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杭州灵隐寺住这一位疯癫和尚,人称济公(吕凉),传说为罗汉转世。他本姓李,祖上乃宋太宗驸马。济公二十七岁出家,不戒酒肉,破衣拉撒,不知情者皆道其疯癫,却不知其实为得道高僧。济公济困扶危,惩治强梁,经常用一些诙谐的小法术教训那些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的奸佞恶霸。恶人提起他又恨又怕,百姓们则对济公师父爱戴有佳。
灵隐寺的长老圆寂之后,济公终于被广亮和尚逐出了山门,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济公来到了南屏山下、西湖边上的净慈寺。德辉长老慈悲为怀,又恐五百弟子怨言,佛门注重功德,便让济公出去寻镇寺之宝,若能寻回,便可名正言顺地收留济公。济公便踏上了“寻宝”之路......
嘻笑怒骂,妙济公上演逍遥逸事!智活佛笑道人间传奇,轻松逗趣!
印象里甚至没有这部的画面。
看这部完全是因为视频网站把八集的85《济公》和本剧的四集放在了一起。看到济公换人我都有点奇怪。
游本昌的济公深入人心,这部在当年如何不知道,这部算该系列的第二部,游本昌的济公应该没有太大影响力。现在提到济公,基本就只会是游本昌版。
所以我看到这部时,努力在找和游版的共同点。
这部的四集有个特点,就是每集片尾结束故事时会用旁白等引出下一集。
第一集:“有道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么济公看到了什么呢。”这句引出第二集四五六和一二三赌博,一二三赌输老婆。
第二集:“三声锣响,原来今天是乡试之日。”引出下一集乡试的故事,批判科举的不合理之处。
第三集揭露了科举之不公,三位上吊者都释然,决定不同流合污,放弃上吊。济公有模有样地说他来上吊。耳畔传来男声:“爹你不能死啊”,然后是济公心里话:“不,我不能上吊,救人要紧哪”。引出下一集为求传家宝而虐待亲爹的逆子的故事。
下一集的引出稍显老套,但能把下集预告放在剧情里,而不是单独一个部分,也算得上是独特了,这方面来说也算有创意(当然,我不知道彼时的剧是否都如此,暂且就当此设计当成本剧特有罢。)
因为游本昌的广泛影响力,看到这版和游风格、年代相近(当然,本身就有背后的关系),所以不会觉得有多喜欢,因为不能把它当周星驰、陈浩民的版本看,他们风格迥异。另外,游本昌济公说话的腔调,那种老人一样拖拖摇摇的调子,和吕凉的是不一样的,其他的大部分方面,服化道、剧情设计、画面风格、取景地都差不多。要是这几集还是游来演,知名度按理会高不少,也不会落得现在被遗忘的境地。
《济公》第一至六集,由杭州电视台、浙江电影制片厂、上海电视台联合录制,第一至四集1985年4月,第五六集1985年11月;《济公》第七八集和《济公外传》,由杭州电视台、上海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录制,分别在 1988年1月和1988年6月。 前后有三首主题歌。
这个春节,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又把这两个剧串联播放了。
吕凉的表现,很好。和游本昌相比,他们各有特色。
当年,因为游本昌在先,吕凉的济公上映后招来众口一词的批评,大众几乎都不认同。还记得,当年天津广播电台解释说,好多世界著名的角色都有不同的演员表演过,好像还举了英国《捕鼠器》 的例子。
故事来源于民间,包含着明显的淳朴;当年的摄影、剪接,也很老实,没有现在的花哨;风景,原生态,自然的美。
曾经,看过《济公外传》第二集,软弱男人输了老婆之后来跟岳父借钱,被要求钻狗洞。忘记什么时候看的了,也许是通过郭铁增家的黑白电视。
《济公》第五集《巧点紫金钗》,有少年时的战士强,三个场景的戏,证明他的确来自艺术世家。
幼儿园时候看的,还记得电视台首播的那一周我和妈妈住他们值班宿舍,然后那晚放了这部济公,总觉得不熟悉,但现在觉得这部也很好。
好就一个字!
补录
突然换人还真有点不习惯
2017.01
老娘舅巧施偷梁计,疯和尚秒避西天峰烂赌徒败输贤良妻,浪荡子顿悟铜钱眼呆公子高中大春元,三秀才看穿科举场忤逆儿逼夺翡翠盒,孝悌郎甘报养育恩第二部不如第一部经典,游本昌太深入人心了
不同风格的济公,背媳妇卖秀才,玩儿性更大更欢乐。“韶光十年寒窗留,全凭诗文染白头,临死吟得诗一首,亲妈妈生下我大头”。...哈哈哈。
游本昌珠玉在前,吕凉癫狂更胜但佛性不足。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我天,那个时候男孩还模仿济公,经典
太好看了
疯僧背新娘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4234785
我小时候也很喜欢吕凉的济公,有几集特别好
疯僧背新娘,拯救一村人//点化幺二三,远离豪赌桌,珍惜眼前人//沿街卖秀才,暗讽官场贪//治病分逆孝,百善孝为先,苛待双亲不可取。
飞来峰是童年噩梦
真挺好的。
和85版同导演但主人公风格就变了,不仅仅是换主演的问题
买了碟
印象里有吕凉演过济公,但剧情记不住了。
才知道有个济公外传,看的时候想,这济公眯眯眼好像吕梁啊,一看卡司,真的是吕梁……
有游本昌济公在前,这个济公一看就是盗版的,但其实这个也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