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0

    主演:内详

    导演:刘鸿彦  宗平  

    猜你喜欢

     剧照

    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 剧照 NO.1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 剧照 NO.2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 剧照 NO.3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 剧照 NO.4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 剧照 NO.5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9-01 12:57

    详细剧情

    罗布荒原,地球上最严酷的地质地貌在这里汇集。所有已知的历史中,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这两种力量,在罗布荒原的融合与冲突,最为激烈。   2014年,由国家科技部规划,5家科研单位共同承担,来自古气候古环境、地质、地貌、考古、古人类、遥感等领域的前后50余名专家,开启了历时5年的“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这是百余年罗布荒原科考史上,一次综合性、系统性最强,历时最长的科学考察活动。在荒原之上,他们将会看到些什么呢?   多种学科的几十位顶尖专家,在长达5年的艰辛探索中,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技术,让我们逐步接近了罗布荒原的历史样貌。跟随着科学家的足迹,我们将看到在万余年的时空尺度中,人类在这里反复出现,又都神秘消失。罗布泊的游移盈缩与多种极端地貌,此消彼长。小河人群曾经的家园,楼兰古城的兴衰存亡。没有人怀疑过“丝绸之路”的存在,但也没有人相信,两千多年之后...

     长篇影评

     1 ) 第三集内容空洞还偏题,其他三集值得看

    纪录片叙述方式:科考人员见闻和分析记录

    —— 个人观后感 ——

    西域这片神秘土地,遍布各时代古遗址,而罗布荒原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一番的地点。科考人带着更为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手段,综合文物考古、环境考古、地质学、农学、遗传学及卫星遥感等多学科对罗布泊进行综合系统全面科考。

    最近看了好几部西域相关的纪录片,但都是年代比较久远,缺乏最新发现。而这部片子实验数据和科考发现还是这几年的,算是非常新的科考记录,也用了现代科学角度解读罗布泊文明。除了第三集过多渲染遥感微波技术和实验之外,其他内容都比较值得看。

    历时五年 2014-2019 罗布泊综合科考,为我们清晰梳理出曾经在罗布泊(古称蒲昌海)存在过的文明,还解答了他们消亡的原因。

    曾经存在过的文明:

    一万年前的「细叶时期群」→ 4000年前的小河人→ 2000年前的辉煌古楼兰 → 南北朝时期 →元明短暂居住

    消亡的原因:

    罗布泊经历过大洪水、大干旱、从盐海到荒原,从穴居到建城,在人间与荒原之间切换。文明水有而居,水竭而消。

    —— 以下为分集小述 ——

    第二集| 无人区

    以寻找小河人生活遗址最后通过综合科考清晰梳理出罗布泊这个地方从史前几万年到小河、楼兰、再到魏晋、元明时代都有人居住。他们的吃喝用具也做了考证。

    这一集的结尾文案写得非常好“文明之前就有人类来到这里,从使用细石器的狩猎者,逐水草而居的小河,到成为丝路枢纽的楼兰人,人类一次又一次的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家园,但又一次次的被迫放弃逃离。”

    第三集 | 地球之耳

    (大耳朵罗布泊 蒲昌海)遥感天军从太空视绝俯视罗布泊,像个耳朵,所以取名地球之耳。测出了罗布泊接近真实面积11602平方公里,以及罗布泊大概消失的时间在南北朝时期(当时也是大旱期)。但这一集更多集中在现代遥感科学技术、实验等,有点跳跃。虽说仍然属于罗布泊研究的一部分,但是介绍篇幅和画面过长,喧宾夺主了。

    第四集 | 长路漫漫

    玄奘法师的描述“上无飞鸟 下午走兽 复无水草 顾影唯一 口腹干焦 几将殒绝 四顾茫然 夜则妖魅举火 灿若繁星 昼则惊风拥沙 散若时雨”

    丝绸之路古代道路遗迹的寻找。科考人员的执着求证精神让人敬佩。

     2 ) 第一集《楼兰的模样》的三个点

    一、人口的流动。2010年,北京市的外来人口占比是35%,广东是28%。而根据对这一地带古代人类遗骸的研究推测出当时的外来人口是28.6%。这一数据让人特别震惊。能够在交通、医学、物资等一切保障远远落后于现代的情况下,是什么动力,使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进行流动,有什么必要性?还是说当时经济的繁荣,环境的稳定,远远超出了我们现在人们的想象。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地的人类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融合,特点鲜明的欧洲人种和蒙古人种的人类遗骸同时并存。是否说明这一地区就是一个“内陆港口”,虽然不是大多数人们的常住家园,但已然是一个万国来贸易,商贾永不绝的贸易中心。

    二、人与环境。科考队员遭遇的严酷考验,不仅是缺水、寂寞和艰苦。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窝在帐篷里,从早晨到天黑一动不动,躲避大自然的酷烈的惩罚的无奈,还有什么都做不了的愤懑与绝望。如果持续更长的时间,很难不让人疯狂。这让观者再次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可以改造环境,环境更可以塑造人,而且立竿见影!

    三、楼兰“楼兰”这个名称的由来。因为在罗布泊著名的科考地点三间房“三间房”附近发现了有关楼兰的文字记载,所以这个区域,甚至更广的地域在空间上被现代科考人员命名为“楼兰”。更因为著名的“楼兰姑娘”,这里变得广为人知。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容易被命名成为代表。

     3 ) 一直在路上的科考专家

    1981年4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宣布,在中国新疆罗布泊地区所发现的楼兰少女古尸,死亡时距今3800年左右。在遥远的几千年前,罗布泊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却最终消失不见,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4年,气候古环境、地质、地貌、考古、古人类、遥感等领域的前后50余名专家,开启了历时5年的“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前年上映的纪录片,数据的更新还是比较及时的。 在无人区的罗布泊,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是真的值得敬佩,很多过程我也不想赘述,我更想讲的是信念。 沙尘暴的突袭,让原本在做饭的科考人员只得躲到帐篷里面,整个人缩成球,一动也不敢动,静静的坐着,也许就是一整天。一个人的耐性和心性,在罗布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有多余的水,不能刷牙洗脸,洗头洗澡更是奢侈,持续40几天的生活,让我不禁潸然泪下,在目下360度的空间,荒无人烟是怎样的空寂,怎样的度过这一分一秒,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这样的环境。 有一位科研专家说他喜欢戴上耳机听歌,听歌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太孤单,音乐是充满希望的。昨天和朋友说我们每天的日子是真够索然无味的,还好有音乐,幸好有音乐。音乐热爱,所以我会一直浪漫。 通过遥感发现了在“地球之耳”的地下水时,科学家的兴奋是可以让人感同身受的,承受这一份喜悦的难度让人心疼,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有了发现,敬佩。 如今罗布泊有了人气,国家在那里修建了工厂国投罗钾,让这片存在了一万年的地区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活力,科研专家的科考从此也不再那么孤单,好似曙光照耀,星火兼程的未来。 科考任务带给科研专家们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当然最重要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才能支撑着他们一直走下去,将来也会有更新更令人惊奇的发现,楼兰的丝绸之路古道也终究会裂揭开迷底,希望可以等到那天的到来。

     4 ) 《我〔们〕所经历的罗布荒原〔泊〕》要点记录

    (一)旱极。从土里找食物遗迹靠的是植硅体分析(植硅体:植物体内的硅化结石)。不同植物会形成不同形状的植硅体。即使本体枯朽成灰,植硅体仍旧能留存下来。食谱:小米、黍子(麦子)、水稻、(哈密瓜种子和核桃等瓜果)、牛羊肉。功能清晰的〔西域小城〕大城格局:宗教区、军事区、村镇、墓葬区。楼兰存在于西汉时期。这座楼兰古城测年数据:主要集中在东汉时期,公元70多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公元300年左右。 挺好,环境又变好了。然后,你会看到在雨后可能会有一两棵小的青草在生长起来。在那个时候真的会感觉到生命,是非常非常好的存在。 (二)楼兰的水资源主要是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高山融雪所形成的河流。旧石器时代人群(约3万年前)→使用细石叶的人群(狩猎者,约1万年前)→逐水草而居的小河人(小河文明,约4000年前)→成为丝路枢纽的楼兰人(楼兰文明,约2000年前)→元明绿洲时期(约600年前)。 (三)我们的核心技术其实是在天上,因为我们是天军。我们在天上所取得的这些科学发现,需要在地面来进行验证。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呢?如果这件事情我不知道,那我一定要知道。 罗布泊‖罗布荒原 无人机:比人眼更大一点点,但比卫星又小一点点的尺度;对传统手段的重要补充。 你强烈的好奇心要战胜你的恐惧和害怕,然后你才能得到你想要得到的答案。 (四)罗布泊中,首次发现并证实了丝绸之路古道“楼兰道”实体。 沿着先人的足迹继续前行。让我们能够看清,心中的那条路应该通向何方。 末了,温暖人心的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锲而不舍的科学工作者坚守在岗位上。

     短评

    从新疆回来以后,第一部与新疆有关的纪录片,吃完饭瘫在沙发上突然看到的,追了四天。科研工作者们的信念感啊,真好。回来以后看到有关新疆的东西有点多了,不知道是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新疆上,还是真的有谁在暗示我什么呢🥺

    7分钟前
  • 无我与我
  • 还行
  • 很多的好奇,很多的发现,很多的未知,还有很多的希望,特别是在这样的领域还有许多优秀的女性科研者。这样说来,面对许多的问题那些敢于首先发声的人们出现在科学界、学术界一点不奇怪,因为他们最接近自然就远离利益,更接近于理想与梦就更纯粹,因为他们深深知道,有时候真相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9分钟前
  • 月夜流樱
  • 力荐
  • 近年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国产纪录片之一。不仅新在综合了遍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运用高新技术或跨学科手段的各种前沿学科的罗布泊大科考,也不止新在丰富的冲击性甚至颠覆性的新发现新成果,更新在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细节都基于结合了学术研究与私人生活的学者个人体验视角。

    10分钟前
  • ALICE27
  • 力荐
  • “2014年,由国家科技部规划,5家科研单位共同承担,来自古气候古环境、地质、地貌、考古、古人类、遥感等领域的前后50余名专家,开启了历时5年的“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

    14分钟前
  • 这么近,那么远
  • 还行
  • 用科技的手段解释考察历史,片子里有很多年轻人参与科考,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才辈出,新生力量的蓬勃。单说画面也很美,值得看。

    19分钟前
  • 兰之漪扬
  • 力荐
  • 罗布泊-罗布荒原的演变这个研究项目不仅仅是科考,更像是对历史的探究。第三集里用微波测量从罗布泊带回来的盐块,在G弦上的咏叹调的BGM里旁白说着水泥房里塞进一个宇宙!科考真是一件寂寞却又浪漫的事情!

    23分钟前
  • fre_issey
  • 推荐
  • 科考的逻辑和证物搜集简直要笑死个人……

    26分钟前
  • 猫小蓟
  • 很差
  • 很不错的纪录片,以一种科学的考古来介绍,感觉很有趣。工科男看这种还是很喜欢也能接受的

    28分钟前
  • 八米二十四尺
  • 力荐
  • 这种科考只持续5年太过可惜…

    29分钟前
  • Mayest may
  • 推荐
  • 颠覆了很多过往认知

    33分钟前
  • 林深Leche🎶
  • 力荐
  • 拍得还挺舒服的一套片

    36分钟前
  • さらばエリカ
  • 推荐
  • 罗布荒原的深度解读

    40分钟前
  • xiaoguizl
  • 力荐
  • 前两集还行,后两集比较水,我国的某些纪录片总是会被拍成视频化工作心得或科研综艺的感觉,没有那么多干货就别硬撑那个片长

    41分钟前
  • 飞花弄晴
  • 还行
  • 一、科学家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就是如果这件事我不知道,我就一定要知道。二、有多少证据敢说多少结果。

    46分钟前
  • 元亨
  • 力荐
  • 这已不是斯坦因、斯文赫定时代的罗布泊,也不是伊弟利斯、王炳华时代的罗布泊,最新的联合科考可以比喻做现代化的多兵种联合作战,用的都是当下最尖端的高科技。科学家们的装备补给已经比过去好过太多。但,荒原依旧是荒原,身处其中的孤独感恐惧感从未消失。这不仅仅是五年的科学考察,更是人类与荒原的再次对话。纪录片的片名突出了“我所经历的”,不仅记录下科考的艰辛、科学家的执着,更是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感受。当场景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上下班人头攒动的地铁通勤路上、背上包一次又一次地向荒原进发、荒凉如月球表面的罗布泊之间切换时,一种无法言说的历史感、沧桑感生起,似乎科学道路上的求索最终都指向了哲学思考……

    47分钟前
  • 麦田圈212
  • 力荐
  • 没看够a

    50分钟前
  • 戈尔贡佐拉
  • 力荐
  • “这其实是对我自己的补全,我是这些人群的一部分。”那些消失在荒原里的人,埋没在风沙里的故事,希望有生之年可以重走丝绸之路。

    55分钟前
  • 谁也不是
  • 推荐
  • 进度一集半,我所看过的最朴实的纪录片,但朴实已经足以震撼。致敬这样执着的、艰难的、朴素的考古工作者。

    58分钟前
  • 云在青天
  • 力荐
  • 前两集不错。后两集不想看下去

    59分钟前
  • 豆友2697947
  • 还行
  • 楼兰和小河发现的续篇吧,第一二集相对较好,第三四集尤其是第四集太烂。装B装文艺的某古人类学家,对博士生不咋地的某遥感专家(学生随你去那么艰苦的地方一锨一锨开挖,自学无人机电路,居然毕业后让学生收拾东西自己赶路,怎么不把学生推荐去你的研究中心工作?学生自言走上社会的一句话里面多少无奈),急功近利的寻找丝绸之路的某地质专家,想出名想疯了吧,恨不得随手一挖就是考古重大发现?片子竟然是科研界现形记,有几位踏实严谨的科学家倒是很不错的。

    1小时前
  • apfelana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