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永远做正确的事
Clint Eastwood的[flags of our fathers]和[letters form iwo jima]是连着看完的。两部一共4个多小时,从头到尾却没有一点是让人感到乏味的。
历史题材的影片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思和谨慎的回顾,我只是想说,在看到有些片段的时候,也禁不住想要流泪。[flages of our fathers]中于折钵山顶举起国旗的六名美国士兵,在他们举旗的瞬间被拍下的照片传回国内后激励全国的消息传来之前,就已经只剩下三人,而这剩下的三名士兵,却在政客们的需求下被带回国内借hero之名宣传军债。Ira,三位英雄之一的印第安人,无法忍受狂轰滥炸般的仪式宴会,开始酗酒。而在街上和警察动手的原因,则是因为酒吧不招待印第安人。就像他说的,我所做的不过是努力不被打中,没什么好自豪的。他带着哭腔,断断续续地说着Mike才是真的英雄,是他所见过的最好的陆战队员。而Mike,却在之后行动中因自己方的炮火牺牲。战后的生活,John Bradley收购了一家殡葬馆,悄无声息地生活着,在家人面前对自己曾经备受崇拜的所谓英雄事迹只字不提;Rene Gagnanon找工作四处面壁,最后以工厂看门员的身份终此一生;Ira Hays一直没有正式的工作,在乡间农舍外暴晒身亡。所谓的heros终究不过他们一直以来战战兢兢所的渴望的普通人。正如其中的一个片段:Ira Hays退役务农,马路上开来一辆轿车停在他身边,下车的一家白人,孩子蹦蹦跳跳,父亲拿着相机问Ira,你就是那个英雄?Ira从裤兜里拿出一面小国旗,然后他们合影,父亲拿出一摞硬币交到Ira手上,之后上车离开。旁边的农夫叉着腰说,英雄,过来帮我搬这个筐,太重了。英雄主义被嘲讽得体无完肤,可能更多的是由于,这名英雄是一个印第安人。
[letters form iwo jima]中,渡边谦所饰演的将军有着让人无比敬仰的人格魅力,在美国被问到如果美日开战的话会怎么做时,微笑着回答我将为祖国尽忠职守,我会遵守我的信念。又问,是你的信念还是国家的信念。回答: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吗?对方说:你是一名真正的军人。
Eastwood从两个对立的角度拍摄了同一历史事件,当然这所谓的对立只是针对战争本身而言。无论日本人,美国人,或是中国人,在经历了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之后,都会对生命和生活有一个全新的理解,所不同的只是立场,结论而已。我们并不歌颂或是赞美战争,纪念阵亡者是为了使历史的苦痛不被忘却。真正的hero并不存在。即使是殉难的粟林忠道将军,franklin或是仍然生存的John Bradley三人,在内心深处都会对hero一词极其避讳。他们所向往的,只不过是竹一所念的那名美国战俘的家信上描绘的那样,永远要做正确的事,因为这样做才对。而那片刻的温情,被紧接而来的一枚炮弹轰得粉碎。最后,一切就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日本投降,盟军胜利。
两部影片在让人有无限感悟之外,能让观众们不由自主地剥离个人感情用完全客观的角度看待这一系列问题。何谓正义?何谓信念?何谓忠诚?狭隘爱国主义的愤青们应该去看一看这两部电影,当然我不否认有着粉饰军国主义的意图。但是在看过之后,会让你们对日本,对战争和罪恶有更清醒的认识。当下一味骂猪骂狗的普遍行为何以容忍了你们扭曲的世界观。要知道,绝望的人心中,家是能够让他们比你们现在更加平静的。
历史摆在眼前,无法抹灭,无法忘却,逝者永逝,没有对错。
2 ) "作秀"的力量
今天我终于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美国大片《父辈的旗帜》看完了,这部以二战时期的经典战例—硫磺岛战役为背景,下面说一下故事梗概:
1945年,太平洋战场的战事到了白热化阶段。经过近一个月的惨烈战斗,美军终于拿下了一个名叫硫磺岛的岛屿。期间传回的一张战地照片让整个美国沸腾起来,照片上,六名美军士兵奋勇地把星条旗插向高地,在滚滚硝烟中尽显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战争结束后,照片中的三位幸存者以英雄的姿态回到祖国。然而他们清楚,那张照片只是在战争开始仅8天时在有关人员的授意下摆拍的作品。但美国人不管那么多,在政府的安排下,他们不得不带着英雄的光环开始全国巡回演讲并出席各种活动,目的是说服人们购买军债。虽然那几位幸存的士兵不愿充当政府的工具,但是从大局利益出发或者说是在一些政客的压力下,他们还是将“秀”做到底了。
看完后,平心而论这部片子如果从战争场面的刻画上来看和别的影片相比简直弱爆了,可以说导演在战斗场面的时间安排上简直是惜墨如金。它即没有电影《珍珠港》的风云诡谲的暗战情节,也没有长时间的战斗场面,基本上都是一个个简短的战斗片段组成。
那么,这部电影的闪光点在哪呢?本人觉得导演把更多笔墨花在对战争的反思上,使影片具有相当的深度。当印第安人艾拉实在承受不住内心的压力时,他选择了去酗酒去打架斗殴,甚至坐过牢(原因不明)。他最后甚至步行一千多公里徒步从亚利桑那州步行到了德克萨斯州去向哈伦的父亲说明他的儿子也在照片上也是英雄,一次来减轻老人家的中年丧子之痛,也稍稍减轻了艾拉内心的凄苦。医生约翰选择了将这个秘密保守医生,但是在内心的无限谴责下,在他临死前终于对儿子说出了心中的秘密。
对于照片作秀这件事到底算不算善意的谎言,值得商榷。因为一方面三位战士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生可以说是不得安宁,尤其是最后艾拉死于过度酗酒,这可是说是这部片子的最大的让人伤心之处。然而反过来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或者是战争学的角度看,幸存下来的插旗英雄们通过作秀做宣传,双倍完成了总统杜鲁门2个月筹集140亿美元的任务,对于战争的结束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类的战争损失,这又是不得不褒奖之处。
结语:小小一张图片,却让人们看到了惊人的力量!然而又有谁知道这三个所谓“英雄”的身上到底背负了多少苦楚呢?
3 ) 父辈的旗帜
《父辈的旗帜》是特意和《硫磺岛家书》一起看的。两部电影都是以硫磺岛战役为背景的。同一个导演,影片中甚至出现了相似的镜头。
百度百科的资料
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和美军为争夺硫磺岛 (Iwo Jima)进行的一次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其中23,000名固守硫磺岛的日军里,只有1083人生还。美军则有6812人死亡,19,189人负伤。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最激烈的一场战斗。美军士兵在该岛折钵山上插入国旗的照片在美国广为印行,成为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
《来信》中栗林忠道的形象塑造的很不错的。“不过很抱歉来不及拖厨房地板”可能是日本人的性格的刻画,其实也是一个黑色幽默。很有喜感。一些小细节体现栗林职业军人的出色(刚上岛就去巡视,体恤下属,做为一名指挥官出色的预见能力,在战争开始前让岛上居民撤离,写给妻子温暖的信)。套用一句就是:这些刻画顿时让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起来,鲜活了。在西乡这个人物上的煽情也拿捏的恰到好处。
但是。
这部影片其实就是一篇高分作文。
而且有向日本人献媚的嫌疑。
反观另一部电影《旗帜》。反思的更多。
影片中印地安人“酋长”可以很享受的当英雄,但是为了真相,放弃了。与此相反,恶俗的雷尼的未婚妻就是民众的代表。
酋长:“筹集军款是件好事,我们也需要钱。但是我受不了被人称作英雄,我的战绩就是躲子弹。我的所见所闻,根本没有值得自豪的地方。而真正的英雄应该是迈克,他才是。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陆战队员。你见过迈克吗?”
英雄对大众来说只不过是给个刚嘣,和自己的孩子和张影,然后该干嘛干嘛去。当战争结束,所有的人好象已经不记得发生过这件事了。
战争是绝对错误的一件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但它就是会发生。这是个很奇怪的问题。
4 ) 被简单化了的战争
虽然曾经在军队服役8年,但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军事迷,不仅不能对各种武器如数家珍,而且即使再经典的战役对我来说也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名词,比如硫磺岛战役,在没有看过《硫磺岛的家书》和《父辈的旗帜》之前就是如此。
就是因为这两部电影的关系,我认真了解了一些关于这个战役的资料,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该战役始于1945年2月19日,3月26日宣布结束,长达36天。日军死22305人,被俘1083人。美军死6821人,伤21865人,陆战三师的战斗部队伤亡60%,四师、五师高达75%,第五两栖军几乎失去战斗力。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方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值得注意的是,罗斯福总统和指挥作战的尼米兹将军出于道义的考虑,遵守《日内瓦公约》对隐藏在坑道或岩洞中的日军使用毒气,结果增加了美军的伤亡——影片对此丝毫没有涉及。正是由于此战伤亡惨重,美军才没有进攻日本本土。
列举这些或许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无论《旗帜》还是《家书》,落脚点都不是战争,对战争中个体存在价值的探究、对英雄主义的质疑和对战争的反思才是Eastwood的目的。因而,有人说,这两个片子是披着战争外衣的人文思索片。但是,任何质变都是来自于量变的,对战争的反思自然也不能例外。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是亲历战争的士兵,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的故事的确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他们是普通人,所以他们也是最容易陶醉于欢呼、鲜花和英雄光环的,因此,如果影片中对战争本身投入的笔墨太少,没有残酷的战争和惨重的伤亡作背景,没有来自于真实的震撼力,想通过这样的人物来达到上述目的,是有困难的。试想,如果一个士兵积极投身于一场以正义、祖国或者荣誉为名义的战争,而这战争又始终兵不血刃、所向披靡或者伤亡极少,他有什么理由不认为自己是个英雄呢。在《旗帜》中美军几乎是唱着歌乘船开赴硫磺岛的,如果他们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赢得胜利,谁还会想东想西呢。
《旗帜》中,印第安战士Ira始终在说Mike是自己见过的最好的陆战队员,但由于影片对战斗的表现过于零乱和粗糙,纵观整个影片,除了能记住Mike参与了插旗并被自己人误伤而死之外,我们对他几乎毫无印象,因此,Ira抱着Mike母亲痛哭不已的场面让人一头雾水。由于没有惨烈的战争表现作支撑,英雄们因失去身边战友而过分痛苦显得有些幼稚可笑,毕竟没有哪一场战争是可以不死人的。
在《家书》中,日军的溃败是那么迅速,根本无法让人想象那是一个36天的漫长过程。由于影片过于吝啬笔墨,所以我们无法体会到随着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弹药物资的消耗殆尽,士兵们因死亡日益临近而受到的精神折磨和心中日渐增强的绝望情绪,因而家书的分量也就大打折扣了。
《旗帜》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外音:“每个人都自以为了解战争,但通常他们都未经沙场,他们看事情喜欢简单化,正义与邪恶,英雄与坏蛋,但事实却相去甚远。”这些话似乎表达出了Eastwood的本意。应该说,通过这两部影片他基本达到了向观众揭示事实真相——至少是他认为的——的目的,但他同样把它简单化了。因而,无论《父辈的旗帜》还是《硫磺岛的家书》都没能达到它们所应具有的力度。
5 ) 父辈的旗帜
这种群像式电影对我这种智商比较低又不了解战争史的人来说的确有点吃力,更何况外国人基本都长的差不多,再都带上一样的大钢盔就更是认不得了,所以基本跳着看了2遍。主题是不错的,很严肃,反战和拷问群众英雄观的影片,揭露政客发国难财的丑陋嘴脸。“他们不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的是我们”。但是叙事结构过于凌乱了,战争时、战后、现代三组时空交错,一开始交代的不清楚,叙事者也很乱,一会以医生的儿子的口吻,一会又以那个采访对象的口吻旁白,一会又切换到那三个扛旗的第一人称,感觉导演有点故意卖弄他的剪切手段的样子,结果却耍的适得其反。还有很多疑问,比如伊基是怎么死掉的,难道是医生片头打死的?(因为片中打量运用黑白,而且敌我穿戴的都一样,很难分辨哪些是日本兵。。),他们在找伊基发现的那个洞是什么?里面有什么惨象?电影没有直接交代。还有那个叙事的老者是哪个战士,还是那个拍照的?当然也有为老克的另一部姊妹篇《硫磺岛家书》铺垫的伏笔,比如那个涵洞里的日本兵尸体。。
6 ) 国旗插在硫磺岛上
1945年2月至1945年3月,日军和美军为争夺硫磺岛进行了一场激战,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最激烈的一场战斗——硫磺岛战役。在这个仅8公里长、4公里宽的小岛上,美军苦战一个多月,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共伤亡28686人,其中死亡6821人,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役。
1945年2月2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师第28团哈罗德·希勒中尉率领的一支44人的小分队,一路血战,上午10时30分,终于冲上了硫磺岛制高点——拆钵山山顶。他们随即决定升起美国国旗。美联社随军记者乔.罗森塔尔闻讯赶来,在路上他碰到刚从山下来的《海军陆战队杂志》记者路易斯·苏莱上士,后者得意地说他已经拍到士兵在山顶升旗的照片,这使得罗森塔尔有些失望,但他仍决定继续上山去看看。
巧合的是第一次插的那面旗太小,只有54×28吋,其他部队难以看到。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山顶的旗帜,他们决定换一面更大的国旗。于是,指挥员命令779号坦克登陆舰紧急将一面更大的国旗送上岸。希勒中尉小分队中的6名官兵奋力将这面大旗插上山顶。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正好被错失上次良机的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拍了下来,这才有了那张家喻户晓的补插旗旗照,而残酷的战争仍在进行着,此后美军伤亡依然惨重,六名升旗手中的三名在战役中牺牲了。
照片发表后,影响巨大,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看过这幅照片之后,认为这张照片是第七轮军券(为筹措军费而发行的国债)购买的极好宣传品,于是下令辨认照片中的士兵并带他们回国。
无意成为英雄的三名青年人感到无比内疚,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他们只是“换了一下国旗”而已。我们需要英雄,所以我们臆造了英雄,可是这让我们的英雄远离他们自己。
艾拉·海耶斯不愿独自逃离炮火连天的战场,享受万人敬仰的荣耀,他渴望回到战友的身边,和他们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结束这该死的战争。
影片中雷内.加农在巡回演讲上一直强调“英雄是那些岛上的人们,”因为演讲是为了筹钱,我们轻易地忽略他讲话内容的真实,那些话恰恰是导演想通过他的口向我们表达的。
借着影片中主人公回忆的画面我们目睹了硫磺岛战役的残酷,很容易就能认识到硫磺岛那些死去的战士是英雄,却漠视了三个竖旗者的贡献。三名生还者在军券的巡回销售活动中共卖出了263亿美元,两倍于当时的目标。
在战后无论是硫磺岛的英雄,还是人们臆造的英雄,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在国家危难困苦的时候挺身而出,损伤了他们的灵魂,牺牲了他们的生命,只为民族得以延续,国家能够得胜。演讲过后,人们转身就忘了刚刚为什么感动涕流,仿佛一切都是应该如此,英雄们的付出都是天经地义,这伤了他们的心,让他们的鲜血白白的流淌。
而美军在硫磺岛的惨重伤亡,也使美军的高层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本土,一定会遇到比在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美军的伤亡将会更惨重,因此,日后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担心在日本本土登陆将会遭到硫磺岛那样的巨大伤亡。
第一次插旗相片中人物:
查尔斯·W·连特贝格(Charles W.Lindberg)
小恩尼斯特·I·汤姆斯(Ernest I. Thomas Jr.)
亨利·O·"汉克" 汉森(Henry O. "Hank" Hansen)
路易斯·C·查洛(Louis C. Charlo)
詹姆斯·米歇尔斯(James Michels)
第二次补插旗相片中人物:
迈可·史达兰克(Michael Strank)
雷内·加侬(Rene Gagnon)
艾拉·海耶斯(Ira Hayes)
富兰克林·苏斯利(Franklin Sousley)
约翰·布拉得利(John Bradley)
哈伦·布洛克(Harlon Block)
他们被当作英雄送返回国,却在狭小的列车过道痛哭失声,宁愿死在兄弟们的身边。" They may have fought for their country, but they died for their friends. "
关于战争的反思我们已经看了很多,但是这部影片依旧算是精彩,由于过于的尊重事实,已经把重点放在三个士兵对英雄的认识上,这部战争片并不精彩激烈,但是内在的分析却弥足精彩,《硫磺岛的来信》因为虚构,所以好看而人性,但是战争并无人性。
前:反动《大兵瑞恩》;后:碾压《比利林恩》综合(剧透):《硫磺岛的来信》套拍电影,共享部分场景和镜头,两片可拼接为一个完整文本。模仿《大兵瑞恩》开场推镜头转场,但时间线顺序相反。借《瑞恩》主题“我们不会抛下任何一个兄弟”来做反讽,展现真实战争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大量交叉剪辑/闪回,多以台词和场景做相似性转场。作为本片核心事件的“插国旗照片”以及它所“制造”出的战争英雄本身就是荒诞的,记错插旗人又增添了一层荒诞,而这一切荒诞的来源则是精明的媒体资本家政客以及渴望得到英雄的狂热民众。被自己人打死的士兵,被媒体捧上神坛又被拉下神坛的英雄,在战争中,荒诞比残酷更真实。李安认为战争英雄被当做小丑是可悲的,东木则更进一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战争英雄。相比东木,李安对战争的认识还是嫩了些。可惜本片旁白太多。
伊斯特伍德这个老渣皮,越老越炉火纯青,本片和《硫磺岛来信》堪称双壁!
角度选得极好,人物过多,结构有些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似乎有些太多了,反而每一点都匆匆忙忙的,蜻蜓点水。演员表现一般,最为亮眼的当然是那个原著民。7.5 out of 10
电影的切入点,加分!别忘看字幕后。
There is no such things as heroes, heroes are something we create, something we need.
又重新仔细看了一遍,才发现好像没第一次粗看时候那么烂,其实老头导得挺好的,问题出在故事上,这个剧好像没什么像样的冲突,哈吉斯一直在渲染的矛盾核心其实看上去并不是一个非常令人纠结的点。不过金牌编剧所架构的渲染性桥段还是挺给力的。
很有趣老爷子在06年献上了一对极其出彩,两部分别用日美两军角度呈现的色调超赞剧本交相呼应的二战伦理片。《家书》也许更符合普通观众对“另类”剧本的挑剔但这也不能说明《旗帜》就略逊一筹。《家书》叙事剪辑不如《旗帜》那么独特所以就给我了个“冗长乏味”的印象= =|||我哪天重看
首先要知道這部片子來頭可是不小啊,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還有斯皮尔伯格的監製,其實剛開始還以為是一部戰爭片呢,看完之后覺得影片不是説戰爭了,而是所謂的英雄,以及英雄的後來的遭遇,戰爭雖然也是龐大的,殘忍的,或許以前看過太多的戰爭場面,這片子幷沒有給我留下戰爭場面的印象,倒是戰爭場面時候用的淡淡的彩色(差不多是黑白了)確實有種戰爭的真實感覺在裏面.覺得影片中間的講述三個"英雄"的城市巡迴演說著墨太多,沒有讓人看下去的欲望,到時后麵英雄們後面的遭遇比較讓人感覺傷感,或者是國家需要英雄的時候妳才是,不需要的時候
老爷子再次给了我感动和力量,不是因为他拍的有多血腥多英雄,而是因为他拍出了人性的真实。画面黑暗,场面弘大,战争画面相当真实,尤其是后半段的那段吉他小调背景配乐,非常令人动容。PS:只要有必要,英雄是可以虚构的,比如在某地。8
蠢片子,我还以为是中央电视台投资的
英雄巡回募款,受到政要接见。参议员问绰号酋长的大兵,“我听说你用印第安战斧砍日本人。是真的吗?”“不,先生。”“跟他们说是。故事更精彩!”……可见“撕鬼子大法”的确是作为一种反讽手法出现。但差别在:父亲旗帜中,我们感受到讽,因有“正”的对照。而中影将其上升到风格,几乎与胡拍无异。
旗帜,英雄,都是根据需要制造出来的,真实的故事不精彩,但不该被埋没。老牛仔出口,得细品。
那么多飞机战船不知道是不是都真的,导演真牛逼,两部电影一起拍,看过当年奥斯卡颁奖典礼,这两部影片的镜头被放了许多次。
【A】切入点实在是太好太好,最后半小时无懈可击,又一次被东木这种现实而残酷的调性给无情击穿。反英雄、反宣传、反主旋律,用沉重的战争创伤去戳破众生相的虚伪,然后又将这一切交给时间,在无尽的阴霾中缓缓步入荒诞而静寂的结局。东木一如既往地把质问抛向政府,用愤怒发难高层,把最珍贵的温情留给镜头下那些被聚焦的个体。
硫磺岛战役的一体两面,东木的《硫磺岛来信》显得多少有些水土不服、意识冲突,但在《父辈的旗帜》里显然找到了更适合他本土性的切入点。一张照片牵扯出战争本身的荒谬、对掌权者的讽刺、对美式价值观的怀疑。那些宏大的意义被个体生命的尊贵消解了,东木为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英勇的生命正言,历史虽会过去,但生命的意义长存。
伊斯特伍德就是个神!本片还包办了配乐。主人公按照原型样貌接近挑选的。闪回,三个人分别是理智、热情和感性。还有印第安民族的种族问题。美国政界和军方的虚伪。人们的麻木。真实的英雄。战争场面激烈,血腥,真实。没有更多刻画仇恨,说的只是战争本身,客观角度对人性的爱,战友亲人。舆论的投机性的讽刺。反战的主题。点面俱到,紧凑好看,内涵深刻。2006年的最佳影片之一。片尾是历史真实相片回顾,很珍贵。
除了跳剪用的太多以至于打乱了全片的节奏,这片子还是不错的,也完全不是赤裸的主旋律:小光圈,低对比度调色,用极端的残酷来反衬一种普通人的平常,中间还穿插着讽刺与反思,东木头水准之作。
关于硫磺岛战役的又一个故事。We create heroes, because we need heroes。战争场景表现手法跟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差不多,这好像都成了美国战争大片的固定模式,但是很有用。可惜再没战场给男儿扬名立万,也庆幸目前没有战场让男儿血肉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