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上的来客》、《五朵金花》和《刘三姐》,都体现了少数民族风情被革命话语改编、被政治化表述,但是于后两者不同,《冰山上的来客》更具有温度,留有更多关于情感和生活的质地。
影片中,年少的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被迫离别时,象征着爱情信物的帕米尔红花被摔落在地,被无情践踏。多年以后,在解放军哨岗,排长送给古兰丹姆一盆红花,屋里屋外的两人面对同样的花而歌唱,认出彼此,终于重逢。哪怕“花”与“歌”是来自排长的测试,但是在塔吉克族青年男女的感情中,它是刻骨铭心的初恋和热烈纯真的存在。而对比另外两部电影中的男女之爱和山歌情缘,《刘三姐》中山歌是来自民间的叛逆,“歌声走在棍棒前面”——管家和莫怀仁前来乡村之际,电影中都剪辑进一个拿着棍棒的镜头,视觉化呈现民间文艺在政治叙事下成为刀枪、武器;《五朵金花》中阿彭寻找金花时,政治叙事取代民间风情,山歌与对唱都失效,无法让男主找到他想找的那个金花。
除了山歌,说它更有温度,更有关于情感和生活感的内容还在于:这部电影中对塔吉克族人宗教的尊重,相比另外两部,有很多呼唤真主以及宗教相关的对话;同时,排长也不是绝对严苛只盯着军事作风的人,他的“阿米尔冲”真的是让人热泪盈眶的共情;特别是这部电影从歌到角色对民族性格的还原,我之前看怀念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的一个访谈时,介绍说塔吉克人无论在经历了多大的悲痛的时候,他会缓缓地、静静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汉族人或许会有一种“霎时间天昏地暗”的表现,但是塔吉克人不是这样的。当我们看电影中,阿米尔说自己更爱小时候的古兰丹姆,是因为面前假古兰丹姆“爱哭”,而这与他所熟悉的民族性格就是有违和感;另一情节,一班班长一行人遇难后,战士弹唱着《怀念战友》,悲恸的情绪缓缓诉说而出,更真切,也更深沉。
音乐的交流是这部电影最为鲜明的特色:热瓦普的琴弦、暗含谜语的笛声和充满民俗风情的歌唱,电影在歌声中烘托环境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心理变化,布置线索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电影的名字《冰山上的来客》烂漫且充满神秘感,让人没有料到这个冰山下的动人故事竟是一部政治题材的悬疑片,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电影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51年,新中国建国的两年后。人民的肚子尚未填饱,解放的重任已迫在眉睫。国内反对党的残余势力在边疆密谋,帝国主义分裂势力在毗邻国家挑衅,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尚未建立稳固的信任基石,这部影片便是在这种风雨飘摇的社会背景下,讲述了一个扑朔迷离、惊险波折的浪漫故事。
音乐的交流是这部电影最为鲜明的特色:热瓦普的琴弦、暗含谜语的笛声和充满民俗风情的歌唱,电影在歌声中烘托环境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心理变化,布置线索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电影中出现的第一首歌曲是《冰山上的雪莲》,“爬过万道坡,谁见过水晶般的冰山,野马似的雪水河,冰山藏着珍宝,雪水灌溉着田禾,一马平川的戈壁滩……”间谍假古兰丹姆在这首背景乐曲中出场,她是外表美丽纯洁的新娘,有着令人叹惋的身世,在与冰山雪水之间赢得了部族的信任。
“谁能想到惊燕会在冰山下落脚”,谁能想到冰山的纯洁宁静是短暂的美丽诱惑,暴风雪已经在一派祥和的三伏天里酝酿。
间谍假古兰丹姆聪明细腻,很快察觉出了解放军战士阿米尔听到“古兰丹姆”名字后的异样神情,并凭借高超的演技、掩人耳目的身份迷惑众人,为密谋反动的头目热内甫传送情报。她的表现引起新婚丈夫的妒忌,她利用丈夫对自己的爱,用语言的刺激掌控他的情绪,使他在极度悲伤中放松警惕,失去理智。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电影中出现三次的一首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红的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这首歌第一次出现,是用插叙回放阿米尔难以释怀的记忆:贫苦动荡的年代,少女古兰丹姆被叔叔卖给热力普为仆,阿米尔送给古兰丹姆的雪莲被热内甫在脚下狠狠地践踏。歌声中透出无法掩饰的哀伤,纯洁的友情、萌芽的爱情本应像花儿一样美丽鲜艳,两个孩子却弱小地尚且无法与命运对抗,分离就像戈壁滩上流沙被风暴吹散,绝望且无助。
第二次出现是足智多谋的排长故意安排的一个情节,当假古兰丹姆在不远处的戈壁滩出现时,让阿米尔放声歌唱,有心事的阿米尔下意识地唱起从少年时期就一直在心头回荡的旋律,而不远处的假古兰丹姆对这首歌曲毫无触动,排长意识到了假古兰丹姆心中缺失这段重要的回忆,进一步证实了她身份的疑点。
喜欢的那个人,无论经历了时光里多少风霜的的雕蚀,归来时,熟悉的气息依然不曾改变。“长大了”的古兰丹姆和阿米尔记忆里的古兰丹姆变得不同,“她哭得和别人不一样,她的眼睛后面像是还有一双眼睛”,善于逢场作戏的假古兰丹姆精于表演,她的眼泪不是真情的流露,而是煽动别人情绪,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她不是小时候的古兰丹姆,这是直觉给予阿米尔准确却难以证实的提示。
这首歌最后一次出现,促成了阿米尔与真正的古兰丹姆的相识,真正的古兰丹姆从来没有忘记儿时的这首歌曲,阿米尔悉心浇灌的雪莲花已经长大,唤起了她一直萦绕心间的记忆。雪莲花和这首歌是这段纯真感情的见证。善良和正义得到美满的收尾,最为符合世人的心理期待。真善美永存的希望,如月光般温暖寒窗,支撑人们活过今夜的风雪。
《怀念战友》和《塔吉克的雄鹰》是两首在生死别离的时刻响起的歌曲,两首歌曲中都用比喻的手法来烘托情绪。
间谍假古兰丹姆利用丈夫对自己的信任隐瞒了风暴的讯息,并向热内甫传达了新的情报,冰峰上执勤的一班长在风暴中紧握钢枪,站成一尊永恒的冰雪雕像,赶去送大衣的新郎也被掩埋在雪崩之下。令人钦佩的、有着不屈意志的、值得永远铭记的、成为时代楷模的、伟大的……牺牲!可是“牺牲”无论多少带着光彩夺目的修饰语,也难掩生死离别,留给生者彻骨的心痛。“瓜秧断了哈密瓜仍然香甜,琴师回来都达尔还会再响,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怀念战友》歌曲响起,悲愤的情绪溢出屏幕,但杨排长们还要冷静克制,避免打草惊蛇。
侦探员卡拉是有着赤子之心的塔吉克青年,他以热瓦普琴传送情报,探清江罕达尔地下明珠与真神的阴谋。在护送两位善良人逃离萨里尔白斯是,中枪身亡。“萨里尔的群山是你的身影,透明的明特尔是你的心灵,你站在大地的顶峰,高呼为幸福而斗争……”光荣啊,祖国的好儿女,塔吉克的雄鹰!
影片中另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细节是解放军战士们之间的笛声密语。阿米尔刚刚来到萨里尔,就收到了排长给的机密小册子,让他三天内背熟,不许丢失,不许泄密。小册子里面记录的是笛声旋律的密语。回荡5000年历史长河的悠扬的笛声是无字的诗,玉笛传情,更添浪漫色彩。
这部电影拍摄于1962年,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造取得重要成果,人民热情高涨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全国性“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运动刚刚结束,留下堆积成山的铁石垃圾和腐烂在田野里的粮食种子,餐桌上营养短缺,家家户户以野菜充饥。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主题应景地鼓舞了人民革命建设的热情,颂扬了我方破敌过程的足智多谋。
电影结尾处“向天空发射三颗照明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河山”,令人心情昂扬,电影在巴洛特节的歌舞声里粉碎了反动势力躁动的阴谋,迎来高潮和完满的结局。不得不说,本部影片中对音乐的巧妙运用是其在电影史上做出的最为重要贡献。
很久没有被这样打动过了。自然,淳朴,阿米尔回忆起童年的一汪眼泪甚至让我忘记了自己在看电影,真的随着他的情绪进入了悲伤之中。睿智贴心的杨排长,理智又善解人意的二班长,机智英勇的卡拉,纯洁善良的古兰丹姆,甚至淳朴热情的当地农民尼牙孜等形象在电影中都非常丰富立体。这是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节奏紧凑却又娓娓道来,是真正人民的艺术。我最讨厌不真诚的电影,导演是否有颗真正讲好故事的心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些假装的电影看完以后的感觉像是吃了颗苍蝇,尽管及时吐出,可恶心的感觉擦不掉。
反映新中国第一代边防军人战斗生活的电影。时间背景是1950年代初的帕米尔高原边境地区,讲述我边防军与渗透入境并藏身山区的叛匪的斗争,从当时的地缘政治局势判断,影片中的叛匪可能来自克什米尔。 融军旅、谍战、民族、阶级叙事、爱情、音乐诸元素于一身。优美的电影音乐和塔吉克民族风情是两大亮点。三首电影插曲后来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 风格整体写实,贴近生活,台词设计简洁凝练,演员表演比较质朴,很少浮夸和做作。道具还原准确,M1冲锋枪、M3卡宾枪和ZB26轻机枪代表了1950年代中期全面苏系化之前我军精锐轻步兵的典型装备。 饰演两位女主的演员都不是真的塔吉克族,假新娘长相棱角分明,而真新娘面容圆润、质朴,比较符合无产阶级审美。 缺点一是台词过于简练,加上没有字幕,很多东西需要观众自己去猜。二是剧情编排不够合理,有一些为了悬疑而悬疑,为了反转而反转的感觉。假新娘是一个优秀的间谍,成功侦察到我军各处火力点的方位以及人数等情报,而且她好像还会发电报。按理应该是叛匪中的骨干人才,结果最后成了送人头的角色,被国民党特派员卖了,说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莫名其妙的。国民党特派员似乎脑子有坑,假装成老百姓混在叛匪队伍里,却一直顶撞叛匪头目,也不怕被一刀砍了。而且他在护送真新娘找解放军之前似乎完全没有设想过如何证明真新娘的身份,最后真新娘完全是由于偶然因素才自证身份的。如果真新娘不能自证身份,那么他和真新娘会被一同关押,他也就无法去策应叛匪的行动了,等于冒着生命危险白忙活一场最后把自己困住了。
影片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使用彩色胶片拍摄,这样塔吉克族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和帕米尔高原壮丽的自然景观都无法被完美展现,很可惜。
如果电影院复工,我最想在大银幕上看到的老电影是《冰山上的来客》
不是为了故事,
也不是为了真假古兰丹姆,
纯粹是想在“雪崩万丈”的原画面下,听一遍,原声的《怀念战友》
雷振邦作词、谱曲,李世荣原唱。
这首歌,
刘欢的版本,听起来震心,泪水会夺眶而出。
腾格尔的版本,听起来伤心,眼会模糊,思绪会乱,你总会不由自主想起亲人。
刀郎的版本,听起来走心,提醒每一个人,爱比恨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爱能超越阶级、立场和身份。
反复听过3个版本好多次,三个版本,区别是3个关键词的处理。
刘欢,“永别了”
腾格尔,“再不能”
刀郎,“姑娘”
刘欢的情绪,是把“永别了”唱到到神气合一,让你的大脑完全出于“甭”的状态。
腾格尔,四句“再不能”的歌词,情绪是递进的,也是循环的,把你的伤悲,绕心三周,散于天际。
刀郎,把全部的爱给了“姑娘”,让歌词中作为情绪铺垫的爱情,先碎了你的心,再慢慢地告诉,从姑娘到战友,只要有歌声在唱,他们都永远活着,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告诉后人牺牲的意义。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
备注:
《冰山上的来客》Visitors On The Icy Mountain (1963)
《怀念战友》由雷振邦作词、谱曲,李世荣原唱。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
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当我离开她的时候
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
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
当我和她分别后
好像那都它尔闲挂在墙上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
琴师回来都它尔还会再响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
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
啊……
亲爱的战友
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
和蔼的脸庞
啊……
亲爱的战友
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
听我歌唱
啊……
亲爱的战友
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
和蔼的脸庞
啊……
亲爱的战友
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
听我歌唱
相比于这个故事,电影中的歌曲和那几句经典台词,更能唤起人们对那片遥远而神秘的边疆的记忆,真正跨越时代的经典其实就诞生在不经意的几个闪光点之中,某种意义上这部电影和《风云儿女》的影响是在同一维度上的,即都是在某个特定的年代里,为饥渴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如甘霖般的滋润且久久不能忘怀,只是这一次,斗争的主题让位于爱情和友情。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真复杂啊!可惜啊,我没有谈过恋爱,体会不了里边的奥妙。“新疆塔吉克族背景下的反特片,异域民族风情,冰峰高原雪景,少年爱情往事,身份冒充反转,多种元素融汇一起,再配上多首经典的歌曲旋律,排长不时讲出风趣幽默的金句,现在都能当作梗,真是很精彩耐看的电影。
“向天空发射三枚红色信号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
那时的爱情,比较——硬派,“阿米尔,冲”。那时的抒情,小我与大我,彼此缠绕,“向天空放射三颗照明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
壮美的西部风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历史背景,一波三折悬疑重重有时候还有点恐怖片气氛的剧情,面貌各异鲜活生动的人物,堪称经典的配乐和插曲……当然还有壮烈的牺牲,以及战友情,父子情,军民鱼水情,和从青梅竹马到历经劫难再到终成眷属的爱情。——抛开技术条件时代因素,还能更完美么?
导演在中间观众最疲劳的时候突然话锋一转,剧情一下抓人眼球,话说看到最后才发现主要塑造的不是阿米尔而是排长……
剧情上峰回路转构思精巧,许多镜头视觉效果强烈而意味深长,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相见的那一刻,我的心仿佛一股热流涌过。最后三颗照明弹飞过雪山的设计非常棒,神作!
问过长辈,这部电影当年最出名的不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而是那首怀念战友。可能是怀念战友副歌部分太过雄壮,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歌通篇抒情,更适合现代人,而且加上几位歌唱家李谷一胡松华的推动,慢慢地怀念战友名气反而下降了。很多次听怀念战友都会热泪满眶
情节有些虎头蛇尾,汉人估计光记得那两首歌,没想细节多可能拉仇恨:有塔吉克和(假)维吾尔当敌特也就算了,你把戴卡尔帕克高冠帽的吉尔吉斯人扯进来算什么!?还有一点,外景是天山博格达峰而不是帕米尔!不然慕士塔格那么大身板是不可能不上镜的!
反特题材影片的代表,但又较为重视人与情感而表现出别样特色,将破案反特的过程作为表现人物情感的衬托,因此这部片子也被称为反特片的异类。数次唱起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其中均发挥了不同的功能。真假古兰丹姆,以及背后隐藏极深的真主的设定,都能看到希区柯克的影子。“阿米尔,冲”是代表爱情的最佳口号,牺牲的三名战友又象征着爱国之情与友情的高度融合,在这悲喜交加之中,人性的光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景拍摄与远景镜头的使用又让人物与环境充分融为一体,民族色彩浓郁。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杨排的人物形象真不错,三班长有点喜感尤其是在撮合情侣的时候,这片子如果是彩色的应该也很好看,“去自由的世界”现在竟然还是这一套词,经典插曲《花儿为何这样红》,女主演是中俄混血,主要演职人员的经历有点惨
还听过比这部电影的插曲更好听的旋律吗?——白杨树下住着我心爱的姑娘......
音乐真好听。雷振邦的才华非一般人能比。
右手上的瘤,下颌处的痣,并未引动反转。排长的横笛,卡拉的热瓦普,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对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音乐才是本片第一叙事核心!十五年后中国电影再度重启,导演赵心水曾试图将此大获成功的叙事手法也运用到新片瞬间之中,效果很是差强人意。除剧本水平和乐曲品质的差距,恐怕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冰山来客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难以复制的载体条件:它必须发生在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地区!
真实,这是第一感受,是在敌我斗争的烈火中淬炼过才能创作出来的好作品。人物形象很丰满,羊排长非常多面,诙谐中有敏锐,有大爱更刚毅。只有残忍奸诈的敌人才能衬托出我们的英勇,从不用傻子都能看出的伎俩来愚弄观众。插曲太经典了,《怀念战友》一秒泪奔。
我和老一辈有代沟,很深很深的代沟...
十七年反特惊险片高峰,漂亮的少数民族女特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冰山上的雪莲》《帕米尔的雄鹰》,几首插曲远比电影知名
一个小兵张嘎,一个冰山上的来客。两部我最喜欢的老电影。当看到三班长牺牲时,当听到杨排为牺牲的好友吹起竹笛时,我的眼泪便情不自禁的流下来。怀念战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哎 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花儿为什么这样鲜,为什么这样鲜,哎 鲜得使人,鲜得使人不忍离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 -啊,新娘子。-啊,三班长啊。什么作风?-什么?什么作风?你说我什么作风?我也没有和别人拉拉扯扯。-拉拉扯扯又怎么样?我爱他!我爱他!我爱他!怎么样?-不许你爱他!更不许他爱你!这是纪律!→ -杨排长:阿尔米,冲!(阿米尔和真正的古兰丹姆呼唤彼此的名字相拥在一起) -班长!这叫什么作风?-什么作风啊?正派作风嘛!-嘿,就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