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如同一叶扁舟,飘浮在物欲横流的大海中,若没有清醒的头脑,足够的理智来驾驭这艘船,便很可能沉没或是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找不到出路。。Matooros(女主的嫂子)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平时只关心外面社会的事,完全没有尽到妻子和母亲的职责。而Plao(女主的哥哥),是国家政府某部门的高官,平时也只顾工作和应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所以女主Nitima,平时除了上班之外,还要帮忙照顾哥哥的三个孩子(Pimros,Pajana,Malathip)。Matooros为了面子,经常炫耀自己权势和财力,花钱无度,但事实上其经济来源只有丈夫Plao的薪水和只存的一点积蓄。Sirin(五星级酒店老板)和Feungthong(妓院老鸨),作为Matooros的高中同学,十分清楚Matooros的经济状况。因为平常花销大,经济入不敷出,导致Matooros脾气暴躁,对家里...
VIFF. Oscar Short Films. Documentary. 感觉无解,除了大陆漂移:)
片子是媒体年终盘点的水平,但有现实意义
在平庸煽情配乐中,让救援队的船长饶舌那些生命啊、轮回啊、一家人啊的大道理,烦死了。虽然有点刻薄,但怎么不跟下去,看看橡皮艇难民到了兰佩杜萨之后的命运会如何,最后又还是展现一些新闻数据。其实船长Jon Castle这个人很有故事,绿色和平组织的老骨干,偏偏在这个纪录片拍完后去世。
太长了…
奥斯卡纪录短片提名,出于人道利益还是人权利益?要怨怎么不说是淘宝的皮艇又便宜又好用....题外话,同样故事是上个月无政府组织“No More Deaths”在美墨边境沙漠放水被判违法
虽然是难民题材,但是也给了一个第一线的角度去看难民问题。
看的时候心情非常复杂,当第一艘装满几乎全是青壮年男子的皮筏艇被发现的时候,那场面简直太震撼了,我仔细在银幕上搜寻貌似找到一个戴头巾的妇女,后来几艘船渐渐有采访妇女儿童,但总之难民问题呢,是一个对于我来说想不明白的无解之题。在如此前后两难的困境中,拍这个阶段的难民片意义就没那么大了。
短片单元已经被种族,难民和LGBT题材挤满了
Oscar '19 Short Documentary Nominee. Compared with "Fire at Sea" and "4.1 Miles"
这几年的纪录短片总是围绕着这么几个话题:临终、难民、中东战争,好像没别的可讲了似的。类似的难民偷渡片不知道拍了多少个,每个都很努力想激起你的同情心,这套对欧洲圣母可能比较好使,但在我这个冷血局外人看来就是:哦美国人一面修着边境墙一面又来忽悠欧洲接收难民了。看着密密麻麻的人挤在一艘小船上,大部分还是身强力壮的青年,我很难有什么正面的想法,只是为欧洲未来担忧。倒不是说对这些人的困境坐视不理,在大街上看到流浪汉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帮助他,但没几个人会把他接到家里养着。
这个以及很多类似间或夹杂着悲壮配乐、航拍风景镜头、和受苦人的大特写的纪录短片的意义大约并不在其影像语言上,而是社会和道德意义上的警醒。
所以奥斯卡为什么要提名
It tried so hard to move you — the grandiose score and the producer’s repeated question (do you swim/you don’t know how to swim) really turned me off. It’s better off to be a fiction to have impact, like Sully. What a waste of such poignant stories.
苦难与人道主义
神似《海上焰火》,非常适合时下政治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