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文本的技术性压倒
文 / 苏乏
【作为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没有比这部小说更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了,在众多反应二战的题材中,或激烈,或偏执,视角各异,有的以宏大著称,有的以奇诡出位,但如论及故事的浑然天成,对人性冲击的独辟蹊径,以及无法释怀的过失,这部围绕奥斯维辛犹太人集中营但并无任何超凡申要却足以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当之无愧,原作以绝妙的机巧在08年脱颖而出,不足五万(译文)字白描却引发了极为深刻的思考,本片作为改编电影完美再现了那种阴差阳错与极端平和,不动声色,触动每个人的心弦。
本片在改编的时候增加了几场戏,主人公布鲁诺这样的儿童角色在尊重原著的同时更显张皇与世故,但很遗憾,影像没有能够如文字般营造更多无因的想象,所以如果仅限于小说中的情节,纵使长达80分钟的铺垫也略显平淡,并不能让观众完全认同布鲁诺在片尾进而想要同铁丝网内犹太朋友的转变,为了令故事更加合理,编剧添设了一场关于布鲁诺的军官父亲捏造集中营纪录片的戏,纪录片中饶有生活情趣的假象给了布鲁诺接下来令观众无比绝望与揪心的冒险以充分动因,布鲁诺也因自己在之前关键时刻的背叛而心存愧疚,但这一切在他隐约察觉到自己可能走进一个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陌生世界时灰飞烟灭,他开始慌乱、惊惧、惶然不知所措,并试图搪塞离开,但承诺终于令他走向毁灭。
影片重要场景甚至不超过五处,成本更低廉得如同电视电影,处理手法极其常规,很多情况下只是照常理拍摄、剪辑,在该出现空境的时候安排一段空境,在需要慎独的时候安排一段慎独,丝毫不做展开与赘余,这也是原作点到即止的延续。08年读完爱尔兰小说《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我曾一阵激动(即便这种振奋很快便为《嫌疑犯X的献身》所引发的震撼所取代),这本书和07年世纪文景出版集团另一部意大利小说《有你我不怕》在故事的逻辑与结构上的相似,至今仍是笔者津津乐道的范例。曾和老师探讨过将故事框架从集中营复制到渣滓洞的可行性,当时的结论是本土化所可能预见的最大问题莫过于渣滓洞更为森严——毕竟对政治犯的监管不同于种族屠杀;再者渣滓洞很小,真要找不一定找不回来。不过,本片以一场即时发生的灾难收尾,使悲剧无从避免,便捷且合理,果然聪明。
但即便如此剧作,照搬仍旧不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私下探讨。
【谎言与过失】
片中谎言的成立是建立在一个不允许被谈及的话题上,当众所周知的事情出于道德或者淫威而不适当广为议论乃至羞于提及,误区便应运而生,这是国家机器与大独裁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当然也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历史环境下的禁忌可以避而不谈,也终难抹杀私人个案中的污点,任何取证都会引发不曾预料的风波,对于剧作而言,可谓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勤做关联故事便不致陷于单调死板。
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事情能够让布鲁诺意识到他正迈向危险,成人世界的相互隔阂与自作聪明理应成为悲剧的导火索。影片中因为妻子不便也不愿向孩子提及自己对于种族清洗的真实看法,情感爆发均背对布鲁诺而直面身为指挥官的丈夫;布鲁诺与被家庭教师洗脑的姐姐间的对话也未触及事情的实质;什穆埃尔出于顾虑和天真亦并未给出更多劝诫。所有意向都是以引发布鲁诺的逆反与好奇心为导向,感性材料的积累更加重他错误判断的筹码。
从悲剧的本意出发,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在本片中,撒谎者布鲁诺偏偏是最大受害者,其余人大多只是隐瞒,包括亲眼看到布鲁诺往挎包中塞食物的仆人,面对布鲁诺进而对母亲一串颇为高明的谎言,虽揣揣却未拆穿;而兢兢业业、忠贞不二的纳粹军官即便为顾全家庭做出了退让,却仍旧痛失爱子。一个又一个非谎言即隐瞒的具体动作编织的悲剧有如欲加之罪,总要有人来承受,有人被问责。可论及过失,是来自长官或者母亲偏执于个人情感么?或者家庭教师对扭曲信仰的过度诠释?他们都有身不由己的一面,难道要将矛头指向集中营中那个孩子么?故事中的过失更像经过精确计算的必然,来自无意识的赌盘,是买定离手,是不可逆转,是欲辨已忘言。
【战争伦理及结构套用】
脱离本片来说,历史环境的设定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战争中的家庭伦理更有着耐人寻味的深度。《海角七号》所能带来的感慨远远不及金基德《收件人不详》中所精心刻绘的残酷与冰冷,但论及背景的设定,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些来自战后与政治变迁的题材总能使敏感的触动如约而至,这也是反映纳粹时期的影片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触及灵魂的话语总在民族危难与个人存亡接踵而至,动荡过后的萧索不单劫余满目凄凉更埋下无穷尽仇恨的野草。文艺作品展现大环境下的历史与历史遗留问题有着不同手法,有近期诸多兢兢业业,亦不乏剑走偏锋,有温和,更有激烈。
大环境变化中有一些影片带有明显的童话色彩,但又不同于《天使爱美丽》《大狗民》《两小无猜》此类色彩斑斓、栩栩如生、讨人恋爱的机巧与偏执,更区别于《潘神的迷宫》近乎颠覆、戏说的异色商业之作。如《美丽人生》《胆大家族》《再见列宁》以谎言为方式演绎的哀伤童话,以乐观贯穿,高度参与影片的世界观,却在荒诞的格调中流露出极端强烈的悲观色彩与代入感,可谓笑中有泪,无需大力渲染便可抓住观众的心。
之所以选取这三部电影排除《地下》《苹果酒店的规则》,是因前者手法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后者的主题则刻意弱化了历史事件与环境变迁。这三部在故事框架、角色塑造与情节推动方面有所共通,线索也并无二致,历史环境更可谓趋同,并且均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回报与绝佳的社会反响,从影像到音乐,从台前到幕后无一败笔,但同样是以善意谎言为出发的国产片《幸福时光》却未能从荒诞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共识,略显局促,相比之下尚不如《落叶归根》更彻底,但论疯狂无论如何要数《地下》,Emir Kusturica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狂欢艺术家,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具规模的制作大都是套路,这是科学而非消极,韩国边界、中国两岸、柏林墙、南斯拉夫、军国主义都是很出彩,结构又有相似的题材,“回归”、“倒塌”、“瓦解”是标志性的关键词,绝不会在基调上出问题,角度又丰富撩人,假使照搬也有很好的故事蓝本。又如民间文本对《桃花源》的借鉴,《西游记》《镜花缘》与《绿野仙踪》《指环王》大冒险的类比。
如前文所提,《有你我不怕》和《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两本小说的故事结构几乎一样,相似的儿童视角与发展流程,只不过前者单纯地讲述了作为社会问题的绑架,而后者却精彩地将套路应用于纳粹集中营,仅仅使用和前者相似的笔触,完成了更具人性震慑与商业前景的主题叙事,这两本小说先后被搬上大银幕,经过再创作呈现出各自迥异的光辉,又殊途同归以打动观众为收效。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笔者之前对比过的《查理》与《返老还童》,同样的逻辑,从起点上略加调整,包装成不一样的作品,这便接近于广告创意萌生阶段的基础构想了。
对于国内的剧作者而言,《疯狂的石头》《银牌车手》的出现绝非偶然,盖·里奇是具有里程碑式的影人,宁浩亦标志着框架套用本土化的新高,相信学院会朝着这个方向贯彻方法派的作风,即便我们不允许有西恩·潘,好的编剧总会成长起来的。
2009.06.12 苏乏,北京
2 ) 睡衣和蛋壳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奥斯威辛集中营,像是用一层薄薄的蛋壳,隔绝着这段人类历史上残酷到令人发指的过去,布鲁诺直到死前都还未意识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真正含义,碍于父亲军官的凶恶而撒谎让朋友遭受了毒打,而他的朋友也因为想要尽快找到父亲的私心间接导致了布鲁诺的死亡。这其中最残忍的事实就是,孩子们无论是置身其中还是置身事外,都无力承受纳粹分子的疯狂无人性的罪孽。条纹睡衣成为了一个外表温情实则让人绝望的标签,影片中并未刻意表现出时局的压抑动荡,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消逝改变,布鲁诺的姐姐,同样是未成年的孩子,思想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蚀,每天都有大量的生命在焚尸炉中毁灭,上升的浓烟静默含蓄地表现着无比残忍的事实,哪怕是作为执行者的家属,布鲁诺的母亲也无法接受丈夫严酷的作为,她是看清的局外人,面对奥斯维辛每天都在上演的悲剧,几近崩溃,而不知情的孩子,布鲁诺,精神上毫无压力,思想也仍旧保持着善良纯真,执着地想成为一位探险家。他的梦想,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理解,与事实的对比落差,像一把钝刀,折磨着旁观者的心。最终蛋壳碎裂,布鲁诺在毫不知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死去。大概是压倒观众痛苦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3 ) 给我一双孩子的眼
钱钟书先生说:人人都有偏见,因为人心都是长在左边的,偏心所以有偏见。
电影开篇说: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
我不知道偏见、歧视、仇恨到底来自于偏心的不可理喻还是理性的操纵计算。在这部美好得不像话又揪心得要人命的电影里,在那片人类史上最浓重的黑暗中,理性已经到来的12岁的姐姐在强大的国家机器有条不紊制造的对犹太人的偏见中仇恨滋长,8岁的布鲁诺则在秋千上山林中铁网外用童真理解着世界和遇到的活生生的人。
友谊来了,像撕裂黑暗的炫彩,是罪恶行将揭露的前哨,于是谎言包装成童话,试图拖延罪恶灭亡的时间,最终一起走向深渊。电影演到中段,我设想过无数种结局,或童真救世,或直面现实。然而,当毒气室的门沉沉关上,母亲在暴雨中捶心嘶嚎,条纹睡衣们散落一地。。。猝不及防的钝痛干脆利落地袭来,我只能震惊在当场,久久张着嘴,连眼泪都忘了流下。
孩子清澈的眼睛、童年美丽的友谊、晴朗的天空、鲜艳的色彩,这一切渐渐隐去,仿佛氤氲成一部老电影,情感浓烈,画面斑驳。那扇门,隔绝了天真的纯良,隔绝了人性的清朗,也隔绝了蠢蠢的希望。那扇门现在也还在那里,在每个人的心里。我们总是基于某些共同点聚集成一个个群落,并把群落外的人类型化。讲故事或许是突破这些文化壁垒的途径之一,故事虽不能拆除障碍,但它们能在我们的心理柏林墙上砸出孔洞,透出光,让我们看见他人的世界,甚至爱上那些世界。
愿天下无忧。
4 )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我希望他有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睛 去透明的看着世界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我会给他每天一套可爱又不失庄严的衣服 喏 就象这样 小短西裤 衬衫背心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他一定很爱吃甜食 所以每次他祈求的望向我时 我只能说,only 1 piece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他一定有着爸爸的特征 妈妈的性格 他爱冒险 不爱读书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我希望他有固定的玩伴 因为这样的快乐 只有童年才有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我希望他更喜欢黏着我 虽然他也许最崇敬他的父亲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我希望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一颗平等的心 这个世界 你我本没有分别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我会教他担当二字 这是男子汉应该有的 不要推脱 不要逃避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我会好好爱他 每晚给他读书 看着他入睡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我会每天跟他聊天 告诉他一天中发生了什么 WHATEVER 残酷也好 无奈也好 我只希望我的宝贝 能够承受生命中或轻或重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我希望每天清晨 阳光洒下的时候 都能看到你可爱的笑脸
假如我有一个宝贝
我是那么爱你 请你千万不要离开我
假如我的宝贝
你叫布鲁诺
。。。
5 ) 理性未来之前
影片的第29秒,出现了John Betjeman的一句话:
Childhood is measured out by sounds and smells and sights, before the dark hour of reason grows.
我把它蹩脚地翻成了:
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
这句话有几个地方没有翻准确。其一当然是恶心到要死的“听觉、嗅觉以及视觉”,一点美感都没有。其二是“grows”这个词,匆匆忙忙地被我翻成了“到来”,其实更准确的应该是“萌发”。
换句话说,dark hour of reason应该是生存在我们每个人体内的,一到时候,它就会抖掉身上的尘土,慢慢地萌芽开来。
所以布鲁诺的姐姐(叫啥来着… Gretel?)才会在自己的房间里贴满纳粹的海报,所以布鲁诺的爸爸(貌似叫Ralph)才会口口声声地用“军人的职责”为自己辩护。所谓“理性”总能披上这样或那样的外衣企图让人信服,而一旦被说服,就会永远浸泡在荒谬的泥淖里,无法自拔。
而我们穿着条纹衣服的男孩则永远留在了他的童年,永远留在了对墙那一边的“农场”慌乱的第一印象里,永远分不清楚真实与谎言,永远笃信自己所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永远梦想着探险,永远保持着对纯真友谊的盼望。
这种结局似乎不仅仅是一种批判与控诉,更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美丽结束。
说回到电影本身。在片头就赫然打出了BBC FILMS的字样,看完之后发现果然是BBC味很浓的一部电影。先不提所有演员出奇一致的满口英音(甚至包括应该是波兰人的希姆尔- -),配乐显得很低调又不失大气,整部影片也显得很平静,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这种近乎平铺直叙的情节推进是BBC出品的一大特色(在古典剧中最常见)。影片最浓墨重彩的煽情在最后布鲁诺的妈妈哭喊的一幕,为时也不过一分多钟,然后镜头淡出。这种平平静静的残忍倒与书的风格如出一辙。
电影相对于小说本身而言,最大的缺失在于儿童的视角。原著中作者的叙事是站在布鲁诺的角度,将许多孩子看到的片段拼贴到一起,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涵义。其中最有意味的大概应该算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误读(书中的布鲁诺将其理解为“一起出去/Outwith”,与奥斯维辛谐音),而父母和家人争执的片段,以及与姐姐闹的小情绪,也都是从布鲁诺的角度去写,让叙述充满了童趣。电影为了讲故事的需要,将时间线完全拉平,祖母与父亲发生口角的一幕被安插到了影片最开头,台词也没有书中那么激烈。而布鲁诺童真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爱探险和对“犹太人是坏人”这一理论的不理解与不信任上。这种缺失诚然是一种很大的遗憾,但幸而不至于是致命的。
总体上来讲,电影对原著的传递十分忠诚。最后布鲁诺死去的场景处理似乎力度太大了一点,把投放毒粉的场景都直接加了进去(是怕有人看不懂么…),少了书中那一种委婉。而自我感觉书中那种绵里藏针的残忍本来才该是这个故事的精髓所在。
如果说原著是在从一个天真的孩子的视角为人们呈现战争的荒谬与残忍,电影则侧重将这种童真通过镜头放大化,以弥补为了适应拍摄需要而删除的大量心理描写,布鲁诺张开双臂学战机飞行的桥段很有杀伤力。两个孩子面对面的谈话,时而海阔天空,时而静默无语,尤其是倒数第二天下棋的顽皮一幕,也处理得非常精妙。演员的表演似乎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简而言之,看过电影会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故事,是个会让人痛心的故事。而看过书会把这种痛心的感觉一直持续,直到刻骨铭心。
一个是战争中的童真,另一个是童真眼里的战争。
最后想说点关于书的废话。我买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龙婧翻译的第一版。这一版的翻译被骂得惨绝人寰,貌似是把整本书给毁了。但是看过电影之后,我觉得这一版的翻译虽然不算足以传世,但也还是过得去看得懂的吧。比如“备用胎”这个桥段的翻译,虽然书中译得比较生涩,但是仔细读读,还是读的懂的。我一直想找这本书的原著来看看,可惜学校图书馆里没有,逛书店的时候也一直没有看到过。所以暂且还是让这个疑惑继续吧…
字幕版即将出炉,请大家关注。另外有硬伤的话别骂得太狠- -
四明狂客@PLX
6 )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一部风格视角都很独特的二战题材影片。本片是小说改编,基本遵循了原著风格,波澜不惊地以80多分钟的细腻铺垫,导出一个令人撕心裂肺的悲剧结尾。痛苦,谴责,愤怒的泪水不可避免,对二战时期的种种感慨又再一次袭来。心痛之余,还是想平心静气地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用孩子的天真烂漫与战争的丑恶残酷进行对照,从而引起观影人的强烈情感起伏是战争题材影片常用的手法。在战争的乌烟瘴气中,在人性被扭曲的黑暗岁月里,脆弱的小生命被摧残蹂躏,然后倒在一片泥泞当中,我们可以立刻想到《辛德勒的名单》里那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
而本片更是将这种手法运用到了极致。
整个故事基本上很明确的展现出一种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映衬的效果。比如影片开头,金黄色的夕阳洒满柏林街头,小Bruno 和他的小伙伴们双手展开做战斗机状,在行人中穿梭追逐,一幅温馨快乐的场景。然而观者都看出这其中的用意。大人们用来制造杀戮的武器在无知的孩子们眼里却是自己玩耍嬉戏的寄托物。现实世界与童真世界第一次在这里打了照面。果然,随后镜头就跟着Bruno 的战斗机经过犹太区,我们看见纳粹们驱赶着犹太人上了大卡车。这卡车要开往哪,我们知道,但Bruno不知道,只是好奇的偏头看了看,然后又飞走了。
之后又有小Bruno将集中营误认为是农场,将狱服认作是条纹睡衣,看过纳粹用来欺瞒民众的谎话连篇的集中营宣传片后,他也信以为真。就连最后自己被关进了毒气室,都依旧天真的认为他们只是要洗个澡。
每当小Bruno撞见了在现实世界里原本很残酷的东西时,他都无一不把其理解得单纯美好。再加上小男孩那双湛蓝纯净的大眼睛,以及他的鬼马机智,善良勇敢,无不让观者心生怜爱。就是这样,用人世间的最美好——童真,与最丑陋——战争,屡次交锋,这样大人的谎言就显得更加荒唐,纳粹的行径更加泯灭人性,战争,也就完全被洗去大人们一心堆砌的各种借口,只是一只野兽,面目狰狞,不堪入目。
在这方面,本片尽心尽力,效果明显,我在观看时的泣不成声,以及观后挥之不去的心痛就足以证明。然而为何此片却给人一种不够彻底,欠缺说服力的感觉呢?Bruno与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友谊处理的略显仓促,最后Bruno爬进集中营的举动来到有点唐突,以至于有些观者甚至怀疑是不是犹太小孩故意把Bruno骗进去的。
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如果有这样的感受并不奇怪。原著里大多是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影片也有此意。整部影片弥漫着典型的英国电影的诗意与温和,色调明媚,配乐悠扬。然而那是战争年代,生活应该是灰白的。之所以这样拍摄,就是为了体现这是孩子眼里的世界,依然草长莺飞。这样的基调其实很好。
再看对其他人物的刻画。本片的配角其实非常出彩,妈妈,爸爸,姐姐,年轻军官,年老的犹太佣人,每一个都是那个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妈妈虽在最开始采取半逃避态度,但本性善良正直,最后拒绝与残暴同流合污;爸爸是纳粹军官,看似刽子手,但也是身处战争,有自己的无奈;姐姐代表着那个年代被误导的年轻人,是精神控制的受害者;年轻军官虽中纳粹的毒很深,对犹太人及其残暴,但仍旧为了保住自己的父亲而牺牲掉了自己,人性未泯;年老的犹太人不仅代表着被残忍压迫的犹太民族,他在压迫下仍旧保持的善意更是触动人心,意味深长。。。
这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导演可能哪个都不想丢,于是在拍摄中给配角的时间就多了,以至于略显铺垫过长,留给Bruno和犹太男孩的时间就少了,使影片有些头重脚轻,才会让人觉得两个孩子的友情有些牵强,仿佛是为了结局而存在的。如果让两个孩子的戏份再多一些,着重刻画一下战争的阴霾下儿童的赤诚,以及彼此之间的信任,那么结尾部分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本片的视角原本是孩子的视角,然而当各类配角悉数登场后,导演可能怕观众看不明白,自己的主观刻画多了起来,大人们的举手投足的用意,内心的挣扎和斗争就很明显了。这样影片看起来就是我们站在外面去看一大家子人的故事,视角就转为了成人。这可能就是影片在艺术风格上有些不够彻底不够明确的原因吧。个人认为,这个故事如果就以Bruno的视角拍,用孩子的双眼注视身边的一切,不做主观刻画修饰,各中滋味观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可以使孩子的这份单纯得以最大化体现,让那种草长莺飞延续到最后,那么当结局到来时,童话的粉碎就会来得更震撼。
当然,这只是个人一点愚见,是我理想中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吧。。。
最后还得说,我很欣赏影片最后一个镜头的处理。画面先是久久地定格在那道铁门上,然后慢慢的往后拉,我们看到了满地的“条纹睡衣”。戛然而止。。。
那道门里的惨象我们没有看见,但是门这边的“条纹睡衣”却更加触目惊心。两个曾穿过条纹睡衣的小男孩,以及那些数不尽的生命,走过那道门就永久地消逝了,只留下满目的“睡衣”默默地躺着,默默地控诉着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
而荧幕前的我们,此刻的心也被这份无声的控诉撕碎了吧。。。。
我觉得它并不比[辛]差,不是只有透过大社会看战争才是正统的片子。父亲就算是纳粹也爱自己的妻子小孩,母亲做为女性心软,青少年容易被骟动,而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只能接受大人给他灌输的知识。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刻板”“形像化”的。最后的长镜头看了几遍
我一直以为会有传统电影中“最后一分钟营救”的那种结局,我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主角不死的光环会在这个男孩的身上,以至于看到最后一幕后我很久都没法接受。说到底这是一部纳粹电影。
fuck 这么狗血的结局 看得心里好难受
你骗不了一个探险家,他必须亲眼见证才肯罢休。
我以为布鲁诺会体验到“农场”艰苦和绝望,没想到他直接就体验了死亡.
感动我的是孩子的勇气,强大的勇气。
小孩总是交友,大人总是树敌。
夜里安静地看这部片子,莫名的忧伤和震撼。有时候可怕的并不是罪恶本身,而是掩饰罪恶带来的后果会让人误以为罪恶是美好的。看到结局,最后的防线被击垮了,到底该为小男主无辜的死亡和其母痛失爱子而悲恸,还是要为这死成了对其父及纳粹罪行的惩罚而窃喜…(ps.Rupert Friend太妖孽。
看到结尾除了沉思还能做什么,当你穿上条纹睡衣,那么我们都是一样的了。
无论你之前是什么样的人,在穿上这件条纹睡衣之后,都会变成一样的人。这部电影主题深得我心啊,故事讲得也不错,镜头运用,结局处理都很出色,特别是结尾处那个长达数秒的长镜头发人深省。
看得我浑身发冷~
最难过的不是布鲁诺穿条纹睡衣了,而是每一个穿条纹睡衣的人本都是布鲁诺。
大半夜很容易走进情绪,最后的结局压抑得我说不出话。最可怕的教育是价值观的强行灌输,而最可怕的价值观是被一件条纹睡衣分割,看着姐姐满墙的贴画真是触目惊心的疼。
母亲和奶奶的反应跟一味想要走进成人世界的Gretel姑娘形成强烈对比,不过Gretel在接受洗脑的过程中还是抽空想念起她的小伙伴和远方的家....她屋里的招贴画才是最触目惊心的吧,我比较关心这个女孩的将来
这大概是对纳粹反犹最狠毒的嘲讽了吧,通过欺骗,杀害的不仅是“敌人”,还有自己的孩子。
你还当这是一场游戏么?
结局震撼,角度刁钻。
如果你看完之后只是为这一个小男孩而伤心,那么你是真的有种族歧视了。
"突然镜头换到那扇黑色大门前,慢慢拉远。 如果你哭了。是为BRUNO对吗? 那么,shmul呢?"
最后他成为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