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末下午的古典小说
讲真,四个半小时的《秘境里斯本》完全没有挑战到自我,太容易一晃眼就这么过去了,画面太美,音乐太迷人,故事又讲得张弛有度,让人舒服得好像只是发了一场太过完美而不真实的梦。
这样的电影自然不会分分钟都紧紧攥住观者的眼球,大脑还是神经的,影院的座位已然不够舒适,如果再在心理和思考上增加额外的负担,难保观众们不会心脏爆裂挠墙暴走。观看这样一部宏大影片的感受,没有正襟危坐时时等待灵魂与人性被鞭挞或者启迪的紧逼感,或者那种一个孤独的旅者行走于茫茫荒原的沧桑与疏离感,它让我想到的,不过是一个寻常周末的午后,躺在床头随手抄起一本小说书,记载着那些已经上了年纪的传说与童话。
虽然导演曾经拍摄过《追忆似水年华》,但这部《秘境里斯本》绝不是“普鲁斯特式”的碎碎絮语,它的故事不仅一点儿都不私人化,相反几乎片中每一个故事里的元素都似曾相识,在我们自小所听过的无数故事集锦与世界名著中,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被人们在不断津津乐道着:男子学校中的私生子,未婚先孕的贵族少女,父亲操纵的婚姻,被丈夫囚禁的妻子,女仆情妇,私奔,难产,战争,复仇,为了女人的决斗,殖民地来的暴发户,甚至还有强盗和吉普赛人……在《秘境里斯本》中,这些元素和桥段几乎被全部糅合在了一块儿,它就像是一块古典小说的圣像群。
这样听起来,《秘境里斯本》应该比《基督山伯爵》更狗血,然而,在这四个半小时中,导演小心翼翼磨去了每一个故事可能落于俗套,而显得狗血的可能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巧妙而返璞归真的叙事方式。
导演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故事本身,而是在于怎样去讲述这些故事,他心中谙熟每一个故事和整副图画的分量,并对于怎样拿捏把握它们的分量,驾轻就熟。影片中,每个人物的小故事,导演选择了平铺直叙的手法,不刻意设置任何悬疑与高潮,就像是故事的叙述者,无论是男主角还是神父那沉稳的音调一样,一开口便让人安心:到了时候,一切都会告诉你的。就像以前的人讲故事那样,不需要夸张和故弄玄虚,这只是一个故事而已,那样笃定而自信。整部影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正在于导演对影片节奏的掌握与表达,不急不慢,就像一个明智而博学的老人那样,吐字清晰地,只把当说的,不加累赘地一一表明,它不费力但也并不轻松。
在这一个个简单的故事之间,在似乎毫不相关的人物之间,将之联系起来的交集是神父,而故事开始于孤儿亦终于孤儿,一开始这是关于甲的故事,甲是主角乙是配角,而故事又从乙讲到了丙,丙又牵涉到了和丁之间的一些事情,故事的最终又从丁讲回到了甲的身上……这种并无主线和中心的白描手法,竟有些让我想起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手法。
而华丽到让观众时不时分心的布景与服装,运镜平稳流畅并且恰到好处的长镜头,以及每一个都明显经过精心巧设几乎如古典静物油画一般完美和谐的场景,还有传统戏剧式的表演走位和场面调度,甚至包括无懈可击的配乐,还有最重要的,那平缓匀称的节奏,都让人无法将这部影片与“狗血”二字联系起来,“这简直太古典了”,“too classical”,这样的感叹在观影过程中不断冒出来,足见导演的经验老道。
走出影院的时候,对时间的印象并没有恍若隔世之感,也没有转瞬即逝的眩晕和迷茫,而是踏踏实实地感知到了那过去的四个半小时,对于时间的把握,没有如这部影片这样精准的了。或许这正是导演所想追求的,无他,不过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和一本不太冗长的古典小说而已。
2 ) has the story been unfolded?
has the story been unfolded?代表很多人的疑问。绝大多数的电影用2小时讲了过多东西,但在《里》中才刚刚把故事的基本人物和条件介绍完毕。看完所有,才明白到,在這里故事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不会讲完
3 ) 秘境里斯本的吐槽自白
<秘境里斯本>,作为一个充满牢骚,英文不识几个,白天黑夜全一般迷茫的loster,我请你接受我对你的吐槽自白.这不影响你依然高富帅,我依然屌丝.
1/上半部吐槽:
拍得就像弄几张摆拍相片合成的一样,许多场景还跟在舞台上演话剧似的(虽然很多古典小说都很像剧本,但电影发展到现在,不至于能这么糙啊!),就更别提几个演员那木鸡般的身体语言了(小孩和女主年轻时的女仆除外).演一段就插些补充剧情的画外音,但是每次到画外音的段落时,反而觉得自然不别扭了.
披着古典和爱情和人生的外衣,真觉得如果作为默片,单纯的辅以画外音,加上剧情本来多转折起伏,倒会显得独特生动起来.
里斯本,你还是被当小说讲好点.
看得欲罢不能的层次我还是能理解,但那些把这个片看得如同天才神片的人我就真的只能佩服你们站得高端着望远镜看得远了.
2/豆瓣网友的两个短评:
第一个:Woodring2011-04-02
所谓上流社会各种秘史~几乎囊括了所有古典小说中会出现的狗血桥段,包括什么未婚先育啦,私奔啦,私生子啦,误解啦,难产而亡啦,情妇女仆啦,各种家庭迫害各种看破红尘出家啦,N男1女N女1男啦,破产啦,爆富啦,复仇啦,决斗啦,其实你是我的秘密恩人其实我是你爸爸啦,甚至还有战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条短评的吐槽点很喜欢
第二个: 欢乐分裂2011-07-30
叙事者不断转换,一个故事衍生另一段情感,恍惚意识流,纵横交错成人物庞杂的浮世绘,最终合拢成圆;长镜如水曼妙,色彩光影舒服,帧帧如油画,细节处理妥当;孤儿父母悲情往事,幸受神父照顾,神父自有父母私奔惨痛经历、难忘旧爱,旧爱诞下之女,日后即当年孤儿父亲的凶手之冤孽和孤儿日后爱恋之人。
________________
对应前面引用的短评,不注明的话,谁会知道讲的是同一回事.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3/下半部吐槽:
契合时下流行的阴谋论的话,我觉得这片真是烂到骨头里了,故作正经的对话,随心所欲的变故,纯靠表面功夫的演戏(一个个跟黄晓明和李宇春还有周杰伦以及F4附体似的),主题却是宏大的爱,教义,背负苦难等等.怎么想怎么觉得这是对这些主题的高级黑.牛逼哄哄的4个多小时的高级黑.表面看光彩琉璃,实际全是渣滓.
现在觉得这小说也扔了得了,真不缺这一本.
——————
12年的短评汇合,记在日记里了,今天看到。。。
4 ) 《秘境里斯本》
爱与恨……
救赎与毁灭……
如此永恒的话题,就像影片一如一场梦般,在一个纪传体式的叙事结构中,既有抽丝剥茧的条理,又有轮回循环的宿命感。
好多年没看过如此这般的古装历史片了,也可能来源并不熟悉的葡语名著,可以抛开原著的束缚;当然另一方面,拉乌·鲁兹 Raoul Ruiz立足了文学上的基础,但却带来了超越文学来源于电影本身的美学。
5 ) 这是最好的电影
本片从描述一位被神父收养的年轻男孩的身世历程开始,发展一连串缠绕在一起的三代人的离奇故事:伯爵和夫人、富商、杀人魔、孤儿、神父、女仆-------。真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却发展的异常清楚。
导演的功力惊人,沉凝的节奏、长长的镜头、连续的拱廊、阳光的庭院、漂亮的画面、唯美的暗面、辉煌的剧院、堂皇的宫殿、娇淫的贵族-------都被安排了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叙述人, 并弥漫者强烈的古典味道。沧海桑田、情海劫难、苦痛轮回、赎罪超脱,尽在此270分钟里。从修道院开始,又梦回修道院,来描述这段悲惨日记所叙述的人生。
这是最好的电影。宗教感的电影。
6 ) 改编毁一生
2013补,当时写的这几段话有不少无法直视的事实性错误,其实下文可以作废了..】
这个电影断断续续看了三四遍。
我不懂电影,没法用艺术分析的眼光看它。但如若只考虑单纯剧情,这个俗套的欧洲上流社会故事的观赏性不如艾萨的那个辛特拉。
四小时虽说很长,但事实上也不足以讲清这个故事。很可惜我还没找到地方下载它的电视剧版..但看了海报显然是添了一些主线剧情的。
这个故事的细节有需要受众自己去了解的,比如开头煽动群众者口中的国王D.Pedro和片子中途提到的D.Miguel之间关系,这段葡萄牙历史到底是怎样的来龙去脉;也有原著大概有但被导演大刀阔斧地抛弃掉的,比如活动模型中暗示的威尼斯故事(似乎在电视剧版中有提到);比如神父善意的来源(10年葡萄牙再版的这套小说封面是Angela和Padre Dinis);比如中心人物Padre Dinis的身份。
(我只是纠在Padre Dinis似乎名为Sebastiao de Melo。大约只是借个名字向读者点明他的zz偏好。最闻名遐迩的Sebastiao de Melo莫过于D.Jose的铁腕首相Marques de Pombal。众所周知,MP是打压旧式贵族扶植资产阶级势力的祖师级人物。另,Padre Dinis操一口无压力的法语,而MP正是法国归来的外交官....——当然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法国热的缘故啦)
有空还是看小说吧。
充满魔力,无懈可击,无法形容的overwhelming的体验,而且它在[L'avventura]之后第二次让我如此直接的感觉到电影是个一点不差于其它艺术的“艺术”(说得好corny,don't judge me..),电影居然可以做到这样!
丢你老母,你妹的4个小时想没想过观众的感受,劳资还坐第三排,长镜头和所有画面拆分出来个个都大师级,可你妹的究竟讲了什么?几个破贵族的几个小小通奸破事,草
拍的很唯美,但是剧情没完全看懂,4个半小时的片长太坑人了,大家还是慎看吧。
【北京国际电影节】学院派,镜头超美,灵动的长镜头,光的运用尽显古典风格,服装、美工无可挑剔。情节极其庞杂,随便拉出一个人为主角都可以拍另一部长片,小道具的运用和与开头呼应的结尾模糊了现实和想象。四个半小时的片长,绝对是个体力活。
超、级、大、闷、片、有必要拍4小时么。。。
“我失去了意识,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再睁开眼时,以为一切只是梦。好像有某人在我的幻境中出现,我想了很久,却依然无法确定那个人是否真的存在。”故事间虽然关联性不强,却非常连贯,可惜时长问题让导演亲自动手用中场休息切断了情绪的延续。最喜欢卡里托·科塔那段,相遇时的平移和偷情那场“隔墙有耳”太可爱了!
那些一镜落底的隽永长镜头将一个关于贵族的故事娓娓道来,没有非常连贯的叙事线索,一些不幸的人与事相互交错编制了一副宏大的命运的浮沉。
精妙到令人发指的构图与长镜头使用,回忆中没有一幕不处在运动之中。令人眼花撩乱的双画框探索在数个场景中取代了蒙太奇的使用,同一个场景的对话使用数种拍摄角度突出人物距离与情绪变化。还有许多女仆与局外人的主观窥视视角散布其中,加上天才的画面分割,几乎每一帧都可以截出油画质感。在最后主角开口之前所有的内容都是一次嵌套在回忆中的意识流,伴随着镜头的摇动展现出回忆的流动质感。近乎完美的杰作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花筒般庞杂浮世绘,如水曼妙的长镜迁徙,人物谱系群山连绵,一个细节影响另一个细节,一段故事牵扯另一段故事,一个入口通向另一个迷宫,”谜团使人兴奋“,环状关系结构被最后的南柯一梦彻底打破;侧脸特写与远景对比导致的失真,乃本片构图特色。
我真心不喜欢葡萄牙前部分啊听得我耳朵难受死了,后半部分转法语终于舒坦多了,当然也因为前半段葡萄牙女人的美我欣赏不了。整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唧唧哇哇发现此片中出现好几个熟脸:斯嘉丽约翰逊、黛米摩尔、julia stiles还有vince chasez! 每场换幕时就希望这是一场四个半小时的舞台剧!“
塔可夫斯基潜行长镜头,卡拉托佐夫控鹤长镜头,杨索羊叟长镜头,奥菲尔斯圆舞长镜头,维斯康提挽歌长镜头,沟口卷轴长镜,杜拉斯呓语长镜,诅拉司祭癫痫长镜头,安哲长河长镜头,拉鲁兹这种叫什么长镜头
272分钟的真正的故事串烧电影,若是压缩成120分钟内,怕莫是出现在眼前的会是部好莱坞式烂片
精致无比的古典史诗,大时代下众生命运的迷宫。每一个岔路口,故事轮换着叙述者,四周隐藏着窥视者,个中故事在时空上延续着一个又一个家族情仇。携带母亲头骨的变装神父,为生命估价交易的舞刀者,愿此生只是黄粱一梦的无名主角……博尔赫斯的世界观蓬勃再现
这片子我只看了上集。。抽空再补下集吧。。一开始很冗长。。需要琢磨的电影。。
从早上六点到现在,就基本都给了这个电影,四个半小时,汗。鲁兹的镜头依然很美,流畅的、如有生命一般的长镜头,光的运用,神秘且古典。叙事上多个小段落,相互嵌套并牵扯出更多。每段都有讲述者和听故事的人,包括在片中也会有偷听、偷看及旁观者。太长了,慎看吧。
影片以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了发生在里斯本这片土地上的秘闻,随着讲述者的自述,我们串联起了一个故事圆环,加上拉乌·鲁兹的长镜头,让电影没有因四个半小时的片长而冗长无味。影片结尾又回到了小男孩的身上,并带出了意味深长的一句“别人可以逃避,但自我永远无法逃避”,很哲学的结尾。
內容龐雜,長/移鏡大師,不乏悶,配角的小調度很可愛..(而且我沒料到是這個長度)
真是精致的学院派的天鹅绝唱 可惜我最他妈烦这些
如果我要说想看蕾雅.杜塞的是不”是凸显我特俗,好在有雙碟DVD-9我还可以抽出半天时间再看一遍;网上有更高清一点的版本下载了半天没有动静,果断放弃了。我想该片真的不值得我再费劲巴力找高清汁源了。标注一下权且当第①刷吧。不能像别人那样好看的评价,我是只看懂一半儿,还是孩子那部分……【2020-8-13DVD影碟雙碟再看碟①117分钟+碟② 147分钟】两天两部导演电影长片昨天是《追忆似水流年》国配下载版。
完美的場面調度,幾乎每個scene都是長鏡頭,太牛逼了。故事嘛,看的雲裡霧裡,以後看這種多人物多線索的片子可不可以給觀眾提供一份人物關係圖先?照顧一下我這種臉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