人在摄像机镜头前演绎过。由于这段戏份在电影中是发生在晚上,剧组必须尽可能在接近日落时分拍摄,因此每天只有1次拍摄机会,每次只有3分钟的拍摄时间,阿汤哥一共拍了106次才完成HALO戏份。阿汤哥固然牛逼,摄影师同样也很牛逼,一边跳伞还要一边摄像。【片尾无彩蛋】
阿汤跑酷,身材依旧不走型(且看小李子和德普。)// 荧幕特工战力排名: 杰森伯恩 < Kingsman =< 邦德 < Ethan Hunt <<<< 没有狗的John Wick ... //PS: 摸摸亨超的胸。。
那个法国女警察在一分钟之内就会爱上阿汤哥吧,太撩了。
第四部的噱头是迪拜塔,第五部是徒手扒飞机,这一部则是HALO跳伞和雪山里的直升飞机。有阿汤哥在,动作场景一定拼到没毛病,大超加盟算是对了,打斗戏份排得很妙,拳拳到肉质感很好。这一部女性角色非常抢眼,一众女主女配气场惊人各有千秋,Julia的出现倒是还真对得起她这个角色,并没敷衍。
四点五分没问题,比上周的摩天大楼好看也就五倍吧。
阿汤哥已经很拼了!瞎猜都能猜对的剧情已经毫无新意,唯一的看点大概就是阿汤哥怎么折磨自己了。一秒变跑酷小能手,一秒又开飞机撞飞机,还要发挥圣母光环,危急下英雄救美。后来那个上司说Hunt连一条人命都要救的时候我就翻白眼,那几个歹徒不是人么=。=间谍智商掉线已是常识,还好亨利的颜还能打......咦,等等,为啥你两这回把自己包裹的这么严实?@festival grand cinema
7,阿汤哥也是拼了老命了。有意思的是,惊险的场面总伴随着搞笑的段落,这倒是很不错的观感。中间那段搏命狂奔,也成为全片最有趣的部分了。超人的角色也不错,尤其是前面,一边凶狠,一边又有些呆萌。丽贝卡·弗格森相比上一部,发挥空间还是有限,略嫌遗憾。作为一部动作大片,碟6也是努力做到更满足观众了,真是高潮一波接一波,尤其还,那么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