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微爱之渐入佳境》:我在北京,挺好的
2011年春,我在北京结识一帮青年,他们生活在文艺的国度里,张嘴是蒙太奇、闭嘴是毕加索,他们没有柴米油盐的琐碎和车贷房贷的压力,只有一腔热血和文艺之心,滚烫而闪耀。
之后几年,我几乎没见过他们,只关注他们QQ的心情,从“今天我又见到姜文了,好激动”、“跟哥们组了一个乐队,超牛逼”到“还是自己的家乡有味道”、“老家的房子怎么这么贵”,短短的时间,曾经记忆中的他们生活好像换了人间。有一个哥们的心情:“买房了,得努力挣钱了。”此后,再也没有更新过。
这些生活中的事情像极了顾长卫电影《微爱之渐入佳境》里的情节。
这是一部出乎意料的片子,本以为是一个拍给90后观众看的小妞电影,结果电影商业属性外壳下承载了太多导演的私货——梦想照不进现实。曾经看过一句话:“很多导演一生都在拍一部片子。”其实,顾长卫也是这样的,从最早的《孔雀》到《立春》,再到现在这部片子,他都是讲述生活与理想的矛盾和纠缠,只是时间和地点换了,但是这种焦灼的状态依然存在。
沙果,一个“北漂”编剧,和他的兄弟黄小瓜、阿呆组成“梦想三剑客”,一心想拍一部叫做《与狼同居的日子》的电影,但是,他们与自己的理想始终一步之遥,甚至在追梦的过程中,他们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强大的生活面前,理想变得一文不值,他们一次次的被生活碾压,最终逃离了北京。
电影中的悲剧人物是黄小瓜,他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惨败之后,回家变卖家产凑足钱来北京排练话剧,而后在癫狂的排练之中坠楼而死。这和顾长卫的第二部电影《立春》中的王彩玲是相似的,王彩玲也曾穿着歌剧服装跳楼自杀,最后还是败给了生活。
在黄小瓜的世界里,生活和梦想是二元对立的,他会觉得放弃梦想就是向生活妥协,这也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但是,在房东大姐的“这是北京,这是CBD”的吵吵声中,梦想已经把他们剥光了,只剩下尊严,也许他们不知道,房东大姐曾经是唱歌剧的,也曾在《为了艺术为了爱情》中激情澎湃。
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在世俗生活中苦苦挣扎着。黄小瓜为艺术牺牲,阿呆为了艺术出卖兄弟和灵魂,沙果遭遇了爱情失败和理想破灭,回到家乡开饺子馆。生活永远是最厉害的编剧,它用一个叫岁月的东西,磨平你的棱角,冷却你的激情,然后在它的戏剧里给你安排了一个最世俗的角色,平平庸庸,直到终老。
顾长卫聚焦的是当代年轻人的状态,并用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整个电影呈现出来,嬉笑之中有深情,贱浪之中有真爱,但是批判力度不及《孔雀》和《立春》,电影给了观众一个光明的结尾——女神回归,事业渐入佳境。也许,这些情节只有电影中才能产生,这时候,电影才是一个造梦的工具。都说艺术模仿生活,但生活要比艺术难的多,姜文说,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但更多的人的太阳并没有升起,他们也只会再给家人打电话时说:“我在北京,挺好的。”挂下电话,泪流满面。
2010年冬,我考研失败,回家途中遇见一个老乡。
他问,哥,你是干啥的。
我说,我还是学生。
他给我让了根烟说,当学生好,我早就不上学了,现在在北京开老挖,今年挣了30多万,家里让我相亲,准备在县城买一套房子……
2 ) 《微爱》凝炼
《微爱》凝炼,五星好评。顾长卫活生生地制造出了诚意感,没有一丝玩票的痕迹。这位摄影大师出身的导演,将爱情、喜剧、惊悚用光影、剪辑揉成一团微妙的爱情电影。都说Directing is 80% Casting,这片选角很出色,陈赫的贱让整个影厅的女性观众直上云霄,Baby饰演的陈哥在顾长卫笔触的渲染下突破了她花瓶的过去,个性分明,有态度。你抓不住顾长卫的光影,那节奏迷离惝恍,痴醉着荧屏前的暗处牵着手对你哭、惊、颠、骂的燕侣莺俦。
3 ) 蛤蟆功蛤蟆功蛤蟆功
因为我内涵不够,眼界不高,也没看过顾导的名电影儿,就只能说自个儿的感受了。
涵盖了【文艺】(跳跃的片段,没有来的眼泪,突然悲伤的死亡剧情)与【幽默】(get不到点的段子,陈赫式夸张贱表情,最好笑的是AB做作的儿化音)还有突然出现且印在我脑海里深深的【蛤蟆功】。
故事主线的大概和街边发的妇科诊所小册子上有相似之处——《残酷啊,北京和女人,命运弄人是为哪般?》 《努力就会有收获,给京城下每一个奋斗的你》
开场时坐满的兴奋人群,有很多人在聊这周五跑男里陈赫和AB的表现。
退场后的人群,我想大概人群也就是只想聊聊他俩跑男里的表现了。
演员演技需修炼,名导儿走下神坛也摆脱选选好剧本吧。
王宝强说不抛弃不放弃,下次我也会不顾风险买电影票哒。
4 ) 《微爱》顾长卫为票房拼了
《孔雀》1000万、《立春》310万、《最爱》6000万,这七千多万票房花费了顾长卫导演七年的时光,然而从七千万到一亿却只用了一个圣诞夜的时间。七年7000万和一夜3600万,顾长卫导演仿佛一夜开窍,找到了那把让票房数字飘红的金钥匙。但就票房数字而言《微爱》绝对是顾长卫最成功的电影,尤其在当下的国产电影市场,口碑好赚不到钱就等同于耍流氓、瞎胡闹。
一直以来,顾长卫的电影都是口碑极佳票房欠佳,虽然文艺青年对他的作品趋之若鹜,但他的电影就是叫好不叫座,这首日的3600万票房也终于可以让他扬眉吐气一回,谁说文艺范的导演就不会赚钱。
什么是票房的保证?当下的年轻人到底喜欢些什么?顾长卫导演是下了一番心思的,《微爱》中的主要元素几乎个个切中要害,微信、约炮、文艺青年,这是电影的起因和主要人物;青年屌丝奋斗史、爱情公寓加内地特供鬼故事,这是电影的主要故事线索;苦追女神而不得加北漂梦的破碎,这是电影情感的推进动力;屌丝逆袭女神是故事的大团圆结局。唯有王彩玲的化身包租婆能够让人依稀看到点儿顾长卫导演的影子,其余通篇都看不出此电影是出之于年近不惑的顾长卫之手。
看完全片最大的感受是,导演这次是真的拼了,很难想象如若不是有一颗年轻而悸动的内心,怎么能拍出这等青春洋溢的电影。
都说姜文的电影暗喻、讽刺、黑色幽默,但这几个词放到《一步之遥》里显然有失偏颇,但用来形容《微爱》却恰如其分。嫩模、编剧、女大款,几个小人物反应的却是整个大环境,人心浮躁、世道险恶,为理想而努力奋斗、为爱情而不顾一切,终究敌不过每个月7000块的房租。有人为理想埋头苦干、有人为理想投机倒把、有人干脆为理想去死,转来转去才发现不过是原地踏步,等你终于想明白了,懂得拼死一搏永远都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才发现那些最最宝贵的东西是根本不需要你去努力争取的,苦苦求而不得的不如干脆放弃,属于你的早晚都会自己跑过来,比如那个让你朝思暮想的女神,给她点儿空间,就算她打算向你冲过来,你也得给她留点儿冲刺的距离。别把梦想逼得太紧,退后一步留点空间,只有懂得把握分寸,人生才会多一点儿美好。这是《微爱》所传递的人生智慧,虽然电影表面看起来嘻嘻哈哈,但内涵和思考空间确实成熟且理性的,像是一个过来人想要借由这个有点儿“潮”的故事想要表达的。
前三分之一是爱情公寓,中间三分之一是惊悚故事,后三分之一破碎的北漂梦,虽然故事有点儿凌乱,但好在接地气儿,知道观众想要在电影院里看什么,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讨喜之处。
5 ) 本片唯一亮点就是上天台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上天台“这个 词出现在了我们的日常用语中,网上屁大一点儿事儿就被调侃要上天台。这次,在这个电影中终于有了上天台的直接观感。
不过黄小瓜比起那些在网上叫嚣要上天台的人来说,上天台的理由充分一些。30多了还在一无所成的北漂,曾经差点儿就成电影男主却最后时刻被换下,遭遇兄弟的背叛,不得不卖了老家的房子来放手一搏,即使知道希望渺茫,却只能不成功便成仁。
我不知道他跳下去是对现实绝望而跳下去,还是入戏太深不小心的意外,但是即使是入戏太深,也是被绝望的现实逼得进入戏中,逃避现实,逃避着逃避着就下去了。
在一部肤浅到极致的爱情片中,唯一能触动我的大概就是这一个小片段了,其他的,呵呵
6 ) 文艺老青年携手嫩模鼻祖AB成功上位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晓鹏说这句话的逼格很高,我想说,当顾长卫放下第五代导演的光环、文艺老青年的身段去了解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切,原谅中国电影的畸形,创作出这样一部狠到逼格很高的电影,真的让人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老头子。
好吧,请允许我因为看过这部电影因为太过喜欢,忍不住想管这个年过半百的顾老师叫声可爱的老头子。
当然,装逼提到大文豪,也是因为这部电影骨子里的文艺气息,顾老师干文艺出身,当然给男主角安上编剧的身份,才能最彰显文艺的逼格。电影的意义,“就在于让人置身于变幻无穷的环境中”。编剧的意义,就在于当电影出现“深情款款的牛魔王”这般台词时,可以让这头牛再飞的再久一点。所以你看到了这部戏文艺又接地气的台词根基,是比《失恋33天》鲍鲸鲸的段子精致耐看,也比《匆匆那年》九夜茴的青春文学更加徜徉恣肆。
当在大众看来第五代导演快要找不着北找不着观众,如:张艺谋的《归来》、陈凯歌的《搜索》都还依旧高姿态的时候,谁也想不到平时如此低调文艺腔作势的顾老师,居然能下狠劲拍出如此一部接地气的戏。整部电影看下来,会有很多会心一笑的桥段。沙果奋笔疾书的敲打着键盘,让人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柯景腾式的“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和狼人同居的日子》应该是《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牛图腾》就想到《狼图腾》,还有no Education的《中国合伙人》佟大为,《失恋33天》的王小贱和黄小贱傻傻分不清楚,最后还不忘调侃下Baby的黄晓明。
然后还有唱红大街小巷的宋东野的《董小姐》,唱烂大街小巷的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顾老师真的是什么把中高低端的地气全都接上了,艺术品位和低级趣味通吃。CBD的豪气范,双井的文艺范,电影学院宝强梦最初开启的地方,面朝798艺术花开,广告植入潜规则,中国电影创作市场受资本的限制,顾老师这破费心思的解读,还是笑言面对,终于可以让那些北上的香港导演彭浩翔之类的也看看,什么叫做正牌的国产艺术老青年霸气接地气。
当然,除了“接地气”,还想用“投入”来形容这部电影。真的是导演功力深厚的原因,我会觉得全片看下来一直被导演带着走,就不会跳戏。沙果更改三次剧本,每次简单几句的文字描写,就让人很有戏中戏的画面感,另外,尤其是恐怖场景的突显,硬是让人真的被活生生吓到跟着沙果就进了精神病院。
还有全片我个人认为最棒的部分,就是黄小瓜自杀的地方,说到黄小瓜这个人物,在他死之前我一直把他看做很无关紧要的人,长相很路人甲,跑跑龙套刚刚好,但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也就是他诠释“狼人”那个角色,戏剧演员本身的专业素养立马就在“舞台”上显现出来,他分不清“天台”和“舞台”。其实,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被他代入,也全然都分不清楚,他坠楼的那个画面真的算是美到是全片的高潮,“投入”就是一个演员对他事业最大的热爱。[感谢黄小宝美女]
这种屌丝逆袭白富美的故事,可能是演员亲和活力的原因,终于也让人看到点真实的感觉,不像《101次求婚》遥不可及的志玲姐姐被黄渤逆袭总让人觉得有些扯。Angelababy这次真的是美艳和出彩,这位嫩模鼻祖,经过这些年大银幕和大荧幕的磨炼,也算是从《奔跑吧兄弟》成功跑出来的实力派了,不再像个花瓶,也算是可以把《分手大师》中依旧还是花瓶的杨幂甩下了。
一个摄影师出身的导演,能把片拍成CCTV电影频道质感也是一件蛮惊悚的事.....
顾长卫没有陈凯歌卫道士般的使命感,反而有对新鲜事物永葆好奇的童真,捣鼓出一部不敢让人相信是50后导演拍的作品。电影话题时髦,格调轻松,甩掉学院章法,无忌自我破坏,众客串穿越乱入。陈赫演屌丝还真不赖。对质量甭较真儿了,看能不能在贺岁档另辟一条蹊径吧。
竟然出乎意料的好看…………
豆瓣高冷狗一贯的姿态就是评论里说着还行然后给个1星2星彰显高贵身份。更恶心的是自以为是的不看电影直接上来就骂题材骂演员骂导演然后给1星。豆瓣能不能设置一个心理测试机制来屏蔽这种心理变态乱给分?
这是2014年的喜剧之王,是2015年的城市之光
第五代讽刺着大数据时代,同时又受惠于大数据时代。返老还童,拍学生作业,尿着尿着就把钱赚。
压根不是爱情片,或者只是打着爱情片的幌子。前面很差,无论形式还是台词,都是那种想前卫又前卫不起来的土爱情剧。不过到了后面,故事再次回到顾长卫的老路:被现实击毁的文艺梦。以梦想三剑客各自的选择去探讨这个话题,才发现顾长卫不过是打着年轻人的旗号又讲了个老故事。张鲁一的天台戏算个小升华
下半身开始的爱情,渐渐上了脑。大概是牛魔乱舞的中国电影圈写照,以致压垮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戏份。玩的不够奔放不够低俗不够露骨,讲北漂,结果真被那些最省事和没特色的城市人流空镜头给吞噬了。没有失恋33天那样的粉饰美化,可是,小贱男依然大行其道。以及,顾长卫老师应该去看【如何拍摄发短信】
要说这片子是挺 low的,要不是看到了蒋雯丽,很难想象是顾长卫拍的。一锅大杂烩…段子合集,网罗了各种网络流行语;神奇的在一个半小时玩儿了好几种类型片…但必须说,它真的很好笑!!文艺青年的梦想被黑了个遍。“北影厂门口就是文艺青年的批发市场”好喜欢这句啊哈哈
看到二流微电影一般的片名就有不祥感,果然只有二流微电影水平。讲电影圈小编剧与投资人的事。顺带给微信等十多个品牌打广告。一边恶搞国产电影一边卖弄情怀鸡汤。各种混搭。看完只记得男主角一张东尼大木(不是周杰伦)的脸和杨颖的下巴。作为一点也不像顾长卫风格的顾长卫作品,非常失望,只能给一星
《微爱》绝对是年末最多味的火锅!看得我是又哭又笑又惊悚好吗?!全片也是充满了对文艺圈反讽和自嘲的意味。顾长卫一直都是时代感极强的导演,但这次真的是让我惊艳了!!!五颗星推!
最不像顾导风格的一部。笑点什么的是有了,大多是陈赫的扮贱风,真正差的是一个主题。全片其实如同一个个小品,想到哪编到哪,语言段子类型明星一锅炖,中间还不免吓唬观众一把。要说还挺只适合在贺岁档观看的。
喧闹的商业元素下依旧顾长卫的文艺腔调,整体感觉就是极力打算商业化却丢不掉文艺青年标签的混合体。顾长卫标志性的魔幻现实主义,陈赫每次剧作时写作风格变化,现实遭遇跟着变化,好比《与狼人同居》对比现实的与狗相依,多种元素杂糅,总结:其实生活才是最好的编剧。几位明星客串亮点,张鲁一惊喜
导演一反常态,用网络剧、微段子的形式拼凑出一盘快餐,迎合生活在微时代中小市民的需要。和主人公“沙果”笔下不断转换的剧本契合,影片的类型片走向也在不停转换着,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吐尽北漂一族的梦幻与心酸,讽刺了贵圈的丑陋与媚俗。玩票性质,如果一味做这种糖衣艺术的话,没理由去看。
断断续续,零零散散,情节碎片化,人物单薄无力,故事简直瞎扯,还带着点北漂生活苦逼式的无病呻吟。影院观感年度最差,没错,就这部了。
电影的拙劣让人不可思议这是位从艺三十多年电影工作者的作品,《微爱》有爱情,有梦想,有荒诞,有悲情,甚至还有惊悚等等,但却未有一个方面能让人有感于有亮点,一位本有着自已鲜明风格从摄影师转型的50后导演,却非要摒弃过往,转型拍这么一锅狗血喜剧乱炖的戏中戏,有遗憾更是对其随波逐流的失望。
商業片為什麼就不能好好拍呢,一定要如此bad taste才證明自己放下身段嗎?而且墮落、毫無幽默感之餘卻仍要裝出一副針砭電影圈時弊的姿態,不得不說有些土炮和噁心
电影人的尊严在哪里?演员们的演技在哪里?孔雀立春最爱的那个顾长卫在哪里?电影尴尬得令人不敢直视。与其这么四不像,还不如干脆再拍得飞一些。
卯足了劲儿去接地气,却离现实越来越远。装疯卖傻、冷嘲热讽、多视觉风格混搭,整体就是微电影质感的段子集。硬生生的搞笑、硬生生的伤感、硬生生的电影梦,顾长卫玩一次就够了吧。
原来我一直以来用的都是单机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