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闯关东》、《走西口》后,“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下南洋》也被拍成电视剧。与央视09开年大戏《走西口》相比,黄圣依、佟大为、张默、午马、元华、 王诗槐、 童蕾、 刘佳、 隋俊波、舒耀暄 等人组成的演员阵容可谓“豪华”,同时,这也是佟大为08年成婚得女后接拍的首部电视剧。
该剧剧情将以清末民初两个家族为线索,讲述另男二女漂洋过海、彻底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故事。而拍摄地中山影视城也特意为该剧重新装扮,此次央视对《下南洋》投资制作的力度。
第一集,记录的是海外华人的寻根之旅,把南洋的情景做了简介。
第二集:黄乃裳,诗巫,契约劳工。人口迁移。
大多数是广东福建一代的人们,迫于时局动荡和生活的压力才去了,很多华侨的下一代或者好几代都移居欧洲了。但是追溯上去就是东南亚的华侨。
Ps:记得颜如晶在风味实验室中提到,马来西亚的华人在小学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英语、马来语或者中文的,在初中的时候再一起上课。
纪录片风格太过于沉重,所以只看了两集,没看下去。
这么好的纪录片有着如此冷清惨淡的评论区,B站的评论区已被玩梗的占据。去北京的中国华侨博物馆时里面也是冷冷清清。南洋华侨的境遇即使在现在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视和片面化的认知。 闯关东 走西口 下南洋 蹚古道 赴金山 背井离乡本就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每次都是战乱灾祸驱赶着他们不得不走上流浪之路。海外华人的屈辱史和中国近代史一样,是文明间的碰撞。 千年以来的儒家教化不仅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思想。肇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在给中下层读书人提供入仕之途的同时,所考的八股文也对全社会的思想形成了钳制,明清之时尤甚,正好对应上南洋华侨最为苦难的时刻。每每在面对充满着变革的时代时,中华文明就本能地走向隐忍与保守。 梁漱溟评价东西文化的差别时就说“西方文化意欲向前,东方文化意欲自身调和,持中”;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时就主张“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南京大屠杀之时也有日本兵感叹“他们有些那么多的人,空手就能把我们这支小队撕碎。但他们却是那么的安静,耷拉着头站在那里,仿佛一群待宰的鸡鸭。”当然不是说中华传统文明不好,只是在面对压迫时,满口“之乎者也”,一味地抱着“克己复礼”是没有用的,用《论语》感化不了日本兵,用《易经》咒不沉八国联军的战舰。在那个时代需要的是变革与反抗。 面对着原住民的敌视,身后祖国的漠视。他们的境遇可想而知。一道道的禁令,一次次的屠杀,汇成了一条条的红溪。死了一批华侨,马上又来了更多从混乱的大陆逃来的华侨,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 但隐忍并不是无所作为。 你打压我们华人,我就和当地人联姻;你禁止中华文化,我就偷偷把学校转入地下;你仗着我们明清政府不为我们撑腰,我们就成立自己的兰芳共和国,自己管自己。 一山一庙一学校,中华文明只需要这么一点养料,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而当他们的祖国陷入灾难之时,他们义无反顾的返身归来,想为祖国做些什么。像伍连德,张弼士,陈嘉庚,林文庆... ... 我们称这些人为:义士。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唯有中国前面不用加这个“古”字。另外三个,一个消失无踪,两个面目全非。中华文明得以存续的原因就是因为忍隐,这忍隐有着无限的生命力,最后甚至同化了他们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将自己的文明辐射到了整个东南亚。 哪怕吃着南洋的食物,说着他乡的话语。在他们内心念念不忘的,仍是那不知是否能回去的故土。南洋的土地上覆盖着他们生的希望和死的迷惘,故乡的回忆是他们漂泊生涯中的锚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一次次的面临灾难,又一次次的安然渡过。就在这隐忍与坚韧中,中华文明还将长远的存续下去。
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们领略到南洋多元文化景观的精彩一角。
一帧一秒足见拍摄制作的用心!扎实的史料收集和数据支撑让历史呈现得饱满真实,在此基础上的情景重构丰富完整,没有刻意的痕迹;画面生动精良,解说词又难得的精炼。有纪录片的真实美,也有艺术美!梳理一下收获表示支持。
在19世纪以前,东西方都处于传统帝国或王国形态,只存在“朝代”和“臣民”的说法,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是基于共同认同感形成的体制,而传统帝国的臣民被要求效忠的对象仅仅是朝代君主。
而封建王朝更替总是伴随着兵荒马乱的外族入侵、农民起义……前朝官员权力失落,普通百姓不堪战乱,很多人被迫逃往地理位置最近的东南亚。
在这种情形下,逃往南洋的华人就会被当做背弃当朝统治教化的叛民。如果是“商人”身份,更是封建王朝统治者眼里地位低下的贱民,生命安危不值一提,若是潜逃海外的前朝官员,朝廷还会联合国外当局者斩尽杀绝。南洋华人百姓是不受任何当权者保护的,反而是当局者眼中的“危险因素”,在当地曾遭到多次殖民者大规模屠杀,菲律宾、印尼有几万华人被洗劫,而明清当朝统治者对此事的态度是漠然的;一部分发迹后志在衣锦还乡抱献赤子之心的归国华人,上岸一旦被发现,等待他们的是发配边疆,没收全部财产,妻儿遣返南洋。
在当地孤立无援艰难求生,衣锦还乡无望,就是封建王朝和殖民时期华人的处境。殖民时代终于结束,南洋华人又遭遇了新的挑战,部分国家(如印尼)立足于本土的民族主义政客发布排华法案,限制华人经济、政治、文化上的权利地位。同时为了消除他们的共同身份文化认同,不允许使用华文,不允许使用祖先延续的姓氏和名字,不允许过华人传统节日,违者逮捕入狱。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华人却冒着生命危险仅仅依靠民间力量办地下华文学校、华人社团、华人报纸,为传承延续自己的传统文化守望牺牲。
尽管母国对南洋华人从未有过帮助,但是这些封建朝廷眼中的“叛民”最终的心理归宿,却仍然是母国。19-20世纪,随着国民观念建立,南洋华人抱着热忱和决绝参与国家的变革。从辛亥革命到抗战时期,大量华人青年归国从军,这些出生在南洋的华侨后代,许多人第一次踏上母国的土地,却是为了参加革命奔赴死亡。辛亥革命期间,广州黄花岗起义72人中,有29名是南洋华人青年。抗日战争期间,南洋华人每月筹款七百万元以上,一百多名菲律宾华人青年归国从军,空军驱逐机飞行员中,华侨几乎占了四分之三。广东空军从队长到队员,几乎都是华侨子弟。1939年广州沦陷后,滇缅公路成为当时联通国外的唯一生命线,相继十五批三千两百多华侨子弟自愿加入滇缅公路运输物资。
列举几个参加黄花岗起义的华侨子弟从南洋家里出发前留下的绝笔信,在参加革命前他们都未踏足过中国,个中情怀可以感知一二:
“父亲大人膝下,儿是次参加敢死队之先锋,儿料必死无疑,伏愿大人恕之谅之。伏祈珍重,就此绝笔。”劳培写给父亲。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写给妻子。
“视死如归弟之素志,但求马革裹尸以为荣。”余东雄。
无法想象一百年前,是怎样的家国情怀愿意让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甘愿为国家献出生命,而这个国家,从未为他们提供过荫庇。
近现代南洋国家和中国不断的政治对立和价值冲突,让许多南洋华人在几十年间与家乡隔绝,持续的隔离导致不知不觉地遗忘,“日久他乡成故乡,晨昏须上祖宗香”,是怎样一种纤弱但坚定的联系支撑他们始终如一的文化习惯。如今的许多南洋国家,已经恢复了华人的政治权利,恢复了他们庆祝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自由。希望他们能够不因种族而孤立,不再为身份而困惑,平等地享受公民权利,参与政治选举,自由地庆祝传统节日。
在时代历史、国家政治的汪洋大海中,他们曾经孤立无助,生存遇到挑战,或许是迫于生计,或许是政治追求不同,或许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总之,我们有共同的血缘、文化信仰,相似的面孔,如今在不同的政治体系、文化交融、宗教影响下,他们已不是中国人,而是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印尼人、菲律宾人……我们的曾经何其相似,当下又截然不同。
看到每集纪录片片尾的感谢语都让我感动,贴在下面:
感谢所有为这部纪录片提供帮助与关注的南洋华人;
感谢南洋国家为华人提供的家园与梦想;
感谢所有华人先辈所创造的生活史诗。
大到人类史迁徙,小到不忘本初,上到依水生财,下到苟且偷生。南洋陈嘉庚,为祖国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近看东南亚历史入迷,找来这部马来西亚投资的纪录片。南洋华人的视角,数百年回望母国的复杂情愫,非常好看!10年前哪怕是央视拍摄都还没有那么主旋律啊。
陈金钟保赤宫兰芳林凤万历帝的话乾隆的答复红溪惨案朱纨战役郭嵩焘袁世凯的态度李伟汉提供的纪录片侨批史料张弼士伍连德林文庆
去了印尼后,忽然对南洋华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却不会华文(最多会福建话),到底是什么导致多次的反华事件,又是什么使他们留在了当地,似乎被中国人遗忘在了角落。。。
题材极为重要,所有中国人都该了解:南洋土地数百年来浸满了华人的血、泪、汗,近代又有大批华人返回中国做出巨大贡献。但这纪录片不能令人满意:拍得太琐碎、节奏太缓慢,对马印等国对华人的歧视政策也不敢系统性说明,更别提马共了。最后还用一些民族团结展望未来的套话结尾。当然作为给普通中国观众的科普还是值得看看。
被第二集的“崖山以后无中华”恶心到了
好看 最近对南洋文化很感兴趣
周志強解說 整體感覺一下就上去了 太棒了
另一种可能 兰芳
前半部苦得无边无际,中途开始讲南洋华人发展即使苦难背景过去了也依然给人深刻印象,看到最后的展望又觉得这场历史纪录像涓涓细流融入心还这么有力量。不过这还是我看过最压抑基调最灰暗的电视纪录片了,导演不光把色调调得特别灰,还选了一位声音低沉平静到震撼的解说,不得不说特别相配。特别用心。
极大地开拓我对中国历史认知的范围
这个题材很难做,一不小心就容易做成一厢情愿裁剪史实的望乡词,或者主要是被中国北方历史塑造的观众很难理解的宗祠、海洋、堂会、公司国家、近代革命传统等等,有时候能理解制作者的语焉不详或者不展开,但都提到了,点到为止了,真良心。所谓自古以来、所谓xx特色,其内涵到底要囊括什么?把题材放在下南洋的华人徘徊千年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保存和zz努力,真的佩服制作方的勇气,顾问团也很豪华......
情景再现做得不错,把那一代人的艰辛都表现出来了,基调有点闷。
《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央视拍的最好的纪录片。
目前为止看过的中文纪录片中的佳品,低调不做作,旁白声音简直不要太美好
看风味研究所听蒋方舟提到这部纪录片就直接开看了。第一部与南洋有关的文学读的是《誓鸟》,大四在新加坡切身感受了这个城市又觉奇妙的不同,我当时说,觉得这里太丰饶却没有根。这部纪录片很好,历史科普得很丰富。值得一看,也值得再看。
去过泉州再回头看这部,特有感触。多少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不堪回首的血泪与不妥协不甘心。
后面几集,非常得不主旋律啊。好象第九集,如何振兴农工商的答案竟然是【严肃法律,使百姓安居勤业】。
国人都该看的一部纪录片,一部鲜为人知的血泪史
过番 (纪录片《下南洋》主题曲) http://y.qq.com/y/static/mv/mv_play.html?vid=c00138gcl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