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满怀期待。之前听说有人看哭了,再者我印象中这种主旋律题材的电影,必定催泪。因此我在观影几个小时之前就酝酿好了情绪。
结果却大失所望。
我是哭了,然而并不是因为这个电影哭。这个电影更多的是感慨,不是感动。
仍然是“一大家子人死得没几个了”的故事,我满脑子是却却的《战长沙》。这本小说没怎么正面写某个人怎么牺牲的,印象中好几个人的事迹都是转述,但是感觉比正面写好,更揪心。原谅我喜欢把“牺牲”说成“死”,死得轻描淡写,更感英勇无畏和战争残酷。倒是本来也不需要正面写(好像电视剧演出了一些),否则会改变小说的结构。我想的是,有多少人,就是这么突然死去,活在别人的语言里,没什么镜头。有些烈士,没有名字。
从2到7这六个哥哥,就是这么死的。影片主要讲的是大哥带小弟成长的故事,兄弟情有,牺牲精神有。那种小人物经历许多脱胎换骨的过程有。但是就是干巴巴的。可能是剧情结构的问题。说什么感情的种类丰富,某些运营号还是夸大了。若是妈站在村头张望一下就能体现个母子情,那和小学生作文写妈妈做好饭了等我回来一起吃一样矫揉造作。
标题“八子”特别吸引眼球。不过电影的重点并非“八子”,只是借了抗战故事的名声。和电影表现的内容不搭,但是用来营销真的很好用。可耻。
仍然有让我印象深的情节。“咱们什么时候打仗,能打得这么富裕啊。”想想八年抗战,我们这方真的是啥都没,我觉得也不需要太突出什么个人传奇(不便说),就这一群小人物,可以贪生怕死,然而还是反人性地舍生;甚至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取义,单单是去赴死(并不是说某些人的牺牲毫无意义)。他们都能为了飘渺的希望去抵抗,太伟大了。
战争场面颇多,从电影方面看我感觉有些是瞎忙活。
电影基本平淡。
还不如再看看却却的《战长沙》。怀念。
主旋律题材难以推荐,个人认为还是因为某些人拍不好。
我非常不喜欢这部电影,并不在于我对红军题材电影有偏见,而是这部电影的呈现方式让我很不安和很烦躁。 对于这样一部只是特效有提升、剧本内容一如既往的拍得极度尴尬的主旋律电影,我很遗憾我曾经对它抱有过高期待以及在上映第一天上午就到很远的有排片电影院来观看。 首先说红军主题表现失实的几个问题: 一是我上映前最大的期待,就是说清楚为何老杨家八个孩子都要参加红军的问题。很遗憾,开始没多久,老大杨大牛自问自答老八满崽哥为啥要当兵时回答说“还不是为了让你和妈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我就知道已经完了。一句极敷衍的“过上好日子”根本无法解释赣南闽西数十万烈士的前赴后继。我的理解是在农民被地主阶级剥削的阶级斗争的严苛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劳苦大众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保卫自己的政权而战斗。
要是只是为了一句过上好日子,为什么一位伟大的母亲要把自己八个亲身骨肉都送到红军去?嫌人命不值钱,送去国民党军去吃饷、做地主家的狗腿子不能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这么多的母亲要把自己的所有孩子都送到红军、都送上前线,为什么即便遭遇屠村也不退缩,是因为这些人有比生命更加珍贵的东西值得他们一同捍卫,是因为他们有比血肉亲情更加伟大的力量支撑他们走向革命。
如果就这么肤浅地以自己家“过上好日子”来带过,无疑是没有经过审慎思考的,也会寒了革命烈士的心。没有这种与人民融为一体的感觉,就始终刻画不出真实饱满的红军形象。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最近很出名的湖北来凤县的老兵张富清老人、授衔后自愿回家务农的甘祖昌将军,他们革命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吗?他们最后“过上好日子”了吗?简单来说,他们革命是为了全中国的老百姓、全天下的人民都要过上好日子,他们绝不是为一己私欲而革命,他们是愿意牺牲小我、牺牲一切的真正的革命英雄!
从现状到电影,对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畏畏缩缩,只是单方面刻画白军或国民党政权多么残暴,是经不起稍微一点的推敲的,完全被束缚住手脚,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以“剿匪”名义叫嚣中国革命正义性的人还能如此肆无忌惮。
二是对红军战斗场景的刻画。这部电影严格意义上还是战争片,几乎全是战斗场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这部电影里全部都是阵地战和绞肉机般的肉搏战,让我怀疑这战斗的背景是不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站在博古和李德的“左”倾冒险主义指挥思路上展开的战斗?电影里这么表现难道要弘扬这种打“正规”战争的战斗方式吗?这是在故意抹黑红军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的不是一味与力量比自己强大的军队死磕,靠的是灵活的战略战术,靠的是背靠大山、背靠人民的人民军队的智慧。即便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为了掩护大部队而阻击敌军也应该清晰地点明出来,总之应当有立场鲜明地反对这种阵地拉锯的战术,现在的表现是对红军战略战术和历史的不尊重。
红军某种意义上并不完全是正规军,从毛泽东《兴国调查》里可以看出很多指战员都是还会参加农耕的普通农民。红军要都是这么冲锋式、固守阵地式打仗,早就没了。这一点电影完全落入了一般战争片的窠臼,根本凸显不出红军的特殊性。红军成了一个背景而已,连题材都算不上。一味拍战争大场面,搞一些工业流水线化的特效敷衍,在荧幕上是展现不出来立体真实的红军形象的。
另一个问题是装备问题。红军直到长征时才平均三人一支枪,总共八万多人才两三百挺重机关枪,平均每挺重机枪四百多发子弹,全速猛突的话基本一两分钟就没有了,但就剧中这样一个排却有一支马克沁的重机枪,更不要说还装备有多挺轻机枪、冲锋枪,枪支弹药一直充足,新兵临时上战场都能分到新枪等等,经历战地转移、炸毁炮兵营后撤退到炸桥的时候还能带着这挺重机枪,这类电影在红军装备问题上永远都不反思,永远都不改!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到底如何呈现?
三是个人英雄主义问题。从一个排打常规阵地战数日,还能冲锋、炸碉堡、近战,最后甚至单挑炮兵营、炸桥等,我寻思这么多中弹镜头这三十多人(红军一个排能不能满编三十多人也是问题)这么抗打吗?一晚上一个士兵能挖出地道炸山顶的炮兵营弹药库,一个新兵能用刀击杀围攻他的一个班敌军、中弹坠崖后还能去炸炮兵阵地,这难道是尊重史实吗?这已经超出了艺术创作的范畴。请注意,神化角色本质上就是在侮辱角色,神化英雄本质上就是在侮辱英雄,英雄不是刀枪不入、无所畏惧的神,我没看到那种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质朴的英雄气概。
四是队伍组织问题。红军的排长是和队伍战斗在一起的,不是有些镜头里坐在战壕的长官位置的,此外队伍里有战士打架其他人在喝彩,这是在弘扬歌颂还是在黑?红军党支部建在连上,班里就有党小组,排上都会有负责政工的同志,难道在电影里的政工就教育出这样官兵不一致、关系紧张会看笑话的红军战士?
问题太多,这方面先说这四个。
在电影方面的问题说几个:
一是主旨不明确,还是为了渲染那种兄弟战场分离的悲情,为悲情而悲情,为歌颂而歌颂,正如前面所说根本没说明白为何而战,这一点只要一对比《拯救大兵瑞恩》就知道,这部电影连故事和主旨都没说清楚,只剩下苍白的、不切实的颂扬,同样是说一家子孩子都去当兵只剩一两个的问题,瑞恩这部电影至少传达出明确的价值观,这是《八子》根本没有显著特色的一个严重问题。若是提个刁钻的角度,瑞恩电影八人小队专门去救最后一个孩子瑞恩,《八子》里面倒好,一家八个人已经牺牲了六个人,最后两个人还要顶在掩护大部队撤退的最容易牺牲的最前线,要是有人钻这个牛角尖,是不是又要说红军的人性化程度还不如美军?就靠这种强行捏在一起的冲突(激烈的战场、兄弟在一起战斗),编得越多漏洞越多,强行把舆论阵地拱手让人!愤恨!
二是人物刻画单薄,除了有老八满崽最初的畏战之外,根本看不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除了那个年龄稍大的中年士兵有偶尔一两个情节比较闪光外,没有看到发自内心的人物描摹。至于老大和老八的形象陡然神化也是令人很疏离。
三是台词设计,很多时候都是站在编剧和导演自己的理解和主观立场上,完全没有置身于红军的背景之中,在加上人物刻画薄弱,这会让观众完全融入不进去故事的体系里去。如果不仔细推敲可能还会为这种牺牲动情,但仔细推敲后就容易产生更大的怀疑,到最后故事都没有讲好。
四是电影鞣杂的东西太多,什么都想来一点,导致剧情很乏味,战斗场景之间彼此没有一个主线来牵连,看的时候只是直观一场接着一场;爱情、亲情,山歌、战场常识也是明显感觉根本没有用心去重整,夹杂得粗糙且随意。更不要说极度夸张和不写实的杀野猪情节。
电影方面暂时想到的是这四点。
主旋律电影要怎么拍?要是没有打动人的朴素的、真诚的、平易近人的感情流露,只是为了塑造高大上的形象而塑造,本身就已经正在逐渐毁掉这个题材。自己把自己束缚住,最后只能路越走越歪。
一句简简单单的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就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情,这说明尊重过往的真实的历史、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是完全可以打动观众的。创作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扎进人民里、扎进历史里,发掘真正的力量和共情,以量贩式的粗糙思路搞主旋律是极其不负责任、极其挥霍积累的历史财富的事情。
我相信观众群体一定会为还有瑕疵的真情、真实、真诚买单,但也一定会唾弃肆无忌惮的糟蹋。
怎么说呢,人设真的不对。排长这样子做,能当上排长吗?真正的战争不是靠着满腔所谓的热血,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去指挥领导管理。 越过上级可以自主决定是真的bug了,从来没有一个军队敢这么玩。玩的真是有点大了,不告知上级自己做决定是要上法庭的。完全不负责任的将自己的战友一个个送上天堂。 领导管理职位真的不是那些热血的,有精神的,有目标的可以当的。能力很重要,智商很重要。没必要让他当排长,我觉得让他当排长我觉得反而好恨好恨啊,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排长这么当,估计仗别想打了。 给他一个正常的小兵人设就很好,偏偏要弄个排长。弄完排长之后还一点“智商”都没有……真的是。 恕我直言,排长真的不是这么当的。 电影特效还是可以的,但剧情真的有点尬,尬。 这个排长实力害死队友,真的怕。 且不说什么抗日手撕鬼子剧情,光看这个排长我都快气死了。
请不要这么黑战争中的排长,黑不起。
最后的剧情可以说很是感动,感动的点很多……当然既然说在军队我是排长,为何最后还要背他过河叫他哥哥?
不是说什么故意不讲感情,是排长先说了在军队里我就是排长。我觉得叫哥哥,反而奇怪的很……
我尊重历史,尊重所有在战争中牺牲的人。
但剧情真的,请导演上点心吧。演员没有问题。
只是排长及其其他领导职务,不要这么玩了。
看得让人生气。
虽然我基本不去电影院看电影,但是如果有生之年八佰能上映,我至少要去贡献一张电影票。
至于这个八子,真的没有勇气去看高老师的电影了,三国拍的不如老版,上海滩和楚汉拍的不如港版,尤其是后面,都是烂尾戏,莫名其妙就全剧终的那种。我虽然没看过这个八子,原谅我,没勇气看。
更卑鄙的是,这电影居然蹭八佰热度,以为人家不上映你就可以飞上天,观众不是瞎子,子和佰还是认识的。
《八子》的家国情怀与强大张力令我荡气回肠热泪盈眶
写于2019年6月30日
周志芳
按说,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我看了不少,但还没有哪一部作品像《八子》的家国情怀与强大张力如此令我荡气回肠热泪盈眶,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大家都能走进影院,好好看一场《八子》,为那些曾经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战士,为那些曾经弹尽粮绝仍然坚守阵地的官兵,为那些在枪林弹雨背后孤独守望的英雄母亲,尽管我已经走出影院好几个小时,但我仍然忍不住像刚才置身影院中一样心情激动,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赣南地区,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将八个儿子先后送入红军,奔赴战场前线。但战火无情,兄弟中的六人陆续牺牲,只剩下大哥杨大牛和最小的孩子满崽。满崽找到了大牛的部队,成了哥哥麾下的普通一兵,经过一场场战役的淬炼,新兵满崽迅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最后的战斗打响了,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杨大牛带领弟弟满崽和全体战友浴血肉搏,直至弹尽粮绝。英雄的身前,是枪林弹雨的沙场,而在英雄的身后,家乡的村庄依然宁静安详,微风吹过金黄的稻浪簌簌作响,一位年迈的母亲正在村头的小路旁孤独的守望。
《八子》为什么如此强烈地打动了我?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编剧董哲的大开大合大格局,他一贯善于驾驭战争题材,拥有强大叙事能力,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对华夏文明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他有满腔热血,豪情满怀,手中的如椽巨笔,挥洒自如,能有这样的编剧把控剧本质量,无疑增强了作品的成功率,董哲不愧是打造过《建党伟业》《建军大业》《智取威虎山》《百团大战》的华表奖优秀编剧!
其次是导演高希希的坐镇指挥,高希希一向很擅长拍摄战争题材,从《毛泽东》《历史的天空》《血战长空》到《幸福像花儿一样》,由高希希执导的多部战争、军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广受观众喜爱并且实现了飞天奖、华表奖、金鹰奖、百合奖“全满贯”,有人指责高希希执导的《八子》有过多的战争场面而人物塑造扁平单薄,对此我绝不能苟同,恰恰相反,高希希没有像那些狗血神剧的导演给电影加上华而不实的感情戏、更没有违背历史的真实性去刻意回避战争的残酷性,相反他用真实的战斗场面还原了故事的最朴实也最感人的一面,电影的故事原型是江西瑞金沙洲坝七堡乡一位名叫杨显荣的老人,将自己的八个儿子全部送上战场,全部壮烈牺牲,诚如所言,这部影片就是以八子参军为背景,着重展现的是兄弟八个最后只剩老大和老幺两人在战场上的成长和坚持。据统计,被称为新中国“红色摇篮”的赣南中央苏区当年总计有33余万人参加红军,60余万人参加赤卫队等支前作战,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82万人,可谓“家家有烈士,户户埋忠骨”。我有同行观影的朋友说这部影片拍得令人绝望,因为战争的残酷性可能会让人们对战争产生恐惧感从此不会有人再甘愿前赴后继奔赴沙场,我认为他只说对了一半,导演高希希这样的拍摄风格,就是要通过体现战争真实的残酷性来让我们加倍珍惜英雄们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幸福,他们的牺牲也因此被赋予了崇高的价值与悲剧意义,为此我认为高希希导演的这部作品是很成功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体演员的杰出表现成就了这部大戏,除了刘端端是我不太熟悉的青年演员,其他几位主演如邵兵、岳红、何润东、程媛媛、于滨、高强、姚金飞都是非常优秀的老戏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尤其牵动人心,别的不说,仅仅是岳红饰演的英雄母亲出镜不多就足以令人肝肠寸断痛彻心扉,面对儿子们的死讯,她平静得甚至没有一滴眼泪,然而我却在她那几缕白发、几许皱纹、几声呼唤中哭得死去活来,其他几位演员的杰出表现就更毋庸赘述了,不是我不愿意将他们的表演天分与精彩瞬间一一诉诸笔墨,实在是我害怕自己铺陈太盛,会再一次引发泪奔,为此恳请体谅体谅我脆弱的小心灵有着太多的难以承受之重,言尽于此,唯愿此时无声胜有声!
观影《八子》,致敬英雄!
无语了,真的是被导演过度渲染。题材很好,我们普通百姓也很有爱国情怀,但是全程只感觉导演在各种渲染拍摄技巧。这部电影就是在乞讨观众的爱国情怀,堪称悲壮惨烈。全程一惊一乍的,要不就是全是死人,要不就全是炮轰声。真的无语了。简直不怎么看的下去,导演就是想拍出打仗很惨,抗日不容易,缺没有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啊,字不够,我不发出来不发出来发不出来发不出来发不出来。
一星半。整个故事围绕的其实只有八子中的两位,不懂为什么要叫八子;这是一部开场半小时我都没弄明白主角所属部队势力的电影;对于战友情和母子情刻画的严重缺失导致后半段的煽情味同嚼蜡,甚至有几分可笑;何润东演了一个一场战斗都没活下来的“神枪手”;无尽弹药,随时出没的敌军,以及永远可以比别人撑得久一点但还是会牺牲的主角。野猪特效半颗星(虽然我不知道这场戏和紧跟着的战场戏有什么关联..),爆炸场面勉强可以,半颗星,以及对我而言的全片最大亮点--片尾曲还是好听的,半颗星。嗯,就这样吧。
导演不觉得羞愧吗?花了这么多钱拍出这种没智商的片子。浪费人民的情感和好题材,连我父亲这种老党员都说不好看。
总感觉节奏很奇怪,把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描写的太具体,反而该注意的细节却没有把控到位导致剧情显得不太连贯。虽然一直在描写亲情和战争,但整部电影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却是空的,结尾还强行催泪...以《八子参军》的故事为原型却只登场三人,总感觉和片名不符。电影就是讲故事,但这讲得也太过简单、平淡,我没有捕捉到任何亮点。或许这个故事本不应该属于荧幕,如果用电视剧来呈现可能会更加饱满。
7月1日建党节支部组织去影院看的,剧情没头没尾的,也没有交代就直接各种狂轰乱炸,超响的音效和成堆的慢镜头叠起来的一部主旋律片子,非常直接,剧情基本都猜得到。一星给辛苦的演员们,从头到尾全身就没干净过。邵兵还是很好看。
这电影真的能恶心到有品位的电影观众,也依旧能愚弄弱智猫眼观众。
送上了什么战场?内战?跟国军兄弟打?
不是一般的差,本来是想看《八佰》的,差不多同期竟然还有名字那么像的战争片。从头到尾都是阵地对攻,没啥变化,也没太多交代,高导你在打游戏吗?没啥情节,就靠几个回忆的镜头。装备也是大漏洞,30年代的反围剿,竟然呈现二战欧洲战场差不多的装备,像某篇影评所言,红军这样正面突突突的话,早就没了,完全不顾史实。开头熊一般巨型野猪,得好几百斤,压都把你压死啦,还能给你抓住獠牙?4/10分
就是一直在炸,炸,炸……而且我不懂满崽上来就和野猪PK是个什么意思?我就记得有一段挺感慨。因为是讲的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基本都是农民,国民党都贼有钱。这边红军就数,爆了18次了。一个红军感慨:“什么时候咱们也能打的这么富裕啊?”,排长说:“会的。”
舔之前能不能先刷一下牙?技巧学不会不怪你,态度不好就是你不对了!
老套的剧情,毫无新意的影片节奏。这是一部一开始就猜到结局但是不会给你任何惊喜的电影。主演也没看懂发生了什么,就从小白到英雄。英雄这么简单吗……给两分,一分给音效,一分给画面。不过最后妈妈呼唤的镜头,让我觉得是地摊2块钱的碟片。
故事情节交代不清不楚,全程枪林弹雨制造场面,看了四十分钟,看不下去了……没等到何润东出场。
主旋律电影,战争场面的确不错,尤其是一些残肢断臂的镜头还是相当写实的。至于其他吗?就不多讲了!
三星半吧,邵兵和老战友都演的不错,何润东比较惊喜,虽然镜头不多居然没怎么出戏。男主我看来选角有点失败,顶着一张三十多岁的脸,人人都在说他只是个孩子emmm,频繁出戏,长相也不行,下巴过尖不是我心里能带入的小红军形象啊😥我喜欢潘冬子那样虎头虎脑的。整体剧情还是比较紧凑的,结尾很感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
锤子打鸡
剧情基本靠凑,煽情缺乏根基,道具随心所欲,特效值得一星
实验 质感看起来还不错,但又是动不动就大爆炸、一颗手榴弹能把人炸飞,还冲锋枪对射,火力都那么猛,后来打日本还那么费劲?真情不是没有,渲染有些过度。
他们只给你们看他们想让你们看的东西
没有背景介绍,没有故事线,上来就是干。队友可以死,发型不会乱。我方各个英勇以一挡五,敌人狂轰乱炸枪法不精。最牛逼就是这背景墙可以做的逼真一点吗?主旋律都做不好的舔狗电影。
蹭热度,蹭蹭不进去是吗?
八个顶八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