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电
  • 奇趣美术馆第二季

    记录片法国2019

    主演:Marc Maurille  Yannick Laurent  Emeline Bayart  Jeremie Boireau  Barbara Bolotner  Florent Chesne  Flavien Dareau  Daniel Dargau  Sébastien Gill  Lise Laffont  Naomi N'Zete  Pierre Azéma  Julien Drion  Lionel Erdogan  Aude Gogny-Goubert  Jac  

    导演:Fabrice  Maruca  

    猜你喜欢

     剧照

    奇趣美术馆第二季 剧照 NO.1
    更新时间:2023-09-01 14:45

    详细剧情

      趣美术馆,法国著名喜剧演员为世界名画带来全新的演绎,展现名画背后的奇闻异事。

     长篇影评

     1 ) 画作资料整理其三——《草地上的午餐》

    No.3《草地上的午餐》Le déjeuner sur l'herbe

    画家:爱德华·马奈 Édouard Manet(1832-1883)

    创作时间:1863年

    材质:油画

    现存地:法国巴黎 奥赛博物馆

    原作:

    背景:

    马奈出生在巴黎一个富有的法官家庭,16岁那年在父母的安排下,登上轮船当海员。大海变幻无常的各种景致,激发了他描绘自然美的激情。两年以后,马奈毅然进入学院派画家库图尔的画室学习。

    但是,不久之后,他便认为学院派的风格僵化、虚假,甚至发出“走进画室就如进入坟墓”的感叹。

    离开画室后,马奈到各地美术馆临摹和研究前代大师们的作品,并在实际创作中,融入了很多自己独特的创新思想。经过不断的磨练,马奈终于在1863年创作出了《草地上的午餐》。

    主题含义:

    《草地上的午餐》描绘的是一个愉快的午后,几个年轻人在草地共进午餐后的情景。画面的背景是茂密的树林,树木枝叶繁密茂盛。

    画面中间的绿草地上,一个赤裸的女人无拘无束地坐在草地上,手托着下巴,面对着画外,神情悠闲自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身边两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模样的人,他们两两相对,正半坐半卧地谈论着,一个还伸出手比划着什么。

    他们的前方堆满了女人的衣服、帽子等东西,一个盛放野营食物的篮子翻倒在地,面包、水果等食物散落了一地。

    他们后方是一条流向画面深处的小溪,一个衣衫单薄的女人正站在小溪里汲水准备沐浴,小溪的深处隐约可见停泊着一只小船。

    此画把人物置于同一类树木茂盛的背景中,中心展开了一个有限的深度,中间不远地方的那个弯腰的女子,成为与前景中的三个人物组成的古典式三角形构图的顶点。

    题材方面,马奈将赤身的女子和两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安排在一起,并置于巴黎最普通、最常见的场景——草地午餐之中。这一反常态的表达方式是对当时古典绘画常见的教化和情感主题的讥讽与挑战。

    整个画面清新、淡雅,把一次草地午餐描绘得愉快、闲适、随意、自然。画面上蜿蜓曲折分成两个层次的流水,使画面有一种流动的感觉。画上色彩浓重,光线也很强烈,具有很强的色感和光感。

    古典主义绘画讲究透视、空间,观者在欣赏一幅古典绘画时,通常能感觉画面所营造出的景深感。而马奈则试图打破古典绘画这一传统,《草地上的午餐》的光源似乎来自画的正前方,不柔和的光线赋予了画面一种平面感,所需色彩均被平涂于画布之上,同时简化对象的明暗层次,省略中间色,加强光影间的对比。这样一来,画面的空间关系被削弱,平面感增强,进而一种有悖于传统绘画的新式绘画语言——平面性应运而生。

    31岁时,在落选沙龙展出《草地上的午餐》,在巴黎引起轩然大波,并遭到拿破仑三世和舆论的攻击。而左拉却肯定他的艺术。

    画家简介: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01.23~1883.04.30)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

    《春天》爱德华·马奈 1881年

    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

    《温室里》
    《吹笛少年》1866年 布油彩 巴黎奥赛博物馆 爱德华·马奈

    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维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女神游乐厅的吧台》爱德华·马奈 1882年 布面油画

    1863年他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遭受到沙龙的拒绝,但革新派画家对他情有独钟,他的画具有印象主义的特色,对19世纪后期绘画风格的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 ) 画作资料整理其一——《革命的女儿》

    No.1《革命的女儿》Daughters of Revolution

    画家:格兰特·伍德 Grant Wood(1891-1942)

    创作时间:1930年

    材质:油画

    现存地:美国辛辛那提 辛辛那提美术馆

    原作:

    背景:

    早在1927年,伍德接受了来自自己家乡爱荷华州锡达拉皮兹市的委托,为爱荷华州退伍军人纪念馆,创作一批花窗玻璃画。

    因为他对本地生产的玻璃质量不满意,便使用了德国制造的进口玻璃。而当地美国革命女儿会分支机构成员,便开始抱怨伍德用德国出产的材料,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老兵显得不妥当,因为在这次大战中,德国正是美国的敌人。

    女儿会的成员们开始散布反德情绪,这让伍德所创作的这一系列花窗玻璃,直到1955年前都没有被采用。

    伍德一直对这群道貌岸然的女人耿耿于怀,他曾将DAR描述为“保守的娘们”(those Tory gals)或者一群试图在共和国躯体上建立贵族阶层的人(people who are trying to set up an aristocracy of birth in a Republic)。

    在这三位美国大妈们身后,所挂着的那副仿制油画的原作,正表现了美国革命战争中的一段经典故事——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

    1776年底,美国的独立战争进入低谷,乔治·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已经在波士顿,纽约和长岛等地接连战败,手下的大陆军只剩下2400人,军队的士气很低落,甚至有将军告诉华盛顿“是时候放弃革命了!”。

    在这关键时刻,华盛顿决定袭击特伦顿,以切断普林斯顿和新布朗斯维克的英军的联系,为夺回新泽西做好准备。

    这年12月26日,华盛顿率领部下冒着严寒、推开浮冰强渡德拉瓦河,连夜把2400人渡到了特拉华河的东岸。

    特伦顿方面的守军也是德国制造——大约1500名来自德国黑森雇佣军,华盛顿的军队在特伦顿经过短暂的交火后,几乎俘获了整群黑森佣兵。

    这场战斗提振了大陆军的士气,华盛顿以极小的代价占领了特伦顿,这大大地提升了士气。之后在很短时间里,华盛顿在特伦顿又击败了英国军队,然后又成功地袭占了普林斯顿,独立战争的局势从此扭转。

    半个世纪后,1848年的欧洲爆发了一系列针对专制制度革命。一位名叫埃玛纽埃尔·洛伊茨(Emanuel Leutze 1816——1868年)的德裔美国画家此时正在德国。洛伊茨是革命的坚定支持者,他开始酝酿一幅反映革命的画作,希望借此鼓舞欧洲的革命者。

    于是在1850年,埃玛纽埃尔·洛伊茨完成了这幅《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

    《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 1851年 大都会博物馆藏

    这幅画完成不久,他的工作室就遭遇火灾,这幅画受到一定的损失,但经过修复后,被不来梅艺术馆收购,但这幅原作最终在1942年二战期间被英国皇家空军炸毁。

    同时,洛伊茨在第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完成了一个复制的版本,这个版本于1851年10月在纽约展出,据说吸引了超过5万人前来参观,并且以当时的天价1万美元卖给了私人收藏家。

    几经易手后,这幅作品在1897年由约翰·斯图尔特·肯尼迪(John Stewart kennedy)捐献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04年,该作品成为纽约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一部分。这幅作品有很多副本,其中的一幅就挂在白宫西翼接待区。

    埃玛纽埃尔·洛伊茨出生于德国,在童年时期来到美国,成年后又返回了德国。他和父母最初定居在费城,他从费城的一个肖像画家J·A·史密斯那里接受了最初的艺术指导。1840年,洛伊茨返回了德国来到杜塞尔多夫继续学习和创作。此后,他于1842年来到慕尼黑,次年又访问了威尼斯和罗马。1845年他回到杜塞尔多夫并成婚,在那里长期居住。

    埃玛纽埃尔·洛伊茨

    伍德从1927年,便开始酝酿这幅《革命的女儿》,就在此过程中,美国遭遇到了经济大萧条时期。1930年代的天灾让美国农民损失惨重,城市中失业工人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一时期美国的艺术家们也开始反省,开始质询美国梦的现实意义。

    主题含义:

    三位身着老式上装的大妈站立在一副画前。她们可能正在举行一场悠闲的茶会,探讨着一些高贵文雅的话题,而我们这些观赏者似乎是打扰她们的不速之客。

    这三位的面部表情各不相同,左边的带着些自豪,下巴用了些劲,端着,露出礼节性的微笑,好像某位我们熟悉的好莱坞男星。

    中间的那位,眼神有些漠然,她伸出纤细的手指,用不太自然的姿态端着杯茶,仿佛要告诉我们:她喝的不是茶,而是用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所盛满的贵族气息。

    右边这位个头稍显矮些,眼神也有些不好,因此她看着我们时需要略微抬着下头,让犀利的目光可以从眼镜镜片的中间穿过,她的下巴同样坚硬,透过镜片的眼神对我们的拜访充满怀疑和防范。

    这幅画创作完成于1932年。在创作这幅画时,他让模特穿上自己母亲的衣服,右边这位的花边衣领和琥珀别针,是他在德国为他母亲购买的。

    在本文所介绍的这幅《革命的女儿中》,伍德编织了一些更深刻、更为具象的历史背景,除了上述女士手中所端着的青花瓷杯,以及他为自己母亲在德国购买的花边衣领和琥珀别针外,还从近一百多年美国的历史中,抽取了一些典型的线索和意象,来完成他更具体而深刻的讽刺。

    首先,他所描绘的这三位女士,就如他题目中所提到的,是来自一个名叫革命女儿会(Daught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团体的成员,这个简称为DAR的团体创办于1890年,是一个经由国会授予特许状的群众性非盈利组织,负责美国妇女们的志愿工作。

    1932年他创作完成了这幅《革命的女儿》,他从历史中抽取了一些典型意象,构成他讽刺的基柱——包括洛伊茨所遗留下来的高大、宏伟的主旋律,也包括了洛伊茨的德国血统,并将它们搭建成哥特式风格——让这几位美国大妈们站在这样的背景之前,他似乎要说:看看吧,你们自鸣得意的、肤浅的爱国主义就是抵制德货,而你们的生活方式和理想,却是向往着扮演封建贵族阶级。而在一个多世纪前,你们爱国精神的发源地,不正是一位德国人所创造的,难道要把这幅代表革命精神的伟大作品也抵制掉吗? 画家简介:

    格兰特·伍德《自画像》

    格兰特·伍德,是一位美国画家,出生在爱荷华州四英里以东的安纳摩萨。

    格兰特·伍德《乡下的春天》1941

    他的很多绘画作品逼真地描绘了他的故乡爱荷华州的平民和农村景象。伍德温和的讽刺和平淡无奇的阐释有时会引起异议。

    美国哥特式
    格兰特·伍德《阿诺德长大了》1930

    伍德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地区主义运动(推动美国农村主题的具象绘画反抗欧洲的抽象艺术)的三位主要人物之一。

    格兰特·伍德《城镇的春天》1941

    他童年时就读的乡村学校被描绘在2004年发行的美国50州25美分纪念币——爱荷华州纪念币上。

    硬币图案为格兰特·伍德童年时就读的乡村学校校舍,老师带领学生种树。此情节基于格兰特·伍德的一幅油画《植树节》而设计。

     3 ) 画作资料整理其六——《它主人的声音》

    No.6《它主人的声音》His Master's Voice

    画家:弗朗西斯·詹姆斯·布劳德 Francis James Barraud(1856-1924)

    创作时间:1898-1899

    材质:油画

    现存地:EMI典藏信托藏品

    原作:

    背景:

    HMV是一间连锁唱片店,源自英国,原名His Master"s Voice(主人的声音),HMV是简称,来自它的“小狗 Nipper 听留声机”商标。HMV原本是生产留声机,及发行音乐唱片,后来不再生产留声机,改为唱片零售。首间HMV唱片店于1921年在伦敦开业。HMV分店遍布多个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

    主题含义:

    HMV 是一个世界公认的著名的和倍受人们欢迎的商标。这幅图案名为“主人的声音”(His Master"s Voice),图中的小猎犬(fox terrier)名叫尼佩尔(Nipper),神态聪明,带着一些迷惑不解的样子坐在那里,倾听一架留声机发出的声音。

    Nipper 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确有其狗。它原本是一只流浪的小狗,1884年,一位舞台艺术家马克·巴罗(Mark Barraud)在英国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尔的王子剧院发现并收留了它。

    马克去世三年之后,小狗转到了他的弟弟弗朗西斯·巴罗(Francis Barraud)那里。Francis也是位画家,他喜欢边听留声机播放的音乐边作画。Francis发现每次听音乐时,Nipper对留声机中播放的声音总是特别敏感,常常会专注地侧耳聆听。

    Nipper死后,Francis为它画了一幅画像,并将其命名为《His Master’s Voice》(“它主人的声音”)。后来这幅画被生产留声机的Gramophone公司买下来作为其唱片注册商标HMV (His Master’s Voice的简称)。

    在最初的图画中,小狗倾听的是一架黑声喇叭的唱筒式留声机(phonograph)。画家为这幅得意之作命名为《狗儿凝视并倾听留声机》(Dog Looking at and Listening to a Phonograph)。

    1899年2月11日,Francis Barraud为《狗儿凝视并聆听留声机》申请了专利,他对这幅画的商业潜力,深表乐观。

    不久,Francis Barraud为这幅画取了个更煽情的画题:《他主人的声音》(His Master's Voice)。

    弗朗西斯将这幅画展示给几家出版商和一家留声机生产商,但他们对此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一位朋友建议他将黑喇叭改为铜喇叭,这样会更生动些。

    弗朗西斯修改之后,找到了贝利纳创办的英国留声机公司。公司的威廉先生(William Barry Owen)见到这幅作品的照片之后说,如果弗朗西斯能把唱筒式留声机改为唱盘式留声机(gramophone),他们才会接受。因为唱筒式留声机是爱迪生发明的,并且是他们的竞争对手,而贝利纳发明的是唱盘式留声机。

    2007年,简化后的商标——His Master‘s Voice

    尽管这时Nipper这时已经死去,弗朗西斯还是认真作了修改,并在1899年10月17日送到了公司。英国留声机公司以100英磅的价格买下了这幅作品和它的版权。

    1900年7月10日,贝利纳在美国和加拿大首注册了“His Master"s Voice”的商标,简称 HMV 。此后不久,HMV 便出现在英国留声机公司的唱片及其他产品上,诸如唱针、促销小礼品,以及信笺等。这个商标非常成功,以致于人们往往将英国留声机公司称为 HMV 公司。

    HMV 唱片店常用的LOGO组合

    弗朗西斯于1924年8月29日去世,享年69岁。他一生为这幅著名的作品绘制了24个副本,供留声机公司和胜利留声机公司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使用。

    Nipper跟着Francis Barraud在利物浦住了几年,后来送回给原主人Mark Barraud的遗孀照顾,1895年在伦敦郊区的Kingston-upon-Thames逝世,享寿十一岁。

    Nipper 准确的生日和卒日已不可知,但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它生于 1883 或 1884 年,葬于泰晤士河畔金斯顿的一个花园中,那里至今仍然悬挂着关于他的纪念物。

    日本JVC公司使用的“His Master‘s Voice”商标

    在以后的公司演变过程中,Victor、DGG、RCA、EMI 等公司分别都曾使用或继承过这一商标。如今 HMV 仍然保持着世界十大商标之一的地位。此外音乐零售商 HMV 媒体集团也使用 HMV 的商标出版CD。

    位于英国伦敦牛津街上的一家HMV唱片店,尼帕小狗与留声机的商标依旧经典

    1926年,Victor胜利公司与RCA制造公司合并,改名为“RCA Victor”。如今,在大街小巷中都能看到尼帕小狗和留声机的身影。名声响彻整个唱片圈的胜利商标尼帕小狗,已成为了如可口可乐北极熊一样经典的标志性存在。

    Chuck Miller摄影/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北端街区屹立着一只尼帕雕像,正俯瞰着整个城市

    画家简介: Barraud一族是不折不扣的艺术世家:父亲Henry Barraud(1811-1874)和伯伯William Barraud(1810-1850)都是著名画家,擅长动物画,是画马、画狗的名匠,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开过画展,也出版过广受欢迎的人像与动物画册。

    尽管Mark和Francis都继承了父亲的艺术才能,父辈的锋头却没能传到儿子这一代。有段时间,Francis Barraud在布里斯托王子剧院(Prince's Theatre)画布景,他便带着Nipper一起住在剧院里。

     4 ) LIST

    1-3《Daughters of Revolution》 1932 -Grant WOOD (1891 - 1942)

    4-6《Shot Sage Blue Marilyn/ Shot Red Marilyn/ Shot Orange Marilyn/ Shot Light Blue Marilyn》 1964 -Andy Warhol (1928 - 1987)

    7-9 《Le déjeuner sur l'herbe / Le Bain》 1863 -Edouard MANET(1832 - 1883)

    10-12《Selbstbildnis im Pelzrock/ Autoportrait à la fourrure》 1500 -Albrecht Dürer(1471 - 1528)

    13-15《Summer Evening》 1947 -Edward HOPPER(1882 - 1967)

    16-18 《His Master’s Voice》 1989-1999 -Francis James BARRAUD (1856 - 1924)

    19-21 《Narcissus》1597-1599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

    22-24《Reading Children/La Lecture》 -Pierre Auguste Renoir (1841-1919)

    25-27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La Jeune fille à la perle》1665 -Jan Vermeer/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28-30 《Jean-Baptiste Belley》 1797 -Anne-Louis GIRODET (1767-1824)

     5 ) 画作资料整理其四——《皮装自画像》

    No.4《皮装自画像》Selbstbildnis im Pelzrock

    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Albrecht Dürer(1471-1528)

    创作时间:1500年

    材质:木板油画

    现存地:德国慕尼黑 老绘画陈列馆

    原作:

    背景:

    德国在人文主义影响下处于即将进行改革的前夕,正处于其历史上最为暗淡的一段时期。思想和信仰的混乱,饥荒和瘟疫(黑死病)无情地夺去大批人的生命,社会矛盾的激化。这使德国的文化与艺术疲弱不振,外于严重的低迷状态。

    与此同时,以意大利为首的欧洲各国却已经先后走出中世纪,进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开放与繁荣时期,人文主义的光辉已经照亮欧洲大陆。

    于是,作为一个德国艺术家,丢勒只能在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落后国度里苦苦追求和传播着“现代”欧洲的先进思想。

    主题含义:

    《皮装自画像》,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绘制的半身肖像,是丢勒自画像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也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阿尔卑斯山以北最优秀的人像画作。

    其正面的画像的形式,对称的构图带来肃穆的感受。他有一张表情生动的脸,一对明亮的眼睛,长着希腊人称之为四角形的鼻子,样子文质彬彬。他的手指长得秀美如葱白。

    这幅画家29岁时画的半身肖像与真人等大,他穿着华贵的裘皮大衣,正面望着我们,直视前方的同时把右手放在胸前,手指着自己的心脏部位。

    在那个时代,这种神圣的正面姿态通常只用于画基督或国王,丢勒这样画,大概是要向人们表明,艺术家的神奇创造力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上帝等同的。

    他把北方严整细致的传统风格同文艺复兴艺术的建筑性和体积感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此自画像的正面呈现以头发边界的正三角形构图,这种对几何构成的强调并非来自北欧传统,而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对古典几何学再发现的成果。

    画面中存在着另外一个方向向下的正三角型,这个正三角形通过丢勒的手指以及画面背景中的题词定位出来,并以衣领和眉骨进行强化。两个方向相反的正三角形相互叠合,形成一个大卫之星的形状。

    画面中的众多尺寸具有复杂含义。这幅画宽48.7cm,相当于1.5法国尺,而1.5在此象征了1500年。画高67.1cm,相当于28法兰克福寸,那一年丢勒28岁。再看看画布的比例。67.1:48.7≈11:8,在这里,其中,1+1=2,11:8这个比例再次与28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将这幅画视为一个边长11与8的矩形,它的对角线恰好是13.6。因为,在拉丁字母与数字的对应之Albrecht Dvrer这个名字对应的数字分别是1、12、2、18、5等等,将这些字母所对应的数字相加,所得之和是136。因此136是丢勒常用的数字签名。

    画面左侧写有绘制时间(1500)和自创的丢勒作品画押(由名字缩写AD变形而成),右侧是拉丁文题记:纽伦堡的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以特有颜色画下自己的28岁肖像。

    画家简介:

    阿尔布雷特·丢勒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

    祈祷之手 丢勒 德国 1508年 素描 50x30cm

    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

    天启四骑士 1511年
    年轻的威尼斯女子 丢勒 意大利 1505年 油画

    其油画精于写实,气魄宏大,色彩鲜丽灿烂。丢勒对人体解剖有深刻理解,作品造型严谨准确,注重心理因素刻画。丢勒将威尼斯画派的色彩技巧与德国式的理性思想完美结合起来。

    犀牛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1515年 木版画
    忧郁 24x18cm 铜版画

    其版画刀法严谨,线条精细缜密,把中世纪为印刷《圣经》而延续下来的木刻图画提高到一种具有高度技巧性的位置,使版画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

     6 ) 按时间顺序整理一下两季的画

    1. 文艺复兴时期

    Autoportrait à la fourure (1500), Albrecht Dürer (1471-1528), Alllemagne

    Monna Lisa (1503-1519), Léonard de Vinci (1452-1519), Paris, France

    Narcisse (1597-1599), Le Caravage (1571-1610), Rome, Italie

    2. 十七世纪

    Triple portrait du Cardinal Richelieu (1642), Philippe de Champaigne (1602-1674), Londres

    Le Tricheur à l'as de carreau (1635-1638), Georges de La Tour (1593-1652), Paris

    La Jeune fille à la perle (1665), Johannes Vermer (1632-1675), Pays-Bas

    3. 十八世纪

    Jean-Baptiste Belley, Député de Saint-Domingue (1797), Anne-Louis Girodet (1767-1824)

    4. 十九世纪(几乎全印象派)

    Le Déjeuner sur l'herbe (1863), Edouard Manet (1832-1883), Paris

    Degas et Evariste de Valernet (1865), Edgar Degas (1834-1917), Paris

    Les raboteurs de parquet (1865), Gustave Gaillebotte (1848-1894), Paris

    Dans la serre (1879), Edouard Manet (1832-1883), Berlin

    La lecture, Renoir (1841-1919), Paris

    La voix de son maître (1898-1899), Francis James Barraud (1856-1924)

    5. 二十世纪(欧洲)

    Arlequin et Pierrot (1924), André Derain (1880-1954), Paris

    Les Amants III (1928), René Magritte (1898-1967)

    6. 二十世纪(美国)

    American Gothic (1930), Grant Wood (1891-1942), Chicago

    Daughters of Revolution (1932), Grant Wood (1891-1942), Cincinnati

    Summer Evening (1947), Edward Hopper (1882-1967)

    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 (1963), Norman Rockwell (1894-1978)

    Shot Sage Blue Marilyn, Shot Red Marilyn, Shot Orange Marilyn,Shot Light Blue Marilyn (1964), Andy Warhol (1928-1987)

     短评

    看得很快,看得很快乐。

    7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 11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 女权,种族,2分钟也都给你说明白了。

    16分钟前
  • 黑水为炽
  • 力荐
  • 要不啥时候也拍拍中国的画呢,《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21分钟前
  • 惘然
  • 推荐
  • 《草地上的午餐》最棒,《夏夜》的女主很美。

    24分钟前
  • 水蜜桃汽水
  • 力荐
  • 话题比第一季更尖锐,但还是第一季更有趣。

    25分钟前
  • ibelieve
  • 推荐
  • 1932格兰特·伍德《革命的女儿》dar三名保守妇人,“茶党”;1964安迪·沃霍尔《枪击玛丽莲梦露 蓝/红/橙/浅蓝》;1863爱德华·马奈《草地上的午餐》;1500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皮装自画像》画成耶稣,文艺复兴,签名;1947爱德华·霍普《夏夜》;1898法兰斯·詹姆斯·布劳德《他主人的声音》帕德-马可尼工作室广告图,主人是画家弟弟;卡尔瓦乔《那喀索斯》;奥古斯特·雷诺阿《阅读》;约翰内斯·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安妮·路易·吉洛德《让-巴普蒂斯特·贝雷 圣多明各议员》

    26分钟前
  • 般若多目
  • 还行
  • 法式碎碎念。

    28分钟前
  • 空托邦
  • 力荐
  • 第二季也很好看 马奈和雷诺阿那两幅都在反性别歧视,身材羞辱和男性凝视,但是讽刺和幽默又兼得呜呜呜呜呜呜喜欢 好喜欢《夏夜》里女主的衣服和色调!!真的很喜欢爱德华霍普的画好有特点啊。

    33分钟前
  • momo
  • 力荐
  • 吐槽太强了哈哈哈

    35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 恶搞中带点科普,场景做的挺好的,短短一集也好看。

    40分钟前
  • 女宛心兑
  • 推荐
  • 真是没点儿历史素养都看不懂短片了…(大部分都…)但是皮装自画像那一集真的把我笑到去世哈哈哈哈哈哈珍珠少女拍广告笑出猪叫!!!

    43分钟前
  • 幸运中
  • 推荐
  • 把画家年份生平或是画面内容统统揉进对话中,虽然并不能给人留下多深刻的印象,但有总比没有好。

    48分钟前
  • 张猫大
  • 力荐
  • 超级棒!法国人的脑洞无敌!

    49分钟前
  • 阿欧
  • 力荐
  • 要是有《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就好了

    51分钟前
  • muzilang
  • 力荐
  • 雷诺阿笔下的少女,kindle vs 纸质书那喀索斯,自恋者,相亲(自攻自受?)梦露招贴画,名画知识提问

    53分钟前
  • CATCH-22
  • 力荐
  • 形式更多样了,水仙少年相亲,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被捕接受问询都很有趣,主创还是很有创意,还借一些作品针砭时弊。

    56分钟前
  • 晓晓一
  • 推荐
  • 还有call back 哈哈哈

    59分钟前
  • 20c Pyrus
  • 力荐
  • 這個系列太會玩梗了,從畫家到繪畫的内容到不同時期的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讓人發笑又反思。

    1小时前
  • 力荐
  • 可爱与思考并存,这很法国!

    1小时前
  • 晴晏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