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剧根据Lisa Belkin的纪实小说改编。 故事的主人公Nick Wasicsko(Oscar Isaac)是纽约扬克斯的市长,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一家联邦法院命令他在白人聚居的社区内为低收入人群建造一定数量的廉价保障房,他被迫面对激烈的种族矛盾。如果他坚持要完成这项任务,势必导致这座城市产生分裂、市政府彻底瘫痪并最终毁掉自己的政治前途。Catherine Keener扮演东扬克斯的私房业主Mary Dorman,在这场建造廉价保障房的战争中起关键作用。 ——天涯小筑
彩蛋:
Doreen一开始去社区投诉需要空气通风好点的房子时,处理这个事情的是之前火线里那个最后走上正道的黑人小子。而在火线里最后他的职业我记得就是社区公务员。
Relocation education那个负责人也是火线里警局那个隐藏大佬。跟不靠谱白人阿飞生好几个孩子的Bille的妈妈好像也是火线里一个角色的演员。
男主失败原因总结:
太直,孩子气,不圆滑也不会维系关系。的确不适合当大领导,推进这个住房项目也是迫于财政压力而不是真的解决有色人种住房的实际问题。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各方面都很一般,竟然能有Nay这样的一见钟情,结果还不好好珍惜赶紧跟人家结婚…
我要是他,我觉得有Nay在身边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了,还要啥市长?!
对于一个联邦制民主国家,有一个潜藏数百年却又不时显现、甚至触发全国性危机的问题,那就是地方政府该听谁的?从美国建国至内战前与奴隶制问题纠葛在一起的州权问题,到内战后围绕第十四修正案“平等保护条款”所发生的一系列宪法案件,政治家们一直纠结于如何平衡地方与中央利益的问题。 本剧以司法部/NAACP对扬克斯市政府的胜诉为开端,直接向地方政客摆出了问题:服从联邦法院的裁决吗?如果服从,则将违背本地民意——扬克斯市80%居民为白人,而那200套公屋的住户,绝大部分都将分配给黑人/拉丁裔;在选举年作出违背民意的事情,结局不言而喻——准备服从的市长Angelo Martinelli和其他持支持态度的市议员基本被选民赶下台,而那些打着“抗争到底”旗号的政客(包括本剧的主人公Nick Wasicsko)纷纷上台。然而不服从呢?等待着这些政客的是毫无胜算希望的上诉,以及联邦法院对市政府严苛的罚款,仅仅22天就足以把扬克斯市政府罚到破产。 手中握有选票的选民觉得自己胜券在握、掌控一切(至少是本地的一切)。在公屋议案的听证会上,一位愤怒的居民向议员们发出了威胁:我们会搞清楚你们达成了什么协议,我想你们会后悔当初步入政坛的,好好享受剩下两年任期吧!(第二集)可是,他们不能阻止联邦法院强制修建公屋的判决、不能阻止联邦的罚款、不能阻止工地施工、不能阻止居民入住……在中央政府面前,实际上他们什么也控制不了,所以从Martinelli、Nick到死硬反对公屋的Hank Spallone,一个个高喊口号、引得民众欢呼的政客登上市长宝座,但在现实的财政压力面前,又都纷纷背弃选举承诺,偷偷选择服从。 对于熟悉《火线》的人来说,这样的结局似曾相识——尽管是以相反的方式。 公地悲剧 Mary Dorman:为什么不告诉大家你也觉得这个判决是错的?至少让大家知道你的态度。 Nick Wasicsko:因为一个领袖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情。一个领袖应该领导人民,这正是我现在做的。 说到这里,其实政客们倒还是有些“良知”的,因为他们还算有些责任感——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将导致市政府破产,还是选择向中央妥协;然而,市民们可不会关心市政府是否会破产,他们只关心公屋会不会影响当地治安、影响自己房产的价格。讽刺的是,当市政府为了迁就选民意见而承受严苛罚款、财政濒临崩溃之际,市民们却又会抱怨政府的服务不到位: 在市议会否决了公屋实施方案、联邦法院正式实施罚款后,为了尽力维持政府日常运作及关键的公共服务,市政府不得不关闭了图书馆。记者采访到一位群众:市长在公屋问题上不听群众意见已经很让我们恼火了,如今他还要关掉我们的图书馆?在办公室看到这番采访的Nick不禁怒火中烧:你威胁要裁减600个公务员,他们连眼都不眨;你说市政府快要破产了,鬼才理你;等你说要关图书馆和老年中心了?呵呵。(第三集) 这位接受采访的市民该扪心自问,导致市政府被罚款罚到快破产的,又是谁呢?普通民众这种“not in my backyard”的心态,导致了公地悲剧发生。人人只想自己的好处,却从不关心整体公共利益;人人只觉得自己的权益天经地义,却忘记了自己在共同体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州政府派来的紧急财政专员、州务卿Gail Shaffer在宣布裁员紧缩计划时,顺带对政客及普通选民们一番“说教”(第三集): 你们要对自己、以及自己城市的未来负责,以理性的方式向把你们带到这番境地的、也是你们自己选出来的四名议员表达担忧。如果市议会依旧不停止藐视法庭的行为,那么公共服务将必然停止。你打911,警察不会接;你家着火了,消防员也不会来;垃圾满街都是,也不会有人来清理;老年中心会停运、你家也很快就没有自来水了。问题是,你们能理性地接受这些后果吗?这些后果正是源于市议会拒绝执行法院的判决。 恐惧的政治 莫把选票错当成爱。 (You can’t confuse votes with love.) ——Vinni Restiano Simon在几次访谈里都提到了一个问题:当今的政治是由恐惧所驱动的。不同的团体基于不同类型的恐惧而提出各自的agenda,他们不想要让这个世界更好,而只是想要排斥那些他们所恐惧的人与事物。为什么扬克斯的一些居民要激烈反对公屋计划?因为他们觉得那些传统高层公屋乃是藏污纳垢之地,犯罪率高企,充斥着强奸谋杀、盗窃抢劫、毒品交易,一旦把这些居住于此的黑人/拉丁裔居民引入白人所居住的地区,就会把这些糟糕的东西都带过来。用反公屋计划的民间领袖之一Mary Dorman的说法:“这些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想要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第二集)。 这种恐惧的理由是否合理,随后再谈。这种恐惧会达到什么程度?剧中已经充分的展示了:每次市议会开会讨论公屋议案时议会内外的那些高喊口号、破口大骂的群众,疯狂围攻Nick与妻子汽车的暴徒、邮寄子弹人身威胁。恐惧的威力如此巨大,以至于一旦可以被控制、利用,某些人就可以获得巨大利益:反公屋的议员Spallone用耸人听闻的话语、精心挑选的图片,营造、强化群众对公屋计划的恐惧与厌恶,火上浇油的同时,也把这些怒火变成自己的政治资本。甚至是Nick自己,当初也正是利用了普通群众对公屋计划的恐惧、把自己塑造成反公屋斗士,才当选市长。 群众被恐惧驱使,政客也是如此。第二、三两集,市议会内外围绕着是否批准公屋议案的斗争达到最激烈阶段,Chema和Longo两个议员摇摆不定,虽然他们明知抵抗中央命令毫无前途,但他们同样害怕自己会被选下台、被选民指着鼻子痛骂。讽刺的是,要让他们克服自己的恐惧、做出正确选择,也需要依靠恐惧:在第一集,时任市长Martinelli企图要求各个议员与他联署议案批准公屋计划,有人害怕被选民指责,不敢联署;Vinni Restiano(Nick早期的政治盟友)便施加恐吓:如果你不联署,到时我们就给你的选区多安置几间公屋。 如果说民众的恐惧多少还建立一些抽象的意识形态、种族理论基础之上,那政客的恐惧,纯粹是基于现实的名与利。Nick初登市长宝座时,盟友Vinni却第一次品尝了落选的滋味。离开政坛的Vinni只能在照相馆打工,更让她失落的是,再也没有人打电话求她办事、再也没有记者找她采访;她的生命仿佛缺少了一大块。在政坛呼风唤雨的感觉“让人上瘾”。Vinni在野时向Nick袒露的这些心声,却在数年后预示了Nick自己的悲剧。 说到基于恐惧的政治运动,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为成功的,其实就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和美国的新保守主义。几年前纪录片导演Adam Curtis拍摄的《噩梦的力量》对此作了一段经典阐述:“在过,政治家向我们保证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他们的道路各不相同,但都建立在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之上。这些梦想一一失败,今日的人们已经对意识形态失了信念。政治家渐渐变成了仅仅是公共生活的管理者。但现在他们发现了恢复昔日权力与权威的新角色。政治家不再提供梦想,他们现在向我们保证:让我们远离噩梦。”——从本剧中,我们依稀能看到包裹在“远离噩梦”之下的一个个政治野心。 住房规划:技术与政治 我们准备要建这些房子了。法官和议会投票的结果都印证了这点。但我想问,你们真的希望这个公屋项目成功吗? ——Oscar Newman 联邦法院强推的这个公屋项目,由一位叫Oscar Newman的住房规划专家设计。这位专家有着宏伟的目标,接手这个项目时,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理论,而这个理论将会对公屋建设思想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996年,联邦政府的住房与城市发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也就是剧中经常提及的HUD)出版了一本小册子“Creating Defensible Space”(http://www.huduser.org/publications/pdf/def.pdf),作者就是Oscar Newman。在看完本剧后我也稍微浏览了一下这本小册子,发现册子中所包含的部分内容,正是剧中Newman理论的阐述。
首先,本剧的选题还是像The Wire般的大气,关注local politics和desegregation这样的小众、很少影视化、但重要的话题。其次,本剧依然像The Wire一样,能把这样的主题拍得可看性极高。最后,本片制作依然精良(并有O和The Wire的演员出现)。
虽然可看,但本剧和The Wire还是水平差了很多。The Wire的悲剧源于悲天悯人的视角和各角色古希腊悲剧般的宿命,本剧的聚焦点则有待商榷。用Wasicsko做主角是最戏剧化的,但也是阻碍本片成为The Wire的一大原因之一。本片的悲剧因素很大源于Wasicsko的陨落,但Martinelli和Spallone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失败,却没有自怜,这让Wasicsko很难让人产生共情(特别是Nay还被描述得这么天使,不过天使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她还活着给本剧做顾问,而其他人都已不在)。而且Wasicsko堕落速度奇快无比,仿佛第四集还是gentleman farmer之后没几幕就成为了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为了political power play不惜伤害家人的小人。
之所以显得突兀,是因为本剧把大量的篇幅留给了住在廉租房的几个家庭。但其实不管是有(过)工作的Norma和Carmen,还是没有工作的Doreen和Billie,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就是被困在廉租房非常惨。篇幅虽不少,角色内心却很少挖掘,比如Doreen是为什么在和谐家庭长大,却愿意街头厮混,为何最后堕落爱上crack,怎么又站起来,一切都非常肤浅。
这个问题也凸显在其他角色上。基本上所有角色都是平面化的,比如Spallone就是顽固不化反在Yonkers建廉租房,Sussman和Judge Sand是主持正义的使者等。究其原因,还是因为The Wire有五季时间慢慢让角色发展和显露性格,而本剧只有六集的篇幅。
但在这种本身既有的局限性中,更显得本剧在太多不重要的剧情中浪费了篇幅(比如Carmen回到多米尼加)而忽略了一个关键的人群:Yonkers本来的居民。本剧中出现的Yonkers居民,除了Mary“改邪归正”之外,其他人的形象多为暴民和种族歧视者。但本剧没有花任何篇幅讨论这些人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的想法是否有合理的诉求。更重要的是,本剧中也没有涉及没有闹事的“沉默的大多数”。
归根到底,这是因为一部不提钱的剧集。和金钱相比,权力是一种无形的,也更难trace。金钱则有具体的数量,只要我们遵从Deep Throat的建议“follow the money”,就能看出具体金钱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消耗的,权力又聚集在谁的手中。
以本剧而言,Yonkers本来的居民有工作(当然具体工作本片未提及),但按照美国人的惯例,应该大部分的资产都聚集在房子中。按照之前white flight的案例,其资产因为这个官司面临大幅贬值,那么在因为私产神圣不能侵犯的国家,人们感到愤怒情有可原。同时,无论是建房的钱还是日后的房租,也来自于他们的工资,而他们养的人里的确有不想工作、离婚、吸毒、犯罪的人,那么他们有所警惕和感到不公也是可以理解的。
实际上,不谈钱的问题影响的是所有人的塑造而不仅是配角或“沉默的大多数”。以主角Wasicsko而言,当官有成就感和in the game的参与感,但从其太太一直在不同部门任职就可以看到,美国传统的spoilage也是他们参选的重要动机,而这些本剧都没有提及,甚至连Wasicsko“下岗”后怎么生活也没有描述。
可以说,The Wire成功是在于让观众觉得自己深入巴尔的摩的贫民窟,那么本剧欠缺的地方也正是这诸多传统liberal立意之外的生活细节。
“Show Me a Hero And I'll Write You a Tragedy. ”从 The Wire到Show Me a Hero 大卫西蒙笔下的政治社会总盛着过分的真实感散发出晦靡的阴郁。像一把钝刀 来回在心头踯躅。
2集还是3集。
8.5/10.这是HBO出品的六集迷你剧,是根据纪实小说改编的真人真事。通过一个有野心却缺乏政治经验的年轻政客的悲剧命运来反映里根时期的种族歧视潮流,以及尔虞我诈的政治黑幕。本剧还反映出被不良民意裹挟的民主政治是多么的错误,剧中描写了几位有色人种家庭的生活,他们需要住房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他们不是罪犯,黑白混居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项公共住房政策却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到2007年才全部完成。还是HBO更适合做这种有深度却叙事缓慢的作品,我看的时候感觉很像《火线》的风格,一查CAST ,原来本剧编剧正是《火线》的编剧大卫西蒙,品质保证啊!剧名还有后半句,Show Me a Hero And I'll Write You a Tragedy,给我一个英雄,还你一出悲剧,出自著名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这句话的悲剧基调很适合本剧。
良心迷你剧。"Show me a hero and I'll write you a tragedy." 虽然Mayor Wasicsko不一定适合被称为hero,但绝对是完全的tragedy.
(201510050457) what a tragedy
Show me a hero,I'll write you a tragedy。Nick和Vin多有爱啊,最后两人针锋相对好虐,心疼死了。
几集之间的节奏略松紧不一,所以结尾略显放缓,其实另一个译名《时势造英雄》也不错,不外是造神又毁神,这样的落差才会真的杀死一个人。
Show Me A Hero.Excuse-moi.There's no hero。剧情/政治/年代/犯罪/文学改编,无评分,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不宜观看,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如需观看须满12岁最低观看年龄门槛,12岁以下儿童禁止观看,满12岁、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须在成年家长陪同下观看(分级警告)!
是琐碎的,又是完整的。是小的,又是大的。正确与错误的决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能重塑人的一定能毁灭人。基于纪实作品改编,没有新鲜元素,但也没有那种好莱坞套路。“天真”的男主在「机械姬」中演过一个迷人的混蛋,怎样都好。导演还拍过「撞车」,似乎擅长种族题材。
看完再加一星,好吧,哈吉斯我原谅你了,但是,这是托编剧的福你造吗!
很大卫西蒙风格的小城案例剖析。法律无关名望,政治仰赖名声,因而造成民选官员的纠结。时长局促,市长议会和廉租房入住项目推进讲得清楚,黑人居民则有些脸谱化,男主在后三集堕落得也有些仓促
编剧的胜利?最后的事实更唏嘘,tragedy是他一个人的,其他人依旧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好在he did make a difference
看完还是有些小失望吧。相信追这剧的人都对David Simon再熟悉不过了,却忽略了The Wire之所以无可超越,Simon好拍档Ed Burns功不可没--后者缺席的TW第5季&Treme就是明证。《黑》也一样,想法深度洞察力都没的说,但少了Ed后故事和人物都没有那么丰满和抓人。
对剧中各个人物刻画均深刻丰满。
这部剧的娱乐性或许稍嫌不够,但现实性几乎是拿满分的。值得每一个愿意认真思考的人去看一看。政治不只是一个事关价值和原则的问题,还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且不幸的是,比起事实和真相,它更是一个充斥着阿谀和欺骗的问题。但归根结底,它是一个和无数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任何一个讳谈政治的地方,才是那个最有问题的地方。
一项争议福利政策实施的报告文学多面观。所谓英雄,既是无法脱离政治游戏的牺牲品,也是热心社区事务的小市民,更是每一个在自己阶层努力生活求存的小家庭
真好。虽然是政治的故事但并没有纠结于权力中心的博弈和黑幕,主线不断推进的同时着手讲述几个平民的故事,两方的都有,各自的心态变化和处境得到非常好的反映,也显示了政策的制定是如何进入千家万户的。Nick真的是。。。。。。。最后一集看他苟且延喘真是痛心。
单就故事来说不算多出彩,而且情节的布置是有问题的,第三集和第四集太紧凑,以至于最后两集的收尾工作做得太磨蹭。真正牛逼的是角色,这又是一部靠角色驱动的剧集,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通过配乐、环境及身处其中的演员的精准把握而得到完美的塑造,好比贯穿始终的墓地戏,堪称展现角色状态的范例。
David Simon继续通过自己独特又深刻的“地方志”手法,事无巨细地解剖了这场曾发生于Yonkers却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力量的纷争:种族隔离、防御空间理论、政坛的尔虞我诈以及每一位挣扎着生活的移民自救...“和平不存,何来公正”。这不仅仅是一位孤独又勇敢的政客在一次次仕途中努力寻求自己声音、保持价值,并最终迷失于利益漩涡的扼腕故事;更关乎一群人的抗争:Mary选择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抗体制与偏见、Carmen永怀希望努力为孩子带来一个家园...Bruce Springsteen、Whitney Houston,数个音乐史的文化符号也流动于剧作中。没有流于纪录片式的流水过渡,更赋予了生气与人性,最喜欢又最被低估的迷你剧之一。
David Simon真是美国电视界的最大的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