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探戈》由杰门·克拉尔执导,讲述了阿根廷最著名的探戈舞者玛利亚(Maria Nieves Rego)和胡安(Juan Carlos Copes)的生平和爱情故事。
他们在少年时代相遇并一起跳舞了近五十年,直到痛苦的分离将他们撕裂。他们的故事传递给一群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年轻探戈舞者和编舞者,二人之间的激情、憎恶、背叛、隐瞒、共情,最终化为令人难忘的探戈编舞。
理想是结婚生子的女主,更喜欢共舞的人,而不是舞蹈本身(至少在前期),女方得爱更多。把事业推向高峰(专职舞蹈,海外推广,桌子舞),男方更占主导。男方对女方没那么爱(对她还真是"薄情",甚至"不...不男人"的渣语录都出来了.维加斯结婚不是真结婚~.)。但要说这男人“渣”,我也持保留态度,毕竟最后也算某种“浪子回头”(对她非常"不公",但感情里哪有公平可言),为家庭放弃和她搭档,对他而言应该也是非常艰难的抉择。(但和女儿搭档跳探戈真的太太太奇怪.)
“我们无法去判断他们,因为人的一生是很难去分辨对错的.”,非常认同年轻舞者的这句话。
“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一切,除了爱上他.”,没得到她最想要的家庭孩子,寄情于舞蹈,也算“想明白了”,对比她和卡拉斯,可说是女性观念上的进步吧。(不过可能卡拉斯是嗓子不行,唱不了了.)
说实话,看他俩的表演没有很惊艳,更爱步伐更干脆利索当代的舞者,算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探戈。
它是《巴黎最后的探戈》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少女无法诉说的汹涌情欲;
它是《苦月亮》两个女人灵动的肉体肌肤相亲的短暂暧昧;
它是《南方》索纳那斯挥之不去的南十字星空下的飘渺幻影;
它是《闻香识女人》阿尔帕西诺那一曲一步之遥永恒驻留的欧吉维姐妹香皂的味道……
阿根廷探戈。
男人,女人,音乐。
夜晚,相遇,布宜诺斯艾利斯。
和电影相会,它成为了镜头下最美的缪斯。
我在一个夏天开始学习阿根廷探戈,在另一个夏天结束,夜晚走在无人的街上,脑子里一遍遍回放关于探戈的影像,空气里仿佛流动着皮亚佐拉的手风琴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夏天。
布宜诺斯艾利斯,那一年,她13岁,他16岁。
她背着母亲穿着唯一的舞裙,他邀请她跳了第一支舞。
布宜诺斯艾利斯,那一年,她80岁,他83岁
最后一曲,结束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夏天。
最后探戈。
玛丽亚·尼夫斯·雷戈和胡安·卡洛斯·科佩斯,这对阿根廷著名的探戈舞者,从少年相遇到共舞数十载,再到分崩离析只剩最后一曲,导演杰门·克拉尔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他们的一生。
电影中,几对青年舞蹈者重演和聆听他们不同年龄段的故事,重跳当年的舞步,在探戈里,时光回溯,一如往昔。
探戈,男女关系的暧昧进退。
在阿根廷探戈中,男人是引领者,女人是跟随者,在舞会里,男人邀请女人跳舞,女人等待着男人。
第一次相遇,是胡安邀请了玛丽亚,一曲终了,也是他先向她求爱。一攻一守,百转千回,他的步子进一点,她的步子就退一点,男人,是进攻,向下俯视,女人,就退守,向上仰望。这一切,像极了旧日的情爱追逐,女人娇羞着矜持着等待着,等待着爱情将她推入绝望的深渊,甜蜜的地狱。
从13岁的那只舞起,玛丽亚就爱上了胡安,然而她终其一生没等到他来娶她,最终,他有了别的妻子,她终身未嫁。在此期间,她有了别的爱人,他只需来说一声“跟我走”,她就可以放弃一切,重回他的怀中。
也许,是无法割舍那一份相知相守舞蹈的默契,也许,是放不下那份年少情深的爱恋,那时她跳着探戈,抬头看见月亮和繁星,最后的最后,
“ 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这一切,除了爱上胡安。”
然而,电影绝不仅于此,探戈也绝不仅于此。探戈,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不是加固女性第二性的艺术,是相融为一体的交流,相融一体,不分彼此。
男性发起力量,女性接受力量,做出动作的过程再传出力量,两种力量势均力敌,缺一不可。进与守,阴与阳,婉转和强势,妩媚与直率,不是对立的特征,而是二者为一体的共存。
在探戈的“拥抱”里,男女共用一个核心,不需要凝望彼此,就可以紧贴共舞。这是探戈,是力量的掂量和权衡,是相融的默契和宿命。
多年之后,玛丽亚没有放弃探戈,她继续舞蹈,不是为了爱情的悸动,而是为了孤独,为了情绪,为了探戈本身,为了自己。在日本和他的最后一次表演中,聚光灯下,她说:
“ 探戈最重要的一点,是舞伴间的流通,所以当我们跳舞时,我们有无数的感情,它可以是爱,也可以是恨,我生来就是为了跳探戈的,而我也将为探戈而死。”
探戈,偶然性的情绪交流
一个男人怎样邀请一个女人?和她对视三秒,眼神交汇之处,两个陌生人,就产生了最强有力的链接。
阿根廷探戈没有预设,没有套路,甚至没有固定的舞伴,它来自于偶然性,你可以和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共舞一曲,你们交换彼此的欢欣,忧愁和孤独,一曲之后,你们可能爱上对方,产生一生的羁绊,也可能转身相忘,再次投身于茫茫人海。
但这三分钟是永恒的,在你的一生中,这独一无二的三分钟,是探戈乐曲里,你和一个人有了身体的共处,你们共享同一份呼吸。
探戈和两种人跳最有意思,一是情人,二是陌生人,和情人跳柔情蜜意,空气中都是酝酿蒸腾的情意,你熟悉他,你爱他,在舞蹈中和他融为一体。
和陌生人跳是在用舞蹈去探寻对方的心意,沉浸在同样的音乐里,有了相同的情绪,短暂的一瞬,在世间拥有了一个无名的知己。
玛丽亚和胡安,他们有过初识的甜蜜,争吵的怨怼,相忘的平静以及多年后再度忆起的爱意,在五十多年的共舞里,一个眼神就可以在雨中共舞,一个脚步就可以引出柔情千种。
他们有过情绪相投时的默契,也有过心口不一的别扭,最后一切的一切都变成相遇,然后分开这一固定的结局,五十年和三分钟,用一生和一刻共舞完的一曲,凝结为永恒,就再无不同。
你,我,音乐,脚踝缠绕之处,是和这个世界产生了勾连。
北半球,南半球,探戈,这里的夏天结束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夏天就要开始了。
(原载于公众号[空镜solo])
《最后探戈》上映的6年后,胡安于2021年去世了,电影中的他以雄心勃勃的探戈改革及推广者、坚定不移的野心家、多情的男人形象出现。
和胡安相比,玛丽亚似乎有更多的挣扎和纠结——没有孩子的遗憾,胡安的花心、与胡安的分手、胡安听老婆的话而选择不再与搭档了几十年的玛丽亚合作……
很长一段时间,她的快乐与悲伤,甚至最引以为傲的舞蹈,都受到胡安的影响,她表现得像胡安的影子。
从阿根廷到美国,在这个把探戈和自己推向世界的过程里,想必胡安也有痛苦彷徨,但他没有在影片中表达出来。他强调自己的坚定不移,强调自己是个男人(和很多其他男人一样花心),展现自己的妻子贤惠女儿美丽……他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刀枪不入”的完美形象。
和胡安的“人生圆满”相比,玛丽亚似乎被生活摧残得千疮百孔,她表达着自己的脆弱、嫉妒、怨恨、低潮……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敢?
她恨过,但这恨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她的探戈——傲气被激发,她不再仅仅是谁的舞伴或附庸,她跳得更自我、利落、专业。
“ 探戈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舞伴之间沟通,所以我们跳舞时,感受着无数的情感,可以是爱,也可以是恨。”
你能看到她被传统和社会束缚的一面——幻想着结婚生子带来幸福,幻想爱人的忠贞不二,她用男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用世俗标准衡量自己,用“被爱”证明自己。
最后的最后,她孑然一身,她与自己和解:“对,我受了很多苦,但我认为所有女人都受过苦,所有男人迟早都会受苦,我记得所有不幸的事,但我也记得幸福和宽恕。”
这是一部最生动的女性成长史。
她伤过了、领悟了,接纳了,然后说出了这句最美的——“现在我就是我,无论好坏,我都是玛丽亚·尼夫斯。”
玛丽亚是探戈女王,她有最闪耀的事业,她是舞台上的一头母狮“世界就在他们(玛丽亚、胡安)脚下,他们可以代表探戈,30年来,只有他们可以”。
事业给她带来尊严、充实体面的生活,但她仍有数不尽的纠结和伤痕。
和家庭、子女一样,事业也不是什么护身符或万灵药。
决定人生的,并非拥有或缺乏什么,而是如何看待这些拥有或缺乏,如何衡量个人的价值,如何处理与自己、与生命的关系……
当我们确信自己天然的价值,不再惧怕自己的力量,为自己赋权,就不再理会所谓社会和他人的存在,他们不可能是主流或主宰,顶多是我们生命的背景或杂音。
你解放了,世界就解放了;你快乐了,宇宙就快乐了。
敬探戈,不仅仅作为舞蹈,也作为生命的流淌和表达;
敬玛丽亚,她的每一条皱纹都如此光芒四射;
敬每一个与自己和解的人;
敬每一个在曲折的成长之路上有所领悟的人;
敬每一个受过伤但依然愿意勇敢的人;
敬每一个相信自己、热爱自己的人;
敬自己。
从去年年底,一部探戈纪录片火遍全球,这把火也烧到了中国。在今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探戈节上,组委会还专场放映,并邀请女主角、著名探戈舞蹈家Maria Nieves与观众见面互动。这部电影的西文译为《再来一首探戈》,英文则取名为《我们最后的探戈》。
这是探戈史上少有的神剧。神在那儿?
记录片以访谈的形式让近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探戈舞蹈家Maria Nieves和Juan Copez亲自讲述他们之间那些爱和恨的故事,回顾两人的艺术生涯,算是对两位舞蹈家的艺术献礼。两位主角在讲述过程中,两对中青年舞者分别演绎了他们的不同时期的经历。前者今年78岁,后者今年85岁。这两位舞蹈家在当今可谓是两尊被所有探戈舞者膜拜的神。每年探戈世锦赛期间,特别是舞台决赛日,Nieves都会到现场助威,而Copez如今还和自己的女儿经营着舞团。
14岁那年,Nieves在一个探戈舞会里遇到了大她七岁的Copez,两人由此结成舞伴,相爱相随,开始成名于舞会,年轻时夺得舞蹈大赛冠军。八十年代由两人主演的探戈舞剧《阿根廷探戈》将阿根廷的舞台探戈跳到了美国的百老汇和法国的巴黎,重新在全球挂起了探戈之风。他们的探戈舞步遍及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街小巷、舞会、各大豪华剧院乃至世界之巅。他们的探戈艺术生涯相扶相持了四十多年。在外人眼里,这对舞者可谓是爱情和事业双丰收。
但其实不全对,他们确实事业丰收,但爱情无果。
在舞蹈事业上,Nieves绝对是Copez最完美的伴侣,完全付出,完全服从,这是女性舞者对探戈艺术最崇高的敬意。Copez风格作为探戈舞蹈的一个流派已经是舞台界的教科书。当我们在听Nieves在讲述这段事业经历时,她的眼神充满着幸福和敬畏,而且还是那么温和。就连Copez的女儿都承认,她父亲这一生最完美的舞伴只有Nieves。
但爱情呢?他们相爱着,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当Nieves从别人的口中得知他心爱的男人跟别的女人生了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她眼中的那种恨,她最初无法接受Copez对她的出轨,更无法接受他成为了别人的孩子的父亲。她母亲对她说过,你这一生唯一能做你丈夫的只有Copez。也许应验了她母亲的话,Copez做不成她的丈夫,所以她只能孤独终身。
这部记录神在哪里?在影片中,那几位扮演他们的舞者们在聊天时多次提到一个问题:她在年轻时已经对他恨之入骨,但还能艺术事业上一直相扶相持了近五十年,甚至还愿意一起来拍这部纪录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在片中一直没有答案,但其实答案很明显。
如果说,Nieves得知Copez已经和别的女人组成家庭了,她并没有死心,因为他们还是舞蹈伴侣;但是,当他们从日本巡演归来后他对她提出分手时,那时候她的天几乎要坍塌了。
一个女人的天是什么?是爱情,是家庭,是子女,是事业。有两种极端,全有和全没有,全有的话那真是幸福得升天了,全没有了那成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了。而命运给Nieves安排了最悲剧的人生,但我们看到的是,她的天不仅没有塌,而且还被探戈顶着。当我们看到一个近八十岁孤独老人的背影独自前行时,我们并没有听到她对命运的抱怨,而是看到了她对独善其身的洒脱,正如她说的,“如果有下辈子,我愿意再重来一次,但不要有Juan的存在。”
但我们再仔细去看她作为一位老者在讲述她的爱情悲剧时,她眼神流露出来的那种恨并非狠毒,而是夹杂着无奈,对宿命的妥协。这从他们重新走进纪录片,重新拥抱起舞,重新在站在月光公园的舞台上相拥接受掌声,这些足以证明这一切。
2021年5月9日,憨同学提到去过阿根廷大使馆办的探戈体验舞会,说要教我跳,那时刚认识一个月,生气断联过五天。11月,他听着一步之遥念叨着要一起去上探戈课,那时认识七个月,在一起三个月。后来看到电影资料馆要放《最后探戈》,我准点抢票却没抢到最佳观影区域,更好奇这部电影魅力何在。12月18日11:15,终于跟迟到的憨同学坐在电影资源馆1号厅。看完电影,他激动地想马上预约体验课,因为没吃午饭又延后了计划。回到家想补全错过的开头部分却找不到资源,优酷vip试看了6分钟还不够,最后我想到歪门邪道的方法补全了电影,又在b站找了很多视频来看,足以见得我们有多喜欢这部电影。
最近读了很多关于女性主义、婚育、人生意义、生老病死的书,这部糅合了回忆与访谈的探戈纪录片简直太对胃口了!我想导演是“偏爱”Maria的,她的口述部分明显多过Juan,让观众看到了Maria与Juan的不同态度,看到了由配合到独立的女性探戈舞者Maria的成长史。艺术家的“风流”轮不到我们去评判,也不能以“因为我是男人”一言以蔽之。如果人生可以重来,Maria说会做出相同的选择,除了爱上Juan。可是没有了Juan,她还会爱上探戈吗?Maria与Juan,Marina与Ulay,从相爱到相杀再到和解,从探戈到行为艺术,都是如此。Marina说“艺术家不要和艺术家谈恋爱”。突然发现自己有时对男人有很强烈的竞争意识,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伴侣,如上周跟憨同学玩just dance,发现不如他肢体柔软时的小失落和愤慨。而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跟憨同学第一次跑步我留下他先跑掉时他的小不快。爱情不止柔情蜜意,更有细微之处的角逐,于这部电影中都化作了探戈编舞,用肢体和眼神来讲故事。
影片中Maria遇到爱她的人时,那一段三人探戈印象深刻,但我只感新鲜,却不觉持久。探戈的默契建立在搭档的熟悉和配合上,不只是舞蹈技巧,更是情感表达。而目光所及之处只能是另一双眼,而不是两双眼,想到了Marina与Ulay的经典对视。舞蹈搭档需要熟悉、需要近距离,而爱情却需要神秘、需要疏离,所以舞蹈搭档和人生伴侣是两码事。又想到去年《这就是街舞》的《囍》给自己感动够呛,不知道夫妻档演员如今怎么样了。
影片中不同年龄段的后辈舞者们的表演也很吸引人,他们和观众一起慢慢理解这对搭档,又通过自己的舞蹈来表达,编舞、配乐、表演都让人沉浸其中。年轻Maria的扮演者好美,喜欢她的脸,喜欢她的气质。看到片尾,发现年轻胡安的扮演者也叫胡安,有趣。
最后,看到孑然一身的Maria跳舞时泪奔了(同时感慨一句80岁的腿和背也太特么好看了,我也想要)。起初Maria对探戈的兴趣并不大,她更喜欢和Juan跳。而把探戈坚持下去,是对无家无子人生遗憾的寄托,还是对逝去爱情的不甘与祭奠,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一直跳着,哪怕高龄的她头部会不自觉微晃,她仍散发着自信与强大的光芒。至于她真的和Juan、和过去和解了吗?我感觉并没有。不知是剪辑原因还是其他,整场电影下来,依然感觉得到矛盾之处。但这个问题于旁观的我们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与自己的生活和解了吗?我们的热爱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而活?女性为什么而活?当彻底失去生育能力时,为什么而活?
2021年12月19日下午,憨同学在加班,我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写电影观后感,听着《最后探戈》歌单,思考着奉行YOLO的自己为什么而活。如今听到楼下大爷大妈引吭高歌却不觉吵闹,因为那是他们的热爱,那是生命力。仔细听,还有小朋友的嬉闹声,原来今天是星期日。
一开始没有意识到是一部纪录片,以为是什么爱情片,开头两个人分开采访也就暗示了两人之后的分道扬镳。人都是相互成就的,像国标这样需要舞伴的舞蹈更是如此,两人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回应。
胡安一直说什么“我塑造了她”,真是自我意识过剩,这个人是个纯粹的自我利己主义。自己想追求舞蹈,就找了还只有14岁的玛利亚,想要不一样的舞蹈体验就抛下玛利亚一个人去巡回演出。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舞蹈就又回来找玛利亚,结婚了又不认,自己又跑去结婚,想退出舞蹈就自己一个人跑了,啧啧啧,能一辈子自私真是了不起。
玛利亚没有完整的家庭,没有相要的孩子,毫无疑问都是胡安的错。这个人真是太挫了,自己跑去找了个女人结婚生孩子居然还不敢和玛利亚说,还是别人告诉玛利亚的,玛利亚的人生就这么被耽误了。
为什么玛利亚胡安之间的关系一直玛利亚比较被动?因为她认识胡安的时候太小了,也就才14岁。这根本就是个孩子,没有什么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全被胡安带着走,之后她终于走出来有了自己的思考却有点晚了。
女性意识觉醒后看探戈这一类舞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玛利亚穿着类似比基尼的舞蹈服在街口跳舞和在桌子上跳舞都让我极其难受。男人的穿着就是庄重的,女人的穿着却暴露、挑逗,干嘛非得女人露腿,练习时候的休闲穿着也不影响舞蹈的观看性嘛。男的怎么不露,我也想看男的露啊。
全片我最喜欢的是那一段三人探戈。
本来挺期待的,有探戈看能差到哪去。反对一切纪录片➕演绎结合,你又不是科普,至少讨厌这种粗暴弱智的虚假的演绎片段,爱情故事也那么拧巴,想多看点玛丽亚雷戈的能力水平、指导水平,她的想法、理解。带着恨意跳舞,避免对视
2023西安卢米埃。所有故事和情绪都太深刻太复杂。纪录片能拍到这个程度,真是,太好太好了。教科书式的纪录片解构方式,不仅仅是常见的访谈穿插+演员演绎,两位年轻女演员真是意外之喜,他们所有的评价,所有的感触,令人感慨的共情能力,都使这个故事更加惊艳。最后一段在剧院里分别,刚好这个厅就是仿剧院的,真是感慨万分。意料之外的惊喜之作。维姆门德斯制片…不愧是你
一圈又一圈,跳跃的脚尖,旋转再旋转,逝去的还原
“如果让我选择,我仍然会选择这一切,除了爱上胡安。”
“正因为这些苦难,我才能成长,因此我不得不感谢。”探戈都已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为之生,为之死。“她能为我生孩子,可是玛利亚只会跟我吵架”,“我的愿望是相夫教子”“但是我要证明给他看,我可以”。“我怎么就83岁了?好气。”空镜的色调太好看了。年轻舞者的“雨中曲”很好地还原了当时他俩意气风发、热恋甜蜜的状态和心境。老资料影像更最大限度还原当时他们的状态,很动人,很令人感到遗憾、伤感甚至难过。那是绝代探戈艺术家真实的一生,痛苦,孤独,充满荣耀与价值。非常棒的纪录片。#资料馆
我做的翻译嘿嘿嘿……
离开他后,将爱的痛苦化为精进舞技的力量,终于,在浪潮般的掌声中意识到,原来自己是那么有价值。'I'd do everything the same, except for being with Juan.' 可在这一生里,她就这么紧攥着爱,每分每秒,独自吞咽它引发的痛苦,直至彻底老去,直至无法起舞。
大哭不止。All my love and hate, shame and desire, blame and forgiveness transform to the pure glory and its solitude.
重演他们年轻时候有点作,其他都很好。在一起跳了一辈子,爱恨交织,最后我就是我自己。
两个人精过日子,容易顶牛过不长,无论看上去多么般配,敌不过残酷现实,婚姻需要妥协,所以男的宁愿往下找,女的孑然一身,工作上相互成就,生活中放手成全,保持距离,追求共同利益,这已经是成年人世界的最优解,不见得永远在一起是美好结局。
年轻时候的扮演者与本人对话,吸取了解之后再回到角色中演绎。两个人用四十年爱恨情仇共同舞出的传奇,在历史影像外完全没有再次照面接触的新拍摄材料的条件下就完成了精彩又富有意味的重现。资料、访谈、再现的组织,剪辑出了探戈本身从音乐到肢体动作都不断转换方向又无比连贯顺畅的独特节奏感,也传递出了探戈性感/优雅、羁绊/洒脱、迅疾/从容各自张扬又融为一体的韵味,其中悲欢令人怅叹。因此虽然没有等到两人再一次共舞,但从相向摆好起舞的姿势开场,到最后背对彼此走出舞台落幕,这部电影就是「最后探戈」。|雨中曲之后的即兴舞步;仅仅是看探戈就已足够享受;再次勾起想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冲动。
她说她的梦想是结婚生子,不是做个艺术家,结果却大相径庭。大家为她鼓掌的时候,她甚至以为别人是可怜她,看到这里好心痛,是痛苦凝结成的那样饱满浓烈的艺术。电影很多动人的地方,电影和舞蹈编排都很好。Tango和爱情都是两个人的舞蹈,太危险。所以独舞很美。1、Tango太美了,我也想拍一个。2、想看女神Alejandra Gutty的片子,教学的也行啊
两人之间的引诱、渴望、征服、占有、爱欲、妒火、怨恨、对抗、痛苦、分离、重逢、永诀…都是构成探戈的火花,百样人跳出百样舞。所有双人舞的困境:共舞诱发爱情,爱情短过共舞,只好另寻舞伴或共舞变味…传统探戈男领女随,女舞者多,好的男舞者却少,大环境确实sexist,鼓励大家跳酷儿探戈…女主视角太催泪
近年来最好的探戈纪录片,两人之间的情感张力正如探戈本身一样,爱走到尽头变成了恨,一如曲终时的苦涩。“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一切,除了爱上他” 一个女人的成长史诗。
那时候我们跳着探戈,抬头看见月亮和繁星; 虽然我知道我老了,但是在舞台上我依旧是lioness.
继《寻找小糖人》《寻找薇薇安》之后又一部让人惊艳的人物传记片。且是最好的探戈电影之一。采访、资料、证言方式以外,还再现了两位传奇人物的过去。而过去的扮演者=分身与真身的对话,也同样充满耐人寻味意义。其中没有一处剧情交代,全都是以舞斗舞动的肢体表达。文德斯指导监制。
盛夏藝術祭目前最愛的一部紀錄片。裙角揚起的風情,昏黃路燈下二人浪漫的最初,中年時帶著恨意的對峙,曲終人散後各自平靜前行的二人……配上像絲絨一樣華麗的音樂,遺憾的故事也令人沉醉。藝術使人生變得詩意,而原來紀錄片也可以這麼美。
@2022阿根廷电影展[成都站]解構很巧妙啊,開頭二人從舞台左右兩側走到中央,開始做好探戈的姿勢,然後正片開始。但正片部分的二人卻似乎並沒有見面,只在陳舊的影像和虛構的劇情——過去中才能看到一起跳舞的他們。這一過程看似有兩方各自的闡述,但我想還是側重於女性的,女性在新家庭和藝術間選擇藝術,男性在新家庭和藝術間卻選擇前者,結局確實兩者都成為了藝術家,女性付出的代價是如此多,到老了才感慨女性要“利用男性,然後甩了他們”。這一正片就是兩人一起合作出的一段長達幾十年的探戈,從愛到恨再到釋懷。結尾直接承接開始的舞台,當然他們沒有再一次合作。那段呼應雨中曲的街頭探戈是全片最好的一段,同樣也是兩人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歲月吧。[五排六座那位大哥tm的怎麼一直在拿手機拍照😡]
500颗星星 今年最大惊喜之一!!!做人物纪录片时,导演是否需要充满爱心地了解人体谅人润色人?不,完全不需要。片子最动人的是饰演玛利亚的两位女演员,她们尽自己所能共情进入人物血肉,让这样的“纪录片”不仅表露于形式。
探戈的美妙、情感沟通、势均力敌,真是残酷得真实的两性关系最好的诠释。#SIFF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