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越狱2017

    动作片柬埔寨2017

    主演:胜见  Jean-Paul  Ly  Lida  Duch  Sisowath  Siriwudd  Tharoth  Sam  Laurent  Plancel  Kong  Ka  Chan  Rous  Mony  Nout  Sophal  Dy  Sonita  

    导演:Jimmy  Henderson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越狱2017 剧照 NO.1越狱2017 剧照 NO.2越狱2017 剧照 NO.3越狱2017 剧照 NO.4越狱2017 剧照 NO.5越狱2017 剧照 NO.6越狱2017 剧照 NO.13越狱2017 剧照 NO.14越狱2017 剧照 NO.15越狱2017 剧照 NO.16越狱2017 剧照 NO.17越狱2017 剧照 NO.18越狱2017 剧照 NO.19越狱201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6:09

    详细剧情

    柬埔寨首部大型动作片。意大利导演 Jimmy Henderson,2011年移居柬埔寨。由构思开始,他便想拍一部困在一个空间的群打片。电影以传统柬埔寨武术作卖点,动作部份媲美2011年印尼的《突击死亡塔》。故事讲述警队拘捕罪犯Playboy,点知原来Playboy另有「大佬」,蝴蝶夫人才是真正的大家姐。为免Playboy洩露社团机密,大家姐悬红追杀他,惹来监狱一片恶斗,各人对Playboy虎视眈眈。押送Playboy的警察加入战团抵抗保护证人。最后蝴蝶夫人出手来个突袭!选角有柬埔寨女子溷合格斗冠军Tharoth Sam和法柬溷血特技人Jean-Paul Ly助阵,还有前艳星Céline Tran首次拍 动作片。电影在柬埔寨大卖,掀起动作片热潮。

     长篇影评

     1 ) 没有不可能

    在典狱长的心中,恶魔岛是一个无法越狱的天然监狱,在两次单独监禁的且长达7年时间的暗无天日的精神折磨之后,巴比龙挺了过来,因为他心中的越狱念头一刻也没有被打消,同时自己被冤枉的案情也让他心有不甘!他和好基友德加越狱两次均告失败,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打击,让德加慢慢失去了逃出去的斗志,而巴比龙却不放过每一次机会,他们来到了恶魔岛的悬崖边,这里无人看守,因为跳下去非死即残,就算侥幸活着,也很难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逃离。巴比龙发现了海洋潮汐的规律和大陆的方向一致,确定再尝试逃离,德加暗暗放弃了,但是还是陪伴好友一起制作漂流筏,并把自己的心意和画作留给了龙,巴比龙这次终于成功了!多年后他回到法国要求出版他的回忆录,揭露当年在恶魔岛的黑暗历史,带着他好基友德加的那幅画……

    无论环境如何,一个坚定地信念才是支撑人跳过墙垣的强大理由,勇敢的人是心智的强大,而并不浮于表面……

     2 ) 浅析《巴比龙》1973年版与2017年版的不同

    《巴比龙》(1973 & 2017)

    《巴比龙》(Papillon)是1973年由富兰克林·沙夫纳(Franklin J. Schaffner)指导的根据法国囚犯亨利·夏里埃(Henri Charrière)的自传改编的越狱题材电影,“巴比龙”在法语中意为“蝴蝶”,在这里指的是夏里埃的蝴蝶纹身,也是电影中根据其形象改编的男主角的名字

    2017年,导演迈克尔·诺尔(Michael Noer)将这样一部经典的越狱电影重新搬上银幕,并在2017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中的特别展映单元(Special Presentations section)中首映。

    同样的作品被两次改编,两个版本中的异同点绝对是值得让人去探究和挖掘的,本文将列举1973年版与2017年版的部分不同点,并聊聊这些不同背后的意义。


    1. 两版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有所不同,1973年版的监狱是法属圭亚那监狱管理局(Penal Administration of French Guiana)属下的沙洛伦监狱(Penitencier De St Laurent),2017年版则是同法属圭亚那监狱管理局属下的运输营地(Camp De La Transportation);

    两版的监狱地点设定稍有不同

    2. 2017年版增加了男主角巴比龙的故事的起始情节,来完善这个角色的经历;

    《巴比龙》(2017)

    3. 1973年版的巴比龙因涉嫌杀死一个皮条客且威胁检察官而入狱,而2017年版的巴比龙则是因涉嫌杀死一名告密者而入狱;

    《巴比龙》(2017)

    4. 1973年版的《巴比龙》中,巴比龙和德加(Dega)被分配到基洛四十场(Kilo 40.),主要负责清理和搬运沼泽中的枯木;而在2017年版的《巴比龙》中,两人则是被分配到了零号路(Route Zero),负责开采和搬运矿石。

    两版中的劳改地点有所不同

    5. 1973年版中,巴比龙遇到了收集蝴蝶的商人,并与其交易了一艘用于越狱的船只;而在2017年版中,巴比龙则是遇到了因暴雨而陷入泥泞的皮条客,同样他们也交易了用于越狱的船只。

    也因为劳改地点不同,主线设定会有细微差别,但角色的基本功能没变

    6. 在两版中,巴比龙的第一次单独监禁的原因基本一致,过程有所不同;1973年版为巴比龙与德加被点名抬尸,巴比龙无疑发现是朱洛,而德加无法承受血腥而呕吐,巴比龙为拯救被鞭打的德加而选择袭击狱警,最终越狱未遂而被关单独监禁;而2017年版的朱洛因为逃跑而捅死一名狱警,最终被送上断头台;巴比龙被狱长点名抬尸,而不料德加中途无法承受血腥而失去行动能力,最终巴比龙因砸伤狱警,越狱未遂而被关单独监禁;

    《巴比龙》(2017)

    7. 在第一次单独监禁中,两版在细节上展现出些许不同,主线依旧为巴比龙同样是因为收德加的椰子加餐而导致最终粮食减半,但在1973年版中,影片为了描述巴比龙所遭受的苦难,描绘了两个小细节;一是理发时遇到另一位濒临死亡和崩溃边缘的狱友问道造型如何,巴比龙选择说好话,最终狱友不再出现过,而后来轮到了巴比龙濒临边缘时,他问道旁边的狱友,则狱友选择了说真话,巴比龙也意识到自己处于死亡的边缘;二是巴比龙常在牢房中左右徘徊,每走五步到达对面墙面,而到了最终单独监禁释放的那天,巴比龙终于走出了第六步时,却因体力不支而倒下了;这两个细节都没有延续到2017年版中,故在这个部分,1973年版对巴比龙的孤独和痛苦以及坚韧的人性之光刻画得格外绚丽。

    《巴比龙》(1973)

    8. 1973年版的特鲁西欧(Clusiot)和2017年版的塞利尔(Celier)这两个角色都是巴比龙和德加在工作时认识的人,而最终两人也同样协助巴比龙一伙人越狱,不同的是,特鲁西欧最终没能越狱成功,而塞利尔则是与巴比龙一伙人成功搭上了船只;而在这个部分,2017年版增加了一个小插曲,便是塞利尔与巴比龙就受伤拖后腿的德加是否应该留在船上的问题大打出手,最后德加将塞利尔刺死,这个小细节的设定也侧面烘托出了巴比龙与德加两人之间的友谊;

    2017年版的塞利尔这个角色的设定所起的作用非常大

    9. 两版中的巴比龙在越狱途中都遇上了一群修女,而最终也都被修女出卖而回到监狱进行第二次单独监禁,稍有不同是1973年版的巴比龙在第二次监禁结束后,被派往恶魔岛后才遇到德加,而在2017年版中,巴比龙在逃跑前曾尝试去拯救德加,最终因为时间来不及而导致德加和巴比龙一齐被抓,这个细节也进一步侧面印证了两人之间的友谊着实比金坚;

    《巴比龙》(2017)

    10. 2017年版的结尾也同样增加了巴比龙越狱成功回国后的情节,对应了最开头新增的巴比龙被诬陷越狱的情节;

    《巴比龙》(2017)

    11. 两版中也存在一些非常小的细节,例如同样一句类似的台词曾被不同的人说过,1973年版中巴比龙邀请朱洛一齐越狱而被拒绝,朱洛说道不愿他人背自己所设计的烂越狱计划的锅,最终朱洛也因不指明原因惨死;而在2017年版中则改成了朱洛邀请巴比龙一齐越狱,而巴比龙则不愿朱洛因自己的计划而背锅,随后朱洛铤而走险自行越狱,最终因杀人而被送上断头台;

    同样的台词让不同的人说的效果又有所不同

    其次,德加这个角色在1973年版中一直表现出没有太强的越狱欲望,多次越狱都是因为生活所逼才就范,若在监狱中有相对优越的职位和待遇,德加是很少会考虑逃离舒适区的,而影片的主要矛盾基本上是围绕着巴比龙对自由的渴望和现实之间的斗争;而在2017年版中,德加在越狱中一直为协助巴比龙的地位,电影的主线则是围绕着巴比龙和德加的越狱计划来展开;

    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对德加的演绎着实入神

    这也是影片最后在两人分离时,两个版本中的德加所持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1973年版的德加厌倦了越狱,更倾向于和睦、安静和种菜养鸡的晚年生活;而2017年版的德加则是不想再去拖巴比龙的后腿,经过自己两次直接或间接让巴比龙进入单独监禁之后,德加已经意识到自己是无法协助巴比龙的越狱计划,巴比龙单独行动的成功率可能会更高,所以德加最终选择了成全巴比龙。

    拉米·马雷克(Rami Malek)对德加的重新演绎也有自己的风格

    结语

    整体下来,1973年版更倾向于描写巴比龙的逃亡之旅,对自由的向往以及自身坚韧的性格,全片像是回顾了巴比龙的越狱一生;而2017年版则更加聚焦于巴比龙与德加之间的友谊,两人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互动以及矛盾贯穿了整部电影,就像巴比龙在片尾说的,这不只是我的经历,这还是很多人的经历,仿佛其中的潜台词是,其中也有我的好友们。

    巴比龙的自传代表了德加、朱洛等千万法国囚犯的一生

     3 ) 一颗倔强的自由之心

    很精彩。看到很多评论觉得故事推进缓慢,高潮不突出,也有很多人拿它和肖申克比较。从电影角度讲,这个完败于肖申克,但这个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啊……为了尽量忠于史实,改动不宜过大。

    试想如果结尾是巴比龙回到法国,找到元凶手刃仇人,迎回爱情和财富,再出一计救出暮年的德加,如此大团圆结局是不是会有更多人觉得过瘾,更加精彩?

    只能说这个故事希望能更多的贴近史实,别去拿它和小说比较,它已经足够传奇了。

     4 ) “巴比龙”——董乐山

    董乐山1924年11月14日生于浙江宁波。

    董乐山为一些报刊撰写戏剧评论,以至到后来在从1942年到1944年近三年时间里用麦耶、史蒂华的笔名每月定期为当时上海唯一的一个大型综合性文艺刊物《杂志》撰写剧评专栏。

    1956年,新华社成立翻译部,董乐山“官”拜业务秘书,主管日常业务工作。对当官没有兴趣的他却最关心自己的业务水平。他被告知他的业务级别相当于当时大学里的副教授。这一年他三十二岁。在这段期间内,他除了亲自参加重要新闻稿件的翻译和定稿外,还编写了几万字的《新闻翻译手册》,为提携后进,培训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且他还为中国外来词汇的汉译标准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已经成为汉语中常用的一些词汇,诸如“导弹”、“穆斯林”、“超级市场”、“威慑”、“遏制”等,都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在斟选《参考消息》的报头题字时,他经过再三考虑选择了鲁迅的手迹,一是因为他从小钦佩鲁迅的风骨为人,而是因为政治运动频仍,他担心其他在世名人的手迹永不长久。他的选择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一直沿用至今。

    反右运动开始,董乐山被打成右派,因为他拒绝承认“莫须有”的罪名或诬陷他人,他被关押的时间最长,一直到学校迁到“五七”干校。即使在干校劳动期间,他仍然偷偷教授有心学习的学生英文翻译。1971年,他在搬运重物中由于疲劳过度从拖拉机上摔下将左臂摔断,总算被允许回京接骨治疗。

    董乐山晚年投注了最大心血的劳动,是他从以《红星照耀中国》为起点,重点为国人翻译介绍了《一九八四》、《奥威尔文集》、《中午的黑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苏格拉底的审判》、《古典学》等一系列重要文学和学术著作,对于国人从世界、文化和历史角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人文精神,什么是 ,都有重要的帮助。

    董乐山一生除了工具书之外没有藏书的习惯,家中绝大部分书籍都是朋友和出版社所送。但是晚年深居简出的他有一次却特地亲自去市中心为自己买了一本并不是什么煌煌名著的小说。书中描写的是两个被关在法属圭亚那一个海岛监狱的囚犯的经历,曾经被好莱坞拍成电影,由史蒂夫麦昆和达斯丁霍夫曼两位著名影星主演。由史蒂夫麦昆扮演的主人公在故事中历尽千难万险数次越狱,数次被抓回,罚禁在暗无天日的单人牢房。故事结束时,从单人牢房放出的主人公已经是个白发苍苍、行动迟缓的老人,但是他再一次告别了已经安于养鸡种菜,准备在狱中度过余生的朋友,跳下悬崖,乘坐自己偷制的浮筏,飘向一望无际的大海。董乐山的一生,何尝不是体现了这种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精神!

    摘取自《董乐山文集》

    1999年一月,董乐山在北京与世长辞,他生前交代儿子把骨灰带出中国。如今,他静静地躺在美国加州的一处墓地里,享受阳光。

    PS:

    当我重新看我打的最后一句时,我发现有很大程度上的误导。如果造成了困扰,我很抱歉,这不是我原来的用意。我稍稍解释一下:我个人理解董乐山和巴比龙的经历很像,但并非暗示巴比龙离开监狱岛等同于董先生离开中国。重获自由是精神层面上的意思;董乐山晚年的时候中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改革开放,如果要走,我认为董先生早就可以选择出国或移民;然后,中国亏欠了董乐山及这代人很多,对他身体和精神上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他可以有任何决定,我非常尊重;而且董乐山只说(并没发现其他资料)骨灰不留中国,没有提及一定要埋在美国,所以跟美国不美国无关,只跟中国有关。

     5 )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越狱故事,不是“肖申克”而是他

    14年,8次越狱,禁闭7年,他告诉你自由有多伟大。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首名诗。这首诗告诉大家:自由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除了诗歌,影视作品对于自由的歌颂也不胜枚举。最能放大戏剧冲突、表现个体追求自由的影视作品,就是“越狱”题材的影视作品。

    不管是东房观众还是西方观众,大家评选出来的影史第一佳片都是《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越狱的故事,在我国,110多万影迷为这部电影打出了五星好评。

    这部电影的伟大就在于:他告诉人们,自由是最宝贵的东西,比任何东西都更有价值。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是一部大爽片:被冤枉的好人凭借坚强不屈的意志,以及聪明才智终于战胜了坏人,并且逃出升天过上了好日子。

    《肖申克的救赎》火了以后,出现了很多越狱主题的电议,这类电影要想成功都要遵循一个套路:主角原本是一个好人,后来被冤枉入狱,但他心里一直坚定地向往自由;最终,他凭借坚强不屈的意志、聪明的头脑,克服艰难险阻逃出升天,过上了好日子;中间,他跟狱友有了真诚的友谊,并且智斗邪恶的反派……这样的爽文模式是越狱题材影视作品的一贯套路。

    因为这个套路涵盖了人们对自由、对善有善报的向往,所以才会深受欢迎,越狱主题的美剧《越狱》也遵循这个套路,它既振奋人心,也是很多中国观众的启蒙美剧。

    今天给大家推荐另一部越狱主题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越狱故事,越狱的过程比《肖申克的救赎》还要震撼人心。目前这部电影看过的人并不多,正好作为冷门佳片推荐给大家。

    “巴比龙”是电影中男主的名字,是法语里“蝴蝶”的意思,也有自由高飞的蕴意。巴比龙原本是一个混迹巴黎的小偷,每天骗上流社会的有钱人,偷有钱人家里的东西,他还找了一个妓女做女朋友。

    这样的人当然不是好人,但也绝对罪不至死。在一次行窃后,他被人诬陷为杀人犯,不由分说就关进了圭亚那监狱里。

    这个监狱四面都是大海,岛上的森林里毒虫横行;岛上的警卫荷枪实弹,一言不合就开枪突突;被关到岛上的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一言不合就拔刀,所以,刚来到这里的囚犯感叹:我们是要下地狱吗?

    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圭亚那监狱,从1852年到1939年间,流放到圭亚那的囚犯有7万人,活着回来的只有1.7万人。说这里是地狱,一点也不夸张。

    正常人来到这种地方,第一反应肯定是越狱,但监狱管理者早有准备,不仅荷枪实弹守卫,一言不合就开枪;还采取了各种离间计:如果有人越狱出去,看到他们的举报者,都会获得重奖。甚至连心慈面善的修女,也成了告密者,帮助抓捕越狱者。

    越狱失败被抓回去的人呢?除了加重刑期,还会疯狂地关禁闭:第一次越狱被抓,关2年禁闭;第二次尝试,5年的禁闭;第三次还敢干,就送到“恶魔岛”上无期监禁。

    这种禁闭一方面会摧毁人的身体(关禁闭时饭菜营养和光线都不足,空间也狭窄,很多犯人病死了),另一方面会摧毁人的意志(狱警的虐待、无尽的黑暗,都让人产生可怕的幻觉,进而抑郁而死)。

    但是,即便这样,男主巴比龙为了自由,还是一遍又一遍尝试越狱,前两次越狱被关了7年禁闭,第三次越狱再次被抓,直接送到了“恶魔岛”。

    恶魔岛表面上看像个世外桃源,这里没有高墙、没有铁链、没有狱警,有的,只是成林的椰树、高低起落的矮小石屋,每个石屋里,住着一个囚犯。他们可以在岛上种菜浇花、圈养家畜,活生生的世外桃源景象。

    这里就能看出电影设计的精彩了:恶魔岛上有几百米高的天然屏障(临海的悬崖),不用狱警作监督;岛上提供了自给自足的开放条件,这让经历了劳役之苦和禁闭折磨的囚犯宛若回归人间。

    这些囚犯能“干自己想干的事”,产生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依赖性,更不会萌发舍命相搏的逃跑念想。这哪儿是自由啊?这才是真正的无期徒刑。电影是想告诉观众:自我囚禁才是最高等级的囚禁,放弃了希望和信念就成为了永远的囚徒

    电影中,男主巴比龙的挚友,此前一直跟他策划越狱的德加,在恶魔岛关了一段时间,他也不想逃出去了,只想安安静静地作画。

    介绍到这里大家肯定发现了:这部越狱主题的电影跟《肖申克的救赎》,《越狱》都不一样,主角巴比龙虽然意志坚定,但能力很有限,一次次越狱,一次次被抓,根本没有什么主角光环。

    事实上,这才是这部电影伟大的一个原因:普通人为了自由一遍遍尝试,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这比天才轻轻松松创造奇迹更令人震撼

    巴比龙足足越狱了八次,终于结束了十多年的牢狱生活,逃到了委内瑞拉,几经辗转在委内瑞拉定居并成为当地公民。1931年入狱到1945年成为合法公民,巴比龙用平凡之躯创造了奇迹,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越狱故事。

    【巴比龙的原型】

    是什么让巴比龙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一方面是不甘,但更多的是不放弃自我,他心中一直生长着希望的种子。在被关禁闭的时候,巴比龙做过一个梦。他梦见自己走进一片沙漠,沙漠尽头是一个审判者。巴比龙说:“我是无辜的。”审判者说:“不,你有罪,你犯了人类最可怕的罪状:浪费生命!”巴比龙愣了愣,继而低下头:“我认罪。”

    这个情节告诉观众: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越狱故事,不是因为意志坚定百折不挠,而是:主角心中一直保持着重新做人的信念,他不想在高墙里不明不白地死去,也不想碌碌无为在恶魔岛等死,他想要重新开始过有意义的人生,不浪费生命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是真实发生的。巴比龙原名叫亨利,他从1932年入狱,到1970年被法国政府赦免罪行,用了38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了他的自由梦。

    1968年,定居委内瑞拉23年后,巴比龙安心在家写了本回忆录,回忆录的名字,就叫《巴比龙(Papillon)》。书中的故事不如《越狱》惊险刺激,也不如《肖申克的救赎》设计精巧,但它更为动人,因为它够简单,简单到只有一股向往自由的无畏勇气

    【晚年的巴比龙】

    到现在,《巴比龙》这本书已经成为了一本畅销的名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自由而抗争,而奋斗。而这个故事也先后两次被拍成电影,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部就是2018年上映的版本,电影精彩纷呈,有很多细节振奋人心。

    如果看完这个版本你还不过瘾,可以去看看1973年上映的版本,这个版本有151分钟,近3个小时时长,对于巴比龙的人生介绍得更详细,更有人生史诗的气质。

    自由是无价的,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自由,同时,不管处于多么艰难的处境下,一定要心怀希望,这就是史上最伟大越狱故事教我们的。

    ↓↓↓↓↓↓

     6 ) 眼镜哥or巴比龙

    郑重声明,有《肖申克的救赎》的剧透,介意的可以退出。

    好多人拿来跟《肖申克的救赎》比,但其实根本不是同一种影片,陷害入狱➕越狱这个设定是一样的,但里面的过程差了十万八千里,而且总体来说我更偏向喜欢《巴比龙》的剧情。

    肖申克的剧情更偏向于越狱的手法来侧面的表现主角的毅力,看似肖申克的男主在监狱里活的还可以,好像也认命了,用了整部影片的时间去做铺垫,只为最后的反转,你以为的认命和活的自在其实只是在表面,在背面依旧用顽强的意志力用三十年的时间用渺小的勺子挖出了自由。但给到的我情绪冲击就是会平淡了点,向往自由的意义和顽强不放弃的精神也始终淡了点,可能有些东西还是单刀直入的好。

    但这些在《巴比龙》里都给到了我,它的剧情更偏向于描述主角第一视角下的世界和内心波动,没有铺垫后的设定反转,也没有斗智斗勇的精彩博弈,也不会有过多的人物塑造,只有最身临其境的困境,带你感受绝望的滋味。

    开局在集体把囚犯押上船送往监狱的时候,男主角便开始了从头到尾的人间清醒,知道这个世界的法则,但明显有钱人的眼镜哥还在相信世界的真善美,很快夜幕降临大胖子就给他上了一课,为了利益把旁边的小伙子做掉了,拿出了藏在小伙子肚子里的钱,还分了点钱给狱警打掩护,手段极其残忍直接将眼镜哥吓破了胆,以至于即便第二天投奔了主角,主角帮他揍大胖子的时候,让他帮忙捡刀,他都显得犹犹豫豫,可见其性格。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男主预料到了眼镜哥的妻子不会救他,只有眼镜哥还活在天真的梦境里,其实这里我可能比男主还更早预料到,不是说我悲观主义,而是这段有点像《赌博默示录》中的开司相信队友会拿手里的道具去换被关起来的开司,但队友反手就把道具卖钱对开司不管不顾,而期间还有个社会哥点醒了开司,哪有这么天真的戏码,唯有手里有他们在意的利益和筹码,他们才会想方设法救你,眼镜哥这里也一样,如果眼镜哥有后手,他的财富只有他才能开启,那妻子指定会想方设法的去救他,就算没有妻子,都会有一堆人所谓的朋友去救,但明显眼镜哥没有留后手,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人可以要求自己真善美,但千万不要期待别人都像你一样美,放弃一个人就可以独享他的百万财产(按照剧里的年代和消费习惯应该挺多钱的),还不用担心他的报复,怎么想怎么美,至于心里的内疚,值几个钱?

    对比眼镜哥,男主明显清醒的多,牢笼里离别时跟妻子说“忘了我”,不管是出于对妻子的保护还是知道现实的残酷,不管是出于妻子的主观愿意还是客观被动,她最终都会这么做。所以男主不会留恋过去的爱情,最起码活着不是为了女人,而男主不管到了哪个地方,都在想办法逃,通过之前的一些插曲也塑造了男主勇敢果断有领导力的人设,计划逃跑的时候做出的拉拢和谈判行为就极为自然。

    而周边环境的塑造也在一层层的往上走,感官的冲击也在逐渐升级,首先是刚开始的大本营,营造的希望也是最大的,第一次逃跑失败关两年,第二次关五年,第三次恶魔岛中的无期徒刑,弄出人命死刑。而且这里的囚犯还能通过钱去换取轻松的工作,尽管最后没去成,但整体的氛围还是比较和谐的,哪怕中途砍掉了逃跑失败还弄出人命的小伙子的头,我还是对男主有信心的,以他的心里建设能力,很快就能适应,但反观眼镜哥这边就不行了,沾了血就开始精神恍惚,神志不清,被一旁的狱警拿鞭子教育,男主看不下去就砸晕了狱警慌乱逃跑了,我心里想砸狱警最好别被抓到,不然狱警有的是办法让你吃苦头,跑到了有船的船夫那准备画饼和白嫖一艘船逃跑,而船夫也给他上了一课,只有更黑没有最黑。

    一开始抓回去单独关两年我想的还挺美的,起码不用干活,后面一看,好家伙,与世隔绝四面墙环绕着你还不能说话,后面眼镜哥偷偷“托关系”给男主的水桶里每天放一个椰子,男主咬下一口那种享受的表情,太真实了,这时候希望又有了,但被发现了,男主还不愿意出卖队友,希望破灭的同时粮食又减半,还把能见光的天花板给盖上,彻底变小黑屋了,绝望的气息逐渐笼罩开来,都给男主整出幻觉了。

    两年已过,男主熬了过来,跟眼镜哥碰面以后又在计划新一轮的逃跑计划,而这一次在黑夜中的行动彻底把我的心紧绷了起来,真的是太惊险刺激了,男主的两年经历尽管描述的时长不多,但塑造的很成功,失败的后果以我的视角来承担的话真的会崩溃,后面的船只交易又让我捏了一把汗,还好没有出问题。

    以至于看到用一艘破船飘在海面上的四个人,会感觉很有安全感的画面,终于自由了吧,脱离了苦海,不存在坐着游艇突突过来的沙雕剧情,但导演怎么会这么安分呢,这才过了一个小时,小插曲当然要有,这一段的故事应该主要就是塑造眼镜哥的成长,或者说蜕变更合适点,跟着男主混,多多少少都会感染一点,对这个世界了解的更多一点。

    我以为可以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又被抓了,但这一次导演仅仅用了一个妆容一个镜头就把那种岁月和环境的摧残塑造的很成功,我跟典狱长有一样的疑问,“你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在这么绝望的困境,你仍充满希望充满斗志,代入主角的视角,差一点,就差一点点,我就重获自由了,但我为了救朋友,又被抓了,这一次是五年,没有人会帮我的五年,你知道这五年是怎么过来的吗?我不敢想象,也无法想象。

    我以为这是绝望的尽头,但导演用环境的塑造告诉我,还有更绝望的,五年出来以后就直接送往恶魔岛,在押送的途中我依旧抱有幻想,可能导演喜欢用反差,恶魔岛反而不恐怖,最终男主肯定更容易逃出。然而当恶魔岛里的囚犯映入眼帘的时候,还是会感到惊讶和感慨,一个个都是被压抑的环境所摧残到没有灵魂的肉体,眼神毫无光彩和憔悴的面孔透露着悲凉,男二佝偻着身子和颤颤巍巍的腿迎接男主的场面,跟上一个逃出来精神焕发充满希望的眼镜哥形成巨大反差,让人不禁在想,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男主依旧在想怎么逃跑,而眼镜哥只是做着五年如一日的事情,在恶魔岛画画,好像这是他唯一的乐趣了,有一天计划有了,道具也做好了,准备逃跑的时候,眼镜哥说了一句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话,“我不准备逃跑了,我属于这里,我准备好了”,在眼镜哥看望被关了两年禁闭的男主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熬过来的,你明明知道只要出卖我你就能活的轻松点,换作是我可能早就这么做了。”

    眼镜哥一直比较脆弱,又或者说这才是大部分人的写照,不管出于是不想拖男主的后腿还是被恶魔岛摧残了向往自由的意志,眼镜哥确实能说出这样的话,又或者,让男主在恶魔岛待上个几年,会变成眼镜哥也说不定。

    但还是由衷的佩服男主,把一开始的监狱大本营比作天堂的话,禁闭小黑屋就是人间炼狱,那恶魔岛就是名副其实的凯撒地狱,对于眼镜哥和男主的视角来说,眼镜哥的视角跟我的性格跟贴切一点,会想着逃跑,因为在狱中也是会死人的,跟着有头脑有胆识的人一起混,逃跑几率还是很大的,我对在外面的世界还有期待,可有一天领头的人被关了两年禁闭,靠我自己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一直潜伏了两年之久,久到我自己都差点没有出去的斗志了,还好领导人又回来了,我把计划告诉他,一起配合逃跑,这次终于成功了,我拼命呼吸自由的空气,而当面对人性的抉择时,我也终于能狠下心来解决眼前的麻烦,不再畏手畏脚,尽管事后我还是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可惜的是,我又被抓了,这次是直接送往恶魔岛,这次没有人能帮我,我什么也做不好,这里充满阳光充满鸟语花香的环境,却无处不在讽刺着困在这里的人,最自由的环境却锁着期待诗和远方的人,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我渐渐接受了这里。

     短评

    温吞流水账,基情溢满屏

    5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 整体上还是太平庸了,和老版相比,问题主要还是新版导演的镜头调度和视听语言既不准确,也没什么特色,基本上就是流水线的拍法和完成度。为了卡死类型框架和叙事节奏,结果最后双男主真要逃亡了,反而紧张刺激或者感动之类的情绪都没了,高潮在之前就已经过早的到来。惊喜的是两位男演员的CP感塑造很贴合当下的年代,导演知道在塑造人物,就差把片子当成不离不弃有情有义的爱情片来拍了,这是这部新版最喜人的地方了吧。你瞧影帝小哥最后的那个选择吧,肯定是真爱了。

    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 建议你们去看看原版

    1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 Rami Malek 用他诡异的大眼睛盯着另一位男性角色看,那就是爱情片无疑了,每次他都是这样

    17分钟前
  • The 星星
  • 还行
  • 看讨论区,很多都说德加不走是因为喜欢上了恶魔岛的安逸生活,但是,我咋觉得,他是不想再拖累巴比龙才不跟着走的呢?

    19分钟前
  • 阿甘正在转
  • 推荐
  • 比肖申克的救赎牛逼,为什么呢?就凭这竟然是。真。实。事。件。

    24分钟前
  • DrMatthew
  • 力荐
  • 残酷,压抑,甚至带有一丝绝望,但故事缺乏吸引力,平淡乏味的剧情走向,把这个题材拍成了一潭死水,演员虽然也拼,但男主没有把这个人物的经历变化演出来,就像剧情一样,毫无起伏

    26分钟前
  • 还行
  • 导演拍得相当稳,但是整体上确实缺乏起伏,不论是越狱部分的设计还是对于恶魔岛内部秩序的展现都不太能让人满意,只能说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问题。而这一次的翻拍剧本也确实有一些缺乏重点,好在两位主演的表现非常精彩,弥补了一些遗憾。

    3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 居然是真人真事,现在据说法属圭亚那已经满大街都是中国杂货店了,有机会去看看

    32分钟前
  • Dr.Moriarty
  • 力荐
  • 猪一样的队友,神一样的助攻

    35分钟前
  • 在JFK没等到你
  • 还行
  • 未曾见闻如此不懈、隐忍、悠长的男人气魄和友谊!

    39分钟前
  • 黑夜小麻雀
  • 力荐
  • 和《肖申克的救赎》是类似的故事,同样是被诬陷入狱,同样是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洗清罪名。在法律不健全、社会不公平、哭诉无门的时候,只能自认倒霉,或者奋力一搏。“冤狱”也可以换成一切不公平待遇,你可以选择算了,也可以像巴比龙那样不服软、不服输、刚到底。这就是为什么巴比龙说:这是他的故事,也是很多人的故事。为了自由,为了尊严,为了讨一个说法,为了告诉人们自己没有做错、不需要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受惩罚,他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实现它。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就是信念的强大。感触最深的是巴比龙看见警察后,不独自逃跑,而是回去告诉德加。德加曾经帮助过他,他就会一辈子铭记。从小偷小摸,到知恩图报,当年的小混混在时间和岁月的洗礼下终于成长为真正的男人。最终德加没有跟巴比龙走,因为德加不想拖累他。

    4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 一群人的努力换回了一个人的胜利,保险箱里没有的财富恶魔岛都有,两次重聚大眼的倾诉近乎是告白,爱你就给你自由,被双男主之间纯洁的jq戳到泪点,比肖申克更曲折更真实甚至多了几分不确定性,湖南哥帅惨了,演这种有头脑有性格的主人公简直小菜一碟,和大眼在悬崖边诀别那一刻我哭着加一星,大眼cos金刚捶胸顿足我又笑成傻逼

    45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力荐
  • 屡战屡败是运气,屡败屡战是精神。追求自由的心不死,心就是自由的

    48分钟前
  • 胡司令Ho Slim
  • 推荐
  • 很规整的越狱片,我喜欢!!!!湖南实在是太帅了!!!!可能我被美颜蒙蔽了双眼,就算是全片压抑的故事和算是些许冗长的叙事完全没关系啊,I WANT MORE PLEASE!! 配角戏出众,只可惜口碑和票房双失。为湖南表可惜…

    49分钟前
  • 逢澶Ty
  • 推荐
  • 我都快怀疑这两个人是爱情了。

    51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 “从现在起你的桶里每天都会有一个椰子”,Ps:被剪掉24分钟的院线版本一文不值

    54分钟前
  • 从一
  • 力荐
  • Papillon是“蝴蝶”的意思,听英语全程喊男主“巴比龙”非常诡异。基情四射。但越狱的部分乏善可陈。以影片的时间跨度和内容来看,就不应该把重心放在越狱的情节上,而是应该放在人物的心理发展和环境塑造上。巴比龙两次小黑屋存活简直突破人类心理极限,从之方面入手,才会有震撼的力量。导演的想法和演员的表现跑偏了都。

    57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 算不错吧。没有73版好,省去了一些情节,比如关了5年紧闭出来在阳光下睁不开眼,掉光的牙齿,跟医生的谈话,跟修女的情节,麻风岛直接没有,等等,没有了这些情节,观感弱化许多。我又想起了董乐山老先生特意去市中心买一本叫巴比龙的书,他也是巴比龙。

    60分钟前
  • 壹佰伍拾號
  • 推荐
  • 太他么大了,眼睛。

    1小时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