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
  • 无尽
  • 优质
  • 非凡
  • 闪电
  • 光速
  • 金鹰
  • 新浪
  • 中国奇谭

    动漫大陆2023

    主演:内详

    导演:陈廖宇  於水  胡睿  杨木  刘毛宁  陈莲华  徐宁  顾杨  刘旷  潘斌  

    猜你喜欢

     剧照

    中国奇谭 剧照 NO.1中国奇谭 剧照 NO.2中国奇谭 剧照 NO.3中国奇谭 剧照 NO.4中国奇谭 剧照 NO.5中国奇谭 剧照 NO.6中国奇谭 剧照 NO.13中国奇谭 剧照 NO.14中国奇谭 剧照 NO.15中国奇谭 剧照 NO.16中国奇谭 剧照 NO.17中国奇谭 剧照 NO.18中国奇谭 剧照 NO.19中国奇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10-28 04:22

    详细剧情

      短片集由八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的故事组成:《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林林》《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小满》《玉兔》《小卖部》《飞鸟与鱼》,在观众面前铺陈开一个极具中式想象力和审美魅力的“妖怪”故事集。
      其中故事纵览古今、展望未来,从古代故事到科幻想象、 从乡土眷恋到唯美爱情、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展现着中式想象力、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与哲学。影片涵盖多种美术风格以及制作手法:既有传统的二维、剪纸、偶定格动画,又有CG、三渲二的现代技术,还有将素描与中国水墨韵味相结合的创新尝试,是创作者们对中国美学一次多视角的诠释。

     长篇影评

     1 ) 《鹅鹅鹅》本来是个外遇的故事

    我们再来聊一下《中国奇谭》的第二集,《鹅鹅鹅》。我看大家基本上都知道这个故事和南朝吴均《阳羡书生》故事的关系。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故事,而是一个印度故事。它出现在中国,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原型,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康僧会翻译的《旧杂譬喻经》里面的第18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讲外遇的一个故事。最终得出的一个结论叫:“天下不可信女人也。”——这八个字是原文,而且是原文的最后一句话,是概括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的。前面加了两个字:师曰。就是老师说的意思。它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古代印度的价值观。我就简单来讲讲这个故事的原型。

    说过去有一个国王,他对他的女人都管得很严,他当然有很多女人,对每一个都管得很严。其中,正牌夫人,也就是王后,就对太子说:我是你的母亲,我这一辈子到现在,连外面什么样我都没见过,我是真想出去看看,你能不能跟你父亲说说。他母亲再三求他,太子就答应了,太子跟国王说了之后,就亲自驾车,带他母亲出去看看。国家的群臣,就在道路边迎接、拜见。这时候,王后就伸出手,把车上的帷幕打开,人人都能见到王后长什么样子。太子看到他母亲这样子,就很不好意思,就假装肚子疼,回去了。他心里就想:我的母亲尚且这样,更何况其他女人呢。他当天晚上,就离开国都,到了山里面去。

    太子看到山路旁边有树,树底下有很好的泉水,他就爬到书上了。过了会儿,看见有个梵志,一个人来到水里洗澡。洗完澡,开始吃饭,他就从嘴里吐出一个水壶,水壶里有个女人,梵志就跟那个女人在有遮挡的地方睡下来。梵志睡着之后呢,女人也跟他一样,从嘴里吐出一个水壶,壶里有个很年轻的男人,女人就跟这个小伙子睡下了。完事之后,女人就把这个年轻男人放在壶里吞下去了。没一会儿,梵志就醒了,把女人也放到自己的壶里,吞下去了。拄着拐杖一个人走了。

    太子就回去,对国王说,你把这个梵志请过来,让他们三个人一块吃顿饭。梵志到了之后说,没有什么三个人,就我自己。太子说,你把你家女人叫出来,一起吃嘛。梵志实在没办法,就从嘴里吐出女人。太子又对女人说,你把你肚里的男人吐出来,一块吃嘛。女人就否认,太子再三要求,女人没办法,就把肚里的男人吐出来,三个人一块吃了饭,走了。

    国王就很惊讶,问太子:你怎么知道他们肚里都有其他人呢?太子就说:我母亲想到城里看看,我给她驾车,我母亲就把手伸出来,让人家看见。我就想,女人总是这样子的,就骗她说肚子疼,回来了。到山里,看见这个梵志和他肚里藏的女人,女人肚里藏的男人。希望大王把宫中的那些女人赦免,谁想走的,就让她们走吧。国王就让宫里想走的女人走了。最后是:师曰:天下不可信女人也。

    这个故事的意思很简单,也很好理解:无论你管别人管得再严,把人家放在自己肚子里,也挡不住人家背着你有别的想法。

     2 ) 各单元过度解读———还有打分

    第六集《尬与自我感动》:⭐

    孤独的岛屿、孤独的导演、孤独的鲸鱼

    于是孤独的导演有了一个短暂的、万能的、精神充气娃娃。

    鲸鱼有了一个降配版精神充气娃娃。

    科学乱讲大拼盘,尬聊信号,尬聊核反应堆,硬凑科幻,碰瓷田螺姑娘...

    与万能精神充气娃娃,神交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与快感...

    失去娃娃后,重新陷入孤独....

    配上伤感的音乐、凄凉的空镜,本单元导演把自己感动坏了吧。

    本来想给中国奇谭降分的,可对不起前面几个导演.........

    +刚看了导演特辑,不聊片子内核,往中国奇谭、岛屿做的多用心上引,真是双碧啊......

    也许他也知道自己是..吧

    第五集《小满》:⭐⭐⭐

    一开始看名字,以为是讲二十四节气之小满。结果在小满被鲇鱼吓着之后否了,没啥关联。

    个人理解,大意是讲童年的时候对世界没有认知,很多现象只能用自己孩童的认知去消化。

    晚上还会做噩梦,就比如这鲇鱼,当再次看到他时,还会本能的害怕。

    这个或可称之为同年心里阴影。

    哎,是国风挺好看,这个话题吧,算新颖,但没有什么深度,比起前几个单元好像差点意思......

    当然也可能是我肤浅了,没看明白......

    第四集《 农村娃的回忆博物馆 》:⭐⭐⭐

    我就是个小城青年,这个作品一下子勾起了我,二十多年前的回忆。

    跟里面的故事好像不太一样,但好像又是一样的。

    我被姥姥带大,姥姥是26年生人,总喜欢给我讲精怪的故事。

    那时候分别不出,姥姥是为了管教而唬我,还是真的相信。

    吃饭掉的饭渣是被小精怪叼走的。

    影子有自己的生命,

    村里的傻子,是因为打了长虫,被附体。

    有人梦游下地干活,则是黄大仙惹的祸。

    城乡客车在土路上扬起风沙。

    腌的香椿芽格外下饭。

    村里有许多小孩子不能去的禁地,总有些离奇的精怪故事。

    很多不能解释的事情,都可以用精怪来充数。

    长大后,姥姥年纪大了,搬到城里

    春节探亲,回到姥姥村里,熟悉而又陌生.......

    第三集《林林》:⭐⭐⭐⭐

    很多人说这是人和环保的故事,还有的说没有中国味,没有不尊重的意思,但跟我所理解的相去甚远......

    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讲故事简化,用简单的几句话抽出故事主干,一群人类小孩和小狼妖玩耍几天讨论狼牙狗牙,小狼不顾母亲警告再次与人类玩耍展示狼牙,小虎父亲借吃饭试探发现不是同类后与众猎户追杀母女两狼,人与狼两败俱伤.......

    其中有几句非常重要的话,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人类有多残忍果然和我们是一样的回去她和我们不一样。

    人妖不两立,人妖殊途、人仙殊途....这是一个在中国志怪故事中一直讨论的话题,就像白娘子传奇中,法海劝许仙,法海弄白娘子.......

    所以,我看到的故事,是人类和妖怪,都喜欢把世界划分为同类和她者,以此来推定好坏对错

    母狼说: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有多残忍

    父亲说:她和我们不一样

    这便是偏见。偏见、对立、冲突这一系列词汇仿佛天生长在一起。

    偏见是双方的,互相的偏见,互相的妖魔化又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现实意义,便是我们现在随处可见的对立,以她和他来划分立场,以地域为歧视开地图炮,去年上半年我以为挂着sh的ip地址上网就被骂太自由,做人不要太sh......很多话题也拱火,你作为妖经常感受到的歧视是什么?

    当某人在网上闹了起来,人们或者说妖们的判断标准是这个人是不是非我族类,如果能够心里投射是一类人,那他说的一定是真的,他一定被欺负了吧,对立的一定是坏人..........

    也许只有暂时还未长出坚硬外壳的少年,才能单纯的看待他者了吧,她是林林啊............

    少年少狼的眼中,没有同类和他者,没有偏见,但有友情、有少年少女的那种喜欢,单纯而又美好。

    荒诞的故事折射荒诞的世界,这种荒诞每时每刻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生,人与人、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比如.....算了怕了怕了

    什么是认识自己,我觉得不光是认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身上那部分属于所有人的、不自觉地共性,不幸的是,偏见就是我们地共性之一.....

    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是减少对立、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

    bgm真好听啊…….

    白山黑水,濯我红心

    林下含芝,授汝长生

    不见来路,胡不归去

    配上唱腔,好凄美啊~

    少年少狼

    ——————————————————————

    第二集《鹅鹅鹅》个人浅见:⭐⭐⭐⭐⭐

    你(货郎)本来诉求很简单,只是去隔壁村送个鹅,就像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本能的欲望也不多,满足生存就够了,简单直接的就像去给隔壁村去送两只鹅。

    可你进入了鹅山(这尘世),你遇到了一只瘸腿狐妖(欲望),当你要逃的时候,发现怎么也摆脱不了这只狐妖(欲望)。

    狐妖(欲望)希望指引你走向山顶(俗世的巅峰),在那里畅饮,你喝下了欲望的迷魂汤。

    最可怕的是,狐妖循环嵌套了兔子精、兔子精下面还有野猪精、野猪精下面还有鹅精.......就像一个接一个的欲望,仿佛没有尽头。

    此时我举个例子,当你在满足温饱之后,想吃米其林,吃了米其林你还想有一台车,有了车你想买bb级库里南,有了豪华车车你还想买豪华别墅........——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

    最后丢了三只鹅,此时的三我认为是泛指,毕竟三生万物。你有多少欲望,你就会觉得这辈子丢失了多少东西。本来只有满足最基础生活的欲望(2只鹅),后面却会滋生无尽的欲望(其实远非三只)。

    比如,我觉得这辈子要有三套房、五台车、一艘游艇、一架飞机、一个岛屿、一艘飞船........,那这便是我失去的所有东西,哈哈哈哈。

    书生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守住初心(谁还记得他是要去送鹅的),失去的何止三只鹅?失去的是无法穷尽的鹅........

    鹅山,便是这俗世,是充斥着无穷无尽欲望的俗世......

    这里是鹅山,是你失踪的地方。(我在这充斥无尽欲望的俗世中沉沦,忘记初心)

    如何鹅山不迷路????——我也只能说个人浅见

    这是一个中式哲学故事,还需要哲学来解。

    认识自己,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去.......(hh虽然俗套但却是真情实感)

    对我而言,人的一生都是在构筑死亡,当死亡无限逼近我的时候,所有的欲望如梦幻泡影,统统归于虚无,我想到的是我这一生,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做,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留下自己的痕迹的思考..........

    在这欲望的世界上浮荡,唯有认识自己、守住初心、追逐梦想代替欲望,方能此生不悔。

    当然世界上谁也不能画出完美的圆,但接受努力付出却事与愿违,不要被挫折和悲观打败,投降欲望的怀抱。

    再伟大的人都是在书写自己的片面,保持客观理智辩证,坚守本心,在这个世界上努力留下自己的痕迹。

    梦想、理想、热情、爱情、民族、家国.......这些抽象而美好的事物,消弭我对欲望的过度奢求,消解我对死亡的恐惧。

    相信 相信的力量,这是人类不同于动物而最基本的神性。

    求而不得

    为什么我暂时最喜欢这个?

    (1)这是一个怪诞或者说荒诞的故事,而项目经理或者说导演,用素描的国画风、默片、哥特式的黑眼圈........等等这些自带矛盾,却又有其合理性的手法,撑起了这个怪诞的氛围。

    (2)用荒诞的、怪诞的故事,表达了这个荒诞的、怪诞的世界。没错,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尘世!

    (3)中式哲学表达的婉约美感........

    ps:这个瘸腿狐狸,单元导演说是致敬《天书奇谭》里的瘸腿狐狸,阿拐。

    黑眼圈是哥特式表达,暗示心事重重,这也是单元导演说的。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事情源自《鹅笼书生》的改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

    以西游记为大背景,以平凡小妖的视角重塑大王派我来巡山的故事。

    被小boss按在锅上摩擦......

    是什么吸引我?

    (1)国风,国画的质感让我眼前一亮,西游的故事让我倍感亲切。

    (2)将国风元素解构,赋予全新的视角。原本是西游的故事,却看到了作为打工人的我们,浪浪山就像一家公司,小猪精上来在摸鱼,后被拖去开会画饼,呕心沥血的作品(羽毛箭)被中层视为挑衅,日常工作被中层按在锅上摩擦,后面高层挥挥手下面小猪精跑断腿(变煮为烧),身后是寄予希望的家庭(殷切期盼的慈祥母亲)..........到最后大王都没见过……

    掬一把辛酸泪

    (3)重新建构价值观,没有随波逐流,在学习别人解构的同时,没有丢掉我们千年以来的价值观——追光。不同于昂撒,我们追求的是仁爱、中庸、大同。我们相信有正义存在,并且鼓励倡导正义,而非揭露矛盾鼓励对立,说黑暗,说个人的得失、欲望才是最重要的。

    举例子,98年抗洪几十万人民子弟兵奔赴前线,用身体做人墙堵住洪水,百姓哭喊你们别跳了,房子我们不要了.........

    汶川地震,我们山东日照10农民1辆农用车奔袭3000km,去当救援队,而这只是全国支援汶川的一个缩影........

    重庆山火,不畏生死的消防员、百姓自发组织的摩托车队、私家车队、饭店老板自发送饭.....

    这次抗疫,我的好朋友一个女生,华西博士,有大好的前途,没有人逼迫她,她毅然决然的去了,第一批,为了那点补贴么?她用四川口音告诉我,医生麻,总要有点追求.....她只是四万多医护中的一员。还有更多的人,司机师傅、志愿者们、快递小哥........他们在原始毒株的压力下,还是在拼单单是为了钱么?

    我的一个同学双985学历,在商飞好多年做c919,赚的不多,真的,我问他你图什么,他说md为了给咱们争口气,为了那该死的理想..........

    社会是不完美,可是,这些可歌可泣的人,这些追光者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赞颂么?????有哪个国家能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只为了那道照亮世间的光。

    所以如果真的是be改成he,那就改的太好了。

    ————————————————————————————

    整体感触

    曾几何时,我们的传统文化、志怪故事.....被其他民族解构,以他们的视角,融合到他们的故事中去。

    幸甚至哉,我们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将我们的文化进行解构重塑。

    这部中国奇谭,则从新的维度,解构了国风,再将解构的元素重塑,赋予我们当代的意义。(我理解的国风是一个集合体,内涵极其丰富,他可以包含中国的画风、传统故事、中国人的哲学观、中式的审美体系.......)

    个人理解,这部作品是用了国风元素的现代主义流派作品。(被一些人吹爆的《西线无战事》也是这种手法,解构宏观战zheng,切入平民个人视角)

    整体上,这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作品,就跟“爱死机”一样,给了一个大的命题——中国奇谭,由八个不同的项目组自行头脑风暴,做成各自心目中的中国奇谭。(爱死机的大命题是爱,死亡和机器人)

    ————————————————————————————

    私货:关注的朋友推荐了几个不错的国产短片,大家可能都看过,但还是想推荐下。《卖猪》

    、《有求必应》、《打,打个大西瓜》。卖猪截取贾平凹老师的祭父的一段。

     3 ) 定睛看,皆是人间(最好的是前两集)

    “美国爱死机,中国爱死妖。”

    “美国爱死机,中国爱死妖。”

    在B站看到这条弹幕真是被说到心坎里,以专属的表达载体呈现国内自己的原创故事,不仅是观众的需要,更是动画剧集至美的代表之作。《中国奇谭》讲的更多是神话、童话,因为被包上了梦境般的外衣,往往又会有着意味深长的现实寓意。前两集播出之后,观众解读的内容和遐想空间非常多,我试着每一集来聊聊。

    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

    正如观众讨论的一样,这则故事以小妖怪的视角重新叙述了西游记的桥段,本质上在说一个“当代打工人”的故事。小野猪就是我们一个个的普通打工人,“捉唐僧”是大项目,面对领导们一个个苛责的要求,打工人们无奈又被动。加上现代化、口语化的语言,让这一集的故事幽默又生动,我想这也是《小妖怪的夏天》成为第一集的原因,故事内核简单,能引发大量共情,在网络上就能持续产生话题。特别喜欢师徒四人在故事中“剪影”的设定,在技术上既讨巧,无需重新设定师徒四人的造型,又能烘托师徒四人,尤其是孙悟空在小野猪心中的一种“强权”、“崇高”、“神圣”的地位,让最后那一棒子更加具有戏谑效果。

    师徒四人只有声音和剪影

    而这个结尾也是最有趣的,有网友说故事的结尾有改动,原本的设定就是小野猪被孙悟空打死了,因为太黑暗不能过审,于是便变成了孙悟空使出让小野猪假死的计谋,那一帮子只是打晕了而已。两个结局都不错,真打死了就映射社会的黑暗面,所谓“好心没好报”,普通人想成为大人物,甚至想改变点什么并不简单。没打死的结局,孙悟空还送它三根保命毫毛,暗喻着小人物向上发展更需要贵人相助,普通人倾尽全力就是为了等待为数不多的机会改变生活。我个人认为第二种结局更好,为揭露而去黑暗化作品,多少有些刻意,而在阴霾的现实中又给出一点阳光,算是恰到好处的表达。

    被DDL追着的我......

    第二集《鹅鹅鹅》,到目前为止我更偏爱的一集,这个故事改编自南朝时期的志怪小品《阳羡书生》(也称:鹅笼书生)。故事引用本集导演胡睿在知乎上的叙述,梗概为:

    一个年轻的货郎,在山里帮助了一个受伤的书生,书生请货郎喝酒,席间觉得寡淡,于是从口中请出一个女子,不一会书生不胜酒力,在一旁小睡;女子趁着书生睡着,也从嘴里请出自己的心上人男子,过了一会,这男子趁女子去照料书生,也从嘴里请出一个心上人,少女;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说了很多话;突然之间,书生醒了,男子快速将少女放回口中,女子又迅速将男子放入口中,书生又将女子放回口中,他们层层套嵌,互不知晓,让人感叹人心难测。

    人心之变,幻中之幻,改编后的《鹅鹅鹅》将最后出场的大鹅少女和货郎发生一点感情碰撞,少女要求他带她走出大山,货郎在犹豫一下后同意,但山猪、兔子、狐狸都要醒来了,他们又吞回了对方,像彼此不存在过一样。霎时间,货郎经历心动又失去,他无从改变什么,只留下狐狸狡黠的笑面后,独自看着大鹅少女的耳环幻化成的北雁,怅然若失。(此处导演说耳环变成的是天鹅,我个人更愿意理解成大雁,除了形似之外,大雁在古诗词常常有“思念”、“忠贞”的意象)

    我觉得更像大雁hhh

    我想这个故事解读的维度有很多,“人心善变”应该是最主流的立意;也可以是“人的欲望无穷尽”,你不知道一个人心里藏着多少事;还可以说是“各怀鬼胎”,每个人都带着面具过活,准备吃人的那一刻便原形毕露;更可以是社会欲望和本能欲望的博弈,像我这种下里巴人,自然联想到的就是婚外恋,一个人依附另一半而活着,但内心对性与爱还有着源源不断的期待,只能遮蔽在婚姻这层伪装色之下。或者是更表象的、梁祝般的爱情故事,相恋之人在现实前无法相守,空留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愁思。

    狐狸鞠躬-起立,脸面都在不断变化

    相对于多重解读的立意,画面技术所带来的想象,给故事增加的留白更让这一集成为杰出之作,红黑灰白既有古典风韵也增加了怪力联想,总体沙画的风格也让画面增加一点了动感,在简单的颜色运用之下让人虚实难辨。穿插的字幕更多用了第二人称“你”,这是游戏的偏好,更增加了一些代入感,让这个故事非常丰富立体。

    第二人称叙事

    好故事常常是留一半交给观众去解读,显然《中国奇谭》的前两集都做到了,非常有特色的画面更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我希望这篇影评能继续写下去,十分期待后面的故事。同时我不希望《中国奇谭》是年度国产动画的巅峰,我更想它是一个转折点,作为观众有源源不断的高水品作品可以收看,也会心甘情愿的想掏钱包。

     4 ) 我看到了中国的传统之美

    1.《小妖怪的夏天》

    水墨画风没得说。而剧情上,整个故事没有一句提到职场,每一幕每一帧却都是职场的辛酸。最后结局的两个转折也非常到位。如果只有第一个转折,那就是对社会和人性深刻的讽刺。而第二个转折我却更加喜欢,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对大团圆结局的偏好,而是这种绝望黑暗中开出了一朵花的感动,而且逻辑上并不牵强,一切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中。而孙悟空在中国人心里,不仅仅是一个武力值拉满的角色,而是中国人对于破除黑暗,向往光明的精神寄托。

    2.《鹅鹅鹅》

    看完结局才知道标题的意思。中国人讲故事真的是和西方完全不同,这种含蓄的奇思妙想真的后劲特别足。画风是我很喜欢的,故事是小时候把我吓了好久的鹅笼书生。童年阴影之一啊,感觉真的拍出了我当初内心的恐惧,以及被勾起的越怕越想看的好奇心。阴森诡异中的欲望破而复立。因为没有台词对白,所以配乐起到了穿针引线的妙用。

    ——————————————————

    目前只更新了两集,期待能有依然很棒的后续。国产动画并不需要卖腐和卖肉,能够回到好好讲故事,用心制作上面,当然能够成功!

    ——————————————————

    3.《林林》

    白山黑水,濯我红心。林下含芝,授汝长生。不见来路,胡不归去。

    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看到的故事也会不同。物种与物种之间,真的可以用“善恶”来分别吗?

    虽然这一话是三维,但是音乐,色调,环境等等,处处都是中国传统之美。故事的最后,隔着一江之水的男孩和狼,静默成了一幅绝美的画。

     5 ) 第五集细读 ——谁动了大鱼的盘子

    第五集故事和形式都很中国。

    两个名字

    本集的中英文名称提示了这一集可以解读的两个维度。中文名《小满》,英文名是Ship Down the Well. 如果以主人公小满为题目,本集可以解读作一个小男孩内心产生波澜变化的故事。故事围绕小男孩小满展开,讲述了小男孩打破了家中的一个大鱼盘子,虽然修补完毕,但依然心存顾虑,以至于看到曾经喜欢吃的大鲶鱼后心情复杂,快步走开。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我们当然可以从小满节气的物候角度入手分析,比如小满预示着雨水渐强,预示着小麦脱离了幼稚期,已经开始饱满,这些寓意着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 我们也可以将小满简单视为节气之一,像不同节气时自然万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样,男孩小满的内心也荡起了涟漪:从单纯幼稚,无忧无虑,到因打破鱼盘,内心产生的或愧疚或胆怯等多种复杂情绪。

    Ship Down the Well 为故事提供了志怪小说式的解读。村尾荒庙,庙有枯井,井下有船,船头一盘,盘中画巨鲶,怒目高跃,不知何人而为。村童数人,下井玩闹,打碎鱼盘。翌日,市中鱼铺高悬一巨鲶,鱼贩称十年九不见者,村童路过,惊觉此乃盘中大鲶也!

    是不是很有志怪小说的味道。

    如果视本片为男孩内心故事,则需要把梦境(落水、入井、碎镜、还球)集合起来,作为暗线;梦醒(修补鱼镜、拒食大鱼)集合起来,作为明线。如果视本片为志怪故事,则按照时空叙事顺序,以落水遇鱼——入井见船——打破鱼盘——大鱼被杀为故事线。

    这样,整部动画既充满了志怪小说的新奇神秘,又具备足够的深度解读空间,是一部很有质感的作品。

    圆形和窥视感

    动画中反复出现多次圆形:圆形的球、圆形跃起的鲶鱼、圆形的井、圆形的鱼盘,还有孩童圆圆的脑袋……这些圆形抽象提炼了来自诸如皮影,剪纸,螺钿等的艺术元素,这些工艺品转角关节处常设计成圆形。那么为什么是皮影,剪纸或螺钿?这与他们的特性分不开。这些工艺美术品有着第三人称视角的距离感,相比容易置身其中的绘画,我们观赏皮影戏、剪纸画,甚至螺钿饰品的时候,不太容易身临其中。采用这样的艺术形式,强化了整部影片的“窥视感”——我们或者在观看一个孩童的奇幻梦境,或者在偷窥一个神秘的志怪故事。

    片中有两个圆形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孩童望向通过洞口,与井下的世界对视,好像我们透过洞口,在看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大鱼还球的过程像我们透过井口看到井下发生的一样。

    全片也有意安排了偏移中心的聚焦点,在不同的场景中营造“窥视感“,比如卧室中。屏风遮挡了画面右半部分,观者视线的聚焦点是从画面左上方进入的。如果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顶盖的大盒子里,我们则从盒子上方一角悄悄露出了我们的眼睛,看着整个故事。

    圆形在故事中引发了小满的联想,由圆形的鱼盘联想到井口,联想到井下的奇幻又感伤的经历;在故事外,成为观者与故事保持间离感的媒介,让故事的奇幻色彩更加凸显。

    几处中国元素

    本集有好几处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绘画、工艺品等方面的元素,认出来的时候会会心一笑。

    1. 小满梦境里遇到大鱼的池塘,cue到了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塔。

    2. 井所在的院落其实是一座佛教寺院,井前面有一个覆钵式的小塔。这种塔在北方山林常见,多为圆寂僧人的墓塔。(这么一想,梦境的神秘感一下子 出来了)

    3. 这个金色的叶子一下子让我想到了故宫珍宝馆里的金色盆景,纯金的树干,纯金的叶子。动画里连叶子的质感也做出来了,珊珊可爱(闪耀着贵气。。。)下图是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金长方盆金树盆景

    4. 唐代韩滉《五牛图》

    5. 清代冷枚《百子图》

     6 ) 每集详细分析吐槽超长慎入。剧情审美思想意境全无,就会钻钱眼搞噱头,硬蹭古代ip,目的不纯比没有才华更糟,不愧是让宫崎骏失望的上美影,只剩空壳还想借尸还魂。这剩饭烂梗清汤水大集合还要拍第二季?乖乖!

    以为上美影si了,只靠卖高价劣质周边混情怀吃老本活着。本来si得还不算透,非要弄些半调子没亮点只有槽点的货色,砸金字招牌,连童年回忆都毁了。看了本系列片更笃定曾经的上美影确乎si了,剩下这个借尸还魂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还以为是上美影自己做的,有人说是外包贴牌的,那就更恶劣。美其名曰提携新人,其实是自己连制作能力也没有,只卖名声,好一桩买卖。宛如旧时常见的一种现象,破落贵族遗老遗少穷得叮当响,就剩下家族牌坊,只好和暴发户联姻,暴发户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就图个名声,各取所需。衰落都是有理由的。这果然是那个让来朝圣的宫崎骏失望而归的上美影(这句话并不表示日漫都好,只是就事论事,近来日番也不景气,好几个我都打了差评)。上个世纪的圣地早已不在,埋头做精品的老艺术家们早已离去,只剩利欲熏心之辈。钻了钱眼,无心磨练技艺,没有认真写剧本的诚意。居然还敢于用这么大的名头,给片名的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同时蒙羞,这四个字都不该被这种货色代表。有些东西只适合活在回忆里,至少留个好印象,奈何晚节不保。对真爱旧作的观众而言,这么诈尸还不如老老实实躺坟里呢。在我们清醒人的争取之下这片子的评分降低了0.4分,从水军口中夺取一城,聊胜于无。

    画风,土洋结合,特别扭。估计是先定古典主题,为了蹭主题挣钱,又不舍得请大师,就让画匠硬上,想靠临时的小聪明做出类似古典的效果,结果却离题万里。别的不说,首先,画出阴影和明暗关系结构就是妥妥的西式素描画法,和中式古典没一毛钱关系。别跟我提米氏云山,好好看看米氏是这么画阴影的吗?!拙劣的模仿比乾隆画的汀草文鸳图还不如。糟践祖宗,忽悠外行。七八十年代上美影的美术片,画风是简笔,但不只是简笔,当时的画师有深厚的国画功底,即使是看起来随手画的一条线,也颇能见功力。本片只学到了简笔,因为容易,但丝毫没有继承当年大师们的绘画功力。所以那时的美术片是艺术品,如今的只是快消品。比较一下就知道差距。人比人,货比货,自己跟自己比较是最可怕的。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一辈子不练明眼路人都知道,或许只有跟风吹捧的“粉丝儿”什么都不知道,就看个热闹吧。看不出来区别的,我也没什么好说,下水和盛宴他们吃起来都一样。

    一般的系列作品至少有某种联系性,不在类型上趋同,就在主题上接近,但这个系列的作品之间毫无关联,古代现代魔幻现实,天上一脚地下一脚,说是系列太勉强了,就是搜罗了一堆短片,硬靠“妖怪”这个单薄的联系点凑在一起,打着上美影的旗帜出台而已。 表现形式,整体明明偏向西方默片的形式,硬套上古典的壳,实际一点也不古典,不伦不类。 导演编剧,没有才华,甚至没有努力,只想怎么用最简单快速的方法捞金,一味搞噱头。 看了几集,故事稀碎空洞,我大概知道这系列片的水准了。目的不纯比没有才华更糟糕,是绝对无法做出好作品的。

    槽点从标题到翻译,从故事到审美,无一可取。 Yao-Chinese Folktales这个名字真的是中国人用不着歪国人看不懂,作为翻译是下等。妖的拼音没有成为国际通用的专有名词,若说抱着这样的野心去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目前老外看了是摸不着头脑的。如同某些小城市公交车的“英语”报站,站名都没翻译,直接拼音,也不知道给谁听的。发现一个显著特征,本作目前每个标题的翻译都只能用他们仅会的几个名词磕磕巴巴地拼起来,全是名词,有些还好,有些就缺连词,缺介词,为什么缺,因为虚词的用法涉及到语法,他们不会用,干脆不写,只用名词,是掩盖语法知识不足的诀窍。他们会用的虚词少得可怜,比如“的”和“了”。语法都没有,谈何信达雅,闭眼吹的亏不亏心?真难以相信在人均英文名假洋鬼子的地界儿,此等文盲翻译居然能上得了台面。掉全沪的底子。

    下面是每集详细分析吐槽。 《小妖怪的夏天》这标题怎么就那么日式?看得我脑内响起凌月仙姬叫邪见的语音。小、妖怪、夏天都是中文词,但拼在一起这语感就……致敬西游却连名词都搞不清,西游里一直叫小妖,或妖怪,或妖精,或那怪,就没有小妖怪,小妖怪是哪国话,御宅们心知肚明,日语和中文微妙的构词差异。名字都崇洋,就别指望内容了。没有故事性可言的小品,对,它的题材不错,然而有且只有题(噱)材(头),编不出好看的故事情节。社畜的日常生态、小人物的人生不易,和古代妖怪故事本无关系,但如果写得好也能出彩,可惜它写得不好,生拉硬扯,强行搞笑和煽情,既不幽默不好笑也不动人更不深刻。还是制造网红的那套路数,是制造不是创作,只要找一个恰当的迎合社会现状的正流行的煽情点,能让YX号疯狂炒作,能让不挑嘴的粉丝儿轻易泪流满面,不需要剧情也稳赚。可是,作品首先讲究的难道不该是故事本身吗?而且猴子的人设还OOC。孙悟空又不是观世音,他的性格和慈悲一点都不挨着。所以我看不出把这段故事放在孙悟空身上的必要和合理性。感觉此处随便用个神话、志怪人物来推进剧情都可以,观音都比猴子合适。为什么非要强行蹭西游记?没本事原创只会抱大腿。日式标题,西式默剧,杂糅画风,还有什么是自己的?好意思说继承传统?更讽刺的是看完整个系列再回头看,第一集居然能算是全系列最好的,至少它还有个不错的主题,还有故事,虽然不多,像不像还有三分样吧,后面的更是啥都不是。 《鹅鹅鹅》,故事倒是好的,但是有原著,因为有原著,好的部分和动画制作组无关。第一集虽不怎么样,好歹是自己写的,第二集干脆用了过于著名的《阳羡书生》,都不用自己写,炒千年的剩饭,并且没有抓住原著作为古典志怪的神魂,活活改成喝多了洋墨水的小布尔乔亚式的无病呻吟的调调。原著的核心不是KB或感情。吃人吐人的场景在亦真亦幻的氛围烘托之下,丝毫没有KB感,反而是和搜神记中的种瓜、聊斋志异中的种梨近似(《妖猫传》演绎过类似的故事),更接近幻术表演。不知道为什么本作非得硬加KB气氛吓唬小孩,再怎么加也不KB,且很违和。原著描绘的是中式玄幻风格的奇遇,既有超脱世外的神奇描述,又带着世俗的小诙谐,调侃世俗而不庸俗。书生吐出个女子陪酒,女子待他睡着又吐出个男子与之嬉戏,看书生似乎要醒来,男子趁女子去哄书生又吐出另一女子……。这不就是无限套娃偷情现场?这样的情节里哪儿有什么爱,不过是意在嘲弄,世人多不如意,爱人凉薄心易变,这山看着那山高。原著能使看客发散多方面的思考,说不定什么男子女子和J情都不存在,是施术者转移主人公视线用的幻术,利用了人类爱八卦的习性。借用世外高人或妖魔戏弄人的恶作剧表现世相,才是这类古典志怪的主题。这个故事有更老的底本,出自《旧杂譬喻经》,是佛经中借幻相点醒世人的教化故事,讲人世如幻、变幻无常,南北朝志怪含有许多佛道两教的韵味。可惜现在的某些编剧根本体会不到这种境界,更遑论表现出来。满脑子只看到“他爱她她不爱他她爱另一个他”的“穷聊”戏,毫无创意,就会谈恋爱,眼睛里简直装不下其它的,魔怔了,只要嗅到一丝感情线的味道,都能大肆用来洒工业糖精或狗血,原著的重点都能被掰歪。一时间铺天盖地都是“喝醉了才敢吐出心上人”的小言风肉麻文案。这个故事被他们咀嚼完再吐出来给观众的,就是如此庸俗浅薄的残渣。最用心的设计是用在套娃玩具上,不是用在故事本身,果然还是打着卖周边的主意。别人至少先把作品做好做精再卖周边,他们是为了卖碟醋稀里糊涂现捏饺子,也不管饺子皮厚不厚、馅漏不漏,这动画只不过是周边宣传片,质量什么的,别那么当真。

    另外也别对他家的玩具抱什么期待,这醋也不是好醋,依照经验应该还是只有设计没有质量,毕竟他家是唯一敢把边缘毛糙的破塑料整体模型卖出和硅胶脱模分体手办一个价的,是个摆件就敢叫手办?这一点倒和“蹭个ip就敢说古典”一样一样的。

    上图证明一下我真的买过。大圣手办,收到就掉渣了,估计是生塑料,最差也最便宜的材料,家用器皿常见的熟塑没这么容易坏,各种毛刺,缺损,多余的染色,颜色不忠于原版,上面的孔和支撑棍对不上不能插没法站立。最要紧的是造型,大圣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卖萌姿势?硬学岛国,脱离原著,看来OOC的毛病是早就有了。就这,还卖出天价,亏了心的。动画和手办倒是一脉相承的质量差。

    续齐谐记是南朝作品,本片中狐狸书生的服饰却接近明代,女子装束更接近唐(当然并不准确),四不像。鹅娘的妆面可能是想仿唐代的斜红但却画错了位置。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毫无了解,连画风也不下功夫,蹭个古代ip一锅乱炖就能名利双收,这年头观众真好哄。我是说过不可苛求虚构作品遵循古代事实,包括服饰,虚构是可以的,不过就像过去的古装剧,借鉴戏曲装扮,自成一格,虽然也不符合史实,好歹该是出自一个系统的,看着才顺眼。不像你这关公战秦琼,只为管饭,也不管寒碜不寒碜。一种风流吾最爱,南朝人物晚唐诗。南北朝文化的飘逸潇洒、半实半虚、光怪陆离、天马行空,不是这个粗制滥造的年代那些没文化的小家子气的作者们能想象和企及的。班门弄斧,止增笑耳。

    而且被吹上天的狐狸的“美色”我接受不来,按原片的意思,估计是想模仿戏曲小生的妆面,但却弄巧成拙。注意看,老动画里仿戏曲生旦的妆面,眼周的胭脂边缘一般是有晕染渐变的,这是生旦化妆的要点,切忌红白色之间有条清晰的分界线,一定要过渡!戏曲化妆课甚至会专门教这点,因为很多新手都犯这个错误,包括有些影视剧里的伪戏妆,观众觉得丑,就是这原因,不专业。为了表现美感,桃红的胭脂要渐渐淡下去,和底妆的白粉自然融合,才是美貌的生旦。本片里狐狸那样,涂一团突兀的红,像猴子PG,显得脏,只有丑角才会这样画,像彩旦(女丑角)。当然这脸的结构和丑角不一样,像是生旦的脸上用了丑角的画法。票友第一眼就会以为这是丑角。戏曲是用不同定式的化妆来区别人物类型和性格的。嫩白皮肤上三分桃粉色,显得气色好,代表美丽的青年男女。而白一块红一块的壁垒分明,难看且搞笑,代表丑角。因此这狐狸的化妆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风流倜傥,也不是诡异阴森,而是滑稽可笑,我入不了戏。可见画手压根不懂戏曲妆的门道,但凡画的时候找一个戏曲化妆教程看看,也不至于这么露怯。还有脸上的麻点又是什么?戏曲妆没这种东西,狐狸也不长这样,有人说是狐狸毛,提醒:动物全身都长毛,要画没理由只画脸颊上的,说不通。模仿西方动画的雀斑脸吗?西方人易长雀斑,所以他们不将之视作缺点,在作品里把雀斑表现得俏皮可爱,但中国从来没有这一说!按我国传统审美观念,脸上有麻子只代表丑(没有不尊重长斑的人的意思,说的是古代审美不是我的意见)。不因地制宜,盲目模仿。哪怕不说戏曲,就说绘画技术,不管东方还是西方,有一点殊途同归,画面那么脏,就是表示技术不好,也不好看。美术生不防回忆一下你们老师挂在嘴边的“画面脏,扣分”。化妆也和画画相似,都不待见脏的。本作里狐狸的妆脏到家了,看得我好想用面包擦,难为那些化妆博主违背职业习惯卖力模仿(他们平时最忌讳妆面脏了),挣钱不容易啊。

    为了对恼羞成怒的喷子落井下石,我就耐着性子再看几集。第3集还是老问题,选题很大,故事却太弱,做不到以小见大。换位思考,以人外的视角揭示人性之恶是个好点子,但在动画届也是老生常谈了,日漫做过太多类似的题材,这种类型如果故事好,可以很深刻,但本片没做到。情节没什么悬念,也没深挖人性,思想意义没表达出来,也不感人。在身份和自我认同这一主题上,非常明显地模仿日本电影《狼的孩子雪和雨》(说的不是镜头和故事模仿,是主题),想学别人的文艺、致郁,但远远没有达到别人的细腻程度和深度,真的只有个空架子。故事都没讲好,试图用作品以外的解释(狡辩)来说明构思多精妙,都是见鬼的。成年男主和狼(女主)再次相遇的开放结局,我知道作者是企图表现一点什么的,但实际上什么都没表现好,就差把“我想不出来后面该怎么发展好但又想让作品看似高级所以在结尾无意义地故弄玄虚一把”的意图写在那儿了。写得好才叫开放结局,写不好是烂尾。还不如抒情对望之后,狼猛然张口露出獠牙扑向男主,镜头黑,效果都比这样强。PS给两个小朋友制造暧昧镜头并不浪漫,反而有点隔应人,我前面说什么来着?恋爱脑编剧没救。配音都不能认真点。说普通话的东北孩子长大变成了北京口音?很出戏。贵圈能不能别再把京腔当普通话用了,真不一样。上美影当年可是有着全国最好听的配音的,如今垫底了。哪怕您能重现海派译制腔,我还能当是怀旧梗,忍了这违和感,把海派的也丢光了,又没有新的优势。旁白果然是满满的小布尔乔亚味儿,让我觉得是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坐在东三环看月亮想念初恋的伪文青的内心独白,很难相信这是东北森林里的猎人孩子说出来的话,风格和背景不配套。“鱼腿”的口糊也不会显得天真可爱,只会显得这孩子智商有问题,从小跟父亲打猎的孩子怎么可能这么缺乏生活常识。下次还是干脆把主角设定成小布尔乔亚吧,轻车熟路。脱离生活,不了解劳动人民,甚至不想做相关功课,就不要为了博眼球强写不熟悉的设定。还有,不会写仿古文千万别写,太尴尬,现在作品里的伪古文真是尴尬症诱发机……还那么多拍马屁P的解读这“诗歌”,能解读出什么?解读出作者语文不好呗。就三句,都不押韵。写得三分像古代诗歌,但就是不押韵,逗你玩。忽然觉得那些硬凑韵脚的跟这比都算敬业了,竟然连韵脚都懒得写,句意更是前后无关。濯我红心,红心这个典型的现代词汇放在文言的“濯我”后面,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反正都是偷古人的,你想不出什么好宾语,就按原文直接写红缨都比这好吧? “不见来路,胡不归去。”翻译一下这话通吗??来路都找不着了,还问为什么不归去?怎么归去?归哪儿去?写诗歌不要逻辑的吗?那是现代诗,古代的真不行。不要求多有文采,至少把语法语义理清楚再写吧。还好意思搬出诗经呢。诗经都要哭了。“式微式微胡不归”是天黑了为什么不回家,意思是通顺的!不是偷人家两个字就配叫借鉴诗经,没那个能耐,偷两个字都用不好,上下文都接不顺!本来只是故事简陋,意境还凑合,能打个及格分,但加上这“诗歌”,分就扣完了,藏拙啊,何必暴露短处。当然作者的英文也没好到哪儿去,英文标题she wolf,语法根本不通,我知道有英文歌叫这名字,但狗P不通的歌词是全世界都有的问题。画风也就那样,大概2D简笔画对他们来说还是太难了,不是那块材料,终于绷不住,这一集原形毕露,回归了现阶段国漫钟爱的粗糙3D,为什么呢,因为3D能靠机器,对人的绘画能力要求相对不高,这就能看出美术上的水准了。而且建模还那么符合西方刻板印象,我没说刻意丑化,只说刻板印象。我也不说是成心的,但起码也是潜移默化,审美受西方影响太深,委实找不到自家的来路了。

    第4集,《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标题好啰嗦。就叫《乡村巴士》不行吗?就算学轻小说,标题要用整句话,要取得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也不够惊人啊。啰嗦且平庸,一点文采没有。我还以为会在句子中间用动词加“了”表示完成时态的只有从小就写不好作文的小学生。一看这标题,就知道是类似某些“纯文学”烂作的把戏。这个作者是有点狡黠的,不会讲故事,干脆完全不讲故事,玩意识流,随手攒一把碎片拼起来就当艺术出品了。如果有人说他不会讲故事,他就可以说你们看不懂意识流。这点心眼不用在创作上,净用在戏外钻空子抖机灵和观众周旋斗智斗勇是吧?且画风一股浓浓的吉卜力风味,本来就没什么故事,还带着龙猫和千与千寻的既视感,那个神仙真不是汤婆婆吗?还有YX号可劲儿夸画风鲜明,鲜明是鲜明,可是他自己的玩意儿吗?不知是孤陋寡闻,还是过于自信,山寨还不选新鲜点的,山寨几十年的老经典生怕人不知道?以及夹生塑料方言配音,尴尬得要命。台词又不多,还一开口就让人跳戏。如今影视剧里的方言是仅次于古文的第二个重灾区,如果有诚心做方言电影,麻烦找口音正宗的配音!这么南腔北调只会是反效果,影响观感。

    第5集好歹有了年画风,终于不是西洋底子的画手,但台词和配音毫无古意,与画风割裂。审美却未见得多好,古典画也有美丑之分,那么多美的例子不学,把人画得奇形怪状,可能是为了突显所谓的“个性”吧。鲶鱼是全篇最好看的,比人画得好看多了。这画手是照着古画里的妖怪画的人吧?跟人有什么仇,一个个画得臊眉耷眼歪嘴斜鼻吊膀子拐腿跟残了似的,什么时候我国古典审美好这口儿?剪纸皮影戏的动作不等于残废风好不好,简直不知道这片子是在捧皮影呢还是在损皮影……建议对比看《纸嫁衣》里的皮影,审美不如一个小众游戏,一个鬼故事都比这画的像人模样,羞不羞?低幼故事,没有智商和逻辑,却还故作深沉。我是想不明白被鲶鱼怪吓坏了的孩子怎么又怀念起它来,斯德哥尔摩?大概作者自己也不明白,不够聪明又想玩味的小布尔乔亚要的就是这个不清不楚的劲儿,可以伪高级感。配音的真是小孩子吗?不但“棒读”且连断句好像都不太对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成熟的工匠加工过的童稚语气才富有美感,话都说不利索的“原生态”,只能说配音失格。主题曲听着又有点和风,又是以倭代华冰箱论?这一点我已经不想说了……

    第6集是目前为止最烂的。画面彻底“弃疗”,PPT式的五毛3D,还赶不上游戏。但它的故事和意义居然还能比画面更烂。白套了一个科幻的壳,从飞鸟与鱼到52赫兹的鲸,这是什么十几年前的网络鸡汤烂梗集合体活化石,又烂又low,散发着典中典的low男感情观。写不出原创,借梗也就罢了,不能吃口热乎的吗,比村晚的反射弧还长,近年就连快餐畅销书都不兴这样的了,作者是从2000年代穿越过来的吗?何止脱离群众,简直脱离时间线。烂大街的52赫兹的鲸这个梗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那个讽刺伪文青泡妞话术的段子吗?本集男主的言行和前人讽刺的事物不谋而合,你说讽刺不讽刺?和隔壁某诗词片异曲同工。满地的大俗人到处嚷嚷“我们是52赫兹的鲸”,不,你们不是,你们只是中二病,还有人来疯。明明庸俗却总想表演与众不同。真正52赫兹的鲸,要么早就习惯了离群,要么就在唱反调,就算孤独也绝不屑于与庸众为伍。我都觉得不该对前几个小布尔乔亚风格的太大声了,本集作者还不如小布尔乔亚,整个一低文化村夫穿长衫,装蒜。土得掉渣,还想装洋盘,俗得要命,还要自命另类,结果编出来用金锄头种地。科幻背景之下,脑子不好使的大俗男还是只会YY天上掉美女,美女还自带“福利”,主动看片诱惑,附带做饭投喂。“男友衬衫”的细节设计说明妹子来的时候寸缕不着,着实倒胃口。我烦陈词滥调但不否认爱情戏也有好的,然而本集作者理解的“爱”只是找个女人给他们吃和给他们吃(中文博大精深),这觉悟别碰瓷爱情了。说的是生命宇宙孤独时间空间诞生死亡,心里想的是泡妞。亲一口也能抬高到透彻宇宙真理,这生命意义忒不值钱了,只有红果果不加修饰的食色之欲,老直男的“孤独”真肤浅得令人发指。而且还又当又立,写个妹子把他想要的事都做了,男主扮纯情无辜,呵呵,越低级越虚伪,满口高调一肚子坏水。片中透露出的感情观毫无尊重感和责任感,“欺骗是最好的”,言下之意,只要哄到手就好,佩服他们能把这么歪斜的观点说得这么轻描淡写清新脱俗,用文艺腔掩盖一切的恶。这片子让我鸡皮疙瘩掉一地,联想起历史上曾有歪门邪道把女身当作神体,认为通过离谱的仪式和女子结合才能悟道,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奇葩,把愚昧当高深,现在发现这种人比我想像的多,后继有人。故事没盐没味,故事外耐人寻味,我倒很想分析一下作者的心态来源。男性社会一面不正视女性的人格,只将之作为欲念的对象、家庭的附庸,另一面又将女性捧为抽象的神灵去追求,带着曲解臆造他们心目中的女性,和现实的女性没有关系,这其实是非常古老的现象,可以追溯至原始时代,有些人至今没有进步。第3集的小布尔乔亚作者在YY的同时好歹企图讨论人格和自我,虽只有六便士的实力起码心向月亮,这一集的作者连心都没有,连把女人当人都不当,只当作满足他白日梦的工具,一个更比一个烂。本能脑,借爱情之名,其实只会靠下半截思考。还是古代作者厉害吧,虽然本作没有拍出那种内涵,但第2集原著故事里的各怀心思同床异梦是能照应这种现实的,即便被后世庸才撕扯成碎片都还在跨越千年猛戳大家的痛脚。你们讲了半天的无力爱情主题,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成了反证,印证人家讲的“爱是虚妄的想像,是无聊的自恋”更有道理。作品不怎么样,戏外戏倒是行为艺术。(这一段是我的发散,并不意味着本系列各集之间有什么联系点,实际上互无联系,别借我的光。)不过这回倒没糟蹋原著,田螺姑娘的民间故事,思想性本身就是最low的,底层男的YY,本集作者大概从中感觉到共鸣了吧,臭味相投。炒剩饭不说,还专拣糟粕。选这个题材就失败了一半,爱情题材当然是女性受众多,可是现在很多女观众都反感田螺姑娘式的故事,因为女性意识觉醒,某些人还活在真空里,不知道时代变了,选题踩雷区。建议本集作者没事干可以去歪国拍你们喜欢的片,不要把X幻想拍成全年龄动画给人添堵还荼毒孩子。我不是会用道德论调要求文艺作品的人,但这集是真过分了。别人只是不配位、恰烂饭,本集是埋汰人了。突破道德的好作品也有,但观众能容忍的前提是作品够好,这破片子配谈到那个高度吗?故事不行,画功不行,思想意义不行,一无是处,只能希望至少别缺德了,不是吗?本集倒可以作为研究low男心理的绝佳材料。说到又当又立(本集一大特点),聊斋里就有女妖精纠缠、书生坐怀不乱的故事,根据这一段改编的电视剧,台词更露骨,在破站经常被刷,我看那段剧情怎么看怎么难受(和演员无关,只说剧本)。和本集如出一辙。都是书生耿直老实,指责妖精不知廉耻,“我不是我没有都是她她她……”,祸水媚主的老话儿。是色痨见了美女就想入非非动手动脚的男人多,还是猴急着投怀送抱的女人多?大家心里清楚。以己度人的最高境界是颠倒黑白。男文人们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口嫌体直,嘴硬脸皮厚,既心想着美女来勾搭,于是写出个美女卖弄风情,但又要写装模作样回绝,教育女人不可以卖弄风情,他们就爱拉良家下水然后劝失足的从良,是是是,就他们纯洁,都是女人不知羞,不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潜意识编排的。渴女却又辱女是他们矛盾的劣根性,在这种故事里一览无遗,伪君子男作者唯独在这一点上惊人的一致,从古至今都这样,一点没变。哪怕不提三观,单论情节也是陈芝麻烂谷子,他们不腻我看腻了。又想起个例子,曾有个打工诗人,被麻木的生活折磨,压抑而si,他的诗很有灵气,刻画生存的苦难、破灭的憧憬,正当你为之感动时,你看见他也曾在诗里堂皇地细数见不得人的岛国片里的“女星”的名字,再也感动不起来,令人作呕。是的,一事无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最底层苟且挣扎的男性,都能够将亵玩女性当作“幽默”。他们一本正经地说那是反讽,反讽得再妙也掩饰不了本质。奉劝傻白甜妹子们,多用脑,少感动,男人的美梦是你们的噩梦,他们得了好也不会分你一杯羹,何苦要和这类作品共情呢,早点发觉到女性是被压在最底下的,恋爱脑或许能醒一醒吧。

    第7集《小卖部》,有点像学生习作,用来考个试可以,但拿出来卖钱就不该了。跟其它集比不算坏,不比好的比坏的,本集三观不恶心,但纯洁到极度幼稚的地步,压根没带脑子写,如果是给三岁小孩看的就算了,作为面向成年人主打怀旧牌的作品,太敷衍。带脑子写的就恶心,要不恶心就只有无脑的,就这两种可选,这是为什么呢?剧情还是没有的,应试作文,以卖情怀为目的刻意生产的商品,不考虑讲故事,只卖情怀,没别的。借个搬迁的话题,把大家小时候看过吃过玩过的老物件一股脑儿都堆在画面上,按头硬塞情怀,奇硬无比的硬,就差在脑门儿上写给我感动给我哭,反而让人无感。那个3D的黑猫警长海报让我无语,卖自己祖宗的牌位都不能画得像一点?人家是先写好故事,再夹杂少量彩蛋,那叫锦上添花,你这个,不管故事,只堆彩蛋,叫SHI上堆花,再漂亮也没法吃。至于这种题材本该表现的时代的变迁、不同时代观点的碰撞,一带而过,完全没表现好,谈不上思想。且编剧的语文基础太成问题了,一共才多少台词,各种语病,词不达意,废话文学。其它集虽说文笔不好,好歹还能装装。这集让我仿佛看到了不擅长写作文的小学生拼命憋句子,那么费劲。体会到了艺术系对于文化分要求太低的弊端,连找个文科生写剧本都懒得么。“你虽然不友善但是个善良的老头”,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在说什么?说都不会话,正常的造句应该是“你虽然看起来很凶但是个善良的老头”。“我讨厌那姑娘家的仓鼠,你路过的时候替我骂了它,我为此感到很高兴”,怪怪的,咱能不说着说着白话突然冒出书面语吗?好几处都是这种文白混杂的话,在表现地区风情的片子里,台词不应该尽量口语化接地气吗?全程的京腔聊闲天却动不动夹两句书面语干嘛?“你确实给过我一只鸡蛋,可是我已经吃了,所以没什么好展示的。”这突兀的一句,我都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没有就不展示呗,不展示就别说呗,谁请您展示了?没头没尾没上下文。大概是想写感谢大爷给的鸡蛋,但是词穷,自己也知道每个妖怪都是差不多的说法,雷同,不太好,想变个花样,却又不会。美术方面,又是学西洋画出身的,绝对的油画画风,吃了多少印象派,和中国风不沾边。画技的问题在于没达到圆融,学了很多,却还没有融合形成自己的风格,各不相干的风格们只是僵硬地杂糅在一起。本来对一个动画片不该要求到这种高度,主要是它自己选的门槛太高,功力不够,上来就想仿印象派,只会暴露不足,天才的流派不是那么好学的,印象派是吸收了一些东方技巧,但人家达到了融合和完善,而不是这么生搬硬套。中间过场时背景人物是平面的,主要人物是3D,知道是想表达主次,但是3D和2D根本融不到一处,技术差,不想花钱还非要弄3D。前几集我就看出了本作的配音班底太差,在这一集更暴露无遗。不该用京腔的片子用京腔,这回真演京城了吧,你倒是全用京城人配啊,面膜阿姨和一些妖怪的口音又不地道。大爷的配音显得太年轻,不管配音员是不是五十岁,声优都会精分伪声一人多角,连年龄感都不会伪?是专业的吗?他个人声音嫩是自己的事儿,但不该原样儿用在这个作品里,不合适,艺术需要一定的形式,包括配音要根据剧情配出合适的年龄感。仔细想想,现在五十来岁的是70后(或60尾巴),新时代生长的,但是片中这个大爷的设定得(dei)七八十,旧时代的遗老,都不怎么会用手机,不习惯楼房,大城市的70后怎么可能这么落后?你若说边远山区还说得过去,京城的70后没那么土。还遛鸟儿,见过几个京城70后遛鸟儿?起码50后,甚至50后都不怎么遛鸟,这习惯是民国遗留下来的,上世纪30-40年代生的人更可能有,也就是70后“大爷”的爷爷才遛鸟,那代人大部分归天了,毕竟70后都到了被叫大爷的年纪了。70后年轻时赶上了开放,什么世面没见过,新科技都是他们先用的,显得年轻是因为时代使然,他们和50后不只是隔了一二十年,是隔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以差距特别大。这不只是配音的问题,细究一下,是人设的年龄或者说时代背景设定有硬伤引起的问题。这故事到底发生在哪个时间点?这个大爷到底是哪一辈儿的人?不习惯楼房不会用手机交费,像40、50、60后,但他珍视的上美影动画海报、爱吃的零食,却是属于70-80后的回忆。小时候看上美影动画和不习惯楼房不会用手机交费加遛鸟,这两者就不是会发生在同一辈儿京城人身上的,硬给加在一个人物身上,混乱。这个人物看面相那白眉毛那头发的状态也是七老八十,70后哪儿有那么老,可是七老八十的40—50后贴哪门子动画海报啊?人家怀念的是村里的小芳不是上美影。如果说背景是一二十年前,2000年代拆迁潮,大爷是30后,当时70多,可那时候哪儿就普及垃圾分类和手机支付了?也不对。总之放在任何年代都说不通,人物年龄和时代背景充满矛盾。编剧要么是太年轻,要么就是脑子有点乱,把不同年代的记忆搞混了,想吃怀旧的红利,却对当代生活史缺乏常识,分不清70年代和50年代的区别,反正在怹心目中都是老旧的,把多年前印象中的老爷子和时下新兴事物的碎片揉在一起,这就导致人物设定不合理,时代感特别混乱。可别借口说是蒙太奇,有些作品适合模糊化抽象化的背景,不确定时代,但本作不行,主题是讨论时代变化的作品,片中出现了很多时代标志性质的事物,怎么能说是模糊背景时代的?背景的时代错位,不是什么创作手法,而是明显的疏漏,纯粹就是编剧没过脑子糊弄事儿。劣质至于此,很难认为只是没有能力,主要还是不用心。也是,糊弄事儿就有人买账,谁还用心做?看着刘德华的戏听着崔健的歌拿索尼录音机放音响跳迪斯科用着call机开着哈雷的60末至70年代生人至今也算是抓着中年尾巴的潮人,被写成了用不好手机不爱住楼房和石狮子作伴在胡同里遛鸟的老古董。这就是为什么在历史系的眼里古装戏都是张冠李戴,那种错乱感和本集相似,50年就可以包含着几代人、几代潮流的更替,在后世看来却都忽略不计。这不是古装戏,在亲历者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模糊历史混淆记忆了,确实说不过去,仅仅是往前翻五十年的当代史都一锅粥了,更别提更古老的,还说什么发扬传统呢。

    最后一集,贫瘠得连批评都没多少好写,迪士尼画风,故事抄独行月球,但抄都抄的无聊,完全没有别人的丰富情节和深刻意义,结局我是开了眼了,连烂尾都不是,还以为烂尾就够了,居然有人好意思把“根本没写结局、剧情没完硬生生截断”说成开放式结局,不会写故事也不用做到这么明目张胆耍LM的地步吧。“银河环卫队”这个名字可能是本系列里文才的最高点了。

    网上所谓的解读挺多。我是觉得不需要解读的和经得起反复解读的,都可能是好作品,但是本身没什么内容只能靠YX号过度解读来抬桩圆场的,肯定不是好作品。真是好戏,观众都自然沉溺在其中,不需要那么多闹腾的,戏没意思,才需要拉一堆人鼓掌喝彩炒气氛,都看观众表演了,谁还看戏,本作的热心观众可比作品本身演得好多了。看看破历史记录的超高分,就算说是报复性打分,立场分,也太离谱了。说没花钱谁都不信。制作组心里真不知道自家配不配么?当真以为掩耳盗铃就能成真?鼠目寸光,只顾眼前,不怕牛皮吹得太大事后口碑反而跌得更惨? 好在,经不起时间考验和品鉴的作品,就算今天赚得盆满钵满,也终究会在历史中沉没,渣都不剩。

    有些乡愿的阿Q在那儿喊,做艺术会饿死,市场是劣化的,就要做劣化的。被卖了还帮人数钱。不站在观众的立场反感圈钱的烂片,倒是替割韭菜养肥自己的J商操心找理由。给人家上供不可怜自己,却和锦衣玉食的老爷共情起来。不禁想起《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鲁迅写这种人性真入木三分。如果不是拿了人家钱,就是纯粹的傻吧。劣化到最后连要求最低的观众都看不下去,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做艺术会不会si不一定,但是别以为出烂作就不会si。不做艺术做无良生意的上美影还不是si得透透的,就差一口气。 有人口口声声的“顺应市场”,问题是,现在的市场是商家单方面的游戏,受益的只有他们,观众只会受损。这根本不是观众决定的市场。正常的影视市场,是观众爱看什么就有人拍什么。现在是他们爱拍什么拍什么,爱多烂就多烂,只要做出很多人爱看的假象,就有人跟风随大流,就能让他们赚饱,真正看剧的观众的意见没人理。把艺术交给商人,艺术就完了,甚至把娱乐交给商人,结果都只有商人乐,观众乐不起来。他们的目的是用最低廉的成本捞取最高的价值,永远不会生产对观众有利的作品。观众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分为愿意被烂片收割的和不愿意的两种,不愿意的就使用人海战术洗脑忽悠到你愿意为止,还不愿意的就只能闭嘴,说实话也没人听,没人会拍你们爱看的。还觉得顺应这种市场下去会有什么好结果的,是有什么贵恙?

    说我极端的,我不极端,是本作差劲得太极端了,是网络疯狂得太极端了。就像我的id,不是狂妄的意思,是反讽,世人皆癫狂,他们觉得自己很正常,正常人如我反而自嘲是狂人。因为我感觉本作确实从目的到结果都很糟糕,实在没什么好的可说,我只能这么说。铁口直断,有一说一,对好片才能说好,对着烂片说不出好话,对我客气的我也客气,造次的我才怼。别揣测了,一篇评论不可能展示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有人说我只说不好,没有说好的是什么样。近期的国产作品有没有让我满意的?还真有。举个我心目中的正面例子。最近玩《山河旅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单机游戏,才出了两个测试章。随便玩玩,没想到很是惊喜。本格推理游戏,故事类型和本作完全不同,但两者都打着国风的招牌,也都融合了古典和现代(西洋、日漫等)的风格,刚好可以比较一下优劣。山河旅探也不是没缺点,比如过度致敬逆转裁判,调查、询问和质证模式照搬,估计既然能写出精彩故事,并不是做不出原创玩法,是冷门作品的讨好之举,如果自信一点(但凡借一点上美影的自信),玩法再独立一些就更好了,但这不属于故事和美术方面的缺点,且不提。要和本作比较的只是故事和美术。首先山河旅探的名字,颇有近代小说标题的味道,在符合古文语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很相配。英文翻译也很贴切,Murders on the Yangtze River,标准英式本格推理小说标题,有阿加莎那味儿,Yangtze River也是音译但是国际通用的,没出现歪国人看不懂的拼音。一方面所有案件都发生在主角们坐船沿长江(扬子江)旅行途中,另一方面river这个词自带Roman-fleuve的底蕴——“大河式罗曼故事”,是法国文学的一种,指通过众多人物的人生命运来展演历史与家国变迁的作品。romantic的词根是罗马,在西方人眼里罗马就是浪漫和伟大、历史和故土的代名词,所以罗马大河成了这种关乎历史的浪漫主义故事的代称,刚好和中文标题里的“山河”对应,山河指代国土,又有历史故事的意味。两种异质的语言里具有相对应的抽象喻义的词汇并不多,作者想必经过精挑细选才决定用“江河”,看似简单,都是学问,这才是有文化的翻译,也反映了游戏制作组的雄心。相比之下中国奇谭的标题翻译是反面典型,爬都没学好先学走,语法都拎不清,词汇量都不够, “信达”都没做到,还想玩“雅”。山河旅探里有个女记者,她拟的报道标题都是类似于章回小说标题的,这符合近代的情况,不说文采多惊人,起码人家在努力对仗,不像上美影此作,押韵都不押还写“仿古文”。因为看过太多推理破案故事,我的观感是,山河旅探的案情不算难,推理大概能给3星,但故事4星以上,美术也好。民国背景,在国画画风基础上融入西洋哥特风,其中服饰和情节既参考了历史也有虚构成分,内容还有日式推理和ACG文化(中二病)的痕迹,但是融合得恰当,虚构得舒服,看得出来作者对于这几样元素都颇有了解,不是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硬凑在一起,而是形成了整体协调、矛盾统一的结合体。这是《中国奇谭》没做到的。山河旅探里有时也会冒出民国时不存在的日轻腔,特别是侦探开始推理之前的“名台词”,略有违和,不过这种存在比较和谐,把不同文化风格的东西进行拼接,处理得是否圆滑,是很微妙的事,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和文化素养与文字功底脱不开关系。玩家能体会到作者的用意是给日式推理迷发福利,感觉尚且属于能接受的“高于生活”,没有尴尬到影响整体效果的程度。因为游戏的大框架和精神内核都是中国式的,只在细枝末节无伤大雅的地方引入异国风情,这是“洋为中用”最聪明的用法,不像有些作品黄皮白心、七分洋三分土,杂糅得那么不伦不类。也就是游戏剧情中强调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者是把洋务派摸透了的,不但故事里用到这一理念,在制作这款游戏时也贯彻了这种理念,可谓人戏合一。而本作的制作者虽然也大言不惭地说过这句话,但他们交出来的作品那骨子里的气质到底是姓“西”还是姓“日”?反正不怎么“中”,相信眼睛亮的能看出来。山河旅探更好的是剧情和人物塑造。借破案故事讲述了清末民初的文化人们“实业兴邦”的抱负,以及围绕时代的变局,各色小人物的生态和心理,每个人都形象鲜明,活灵活现,主要人物身世都带有悬念,吸引人看下去。视角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是最高明的手法,可见作者是编故事的行家。仅推出两个章节,已能看出格局之大,与之对比,中国奇谭凭头两个故事就足够让人失望,怎么不讽刺?尤其是第三案,执着的工头为炼钢献出生命,如传说中的干将莫邪(上美影看看这才是使用典故的正确示范!相关文化典故自然融入故事中,而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硬拉郎)。反派小人却为牟利互相勾结从中作梗。“反正这行业是洋人把持的,不会容我们出头。我们管什么大局,做什么好钢,只要自己中饱私囊就好。”这不活脱脱就是上美影的样子吗?作者似乎也借游戏人物之口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对这个游戏肃然起敬,如此立意的故事才值得高分。叹息的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欣慰的是,哪怕世路维艰,仍有籍籍无名之人认真做事、发光发热。这游戏如果保持这种质量,我肯定充钱,一分都不给上美影,不惯着恶俗,从我做起。我管不着是不是有人同时喜欢这两个作品,在我眼里是一天一地,有人不分好赖,还不许我会区分吗? 另外少跟我说什么“捧一踩一”的黑话,这叫分析例证,举完反面例子,也举正面例子,写议论文的正常步骤!没学过小学作文?自从有了粉丝儿这个词,就都疯了。一天天的满口就那点网络语言,不会对事辩证分析,就会“捧”和“踩”,立场攻击,动不动扣帽子,不让人举反例。就举。 谈这样的片子不值当修辞,大白话评价就够了。我才知道,观众是可以被培养的,可以培养得耳聪目明有品位,也可以培养得五谷不分一把抓,商家发现后者更方便罢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什么样的作者就有什么样的观众。现在的娃娃们,我们的悲欢不相通,别交流。我不想和人说话,非要说话的我拦不住,随便吧。我只是抒发个人感想,作为爱文艺的老观众,感叹物是人非、每况愈下,不吐不快,但这不是个允许真实的文艺评论的时代了,一切言论只看ZB的风向。耐不住戳破了人家的西洋镜,必定有人觉得挡人财路了,又有人急赤白脸地来喷。即便他们再霸道,真话总还有人说的。我爱写写,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和我无关,懒得掐架,更懒得给阅读障碍者解释。现在大部分喷子连看完别人的话、根据别人的意思反驳的能力都没有了。喷子也每况愈下。蒙眼喷,都是来完成任务三分走人的,甚至更像被触发的机器人,看都不看我说的内容,还以己度人,自己立靶子乱打一通,我在说南朝志怪,说米氏云山,说佛经,有人跟我说我“只会看小猪佩奇或喜羊羊所以不喜欢本片”,哪儿跟哪儿……回答都是浪费。我又不想纠正世界,这种世界爱怎么怎么。能活下去已是万幸的情况下,我早想开了,有和网络陌生人鸡同鸭讲的时间,不如省点精神防Y。你们所有欲盖弥彰的点沉,正是我慧眼识货、一针见血的证明。我的评论的生命力一般远远强过这样一时造势的烂片,大多十几年后还会收到赞和跟评,等这阵风刮过了且再看,不急在一时,大浪淘沙,迟早淘去歪瓜裂枣、跳梁小丑,最后沉淀的才是精华。 给喷子的图:

    你是什么东西
    敢来管你爷爷

    (没有脑子只有PG的喷子果然来了,行为艺术,用存在证明我的正确。很佩服他们语言和思维的匮乏程度,还有坚持要干涉别人的毅力,越蠢越自信,不愧是烂作的粉丝儿,物以类聚。我这么多字是有理有据评价作品,看不懂,张口就喷,不会就事论事只会公鸡人参,谁是喷子?留给会阅读理解的理解,高下立现。不会鉴赏就会道德绑架?多大脸就敢把这种烂片抬到guo的级别?不爱它就是不爱guo?exme?guo凭什么让这种烂片代表?谁给它的勇气?措辞注意,打不着我,反而打正主的脸,我又不是网红,不吃这碗饭,在自留地写自己的评,我不需要谁宠,只有这种烂片才需要哗众取宠。“你行你上”的烂大街套话用了这么多年不腻。评冰箱好不好用需要会制冷,会制冷也不一定就要去卖冰箱。因为我觉得这行太垮台了没意思不想干不行?有本事的人在哪行不能活?有那功夫干点什么不好?良禽择木而栖,懂不?就一辈子凭什么要贡献给某个还没开始就翘了辫子的冤大头行业?值吗?多大仇这么咒我?就是因为我不卖冰箱,我只用冰箱,我才旁观者清。没听说过不让用户评价只让商家评价的。还要给陌生人报户口履历才能获得评个动画的资格?我评价我的吃你们家饭了要你管?这条评价在我的评价里算最短的,怎么文盲没见过会写字的少见多怪?你们行你们怎么不写多点字评价作品本身?写不出来还双标。还动不动扯大旗代表大众?评价有没有价值由他们说了算?还说大多数人打五星?睁眼说瞎话。大多数人还都没上过大学呢。刚打开短评就看到一堆差评,差评的都被开除人籍了?确定打五星的是活人不是连人话都说不称头的水军?别人的评价哪里好哪里有理我说的哪儿不对你倒说说?光有自大没有自我思考,子丑寅卯都说不出来,在这儿狐假虎威,想靠人数压人。就连人数也未必是真的。虚假的网络,人尽皆知的流量秘密,买点水军还得瑟上天了。看上美影的作品几十年了,也上当买过它的烂周边,我还说不得它一句不是了?多娇贵。敢拍烂片不让人评。喷一条多少钱值得这么损德行?一个破动画还了不起了?凭什么不让人说话?管天管地还管得着不许别人看法和你不同?觉得别人说得好你看别人的去,你干嘛看我的找不痛快?我请您看我的话了?我要求您同意我的了?谁不请自来?谁更自我中心?是我还是喷子?就是烦堵嘴。偏说。都什么毛病。到别人这儿找茬,被怼是自己找的活该,还恶人先告状,我怎么你了?别自我意识过剩被害妄想。洪水不可堵,人言不可禁,这点道理不懂?不让人说就没人知道司马昭之心了?呸。文艺评论就是小马过河,到你脖子的水只到别人膝盖,很难理解吗?自己矮还不许别人高?讽刺的是,文艺才能这个事从来不认“专业”,没听说历代名家哪个是文艺专业的,所谓天赋,英文gift,天赐的礼物,造物的随机选择,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教不出来也学不出来,任凭你科班出身家世显赫也无用。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我就真有文艺细胞,我用脚丫子划拉两下写的评论都比这故事有内容,我看不上是必然的。但我当不当导演干卿底事?就算你当导演也管不着别人评。没智商还没基本礼貌。说了不爱理还来,毫无营养的碎嘴子叭叭的,不被挂墙头不爽。闲得慌。我说我不掐架,别误会,不是说不过,是懒得,是没空,是给你们台阶,其实掐起来谁都不是我对手,不见棺材不掉泪的,非要撞枪口就来。)

    要我说破吗?这动画,看似热播,实则透心凉。因为喷子都少得不正常。打分的貌似挺多,其实就看数据对比,比如我这七八百浏览,才三十多个点赞,十几个点沉,到底哪边是多数?如果喜欢本作的真占“多数”,这数据就不会这么可笑。本作的粉丝儿在全网叫得那么响,居然没有集体给我点沉。那么多人只看不点击不说话,正常吗?心照不宣吧。说明这里面活人太少。我每次说热番不好,底下没有几千也有几百,至少闹一个月,从来没见过评论这么少的,何况还是学生放假期间。看来上美影请的JS粉质量太差,是不是舍不得本钱,控评都做不到,也许人家只想在破站寒假档骗骗小孩儿,一锤子买卖,捞一把走人,不在乎影评如何吧。瞧这点出息。哦,我发现还不是一锤子,还打算再来一锤子,看截图,自己跟自己玩的最高境界,人压根不在乎,无视真实观众的差评,王婆卖瓜睁眼说瞎话,单方面宣布胜利,还来第二季?而且还要加倍炒剩饭,我还是高估了他们的节操。比炒剩饭更有甚者,居然“斑羚飞渡”这种N多年前打着科普招牌编无脑瞎话误导一代人臭名远扬的烂鸡汤也能拍,看出来了作者群特别喜欢化石级的发霉鸡汤烂梗,我看也别叫啥奇谭了,叫烂梗大集合吧!

    有意见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谁激动?从我哪个字看出激动了?是我激动还是来别人影评下面乱喷的激动?自己都没管好还臆断别人。大过年的为个破动画红眉毛绿眼睛咒别人父母的都是吃什么长大的?自己的人生得多惨才能扭曲成这样?我本来对事不对人,非要对人?记住,口业会反弹的。若积点口德,祝您幸不中招,若不积德的,就祝您全家八遍吧。 最后,敢拿这破片儿代表郭的爱郭贼,爱郭果然是烂人最后的遮羞布,这句话都变成常见用语了,可见千夫所指,还有好意思用这一套的。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以此为借口打嘴炮在网上攻击陌生人真的是爱吗?这爱真廉价。别人在讲文艺鉴赏,他们讲ZZ,他们只靠PG还不许别人用脑子。我只看剧好不好来评价,不看国籍。国产我当然有喜欢的,但是比某些人的爱好高级,自己欣赏水平低还不许别人高。国产的好我也高兴,不好的我也实说,今年我夸了几部国剧了,歪国作品只要好的我也喜欢,就这么耿直,不服憋着。说的好像不许喜欢歪国片似的,清朝人都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某些人退化得还不如古人,如果关起门来只许吹自己好就是爱郭,那清朝就不会亡了!爱是相互的,不是道德绑架的理由,你爱我我才爱你,做这种破烂的出品方爱我们观众吗?那我凭啥爱它?有些人说的爱不是爱,是奴性。看个影评,不就事论事,对我的影评说不出一句像样的反驳,倒去翻我以前的评价,扣帽子,无聊透顶。翻那么多没看到还有对历史科普作品和专著的评价吗?那些一个字都看不懂对吧?完全插不上话所以不提?还质疑我的专业,我不管什么专业评个动画都绰绰有余。动画片都拎不清,只会扣帽子。这叫文艺评论,都被网络带坏了,只会说“喷”、“粉”、“黑”,堕落是从用词开始的,拒绝他们的烂词。

     短评

    直接封神,上美还是上美,当然这里面都是各个工作室。有人说第一集就应该是小猪妖被打死,我不同意,前面是现实,但有后面的反转才是人活着的意义~

    7分钟前
  • jomiracle
  • 力荐
  • 第一集结尾还好不是小猪被打死的结局(小猪跑向大圣我就猜到被打死的结局),如果真这么拍会很俗套,也不符合大圣的人设。现在这个he结局反而很喜欢,这才是大圣啊

    8分钟前
  • ⠀ ⠀ ⠀ ⠀ ⠀
  • 力荐
  • 整体做得很好,因为第一集最后的争议扣一星,如果🐷真的被打死那才是真正的败笔。制作组一整集都在堆叠一些所谓的职场压力,如果最后还是一个悲剧性收尾,我会觉得这个编剧蛮可怜的,这部片子会变成单纯的发泄,用了如此可爱的画风,却又把小观众排除在外,会是件蛮可惜的事。

    10分钟前
  • 不眠空
  • 推荐
  • 第一集,就还行吧,看到各种“一集封神”、“吐血安利”、“国漫标杆”……笑啦。

    14分钟前
  • 小明
  • 还行
  • 是时候打压一下追光的歪风邪气了

    16分钟前
  • Haildceu
  • 力荐
  • 爱死这种没被美日风格影响的干干净净的中式传统2D国产动画!!!有幽默有讽刺,踏踏实实地讲一个故事,第一集小妖无论是怎样的结局都不影响这是一个好故事!!!第二集有些缥缈,但是意境很不错,狐狸书生俊俏极了!第三集预告看起来没什么吸引力,而且是没什么亮点的3D,但还是会追。第三集垮,第四集平淡。第五集小满太可爱了!!!画面极美!!!怅然若失的结局也很棒!!!氛围极好!!!第六集没看,第七集后半段很有腔调,第八集叉走。

    19分钟前
  • 囧奔的熊猫
  • 力荐
  • 我就知道,我的大圣不可能是反派!!!

    2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 是大圣呀,我哭死!不止童年需要大圣,社畜的日子更需要!

    23分钟前
  • 三胖胖
  • 力荐
  • 天天吃窝头的吃个白面馒头就高潮了,编剧台词寓意技术全部毫无亮点可言,这玩意9.6,第一季爱死机不得96?

    26分钟前
  • Truman
  • 还行
  • P1:但凡仔细看看前面的铺垫,就知道这个结局不会是为了过审而加的,用这一棒子毁掉几百年来中国最大的精神IP,这笔账可不值得

    28分钟前
  • 八点💦
  • 力荐
  • 祝国厂2D动画早日实现:屁镇迪士尼,脚踹皮克斯! 国产3D全给我屎

    29分钟前
  • 静言
  • 力荐
  • 看了两集,蛮有趣的,曾经国漫那种味道来了。有寓意有审美,但还需要静待后续发展。《鹅鹅鹅》别的不说,我真的一时之间被吸引住了。

    33分钟前
  • Erice
  • 推荐
  • 第二集《鹅鹅鹅》画风诡异,况且还是个默片。一个聊斋式故事,每个都藏着一个自己的心头好。用写意的手法,讲求笔墨味道,画面处理随意自由,笔意舒展万变,把老上美厂美术片的中式古典与蒂姆.波顿/伊藤润二式暗黑风结合,最终还是能回到传统。鬼魅之余,有种说不出的诙谐与幽默;第五集《小满》也很爱,吸收了剪纸、年画和漆画等民间元素,用定格将它们动起来。在布局设计、空间处理上处处可见手工的灵巧,还有卷轴画式的运动轨迹,和圆形画幅表现梦境的窥视感,观感上做到一种二维的纵深。最重要的是在剧情上赋予一定留白的想象空间。好久不见剪纸动画这种形式了,这个既珍视了传统,又做到了符合现代审美的转化!

    3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 精彩啊!传统风味的国产动画回来了,美学、想象力和叙事都非常出色。

    37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 如果最后真把小妖打死会更好

    42分钟前
  • 坏小子阿廖沙
  • 推荐
  • 第六集这个故事真的是烂穿地心

    43分钟前
  • Cycas
  • 推荐
  • 好好看!出这种作品才能谈及文化自信好吗!第一集好在视角,从无名小妖的角度讲述西游故事。构建了一个职场,对无脑蛮横的管理有着入骨的讽刺,也呈现出了底层社畜的辛酸。第二集好在想象力,画风时而唯美时而诡异,有如俄罗斯套娃的鬼怪奇观更是引人入胜。

    47分钟前
  • 小艮
  • 力荐
  • 有种梦回童年每天晚上守着CCTV-6的感觉,中国动漫事业这些年确实百花齐放,不断创新,但是前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短短八个故事,风格各不相同,借古喻今,借物喻人,讲道理,题材千变万化,但是底蕴是多年积累起来的,回味无穷。

    51分钟前
  • 北京秀才
  • 推荐
  • 第一集没有最后一个反转直接封神了 但为了能播出还是可以接受呢鹅鹅鹅很喜欢 现在很少见的志怪题材 欲望就像套娃一样层层套入 直到最后看到鹅姑娘 想起自己的初心 再想抓住时一切都来不及了林林没有那么一般 我觉得还好辣 制作真的太厉害了 其实并不认为是“要听妈妈话” 其实讲的还是人与自然 这一直都是人们尝尝挂在口中但现实难以达成协调的问题 不同生物之间一直存在一条难以逾越难以平衡的鸿沟妈妈呀第六集你是在。。。还不如直接写个正常的爱情故事 有点像老年人赶潮流写了个伤痛文学 但趁机否定前五集的人也倒是心机叵测omg

    52分钟前
  • Delete me
  • 力荐
  • 很喜欢第一个故事,我猜创作者可能有想过故事结束在孙悟空一棒子打死小猪妖,更具宿命感悲剧性,也会形成莫大的讽刺。真正nobody的一生,被一个传说中的英雄打死。我们期望的英雄到底是什么?英雄真的在意我们吗?嗯,就是这么残酷,除了亲妈,没人在意我们

    55分钟前
  • 大妇女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