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拍给程序员看的电影
这个片子一点都不文艺。因此我很喜欢。因此本评论写给程序员看。
这是我见过的关于“未来”“时 间旅行“一类电影中剧情最严密,逻辑最自圆其说的一部片子。
我怀疑编剧是个程序员。
首先简单回顾下剧情:主角起初可以预见到两分钟内的未来情况,因此可以提前趋利避祸。后来他为了遇到了一个命中注定的女人,去尾行(tail)跟随她来到了大峡谷。他发现和这个女人在一起时,他可以预见到更远的未来。后面的剧情,就是被一些没看懂的人大骂被耍了的情节:主角预见到比较远的未来,在未来,他又不断产生各个分支去搜索各种结局,最后这条路径还是无法找到最优解(其实是获得了一个最差的结果,全都死掉了),因此在电影的最后,整条搜索分支都回溯回远点。
显然,他运用了递归的能力。这一点在电影的高潮,码头仓库一段体现的最淋漓尽致:他在每条岔路口都递归的去搜索。这个情节简直可以拿来放到计算机算法课上当课件用了。
其实在电影的最后,主角选择了和政府合作共同打击黑恶势力,还很狗血的说了几句挺哲理的话。但这就是结局么? 醒醒吧,这是编剧照顾文艺小资们的情绪故意卖的破绽。谁家用递归写个深度优先的搜索会只搜索一条分支呢?!
而那句很狗血的话:关于未来的一个特性就是每次你看着他时他会改变,因为你看着他了。
这分明是对side effect 的批判嘛,在另一部伟大的电影butterfly effect 中也有对 side effect 的深刻批判。因为有了副作用,程序的行为将变得不可预知,程序的正确性验证也就无从谈起。这是主角对纯粹函数式开发的深切呼唤。
通过FP还有另一个好处:并行
关于这段搜索的情节,有几点值得主义的:他同时并行执行了多个搜索任务。但是在电影里,又似乎不是纯粹的并行,因为其他的搜索分支会知道之前的搜索结果,进行剪枝。这算是搜索优化。
关于递归,大家基本上都认同吧。那么为什么起初主角只能预见两分钟,而后来尾随了一个mm后就人品大爆发了呢?真相就是他开始”尾递归”了。
关于电影名 “next” 。 这是表示迭代中止,跳转的语句。
另外,关于未来的计算,未来的过程,大家想起点什么来没??continuation。
think about it. 为了宣传FP的思想,老美居然拍了部电影,真是寓教于乐阿。
2 ) 如果时间非线性
douban上有个程序员写的影评,满眼“递归”“函数”“并行”“迭代”之类的词儿。可能由于职业习惯吧,我看电影时满脑子都是非线软件的剪辑段落- -
我从小就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时间是非线性的,我们该如何展开下一秒的生活?是像哈利波特那样躲在南瓜后偷窥“当时”的自己,还是像克里斯一样主动改变它?
Here's the thing about the future.关于未来有一个重要的特征
Every time you look at it,每一次你看着未来
it changes because you looked at it.它会发生改变 因为你看着它
And that changes everything else.然后其它事也跟着一起改变了
凯奇老了。当他蓄起长发垂下眼睑,当年那个英姿勃发的帅小伙更添一份成熟与稳重。我想我还是喜欢这样的凯奇的。就像天使之城里那个痴情的天使,看着他的眼神你会不由自主地心疼。
NEXT,迭代中止。跳转。
我想起《机械公敌》,同样先入为主地架构了电影所阐述的世界的游戏规则。《预见未来》在这一点上还是比较圆满的。菲利普·迪克贡献了一个声画演绎空间很大的出色文学剧本。
影片自开头就很流畅,赌场追逐一段堪称运动摄影典范——演员走位、摄影机运动都如行云流水般令人称快。克里斯好潇洒!
表现手法上,影片利用视觉特技与声音特效,如程序运行般展开时间线交错前进的描述,而手法并不单一——除了受阻返回重新开始之外,后面分身搜索的并行表现亦很新奇。
本以为核武器威胁消除,英雄抱得美人归这故事也就完了,然而导演却再一次把我们遣返到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一路上时间线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我们被一次次愚弄,而后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片尾字幕居然是倒放的,这不禁又令观众产生了“追溯时间”般眩晕而兴奋的感觉。可谓用心良苦。没记错的话,《罗拉快跑》也是这样吧?
过硬的剧本+票房灵药主演+商业元素集成,不错的片子~:)
3 ) 回复性的飞跃
设定和剧情都比较赞。回想起前不久那个鬼面还是鬼头骑士,那个开着献祭的骷髅兵,这个电影就是一次回复性的飞跃啊!介绍链接及海报如下:
说几个印象比较深的地方:
首先是科幻元素的设定,再怎么提倡乎略硬伤看艺术,但硬伤始终定看了不爽的。而这部电影中的设定除了主角几近蛮不讲理的预知以外,全都很赞。凯哥饰演的主角,拥有二分钟的预知能力,预知身边妁事情二分钟,而且看到的是多可能性未来。这个设定就很赞,很附合进化论,高预判力突变种嘛。同时避开了预见自己预见这种循环性予盾。这种超能力者隐藏在赌城拉市的某一马戏团当演员,很真实呀。然后,从一开始便闪现的女主角,能够被提前若干天预知到,也很合理嘛,天使一般比较耀眼的。凭借先知的能力,凯哥的俊脸以及一片痴心,自然爱情甜如蜜啦。
然后是冲突设定,恐怖份子又偷原子弹啦,还是十颗。反恐这边没有办法了,却好运地掌握了这位先知,要请他出山对付原子弹。话说先知一般比较喜欢归隐,但原子弹落在旁边的话怎么也不会好过的呀。不过极积响应政府号召的话本电影就成了拆弹技术片了。凯哥刚过上幸福生活,主观上当然不愿意掺和军方那堆破事。
之后接下来的电影后半段就只能说是"GOD BLESS ANMERICAN"了,为了安排凯哥回心转意帮助军方,整个电影的后半部份都是预视了。先知到自己不配合没有好结果的凯哥终于走上正途,加入了反恐的阵营之中。
再往后说到电影的效果,处理得不错,主角逃跑中利用自己制造的事故冲散众追兵,自己游走于事故之中的感觉很棒。最终的反恐围缫与人质夺还,反恐部队一下子展示出了部队中编制先知的优势,利用分身画面表达主角预视多重未来的手法也很优秀。
凯哥狠多电影里面都表现了那种莫名痴情的,大爱无声的,无辜的爱情。这部电影里面也是,一个只有两分钟预视的先知,预视了N天看到了自己的梦中人,除了义无反顾的爱还能有什么?整部电影展现出来的感情也很炽烈,很动人。但是,电影的后半段都是一个超长的预视而已呀!对电影中的现实来说,女主角妹妹的遭遇就是,一段美好的爱情摆在眼前,一夜情之后男人摆出身负救世重任的姿态,甩下一句承诺离她而去呀!继"天使之城"后的又一出悲剧呀!
4 ) 预见未来
“人生应该充满惊喜,不应该都是注定的。”假如说人生是注定的,那么一切的一切又是多么的无聊,不论你怎么做,都摆脱不了命运的束缚,这对于人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又是一件令人感到多么轻松的事情。
搭讪那一段有点像土拨鼠日哈,一直重复,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也许这就是读心的用处吧,他们不能读心,但是却有着无尽重复的机会,生活随时都在重来,不需要你回答正确的答案,只需要你在恰当的时候,面对恰当的人,给出一个恰当的答案。
“未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你看到的时候,它就变了,然后一切都变了。”未来改变了,那原来将要发生的未来还存在吗?不讨论了,不过电影中几乎把预见未来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时刻预见着下一刻将要发生什么从而避免灾祸,最后寻找绑架者的那一段实在是牛爆了。
5 ) 视觉化的博弈论
尼古拉斯.凯奇的这部《后来》算是他今年的强档娱乐大片了。看之前我听说了不少负面的评论,比如他表演一贯耍酷啦,比如情节上特别虎头蛇尾啦等等。不过我对于娱乐片的一贯观点是故事不要刻意拔高,观众不要要求太多——一言以概之,看电影要懂得自己去看的是什么,只要表演吻合片中人物性格特色,节奏掌握得好,不沉闷,视觉效果棒,故事前后自圆其说没有硬伤,这样的动作娱乐大片就基本达到要求了。
如此想来,这部《后来》的故事竟然有很多让人惊喜的细节。
尽管情节说的是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Christ能够看到与自身相关的两分钟之内将要发生的事情,貌似时间旅行类科幻题材;可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对博弈论的一个视觉展示。Christ做的与一个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做的也差不多:在限定条件之下,推导出未来发生的无限可能,然后比较这些可能的结果得出最优结论。不过Chris不用像经济学家那样用电脑啊或者通过原始的数学公式手算,他是内在能力,生出来就能看见。所以影片开始Chris在赌场逃离警卫追踪一节真是精彩得让人拍手称快! 这简直就是一博弈论机器人那!
尼古拉斯.凯奇在类似片段中的表演说“耍酷”也好,说“到位”也罢,按照故事情节,如果这样的提前最优选择是可能的,那生活就是这样神奇这样酷的,所以影院里观众才一边大笑一边骂着:这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
后来电影在现实与推测之中反复跳跃,如果站在博弈论的角度看,整个故事就是在讨论可能性与选择的关系,那就完全合理完全正常了。比较吸引我的一个细节是Julian Moore饰演的FBI侦探与Jessica Biel饰演的Chris女朋友Liz谈话,要她回旅馆房间后给Chris下药,但不能一进屋立刻下药,而是等待两分钟后再行动。我反复思量这个安排是否合理:Liz一进门Chris来迎接他,从这时起他就能看见之后两分钟内发生的一切可能,所以不能在两分钟内下药;可是随着时间发展,Chris应该也能顺延看见三分钟、四分钟之后的一切可能啊。电影中暗示的解释是Liz与Chris见面后,Chris进入卫生间刮胡子,所以他是只能看见与他自身活动相关物理空间内的未来可能的,Liz两分钟后下药的事因为发生在另一个房间,所以他看不到。尽管这个解释还不十分完美,比如,假设Chris和Liz在旅馆门口谈话一分钟才进入卫生间,而Liz刚好在2分59秒下药,那在一分钟这一时刻Chris还是能看到Liz下药的举动的;再比如,后面Chris进入仓库推断一切可能从而找出最优行进路线的时候,他的“可视范围”是不受物理范围限制的。这个细节上的偏颇是影片理论体系的一处硬伤,其目的性只是为了表现Liz对Chris的感情,其实可以删除,不过加入倒也不影响影片整体的博弈体系。
对于很多人讨厌的虎头蛇尾的结尾,我个人竟是非常喜欢其中的某个元素的。Chris运用自己的超能力,在每个两分钟时段都做着一切最优化选择来实现一个最完美最正确的未来,可最后竟然发现每一步的完美走入的仍然是灭亡的结局。这种博弈论中阶段性正确与整体正确的悖论再一次通过具体的故事被视觉化——人在对未来做推测的过程中每次都是竭尽所能选择最优行动方案的,但由于“幸运”这个因素的扰乱,即使每一步都做到最优,最后可能还是负负得正选了最错的一条路。其实如果故事减少动作片元素而把力量都放到这个悖论上来,深度也可以上去,有趣性也能增加不少。不过还是那句话,对于娱乐片要有娱乐片的标准,如果你接受了《后来》这个故事的前提限定,不上来就因为“一个小人物被FBI找来拯救世界”这样荒谬的情节所吓跑,那么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值得玩味值得体会的地方的。
部分内容刊登在《电影世界》杂志,如转载请注明。
6 ) 先知先觉与蝴蝶效应
刚刚看了部电影《先知先觉》,约克孙有某种预知能力,可以预知到2分钟后的事,并且可以事先采取行动,随着行动的产生,结局也随之改变了。打比方说,他可以预知到2分钟后谁要从哪个方向射击,所以他就可以躲避。
电影的主旨是未来是可以被看见的,当你看的时候你就在改变未来了。可以用游戏来打比方。人超脱于屏幕之外可以看见周围一定范围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判断未来很短的时间内可能会受到的威胁,然后先发制人,空间和时间在这个时候如此统一。如果把人生比作这种电玩,那么超脱于尘世之外,看到我自己,看到楼下的sue,sue正在开门准备上楼梯往我宿舍走,我提前2分钟知道什么时候去给她开门或者提前打电话给她说等下我去她宿舍让她别上来了的确是合情合理可能发生的事情。
一直对时间有偏执的好奇。我们的世界已经被确认由四维空间构成。如果构成第四维的物质和构成其他三维的一样,那么时间和空间是不是存在某种相似?比如把现在比作501房间,401是过去,601是未来。那么当我住在501的时候,401已经造好布置完备不能更改了,那601呢?是没建筑好?是建筑好了还没有装潢?还是建筑好了装潢好了只等我推门走进去?
我过去的一举一动对于之后的2分钟后的结局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今天如果没有在sue的引诱下去看电影,就应该做了一份6级卷,第7章的数学也应该复习了一点了;我去看了电影,所以现在在写随笔。
以前MM跟我说了部电影《蝴蝶效应》。相当喜欢即使没有亲看,却像在心里放映过一样。讲的是男孩可以通过看以前的日记回到过去某个时候,改变当时的某个动作,之后的情节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觉得这是真实的。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看到某一页的时候会留个选择题给读者选择,通常是问假如你是文中警察你会1,跳车去追至78页,2去找马戏团团长至143页。整本书有7、8个选择,读第二遍的时候改动其中1处,最终的结局就南辕北辙了。那时候还没上小学,这本书却出人意料印象深刻,影响却直达上大学后的今天。如果小学毕业去了北郊,现在我在哪里?如果志愿填了浙工商,现在我在干什么?
一直有个离奇的念头,要造个主题公园,是一座高塔,进入每个房间后都会看到一组片段像AB剧一样,剧末要求回答一道选择题:假设你是剧中人,会A怎样怎样,会B怎样怎样,按下选择钮的时候,有梯子降下来引导你进入下一个房间。我只是想看看,一个选择的偏差是不是谬以千里;还是只要是同一个人,人生观没有变化,即使其中的某几步走的不同殊途还是能同归?比如从常州去苏州我可以坐火车去,但我选择先坐汽车去无锡再坐火车去苏州可能选择不同,结果却是相同的。
未来是种种可能,就像这座高塔,看着巍巍峨峨,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际遇,但你上到第二层没有上第三层的时候,第三层原本有的可能突然消失不见,所有都是不存在的。命运在没有到来的时候是存在的,到来的是种种可能中的一种,其它的可能到来的时候就不存在了。
还行吧
凑和着看吧
我发现叫杰西卡的都是花瓶
国腾二教的教室,票价2块钱。只能作为周末夜晚的消遣,立论就是漏洞百出。最后,我恨凯奇。
话说尼古拉斯凯奇的头发真的很倒胃口。
疲于奔命的两分钟,碰上女人,可能就是一辈子。
穿越场景还是挺酷的
好片!
尼古拉斯·凯奇有点做作...
我喜欢,创意不错,女主角漂亮
视觉化的博弈论
原来一切只是一场梦的结局最狗血了
其实影片只有20分钟,其他一个半小时的都是浮云。
貌似我飘过了
有几段好帅。结局唉唉
最近看的穿越时空的片子蛮多,这部还算是意外之作,不错,一气呵成!意犹未尽……
天命不可违,当你知道悲剧将发生,而努力去改变但是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发生的时候,那份沉重。。。最后的亚当夏娃和苹果树。
你只能预测三分钟?OK,我教你一个迭代算法
最近很喜欢凯奇。
原著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