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Jeng(Andy饰)是一名警察中尉,他性格直爽,待人热情,工作上认真负责,全力以赴,生活中遇到不合理的事也要管;他虽然说话不留情面,总喜欢与上司争辩,但与同事关系却相处融洽。由于他的前任搭档被贩毒团伙杀害,所以每次遇到与毒品相关的案件,就会行为偏激,因而得了个“疯狗”的绰号。他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大家庭,养父Thong退休前也是一名警察,是他从孤儿院领养了Jeng和他的弟弟Johnny,现在Jeng自己又领养了2个小孩Tum和Toe;他有一个当法医的女朋友Da,2人很相爱并已论及婚事,但Da不希望Jeng婚后继续做警察,她怕如果Jeng遇害要由她来解剖尸体,她会受不了的,但Jeng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愿意辞职,2人互不相让,婚事就这么拖了下来。局里来了一名新人,女警Lee中尉(女主,Tong饰),上司派给Jeng做搭档,从一开始2人就相互看不顺眼,工作...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十二宫》,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被迷雾遮盖的追凶者苦苦寻求真相的评价了!
Supremacyacron:
一点也不大卫·芬奇。
果树:
连环杀手题材必看的一部。
杰瑞米太阳:
曲高和寡,妙伎难工,好片无人识,烂片天下知。
曲有误:
名声大噪的悬案,最后通常都演变为追查者的执念。
巴黎小情歌:
大卫·芬奇用一种弱化戏剧张力,弱化悬疑感,非常写实的叙述方式反倒讨人喜欢。
杰夫江:
迷雾笼罩,充满未知,但藏起来的悬念无法让我保持160分钟的专注度,显然男主对谜题的兴趣比我强得多。
我们敏熙:
看了半小时后就知道剩下的两个小时只有最后半个小时是关键。这种无头公案最后都成了调查者心里的一种obsession。
George:
拍法是尝试丢掉包袱和塑造人物,但感觉有一点得不偿失,卡在中间了,但是同样的思路发展到社交网络的时候人物就出来了。
蝠蝠:
谈话时的快剪辑+机位间的快转换,大卫·芬奇就算在慢节奏电影里也要做一个炫技狂,现存于世的导演里应该是没有人比他更能运用镜头来展现故事内核了。
飞飞:
在反类型的过程中,琐碎的流程、无法进展的停滞,事无巨细地展现,看似闲笔实则踏实。一种似有若无的暧昧穿插在参与案件的人员中,把真相脂后,人事置于前。
Outisss:
完全没想到大卫·芬奇会拍一部与以前他风格截然不同的电影,芬奇的控制力很棒,影像也足够冷静克制,但整部电影让我感觉略微沉闷让我忍不住摸了几次手机……
松野空松:
先吐槽,第一组被杀以及婴儿那组是真的活该,蠢钝如猪。整部电影太冗余了,可以删一些内容,整片看下来好疲惫,明明节奏并没有社交网络那么紧凑但是看完脑子好累。
莫扎特仑苏:
当代法治社会下的正义史诗。对大卫芬奇来说确实是异类的悬疑片,但依旧可以窥见平静水面下暗涌的波涛,真相一次次在将要浮出水面时又沉入海底,平凡人坚持正义成为英雄。
盆满钵满赵+:
整体观感很像一个没那么多起伏的《龙纹身的女孩》,看了一个小时大概也就知道最后不会将罪犯绳之以法,但整体仍就是好看的。部分段落悬疑感营造的很好,但整体更多注重于三人对案件的探索、外界因素的影响,精彩的悬疑部分显得有点割裂。还是没那么喜欢吧。
欧.尹:
大卫•芬奇第七部, 真实的连环杀手案件不同于《七宗罪》那般具有强戏剧性与设计感,略显无趣的剧情让人无所适从,却也让人更关注案情本身与探案中的人物。十二宫并不那么芬奇,却常在细节中体现出导演一贯的技巧;十二宫节奏不是很明快,却一环扣一环回味起来却也并无缀笔。看罢本片,我一如探案中崩溃的执着于真相的人们一样,头昏脑胀,只想放低。
RIVER:
还是从案件本身出发去刻画人,某种程度上男主对于抓住凶手的执念更多是一种出于对环境无所适从的必然选择,前面不断渲染他在报社中的无足轻重,也有意略去对他家庭群像的描摹,包括在近两个小时的片长里一直将他放在局外人的位置,还用了唐尼的角色做烟雾弹,而当最后,在所有被遗忘的与被遗弃的秘密在他手中逐渐显露真相时,他才真正的从人物成为在字幕上有一席之地的活生生的人,那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对于自我存在的执著证明。
Pincent:
可以与《杀人回忆》媲美的犯罪悬疑片,评判这种类型片显然不能只着眼于案件与猜谜本身,同时在于看其如何构建一个由事实和疑点组成的案情迷宫的过程,以及如何让旧金山看起来始终笼罩着迷雾(前面半小时用了一个与汽车运动轨迹完全同步的远景航拍镜头来表现我们所见与我们所知距离的遥远),电影如法庭探案剧一般,在生活日常之外的场景基本都聚焦于警察方面的探案记事簿上与媒体方面的新闻编辑室内,将案情“书面化”,芬奇太懂得在漫长的时间线内,在追踪与被追踪之间,如何保持节奏感和适度的紧张感,用生动的人物细节让观众产生对主要角色的关心,也记得住过场的路人角色(比如那个前台大叔)。电影又如同进行一场精神分析和构建梦境,作为角色研究,隐喻着电影创作者对拍摄灵感、拍摄材料、拍摄对象一种偏执的迷恋。
Bob_Chow:
体系庞大,跨度数十年,叙事和镜头风格也根据需要作出转变,开始时的窥视和奇观般的犯罪事件,到中期变为交叉的多线并进,最后层层堆叠不断推进,从纯粹的观感来讲其实是从高潮降至平缓,后半程更多的是服从因真实事件改编而必须完成的任务,有头有尾。已经足够精彩但还是想要看到更多广阔的语境,比如对于时代特征,地貌,历史的刻画。中间一段黑幕配上新闻叙述非常精彩,若是能更多在影片各处则更为有趣。漫画家和警察的刻画依然摆脱不了“事业-家庭”的传统矛盾,用笔墨过多在此略有浪费。调色饱和偏暖,不失厚重。前半段着重笔墨的个像太多,导致后半程专注于警官破案时开始失衡,漫画家和原编辑逐渐隐去,最后再冒出来。放大镜头下的密文,报纸,广播,广告上的手表,胶片开头的符号,多重传播学意义上的自身媒介反思,饶有趣味,但是不够深。
子夜无人:
没有我看过的其他大卫·芬奇作品那样酷炫和花哨,反而是异常地沉稳。一般这种连环凶案的拍法要么以情节为驱动,将主体案件写得惊险刺激、高潮不断、悬念迭起;要么以人物为驱动,这里又可以兵分两路,呈现犯罪者复杂的心理动机是一种,放大缉凶者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无力感中被异化的过程又是另一种。 而本片其实在以上三种层面都有撩拨的意识,但最后真正完成输出的其实是一种暧昧的社会空气,有压抑的也有汹涌的,有逼真的也有致幻的。这种社会性不是什么对体制的抨击或者对系统机构的针砭时弊,每一次凶案过程和每一具尸体都是一次侧写,警察、记者、画家,幕后黑手,太阳、月亮、星辰、黄道周期,那可以是美利坚的冰山一角,也可以是任何人从日常到毁灭之间无差别的阵痛。真相被竭尽全力捕捉又被轻轻放过,那些为此被耗费的人生再也不会迎来新的结果。
Bwheat19920313:
对于生活在当今这个相对来说可以叫做“风平浪静”的社会中的我们,其实很难去想象有这样完全可以称得上“恐怖”的事情在我们周围发生,更是难以想象曾经有这样的人为了追求这几乎难以捕捉到的真相,付出了超越他人的想象更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一切。但这样的故事真实地发生过,还被大卫·芬奇这位在那时候已经有了一定名气的导演所记录下来。整部电影看下来实在是让人拍案叫绝,这一定是我狭小的观影量里最好的电影之一了。其实说实话,这部电影其实不太算那类最让我喜欢的电影,它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有太多惊悚的杀人桥段和烧脑的推理过程,但是在芬奇冷静克制但又无处不在释放着情感的镜头下,缺失了这部分抢眼内容的电影却依然让人动容不已,仿佛有魔力一般地让观众完完全全沉浸到了那种想要去揭开真相的情绪当中。这起案件到了最后凶手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闪闪发光的是那些能为了这么一个早已不被人在乎的事情,却依然愿意赌上自己所有风华正茂的最好的时光的那些“孤独者”们。其实他们的心里何尝不曾有过害怕和退缩?但那股执着和坚持早已穿透旧金山湾那漆黑的迷雾,照耀在每个观众的心里,如七月四日的烟火那般通透人间。毫无疑问地本届最佳电影,因为它不仅告诉我们电影可以把故事拍成这般精彩,更是可以跳出荧幕往每一个人身上打上烙印,让人们在许多年之后想起依然能心头一颤:啊,原来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过这样耀眼的灵魂。
#FIFF13#DAY2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本人非芬奇粉丝,所以难免有些地方没能get到导演所擅长表现出的东西)
本片算的上是现如今我个人最喜欢的芬奇电影了(虽然还没有将他的作品补完,但就目前来看,是最佳),因为本人对七十年代风格的喜爱,在这部电影中或多或少得到了满足,毕竟,从一开头的复古风格的logo,就让人直呼有那味儿。而芬奇的个人风格也在《十二宫》的重组事实里,散发出神奇的魅力。
首先,电影的画面中表达了一种对物体的迷恋{总让我想起(总统班底)}。首先,我们可以单独的把本片中的大特写拿出来看,简单之余精确的将证据的“真实性”摆在观众面前,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扑朔迷离”。
而另一方面,摄像机,信件和电视这些元素,在我看来也成功的构建出了独属于过去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唐人街》,《电视台风云》}。
除此之外,另外还有两个值得突出说明的视觉“重点”。首先,电话这个意向作为很重要的视觉元素被从头到尾的运用,电话作为一个引导的物件,象征着外界的交流,以及使得多方人物的距离得以在对话的场景里足够的拉近,让观众沉浸其中。与此同时,另一个大一点的“物件”汽车也一样被突出,在马克叔登场时所运用的上帝镜头,稳稳地跟拍出租汽车的运动,汽车作为一个探访未知的引导空间,被观众的眼球所记忆。我为什么先说这俩个元素呢,因为后面,后面有极大的作用。
另一点,就是芬奇所为人津津乐道的对话场景的拍摄,本片中有俩点被突出,一是类似于(打破第四面墙)的凝视镜头,被全片时不时的运用,此处当然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影像风格的埋设,“走入角色的情绪”才是最最主要的作用,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平铺直叙中,我们得以在这里看见心理浮动的暗流。而除此之外,正如芬奇所有的作品为了叙事所做的事一样,人物的场景中,正反打的切换象征着引导者与被引导着的关系远近,以及值得观众注意的重点的话语,而环境的流畅转换,则很好的依靠美术部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说完这些,我们看位于后半段,吉伦哈尔所饰演的罗伯特拜访冯恩那段戏,刚才提到的这些元素里就得到了极好的运用,也使得这个高潮的戏份是如此的牵动人心。
当然,除此之外,本片更让我所喜爱的,就是前半段犯罪过程的调度,极具黑色片风范。缓慢的铺垫,没有太多血,带着让人兴奋地真实的暴力,是如此的迷人,着实有当年新派警匪片的风范。(当然,如果这个拍不好的话,也对不起连电影中都直接点名道姓致敬的《肮脏的哈里》)
大概如此。不过在最后,自己还是得大声的说一下,虽然这片是佳作,但我还是,不,喜,欢,芬奇风格!!!!(最后的吐槽,哇咔咔,写这篇意料之中的累啊,而且还没多少字数。。。)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Scott
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国爆出一个大新闻。
一支名叫“破案者”的独立调查组声称: 他们找到了十二宫杀手。
嫌疑人名为加里·弗朗西斯·波斯特(Gary Francis Poste)。 2018年8月14日去世,生前未被警方怀疑。
破案主要依据为法医物证和亲友证词,其中波斯特额头疤痕与凶手画像吻合。
他们还破译了十二宫杀手密码,其中一份密钥即波斯特全名。
网友人肉搜索还发现,早在2018年就有人称他为十二宫杀手。 如同来自过去的“实锤”。
声明激起千层浪,话题冲上热搜。
《十二宫》主演马克·鲁弗洛(曾在复联饰演绿巨人)发来贺电,庆祝这一历史时刻。
十二宫杀手(Zodiac Killer),也被称为星座杀手、黄道带杀人魔。
十二宫,就是天文学的十二个星座。 他是丧心病狂的连环杀人魔,也是高智商罪犯。
上世纪60年末,他在北加州参与了多起杀人案,自称杀了37个人。
每次作案后,他总会给媒体写信,吹嘘谋杀罪行。
他留下四组藏着他真实身份的密码,半个世纪过去仍未完全破解。
其中一封信里他写道:我爱杀人。
十二宫杀手制造了美国历史最大悬案,没有之一。
十二宫杀手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调查组真的找到他了吗?
Scott带你聊聊这个笼罩美国人心头半个世纪的梦魇——
电影由“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绿巨人”马克·鲁弗洛、“神秘客”杰克·吉伦哈尔主演。
大卫·芬奇(七宗罪、搏击俱乐部)导演。 作为这个时代好莱坞导演顶流,《十二宫》可能是他最被轻视的经典。 成长于美国罪犯猖獗的年月,十二宫杀手是他的童年阴影。
他曾用一年半时间采访案件当事人,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为最大限度还原事实,拍摄时几乎排除了所有模棱两可的情节。 不管是严谨性和娱乐性,《十二宫》都是堪比纪录片的黑暗悬疑佳作。
1969年7月4日,一对偷情鸳鸯把车停在了无人停车场。
就当他们准备不可描述时,第二辆车尾随停在了后面。
司机下车走到男孩身旁,突然掏出手电和手枪,连开五枪。
次日中午,一通电话打到当地警局。 电话中的男人声称对这起命案和半年前的上一起命案负责。
上一起命案指的是1968年12月20日,一对高中情侣在情人巷遇害。 情人巷距离停车场,只有4公里。
警方追踪凶手电话,发现电话亭距离警局只有几个街区。
命案过后女孩不治身亡,男孩上辈子可能拯救了地球,捡回一条小命。
8月1日,《旧金山纪事报》《旧金山观察报》和《瓦列霍先驱报》同时收到神秘信件。
寄信人自称为前两起案件负责,信件末尾留下了一个十二宫标志。
每封信件附带一份不同的密码,密码包括字母、摩斯电码、星相符号等。
三份密码共408个字符,也被称为Z408(Zodiac 408)。
杀手声称密码藏着他的身份,要求把它们印在报纸头版。
否则他将不停杀戮,直到杀够12个人。
《旧金山纪事报》刊载了密码,附文当地警察局长回应:
我们不确定这封信是凶手写的,需要更多证据确认身份。 6天后,第四封信如约而至,信中交代了不少只有警方和凶手了解的细节。
信件开头,寄信人自封了一个名号: 亲爱的编辑,我是十二宫杀手。
之后不久,加州一对高中老师夫妇破解了Z408:
我喜欢杀人,这非常有趣,比在森林里杀野生动物要有趣得多。人类是最危险的动物,杀人赋予我巨大的快感,这比在一个姑娘身上发泄更痛快、彻底。最棒的是当我死后,我会在天堂重生,我杀死的人会成为我的奴隶。我不会向你们透露我的姓名,否则你们将妨碍我积攒来世的奴隶。EBEORIETEMETHHPITI(末尾符号没有意义)
信件透露十二宫杀手是个邪教徒,杀人是为了追求“重生”。
同时他还是一个影迷,译文引用了1932年美国恐怖片《最危险的游戏》台词。
一个月后,十二宫杀手第三次出手。
湖边野餐的大学生情侣遭遇一名怪人。 怪人头戴刽子手头罩,眼角戴着墨镜,身穿背带裤,胸口挂着十二宫标志。
男人举着手枪接近,自称刚刚越狱,需要一笔钱和汽车逃往墨西哥。
他用预备好的塑料晾衣绳让两人绑在一起。 就在他们以为只是普通抢劫,男人突然掏出一把刀刺向两人。 男人被捅6刀,女人被捅10刀。
之后,十二宫杀手在车门上写下一组数字。
数字标明了三起案件的时间、地点以及手法自证身份。
和第二起命案类似,案发后不久他给警方打了一通电话挑衅。
当警方赶到电话亭时电话只挂断了几分钟,上面还有他的手印。
命案过后同样也是男人幸存,给警方交待了上述一切。
两周后,十二宫杀手第四次行凶。 他随机坐上一辆出租车,路口停车时突然掏出手枪杀死了司机。
随后拿走司机的钱包和钥匙,撕下司机衣角,大摇大摆走开了。
三名吃瓜少年恰好目睹全过程,立即报警:凶手仍在附近。
谁承想警方误将嫌疑人通报为黑人,几个警员和凶手擦肩而过。
最后警方只能根据少年回忆,绘出十二宫杀手肖像……
出租车命案之后不久,《旧金山纪事报》又一次收到杀手来信。
信中他寄来一块司机衬衣碎片自证身份,嘲弄警方是让他光明正大逃跑的蠢货。
除此之外,他首次预告犯罪: 他要毁掉一辆校车,把小学生一个一个干掉。
消息一出,人心惶惶。
过了没两天,一通电话打到警局。 自称十二宫杀手的男人要求和著名律师梅尔文·贝利电视直播连线。
直播对话中男人前言不搭后语,话里话外透露着歇斯底里。
事后警方确认,电话是一个精神病人打来的。
十二宫杀手似乎却对冒名顶替十分认可,事后真的给贝利打了一通电话“致谢”。
之后几年,他给媒体寄去了几十张信件、贺卡。
他在信件中自称杀了37个人,为多起尚未告破的案件负责。
他在贺卡中附带了一份340个符号组成的密码Z340。
如果人们解不出密码,他又要开始“干活”了。
虚荣心最鼎盛的时期,他威胁民众戴上十二宫徽章,否则就要大开杀戒。
他像严厉的老师,责备警方无能,犯罪挑衅警察系统。
也像调皮的孩童,耍宝刷存在感,玩弄大众于鼓掌。
嚣张但不愚蠢,胆大但不鲁莽。 不谋财不贪色,只为出名高调犯罪。 人们相信这个被称为开膛手杰克在世的杀手多半还活着,伺机重出江湖。
十二宫杀手逍遥法外那些年,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寻找他的踪迹。
他热衷点评电影,曾在一封信写道:《驱魔人》是我看过最好的讽刺喜剧。
1971年,一个披萨店老板投其所好拍了一部cult片《十二宫杀手》。 他在电影院设下陷阱,试图以观影抽奖的名义收集观众笔迹,帮助警方确认犯人。
同时,不少人一本正经地为寻找十二宫杀手奋斗。
首当其冲的是保罗·艾瑞(Paul Avery)。
他是《旧金山纪事报》犯罪专栏记者,经验丰富,左右逢源。
长年在专栏中挑衅杀手:
自称十二宫杀手的人是一个笨手笨脚的罪犯、骗子,潜在的同性恋者。
多年激将,1970年10月终于收到一份十二宫杀手的万圣节贺卡回应。
贺卡中附有一块司机衬衣碎片。 卡片上写着:你完蛋了!
当年新闻业自危,人人佩戴“我不是艾瑞”徽章急于撇清关系。
艾瑞却没有躲藏,反而上电视接受采访,以示对抗凶手决心。
招摇的作风令他收到更多线索,一份匿名举报提醒他留意1966年命案。
这桩命案和十二宫杀手手法类似,笔迹类似,可是距离洛杉矶400多公里。
这一发现,让案情有了更多可能性。
所有人都在欢呼,大卫·陶希(David Toschi)却不开心。
他是旧金山警局负责抓捕十二宫杀手的高级警探。
无数匿名举报接踵而来,警方被海量举报分散精力。 追凶如海底捞针,直到半年后他终于接到一个靠谱举报。 举报对象名为亚瑟·李·艾伦(Arthur Leigh Allen )。
李身上疑点重重:行迹和犯罪现场重合、有一把带血的刀、曾自称十二宫杀手……
大卫追查李多年,甚至在他的小屋找到了凶手同款手套。
就当所有人以为铁证如山,鉴证科却认定李的笔迹、弹道都与凶手不符。
大卫功亏一篑,罗伯·格雷史密斯(Robert Graysmith)顶了上来。
他是《旧金山纪事报》漫画作者,业余推理爱好者。
被悬案吸引,十年如一日扎在案情侦破,出版过两本调查记录。 电影《十二宫》就是以他的调查报告为原型。 沿着大卫的线索追查,他发现了十二宫杀手的杀人规律及其他嫌疑人。
兜兜转转绕了一圈,他发现头号嫌疑人还是李。
在罗伯的要求下,警方找回了停车场命案的幸存者。
幸存者指认,李100%是十二宫杀手。
人证物证俱在,旧金山警方终于对李提出诉讼。 可几乎同时,李就因心脏病去世了。
2002年,警方DNA鉴定发现李和十二宫杀手留下的物证不吻合。 不得已撤销了指控……
十二宫杀手在70年代后期便没有了动作。 2004年4月,旧金山警方以资源不足为由,终止了调查。
然而受《杀人命盘》《十二宫》等电影影响,警方还是决定在2007年重启调查。
去年年末,三位国际科学家合力破解了十二宫杀手的Z340密码。
解题过程按下不表,单说译文:
我希望你在尝试抓住我的过程中得到很多乐趣。打电话上节目宣称是十二宫杀手的那人并不是我。我不怕毒气室,因为它可以把我很快送入天堂。我现在有足够多的奴隶为我工作,而其他人到了天堂就一无所有了,所以他们害怕死亡。我不害怕,因为我知道,在天堂里生活将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译文不关键,破解很鼓舞。 依靠科技力量,人们距离十二宫杀手越来越近。 反观其他民间推理,大多也就胡说八道。 2014年,加里·L·斯图尔特发现生父可能就是十二宫杀手。 斯图尔特指出父亲和十二宫杀手素描画像神似,指纹笔迹匹配,DNA鉴定一致。 他把证据写进小说《最危险的动物》,成为当年全美畅销回忆录。
然而警方并不认同,认为大多数证据都为臆测而非事实。
在无良出版商的怂恿下,把推理演变成一场闹剧。
类似闹剧不少,其中就包括开头提到的“破案者”。
新闻报道当天,警方马上推翻了这个说法。
“破案者”权威不被认可,其出示的证据大多为间接证据。
例如他们把波斯特额头伤疤看作证据,但警方认为素描画像上的“伤疤”只是阴影。 十二宫杀手案,仍然为开放状态。
半个世纪过去,这起案件的迷人之处在于明明真相近在咫尺,却始终无法验证。 我们不知道真相到底是顺风车杀人、ABC杀人还是团体作案…… 十二宫杀手一直没有落网。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寻找十二宫杀手?
即使找到,估计他早就到了无法承担惩罚的年纪。 《十二宫》中罗伯也被妻子问到这个问题。 他回答:因为没有人肯做。
有些事存在,就得有人去做。
寻找十二宫杀手并不是为了惩罚生者,而是为了给亡者公道。
哪怕有生之年难以成真,迟来的正义总好过缺席的正义。
正如Z340解密视频开头一段话:
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是为了被杀手杀死的人们及其后代。
我们希望正义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十二宫杀手迟早会被找到。 文/Scott
完全理解很多人对片子闷和无趣的控诉 但是这种平缓松弛的节奏感和流水账似的表达方式完全是我的菜
簡潔、鎮定、沉穩、大氣。令人感慨以致無語。
《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的大卫·芬奇,拍出这样毫无兴奋点的片子实在是有些失望!
案件迷人之处就在于,你觉得自己无限接近于真相,却无法验证它。
有一种电影总是在看过之后时不时想起,甚至觉得回味无穷。这部就是。
挺枯燥的……
纯对白片 适合听力课
其实归为伪纪录片都行,走的完全不是传统犯罪片的道路,完全被误导,带着看犯罪悬疑片的心态去看绝对会觉得坑爹。。。主角就不是zodiac,而是所有这二十多年来查这案子的人,悬疑的点在所有人都符合凶手的部分特征,但永远找不到这人是谁。。。讨论区的讨论很有意思啊~
导演能在这部里隐藏自己的风格,就是最大的突破。
资料馆2014.1.25.4pm 节奏较快、信息量很大,但最有趣的还是当cartoonist决定一定要找到凶手后的如痴如狂的调查,抓到十二宫变成了某种绝对的人生意义。即使真相(谜底)永远不可知,但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谜底来赋予努力以意义。因此每个警探都会有自己的头号嫌疑人,而这多种解释使世界免于崩溃。
沉稳大气,有条不紊。大卫芬奇终于摆正了心态,放弃了《七宗罪》和《搏击会》里哗众取宠的伎俩。
真实的犯罪中没有戏剧、没有转折、没有英雄,甚至没有玩弄一切的幕后黑手。更多的是巧合、误会与错过。人们因此将生命浪费于追逐幻影,于虚无中寻找意义,于酒精中自我消沉。如果说十二宫有「贡献」,或许是给了这些人些许「追求」。就是这么荒诞。
说是关于十二宫杀手,其实都是关于那群苦寻不得失去一切的人,年年停在华盛顿樱桃街角叹息无言的镜头看来真是异常苍凉心痛。在所有的人都渐渐忘记,渐渐放弃的时候,不肯放手的人心里这种漫长而沉溺的苦楚和执念,要如何才能说清?
勇气、机敏、执着...正义的力量一再发光,却始终不能把黑暗照亮,所有的聪明才智在未知的凶手面前显得荒谬而幼稚。经过漫长的拉锯战,电影在两小时后开始发力,线索和证据每次回顾都有新发现,似乎再前进一步,就能揭开真相。可是,当你沉溺于谜底的时候,其实你也成为案件的“被害者”了。
看完《十二宫杀手》,做了一个被杀的梦,站马路牙上,一个小孩见我抽烟,伸手来要,递过去一支,他比划着要一整包,并扑过来抢,一躲闪,突然眼前一亮,一刀扎过来,朝胸口位置,基本闪不开了。慌得醒了,心想这不是十二宫杀手,应该是上帝之城。
精彩之处在于真实 没有奇迹 没有巧妙安排 推理有时是冗长枯燥 甚至毫无结果的
就像钟表的12个刻度一样,用力非常平均。
冷静的叙述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动情的参与者。
我要知道他是谁,我要站在他面前,看着他的眼睛,我要知道那就是他。
我和我老公一致认为十二宫凶杀案绝非一人所为。影片的前两个小时都很无聊,直到漫画家真正着手调查才开始有意思起来。影片的真正高潮在电影放映员说出海报均有他亲手所画的那一刻。不过结局让人有一种打了两个小时飞机结果就高潮了一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