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被抛弃后,我选择站着去死
一,光荣退休
王抗美, 当年单位的技术骨干,修火车业务一流;当年单位的文艺骨干,长征组歌的领唱。当年的自己样貌周正,我抗美指着算命上的照片说"这跟我年青时挺像"。如今的自己,只能怀抱着光荣退休的镜子,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落魄的街头。
东北老工业基地当年是共和国的长子,石油,煤炭,钢铁甚至先进的工业技术大力支援国家建设。工业学大庆,铁人王进喜的精神影响着全国工业发展。同时,东北又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坚决支持的地区。在建国初期,东北工业基地就像王抗美年轻时一样,在单位是骨干,在家是顶梁。随着东北资源枯竭,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东北的发展模式也像王抗美一样,到了光荣退休的年记。王抗美依然唱着长征组歌,念着高尔基的海燕,抽着大前门,一句“叔呀,你怎么起个女的名呐?”让他突然警醒,看来时代真的变了。
二,一块五算后半生行不?
王抗美算命,其实是在找后半生的发展方向。 东北的城市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在大工厂里建了一个城市,而不是在城市中建了一个大工厂,当大工厂面临困境,城市建设便积重难返。环境,文化,经济,人文不但落后,更无法容入到国家大的发展环境之中。 退休的王抗美空有一腔豪情却迷失了方向,因为他发现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个曾经自己建设的世界突然不带自己玩了。有技术,又不能在大街上摆摊修火车,当过长征组歌领唱,又不能在小剧场走穴,蹬三轮车,肺又吃不消,王抗美应该去干什么?当重工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包袱,东北老工业基地又该如何振兴呢?
三, 欢迎整死!
“你贿赂谁呢!”王抗美打飞小贩的洗发水。“小伙子你看,你这个是灰,不是鞋油!”王抗美帮擦鞋大姐解围。“肺病是不是工伤无所谓,有这几百块行,没有也困难不到哪去。”王抗美跟领导说。“我一看,我比春阳还膀,我干点什么不挣钱呀。”王抗美跟老伴说。虽然困难,王抗美依然保持着善良忠厚老实人的本质,不死皮赖脸向单位要政策,不贪占小便宜。能力有限,路遇不平也能从容出手,死要面子,活受罪,为的是那一点点尊严。但是家庭的不安,终究是任何正常人所担不起的,老伴重病,姑爷出轨,儿子不争气,王抗美在重重压力下艰难支撑,终于老爸的困境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王抗美头顶着啤酒男说,“整死我,来,欢迎整死。”他头顶着的是对自己的命运置问,到底怎么了?怎么就这样被抛弃了呢?怎么生活就如此艰难?这一切是为什么?在骑车摔倒在路灯下,王抗美漠漠地看着昏黄的街灯,他明白了,这就是生活,是不能忍受也得忍受的,纵然去死,也得站着。
尾声
在影片的结尾,王抗美骑着破自行车缓缓前行,伴随着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的歌声。全片我唯一的担心之处,是王抗美最后歌声的高音上不去,结果还是唱上去了。路灯昏暗,前路、身后,漆黑一片。
过去的辉煌属于过去,终会归于虚无。前路昏暗,但是该来的总会来,因为天亮只是个时间问题。我不担心王抗美,因为他有纵然长征,也会坚定向前的情怀与魄力。挨打就要站稳,去死也要站着。
2 ) 东北县城白描
张猛,人如其名.的确是猛的可以,包揽编剧导演.且先不提彪哥的演技与敬
业.单说剧情--描写遍及东北县城生活的各个角落.平淡的市民生活,不同内容
的日常对话,甚至是不经意的一瞥也是蕴含着编剧的细腻与导演的控制力.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彪哥和老友喝酒途中等待火车经过的一幕.油罐列车,昔日辉
煌的中国重工基地,而今衰败落后,平民被疾病贫穷折磨的关东大地.
当然不止这些,老伴病友介绍的传销集会,大街上的保暖内衣秀,公园里骗人的
练摊小贩.二人转小剧场里面无表情的戏老板.bla,bla,bla太多了.这些点找
得实在是精准.到处都是为了求生而变得冷漠的面孔.我觉得一部电影里有一个
甚至几段精彩剧情,不是什么难事.这是基本要求.但每个点都那么精彩那么精
准真不是件容易事,再把这么多的精彩之处揉合在一起,串成一条线,让它们那
么和谐(原谅我提到这个词语),不突兀,恰到好处,高手!虽然也有几处谄媚之
笔,比如循循善诱的人民公仆,嘘寒问暖的大夫小姐.理解万岁,毕竟人是有光明
面的,毕竟电影总局的老爷们要看点积极的.
日常生活肯定是不只阴暗.忍耐力,自我治愈能力如此之强的中国人民
总会为自己乏味苦闷的生活找些乐子与排解,老年歌舞厅,小酒,无人马路上的
长征组歌.客观的解析东北人的过去现在,快乐忧伤.都是小品出身,张猛描写的
东北人东北市井比起本山大叔还是深刻很多的.
至于台词和演员,有些刻意之嫌.首先这并不是说台词无推敲,我觉得台词中
类似本山小品里的流行语并不多,我想可能是导演故意控制影片的悲伤基调所以
并未在台词中出现太多东北地产流行语.
演员的话,有些配角表演太僵硬.即使导演想要真实的白描的人物,但
是类似铁路同事,网吧老板及彪哥的嫂子这类看似可有可无其实承上启下的角
色也应该配合点中年退休男彪哥啊.当然来点批判性的评论是惯例.
总的说这部片子不错,但我不会在过年这么喜庆的日子给爸妈看.免得
引得二老伤神.因为电影里的一幕幕就是他们平淡无奈的生活.他们在无法逃避
的面对着.我能做那个揭他们伤疤的不孝子吗?
3 ) 别被片名骗喽
这两天接连被骗了两次。
冲刘震云和《我叫刘跃进》这个颇有先锋感的名字走进了电影院,出来后悔不迭,好端端一个故事被拍成这样,糟蹋了。上网溜达的时候看到《耳朵大有福》范伟超人模样的海报,只想溜一眼,没想到第一个镜头就喜欢上了,后悔没进电影院。
《我叫刘跃进》编剧刘震云赫赫有名,导演马俪文也佳作不少,连客串都是高群书和尹力这样的腕儿导,偏偏整合出一部阵容强大的平庸之作;相反,《耳朵大有福》的编剧导演张猛名不见经传,百度和谷歌都不知道他是干嘛的,却能拍出这部笑中含泪的高水准的影片。
从导演风格上看,《耳朵大有福》和贾樟柯的片子有很多相似的元素:真实得近乎荒诞的底层生活、朴实而有意味深长的镜头、大量有声源背景流行音乐。从演员表演上看,范伟延续了他在电影中的一贯形象:老实、窝囊、外表木讷,内心拧巴,冷不防抖点小机灵。但看完《耳朵大有福》我想到的不是贾樟柯的片子也不是范伟以前的《芳香之旅》和《看车人的七月》,而是《我叫刘跃进》。
我一直认为,《我叫刘跃进》这个片子发挥得好很可能会是又一部《疯狂的石头》,发挥不好也会落个《光荣的愤怒》的下场:输了票房赢了口碑。可是,马俪文对她不熟悉的题材驾驭能力出乎我们的预料,我是说出乎意料的差。其实,从故事蓝本到名字都具备和《石头》和《愤怒》一样吸引观众的元素:题材黑色幽默,以小见大,情节发展紧凑连贯,峰回路转,但影片都没能把这些展现出来。《我叫刘跃进》叙述节奏控制不好,感觉不到张弛,镜头更是一直翻转,难受到让人想吐,陈羽凡单调的嘶喊声不时回荡在焦躁冷漠的镜头里,像一只盘旋在国贸上空的秃鹫在冷笑。这部影片的野心很大,想表达的东西很多:想讲一个精彩的故事,想揭示房地产行业规则,想关切农民工的处境,想触及城市中无处不在的焦灼和恐慌,还想展示河南人的幽默,这都没错,错在表达上。影片的表达手法则有时候荒诞,有时候现实,有时候高蹈,有时候写实,却唯独没有力量,像一团千头万绪色彩斑斓的毛线团,乱糟糟,软绵绵。其实,只要抓住一点往深处挖,不动声色就可以把这些全部展现。《疯狂的石头》野心似乎没这么大,起码没往政治上靠,它只把故事讲好,这已经很成功了;《愤怒》的野心比《石头》大,有政治野心,但是在把故事讲好的前提上也及格了;《三峡好人》野心更大吧,要展现转型社会的问题了,但贾樟柯的叙事是深深扎根在现实中的,镜头更是没得挑,所以人家得奖别人说不出什么来。这些成功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叙事不宏大,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先把故事讲好,把人物塑造好,在细节中自然能看到社会,在一个人身上自然看到一个时代。
该说《耳朵大有福》了。
从所谓的幽默说起吧。据说,《我叫刘跃进》的看点就是刘震云的河南幽默,但我看的时候时时准备笑都没笑出来,除了秦海璐被剥去衣服后,李易祥那句“假的啊?”。又据说,幽默是回味起来才会笑的,这是和搞笑的重要区别,可是我回想这个片的时候,什么都想不起来,更别说幽默。所以我只能猜测,要不就是我笑点高,别人觉得乐,我不乐;要不就是我不会欣赏幽默,只懂得什么是搞笑,不然为什么我看《耳朵大有福》时总能笑出声来呢?当然,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一个是虚构出来的幽默,一个是真实的幽默。
塔可夫斯基说,任何想象出来的场景也不如真实的生活场景动人。是的,生活永远超越我们的想象力。但关于电影我想有两个真理:一,电影是虚构的。它不可能是生活本身,即使是纪录片也是我们加工过的生活的副本。二,电影的唯一使命就是追求真实,所有的虚构都是对真实的模拟。再差的电影也是在追求真实。第一点限定了电影不是什么,第二点指出了电影可以是什么,也就是电影的方向,这对电影至关重要。所以,判断一部好电影,标准不在于影片理解的真实是什么样的,而是影片是否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现实主义的真实和表现主义的真实不同,象征主义的真实和超现实主义的真实也不同,但他们共同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即使后现代解构一切,打破一切,看似很不严肃,其实他们通过不严肃的方式还是在严肃地接近他们眼中的真实——充满偶然、随意捏造的世界。当我说虚构的幽默和真实的幽默的时候,我其实想说的是,他们的区分不等同于生活中真和假的区分,更像是到位和不到位的区分,能让人一眼看出来的虚构就是没有努力抵达真实,能让人误以为看到了真实那就是做了让我们满意的努力,当然,我们也会误解很多人,我们看不到是因为他们比我们的目光走得更远,这时候只有交给时间,我们再走上十几年几十年可以看到他们曾经看到的风景。
幽默不是其他,恰恰是一个人的气质,说不清,摸不着,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有了就是笼罩在整个人身上,想掩饰都掩饰不住,没有的话,通过伪装也许能绷住一会,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穿帮了。刘震云是有幽默的气质的,看他的访谈,即使他说很直爽的话你也会觉得他的表情里有弯弯肠子,好像总是一本正经地逗你玩。幽默既模仿不来,也无法言传。冯小刚是善于发现这种幽默,并把这种幽默放大的导演,所以能拍出《手机》来,但是这次,我不知道是刘震云不够用心,还是马俪文压根没有幽默气质。我宁愿相信是后者,因为我更相信刘震云一点。拍《我们俩》的马俪文是个擅长拍好题材的好导演,所以坏起来不得要领。幽默总是不走寻常路的,这经常和“坏”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一点小坏心眼,没有一点小小的破坏心理,怎么会打破常规,打破温情脉脉的面纱呢?但幽默必然是善意的坏,即使冷笑话也是善意的,它的同情恰恰就藏在那个阴冷的结尾上,要是真坏,它没心思讲这个笑话。一个没有幽默感的人想学幽默又把握不好“度”的话,很容易变成尖刻;要是连方向都找不到的话,可能会变成真的破坏,又狠又尖锐的那种破坏。我怀疑《我叫刘跃进》就是连幽默的方向都没找到。
扯远了,回到《耳朵大》。
细节同样能反映一个电影接近真实的程度。看完《刘跃进》几乎没有什么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只有一些若有若无的心有余悸,那是那些大翻转镜头留给我的纪念。《耳朵大》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就很多,比如那个上面写着“周杰伦三年级三班”的一元钱。王抗美买方便面的时候找的这张零钱,他算命的时候给了那个姑娘,后来修车换零钱的时候又回到了手里,在他把这张钱给修车师傅的时候,师傅又不要钱。就这样,这张写着“周杰伦三年级三班”的一元钱就这样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在他手里。这张一元钱好像就是他摆脱不掉的糟糕心境的隐喻,第一次他看到找的这张零钱,说这张钱上面画得乱七八糟的不想要,但小卖部老板说他麻烦,他也就收下了,在算命的时候好不容易花掉,后来又莫名其妙地回到手里,他修车的时候又拿出来给修车师傅,结果没花出去,而王抗美好像没有注意到这张钱就是几次流经他的手的那张钱。这个细节,往浅里说,也是导演观察生活的结果。
还比如,那件他玩游戏得来的保暖内衣。他带了一盆花送同事,出门的时候拿起那盒保暖内衣,同事马上说,你拿花过来就可以了,还拿这个。在王抗美尴尬的一刹那,我们也跟着尴尬,爱面子的老王会不会就把保暖内衣留下呢。老王没有,他说这是玩游戏送的,他顺便拿去给他父亲。这个细节不仅让人叫绝,还让人动容。以前老王曾经把特供的中华烟给这位同事,举手投足流露出大方和要面子,这时候却不肯将就一件保暖内衣,原来生活的压力可以这样改变一个人。如果导演生活中没有仔细观察体会过这样的经历,很难想象他对这一细节的把握会这么传神。
再比如,老王自始自终没说过他姑爷春洋什么,包括她女儿给他打电话哭诉,他也只是让女儿别哭,但听说儿子大军找人揍了姑爷,他当下把钱包中几乎所有的钱拿出来让大军请那两个朋友吃饭,这一举动就像《看车人的七月》中老实巴交的范伟最后那一板砖,就像黄健翔在昏昏沉沉的一晚上解说的最后突然爆发,就像《耳朵大》的结尾老王那一声“出来跳舞吧”。狗急跳墙,兔子咬人,“蔫狠男人”这种带有喜剧意义的爆发后是种痛快的解脱,让我们目瞪口呆之余感觉难以名状的爽,憋了半天,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好了,说说我最喜欢的那部分。王抗美在父亲那听说父亲因为弟弟弟媳每天打麻将吃不上顿好饭,郁闷达到了高潮,在从父亲那出来,撞到一个人,那人骂骂咧咧,老王将心里的烦闷发泄到那个人身上,“整死我,整死我吧”,被打了一拳后老王奋起直追,然后摔倒在街角,老王躺在地方,碎掉的保温瓶胆,也片片碎在地上,反射着冷冷的月光。
老王给以前的舞伴打电话:“出来跳舞吧”。
4 ) 开片的倒骑驴,儿时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破落的棚改区,满大街的倒骑驴,属于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现在听起来依然不过时),低廉的物价,1块钱(周杰伦三年二班版本)可以擦一次皮鞋,修一次自行车,买一袋康师傅。抽大前门为的是信仰,喝啤酒一次买四瓶,新闻联播国内新闻一瓶,国外新闻一瓶,录播再回味两瓶。还有东北教父代言的北极绒,暖绒绒。
感谢张猛导演,感谢范老师(机务段王师傅),让我想起了儿时对家乡的美好回忆。正是开片的倒骑驴,让我儿时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90-2000那个时代,虽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老百姓来说代表着下岗,打工,家暴,抽烟喝酒搞破鞋,离婚等等破事。
但对于童年的我来说却是姥爷家的东北火炕,田间地垄的鸡鸭鹅狗猫,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戴眼镜身段苗条的妈妈,常年出差的爸爸,对我最凶会弹钢琴萝莉脸的老姨,趁着大人不在家偷偷看还珠格格的表姐,一起玩红白机的表哥。学校门口小卖店卖的一毛钱一袋的夏季冰饮透心凉,有水浒传卡片的小浣熊干脆面,宏宝莱汽水,娃哈哈AD钙奶,金士百啤酒(当年给大人买啤酒,走半路摔了一跤,手掌心还缝了好几针),放学路上边走边玩的溜溜球,满操场的罗纳尔多9号球衣和艾弗森的76人球衣,还有游戏厅里看大哥们打三国志(吃包子的时候才会叫上我 抓着摇杆一顿猛摇)、拳皇,黑网吧里打cs、红警。
犹记得当年我妈拿出40块巨款给我买的天皇巨星四驱车,却被我没玩几天给弄丢了(前几年跟老妈聊起这事儿,她老人家说当初她兜里只有50块钱,正赶上她下岗,没什么收入,身体还不好,常年吃药,全靠我爸赚钱养家(这一幕像极了漫长季节的机务段王师傅),所以当时她本不想买,但当时家属楼的孩子都买了,看着哭着喊着的我没办法咬咬牙也就买了,所以听说我弄丢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给我好一顿骂,年幼的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但是现在我懂了,那是妈妈对我的爱)。
五小强:舞蹈天使、大炮特使、冲刺流星、燃烧太阳、天皇巨星
还有当时家里一楼租户开的狗肉馆卖的朝鲜拌菜打糕手撕狗肉、修车铺、小卖店、二楼房间够大,曾出租给洗浴中心,二人转剧团、麻将馆还有传销组织(整天充斥着烟熏火燎,喧嚣吵闹,烟雾缭绕和爆粗口,还有搞破鞋),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儿时的几个玩伴,他们有开狗肉馆朝鲜族老板家的儿子(我现在还记得他的名字叫金英民,后来听说他们全家去韩国打工去了)、二人转剧团的小演员艺名九月红(她的爸妈就是剧团的二人转演员)和麻将馆老板的调皮儿子,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老话说的真没错。九月红小小年纪会抽烟会喝酒,虽然不会烫头但是一嘴的东北黑话讲的却是噼里啪啦,整日上蹿下跳却一脸大人模样,这导致我对她的敬佩之情就像隆科多对韦小宝一样,犹如黄河之水绵绵不绝。而那个麻将馆老板的儿子呢,时间久远他的名字我忘记了,姑且就叫他麻二代吧,正因为他的生活环境,从小就会砌长城,也许正是当年在他的培养下,导致我现在的麻将打的也还行)。他们几个人中我最喜欢还是跟金英民玩,因为他即没有像九月红犹如大人一般满嘴爆粗口,也没有像麻二代那样顽皮跳脱古灵精怪,不仅仅他跟我一样老实又胆小,还因为每次去狗肉馆玩,赶上好时候还能蹭上几块新鲜出炉的朝鲜打糕吃,香软可口绵柔Q弹。这么多年我从不养狗,因为多年以后,面对随处可见的狗子们,我总会回想起金英民带我去见识狗肉馆后院他叔叔杀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二楼的传销组织(当时我还曾扒门缝看听过一阵子课程,现在回想起来,二十多年过去了跟现在公司老板洗脑那一套没区别)后来跟本片一样,被警察给一锅端,连带把我家的几十把长条椅子也一起收缴了,还好家里认识公安局的人把椅子要了回来(我记得是萝莉脸老姨的相亲对象在公安局当差借的力)。
一楼边角的那间房,曾出租给一户人家开小卖店,炎热的夏天,每天晚上放学之后,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跑去他们店里看VCD,因为有各式各样的盗版港片可以看,其中大部分是赌片和鬼片。犹记得看过一部鬼片 有一把斧头还是菜刀从楼上嗖的一下飞下来落在演员的面前,插在地面上,当时的我害怕极了。
先写到这里,以后又想起什么好玩的童年故事,再找补找补。
(写到AD钙奶,被老婆抓去交粮,用了10分钟快速解决战斗的同时,脑海中充斥着儿时的回忆和本片的剧情犹如走马灯一般在面前闪过,以及现实中不绝于耳的呻吟声。)
5 ) 我那破败而又充满生命力的东北
我发现电影里出现的东北总是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比如《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的鞍山,纪录片《铁西区》里的沈阳铁西区,以及这部片子里的集安市。在我印象里,也确实就是这个样子的,特别是在冬天,草木早已凋零,满眼不见一点儿绿色,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人们穿着深色的、厚重的衣服,神色木然地走在街上,隐藏着心中的痛苦和疲惫。
这部片子应该与《天水围的日与夜》对照来看。做人真的很难!贵姐说:有多难?可王抗美会说:确实很难。老婆卧病在床,需要他伺候,需要花钱;又偏赶上他退休,收入大幅减少;姑爷有钱,可是不但指望不上,还玩起了出轨;儿子不着调,家里的事情根本不管不问;跟弟弟王援朝过的老父亲每天连顿正经的饭都吃不上……这一系列的负担和烦恼一起向老王压过来,让他喘不过气。这些其实就是我在《天水围的日与夜》的影评里说的电影“该有”的内容。老王遇到的问题也困扰着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百姓,可是为了电影的表现内容,这些问题集中在电影所容纳的两三天的时间里、在老王一个人身上爆发,于是老王这个人就有了代表性。电影里,老王似乎什么都不顺,有的只是对过去一点点辉煌的回忆和留恋。其实这也正是东北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缩影。
电影里给了一张写着“周杰伦”的一块钱几次特写。这张钞票到了老王手里,花出去,又回来。我把这解读为一种联系。老王就像一个多棱镜,反射着与他打过交道的人,这些通过这一块钱与他有联系的人(网吧店主、数码女、修车人)也像他一样在最底层过着艰苦但顽强的生活。所有这些人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东北乃至中国的草根社会,表面上麻木而猥琐,下面却充满了惊人的生命力。
p.s.再说点儿题外话。刚刚看到新闻,葫芦岛的杨家杖子开发区和辽阳市弓长岭区被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加上第一批名单上就已榜上有名的阜新,我的老家、奶奶家和姥姥家都已经涉及到了。东北的很多城市都是资源型或者重工业型,为国家作着贡献的同时也在遭受着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的侵扰。东北历来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更是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大家都知道,在一个儿女众多的大家庭里,长子意味着什么。在忍辱负重、不计后果地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资源之后,我的家乡已经垂垂老矣,变得步履蹒跚、不堪重负。“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之后的东北老工人也面临着生活窘迫、后顾堪忧的现实问题。搞了几年的“振兴东北”之后,我没见到什么起色。真的希望这样的影视作品多一些,再多一些,让更多的人看到真实的东北百姓的生活,不要一提到东北就想起白山黑水,一提到东北人就想起赵本山和小沈阳。
6 ) 王抗美
从小在东北长大,影片中太多熟悉的东西,保温桶,大梁车,倒三轮,卷烟,麻将馆,小卖部,大烟囱,一切都是那样熟悉,上演着成千上万“王抗美”的故事。当片中王抗美在电脑算命前,小姑娘问他名字,他说王抗美,"咋是个女名,王抗美不服:“啥女人名,抗美援朝,保家卫果(国),那最男人了,哈哈,到这的时候我真的笑的很彻底。回忆起小时候
小时候都是在我姥姥家长大的,姥爷那都是烟叶的盒子,我还依稀的记得,那股辛辣的旱烟味也至今依旧记得,那时住的是平房,有一个挺大的院子,院子里成了我快乐的童年,每次放学都在院子里拿个棒子耍,即使大冬天也一样;我姥爷那时候有一辆大梁车,也经常成了我的“玩具”,那时候太小腿太短练车的时候总是把腿插到大梁里,这样的骑法不知道把“拨了盖”摔请多少次,依旧痛并快乐着。
我上小学2年级的时候,一次和我姥爷去小卖部买东西,姥爷买了一袋花生米,两块钱。当时我看到柜台里有一个吸的果冻样的东西,1块5.我当时就想要,哭着喊着就是想要,但是姥爷那时候没有那么多钱,实在是没有办法。(平时我要什么零嘴,姥姥姥爷都会省吃俭用给我买的)就把我拖了出去,走在回家的道路上,我实在是气愤,拿起姥爷买的花生米丢到了臭水沟子里,姥爷见状,实在是气不过,踢了我一脚,我哭得更惨了,然后的事情,如今也已不记得,只是听我妈说,当天她把我接了回去,姥爷第二天就病了。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王抗美去看老父亲,老父亲说每天只吃一个红薯,王抗美对老父亲的心疼,与对弟弟弟媳的气愤,太能让我联想这件事情了,越长大越觉得小时候的记忆就像这蓝天白云,单纯高远。而有意无意的感染伤害其他人,而现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面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像大人一般去经营每天的生活。而现在,不管是清晨多早夜深多晚,我总是如此平凡,毫不起眼。身如囚笼却困兽犹斗,做着毫不起眼的事,想念着别人眼里毫不在意的人,只是融入平凡却从未能波澜不惊
写着这篇影评吃着姥爷刚给自己洗的桃子,泪水已然湿了眼眶,此时此刻我想我是幸福的吧!!!
范伟演的好啊!影帝风范啊!
像是纪录片了。草根和底层的真实生活,理想的破灭,无处可逃,中国中年男人的悲哀。对其中剥鸡蛋的镜头印象很深刻
当范伟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唱起长征组歌的时候,我在想当他唱完,四周的黑暗和寂静会将他再一次吞没,生活的悲剧不会因一时的豪气而消失,那首歌更像是他彻底湮没在生活之中的葬歌。
这片各方面都比《钢的琴》处理的得当,分寸掌握的极好,悲中带喜,让人笑里带泪。PS:范伟是个好演员。
写实主义手法,不温不火,却是无比黯然无比荒诞。小人物见大社会,处处都是讽刺,处处都是无奈,处处是黑色。这就是中国小县城的老无所依啊,太真实。哎哟这片,相当可以了!范伟同志真影帝。8.4
生活,不容易啊! 退休工人难找工作、四处碰壁的情节确实很接地气!从这一点就可以感觉,这应该会是部很有情怀的电影!可这样的故事,在我看来总觉得内心没有得到充实的感觉!也许是由于生活境遇的差异? 电影中那些王抗美找工作时出现的搞笑情节,确实挺不错,但也让我同情!那些流行歌曲,也还不错!
手法技巧还是粗糙幼稚了,尤其前半部分。最痛恨配乐,七拼八凑令人烦躁,丧失注意力。明显模仿早期的贾樟柯与孔雀的理念,但都不太成功。比较好的细节也有,比如在援朝家与老爸的对话,还有结尾的远景长镜。这片子竟然是蛇头豹尾的结构,后面挣回了分数。
既然给了《钢的琴》四星,那这部就该是五星。相比之下音乐与画面结合得更自然,且带着诙谐戏谑自嘲的意味。写实的场景和故事,里面的每一个市井小人物都曾经出现在身边的生活里。范伟演得很好,情感克制却让观众非常入戏。生活在残酷现实面前的无措无力和无奈,被打成一地碎片,也闪着微光。
范伟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演活了,特别生动自然,也感人至深!
先算命还是先设计?-先交钱。
看得蛮感动的,我身边的叔叔伯伯就是这样的生活,善良、纯朴但是也倒霉
也没见范伟耳朵多大啊,这部电影真的太恐怖了,里面的事情现实到让我觉得恐怖。不过最后终于闹明白一件事,自家日子还得自家过啊,指望不上别人。恩,有一点点像男版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只是一点点
东北贾樟柯,写实性非常强,各种文化符号以及脸谱人物,乃至那些流行歌曲,都太让人熟悉不过了,往前往后各捣10年,好像百姓都是这样过来的,什么都没变。中国电影史上其实从来不缺少这样的电影,不过事实却是如今想这样拍敢这样拍的电影人确实越来越少。范伟(至少)10年前就该拿(至少)金马影帝了。
因为《钢的琴》而补看了《耳朵大有福》,原来是个长久以来被我忽视的好电影,感觉很像谢飞的《本命年》,是更具生活质感的反励志电影。同样的绝望,《本命年》中最后可以用死来为李慧泉解脱,而“欢迎整死”的王抗美却无路可逃,只能用高唱《过雪山草地》来反讽这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4411M7SQ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范伟10年前的封神之作,号称影史上最催泪的喜剧片,太真实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7689142
不得不说这部剧真的是特别棒,范伟对这个角色的诠释很到位,特别是感情拿捏的很准!
很心酸,很现实的一部影片,小人物反映大社会,生活就是如此,不管怎样还是要过下去
小人物最难演,范伟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演员。很多时候好电影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宣传,期待越高反而失望越大,这种电影看完会让人心里一亮。
一个优秀的喜剧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悲剧。千百个王抗美在街头与你擦肩而过,被拥挤的人潮、嘈杂的歌声所淹没,成为没名没姓的弃子。有人以微薄之力为其写书立传,然又有谁敢为千千万万的他们埋单?
范伟贡献了影帝级的表演,简直好得让人颤抖。张猛是个好的观察者。看这部电影,也就理解了他为什么会接拍《一切都好》。不是什么艺术对商业的妥协,是因为他本来就喜欢表现生活,不是说质量稍高的生活就不再是生活。