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作家马丁(约瑟夫•科顿 Joseph Cotten 饰)应好友哈里(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 饰)邀请到维也纳工作,岂料刚到达目的地就传来了哈里车祸身亡的消息。哈里葬礼上,马丁遇到了当地军官卡洛维,卡洛维很不客气的请他马上离开维也纳。马丁没有理会,决心留下调查出好友死亡的真相。
马丁找到哈里的女友斯科姆特小姐(阿莉达•瓦莉 Alida Valli 饰)一起调查事件的真相。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内幕越加扑朔迷离,首先是他们的房东遇害,接着马丁自己发现被人跟踪,而且他查出哈里死的时候还有个第三人在场。于是,一切关键就在于找出这个神秘的第三人。
看过《第三人》的观众,如果问你们一个问题,全篇最喜爱的场景是哪一个,大概80%的人都会选择哈里·莱姆的进场,尤其是熟悉其扮演者奥逊·威尔斯的观众。《第三人》是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电影,但沉淀在我们记忆中的,是奥逊·威尔斯。这个直到影片后半部分才出场的“缺失的主要角色”,身上有着威尔斯本人的影子,狂傲不羁,随性而为(看过若干部威尔斯的电影后,发现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自己”)。他不仅成为全片最大亮点,还给这部影片带来了新一层的含义。我们不会忘记哈里在摩天轮上对马丁斯说的话:“如果那些小点儿永远停止移动,你真的会觉得遗憾吗?如果每停下一个点儿,我给你20000英镑,老兄,你真的会不要这笔钱吗?还是你会计算一下多少个点儿?” 以及威尔斯自己加进去的台词:“有个家伙说:意大利在博尔吉亚统治下的30年间,有战争、恐怖、谋杀和血腥,但是他们孕育了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他们有兄弟般的爱,他们有500年的民主和和平,可是他们创造了什么呢?布谷鸟钟。” 这句话已经和威尔斯一起载入史册,并被他本人和无数后世人复活。不过据说威尔斯后来打趣说,影片公映后,有瑞士人对他澄清:我们从来没有制造过布谷鸟钟! 传奇的奥逊·威尔斯值得大书特书,这里不再多说。至于《第三人》这部电影,也许由于威尔斯的出演,整体风格颇似这位导演,不同于同时代气氛阴郁的黑色电影,整个风格是轻快的、幽默的,很有英国黑色喜剧的特色。 音乐自不必说,轻快诙谐的调子从始至终伴随着剧情发展,尤其是几处阴谋味道浓厚的场景,音乐带来的反差提醒观众不将其看过一部普通的犯罪黑色电影。另外,惊奇、悬念与喜剧性的结合带来无比愉悦的观影感受。美国来的流行小说家信心满满的敲着朋友哈里的门,门房却探出身来,用蹩脚的英语告诉他,他的朋友的棺材刚被抬走了。 在我们最爱的那个场景中,马丁斯先生站在维也纳湿冷的石板路上,大声向那个躲在黑暗中的影子挑衅,他不知道他是谁,以为是派来暗杀他的。我们只看到一只小猫蜷缩在在他的鞋子上。这里的技巧很妙,哈里没有直接走到路灯下,而是通过一个抱怨马丁斯大喊的楼上的老妇人,窗里亮起灯的瞬间,光照亮到了黑暗里的人脸,于是我们看到了威尔斯,马丁斯看到了哈里。 我们不会忘记哈里脸上的表情,那是威尔斯式的,恶作剧式的,孤高又无奈的,甚至是喜剧性的。电影史上没有任何人物的进场,比得上这一幕。 电影的节奏环环相扣,十分紧凑,无一处多余,而且随着男主角探访事件相关人员(这一叙事方式颇似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不同的是,每一个人不仅是事件的讲述者,也都牵扯进这个阴谋里),显得愈加复杂,但时刻都紧抓着寻找“第三人”的主线。随着情节的推进,更多的真相被发现,更多的阴谋被揭露。我们始终被限制在男主角的认知中,由此产生的惊奇与悬念使我们深深陷入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制造惊奇/悬念的某些方式,可谓别出心裁,透着传统黑色电影少见的荒诞。 最明显的例子是哈里发觉自己身处险境,回到旅馆后莫名其妙上了一辆车,只说德语的司机沉默地在维也纳的废墟中狂飙,丝毫不理会后座已经乱了分寸的马丁斯恐惧地质问“你要带我去哪?你是不是收到要杀我的命令?”,就在车开进一间院子,我们以为马丁斯被掳到坏人的巢穴时,门打开了,原来这里是那个演讲地点。接着,马丁斯进行了一场一塌糊涂的演讲,郁闷的筹办人频频扶额叹气,以为马丁斯是美国来的畅销小说家,没想到却是个对文学一窍不通的二愣子。他俩在稍前部分说到演讲主题的时候也很有意思。筹办人告诉他,听众们希望他谈谈“信仰危机”,马丁斯却问:“信仰危机?那什么是?”筹办人以为他在开玩笑,说:“我想你是知道的,你是个作家。你当然知道啦,晚安,老兄。“ 另一个“在原本严肃的情境中插入荒诞笑料”的例子是卖气球的老人。那时警察们正在街道阴影里等哈里出现,远处墙上映着巨大的黑影,暗示有人走来,结果却是个卖气球的老头。警察们只能尴尬地背过身去,结果老头却执意向他们推销气球。 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警官给马丁斯科普假药危害的时候,幻灯片错放成了犀牛图片。比如马丁斯的手指被一只愤怒的鹦鹉咬伤了,随后安娜还问到了这个伤口。比如在摩天轮上,哈里说:“除了你,没有证据对我不利”,当时门开着,马丁斯慢慢抱住了门框,说:“我应该很容易被除掉。” 在风格上,一些场景颇有表现主义意味——强烈的明暗对比,如同废墟般的古旧建筑。据说这部电影最初计划在摄影棚拍摄,最后里德选择了在维也纳被战争蹂躏还未修葺的断壁残垣。 倾斜取景是此片一大标志,也许表达了一种氛围,也许代表着战后欧洲生活的失衡,或预示着本片的悬疑倾向,也许只是导演在构图上的一次探索。不过这种前卫的手法并没有受到所有人的认可,比如《罗马假日》的导演威廉·惠勒看过本片后,就送给里德一只水平仪,让他下次拍片时把它放在摄影机上。除了倾斜构图,还有令人联想到希区柯克的螺旋楼梯。这也许代表着迷惑与未知,在一个场景中,马丁斯本人正沿着螺旋楼梯向上跑,也许代表着随着发现哈里还活着,他逐渐被卷入这个“漩涡”里。 本片以哈里之死开篇,以哈里之死结束,生与死,成为本片的一个母题。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结尾的处理也十分耐人寻味。
公众号:电影套盒(laodianyinghualang)
“意大利人让波齐亚家族统治了三十年,他们经历了战争、恐惧、谋杀和屠杀,但他们拥有了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彼此关爱,享受了五百年的民主与和平,但他们有什么?只有报时鸟”,可是我敢打赌,如今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民主和和平。
七号评分:7.97
剧 情 简 介
二战结束后,维也纳被分为了四个区,分别有英、美、俄、法管辖,在城市中心则是国际化的,由四个国家组成的巡逻队管理。
美国作家霍利(约瑟夫·科顿饰)受好友哈里邀请到维也纳工作。
霍利哼着小曲,如约来到哈里指定的住处,却发现家里没有人,楼上的邻居说哈里已经死于一场交通意外,棺材刚抬走不久。
霍利急忙赶到墓地,很多人正在参加哈里的葬礼,因为初来乍到,他一个人都不认识。
葬礼结束后,一个皮衣男人好心让霍利搭车,并邀请他喝酒聊天,霍利想了解下哈里的情况就答应了。
聊天的过程中,霍利知道了皮衣男子叫卡罗威,是个警察,不过他对哈里的死不是很在意,只是想从霍利这里打听一些黑市交易的情况。
霍利告诉卡罗威自己是作家,根本不知道什么黑市交易,而且这次来投奔哈里也没带盘缠。
没问出什么,卡罗威便安排霍利住进一家旅馆,并要帮他定第二天的飞机票。
到旅馆后,霍利结识了一个文化再教育司的官员,他知道霍利的职业后,想让他下周出席他们的现代小说讲座,并愿意承担霍利的开销。
霍利很高兴,警察不管,他便自己查出他好友哈里的死因,于是就答应了。
正在霍利思考从哪开始查时,有个叫克兹男爵的人来电话找他,并约他见面。
霍利根据克兹男爵的指示找到他,并向他了解哈里的情况。
克兹男爵是哈里在维也纳的朋友,也是目睹哈里发生意外的人之一,他声称哈里在家门口过马路的时候出了车祸,死前曾提起霍利。
霍利还得知,哈里发生车祸的时候除了克兹男爵外,还有一个罗马尼亚人,而哈里在车祸后还活着,但没有撑到救护车的到来。
此外克兹男爵还告诉霍利,哈里有个女友施密特,在剧院工作。
霍利认为要了解哈里的情况得先去找他的女友,辞别克兹男爵后霍利到剧院,找到了施密特。
通过施密特霍利了解到,哈里跟一个叫温克的医生也非常熟,车祸当天温克后来也到场了。
而施密特建议霍利可以去问问哈里的邻居,毕竟车祸发生在哈里家门口,邻居可能看到些什么。
因为语言不通,施密特决定跟霍利一同前往,协助交流。
结果邻居的一席话让霍利大为吃惊,邻居在车祸后就在窗口观望,他声称哈里被撞的头破血流,根本不可能还活着,并提到现场除了克兹男爵和罗马尼亚人外,还有第三人,到底谁在撒谎,而哈里又是否死于意外?……
影 片 浅 析
影片节奏偏慢,导演没想用情节来推动剧情发展,而是用光影来营造悬疑的氛围,少了故事性却多了文艺气息。
下水道那一段戏是影片中难得的几个高潮之一,场面调度和剪辑都非常好,“八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展现充满想象力,加强了追逐时的紧张感。
影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镜头和摄影了,在1949年能有这样美的摄影真得特别了不起,加之于刻意为之的倾斜镜头,将这部悬疑电影变得非常的文艺,还要提一下片尾那一段长镜头,说不出的落寞和伤感,确实太美了。
说到演员就不得不提奥逊·威尔斯,他虽然是配角,但出现的每一秒钟都吸引着我的目光,并且他的出场经过导演精心设计,非常的惊艳,可能在之后提到这部电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极其生动的反派。特别是摩天轮那段经典的场景,有一段台词是奥逊·威尔斯自己写出来加进去的,这段台词也更突显了角色的性格,点睛之笔。
正义和友谊该如何选择,放在当下,可能很多朋友会秒选正义,毕竟与一两个为敌永远都比与大众为敌好得多。可要是放在战乱的年代呢?我不知道,人性在这种时候往往会被放大,谁都不能确定自己的道德观念能否在那时还站在制高点。
“往下看,如果下面那些小点中的任何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觉得伤心吗?哥们,如果我给你两万英镑,仅仅是让其中的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让我收起我的钱吗”,面对这样的灵魂提问的时候,谁又能马上给出答案呢?
台 词 精 选
有谁能在利益面前立刻做出选择?可是花着死人钱的你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harry为什么要邀请美国友人来?
美国友人在到达宾馆后,就有一个小伙伴过来和他聊天了,而且聊天的时候及其不自信,还留下了不少bug,让人一看就觉得有问题,既然是这样,你就不要过来和美国友人聊信息啊
harry为什么要干掉合作伙伴?而且这样的谋杀方式真的很不高明也;初来乍到的美国友人不相信,他的女朋友不相信,偏偏把harry当成重犯的警察能把这个当做交通事故处理了,而且验尸工作做得也太随意了吧
在警察、女友的网上伟德入口下,这个小伙伴居然能被认成是harry。
那个黑色的小狗是一条线索,后面居然没有解析
那个猫是干啥的?各种特写
harry为什么要跟踪他的美国朋友?以致于自己暴露
harry居然真敢赴约,不像是策划了一个瞒天过海谋杀案的主角,harry对于自己的美国友人从小玩到大,应该有足够的了解了吧,怎么会那么冒昧地提出让美国友人入伙的请求……自己干的那些恶心事,就是再好的朋友也需要时间才能接受吧
故事本身并无多大吸引力,男主角也不讨喜,但胜在场面调度从容,后期剪辑利落(下水道戏),就连黑白摄影也极富层次,尤其是我男神的出场,从台词暗示到局部展示,最后灯一闪,打在脸上45°角邪魅一笑,惊艳全场,威尔斯戏份不多但演绎张弛有度无愧于全能天才。
三十年的文艺复兴与五百年的报时鸟
#重看#奥胖实力抢镜,虽然出场戏份并不多,但戏眼全在他身上,包括那些倾斜+仰视的镜头,也渗透了其个人风格,只能说他的全能天才魅力的确无可抵挡。地面上的残垣断壁、地下暗道如迷宫,正是战后龙蛇混杂的环境,四国割据/瓜分的状态——正是绝佳黑色电影的背景;表现主义遗风浓郁——影子投射于墙的惶惶,螺旋楼梯的无穷无尽,夜雾中依稀涌现的人影,街上响起的急促脚步声,隐匿在阴影里的脸部。这一切不仅仅是一桩谋杀案,更折射美苏对立+互相与欧洲的关系,三流小说家的美国身份设置和场景放在维也纳都显得意味深长。故意提问“怎么看乔伊斯”是格雷厄姆·格林有意为之。夜戏/下水道追逐戏太棒;哈里惊闻四方声音与霍利在街上看到无数眼睛偷窥呼应。
四国势力的对立,地上地下的对立,甚至意识流和通俗的对立。无处不在的对立导致单一与匮乏:拥有百年和平就没有文艺复兴,试图睥睨众生须泯灭博爱人性,扶稳道德天平却痛逝今昔深情。正像电影配乐里齐特琴激越无奈的单一,又如最终长镜那不平衡构图所营造的匮乏,这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困境【10】
BJIFF 资料馆。满场不合时宜发出“哈哈哈哈哈”杠铃般大笑的大哥,你要火了你造吗
据说奥森威尔斯出演时间也就十来分钟。因为下水道太臭了,他才懒的去。结尾那个隧道里的站立的背影,是助导演的。结尾伸手去打开井盖的特写是导演出演的。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都会认为奥森威尔斯才是真正的电影主角,如同题名。
波齐亚统治意大利三十年,荒淫无道,但他们有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而那些享受了五百多年民主自由的人们得到了些什么?报时的小鸟?虽然是流氓逻辑,但掷地有声。PS:第三人不是第三者,抓住第三人的最终变成了第三者!
在维也纳也坐过那个摩天轮,嘻嘻。
废墟上的摩天轮,隐于地下的污水迷宫,二战后断壁残垣的维也纳成为光和影的舞台,构图真是太绝了。初看以为是悬疑片,再看又觉得是爱情片,最后发现是政治片:夹在美苏之间的老欧洲便是那第三人。
推荐104分钟的版本。这算哪门子黑色电影,明明是个文艺片嘛!
一开始就猜出了第三人是谁……又歌颂了一下西方的下水道。
Welles出场设计牛死了。只有我觉得Welles长得像M么?
3.5。在下水道大戏的最后,我还可笑地猜想着他又一次不死,结果就那么优雅地在落花飘叶中结束了,讽刺死我这坨被传统悬疑片惯坏的心。气氛不见得有多好,下水道的人影全无惊心步声全片最佳。寄情于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反派,随着一个曾经徘徊的女人果断离去,了无感想,太渺茫了。
CanalStudio4K修复版,遗失在维也纳废墟中的光阴,在黑夜的映衬下重返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年代。美国来客充满失落和疑惑的欧洲之行,在友情与正义的博弈下变成了战后分裂城市的巨大隐喻。唯不常间断的配乐,隐隐传达着某种积极轻快的氛围。各种影史经典段落不必细数,结尾一幕如烙印在心头。
哈哈Orson Welles的角色真有趣演的也好,从一个幽灵变成一只老鼠,不过只是为了在那样没有出路的年代生存下去。充分利用光影和构图的摄影很有看头,但实在觉得滑稽配乐多的有点烦。
和资料馆的朋友们分享一下那个笑声。笑声来自我右边两个位置的一位外国友人。好奇的我问了和他一起来看电影的中国学生他是谁。原文转述:“他吗?他是北航。。。哦不。。。北理工的一个老师。”(非常朴实的改口,笑,每个人笑点都不同,大家彼此包容。倾斜的正反打镜头体现了人物心理的局促不安,真棒
小时候我爸爸一直跟我提这片,后来才知道是第三个人。奥逊威尔斯出场真是牛逼,配乐也牛逼,最后下水道戏也牛逼。
个人以为这部经典电影的问题可能在于,导演让居于反咖的威尔斯太有魅力,无论出场亮相那一刻,还是“瑞士钟表”的华丽台词,结果观众不自觉地移情于哈里,也就必然削弱了对马丁大义灭友之正义与暗恋女主之美好的心理期待,但叙事上偏偏又只能以约瑟夫科顿为主线核心而占据大量镜头时间,观众始终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情绪状态,他们既不能去同情卖假药坑害儿童的肮脏哈利,又没法很喜欢三流通俗小说作家的正义马丁,最后一幕的长镜头也只能构思奇佳却情绪滞后,既谈不上伤感,俩人本来也不是观众期待的天作之和;又不能说解气,因为马丁在道义上确实没做错什么……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78309294/
这部电影最好地证明了光和影就是上帝的魔术啊,配乐挺带感的(有点略多)。奥森威尔斯的出场真是,啧啧。二战后的维也纳各种辖区的背景非常有意思。另外,看看人家的下水道!
饰演马丁斯的约瑟夫·哥顿表现很出色。由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开始,再运用倒叙、蒙太奇的手法,夸大意外曲折给人们造成心理变化,而最终引出绝不平凡、让人惊讶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