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尽
  • 闪电
  • 我这一辈子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2

    主演:张国立  邓婕  李诚儒  何冰  刘孜  李文玲  张大礼  马玉红  岳秀清  

    导演:张国立

    猜你喜欢

     剧照

    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1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2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3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4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5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6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13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14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15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16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17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18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19我这一辈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16:38

    详细剧情

    在20世纪之初的老北京,福海、刘方子、赵二同在以白事为业的大成庄学艺。三兄弟情投手足,经历了诸多苦难,却最终走上不同的道路。被尊为大哥的福海(张国立 饰)老实本分,忠厚仁义,他继承了师傅那日薄西山的手艺,与老婆大妹(刘孜 饰)辛苦度日;老二刘方子(李成儒 饰)善于察言观色、谄媚逢迎,纵横乱世之中,信奉钱权真理,甚至还与大哥的老婆私奔;老三赵二(何冰 饰)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总想舒舒服服的发财。城头变换大王旗,福海被迫扔下本业,和赵二去当巡警,并与善良的瑞姑娘(邓婕 饰)结为夫妇。可叹这茫茫乱世,可有老实人的容身之所……   本片根据老舍同名中篇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中国最好的男演员,没有之一

    一直觉得姜文和石挥有几分神似,可能是两个人都是演而优则导,而且在演员和导演方面都达到了令人难忘的高度,但相比之下姜文的表演略显模式化了一些,至少能让人一眼认出他来,可石挥厉害之处就在于让人在银幕上认不出他来,印象最深的是在《太太万岁》和《姐姐妹妹站起来》中的惊艳发挥,据说这个曾经的话剧演员在舞台上不说话都能把主角的戏抢了,放在今天,早该把各类影帝拿个遍了吧
    写到此,突然很想念石挥,还记得《我这一辈子》开头第一句话“北平啊北平”,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2 ) 老舍,石挥,怎么连你们都要光明结局?

    整个故事非常的真实,非常的平民化,它将普通人的善与恶、聪明与愚蠢、勇敢和怯懦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构建了一种充满怀疑精神的世界观。我一直认为,悲观和怀疑是优秀艺术家所必备的两个素质。(梵高例外)。 “有钱的阔死,没钱的穷死。……五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糊里糊涂的活着,委委屈屈的就死了。可是现在不然啦,老百姓要自己当权了。你要给自己站岗啦。”这是剧中申先生的台词。不知申先生如果看到今天的中国,会作何感? ——难道老舍还看不透这轮回吗?难道石挥还没有体会这炎凉吗?新世界如何?去问太平湖,新世界如何?去问黄浦江。 ————隔靴搔痒的分界线———————— 电影是优秀的。作为一个伪影迷,我很迷恋他的打光。找花姑娘、拷问、狱中好多段落处理的太好了。光的明暗处理为营造气氛,塑造人物加了很大的分。演员选的也好,石挥自不用说。这是他自己的戏。老街坊、申先生、秦老爷、小舅子都选的太好了。一目了然却又不脸谱化。达到这境界是因为摄影的塑型很准。唯一有点小别扭就是有几个正反打太生猛了。特别申先生说到“帝国主义”猛地给石挥一个反应“帝国主义?”。太冷了。(个人感觉)

     3 ) #影评#《我这一辈子》我艹他个亲娘祖奶奶

    【by神秘的77号 form FunYS 】

    我是一个纸糊匠,平日里给家里办事的糊点童男童女,这一连好几天没事做了,正在路上靠着柱子坐,被赵爷瞧见了,赵爷喊我回家去聊聊,我想也是,坐这里傻坐着确实有些窝囊。回家里赵大爷说不如像他一样做巡警,虽然薪水不高,但也好歹落个体面,总归还是高人一等,我也是没了办法,依着他的法子去试试。

    我当然不知道清末腐朽,外面八国联军侵华,烧杀抢掠,里面辫子兵造反乱砍乱杀,可今天造反的烧房子不说还拿着大刀抓着妇女砍,我拿着这6块大洋的薪水,犯不着出去啊,回去报告警长,却被局里的嘲笑一番,这他妈叫什么事啊,二天集合弹街,赵大爷的儿子被他们当着我们面砍死。这……

    赵大爷念叨了几年儿子,我也调到了秦大人府上给看大门,平日里省了鞋不说,还能长见识。现在时兴自由平等,秦大人就是个自由的人,自由的吃,自由的喝,自由玩还自由捞钱,连我们这些平日里管烟土的现在也给他跑腿送烟土让他自由的抽,本来想去告他,想想人家是什么人啊,局长都是他派的,说到这也奇了怪了,这秦大人的院子里日本人来的越来越频繁,我当然不知道秦大人和日人本签订了二十一条约卖国,这都是堵在门口的北大学生代表申先生告诉我的,我说我吃这口饭的,你们不能让我为难,可当兵的也要来了,赶快走,结果学生们反而冲进了院子,死了不少学生,最后这秦大人下台了,我也当上了三等巡警,看来这革命还是需要学生啊。

    现在清政府倒台了,蒋介石当了头头,我薪水也长了一元,后来和赵大爷喝酒才知道这秦大人不但没倒台,官反而做的更大了,钱捞的更多了,自由的花钱,专制的用钱,秦大人买瓶香水花了50,孙元媳妇卖丫头才卖了30,这叫他吗什么事情,艹他个吗的秦大人明枪明夺不犯法,咱们穷人投个窝窝头下监狱,还真把咱们都给饿死啊,学生们哪?你们怎么不起来革命了?我当然不知道学生们带头的拿钱的给钱就散了,要官的给个官就当了,软硬不听的都被毙了。

    过了几年,迁都南京,北京越来越萧条,我的儿子丫头也长大了,女儿大妞给了局里的同事儿子,儿子呢非要学我做巡警。我不知道这会儿蒋介石不抵抗,中国已经丢了东北,鬼子已经进京了,我还要带着鬼子找花姑娘,结果带着日本人把儿媳妇小玉抓了出去,咋办呢,只能忍了,谁让我就吃这口饭呢,此后儿子也呆不下去了,走吧,随他走吧,舍不得有什么办法呢。

    熬着熬着熬过八年抗战终于胜利了,申先生被压了八年没放出来,我儿子福海也没了音信,反而日本人都被送走了,这他妈是什么事儿?!翻译官成了局长,我他妈真是越活越不明白了,盼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咱们更遭殃。

    孙元投呈诉箱举报局长,局长要弄死他,我劝说不成也被抓了起来受罪,他们非说我儿子是共产党,非要问我儿子的去处,这十多年过去了,我哪儿知道儿子在哪儿,这又是老虎凳又是灌凉水的,我这60多的人了,我哪受过这罪啊,这从前清到现在这一谋四十年,我安分守己奉公守法,这受的气我能忍的都忍了,这四十年改朝换代,不管谁来了我都得欢迎,都得给他们站岗守夜,不管谁上台,都是什么好听说什么,什么自由,和平,平等,说的好听,没他妈一个拉人屎的,最后倒霉的都是老百姓,我把这几十年心血卖给公家,如今闹的家破人亡,这是他妈胜利了这是,这叫民主啊,自由啊,礼廉耻啊?我操他个亲娘祖奶奶!

    最后我落的下雪天就一件破棉袄,我又要活着,我又不偷不抢,我几天没吃东西,眼黑腿软,我要让大家给我评评理,路边一个小伙子冻死了,我也走不动了,靠着歇一歇,这个柱子好像是我四十年前还是纸糊匠时候靠的那个柱子,前面亭子下面的巡警小伙子怎么这么像赵大爷死掉的儿子小锁,我这一辈子呦…..

    我,石挥,导演兼主演,拍完演完这个电影的时候是共产党建国8年,我说过去社会腐败蛮横如今却被自己人指着鼻子说我是右派,批斗会在上影厂的一间大会议室举行,100多人挤得满满当当。会上,同事“揭发”我骄傲自大,有点成就,就跟党讨价还价;演戏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我踏上了我最后一部电影《雾海夜航》的道具船,消失在世上,听说人们在17个月后找到了我的尸骨,可这他妈有什么用呢?不知道我的骨头上有没有不明白三个字。老舍,这个故事的原著,1966年8月23日,老舍和其他28人被红卫兵押到北京文庙“斗争”:跪在焚烧京戏服装和道具的火堆前被毒打三小时,67岁的他哪受得了这个。8月24日夜,老舍在北京西城太平湖投水自杀。不准留下他的骨灰。可能是作为作家的他怕骨头上刻着不明白有些丢面子吧,管他呢,操他妈的。

    ---------------------(本文解释使用权归放影社所有,不得私自转载、商用)------------------------

    +

    +

    +

    +

    +

    放你想要的 岂止于光影

    微信公众号:FunYSgodot

     4 ) 周星老师谈《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 原著老舍,改编杨柳青(石挥);导演石挥,文化影业公司出品;主演:石挥,程之 故事梗概:描写了北平城里一个旧警署一个老警察一生的故事。 把北平城四十多年的历史变迁和老警察的思想发展贯穿在一起; 展现重要的历史片段,从侧面表现旧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 一、历史迁变中的时代面影: 影片框架式头尾呼应:开始路灯下 晚清—民国—日本侵略—战后近50年历史面貌 凝缩国家大事:共和—辫子军屠杀—五四运动—日本侵略—战后 一个从个人角度看待历史现实的镜像 二、我这一辈子的透视: 自述体形式,都市平民的艰难生活:裱糊匠到被迫当“臭脚巡”。 坏人当道升迁:秦大人,胡局长 聚焦小人物,感受社会不公 三、艺术表现独特性: 老北京的语言:旁白与对话 特定的北京下层人的交流:调侃,自嘲与讽刺,(省鞋钱) 固定镜头凸显对话的风情:父子谈当警察,女儿亲家订婚 独特地域风情和艺术表现的独具特色 四、试图揭示生活的本质: 个人从善心到悲情到悲愤的真实感知——监狱大声痛骂的必然。 正义力量的感召和榜样:申先生的出现意义 结尾革命光明与“我”的垂老对比—揭示作用

     5 ) 怀念石挥

    十几年前,P在航空公司上班,在飞机上拿到了一本乘客看完了之后丢下了李碧华散文集。书名忘记了,只记得借来看那晚,在昏黄的灯光下,打开其中一页,第一次看到了石挥这个名字。李碧华谈她看石挥自导自演的《我这一辈子》,定他为心目中中国最好的男演员。记得了石挥这个名字之后,就想要看《我这一辈子》,但在十几年前的中国,要寻找一部老电影是困难的。

    1995年的秋天,在大光明电影院大放映厅的二楼,目睹了张爱玲编剧的《太太万岁》,除了上官云珠的妩媚之外,石挥的老年扮相也令人印象深刻。这是跟石挥第一次在大银幕相遇。一年之后,买到了《世界电影鉴赏辞典》,里面有《我这一辈子》的文字介绍,每次看到,都想着何时能一睹此片的风貌。

    待到了1999年左右,在一家音像店里,终于找到了《我这一辈子》的录像带。当然它是正版的,也没有翻版愿意来做这么一卷带子,价格很高,记得同样的价格可以在当时买N张VCD。回家看了,画面质量很差,录像带的质量也不怎样,但那是第一次看到石挥的杰作。一年之后,通过正版VCD,看到了他主演的《哀乐中年》,再度折服于他精湛的演技和与同时代男明星截然不同的演法,他的表演似乎更自然、更能跨越时代,放到现在来看也显不出有旧时代痕迹。

    200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周璇纪念影展上看到了《夜店》,石挥和张伐大斗演技之作,这是与石挥在大银幕上的第二次相遇。虽然胶片质量比较糟糕,但依然感觉超值。

    2009年,“过电瘾”放映活动由数个上海热心影迷发起,这个活动采用了影迷自己选片、包场、自负盈亏的方式与电影院合作,隔三差五地在电影院里组织观看一些公映过的老电影胶片。这其实是中国目前情况下小型艺术电影院的某种自发和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做法,很荣幸地,在这个活动上等来了《我这一辈子》的胶片。

    2009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我这一辈子》在新光影艺苑放映胶片,一百多位懂得珍惜的观众在大银幕上目睹了石挥杰作的真迹。这个拷贝保存得还不错,声音也没有很大的缺失。

    隔了60年再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它没有任何过时的元素,演员的表演自然生动、叙事手法自然流畅,所涉及的主题今天来看也还是主题,这大概是最大的历史荒谬(老舍的原著之功)。石挥导演技巧追求简洁,比如巡警妻子病死一场,三个拉开门帘的镜头在两个机位之间切换,已经交代清楚了两个时间和不同情节。这次重看,最动容的还是海福的妻子被日本人抓走当慰安妇一场,这场戏的戏剧性之强、震撼力度之大(绝无任何硬销的官能刺激),足以让2009年出品的一部同样题材的电影汗颜。

    走出戏院,想到这已是第三次大银幕上与石挥相遇了,这个夜晚,实在心满意足。

    回想起1957年11月的一个夜晚,在被打成右派之后,石挥投江自尽,17个月后尸体才被发现,但已面目全非。就像《我这一辈子》的那个光明的结尾一样。

    李碧华的那篇文章最后写,《我这一辈子》的老巡警最后成为乞丐,在寒夜自叹一声“我这一辈子哦”,就死在了雪地里。李说这是最精彩最真实的人生结局,因此人到了那个份上,想要叙述的欲望已经消失了,大部分人在死前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也没什么话值得说了,最终也就汇成一句:我这一辈子哦。

    因为,欲辩已忘言。

     短评

    所以,因为这个近似于CULT片的结局,石挥和老舍都自杀了!

    5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 老巡警说:哎呦,我这一辈子啊!石挥说: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老舍说:生命是闹着玩的,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老巡警死了,石挥跳海了,老舍投湖了。“莫笑行扶杖,昂昂争上游。”10星!10星!10星!!!

    9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
  • “没有死过的人是不知道死的快乐在哪儿,同样,也只有活着的人,才明白活着是多麽的痛苦” ——石挥

    11分钟前
  • 栖昔
  • 力荐
  • 电影上映后石挥、老舍相继被害而死,比电影更有讽刺意义。“哎呦,我这一辈子啊!”

    14分钟前
  • 尾生
  • 力荐
  • 传世经典阿,精彩程度=(茶馆+鬼子来了)x 10,每个角色、每句台词都丝毫不浪费,角度呢,是放到今日必会被删贴的那种八挖哈哈~能看到这一部的大屏幕真是福气。

    19分钟前
  • woodyallen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