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韩国剧韩国1998

    主演:金智秀  郑普硕  许峻豪  朴龙河  尹海英  

    导演:张斗益

    猜你喜欢

     剧照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2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3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4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5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6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3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4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5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6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4-06-18 04:22

    详细剧情

      金珠(尹海英 饰)和银珠(金智秀 饰)是一对姐妹,金珠跟着母亲生活,银珠则与奶奶相依为命,因此,当母亲将银珠接回身边时,从小娇生惯养的金珠很是不满,在日常生活中,母亲也总是偏向于金珠。
      一次偶然中,银珠结识了年轻的检察官朴基正(郑宝石 饰),他的善良和勇敢获得了银珠的好感,银珠的单纯与美丽亦让朴基正感到心动,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与此同时,基正的弟弟基丰亦在对金珠穷追不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顺利的抱得了美人归。没想到,四人看似美满的爱情却遭到了基丰和基正奶奶(史美子 饰)的强烈反对,银珠和基正面临着被迫分手的命运。

     长篇影评

     1 ) 有趣的讲评人

    我天哪,艺术感是这样的,他很理性但是也很感性,感性的艺术通过理性的表述方式有条不紊的徐徐展开,好像仲夏夜泛一叶扁舟,连着水波和着袅袅的蝉向我袭来。我感到了美,美感不仅仅是画的艺术,也有他自己的艺术。他既是参与融入者也是跳脱、审视者。两者不矛盾,和谐却不统一。早年喜欢肖邦,磨了性子,后来就喜欢贝多芬了,现在觉得都不如德彪西好,似乎就是如同绘画一样三巨匠固然令人赞叹,但无法偏离范式似乎没有马奈令现代人更为喜欢。人是需要一点艺术的,不是说艺术有多高尚,而是生活原本就像发条,节奏分明,人不太像人,缺少灵魂,而艺术给予灵魂自由、给予了干瘪的生活以遐想。这点子遐想就会支撑自己,觉得人生好有趣啊。

     2 ) 观看笔记-局部S02

    陈丹青先生真是个充满魅力的人,只要他一开口说话,仿佛世界都安静了。

    E01 曼哈顿第五大道

    八十年代,我和木心也经常在这里徘徊。有一次他忽然脸上很骄傲的样子,抬起头来对我说:“中国的器物、中国的雕塑,之成熟、之高雅,一上来就独步世界。”

    E04 易县的罗汉

    问题来了:一个现代中国人,领会祖宗的伟大,往往是借用了西洋人的目光。

    E09 优雅的法国性

    E12 所恨古人不见我

    扩大了说,出国就是看清自己国家的文化;缩小了说,你要是真的热爱中国山水画,光是国内本土收藏的眼界是残缺的,你得到国外来开眼界。
    十多年前我曾经弄到七八份纽约收藏的中国画高仿真卷轴,就到处去献给国内的朋友看。我记得南京油画家毛焰看完以后,闷了半晌,说了一句话。他说,“丹青啊,这是爱国主义教育。”

    本期重点:董其昌

    有空再复习一遍

     3 ) 《听说》第二季中提到的音乐专辑

    第一季中提到的音乐专辑就不重复列了。

    一说:

    邓丽君《凤阳花鼓》1967年

    王菲《菲靡靡之音》1995年

    群星《告别的摇滚》1995年

    二说:

    李建复《柴拉可汗》1981年

    三说:

    张学友《走过1999》1999年

    伍佰《树枝孤鸟》1998年

    崔健《解决》1996年

    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1994年

    五条人《一些风景》2012年

    四说:

    姚苏蓉《今天不回家》1987年

    欧阳菲菲《热情的沙漠》1986年

    欧阳菲菲《雨的御堂筋》1971年

    罗大佑《青春舞曲》1985年

    老鹰乐队《Hotel california》1976年

    张雨生《口是心非》1997年

    张雨生《两伊战争》1996年

    五说:

    红蚂蚁《红蚂蚁合唱团1》1985年

    红蚂蚁《红蚂蚁合唱团2》1993年

    罗纮武《坚固柔情》1989年

    刘伟仁《其实我真的想》1991年

    崔健《一无所有》1989年

    唐朝乐队《梦回唐朝》1992年

    万能青年旅店《万能青年旅店 同名专辑》2010年

    六说:

    伍佰《浪人情歌》1994年

    伍佰《伍佰的Live枉费青春》1995年

    B.B.King《Live at the Regal》1965年

    Sam cooke《One night stand》1963年

    Cream《Wheels Of Fire》1998年

    陈珊妮《当坏人还没变坏的晚上,在女巫店》1997年

    七说:

    罗大佑《家》1984年

    Seeger《We Shall oevrcome》1964年

    陈绮贞《吉他手》2002年

    野孩子《黄河谣》2004年

    小河《飞的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2002年

    舌头乐队《妈妈一起飞吧,妈妈一起摇滚吧》2014年

    李志《工体东路没有人》2009年

    薛岳《灼热的生命》1991年

    八说:

    Snooks Eaglin《That's all right》1961年

    猫王《Sunrise》1999年

    Big Audio Dynamite《F-Punk》1995年

    K.D.Lang《Reintarnation》2009年

    The Clash《London Calling》1979年

    九说:

    张三李四《张三李四》2015年

    十说:

    五月天《第一张创作专辑》1999年

    五月天《自传》2016年

    袁惟仁《木吉他》2014年

    黄舒骏《未来的街头》1990年

    郑智化《老幺的故事》1988年

    小人《小人国》2013年

    十一说:

    唐朝乐队《演义》1998年

    十二说:

    潘越云《三人展》1981年

    十三说:

    蔡琴《出塞曲》1979年

    赵一豪《把我自己掏出来》2014年

    十四说:

    Bob Dylan《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1965年

    十五说:

    The Beatles《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年

    十六说:

    江玲《不要告别》1983年

    刘文正《绿树花开情也来》1976年

    李泰祥《自彼此遇到你》2002年

     4 )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刚刚看完陈丹青在优酷上的节目《局部》第二季第一集,心里颇多触动。

    看着陈丹青穿着一身笔挺的白色衬衣行走在夜晚空荡荡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面,周围一个个精致的玻璃匣子里盛满了各种文明珍宝,随着摄像头的跟进,我们穿越埃及,两河流域,中东,非洲,澳大利亚,古罗马,古希腊,古中国……25分钟的时间一晃而过,来不及仔细端详身边的藏品,节目就要结束了,耳边还依稀回味着那锃亮的皮鞋行走在博物馆里响起的踢踏声,内心满怀着无限的不舍,又充斥着惊叹和钦慕。

    这真是一座伟大的博物馆啊!

    那个男人也真是个伟岸的人啊!

    (1) 年轻时蠢,不知道这叫奢侈

    前几天,一个我很喜欢的建筑师罗小姐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微博:“陈丹青仿佛已然呈现出了中年男人最好的样子,严谨而克制的身材,满溢的思想,甚至好听的上海话……勾勒出了一个生龙活现的血肉之躯。 ”配图上陈丹青身着那熟悉的黑色风衣,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左手倚着膝盖,托着下巴,双眼凝神,仿佛一个深沉的思想者。我忍不住点了一个赞,这句话真是道出了我的心声,陈丹青真是活成了我们一代人的偶像。

    不认识陈丹青的人,第一眼看到他绝对想不到这是一个65岁的人,他看来还是那么身躯强健、精力旺盛,做事说话丝毫没有老年人那种老气横秋和好为人师。“别把美术看得太高深”,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的节目《局部》讲述的对象是动辄拍卖价几千万几个亿的艺术品,可是在他看来,所谓的市场价值和美术技巧这些都是次要的,我们更重要的能够从这些艺术品身上感受到美的力量。60多岁的陈丹青,身上少了我们印象中的纷争和火气,多了很多返璞归真的真诚和干净,或许这才是他的本来面目,只是长久以来我们都没有真正认识他。

    作为普罗大众,很多人第一次听说陈丹青应该要算是2004年陈丹青愤然离开清华美院,据说是因为陈丹青作为清华美院的教授和博导,几年都没有招到学生,而原因是清华美院要求学生除了美术功底还要求英语和政治分数,很多美术功底非常好的学生仅仅因为英语或政治不过关被挡在了门外。2004年正值中国全民抵制应试教育呼唤素质教育的高峰阶段,陈丹青此举一下子被外界解读为“以实际行动愤然抨击中国落后的教育制度”。这是一个斗士,很多人心里留下来这样的印象。

    我对陈丹青的最初印象也是来源于此,但有些与众不同的是,我没有过多关注所谓的抨击教育制度的解读,我更多的关注起他身上其他的标签——画家,曾以《西藏组画》闻名世界。

    对于绘画并无鉴赏能力的我,第一次看到《西藏组画》带给我的震撼至今都忘不了。

    我小学和初中一直都在农村学校就读,虽然学校规划了有美术课,但是从来没有上过,家里亲戚朋友也无人了解美术,我对美术基本的了解还是来自历史课本中提到的一些各个国家和各个朝代的艺术作品。通过历史课本,我知道了国外有达芬奇,有梵高,有毕加索,中国历史上有阎立本、吴道子、顾恺之,近代中国有徐悲鸿和齐白石等,但是也仅此而已,我能说出一些画家的名字和主要作品,但是你如果问我这些作品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我是半点也说不出来的,但是我也能够依稀感觉到这些画作是美的,是令人愉悦的。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的时候,我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原始的真诚的美,从那里面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西藏人民那种穿越画作传递给观众的一种生命的脉动,那种力量我上一次感受到还要追溯到历史书上看到罗中立的《父亲》。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有个性的画家,这是我对陈丹青的印象,很长一段时间,对当代画家我就只知道陈丹青。事实上,直到今天,我对于绘画的一些基础认识还是要感谢陈丹青,在关注他的同时,我这一路上知道了不少关于绘画的东西,尤其是当《局部》第一季播出的时候,我才感觉到真的开始认识这个人了,内心里渐渐也抛弃了过往的幼稚的想法,绘画技巧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要感受到美的世界。

    (2)诗意的世界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这是王小波的名言,用在陈丹青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如果用现代的成功学模板去套陈丹青的成长经历,其实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励志故事:一个贫寒少年,热爱画画,在艰苦的岁月里始终怀揣着理想,无论多么艰难都不忘记去画画,终于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真正了解陈丹青的人就会觉得,用成功学去解读他是多么俗气多么愚蠢。有人问他人生意义是什么,他说没什么,就是画画,这是一个纯粹的人,是注定不会与世俗妥协的人,但是他却并不是一个离群索居的高人,他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人。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他一边游走在大众的聚光灯下,一幅画拍卖能几千万,另一方面,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内心与这些是有距离的,他的心里面有着一个庞大的诗意的世界,里面住着古今中外各大画家高人,每天与大师对话,他才能够在名利场面前始终保持着一种难得的简单和纯粹。

    “当初我揣着几十美金来到美利坚,只为一件事:奔美术馆看原作。往后怎么活下去、画下去,全不知道。现在想来,真蠢得连这就叫做“奢侈”也不知道。”在拍摄第二季《局部》的时候陈丹青自嘲年轻时候真是愚蠢,能够每天不用想其他的,一门心思就想着泡在美术馆里,这是多么的奢侈。真是令人羡慕,能够每天都有机会看到美术馆里面的真迹,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历史上无数大画家为了能够一睹前辈真迹而费尽心思,而只有身处这样一个好的时代美梦才能成真。另一方面,年轻的时候能够不为名不为利一门心思为了自己的爱好去做一件事,这也是我们今天的绝大多数年轻人无法办到的,今天的年轻人,就像杨绛先生说的那样,想得太多,看的太少。当高晓松唱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的时候,很多人直接怼一句“有钱的才有诗和远方,没钱的只有苟且”,高晓松也只有苦笑,是这个时代错了,还是今天的年轻人错了?谁也说不清。

    在这个过度浮躁盲目拜金的商业社会,陈丹青这样的人太少了。当他走在大路上,依旧是一身黑色风衣,仿佛行走在这个时代的缝隙,身上带过的风依然透着民国时候的文人书生意气,那是我们暌违已久的味道,那是属于民国时候革故鼎新的气息。我们媒体上会经常怀念民国时候的大师,但是时代毕竟已经远去,每次想起那些故去的大师,我的脑海里总会想起陈丹青的身影,陈丹青是不是大师我也不知道,事实上大师这个词语在今天已经泛滥了,我宁愿不要别人给他冠上这样一个名头,就做陈丹青就挺好的,何必再加个什么大师呢。

     5 ) 看画是不讲道理的,也用不着道理

    去纽约前才抱佛脚看了《局部》第二季。陈丹青先生的文法一如既往,无法令人失望。他姿态平稳,观点独到,面对前人天才们的神品一派向往甚至退缩,都透着可爱的纯真和天然。我寥寥记录了一些语句和图画:


    印象画派萌芽时,无法得到沙龙画家(勒帕日、卡巴内尔等)的赞赏,画作全被拒之门外。当时的沙龙画:

    勒帕日《剁草》(巴黎奥赛美术馆)

    卡巴内尔《维纳斯的诞生》

    被拒绝的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巴黎奥赛美术馆)


    “巴比松画派,他们没有被历史忘记,因为他们的画,有真气”:

    柯罗《荒野中的夏甲》

    米勒《晚钟》(巴黎奥赛美术馆)

    米勒《拾穗者》(奥赛美术馆)

    “米勒画中那种艰辛和宗教感的合一,其实是前现代社会最后一段光阴。”


    辽代易县三彩罗汉

    辽代易县三彩罗汉

    “罗汉比菩萨低一级,是凡人修成的。罗汉的面容、表情、性格会让人有亲切感,觉得他可能是曾经在世的人。”

    “而佛像、菩萨像不能做得像凡人,各个慈悲、美妙、非男非女、超凡入圣,人间没有这样的脸。独有这两张罗汉脸,我们觉得认得他。”


    文艺复兴时期:

    拉斐尔《宾多·阿托维蒂肖像》(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缇香《男子肖像》


    “八十年代开放以后,国外的画册涌入国内,我才发现有成百上千的神品和妙品,好比一路登山,目不暇给。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常被比作高峰,话是没错,但是每次登顶反倒若有所失,反而怀念一路上见到的盛景。”

    “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讲述次要的作品,是他们构成了一座一座山。”

    祭坛画:

    Giovanni _Paradise

    Giovanni_The Presentation of Christ in the Temple

    “他的画既没有透视法也没有阴影,可是画得非常天真,像是一块美丽的蛋糕;又画得非常神秘,像是一场梦。大量画家从来不遵守所谓透视法,那是另外一个丰富的、美丽的意大利,占了文艺复兴绘画的六七成以上,意大利各省的小教堂,布满了这样的梦境和蛋糕。透视法之外,还有许多绘画手段,另有一种古老的美感,比方说平面感、装饰性,还有图案分割之美,包括手感的天真拙朴等等。”


    元代《药师经变图》原山西广胜寺

    “永乐宫和广胜寺的壁画,承续的是唐宋的雄大恢弘,但是更富丽一些,后来的明清绘画铺张了元代壁画的富丽,但细节越来越多,格局越来越小。论气势,不如元代的壁画了。”

    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粉本(王季迁后人私藏)

    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粉本2

    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粉本3

    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粉本4


    尼德兰画派:

    彼得·勃鲁盖尔《受难之路》

    “勃鲁盖尔擅长用荷兰乡间人物、景色描绘圣经中的故事,夹带私货一般,把身边事、人间事带进宗教画。”

    格鲁盖尔《孩子们的游戏》(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此外,勃鲁盖尔还是个描写日常风俗的大家,是欧洲绘画史格外天真的画家,留下无数可爱生猛的画面。布鲁盖尔画农民,有用不完的好心思、好心情、好精力,就像一个整体喝酒胡闹的庄稼汉。”

    格鲁盖尔《收割者》

    “这幅《收割者》,勃鲁盖尔从他自己画面上人山人海、嘈杂喧闹的画面里忽然溜了出来,画了这么一幅舒朗的、人物不多的风景画。在这幅画里,一点都没有割麦的苦相,一切在他眼里都生气勃勃,这是他非常抒情的一件作品。”


    卡拉瓦乔《音乐家》

    卡拉瓦乔最重要的贡献是,15世纪漫长的文艺复兴的绘画模式,在他手里终结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现实主义”在他手里半自发地萌生。他的写实性和库尔贝不同,库尔贝的现实主义主要针对题材而言,是对安格尔“古典主义“和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的反叛。而卡拉瓦乔画的仍然还是圣经故事,他讲圣母、耶稣、圣人、天使画出人间的真实感,是一件勇敢而微妙的事情。说他微妙,是因为他笔下的人物生动可信,同时仍然沐浴着神行的光芒。

    他的创造性贡献是画出了昏暗与聚光的对比,在当时是全新的风格。在卡拉瓦乔之前的画家,如提香,已经开始为宗教画增加了空间感,到了卡拉瓦乔,他画中的主要人物都会被一束聚光灯照亮。从14、15世纪的湿壁画和蛋清画形成的绘画的平面感,到巴洛克绘画进入一种纵深感,天才卡拉瓦乔完成了这个过渡。

    伦勃朗的聚光只是拓展了卡拉瓦乔的手法。拉图尔走得更远,他的画里最终只剩下了蜡烛。

    卡拉瓦乔《朱迪思砍下霍洛芬斯的头》(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

    16世纪的欧洲绘画是充满暴力和血腥的画面。他画的美不消说,难得他画中的肢体语言,非常有说服力。

    卡拉瓦乔《基督下葬》(梵蒂冈博物馆)


    普桑《抢夺萨宾女人》

    真实的战争惨不忍睹,但文艺复兴绘画中的战争,不但姿态优美,甚至还表现出一种瑰丽的美感,完全没有血腥气。说明,“当时吸引画家的,不是战争的残酷,而是战争的壮丽”。

    普桑的画,每个角落都是冷静的、克制的。普桑是一个绘画的修辞学家。他始终关心的都是希腊式的优雅。普桑一辈子规规矩矩学习意大利,但每一笔画的都是他自己,他最终开启了法国绘画的风神。

    “绘画史的现象,就是用走向前辈的方式,离开前辈。你盯着大师看,其实想的是自己的作品,这就是不自觉的偏离。”

    雅克·路易·大卫《劫夺萨宾女人》(卢浮宫)


    维米尔迥异于他的荷兰同行,他的画,十之七八是神品。

    维米尔《带珍珠耳环的女子》(海牙皇家美术馆)

    维米尔《绘画寓言》(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维米尔《瞌睡的女仆》

    “我不敢面对他的珠玉之作,不是指他画的精美、圆润,而是指那种绝对沉默的画面。看了以后我会觉得自己的画只是涂鸦,没有诚意,没有心肝。”

    “维米尔绝大部分作品的涂抹、填色、覆盖,都是均质的、主控的、平面化的,只有在这副《瞌睡的女仆》中,维米尔在陶罐和桌毯上进行了过度刻画。这种由油料、色彩、笔触绵密叠加的凝结层效果,就是油画的质地美。这种效果在印刷品上体现不出来,只有在真迹面前才能体会到。”

    “所谓绝品,体现为一次性,那是才华的意外,是上帝的礼物,是画家的运气。”


    马奈《死去的基督和天使》

    那时的所谓“现代绘画”,是指不再关心画什么,而是怎么画,即享受绘画的快感,享受颜料、笔触、层次等各种各样丰富的效果。在马奈之前,画中的故事、神态、表情最重要;在马奈之后,每一个细节都同样有趣。

    维米尔之后的两百多年,绘画解放到来,印象派画家个个自觉追求并享受绘画的快感。若论油画凝结层的堆积度和粘稠度,以及大胆和猛烈的程度,马奈的《基督》超过他的《草地午餐》和《奥林匹亚》。

    马奈《奥林匹亚》(奥赛美术馆)


    董源《潇湘图》

    五代·董源《溪岸图》(故宫博物院)


    早期的绘画基本都是订件,画家没有为自己作画一说。

    安格尔

    安格尔可能是最后的认真的订件画家。他在描绘贵族客户的盛装时,丝丝入扣,瑰丽而沉默,他对图案的描绘,半自觉地进入了现代的形式感,没有宗教意识,也没有人文主义。

    《安格尔与面料》

    哈尔斯

    梅姆林


    17世纪巴洛克三杰:鲁本斯、伦勃朗、委拉士开兹、哈尔斯(陈丹青偏爱)

    伦勃朗: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俄罗斯东宫博物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委拉士开兹: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哈尔斯:荷兰哈勒姆(警官群像)

    委拉士开兹《骑马图》草稿


    《胡笳十八拍》第一拍

    《胡笳十八拍》第二拍

    《胡笳十八拍》第四拍

    《胡笳十八拍》第十拍

    《胡笳十八拍》第十六拍

    《胡笳十八拍》第十八拍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现代派”的开山鼻祖:马蒂斯、毕加索

    马蒂斯_Joy of Life(费城 Barnes Foundation)

    马蒂斯《戴帽子的女人》(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马蒂斯画画出手大胆、色彩猛烈,比毕加索前卫得早,出名也早。

    毕加索《格特鲁德·斯坦因肖像》

    从此,这副斯坦因的肖像,带领毕加索走向了“现代主义绘画”最关键的突破,就是“立体主义。”

     6 ) 悬挂在美术馆的墙上的时间

    在开始看局部第二季之前,我完全没想到会在大都会博物馆拍摄。

    大概是被围困在疫情里太久了,以至于泰特,MoMA,古根海姆,大都会博物馆这样的名字对我来说已经触不可及了。

    我是个很爱看展的人,从初中开始主动的寻找想看的展览,走进美术馆和博物馆。但是确实,对绘画的了解是必须伴随着实践的展开的。只有在实践中思考,经历,才能够更深切的体会到作画者在笔触、材质中贮藏的时间与思考。

    所以我爱看局部,也爱陈丹青。我不再像年少时那样觉得陈丹青将自己置于“画家”的身份中是一种故作清高,我终于明白了他站在一个兢兢业业的画家的立场上,对先人与当下的思考。

    谢谢陈丹青,真诚执着的陈丹青!

     短评

    局部第一季看好几遍好像永远不会腻一样。终于盼到了第二季,无论是看丹青老师的节目还是书,治愈沉静内心。这一季带着进入大都会博物馆,这个时候就很想感谢互联网发达,正因如此才可以轻松看到丹青老师讲艺术,算是当了他一个透过屏幕的假学生。好开心。不太懂艺术却很喜欢听丹青老师讲关于艺术的一切

    3分钟前
  • vacuum
  • 力荐
  • 陈丹青,你好啊。

    5分钟前
  • H.B.
  • 力荐
  • 开头几集看下来甚至没有了继续追的欲望,片长缩短以及围绕着大都会做文章,确实不如第一部耐看回味了。但后面数集不再一味地嗟叹文物人才的外流无名,带领着我们认识了勃鲁盖尔、卡拉瓦乔、维米尔、毕加索、马奈的精妙超前的功夫,画的位置会随时间和新作的横空出世时不时动一动,模仿前人与超越他们的那点突破之处,凝结着艺术家的一辈子心路思考的开悟。门外汉还是不知道怎么看画,但愿意对着一幅画发愣半天,对更多的画有印象了。成就之教,在于自发。第三季要去意大利挖掘文艺复兴三杰之外的大壁画家,期待值拉满。

    7分钟前
  • bird
  • 推荐
  • 陈丹青的述说是《局部》的精髓所在

    11分钟前
  • 寡众.
  • 力荐
  • 又见面了,陈丹青。我去了圣马可修道院,坐在它的回廊里,重温了那集Angelico才去了二楼,看见那些画

    14分钟前
  • 天才璐
  • 力荐
  • 制作依然精良,但不如第一部惊艳。

    19分钟前
  • 人土土
  • 推荐
  • 局部第一季,丹青轻缓而笃定的声音陪我度过了那段幽暗的时光。第二季开始,居然又是一个无眠之夜,太久的等待使得第一集第五大道看起来难免有些草率,仿佛一个纽约客对大都会美术馆浮光掠影的导游,厚重和精辟较之第一季的惊艳差了些,毕竟第一季有着一本厚厚的纽约琐记做底子,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

    21分钟前
  • 裴楷
  • 力荐
  • 夏天的纽约,舒服。辛苦陈老师,三晚长时间站立和长距离徒步挑战体力。希望可以一直拍下去,我们也会一直听下去。。。另外,陈老师有一双佛耳。。。

    26分钟前
  • TM1001
  • 力荐
  • 他回来了 还是那个他 听他的声音似乎即使再浮躁的心也能静

    28分钟前
  • 陈小假
  • 力荐
  • 陈丹青是不是全中国最帅的男人?!是!!

    32分钟前
  • 人之初性本性
  • 力荐
  • 9.8/“初次来到大都会博物馆的人,一定会感到非常惊讶,不平。”以及,走着拍效果真好

    33分钟前
  • Yeah明珠
  • 力荐
  • 每次聽到陳丹青說,原諒我的無知,我的淺薄。彷彿他就是在講,恕我直言,在座的都是垃圾。哈哈哈

    37分钟前
  • ltterryli
  • 推荐
  • 凡是被承认的艺术,进了美术馆的艺术,都是过时的规范,失效的规范,轮到偏离和背叛。印象派的规范,是马蒂斯和毕加索那代人,可是马蒂斯、毕加索开创的规范,今天也早已过时了。★★★★☆

    42分钟前
  • 坍塌
  • 推荐
  • 最后一集很好。陈丹青说他决定不去拜Johannes Vermeer,不敢面对那种绝对沉默的画面,看了以后会觉得自己的画只是涂鸦,没有诚意没有心肝。“假如你也画画,为了哄骗自己一直画下去,真的是少看甚至不看大师” ,1993年刘小东在纽约撞上Lucian Freud的大型回顾展,看了以后回到寓所,弄点菜喝闷酒,被问到后说,”看什么看,咱们画自个儿的画,喝点小酒,挺好的”。看什么,画自个儿的画,某种意义上的确如此,不论是做电影音乐摄影还是文字。对此番有感。

    45分钟前
  • 巫眠
  • 推荐
  • 陈老师大雅。一方面觉得高不可及,另一方面看他这些审美经验都是一点点看出来画出来的,就觉得也没那么遥远,任何技艺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你往前的时候它也往前。

    48分钟前
  • 57
  • 推荐
  • 我真想像陈丹青老师一样,也不上高中大学,成天美术馆泡着,然而他自己都说了,这其实是一种奢侈。

    49分钟前
  • 阿席达卡
  • 力荐
  • 第一集最後淚目了,不知為何

    50分钟前
  • 西青
  • 力荐
  • 刚刚开始,有些失望,播出过半,渐入佳境。不求深广,重在惊喜,扩宽见闻,提升见识。眼光独到,视角新颖,废话少说,用词精妙。点到即止,意犹未尽。保留一星,给第三季。

    51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推荐
  • cnm,我觉得一辈子不会出第二季的节目居然开播了!我的尖叫传遍了整个楼层!高中时候看的,明年大学都要毕业了陈丹青,一个具有隼的目光的中年男子,成功诠释了什么叫做弓起身走路都在散发魅力

    55分钟前
  • 桐yin
  • 力荐
  • 看完易县罗汉的这一集,有一种温暖的宁静感,感觉看完许久还整沉浸在陈丹青的话里

    59分钟前
  • 卓木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