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斯特要塞》,俄罗斯的主旋律战争电影,2012年上映。
影片根据二战中的真实故事改编,故事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位于苏联边境上的一个要塞,有一个团的红军守卫。纳粹德国突然发动的战争使得要塞迅速被包围,而困守要塞的士兵希望得到后方的支援。显然这是徒劳的,因为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军迅速占领了苏联大片的土地,连要塞背后的城市明斯克都危在旦夕,更不要提援兵了。
不过要塞中剩余的官兵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抵抗,整个抵抗持续了数月,而德军原本计划数日就拿下此要塞的。不过这些可歌可泣的斗争不为人们所知,毕竟相对于长达数年的苏德战争,数月的抵抗很快被之后的德军长期占领而淹没了。不过好在要塞中还是有那么些人,或是逃出要塞,或是战后从战俘营中释放,终于将这段故事讲了出来。
作为战争电影,本片的虽然惨烈有余,但整个场面还不够让人震撼,这个不是故事的问题,而是导演的问题。而且连发片方估计都对影片的吸引力没有太大信心,而取了个《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的名字,有点傍大片《兵临城下》的味道。而不得不承认,我就是冲着这个名字才看了这部电影的。
很巧,連續兩天都看了白俄羅斯有份參與電影合拍的兩部電影,第一部叫《通往巴比谷的路上》,第二部正是這部俄羅斯2010年上畫的《布列斯特要塞》。可以這麼說,第二部則是白俄羅斯參與電影合拍的典型作品(要知道白俄羅斯自蘇聯解體獨立后的電影少得不讓人所知),由白俄羅斯的白俄製片廠(Беларусьфільм)和俄羅斯的CP電影公司(Централ Партнершип)聯手打造。
自蘇聯解體以來,戰爭電影在俄羅斯的電影市場里一直佔有重要的一席位(當然這和它的歷史有關)。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類的戰爭電影囊括了諸如中古俄國對外擴張,蘇俄內戰,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以及車臣戰爭等重要的戰爭史。一方面,這些電影體現了俄羅斯人對自己歷史的反思;另一方面,這些電影也成為了增強國家民族凝聚的重要手段。所以,每一年在俄羅斯電影市場必不可少的就是戰爭電影。至於在去年2010年,有兩部戰爭片十分惹人眼球,一部是尼基塔·米哈伊科夫的《烈日灼人2》,另一部則是亞歷山大·科特的《布列斯特要塞》。
當然啦,比起早已蜚聲國際的米哈伊科夫,這位亞歷山大·科特對於不少影迷來說再是陌生不過的。這位出生1973年出生於莫斯科的導演,1994年入讀VGIK(全俄國立電影學院),在就讀期間曾為法德兩國合辦的ARTE電視臺拍攝過電影,而後在2000年畢業走上正式的導演之
路。短短10年拍攝的電影基本上聞所未聞。但是憑藉2010年的《布列斯特要塞》,導演在俄羅斯屢獲大獎。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在torrent.ru資源網站上一直置頂。
之所以要說這部電影要比《烈日灼人2》要好,其實並不奇怪。儘管米哈伊科夫在《烈2》上畫之前頻頻造勢宣傳,預告片也甚是給力。但是在戛納等國際影展上卻是惹來惡駡。甚者,在IMDB的評分一度跌破4.5分……看完整整181分鐘的《烈2》,總覺得好像在玩一款遊戲,如果
你選擇了米哈伊科夫這個角色,將會是一個動作冒險遊戲。如果你選擇了緬希科夫這個角色,將會是一個解謎推理遊戲。曾經有豆友稱《烈2》為“俄羅斯版的《建國大業》”,也是不無道理。起碼,電影參演的很多男性演員都是俄羅斯電影界的大腕;電腦技術和戰爭場面也相當厲害。只不過,當年《烈日灼人》的婉約卻蕩然無存,甚至被納粹飛行員囂張的屁股或者糟糕的斯大林化妝造型等等雷人元素所掩蓋了……
至於這部《布列斯特要塞》確實不錯。儘管有人認為這是對蘇聯,對某某主義的“招魂”。但是既然這是一部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演員在哪個時代,也就該演出哪個時代的戲。另外,小男孩(即電影中的旁白的童年)的任務設定一定程度上也仿效了塔可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和伊萊姆·克裡莫夫的《自己去看》。只不過讓本熊不爽的是這些“苗頭”都“點到即止”。不過,既然這是一部宏觀描寫布列斯特要塞的戰爭電影,那麼小男孩只是電影的其中一個要素。再說,這不是一部大幅度討論人性的文藝片。它不過是一部商業片,一部展現戰爭殘酷,畫面震撼和重現歷史的商業片。但是,這也足夠了。起碼比《烈日灼人2》要好……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42311367.html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布列斯特要塞)2010
看够了好莱坞的电影,早就想看看其他国家的电影。但是网上存在的资源大部分都是0day小组发布的,而且依照电影产业的发达程度,电影发布最多的是美国电影,其次是一些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电影,再其次是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其余一些国家,比如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还可以少量接触到。俄罗斯的电影要想找到Blurray版本,那可是难上加难。苏联及俄罗斯的电影在世界电影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战争片,怎么能少了他们呢?庆幸的是,俄罗斯2010年上映的一部电影发行了Bluray,我也可以好好欣赏一下俄罗斯的大片。
既然是战争片,而且是俄罗斯的电影,肯定是涉及二战题材。本片讲述的就是二战开始后布列斯特要塞抵抗德国法西斯的故事。苏俄电影一向是大部头的,本片时长133分钟,情节多而分散,具体我就不多说了。不过,想也可以想到,就是英勇的苏联人民不畏生死,奋战到最后一分钟战死沙场等等,大致如此的情节。
新世纪的俄罗斯电影,已经完全好莱坞化,如果不是电影里面说着俄语,这完全是一部好莱坞战争大片。影片的重点塑造了三个人物,通过三个人物的命运来展现战争,这也是好莱坞电影惯用的手段——通过塑造人物,来表达影片的主题。本片在这一点上,学得相当到位。一位因为火车延误而耽搁的军官,一个坚信战争会来到的老兵,一个住在要塞里的指挥官,这三个人在面对战争来袭的时候,不约而同的肩负起战争的重担,担当起指挥官。电影将他们在整个守卫要塞的故事完整的呈现在屏幕上,通过这些故事,来反映苏联人民的坚韧与伟大。以人为本,这是本片的一大特点。
电影还通过对战争中平民及普通士兵的刻画,来反映战争的残酷,及苏联人在面对战争时的百态。有惊慌失措的,有举手投降的,有自杀的,有反抗的,有被枪杀的,有被奸淫的,等等。将士兵及平民的的投降真实反映在电影中,没有把战争中的人们塑造成英勇无畏的烈士,难能可贵。真实的反映战争,不美化,也不丑化。这样的拍摄方式也如好莱坞电影一样,通过小人物的的命运来展现大环境。这也是本片的一个特点。
另一个优点是,本片的特效做得非常出色。作为一部战争中,宏大壮阔的战争场面是影片的关键。在本片中,楼宇遭受的轰炸,房屋的倒塌,士兵被枪击,以及那空投的炸弹等等,都十分逼真,而且给人的感觉非常真实,就好像炸弹在你面前爆炸一样。电影中还有几段在飞机的空中追逐,这几段特效做得也是以假乱真。本片的特效水平,比我前两天刚看完的国片《歼十出击》要强上百倍。俄罗斯的电影特效水平虽说不能赶超欧美,但是比起中国来说可是好上许多,看完《布列斯特要塞》之后中国电影人羞不羞啊?
电影虽然时间很长,超过两个小时,但节奏松弛有度,看起来并不会感到沉闷。通过男孩的画外音,可以将影片截然分开几部分,大致如下:平静的生活、德军入侵、准备反击、僵持阶段、突围、投降、抵抗、尾声等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开始、高潮及收尾,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轻松的适应影片的节奏。和本片相比较起来,很多好莱坞电影都达不到此种程度。
最后,本片的取景及镜头也非常有特点。战争片是最考验导演功力的,需要用到很多电影技巧。在本片里,电影运用了很多镜头,虽不上很花哨,不易让人察觉,但细心的人还是可以感受到本片镜头的独特魅力。要塞的全景俯瞰,空投炸弹的全景旋转,桥上战斗的镜头反转,以及准备突围时通过镜头的推拉与剪切将三个主角联系在一个镜头中,等等。这些看起来不花哨的镜头,却深深隐藏的电影中,让我们可以感受到战争的真实、残酷,以及紧张的氛围。看着这样画面,实在是一种享受。
刚才我也说过,本片真实的反映了战争,但是影片的主题还是在歌颂苏联人民及军队,对于俄罗斯或者是白俄罗斯来说,依然一部主旋律的电影。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好莱坞电影还在宣扬美国精神,《蜘蛛侠》里都可以挂上美国国旗,何况一部反映卫国战争的电影呢?看到本片,我就想起了《集结号》。同样是战争片,同样是以人为本,但是本片比《集结号》的叙事更宏大,场景更广阔,主题更深刻。两相比较,中国电影与苏俄电影比起来,还是要差一个档子的。
演员方面我就不多说了,他们的资料实在难找。只是感觉这部电影里竟然没有一个大美女,俄罗斯不是金发美女如云吗?只有一个女售货员相貌还算可以,可是身材太丰满了,而且是黑发。搞不懂俄罗斯拍电影为什么不找金发美女?浪费资源啊!
一年之内能看的俄罗斯电影是有限的,尤其是新片,很欣慰俄罗斯还在投资拍摄大制作的战争片。总之,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战争大片,可以媲美好莱坞电影。俄罗斯战争片依然牛B!
序列:0421
Brestskaja.krepost.2010.x264.BDRip(720p)
2011-06-30
1941年6月25日,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鸟儿在歌唱、军乐队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公园里正举行联欢的舞会,祥和中,人们谈情说爱,追逐嬉戏,各自享受恬静、幸福的时光……突然,飞机的俯冲扫射伴着铺天盖地的炮击撕裂了低沉的天空,爆炸的气浪和飞起来的尘埃瓦砾将惊恐的人们推倒、掩埋……
它更像是一部写实的(尽管有些细节还是和真实有一些小差别)战场纪录片,以一个叙事者的角度,从立体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1941年苏德战场上那惨烈的布列斯特要塞战役。
那被碎屑和炮灰染至灰白的枯硬的头发,那几日几夜鏖战无休后充满血丝的眼睛和深凹的泛红的眼眶,那混合了泥泞、血水、泪水和溃烂伤口的找不到一处完好的脸庞,那为了将稀缺的水让给伤员喝而渴到干裂发肿的嘴唇,那残破不堪的被血汗浸染到褪色的军装,那伤痕累累的焦黑的手臂,还紧紧将机枪拽在怀中……
我们死也不投降。
这些铁骨铮铮的俄军硬汉们,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从当天的凌晨死守至6月月底,整个要塞不到8000名的将士阻击了远超他们十倍兵力的德军,直至全军覆没。
没有战争的幸福的时光、和平的日子自然是每个人所神往的。
今天在俄罗斯文化中心看的,无字幕,但还是看得挺有兴致,此类战争片不需要看字幕,能整明白。软硬伤都有点,普普通通,大众片。
轻故事重视觉效果,有点好莱坞商业片的意思,天朝该多引进点这样的电影。★★★
[199]諸如“本片為××主義招魂”的言論,本熊笑而不語。起碼,這比《烈日灼人2》強多了。
原来俄语原版电影的声效跟R5 DVD是一样的。
“我是犹太人、共产党员和政委。你们枪毙我吧。”
属于战争抒情片,像是《雁南飞》的绝望版。不重杀戮,对牺牲的歌颂。喜欢这电影的朋友可延伸阅读,写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瓦西里耶夫的另一本战争小说《未列入名册》,讲述一名年轻中尉在布列斯特围困战中的故事。
这边是俄版的《集结号》嘛。三观很正,但是中间意识形态已经空了。视听效果很不错,一派10年前的美国大片范儿。导演估计是老塔的粉丝,男主角小正太的时候造型怎么看都是《伊万的童年》之伊万。
8.20 好看好看!!!!!
但就电影来说,没想到俄罗斯人能拍出如此好的电影。本来是个五星好电影,鉴于我向来对于苏联的厌恶,减掉一星。
听国配真别扭!!!
很感人
从题材和风格上,咱国内也很擅长此类,不过视听上确实比我们强太多,
二战中苏联作家群体被派遣深入前线,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战争文学,这一部电影好像改编自瓦西里耶夫的小说《未列入名册》。值得一看。
这个比集结号牛逼多了,老毛子拍战争片还是根红苗正的
落泪一次。但过多的纯战争场面会让人麻木。
非常的模式化,非常的不讨人喜欢,错听了某些人的建议,没想到是这么个玩意儿。
拍得确实很2
俄罗斯版的《喋血孤城》
战争是泥泞、腥臭的血迹、溃烂的伤口、震耳欲聋的噪音、火燎的疼痛,寒冷和饥渴,还有突如其来的死亡,不是“用笤帚疙瘩下了鬼子枪”的儿童故事,尽管我认为后者拍得也不错
战争片最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