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拙劣的搞笑
除了主题先行之外,这部戏里充满了许多老式幽默手法,譬如某人走路不是撞到墙上,就是跌倒地上;譬如观众未笑,剧中人个个咧嘴大笑……惟一和陈佩斯其他形象不同的,是他长着头发。
2 ) 改革开放大潮下的平民生存之道
这是陈强、陈佩斯父子两人合演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电影的第二集,第一集叫做:父与子,结尾就是二子高考时太困睡着而没有考上大学,
这集接着第一集的结尾,由于高考没考上,只能自谋出路,二子和伙伴开了家小旅馆。这里有个八十年代的名词“待业青年”,待业青年是等待就业的青年,和九十年代的“下岗工人”相对应,这两个名词都是一个意思“失业”。但是失业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咱伟大祖国怎么可以失业呢,所以用了一个待业,等待就业嘛。也像近几年的一个名词“负增长”,听起来光亮一些而已。
故事充满着辛酸,火车站蹬三轮拉大胖子,冬天没暖气旅客闹意见,代买香烟顾客有矛盾,顾客丢了钱几乎破口大骂,合伙人因为情感纠纷要大打出手,最后老奎撤资,二子和伙伴们只能卖血。
这个故事,可以拍成悲剧,但电影却表现的积极向上。老奎一开始不同意开店,但在老奎嫂的调拨下同意了,主要还是老奎同志自己,在八十年代以进国企为光荣,能够支持儿子创业做个体户,之后更在旅馆里做个勤务工,拳拳爱子之心呼之欲出,想到第一集结尾时,老奎用一辆平板车拉着呼呼大睡的儿子,颇为幸酸。
再说那个因丢钱而破口大骂的顾客,其实只是一场误会,后来钱还上了,过后还送上一面锦旗。麻杆和二子都爱英子,虽然几乎打起来,但兄弟情还在。关键时刻,兄弟们一起去献血,那种同舟共济的干劲才是这个比家美旅店成功的最大因素。
这个“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电影后面还有三集(傻冒经理、父子老爷车、爷儿俩开歌厅),从大学落榜到自力更生到南下淘金最后父子翻脸,算是改革开放这个大时代下的缩影
电影主题曲叫做“不吃馒头蒸口气”,是一首西北风歌曲,是中国摇滚的雏形。
3 ) 现在看来还是太普通了
小时候看过一些片段,觉得还是挺好看的。但是今天再看,实在是很普通的作品的。
这片子我总结一下,大概有3条线。二子开店,父子矛盾,英子带来的矛盾。
可是这三条线,似乎都没太讲好。
二子开店遇到了些困难,包括那个胖大叔的事情,可是整体来看,这个店是怎么开起来的,营业又是怎么样,讲的很马虎。
因为这条主线没有弄好,父子矛盾以及英子和店员之间的矛盾,就起不到什么锦上添花作用,反而只是把故事节奏搞的很乱。
父子矛盾本来是个很有看点的地方,一个不成器的儿子跟严厉而古板的父亲之间的冲突,本来很容易构成戏剧张力,但在这部片子里,陈强演的老爹似乎只是用来随时添乱来的。
至于英子等的加入,英子在这里面简直是个闹剧般的人物,只是让主人公和周围人起冲突,制造种种浅薄的矛盾,然后又突然说要吃回头草,简直变成了闹剧。
于是在这轮番的剧情就被凑成了一部电影,变成了一部各种剧情的大拼盘,男主可能刚刚遇到一些困难,如那个胖大叔的事情,可是一会就被其他的事情给打断。
在这里面,我们的男主有什么真正的转变没有,我没看出来,我只觉得男主从头到尾是个闹腾的人,喧闹着处理自己的事情,这种人物在其他地方只会被当成一个配角。
因此这片子也就缺乏真正的情感动力,其中某些地方,我们可能会笑笑,可是感动和感悟,实在感受不到。
其深层原因,恐怕在于编导缺乏类型片意识,这部片子,应该是当做喜剧拍的,可是很多地方又很像剧情片,于是它既不艺术,又不商业,很像个四不像作品。
据我初步的观察,这种问题在当时似乎广泛存在。知道要做一些商业化作品,但是学了个半截,很大程度依然是过去那一套。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九十年代之后,国产电影陷入了一个严重的低谷,面临国外港台大量影视作品的冲击而几乎没有立足之处的原因。当时的国产电影跟国外商业电影相比,落后是全方位的,缺乏的不仅有技术,还有叙事技巧等。只有在2002电影市场初步自由化之后,中国商业电影才真正开始成长。不客气的说,今天,即使一些中等水平的商业电影,恐怕也比这些老片水平要高一截。
也许这些老片,真的只适合我们这些已经不再那么年轻的人怀旧吧。
4 ) 喜剧的天赋
喜剧不是人人都能演的,就像相声,记得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陈佩斯举手投足间的喜剧天赋无人可比,每年的春节晚会之后,他之前的小品段子都被翻出来当做经典教科书来调侃时下尴尬的无病呻吟, 让人看过 没有笑声,只有叹气的小品节目
5 ) 不想写 但是太长了
我已经好久没看到陈佩斯了自从他敢揭露春晚那些恶俗的托儿 而拒绝上春晚的时候 我就知道也许再也不会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他了,其实这样的人我很敬佩,真的,他的吃面条 主角与配角都是好小品 是为数不多的 能让我笑的小品 而且 当年少爷的磨难和二子开店以及父子老爷车 都非常好看,不知道大家看过 一部名字叫为了新生活前进的电视剧没有 当时这些作品都让我笑到人仰马翻 ,全是美好的回忆,所以一看到这电影就让我想起那些往事了 说实话电影剧情一点也不记得了毕竟 那时候还小,只是心中还有一种美好的感觉,这样就足够了
6 ) 天赋是不可模仿的
挺好看的,也是百无聊赖看了吃面 主角与配角之后想找两部陈佩斯的电影看看,我其实心里知道不可期望太高,但是看完后还是有余味的,7分还是有的,二子这个人还真挺义气挺靠谱的。。。然后就是那个味道怎么都学不来的,有喜剧的内核和冲突,没看过的可以看看,还有就是晴雯好漂亮啊,以前的女生都好漂亮,不是千篇一律。
哥们儿,不吃馒头蒸口气~二十块新校服,填空题三角恋,八零年代北京人类学考,不错
很复古,很北京;樱子很可爱
老胶片+有头发的陈佩斯+爆炸头梁天,曾经的北京电影,如今已无以为继。金鸡百花影院,老电影沙龙。
陈式喜剧风格尽显,我是当喜剧励志片看的,也符合当时的改革潮流,格调很积极。1987年的大陆电影,某年CCTV6无聊的时候看的。怀念陈强先生!7.5
老北京风味的轻喜剧,八十年代独有的朝气,刚刚反思迷茫恢复过来后的那种朝气。陈强对应的跟不上时代的老辈成为了调侃捉弄的对象,最终在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闹剧中达成和解。也算是八十年代特有的轻喜剧,就像里面的安雯,并不见得倾国倾城貌,可有着那个年代自力更生年轻人独特的风姿。
北京的确很幸运,身为建国后的文化中心和电影中心保留了足够多的本土京味儿喜剧,而拍摄其他城市的电影却寥寥,更别提使用本地方言了,那些当时的城市风貌也就没能被影像记录留存。但北京话实在太油腔滑调了,腻歪得很。对于女性和小孩子的塑造劣于男性,英子的部分台词以及小女孩的表演都有着浓浓的时代造作气息,“表演感”极重,远不如男性形象真实、生动、可信。八十年代的时候真是非常流行男士小热裤啊…片中男子人人都穿,自信露大腿,可惜在这一圈颜值水平不佳的演员中也没啥好看的…反倒是年轻时的刘佩琦在众男角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好看(?)…鼻梁直挺、嘴唇微翘,结实精干的身材和利落的短发让整个人看着特精神,笑起来牙齿洁白齐整微微有些憨厚腼腆,很像长辈会喜欢的那种小伙子,这和我记忆中要么乡土要么憋屈要么阴损的刘佩琦形象不符啊!?
又是二子的故事,哭着借钱还算好玩儿
#资料馆留影#80年代的喜剧和如今还是有一定代沟的,笑点不太一样,甚至可以说,这部“喜剧片”里很多都是苦情戏,哭哭闹闹打打笑笑,更像一出闹剧。这种仅凭小品式的桥段博取观众好感的创作手法,并不比那些调侃人性的喜剧片来的高明。不过陈强老爷子为了儿子还是蛮拼的,致敬老一辈艺术家的敬业精神。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那个二子骑车载客到旅馆的情节,让我想到骆驼祥子,也确实苦了他了,那么热的天还有就是好几个人住一间房,让我想起我很小的时候住的招待所,应该也就是这样的,呵呵......
1950年,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同志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访问演出时,大儿子出生,为纪念这一时刻,陈强将大儿子取名陈布达。数年后,二子出生,取名叫做——陈佩斯~
改革年代的市民喜剧,生涩但有活力。值得关注的是,彼时老同志以顾问名义退而不休,上行下效,蔚然成风,由在革命年代演惯了反派的陈强来饰演这个被“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嘲讽的角色,再合适不过。
节奏比第一集紧凑。麻杆儿换成梁天出演,和上一集一样又为了姑娘和二子掐了起来。话说虽然拍摄于87年但店前的招牌设计风格和字体可是相当超前,是放到现在都不违和的程度。
这个喜剧不管从结构、节奏还是内容上都是很先进的。从起意,到趣味十足的准备,到一时的成功,到挫折,到危机,到危机解除大团圆,衔接自然,笑料不断。各位主角特点鲜明,有旧时代的印记,有一身的毛病,这样的不完美为矛盾冲突埋下伏笔,做事之难也真是可信。就是最后那段谈恋爱真的有点多余了,可以安排点别的矛盾冲突嘛,干嘛要搞兄弟之间抢女人,二子也没说就很喜欢英子啊,虽然这英子,摆在哪谁会不喜欢呢???妈的单位里就有一个很像她的。
一开始寻思着,树上的马蜂窝肯定被捅以修理前后脚进院看房的那仨人,结果发现张大菊根本不配这待遇,马蜂是留给老奎的!而新店开张步入正轨之前各式搞笑桥段,从审问店客、换装店服、到迎宾微笑,也的确证明了陈强才是影片真正的喜剧核心。“他亲爹都死了我还笑什么?我要是笑了,那不成诈尸了!”
老爺子走好昂…父子倆拍的我小時候都看過,太有勁了~內時的北京真是有北京味呀…
那时北京真舒服啊,没那么多的人,生活没那么的快
别忘了那年代我们红火的电影~一定值得支持!
印象特深的是他妈割双眼皮
又名: Erzi kai dian……Orz,儿子开店
现在回过头再看看八十年代的人们,生活不易但依然充满积极向上的能量,虽然折腾也不招人烦,这个感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